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第一篇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调查
《2016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访民情 听民声 解民忧
努力提高贫困山区村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村委会的调研思考
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根据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要求,安排本人联系指导**镇**村委会,为能实实在在的体验民情、体会民生、体察民苦,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取得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群众脱贫致富的双重实效,2016年3月5日、3月7日、3月27日,自己多次深入到**村委会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开展民情访谈和民情民意收集活动,并对**村委会的村情、民情、民苦、民盼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就如何提高贫困山区村委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作了深入思考,现作如下探讨。
一、**村委会的基本情况
**村委会地处**镇西北角,东与**海良、大会村委会相接,南、西与**县相邻,北与丽江永胜县相接,距**镇政府25公里,距宾川县城35公里。全村辖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农户325户,总人口1189人,主要有汉、彝、土家、傈僳、藏、白等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480人,全村耕地面积1530亩,其中水田400亩、山地1230亩,是一个典型的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山区贫特困村委会。
近几年来,**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大力实施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群众收入稳定增长。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46元,群众收入呈增长态势。二是基础设施逐步加强。实施了投资近246万元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成了7公里的进村弹石路面通达工程,实施了2个村小组的村间道路硬化,投资28万元打了一眼受益人口600余人、受益面积700余亩、深150米的深进。三是产业调整迈出步伐。除主要种植玉米、白肋烟、香叶等农作物外,种植有少量的葡萄、柑桔等水果产业。今年,在县人大常委会的协调帮助下,与宾川县国巨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发动村组干部试种香葱30余亩并进行全额收购,迈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四是农民素质有所提高。
二、**贫困山区发展中存在的因难和问题
(一)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森林覆盖率低,干旱缺水严重,除有3个村民小组有龙潭、山箐水可供一部分农田灌溉外,其余村民小组无水源,只能靠天吃饭,如团山村民小组中有14户62人因无任何水源,多年来一直靠政府送水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土地贫瘠,全村约75.5%的耕地面积是山地,干旱贫瘠,土地产出率极低。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路通达能力差,全村只有7公里的进村弹石路,还有9公里土路,同时只有2个村民小组实施了村间道路硬化,坡陡崎岖,通行不畅;农田沟渠不完善,不配套,渗漏於阻严重,农田灌溉极不方便;公共服务设施匮乏,全村6个村民小组没有一间老年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室,村民文化生活极为单调和贫乏。
(三)群众思想不够解放,群众脱贫依赖心理严重。村民素质普遍偏低,小学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依靠科技脱贫致富有一定难度。贫困人口“等、靠、要”心理严重,加之还有大约17.5%的农户处于极度贫困和温饱线下,村民脱贫致富工作任务艰巨。
(四)产业结构调整难和缺乏主动应变能力。以传统农业为主,习惯于粗放型的农业经济,新的科技成果和耕作方式难于推广和应用,产业结构调整难,加之农民种植意向盲目“跟风”,缺乏主动应变能力,对收益造成一定风险。
三、对提高贫困山区发展能力的措施和建议
(一)夯实社会事业,提高贫困山区的人口素质。要免费为山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加大对山区义务教育投入,加大对外交流力度,夯实各项社会事业基础,提高山区群众人口素质,增强其抵御贫困、脱贫致富的能力;要加大贫困山区劳务输出、外出务工的指导和引导力度,带动山区人民增收致富;镇人民政府要以村委会为活动平台,多开展一些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下乡活动,并要以点带面,对条件较好的小组率先争取启动实施建设老年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室,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二)加强教育引导,树立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要破除山区群众“等、靠、要”思想,积极引导农民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雄心壮志,教育其自强不息、不等不靠。帮扶和挂钩联系部门要认真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坚持在一线了解情况,与贫困山区一道认真研究上级政策,主动对接业务部门,扎实抓好政策落实,做到想事情、做决策,尊重实际,尊重规律,切实帮助贫困村组解决问题。
(三)加强基础建设,夯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基础。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着力点,争取救济救助与推进“造血”式扶贫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发动群众自筹的基础上,财政每年应划出一部分扶贫专项资金,集中解决贫困村的行路、饮水、上学、就医、住房等“五难”民生问题,夯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基础。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坚决制止和杜绝乱砍滥伐行为,同时开展好四旁植树活动,绿化美化家园。要大力倡导推广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减少生产生活对植被的破坏,促进山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四)调整优化结构,拓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路子。一是要确立产业定位。在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项目的同时,变单一的粮食型农业向复合型农业转变,提高山区农业产业化程度,切实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二是要发展特色产业。走“一村一品”的发展路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花椒、核桃、中药材、葡萄、香葱等高效农林产业,建立特种产品基地,发展壮大贫困山区经济。三是要延长产业链。重点引进一定规模、高起点、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推广“企业 基地 农户”的组织形式,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四是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把科技推广应用贯穿于产业化扶贫的始终,用科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益。五是要念好“山”字经。重点发展生猪、山羊、土鸡等养殖业,不断改良品种,加强疫病防控,努力提高出栏率和肉品质量,不断提高贫困山区群众收入水平。
(五)转变工作作风,在为民解困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践行为民务实清廉要求,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村组、深入农户,倾听民声,了解民苦,解决民盼,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做到缺资金帮协调、缺科技帮培训、缺方向引路子,切实为民解决问题,真正实现群众观点在生产中升华,群众路线在生产中实现,群众利益在生产中保障,群众工作在生产中提升。
(编辑:圆圆)
第二篇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调查
《2016开展扶贫活动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工作报告》
前些天,我参加了广东海洋大学阳山扶贫志愿服务团的“关于开展扶贫活动”的调查活动,作为一个调查者,在调查问卷结果出来时,我觉得有必要写个调查报告。下面先让我介绍一下这次调查的基本情况。
我们的社会实践调查内容包括: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二、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三、群众对低保户了解程度的调查;四、群众对扶贫活动的意见调查。
活动意义: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学习与了解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中关于要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快偏远落后地区脱贫致富进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做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间地区差距,减少贫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集中力量,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把我国扶贫开发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的要求。同时响应省团委结合本省实际,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坚持“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找范文就来 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扶贫开发思路,以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要求。在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活动中,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号召。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新时期青年学生的服务意识,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观察社会,关爱社会。
下面是关于调查结果的分析:本次调查是在湛江市和阳山县城展开的调查,由于年长者大多不识字,所以被调查者多为50岁以下的城镇居民。被调查者年龄在20岁以下占了35.65%,20-35岁占45.22%,15.65%的是35-50岁的。其中被调查的人城镇的占70%。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人们多数是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到留守儿童的问题,比例占据多达62%,在大多数人看来,父母外出打工落下孩子情况实属家庭贫困,生活所迫。被落下的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以及亲情的缺失与空白,极大的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孩子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上出现一些扭曲的现象,大致可以表现为身体营养不足,身体健康受损,学习成绩下降,厌学甚至辍学,性格孤僻,内心封闭,行为怪异等。在调查中,很多人认为政府方面在留守儿童的问题上不太重视找范文就来 ,发挥的作用不大。群众希望自己可以通过捐赠衣服、图书、文具等方式为贫困的留守儿童提供帮助,让他们健康成长。同时我们还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被调查者对低保政策并不是十分了解,但有一定的认识,他们认为领取低保金是困难户必要的经济来源,它能够稍微改善低保户的生活,大家希望低保补助能够更多的用于疾病治疗和孩子的上学费用上。另外,阳山政府对于低保户的关爱力度不够大,没有完全实行低保公示化,甚至出现了不符合低保户条件但是领取了低保金的现象,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大对低保户的关注力度,严格执行低保制度,实行低保公示化,遏止乱领取低保金的恶劣现象,让人民放心满意,让更多需要接受帮助的人得到政府的帮助。根据群众对扶贫活动的意见调查的数据,扶贫开发不仅要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同时也要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而且大部分人认为扶贫促开发,人人有责,大学生是社会的先锋队,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大家十分支持政府的扶贫措施,但是政府投入的资金太少,扶持力度有待提高。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重视并且加大扶贫方面的力度,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让大家有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最后,下面是群众对低保实施和低保政策的制定的建议和意见:
1、政府应多加重视加大宣传,加大扶持力度;
2、对低保户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让大家不再饿肚子,看不起病;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4、希望政府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5、希望低保政策能够公开化,规范化。
[本文由第一公文网 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三篇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调查
《2016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一)
在今年的暑假我参与了我市遵义师范学院组织的以“勇担强国使命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间,我们深入遵义市道真县棕坪乡进行了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支教扫盲、文化宣传、法律普及、义务劳动、开展农技知识培训、社会调查、济困助学、走访老党员和重走长征路等。其中,我重点参与了义务支教和社会调查两项。
此次活动使我们当代大学生能够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生产,近距离和农民接触,了解当下农民的生活现状。对中国部分地区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有了整体的感性认识,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此次活动,也使我们当代大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磨砺了意志。对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进步、**、科学的光荣传统,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活动以支教为主,故所得成果也是与教育有关。现将活动成果汇报如下:
此次“三下乡”活动重点针对棕坪乡的小学、初中学生进行假期补课。授课内容以中学阶段的主科为主,兼办有兴趣特长班。我在这当中担任七年级和九年级的数学老师,支教为期十天,共授课21课时,教授学生一百余人。其间利用休息时间,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通过当堂授课、家访以及同当地学校领导座谈,对农村的教育状况有了大略的认识,并为之作了相应的整理和思考,从而得出了一些初步分析结论和建议。
1、存在的的问题:
经过这么多年的新农村建设,且加上近来大搞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就目前而言,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日趋完善,供水供电不成问题,教室教具给配充足(比如也能实现多媒体教学),学生食宿很有保障。所以,现在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已不再是硬件设备跟不上的问题,而是出现在软件上。具体而言,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在这种乡镇中学是严重不足的。首先是优秀教师不愿意进来,再者是进来了留不住。这是农村教育长期缓慢发的展的关键因素。
其次,教育往往是双向的,一方面需要学校的管理,但家庭的管理会起更大的作用。但就调查下来的结果来看,家庭这一块基本上没能对学生的教育作多大的贡献。其中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家长大多是农民,平时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如果是留守儿童则祖父母辈就更没有闲暇也无精力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于现在子女所学的课程,基本上是没有能力进行专业的指导的,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多数农村学生并不同城市的学生一样用很多的课余时间来学习,相反,农村的学生自律能力普遍不强,这主要是观念差异所致。所以谈及如何提高成绩这个问题上,学生和家长由切身体会而得出统一的结论是,老师严则成绩高,反之则低。这也合乎眼下应试教育的规律,这种教育体制下,并不要求学生有多么高的自主发挥,而是看谁肯下功夫,肯花时间,只要拼命做、背,就会成效显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试教育在维系城乡升学公平上还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当然,农村学生的基础不牢固早已是路人皆知的,但通过调查下来的情况来看,基础不厚不过是疥癣之疾,劲头不足才是心腹大患。因为基础不足尚可以亡羊补牢,劲头丧失、锐气大减则是釜底抽薪。曾经想当然地以为农村的生活条件大不如城市,人言: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农村的孩子为改善改变这种状况而奋发读书。但实际考察下来与理想大相径庭。具体是何种原因造成今日之农村学生思想之贫大于物质之贫尚待查明。或许是今日农村的物质生活相对提高,也或许是电视网络的舆论作用。总之,摆在眼前的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此外,地方保护主义也是阻碍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支力量。据了解,当地的初中学生一般不会在中考时填报遵义市的重点中学,其原因并不是没人有那个实力,而是填本县以外的高中,万一落榜,即便是上了本县高中的分数线也不一定能上该中学。所以多数的学生为求稳妥不得不填报本县的一般高中。学生水平有限固然是事实,但当地教育部门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鼓励也就算了,还如此设置障碍对学生就太不公平了。升学管道不畅通,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地方特色和整体优势,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首先是在学生方面,虽然大多学生基础薄弱且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其资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山村虽然物质条件不甚丰裕,但基本的能保证青少年健康发育成长的物质所需还是有的。学生大多淳朴可爱,反应敏捷,可塑性强。所以,基于这个还算不错的客观条件,只要老师在学生身上多花心思,严格要求,并且善于引导,积极鼓励,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可以也是一定能够提高的。
另外,在支教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专业知识强,敬业程度高的优秀教师。不光如此,也有老师放弃了外调升迁的大好机会,甘愿扎根留在这穷乡僻壤,十几年如一日,从未止息。对于此种难得的教学资源,当地教育部门,当地政府应该加大扶持,重点关照。对这类安心扎根农村的教师一方面提高待遇,另一方面可遣至外地进行培训,促成其更好地为本地教育事业服务。
然而以上两点所能解决问题的范围和程度毕竟有限,这个长期形成的差距必然要用长效的机制才得以彻底解决。在这当中,唱主角的正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倾向和重点帮扶。农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穷字,但核心并不是穷经济,而在于穷知识、穷技术、穷观念,归根到底是穷人才。只有想办法让无数的知识人才前赴后继不断地投身到中国的农村建设队伍当中,这个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目前就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就业去向来看,基本上没有主动积极考虑去到农村就业的。其中责任并不在于大学生,而是在于国家的政策性导引不够。并没有足够的鼓励来弥补其物质条件的匮乏所留下的空白,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投身农村的建设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好在近年来我国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强,相信随着城市就业的饱和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到位,将会不断有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生活,而城乡教育的差距届时将会逐渐缩小。
现总结如下,农村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样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配备不足,留不住人才;最严峻的现状是学生学习渐成不够积极主动的氛围。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期间可以尝试加强严看硬管式的应该教育的传统方法,着重要给学生树立起积极拼搏的意识。其根本的和实质性的改善则必须举全国之力而为之,且要坚持下去。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二)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01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www.suibi8.com)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国共产党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据20**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学龄儿童接近200多,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营胜小学全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调查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该村近3年未补充过教师,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民转公”教师,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合理,老的老了,工作精力有限;年轻的又过于年轻,没有什么工作经历,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只注重学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调查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调查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20**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20**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20**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七、启示与结语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级学生中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三)
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正日益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尤其是农村教育问题。
今年暑假在我的家乡甘肃临洮,许多小学中学都在补课,我的不少同学也纷纷加入补课大军,充当假期老师。8月6日在农村的党家墩小学,我对补课学生以及周边补习班学生总共100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调查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大家都很期待假期,可当假期真正到来时却又不得不奔波于各个补习班。有的是看见同学都去补课,有的是家长的个人意愿,有的是学校的强制要求,那么学生自愿去补课的有多少人呢?为此我做了一个关于补课的调查。
二、调查结果:
1、你的补课形式是?
A、学校统一70%
B、校外补习班21%
C、家教9%
2、你每年都参加补习吗?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调查
A、是65%
B、否35%
3、今年暑假补课是自己自愿的吗?
A、自愿20%
B、学校要求60%
C、家长要求10%
D、看见大家都在补课自己也补10%
4、补课的费用高吗?
A、高10%
B、能接受90%
5、你的补课时间是多长?
A、2个月0%
B、1个月80%
C、10—20天20%
6、你认为补课有用或者有必要吗?
A、有93%
B、没有7%
7、你是否支持“农村教育落后,要补课多花时间才能在和城里学生竞争中获得机会”?
A、支持52%
B、不支持48%
8、你认为农村就应该“笨鸟先飞”吗?
A、认为9%
B、不认为91%
9、针对现在的补课热潮,你有何看法?
A、正常25%
B、也许是现在学生学习压力大9%
C、或许是竞争激烈63%
D、没什么必要3%
10、你认为暑期补课盛行的原因是?
A、社会原因17%
B、家庭原因6%
C、综合原因77%
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不是自愿的,而是学校硬性规定的,而且每年如此。当然学校假期都是有偿补课,至于费用大多数农村学生都能接受。补课的时间一般都是一个月,也给学生留了半个月的休息放松时间。对于补课的实际操作,学生很大一部分是迷迷糊糊上学,稀里糊涂放学,要么就是老师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或者更有甚者,老师和家长稍有疏忽就溜之大吉。
三、调查分析:
通过对上述结果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暑期补课都很反感。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
1、学校强迫补课,表面上说是自愿,但实质还是使学生不得不选择补课。老师一般都对学生说:“暑期补课进度直接与下学期连接,不补课的学生老师不再讲解暑期补课内容。”这样理由很是冠冕堂皇,学生只有老实参加补课。如果我们进一步对学校分析,学校不为了赶教学进度,就不会有假期补课一说。当然老师也就不会有额外的奖励(从学生的补课费用中扣取),老师是愿意,而学生只有为了自己的未来无条件服从。如果再进一步深层次分析,学校要不是为了图教学业绩,希望在升学考试中(小升初或中考)能多有几个学生进重点,来提高自己学校的知名度,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财政拨款(要知道农村学校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师资都很缺乏,足够的财政能解决很多问题),学校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的违背教育局的规定假期补课。更进一步分析,就要涉及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部每年巨额的教育资金大部分拨给城市重点中学,忽视农村的师资及基础建设,农村学校想获得财政上的补助就不得不提高教学质量。如今中小学补课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教育部有规定节假日不能补课,为什么学校还是要补呢?是因为国家没有真正实施规定,学校当然视之不管。
2、农村家长教育意识不完善,只注重文化成绩的学习而忽视了孩子课外兴趣的培养。很多农村家长和城市家长一样,希望孩子有好的成绩,这当然无可非议,但是一味的强调“知识改变命运”而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补习班。我认为这样做抹杀掉了孩子的天赋,只能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孩子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最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补课剥夺了孩子们放松休闲的时间,放假比上学还累,孩子们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他们当然会受不了。如果彻底一点对农村家长分析,会出现这种原因主要是家长文化程度低,没有科学的教育意识。他们通常看问题比较肤浅,其中90%的家长以务农为主,对子女的未来抱有太多的期许,对孩子的学习过于不恰当的关心,从而导致了农村孩子太多的心理压力。
四、调查建议:
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农村教育现状还不能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1、针对教育财政资金问题,建议政府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将经费投入到农村学校,使农村的教育硬件设施更加完善,为农村学生提供最基础的学习环境。
2、针对教育部门的政策实施问题,建议政府和教育部门联合起来把国家的假期规定(如节假日不能补课)真正落实到位。
3、针对农村学校师资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应尽可能的给长期在农村教学一线的老师更多的优惠政策,如提高老师工资等,政策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
4、针对农村教育体制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分配更多的年轻优秀师范毕业生去农村学校,传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帮村农村老师提升专业化水平,带动农村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5、针对农村学校自身的管理问题,建议学校在假期布置一些社会实践的活动任务,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一些帮助。可依拓展知识面,也可以提前接触社会,积累一些社会实践,对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会有益处。
6、针对农村家长的教育问题,即建议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会,一方面告诉家长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宣传一些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提高农村家长整体素质,让农村孩子们尽早从补课大军中解放出来,还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
五、调查总结:
今年暑假很高兴能有机会进行这次调查,在对《农村教育现状调查》课题中,我通过对家乡当地一所小学的调查问卷作出了上述报告。本次社会实践是一次对社会的深入了解,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历练,很期待有更多的机会走进社会,充实自我。
第四篇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调查
《家乡经济社会生活状况的历史变迁考察》
北京交通大学
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题目:海南三亚经济社会生活状况
近十年的历史变迁考察
学院: 年级: 班级: 姓名: 联系方式:
一、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全国人民不断深 化改革,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全面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我的家乡——海南,也在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取得了让人自豪与骄傲的成绩,海南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有了新的变化。
对海南经济社会生活状况历史变迁的考察与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对海南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以海南三亚为主要的考察目的地,主要调查三亚的旅游业对当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对调查三亚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从而对比海南过去与现在的发展状况,为更好地规划、发展海南提供一些来自基层民众的参考性、建设性的建议与意见。所以本次研究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
二、调查方法与流程步骤
(1)调查的方法:
采用走访与结合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海南代表性旅游城市——三亚,对三亚市区各个阶层的本地人进行发放调查问卷与直接采访,从而收集必要的具有基层特色的真实资料。
(2)调查的程序步骤安排:
先通过查阅书籍,或在网上初步了解三亚市的经济社会生活的历
史发展变迁情况,以及当地的风俗民情。然后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一次小的总结与分析,从而根据分析的结果,设计、制作出合理、高效、高质量的调查问卷。
(3)调查的对象:
主要是对三亚市的常住海南本地人,以及外地常住三亚、对三亚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有所观察了解的社会各阶层领域的人士,进行问卷调查与直接采访。考虑到三亚旅游业发展较快,外国游客及外籍常住居民较多,所以他们也会是被调查的对象。
(4)调查时间:2周 2012.7.17-2012.8.1
(5)调查地点:海南省三亚市区
三、调查问卷内容、结果与分析报告
(1)调查问卷内容
1. 你是否是海南三亚本地人或海南本地人(即祖籍是海南的),还是外省,外国人?
答案:A、三亚本地 B、海南本地
C、外省 D、外国
2. 你在海南三亚生活工作的时间。
答案:A、5年以内 B、5-10年
C、10年以上 D、20以上
3. 你觉得海南三亚近10年的发展变化是否很大? 答案:A、发展迅速,变化大
B、发展较快,有较大变化
C、发展一般,无明显变化
D、不是很了解
4. 你是否关注有关三亚的经济政策?
答案 A、是,对相关的经济政策很有了解
B、是,对相关的经济政策只有一点了解
B、否,不关心有关政策
5. 你觉得三亚的旅游业发达吗?
答案 A、很发达,各方面设施完善,来三亚旅游的游
客很多
B、较发达,基础设施需要配套改进、完善
C、不发达,需要借鉴学习国内外其他海滨城市
的做法
D、不是很了解
6. 你认为三亚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否为当地人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答案 A、 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
B、 是,对解决就业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C、 否,对解决就业问题没有明显的作用
D、 不知道
7. 你认为三亚的旅游业对拉动本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答案 A、 是,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当地的第三产业
发展迅速
B、 是,当地的第三产业发展一般
C、 否,当地的第三产业无明显发展
8. 你认为三亚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否会造成对当地环境的污染?
答案 A、 是,来当地旅游的游客数量过多,对生态
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B、 是,但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不大
C、 否,对当地环境无影响
9. 你认为三亚大力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的人文风俗有什么影响?
答案 A、 外来文化融合到了当地的民俗之中
B、 当地的传统民俗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
C、 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有了很大变化
D、 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有了没有变化
10. 你是否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答案 A、非常支持,国际旅游岛建设有利于海南的长
期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
平。
B、支持,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的发展起到一
定的推动作用,但不是主要作用。
C、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的经济发展影响不大
第五篇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调查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位于新疆西部天山支脉乌孙山以北、伊犁河以南的河谷盆地。南部以乌孙山为界限与昭苏县、特克斯县相接,东部和巩留县毗邻,北部隔伊犁河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和伊宁县、霍城县相望,西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总面积达4430.24平方公里。县城东距乌鲁木齐市695公里,北距伊宁市15公里。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地貌呈南高北低,东窄西宽的特点,可分为南部山区、山麓、丘陵、中部倾斜平原、北部河流阶地和河漫滩等五个地貌类型,自南向北逐渐平坦。南部山地海拔1500~3700米之间,占总面积的26%,森林遍布,水草丰美,宜于林牧;山麓和丘陵海拔1000~1400米,占总面积的20%,土层较厚,降水亦多,还有高山积雪融化成的许多条溪流可供灌溉,宜耕宜牧,是察布查尔县的主要小麦产区和冬牧场;中部平原地和北部河漫滩地,占总面积54%,海拔532~1100米,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层肥厚,是察布查尔县的主要农作区。其中海拔550米以下河漫滩地,是察布查尔县水稻和“察布查尔西瓜”名产区,也是良好的冬牧场。适应不同的地貌特点,有着不同的经济类型,包括畜牧业(过去主要是游牧业,现在很多牧民已实现定居)、农业、林业等。主要矿产有煤、铀、铁、石灰石、磷、砂金,陶土、水晶石、云母、玛瑙等24个矿种,已开发利用的有煤、铀、石灰石、热汽泉、砂金、陶土等;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经济作物有蔬菜、甜菜、油料、棉花、红花、香料烟及各类瓜果等;主要是灌溉农业,一年一熟。全县辖11乡、2镇、2场,有农四师六十七团、六十八团、六十九团、奶牛场、平原林场、天西林业局山区林场等驻县单位。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新疆锡伯族有着光荣的历史。18世纪时受清政府调遣,锡伯族数千人不远万里从东北来到新疆屯垦戍边。在建设新疆、保卫新疆的同时,锡伯族文化被较好的保留下来,至今锡伯族语言仍在锡伯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察布查尔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县,占县属人口40%、土地面积52%的山区5个乡,是全县贫困面最为集中的区域。察布查尔县还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中三个军、警、兵、地四防一体的边境县之一,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有72公里的边境线,境内有国家一级陆路口岸——都拉塔口岸。随着精伊霍铁路、伊犁河二桥、三桥等交通干线的建设,察布查尔县有望成为伊犁州经济“东联西出、西来东去”战略转移的重要门户。目前察布查尔县在现代化进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锡伯族传统文化及语言文字的保留和传承面临挑战等。
2006年8月由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及社科院和伊犁州党校合办的伊犁州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课题组,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进行了为期10天的调查,希望通过调查研究能对察布查尔县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状况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和意见。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课题组顺利完成了调查工作。期间课题组与县委及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包括县委组织部、发改委、经贸委、农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扶贫办、人事局、民宗局、教育局、文化局、卫生局、防疫站、县妇幼保健站、县医院等以及乡(镇)村、企业、社区、学校等有关同志座谈,广泛了解经济发展、扶贫、就业、社会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干部培养和基层组织建设、
民族关系、学校双语教育、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的保护、农村医疗等方面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走访城乡居民家庭,并与本县几位领导进行了个别访谈。课题组还分别在农村、社区、工厂、学校、县政府机关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79份。本报告即是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调查组成员的报告写成的。在调查中,我们一方面感受着察布查尔县发展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听到、看到发展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报告写成绩少,讲问题多,希望因此能引起有关部门和研究人员的注意,这也是察县干部、群众寄希望于我们的。限于课题结项的时间以及调查的时间,因信息不全、调查不详、分析不到位等原因,报告中肯定存在着不少问题,希望能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进行修正。
一、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历史和今天
二、察布查尔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经济发展滞后但存在巨大机遇
新中国成立前,察布查尔县的农业发展落后,贫困农民因缺少土地、耕畜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无法适时耕种,甚至部分土地撂荒,耕作技术落后,生产水平很低。工业经济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一些满足当地农牧业生产、生活必须的手工业。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农牧业生产能力极大提高,并初步建立起县域内的轻工业、煤炭工业生产体系。但是,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苏关系紧张,边境地区时有武装摩擦。察布查尔县地处“防修反修”边境前沿,时刻准备打仗,国家基本没有工业投资项目,地方财政又入不敷出,县域内的工业主要为满足本地农牧民部分生产生活需求,加之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所以长期以来,察布查尔县一直处于落后的半自然经济农业生产社会状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察布查尔县的发展不但滞后于内地省区,同时也滞后于全疆大部分地区。到2000年,察布查尔县的三产结构仅为52:18:30,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2000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界趋于稳定,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察布查尔县迎来了一个大好发展机遇,开始注重发展第二产业。由于基础太差,虽然每年第二产业都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全县的三产结构却仍然只为45:26:29,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二产业比重低。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比全国1957年的水平还低。换句话说,该县的工业化水平落后于全国50年。这也是该县如今还戴着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5年察布查尔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3.77亿元,增长10.9%,完成农业总播面积47.7万亩,农业产种植业结构调整开始向优质、高效、特色的方向发展,水稻、棉花、蔬菜、红花种植已有一定规模,初步形成了以水稻、棉花、良种牛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对农牧业发展的投资力度加大。全年累计争取到国家、自治区项目建设资金7847万元。通过实施招商引资产业优惠政策,一批以农牧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安家落户,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效应已开始显现。但目前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三农”问题仍很突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农产品受国际及国内市场的冲击,竞争力不强;龙头企业一般规模不大,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也有限;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扶贫攻坚任务繁重,全县有7个贫困乡,实有贫困人口40847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23.3%。这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也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2005年察布查尔县实现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19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完成工业增加值9600万元,但工业经济发展仍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首先,投资严重不足。当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占87.2%,但这些投资主要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交通建设,几乎没有切给工业企业一分钱。其次,现有企业的流动资金也十分困难,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经济效益连年下滑,亏损严重,自我发展能力极弱。第三,民间投资积极性不高,招商引资成效有限,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发展缓慢。工业经济“短腿”现象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察布查尔县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实现察布查尔县经济大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点首先在于用较短的时间,完成该县的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化目标,尽早地由农业生产社会进入工业生产社会。目前察布查尔县的工业主要是两大行业,重工业以单一的煤炭开采为主,轻工业主要以农牧产品加工为主。工业门类比较少,生产规模都很小,工业经济发展条件较差。但根据伊犁州要建设成我国向西开放国际大通道的战略部署,以及察布查尔县是向中亚、欧洲开放的桥头堡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其自身的资源秉赋条件,其发展优势、发展潜力都是非常大的。这些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
(1)自然资源优势显著。察布查尔县水土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水资源拥有量22.41亿立方米,南岸大渠和伊犁河流域整体开发项目完成后,又要新增103万亩旱涝保收的优质土地,届时全县耕地面积将达208万亩,为农产品的大规模加工和精细深加工提供充足的资源;境内天然草场广阔,水草丰美,有从事畜牧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人文优势。养鹿业已有较成熟的技术,为鹿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提供了基础。还可方便地吸纳伊犁河谷各地及中亚五国的畜牧业资源;矿产资源优势突出。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经勘探预测煤炭储量达125亿吨,远景储量1500亿吨。而且察县煤炭具有埋藏浅、品质好,热值高等特点,是优质的煤化工原料。目前国内几个大型煤业集团已注意到察县的煤炭资源并有开发的意向,为察布查尔县未来的煤电工业、煤化工业及其相关配套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电石矿、石灰石矿、硅酸岩矿储量都较大,为石灰、水泥等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对外开放条件优越。察布查尔县有便利的口岸优势。在县境内的都拉塔口岸有望成为伊犁“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重要门户之一,同时察县距中国西部的最大陆路公路口岸霍尔果斯也不远。近年新疆周边国家的环境和形势普遍好转,与察县相邻的哈萨克斯坦近两年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市场容量必将不断增大。自治区将进一步加大向西开放力度,加强对边境口岸的基础建设,察布查尔县对外合作关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3)交通优势逐步凸现。随着精伊铁路2007年底的贯通,伊犁河二桥、三桥的建成,察布查尔县的快捷大交通格局将凸现出来。可通过伊犁河一桥和伊宁市中心相连,通过伊犁河二桥和国家级的伊宁经济合作区相连,通过伊犁河三桥和霍城县及农四师西部几个团场相连。察昭公路的贯通,察布查尔县将成为伊宁经济圈中连接伊宁市、昭苏县、特克斯县的经济大动脉之一,与伊犁东五县形成快捷便利的公路交通运输网。伊宁火车站距离都拉塔口岸仅有40多公里。随着伊宁经济圈伊南工业区的建成,就能实现伊宁市和察布查尔县工业布局一体化。
(4)政策优势明显。察布查尔县是全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又是国家级贫困县、边境县和开放县,除了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外,还可以享受到比其它县市更加灵活、更加优惠的政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纵深推进,中央关于“稳疆兴疆、固边富民”和加强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及国家关于加强边境地区基础建设的决定,为察布查尔自治县的大开发、大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借助于优惠政策的推动,察布查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伊犁河流域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和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积极推进。
(5)旅游资源独特。察布查尔县还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县域内得天独厚的伊犁河风光和乌孙山景色,临近伊宁市的区位优势,尤其是“世界惟一,惟我独有”的丰富浓郁的锡伯民俗风情和特色文化,使旅游业有望发展成察布查尔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2、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是民生之本,改善就业对提高收入水平,推进经济发展,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等都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察布查尔县委、县政府将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就业再就业”,要求新进企业加大对本地工的使用,增加就业岗位。截止到2005年底,全年共实际开发就业岗位2362个,完成年计划的131.2%,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再就业3811人,完成年计划的181%。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407人(次),实现劳务创收3034万元,人均增收110元。2003年后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2005年共培训各类人员4247人,完成上级下达培训任务的110%。对自主创业采取扶持政策,进行小额担保贷款,已贷给54人共68.2万元。
目前在就业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
(1)下岗工人再就业困难。1998年察布查尔县的企业改制工作就开始了,是原伊犁地区企业改制进行最早的县。当时政府要求拍卖给私人的企业必须将原有职工全员安置,但改制后一两年,私人企业就开始辞退员工,说是管理跟不上、工人年龄老化、不听话等。这些职工由国企到私企,再从私企走向社会,成为二次下岗,多因技能单一,年龄大,又不愿干艰苦的工作,不能适应目前的灵活就业、弹性就业方式,就业很困难。
(2)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察布查尔县每年回来600~700多大中专毕业生。但当地经济发展落后,地方财政困难,就业岗位有限,特别是少数民族(主要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女性毕业生就业更难。据县人事局介绍,近几年回县的大中专毕业生大约15%能就业,其余多为弹性就业,也有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人没有工作。同时经济发展中急需的农业、法律、经济等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形成结构性的失调。
(3)弱势群体持续扩大,就业困难群体增多。这一群体主要包括:35岁以上的人员、长期下岗和失业者、无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女性和少数民族下岗职工。他们多因低素质、高年龄成为就业困难者,而且往往是长期的失业。这不仅会造成全县失业率持续上升,同时还将导致城镇贫困阶层扩大。在查鲁盖路东街社区有1771户,6495人,据介绍待业失业人员有170~180人。
(4)影响就业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就业的稳定性较差,就业质量不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影响察县就业的不确定因素还可能增加,一是在全县今后的结构调整中要关、停、并、转
及淘汰一部分过剩生产能力和企业;二是在新型工业化推进的过程中随着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出现,单位投资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应减少;三是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不规范性;四是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冲击县城劳动力市场。就业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劳动者就业稳定感明显下降;在劳动关系中处于绝对弱势,对企业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往往忍气吞声;靠黑中介等非正规部门就业大量增加,法定权益得不到保障等。
造成察布查尔县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首先,自治县经济不发达,经济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就业难和就业压力的直接原因。由于二产发展滞后,企业数量少,中小企业发展艰难,能够吸纳和新开发岗位少,导致在二产中就业的人数仅占从业人员的9.7%。其次,人才培养结构不尽合理。在已毕业回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市场和企业所需的某些技术工种的工人严重不足。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高中阶段教育不能针对农村开设一些实用技术型课程,一些回乡青年不能胜任基本的农业生产劳动,加大了就业压力。第三,再就业培训力度不够。对失业者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失业者的再就业培训,存在着培训课程不够灵活和对路、机构不规范、培训单位与用人单位相脱节等问题,致使一些失业者特别是弱势群体失业者经培训后仍然失业。
如上文所言,察布查尔县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着很好的机遇,在开发农业水土资源、建立绿色食品基地、农副产品深加工、工矿业的开采和利用、商贸及旅游业的发展等都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需要尽快提高现有劳动力的素质,更新就业观念,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需求。
3、社会保障工作仍须加强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协调各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成员和谐共处。五种社会保险已在察布查尔县全部启动。1992年开始了养老保险,1996年开始了失业保险,2000年开始了医疗保险,2004年开始了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截止2006年6月底,全县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达到3391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5621人;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9503人;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4707人;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1531人。为1450名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401万元,为65人发放失业金5.5万元,支付医疗金489万元,支付工伤金
6.8万元,支付生育金14.7万元。2005年城镇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6%、94.5%、95.5%。
社会保险工作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最为重要,要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并延伸至农村、困难群体,才能起到社会“安全网”的作用。目前社会保险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1)养老保险欠费较多。察布查尔县为贫困县,人均收入水平低,但养老保险征收增长的快。2003年交99元,现在交156元,一些人交不上,欠费较多。私营企业主交费积极性不高,有的变相加大工人的承担比例。县里为招商引资,对企业有优惠政策,约束较少。一些弹性就业、灵活就业的人交费意识不强。(2)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财政补助部分不能足额到位。(3)工伤保险扩保困难。工伤保险主要是企业投资,个人享受。高风险行业愿意投保,低风险行业不愿投保,如煤矿下井工人投保的多,电信行业投保的少。加之监察、执法力度不大,工伤保险完不成任务。
察布查尔县1998年底开始实行城市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当时享受低保的有1800多人,到2006年城市低保户已达2781户6842人,人均月支出72元,低保标准为147元。察布查
第六篇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调查
《甘肃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
甘肃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
一、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
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甘肃全省总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人口6000万。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等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以北地带。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
建国以来甘肃省的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甘肃作为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的重点投资区域,获得了较多的中央投资,建立起了门类较为齐全、以资源开采和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但是,受区位因素、历史因素和改革开放后国家梯度开发发展战略的影响和限制,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东部发达省区相比,差距较大。200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0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341元,仅为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52.65%,比全国平均水平13944元低6603元;财政收入虽然增幅较大,但是总量仍然较小,还不到全国的l%;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人为1980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3255元的水平,多年来位居全国倒数。甘肃城市化水平低,2005年仅为30.0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近l3个百分点。全省财政收入总量偏小,支出需求大,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运行仍处于捉襟见肘、举步维艰的境地。可集中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增量十分有限。1994年到2005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加不足9亿元,有12个县的财政收入不足1000万元,最少的不足400万元。
由于财力所限,社会保障、扶贫救灾、医疗保险、法定支出及公用经费都不能足额安排,住房公积金、职工教育经费、工会会费等财政对个人的补贴无力安排。同时,近年来,虽然甘肃省一直要求超编地方人员负增长,其他地方零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整体落后,就业渠道狭窄,财政供养人员膨胀较快,致使财政人员供养负担日趋严重,财政赤字挂帐数额较大。到2003年底,全省财政供养人数达93.9万人,占总人口的3.6%。各级财政赤字28亿元,相当于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21.8%。全省财政无力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三农”。而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由于管理分散,难以统筹协调形成合力,资金使用效益并不高。
甘肃省是西部贫困省份,14个市州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城市近郊和河西地区发展较快,中东部地区和南部的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差距突出,城市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十分有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农村内在的封闭性以及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动性差,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扶贫任务艰巨。2004年全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58.86万人,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人人口为397.95万人,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30.67%,加快扶贫攻坚仍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首要任务。
甘肃农业基础设施和经营方式落后,农田水利设施不足而且标准低。农业经营方式落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民组织化和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2004年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6.39%,初中文化程度占31.3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26%,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77年,基本达到小学毕业水平,培养新型农民的任务更为艰巨。
二、甘肃农村贫困地区的区域特性
1、甘肃农村贫困地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比重大,贫困度较深
甘肃贫困地区分布面广,全省共有4个县级市、59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16个市辖区。在86个县(区)中有53个县是国列和省列贫困县。其中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不含市辖区)41个,占全国扶贫开发县的6.93%(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592个),占甘肃全省县(区)的58.57%。按照经济区域划分,大致分布如表3-1,3-2所示:
表 3-1: 甘肃省贫困地区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甘肃年鉴2004》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从表3-1、3-2可以看出,甘肃省41个贫困县(市)绝大部分分布在除河西经济区之外的其它4个经济区,其中陇南经济区贫困县最多,其数量占所在地区县(市)总数量的比重高达85.71%,陇中经济区、陇东经济区和民族经济区贫困县数量也较多,所在地区县(市)总数量的比重分别为66.67%、53.85%和75%,河西经济区贫困县数量最少。从区域分布来看,甘肃省的贫困县主要集中在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以及甘南草原,尤以定西中部地区是甘肃省土地最贫瘠的地方之一。
表 3-2: 甘肃省贫困地区分布情况(以县为单位) 资料来源:《甘肃年鉴2004》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贫困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差异及发展起点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2003年,41个国家贫困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2.4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5.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11.09
亿元,占全部县域的41.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3亿元,其中只有7个县的GDP超过10亿元,有18个县的GDP在5-10亿元之间(见表3-3)。 表3-3: 2003年甘肃省国家级贫困县(不含市辖区)国内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甘肃年鉴2005》,表中数据经作者按照相关区域划分整理计算。
甘肃农村贫困人口大致分布情况见表3-4。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贫困人口的分布呈现为全省分散、区域集中的格局,分布于全省各地。陇南市和甘南州、临夏州的贫困人口合计达85.7万人,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70%,集中了全省大部分的贫困人口,是甘肃“八七”扶贫计划的攻坚地区,国家确定的41个贫困县中有16个县在这些地区,省里确定的8个攻坚县中有7个县也在这一区域。“两州一市”成了扶贫建设的重中之重。
表3-4: 甘肃省农村贫困人口的地区分布(2004年)
资料来源:《甘肃年鉴2005》,表中数据经作者按照相关区域划分整理计算。
2、农村产业结构单一,非农产业比重较低,商品经济和专业化生产不发达 受国家梯度发展战略和甘肃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化战略的双重影响,在产业发展方面,对东中部省区和甘肃大中城市周围选择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部门,给予投资和政策两方面的双重倾斜,使之率先起飞,率先实现工业化,成为产业发展较快,收入提高较快的地区。而贫困地区得到的发展政策优惠和倾斜少之又少,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起来的若干个孤岛型工业企业也日渐衰落,产业发展缺乏新的支撑点和增长点,不仅如此,农业的要素条件和市场条件越来越不利于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而进行传统的农业改造又缺乏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产业结构的单一和低层次性,产业发展的原始化状态,成为贫困地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的障碍。
尽管甘肃在贫困农村地区的产业改造与调整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资源在各贫困地区依然不能得到有效的优化配置,缺少合理的地域分工,各地产业结构单一,主业不突出,大部分贫困地区的经济结构仍呈现Ⅰ、Ⅲ、Ⅱ型。41个贫困县的三次产业结构为 34.91:30.35:34.74,而甘肃 15个市(区)和嘉峪关市三产比例达到 8.8:50.2:41,经济结构已经调整为Ⅱ、Ⅲ、Ⅰ型。2003年,41个贫困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88.12亿元,占全部县域的31.37%;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76.6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0.61亿元,占全部县域的16.24%;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87.71亿元,占全部县域的49.32%。非农产业的比重较低。2003年贫困监测调查资料显示,贫困地区的非农产业主要以初级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采矿业为主,不仅规模小,起步低,而且整体的技术水平落后,其投入产出比也很低。
3、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
2003年,甘肃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2336.79元,而41个贫困县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267.18元,远远低于甘肃省的平均水平。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
第七篇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调查
《民族贫困地区人才引进调研文章》
民族贫困地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问题
调 研 报 告
中共花垣县委组织部课题组
(2011年7月)
一、基本情况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做好人才的
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对实施科学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县
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上取得了明
显的成效,人才队伍已有一定数量规模,为建设和谐花垣提供了
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据统计,截止2011年6月底,全县中专(高
中)以上学历和具有技术职称(等级)等各类人才资源总量已达
10332名,占全县户籍人口的3.69%,其中党政人才2626名,企
业经营管理人才81名,专业技术人才4299名,技能人才788名,
农村实用人才2478名,社会工作人才60名。他们认真履行岗位
职责,较好地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全县呈现出经
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当前,花垣人才队伍
建设总体上呈现出以下特征。
1、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引进和
培养等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县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
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六类人
才”总量已达到10332人,与“十一五”初相比增加742人,增
长7.18%。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
2、人才年龄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全县人才队伍中,30岁
至50岁所占比例为60.3 %,比2006年高出2.8 个百分点;51
岁以上所占比例比2006年减少 2.1 个百分点。全县人才队伍趋
于年轻化。
3、人才学历层次不断提高。截止2011年6月底,全县人才
队伍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128名,大学专科学历4152 名,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5052名,分别占总数的20.6%、40.2%、
39.2%。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所占比例由2006年的55.7%
上升到2011年的60.4%,提高4.7个百分点。全县人才队伍的学
历结构不断改善,文化程度不断提升。
4、人才资源开发不断加快。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紧急人才
的需求,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公开选拔高学历优秀人才的力度,
增强了我县人才的综合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全县共选拔引进
各类人才912人,其中:研究生17人,本科生482人,专科生
413人,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系统和乡镇站所。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坚持原则,构建重才爱才新格局
1、树立人才强县理念,强化人才工作领导。县委对人才工作
高度重视,紧紧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全面推行“科技兴县”、“人才兴县”战
略,建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
成员的县党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积极发挥领导机
构作用,坚持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各部门人才工作汇报,
及时掌握人才动向,预测人才趋势,研究工作对策,强化对人才
工作的领导。为加强宏观指导,做好人才工作全面科学谋划,起草了《花垣县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县人才发展目标。
2、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形成人才工作合力。按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原则,制定出台了《花垣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和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有关制度》等工作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人才工作主要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工作联络员。此外,县委将人才工作作为年终考核内容,对各部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促检查,加强协调指导。对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认真总结、及时推广,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寻找解决办法,制定改进措施,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人才工作的合力。
3、组建人才工作机构,推动人才工作开展。县委组织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协调指导全县人才工作日常事务开展。通过成立专家工作室、县人才交流中心,完善县人才劳动力市场,建立花垣人才网等,积极为县内外人才就业创业搭建桥梁,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建立人才供求关系,努力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搭建互动服务平台。
(二)拓宽领域,引进人才,探索发挥作用新途径
1、努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是聚集人才的第一要素。近年来,我县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惠民”的发展思路,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
力改善软件硬件环境;整顿人才市场秩序,减化审批程序,推行一站式办公、公示制、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服务措施;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人才政策,营造人性化的工作氛围,为吸引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制定出台具体政策措施。结合我县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党政机关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引进紧缺人才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从工资待遇、住房补贴、科研经费支持、户籍迁移、家属子女就业入学等方面,为各类人才提供便利、搞好服务,建立了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3、搭建平台助推人才成长。一是依托重大项目吸引人才。抓住三立集团、东锰集团、振兴公司、太丰公司、强桦公司等一批重大工程和高新科技项目落户的契机,积极引进人才,取得了较好成效。如三立集团自1998年8月成立以来,引进人才87名,太丰公司引进人才62名,两家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初具规模。二是围绕市场需求接纳人才。通过编制人才供求预测、定期发布供求信息、举办人才集市、组团赴省内外招聘等措施,吸引各类实用人才。据初步统计,2006年至2011年6月已举办各类人才交流会5场次,16余家次单位、近300人次入市交流。组织28余家次用人单位赴外地招聘各类急需人才458人。三是通过招考选拔人才。扎实开展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等,2006年以来,通过各种方式招考公务员83名,招考事
业单位人员641名。下基层招考3次,共63人,其中研究生2 名,59名本科生,2名大专生(当村干部两年以上),来我县服务或工作的柔性人才269人次。此外,借助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引进156名大学生来花垣服务,充实了基层党政工作力量。
(三)突出重点,更新培训,实施人才培养新目标
1、依托培训基地,固定式培养。注重培训基地建设,打造县委党校、县电大、县教师进修学校、县职业技校为龙头,乡镇成校、远程教育基层站点、企业实训基地为基础,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固定式培训体系。在此基础上,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坚持走校企联办内涵发展之路,成立了县就业培训中心实训基地,由校方负责教学管理、办学管理经费,企业提高实操平台,毕业后全部由企业录用。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科院等院所进行合作,成功攻克了“低品位碳酸锰浮选”的世界性课题,获得国家专利和湖南省科技成果认证,使我县的企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适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注重实践锻炼,针对性培养。对党政人才,通过基层锻炼、项目挂职、岗位交流、办班培训等形式,着重提高党性修养、工作水平和执政能力;对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业务培训、外出进修、专家讲座等方式,重点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通过组织外出考察、举办企业家研讨班等活动,着力提高他们驾驭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对技能人才,通过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使技工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满足我县企业发展的需求;对农村实用人才,通过组织专家、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