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一年级下端午粽教案 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一年级下端午粽教案

2017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案设计

端午粽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预设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预设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

预设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

(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设计意图:端午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上课伊始,创设浓厚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谈一谈自己对端午粽的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米”。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3.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

(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

(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本环节通过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通顺每一句话,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设计游戏环节,巧妙地将学生带到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三、再读课文,练习书写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

(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①说一说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

②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

(2)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

4.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叶。

(1)课件出示:箬竹叶的图片。

(2)学生观察图片,从颜色、形状上来描述箬竹叶的样子。

(3)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叶,看图学习生字。

(4)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真。

(1)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

(2)巧记生字:笔画中横最多,中间三横才封口。

6.研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教师提出问题: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多,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种类。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预设:外婆包的粽子有: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7.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豆。

(1)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

(2)书写方法:上横短,下横长,中间一口要扁些。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了多种方法阅读课文:自由朗读、创设问题情境朗读、合作读等。识字教学与阅读相结合,体会汉字在文中所表述的含义。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导回顾: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认识了哪些生字宝宝?

2.合作交流,向同桌展示自己写得最好的生字。

3.作业布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梳理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总结能力;作业布置,通过朗读感受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端午粽》的字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找动物。以小组为单位读词语,看看哪个小组读得准确。

(1)多媒体出示小动物的图片:熊猫、山羊、兔子

(2)小组派代表选择喜欢的小动物,每个动物后面隐藏一个本课的词语,小组同学认读词语,获胜小组得到相应的小动物图片。

【篇二】一年级下端午粽教案

2017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0 端午粽》教案

10 端午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知感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年级下端午粽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年级下端午粽教案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

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端午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②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①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②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①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②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③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一年级下端午粽教案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那粽子如何包啊?需要我们提前准备什么材料啊?(学生自由回答)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和。

1、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

2、学生分小组读。

3、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什么?小组之间互相说说,教师抽查一个小组汇报。

三、深入理解课文。

1、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自然段)

2、师:读文章第二段,说一说包粽子前要准备什么材料?

生:箬竹叶、蠕米、红枣、线。

师:下面我们来观看一下包粽子的过程吧。(播放视频)

3、师:同学们,平时吃过什么馅的粽子啊?

生:红枣、蜜枣、豆沙,

师:那外婆给“我们”煮的什么馅的粽子啊?

生:红枣、红豆、鲜肉。

4、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师:谁能给大家讲讲屈原的故事?(学生可以试讲,教师补充) 屈原的故事

屈原,名平,战国时代楚国人,他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早先很受楚王的器重,但他革新政治,推行强国的主张,遭到了守旧派的反列。他们不断地在楚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

公元前229年,秦围攻占了楚国的八座城池。看,这里就是秦国,这里是楚国。

秦国攻占了楚国的八座城池后,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他知道秦国的议和是假的,是骗人的。秦国要灭掉楚国才是真的。屈原冒死进谏,叫楚怀王不要去议和。你们看,这是屈原,这是楚怀王。可是楚怀王不但不听屈原的劝告,反而将屈原赶出了楚国的都城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大家再猜猜会是什么结果呢?对,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了。他悔恨交加,忧郁成病,三年后就客死在秦国了。

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隍撤离京城,秦兵攻占了郢都。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丑楚怀王客死和郢都被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他所有的救国救民的理想都破灭了,富国强民更是不可能了,屈原仰天长叹一声,抱着大石头投入了滚滚的泪罗江。

师:同学们,听了故事以后,你能说说屈原是个怎样的人吗?

生:屈原是个忧国忧民的人,爱国的诗人,和祖国共存亡的人。 师:屈原投江以后,老百姓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四、课外拓展。

师:同学们,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除了吃棕子还干什么?

生:赛龙丹、挂香包等。

师:为什么吃粽子?为什么赛龙舟?(学生可能不知或不完整) 师:因为人们为了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的尸体,就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八江中。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因为人们为了防止水怪伤害屈原,就把小船装扮成龙的形象,水怪以为是龙王来了,就会被吓跑。这就形成了赛龙丹。

五、总结全文。

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缸:饮雄黄洒、游百病、悬钟馗像等。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给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我们要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篇三】一年级下端午粽教案

10《端午粽》教学设计

10 《端午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正确美观

地书写“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汉字。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粽子的制作方法,并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4、 积累课文中表示颜色的叠词,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表示颜色的叠词短语,提高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粽子,谈话导入

1、 师出示一个粽子,问学生:这是什么?我们一般什么时候吃它?

2、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导入:看来同学们对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以及端午节的美食粽子

很了解,我们就让他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粽子的课文—《端午粽》。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 师播放课文录音,生认真倾听。

2、 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 明确这篇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是一句话,第2自然段和

第3自然段分别有三句话。

(2) 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端午节、总会、粽子,指名学生认读并

相机正音,强调:“端”是三拼音节,“总”和“粽”都是后鼻音,并指导学生用“一到总会”练习说话。

(3) 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糯米、中间、粽叶、真是,指名学生认

读,根据学生认读情况强调,“中间”的“间”要读一声,不能读成了四声,“真”是前鼻音,“是”是翘舌音。

(4) 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十分、红豆、鲜肉、带回,指名学生认

读,根据学生认读情况强调,“十”是翘舌音,“鲜”的读音是“xiān”,而不是“xuān”。

(5) 指名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知道、据说、纪念,指名学生认读

情况强调,“知”是翘舌音,“念”的声母是鼻音而不是边音。

4、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全篇课文,争取读得正确又流利。

5、 巩固识字。

(1) 师随机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多名学生认读,并根据认读情况再次指正。

(2) 独立出示本课中的13个生字,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读,开火车读等。

(3) 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并交流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在此过程中,师引导学生采用

形近字比较法、熟字加偏旁、熟字加熟字、在生活中认字等方法加强生字的记忆,

提高学生归类识字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学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师提出读书要求:读完每个自然段后,想一想这一段的主要意

思。

2、 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交流读书收获:吃粽子的时间。

3、 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交流读书收获:粽子的构造及味道。

4、 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读书收获:粽子的种类。

5、 指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交流读书收获:吃粽子的来历。

6、 全班齐读课文。

四、指导生字书写

1、 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

2、 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3、 学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和书写要领,在此过程中,师在给予鼓励肯定

的同时适当指导:“真”字的中间是三横,要写紧凑一点;“午”字的一竖上面不能出头。

4、 师范写、指导,学生观察、书空。

5、 学生自主书写生字,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巡视指导,强调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指导作者每逢端午节都要到外婆家吃粽子。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看看外婆都包了什么样的粽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读好文中的长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粽子的构造,并初步感受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3、 积累课文中表示颜色的叠词,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年级下端午粽教案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每逢端午节,我们会到外婆家吃粽子。

3、 师创设情境:既然香香的粽子这么好吃,那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去“尝尝”吧!

二、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 学习第1自然段。

(1) 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读完以后想想:你从这一自然段中的“总会”和“盼着”

两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2) 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讲解;从“总会”中可以看出粽子是端

午节不可或缺的事物,“盼着”这个词则体现了外婆期望在传统节日中与亲人团聚。

(3) 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表现出了外婆对亲人团聚的期盼,

因此要在朗读中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4) 全班齐读第1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2、 学习第2自然段。

(1) 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读完后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从哪几个方

一年级下端午粽教案

面来描写粽子的?

(2) 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讲解:第2自然段的三句话分别从眼睛

看外形、鼻子闻味道、嘴巴尝口感这三个方面来描写粽子的。同学们在描述一种食物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这种顺序来进行。

(3) 指导学生读好这三句话:

① 读第一句话时要抓住“青青”“白白”和“红红”这三个词。教师可相机出示粽子的图

片。

② 读第二句话时,要抓住“一就”这个关联词语,以及“掀”和“飘”这两个动

词,读出句子的连贯性。

③ 读第三句话时,要读好“剥”和“咬”这两个动词以及“又黏又甜”这个词,体会ABAC

式的词对粽子美味的准确表达。

(4) 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3、 学习第3自然段。

(1) 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读后想一想:文中讲了几种粽子?

(2) 文中讲了三种粽子,叙述时作者用了这样一组关联词语:“除了还有”,你

也来用这个关联词语讲一句话吧。学生自由练习后,举手发言,师生共同点评。

(3) 指导学生读好这一自然段中的最后一个长句子,师提示学生在逗号处适当停顿。

4、 学习第4自然段。

(1) 师过渡:同学们都知道了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可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请你们从第4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2) 学生自读第4自然段。

(3) 指名学生读最后一段,然后教师出示屈原的图片和资料,跟学生说屈原投江的故事。

三、积累短语,练习提升

1、 师过渡:这篇课文用了很多表示颜色的叠词来描写粽子,请同学们在课文中画出来后读

一读: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2、 师质疑:如果我们把“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些词语去掉,同学们呢发现呼有什

么不同?

3、 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师适当明确:这些叠词既准确地描述出了箬竹叶、糯米

和枣子的颜色,读起来还郎朗上口,非常富有音乐节奏。

4、 同学们,你能用这样的叠词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吗?学生小组交流后,师指名回答。

5、 拓展练习

( )的草地

( )的天空

( )的稻子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还用“文字”感受了粽子的色、香、味。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看看在其他的节日里,我们还经常吃哪些传统食物,并和你的小伙伴一起交流交流吧。

板书设计

10 端午粽

纪念屈原

端午节 吃粽子

【篇四】一年级下端午粽教案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

2017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端午粽

教学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节日。

2、初步了解一些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及相关活动,初步感受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

3、学习制作小纸粽子,练习正确运用剪刀等简单工具。

4、在参与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进行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成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提前了解学生对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及相关活动认知状况。

(2)收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故事、活动等相关资料和情境图片。

(3)认真阅读、了解有关屈原的故事,思考和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屈原的故事,敬佩屈原的爱国精神。

(4)准备制作工艺小粽子的工具和原材料。

2、学生准备

(1)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或特色活动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项端午节的特色活动或者

品尝一下粽子。

(3)准备制作工艺小粽子的原材料和简单工具。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民族文化,感受民俗民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端午节的故事

1、夏天天气炎热,但植物茂盛、瓜果飘香、蛙唱蝉鸣。在这美丽的季节里,还有一个传统节日呢。你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2、你知道哪些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吗?请你和同学们说一说吧。

3、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讲故事。

A出示屈原图像 介绍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战国时楚国政治家,我国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写下了许多诗,遗留下来的只有二十多篇,其中《离骚》、《天问》、《九章》、《九歌》最为著名…… B出示有关屈原故事的连环画。

C讲故事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二、端午节的活动

1你还了解端午节里的特色活动吗?赶快介绍给大家吧。 A播放赛龙舟的情景,若有学生了解有关内容可让学生自己介绍。

西湖的龙舟分为两种 .其一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小孩装扮各种历史、神仙人物,下层载有鼓吹手,敲锣打鼓,两傍坐著划船的水手,这种龙舟较具表演色彩 .竞赛用的龙舟则绕著大龙舟周围打转,待大龙舟上抛下物件,小龙舟上的水手便下水争抢 .其中以钱、鸭两物最难抢得,因为钱币入水即沈,鸭子则会四处游窜躲避 .一年级下端午粽教案

B挂蒲草和艾叶。

民间古来有门前悬艾、菖蒲之俗 .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 .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 .两者皆可入中药 .艾叶可制灸条,是传统中医针灸疗法中必不可缺的用品 .燃点艾条可灸治多种病症 .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杀虫防治病虫害的农药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 ,疫病增多 .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故而节日一早便将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 .其实, 真正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作用的,还是两草的香气 .中国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 .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

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

C做香包

D挂彩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 E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棕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简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棕叶包米代替竹筒。

F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G写符念咒

中国古代将五月视为“恶月”,所以端午驱“鬼”在民间非常盛行。驱“鬼”的方法有许多,常见的一种,是在节前五月初一晚上插桃树枝。当时,人们认为桃木能辟邪,所以日落之

【篇五】一年级下端午粽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学设计

10.端午粽

1

2

3

4

【篇六】一年级下端午粽教案

教育部新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年级语文下端午粽教案

10 端午粽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3.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4.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重点

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年级下端午粽教案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为什么?那你知道怎么包粽子吗?今天咱们就跟着作者到外婆家去看看,怎么包粽子。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

(1)端午是什么时候?

(2)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3)带着疑问读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读,讨论问题。

4.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学习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

2.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

3.争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4.同桌互读,检查。

5.给生字组词。

6.识记生字。

(1)加一加。(2)减一减。(3)比一比。

7.游戏巩固生字。

四、指导书写

1.观察字形。

2.指导书写。

真 字最后一横要长。豆 的第一横要短

3.描红,书写。

4.作业展示,评一评。

五、总结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

作 业 设 计

1.把《端午粽》读给爸爸妈妈听。

2.把端午节的由来讲给家人听。

板 书 设 计

10.端午粽

端午 粽子 节日 中间 总是

带回去 知道 据说 怀念 糯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游戏复习词语(摘苹果)。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二、美文赏析

1.学习第一自然段,选学生读。

2.赏析“盼着”。

3.用“盼着”说一句话,体会“外婆盼着我们回家的心情”。

4.学习第2,3自然段,选学生读。

5.粽子是怎么做成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用“一......就......”说一句话。

7.外婆做了哪些花样的粽子?为什么吃了之后还要带回家去,

分给邻居?(体会分享的快乐)

8.再读2,3自然段,体会文中流露出的快乐与怀念之情。

9.学习第4自然段,激发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三、指导朗读。

长句子的断句。学习儿歌:遇到长句不要慌。逗号换口气,句号停一停。

四、课文小结。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作 业 设 计

1.你喜欢过那个节日,为什么?写一写 。

板 书 设 计

10.端午粽

青青的箬叶 白白的糯米

粽子

各式各样 花样多

热爱 思念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一年级下端午粽教案 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