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新课标与教学大纲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前沿的思考——读《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感

明楼中学 狄文玲

笛卡儿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我国的古代先贤也有类似的训诫:一日三省吾身。思考可说是对于人的存在价值的另一种表述。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从踏上讲台的那天开始,我们的前辈就慎重地告诫,先要想办法融入教学这个“流”当中,进而漫漫体会,漫漫摸索,从真正意义上认识语文教学,热爱语文教学。然而,面对频繁的教改、课改思潮,繁重的教学任务,及社会各界长文中的词语和括号内的词语能否替换,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所有的学生在第一时间就能做出判断——文中的词语用的好。至于为什么好,程度不同的学生在思考之后各自会有大同小异的理解和阐发,但判断的隐性前提无疑是一致的,那就是——奉教科书为绝对真理。那么,转而来关注我们的教师,我们又何尝不是囿于这种惯性思维之中呢?想当然的认为:教材选文是文质兼美无可挑剔的;课后练习一定是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参当然是一切教学活动唯一的圭臬。对于语文教学“误尽苍生”这种矫枉过正的批评,不用苟同,也无需在意,然而对于一个教师,尤其是在一线执教的语文教师,长期的沉湎于这样一种惯性思维之中,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反思,认真思考呢?

早在大学的《语文教学论》课程中就有幸得到王荣生老师的教导,当时先生还是华师大的在读博士。他的授课总是与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在一起,思路广阔,建构严谨,学术意味浓郁,让人耳目一新的,颇受启迪,对于语文教学理论最初的兴趣就是那个时候萌生的。工作后混沌、彷徨时捧读先生的博士论文《语文课程论基础》,四种文选类型的界定、阅读教学的探讨分析,如有回到大学课堂聆听先生教诲时那种豁然开朗之感。假期,当我合上《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的最后一页,除却以往的收获,更有一种启发。因思想的闪光、文字总能力透纸背,让人再一次意识到思考的重要,尤其是对本源地追溯。然而,对于最前沿的思考又引起了多少阅读者的思考,有多少一线的教师真正在关注着它,它们又何时能落实到我们的教学理念当中,成为指导语文教学的一个的“抓手”?所有去留的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与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之所以有这点体会,主要是基于阅读过程当中以下几点的启示:

一、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专业化素养。语文教学目标可以归纳为“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但对于怎样通过教学内容达成这种目标,也就是具体“教什么”,大纲没有具体的交代。正因为如此,面对同一教材里的同一①言说每个人的“风筝故事”;②体验鲁迅的“民族魂”;③理解“风筝”的象征意义;④把《风筝》看成是训练“阅读技能”的文本存在;⑤运用解读知识“点评”阅读《风筝》;⑥体验通过写作——《风筝》与《我的兄弟》。正可谓各显所长,另人目不暇接。有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感叹我们的语文教师都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能深入文本对其做另类的个性解读,功夫不浅!另一方面对于同一从语文教材到——教学内容生成为第一层面(也就是从单纯的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什么);选择、生成的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为第二层面(也就是不同个体选择、创生的教学内容必然的存在高下、优劣的差异);教学内容能否真正落实此为第三层面(也就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既“怎样教”的能力)。显而易见这三个层面,无论哪个出了故障,就全盘皆输,这就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作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随着时代的发展,课改的推进,知识的除旧纳新迫切需要加强教师专业化素质的建设。《内容》一书中分别对“学校语文知识”的流动状和产生性加以分析:一方面,语文课程目标的频繁变动,比如由“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势必引发“学校语文知识的除旧纳新”。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不断创生除新的知识,这些或多或少的需要介入语文课程内容当中来,比如话语分析、语

⑴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6

⑵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一版)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⑶2005年浙江省初中教师主题培训学习指南――语文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的课堂呈现.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2005.7

【篇二】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初中新课标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师中心稿)

沙田中学 宋淼平

内容提要:备课要定位,定目标,设计教与学的方案,设计思考训练题,要检查评讲思考训练题;课堂结构要科学合理,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 备课 目标 课堂结构 科学合理 效率

实施初中新课标语文教学已进入第三个年头了,有不少的疑惑,也有不少的体会,在繁杂的实践中得到了一点点启迪,整理了一下,化繁为简,用抛砖引玉之法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备课部分:这样备课好不好?

1、给课文定位,如何给课文定位?

本课文应该教与学到什么层面上;教师自己的理解水平;学生的理解水平;考试时的知识点会怎样考?

2、给课文定目标,如何给课文定目标?

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参考书的提示;根据课文的定位;根据学生理解率的最大程度;根据考试的能力要求;根据可在本课文中落实的知识点;目标要适度,不可繁杂。

3、如何设计教与学的方案?

根据课文定位和目标设计教与学的方案,方案重在学法的编写上,学法的指导又要体现在循序渐进的思考训练题的编写上,教法当然也不能少,只是要教学生如何学,如何完成思考训练题的方法。

4、如何设计思考训练题?

考虑到我们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水平,自己能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多,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适当考虑中考的题型题类,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自己学习能达到目标的思考训练题,让学生自己完成,同时要使达到目标是有层次的,水到渠成的;还要设计巩固目标(适当的反复)的训练题巩固目标。

5、如何检查评讲思考训练题?

在巡视时注意重点查看,及时纠正,明确思路; 抽查上中下的学生,了解掌握目标完成的情况,确定评讲的重点与方式方法,个别现象要特殊解决,不耽误课堂效率,使目标得到真正的落实。

二:课堂教与学的结构能不能这样?

上课的目标确定了,为实现目标的思考训练题设置好了,那么,怎样在课堂上完成呢?关键在于课堂结构上,课堂结构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结构科学不科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怎样才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课堂教与学的一般结构能不能这样呢?

1、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2、出示学习目标

3、简介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4、教师进行范例示范

5、学生自己学习(阅读和做训练题),小组合作交流

6、教师巡视答疑,提示方式方法

7、师生讨论总结明确

8、布置作业:巩固目标的训练题

课例

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教学方案)

一、备课部分:这样备课行不行?

★教学目标:

①复习明确信件的有关常识(格式)(导入新课时解决)

②理解明确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态度(作者的情感)

③表现作者情感的字词句的推敲与品味

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含义

★教学目标确定的因素:

目标①是最基本的常识,也是必须掌握的知识,提问一下即可解决的。目标②是读了这

①本文是自读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思考训练题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和同学一起完成思考训练题。

②利用一节课先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老师点评。

★思考训练题:

导语:

圆明园是世世代代的结晶,是幻想艺术的典范;圆明园是一个奇迹,是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但是,满清政府这个号称帝国的政府没有能力保护!为什么?腐败!国力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外国人,对英法联军的可耻的掠夺行径都表示了强烈的愤慨,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应该怎样想?怎样做?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然后做做思考训练题,看我们从中能悟到什么?再请同学们好好想想,我们现在应该为我们的祖国做些什么?……

①阅读全文后说说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所持的态度是怎样的?(可以从两个方面讲:一是对英法联军的谴责和抗议,这些要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来认识;一是对中国的同情,这可从谴责和抗议中悟出来)

②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个奇迹?用课本上的语言来回答。雨果为什么要先赞美圆明园,强调圆明园是个奇迹,目的是什么?联系课文内容,说出“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中的“消失”的含义。

(“把美好的事物当众毁灭就是悲剧”,这既是中国的悲剧,也是世界的悲剧,历史的悲剧。 )

③“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中的“世世代代的结晶”是世世代代的什么结晶?为什么说是为各国人民而建?你能举例说明这个意思吗?“岁月”是什么意思?(进一步认识中国的悲剧,也是世界的悲剧,历史的悲剧,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④说圆明园是“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你能说出它的含义吗?(让学生认识到圆明园这个奇迹在亚洲,乃至在欧洲的地位。)

⑤“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重点了解用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谴责和抗议)

⑥“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你能分析出作者描述的这个形象的含义吗?(强盗的狼狈为奸与恬不知耻)

⑦如何理解“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中的“闯进”的含义。 (反语的应用与强盗本性的认识)

⑧为什么说英法联军是强盗?两个强盗“将受到历史制裁”是什么意思? (事实的不可否定与历史的评判)

⑨“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中的“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的含义是什么?整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认识雨果的希望和情怀)

⑩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中的“居然”和“天真”“富丽堂皇的破烂”的含义。(强盗的恬不知耻)

⑾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赞誉”是什么意思? (反语,表达作者的谴责和抗议)

⑿读完这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

【篇三】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比较

语文建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后,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刊编辑部就此召开了“学习新课标座谈会”,学习中教师们提出了一些疑问,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请教了教育部有关部门和课程标准组的有关专家。现将部分问题和专家解答简要整理如下(以后还将陆续刊载)。

问: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比较,有哪些发展?

答: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此只能提纲挚领地简要回答一下。

《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主要改革内容有:(1)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注重提高学生感性把握能力,等等。

新课标对《教学大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地综合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2)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3)突出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4)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

问:新课标颁布后,原有大纲还用不用?

答: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课程改革实验采取‘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发挥实验区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2001年至2003年,主要对新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进行验证实验,并修改完善,成熟的课程标准将在全国推广使用。2003年至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一至九年级分年段推广使用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说,现阶段,新课标是在实验区使用,新课标中提出的理念和目标是否恰当,还要看实验的情况。要在实验成功(也许还要修改)之后,经教育部正式颁布,才会用新课标取代大纲。

问:“理念”是一个现代汉语中没有收录的词,在新课标中使用有必要吗?如果有,它的含义是什么?

答:这里用这个词与康德等人的哲学著作里的概念不同。现在这个词与“观念”相近,但是人们感觉上这两个词还是有些差别的,“理念”可能带有一些“有创意”的含义。这个词不仅在教育类著作中使用,而且在管理、广告等许多领域中也广泛使用。

问:新课标中有“语文素养”“语文综合素养”“基本的语文素养”等不同的说法,请问它们有什么区别?

答:基本含义是“语文素养”,只是在某些地方为了强调某一方面的特点,加一个相应的限定词。“语文综合素养”强调综合性;“基本的语文素养”强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达到的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

问:新课标中强调“诵读”,请问这有什么用意?

答:诵读在中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诵读的作用主要有:(1)积累字词句篇的语言材料;(2)在头脑里建立、贮存感性的语言模型;(3)从头脑到发音器官以及其他器官形成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4)经历情感的体验,接受文化、审美的熏陶。

摘自《语文建设》

【篇四】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

六年制小学

一年级

汉语拼音

1.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学读轻声。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识字、写字

3.学会常用汉字40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4.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5.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

6.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7.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培养写字兴趣。

8.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听话、说话

9.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10.听话能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

11.学习说普通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以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12.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习使用礼貌语言。

阅读

1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4.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15.认识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16.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初步了解内容。

17.读书的姿势正确,养成爱惜书本的良好习惯。

作文

18.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

19.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练习写句子。

20.学习使用句号、问号。

二年级

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继续学读轻声。认识大写字母,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识字、写字

3.学会常用汉字750个左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学习辨析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

4.学习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5.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能运用。能初步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

6.继续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继续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7.学会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听话、说话

8.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9.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认真思考。

10.继续学习说普通话。看图或观察事物以后,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完整的语句回答问题。

11.当众说话,做到语句完整,有礼貌。

阅读

1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长句中和段落间的停顿。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3.学习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14.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15.能初步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16.能阅读注音的儿童读物,初步了解内容。

作文

17.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18.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19.能写留言条。

20.学习使用逗号、感叹号。

三年级

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认识隔音符号。

识字、写字

2.学会常用汉字550个左右。能辨析学过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学习用部首法和数笔画的方法查字典。学习从字典中选择词义。能初步独立识字。

3.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会用。能初步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学习积累词语。

4.能熟练地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5.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上学期学习用毛笔描红,下学期学习用毛笔仿影,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听话、说话

6.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别人说的一件事,能转述内容。对不理解的问题能够提出来。

7.能听懂少年儿童广播,听故事能边听边想象。

8.初步能说普通话。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9.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阅读

10.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1.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2.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13.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

14.学习课文是怎样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

1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16.能阅读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作文

17.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

18.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学写简单的日记。

19.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20.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四年级

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识字、写字

2.学会常用汉字400个左右。能辨析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

3.能在阅读和作文中使用字典解决有关字词的疑难问题。

4.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会用。初步培养辨析词语的能力。进一步学习积累词语。

5.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学习用毛笔临帖,写得端正,纸面干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听话、说话

6.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参加讨论,能听出同学发言中的问题。

7.养成专心听、认真思考的习惯。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8.参加讨论能主动发言,能用普通话讲清自己的意思。能复述课文。能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

9.当众说话,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阅读

10.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1.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速度。

12.学习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能找出课文中重点的词语和句子。

13.能初步了解段与段、段与篇的关系,学习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

14.学习课文是怎样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

15.学习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提出问题。

16.能阅读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作文

17.练习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句子。

18.初步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的事物,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习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学写书信。

19.学习使用顿号。

20.能修改有错误的句子。能理顺段落错乱的短文。

五年级

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识字、写字

2.学会常用汉字250个左右。能独立识字。自觉地纠正错别字。

3.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初步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

4.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会用。继续培养辨析词语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

5.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学习用毛笔临帖,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听话、说话

6.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广播,理解主要内容。

7.能从听话中吸收知识,丰富词汇。

8.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能简要地复述课文。

9.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说话有礼貌。

阅读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10.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1.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速度。

12.能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3.能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概括中心思想。

14.学习课文是怎样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

15.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能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16.能阅读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作文

17.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句子。

18.观察事物能抓住重点,并适当展开想象。初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练习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学习编写作文提纲。能写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学写表扬稿和简单的建议书。

19.学习使用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20.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年级

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识字、写字

2.学会常用汉字150个左右。

3.能熟练地查字典,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

4.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会用。提高辨析词语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

5.能比较熟练地使用钢笔写字,有一定速度。继续学习用毛笔临帖,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听话、说话

6.听讲话和广播,能转述主要内容。

7.听别人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能边听边想象。

8.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阅读

9.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0.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一定速度。

11.对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或体会感情色彩。

注意欣赏文章中的优美语句。

12.能初步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能归纳段落大意,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13.了解课文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

14.能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养成预习的习惯。

15.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文

16.能用正确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

17.观察事物注意抓特点。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18.能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能根据要求选择材料,编写作文提纲,写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学写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

19.初步会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和省略号。认识分号。

20.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篇五】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一年级语文完整版教学大纲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教案内容

目 录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 上册

学习总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全书共分为八块内容,其中汉子拼音有两块内容(1课到复习二,9课到复习四);识字与课文共有六块内容,以语文园地为标准,共六个园地。

2、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汉语拼音——-复习一

一、掌握的声母韵母:

单韵母:a o e i u ǖ (6个)

声母:y w b p m f d t n l(分清b和d的书写)

二、掌握知识内容:

1、学习发音,认清字形。

2、教会四声声调,认识区分声调符号。(一声平,二声杨,三声拐弯,四声降)

3、学在四线格里写字母。

4、i 、u、ǖ、y、w及yi、wu、yu的发音、组合及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带调读。

5、学会拼读"b p m f d t n l"与"a、o、e、i、u、ǖ"组成的音 节和拼读方法。

6、记住标声调的位置儿歌口诀。(有a不放过,无a找o e i u并列标在后。特别注意i和u并排站,谁在后面给谁带)

7、字母字形之间的区别和发音的区别。

8、认识汉字“爸爸、妈妈、我、土地、大米、马、兔”。

复习二

一、掌握的声母: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二、掌握的内容:

1、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声母和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2、音节的拼读:1、两拼音节:声母+韵母。2、三拼音节:声母+ 介母+韵母。3、零声母除外,如ai,e

3、去点原则;1、小ü见到y时,一定要去到两点。如yu

2、小ü见到j q x,去掉两点还读v.如ju qu xu

4、分清平舌音z c s 与翘舌音zh ch sh r区分出两者之间读音的不同.

5、记住7个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zhi chi shi ri)

6、认识汉字“花、哥、弟、个、画、下、洗、衣、服、鸡、做、过、了、不、乐、出、读、书、骑、车、的、话”。

复习三

一、掌握的复韵母:

ai ei ui ao ou iu ie ǖe er

二、掌握的内容:

1、学习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分清ei和ie,ui和iu)

2、掌握三拼音节的口诀和技巧(i 、u、 ü还可做三拼音节中的介母,介于声母和韵母之间,和声母韵母一起组成音节如选xuan,家jia )。

3、区分各个复韵母的拼读和与声母拼读的组合。

4、注意两个整体认读音节 (ye 、yue)

5 ,用拼音和所学汉字练习句子。

6 ,认识汉字“你、他、水、白、皮、子、在、小、爱、吃、鱼、和、牛、草、好、家、飞、机、有、儿、河、入、校”

复习四

一、掌握的前后鼻韵母:

an en in un ǖn ang eng ing ong

二、掌握的内容:

1、⑴学会前鼻韵母 an、en、in、un、ün、 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 yuan、yin、yun、ying ,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辨析前后鼻音的写法、读法和拼法。

3、区分前鼻音和后鼻音读法。

4、练习与声母拼读。

5、认识汉字“山、田、左、片、右、半、云、她、老、师、文、朵、鹅、条、雨、天、桥”

语文园地一

一、会认汉字:

一、去、二、三、里、四、五、六、七、八、九、十、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沙、发、报、纸、台、灯、电、视、晚、上、送、果、笑、也、打、球、拔、拍、跳、高、跑、步、足、响、课、真、身、体

二、会写生字:

一 二 三 十 木 禾 上 下 土 个 八 入 大 天

三、掌握内容:

1、会读生字、课文和认识田字格。

2、学会笔画:横、竖、点、撇、捺;认识部首8个

3、会写生字,按照笔画要求及笔顺规则练习。

4、找熟记生字的方法和给生字组词、造句。

5、学习用“一张、一只、一轮、一团、一个、一棵”等数量词

6、有感情、流利的读出和背诵课文。

【篇六】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的总要求

(二)各年段的要求

1.低年级 2.中年级 3.高年级

(三)课文

(四)语文实践活动

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教学评估

五、教学设备

附录: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的总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学会其中2500个左右,做到会写,并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3.学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能独立识字。

4.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用毛笔临帖,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5.对阅读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

6.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7.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

8.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礼貌。听人说话能领会主要内容。坚持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各年段的要求

一二年级为低年级,三四年级为中年级,五六年级为高年级。五年制小学三至五年级参照中高年级的教学要求执行。

低 年 级

汉语拼音

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识字写字

2.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3.学习查字典。

4.用铅笔写字,姿势要正确。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阅读

5.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

6.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每学年背诵30篇以上优秀诗文。阅读浅显的儿童读物,能大致了解内容。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

写话

7.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口语交际

8.认真听别人讲话。听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复述基本内容。

9.学说普通话。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中年 级

汉语拼音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识字写字

2.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能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3.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方法查字典。

4.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用毛笔描红、仿影、临帖,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写得端正,纸面干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阅读

5.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6.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每学年背诵30篇左右优秀诗文。

【篇七】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

——2014-8-22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一)汉语拼音

1.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学读轻声。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二)识字、写字

1.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2. 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能初步理解字义。

3.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

4.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5.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培养写字兴趣。

6.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三)听话、说话

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听话能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

3.学习说普通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4.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习使用礼貌语言。

(四)阅读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2.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3.认识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4.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初步了解内容。

5.读书的姿势正确,养成爱惜书本的良好习惯。

(五)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完整、通顺的句子。

2.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练习写句子。

3.学习使用句号、问号。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一)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继续学读轻声。认识大写字母,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二)识字、写字

1.学会常用汉字750个左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学习辨析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

2.学习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3.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能运用。能初步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

4.继续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继续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三)听话、说话

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认真思考。

3.继续学习说普通话。看图或观察事物以后,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完整的语句回答问题。

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4.当众说话,做到语句完整,有礼貌。

(四)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长句中和段落间的停顿。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2.学习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4.能初步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5.能阅读注音的儿童读物,初步了解内容。

(五)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3.能写留言条。

4.学习使用逗号、感叹号。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一)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认识隔音符号。

(二)识字、写字

1.学会常用汉字550个左右。能辨析学过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学习用部首法和数笔画的方法查字典。学习从字典中选择词义。能初步独立识字。

2.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会用。能初步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学习积累词语。

3.能熟练地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4.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上学期学习用毛笔描红,下学期学习用毛笔仿影,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听话、说话

1.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别人说的一件事,能转述内容。对不理解的问题能够提出来。

2.能听懂少年儿童广播,听故事能边听边想象。

3.初步能说普通话。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4.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四)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4.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

5.学习课文是怎样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

6.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7.能阅读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五)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学写简单的日记。

3.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4.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一)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二)识字、写字

1.学会常用汉字400个左右。能辨析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

2.能在阅读和作文中使用字典解决有关字词的疑难问题。

3.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会用。初步培养辨析词语的能力。进一步学习积累词语。

4.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学习用毛笔临帖,写得端正,纸面干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听话、说话

1.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参加讨论,能听出同学发言中的问题。

2.养成专心听、认真思考的习惯。

3.参加讨论能主动发言,能用普通话讲清自己的意思。能复述课文。能清楚明白地讲述

【篇八】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新版语文教学名师教学大纲内容doc

《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目标

课程性质和地位:本课程主要结合名师典型教学案例的分析,对中小学语文名师的生平事迹及主要教学思想、教学艺术进行评介,旨在引领师范生在自己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从名师的成长和教学艺术中汲取滋养,不断进步,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目标:

1.在学生开设教学实践课之前,让学生领略名师的风采,分享名师成功的经验,激发师范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光荣感。

2.了解名师教学艺术,提高师范生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

二、课程主要内容概述及教学基本要求

名师的视野,总比常人看得高远;名师的脚步,总比他人遥遥领先。本课程主要结合名师经典教学案例的分析,对中小学语文名师的生平事迹及主要教学思想、教学艺术进行评介,提升教育教学理念,旨在引领师范生在自己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从名师的成长和教学艺术中汲取滋养,不断进步。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 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概说 1.基本要求

(1)了解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的意义

(2)了解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的内容

(3)了解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的方法 2.重点、难点

(1)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的意义 (2)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的内容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的内容 第三节 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于漪教学艺术评介与经典案例研究

1.基本要求

(1)了解于漪生平及教学艺术 (2)赏析于漪经典教学案例 (3)理念提升

2.重点、难点

重点:赏析于漪经典教学案例 难点:理念提升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于漪生平及教学艺术简介 第二节 于漪经典教学案例及研究 第三节 理念提升

第二章 于永正教学艺术评介与经典案例研究 1.基本要求

(1)了解于永正生平及教学艺术 (2)赏析于永正经典教学案例 (3)理念提升

2.重点、难点

重点:赏析经典教学案例 难点:理念提升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于永正生平及教学艺术简介 第二节 于永正经典教学案例及研究 第三节 理念提升

第三章 斯霞教学艺术评介与经典案例研究

1.基本要求

(1)了解斯霞生平及教学艺术 (2)赏析斯霞经典教学案例 (3)理念提升

2.重点、难点

重点:赏析斯霞经典教学案例 难点:理念提升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斯霞生平及教学艺术简介

第二节 斯霞经典教学案例及研究 第三节 理念提升

第四章 余映潮教学艺术评介与经典案例研究

1.基本要求

(1)了解余映潮生平及教学艺术 (2)赏析余映潮经典教学案例 (3)理念提升

2.重点、难点

重点:赏析余映潮经典教学案例 难点:理念提升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余映潮生平及教学艺术简介 第二节 余映潮经典教学案例及研究 第三节 理念提升

第五章 魏书生教学艺术评介与经典案例研究

1.基本要求

(1)了解魏书生生平及教学艺术 (2)赏析魏书生经典教学案例 (3)理念提升

2.重点、难点

重点:赏析魏书生经典教学案例 难点:理念提升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魏书生生平及教学艺术简介 第二节 魏书生经典教学案例及研究 第三节 理念提升

第六章 钱梦龙教学艺术评介与经典案例研究

1.基本要求

(1)了解钱梦龙生平及教学艺术 (2)赏析钱梦龙经典教学案例 (3)理念提升

2.重点、难点

重点:赏析钱梦龙经典教学案例 难点:理念提升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钱梦龙生平及教学艺术简介 第二节 钱梦龙经典教学案例及研究 第三节 理念提升

第七章 赵谦祥教学艺术评介与经典案例研究

1.基本要求

【篇九】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

一 教学目的

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 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阅读

1.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课文。默读注重效率,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3.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4. 能对课文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5.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6. 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见附录一)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

7.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

8. 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

9. 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学习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处理信息资料。

(二)写作

10. 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

11.理清思路,确定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12.根据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13.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14.语言要规范、简明、连贯、得体。

15.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

16.作文一般每学期不少于5次。三年中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字。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

(三)口语交际

17.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18.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恰当机敏地进行口语交际(包括交谈、发言、演讲、讨论、辩论等)。

(四)课文

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要体现教学目的,适合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选文以我国现代作品为主,古代作品占有适当比例,兼顾外国作品,比例一般可为5:4:1。课文总数应不少于140篇,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一般各占50%。在全部课文中,文学作品可占60%。

三 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 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 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四) 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

(五) 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辩论会、专题研究和社会调查等形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组织各种文学社团,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

四 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需依据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进行,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

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

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考试,要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积累(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可限于大纲推荐篇目的范围)。还要注意检查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考试方式还要多样化。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同时,要讲究主观性试题命题和阅卷的科学性。不出怪题偏题和繁琐机械的题目,不用名词术语考学生。

教学评估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利于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五 教学设备

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高中语文教学配备相应的设备。

学校要配备充足的工具书、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等各类图书,配备必要的教学挂图和教学辅助资料,订有相当数量的报刊,并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配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声像资料。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利用网络资源。

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及其他辅助器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装备视听教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培训,鼓励支持他们开发、制作教学课件。 附录一 :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词

(一)实词

爱 安 伯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长 朝 池 曾 乘 城 诚 除 传 辞 从 达 殆 怠 当 道 得 度 短 多 发 方 非 复 负 盖 鼓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后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进 尽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临 弥 名 末 莫 乃 内 判 期 奇 迁 请 穷 求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稍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遂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通 徒 图 退 亡 王 望 恶 微 闻 相 谢 悉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引 右 逾 狱 再 造 知 置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

(二)虚词

而 乎 其 且 然 所 为 焉 也 以 矣 因 于 与 哉 则 者 之 附录二 :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20篇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劝学 《荀子》

☆逍遥游 《庄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过秦论 贾 谊 ☆屈原列传 司马迁

☆报任安书 司马迁 陈情表 李 密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归去来兮辞 陶 潜

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徵 ☆滕王阁序 王 勃

师说 韩 愈 阿房宫赋 杜 牧

六国论 苏 洵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赤壁赋 苏 轼 石钟山记 苏 轼

项脊轩志 归有光 登泰山记 姚 鼐

(二)诗词曲50首

静女 《诗经》 无衣 《诗经》

☆氓 《诗经》 湘夫人 屈 原

☆离骚 屈 原 长歌行 汉乐府

☆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 曹 操 白马篇 曹 植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 潜 山居秋暝 王 维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越中览古 李 白

蜀道难 李 白 将进酒 李 白

登高 杜 甫 蜀相 杜 甫

兵车行 杜 甫 客至 杜 甫

旅夜书怀 杜 甫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阁夜 杜 甫 登岳阳楼 杜 甫

渔翁 柳宗元 石头城 刘禹锡

琵琶行 白居易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 稹

李凭箜篌引 李 贺 过华清宫 李商隐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锦瑟 李商隐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李 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 煜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 永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 苏 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 观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书愤 陆 游 临安春雨初霁 陆 游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窦娥冤 关汉卿 ☆长亭送别 王实甫 醉太平(人皆嫌命窘) 张可久 ☆哀江南 孔尚任 注:有☆的只背诵其中一部分。

以上篇目推荐给学生背诵,教材不一定都选作课文。

白话诗文背诵篇目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

附录三: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任课教师可补充推荐)

论语

三国演义 罗贯中 红楼梦 曹雪芹

呐喊 鲁 迅 女神 郭沫若

子夜 茅 盾 家 巴 金

雷雨 曹 禺 围城 钱钟书

谈美书简

堂·吉诃德

巴黎圣母院

匹克威克外传

普希金诗选

泰戈尔诗选 朱光潜 塞万提斯雨 果 狄更斯 普希金 泰戈尔 哈姆莱特 歌德谈话录 欧也尼·葛朗特复活 老人与海 莎士比亚 艾克曼 巴尔扎克 列·托尔斯泰 海明威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 新课标与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