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小青蛙教案
作文教案: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一、什么是材料作文:
给材料作文是提供与作文有关的材料,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按照提示和要求进行写作的命题方式。
材料作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材料:作文所依据的文字信息。
2、指令:作文所遵循的规则要求。
材料的类型:
1、故事型——梗概、片断、寓言……
2、论说型——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3、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4、情景型——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二、、材料作文审题指要
材料作文的审题首先要读懂材料。怎样读懂材料?抓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点睛语句,深入揣摩其中的内涵,作为阅读材料的一般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但就材料作文的审题而言,最重要的是抓住材料的核心,通过因果分析,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然后再从一个角度切入,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例题示范
阅读下的材料,全面理解材料,可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
立意方法
第一步:找对象
第二步:析(故事结局)根源
第三步:分主次
第四步:抓关键(回到文中抓关键词句)
找对象、析根源:
小马:年轻、没有过河的经验,面对不同的答案却善于思考。最后成功。
妈妈:理性、善于引导,教育有方。
松鼠:以偏概全,以为自己的同伴过不去小马就过不去,他不知小马的身体要比松鼠大得多。
老牛:与松鼠相同。
分主次:
故事的核心显然是小马,而帮助小马成功的重要因素则是妈妈的谆谆诱导。所以小马的角度是主,而妈妈是次,老牛和松鼠更次。
最佳立意:遇到问题要多动动脑筋(不要盲从别人)
次佳立意: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
学生训练
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提示学生先找对象(讨论):
动物管理局,小狗、小龟,小兔子和小松鼠,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
2、分析个人的言行及结果
动物管理局的做法不妥,不是因材施教发展特长。结果不行。
小狗、小龟,小兔子和小松鼠,各有所长却未能各扬其长。结果也不行。
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共同说明一个问题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张扬个性,学有所长。
3、从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入手写作。有哪些角度符合题意(学生讨论)
一、全面发展与发展特长的辩证关系;
二、教育者的角度——因材施教,发展特长,从实际出发,发现差异;
三、受教育者的角度——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张扬个性,学有所长,认清自我;
四、批评动物管理局的做法——初衷是好的,但是违背了教育规律,没有从实际出发;
五、评价教练野鸭——虽然认识到了主观努力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认清努力者的自身条件,盲目努力是不可取的。
当然,材料的类型不同,分析方法也有所不同。说理性的要抓中心句和主旨句,故事性的则要从因果关系分析入手。
材料在议论文中的使用
一、材料作文开头如何引述材料
先定中心论点,后引述材料,剔除原材料中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做到要言不烦,中心明确
作文失分一大因素是对材料的运用不恰当:不知道要引述材料;引述材料太晚,在文章中间部分甚至是在结尾处才出现;把材料降低到普通论据的地位
引述材料
1、引述材料要简洁,概括;
要使材料引述简洁、概括,必须根据观点的需要进行定向叙述,所谓定向叙述,既是要分析论点中所限定的要素,按照限定的要素进行叙述,
例如“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一例。提炼的论点是”珍惜时间”,引述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要素:人生、每天(时间),直播(重要)。
再如《小马过河》一则材料: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提炼的论点是:遇到问题要想一想。引述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要素:(1)老牛和松鼠不同的答案,(2)结果小马过去了(成功),(3)遇到问题要想一想。如果提炼的论点是:教育孩子应讲究方法。引述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要素:(1)小马向妈妈提出的问题(2)妈妈不是简单的告诉小马应该如何做,而是让他想想(3)结果小马过去了(成功)。
2、亮出的观点要鲜明有力;
要使亮出的观点鲜明有力,就必须明确表示反对什么,主张什么,拥护什么,应该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忌语言闪闪烁烁,模棱两可
3、材料和观点之间有机过渡,有点分析
要避免材料和观点之间出现”两张皮”现象,就必须对原材料作一点分析,它的好处是:①告诉读者,我的立论是有根据的,使立论站住脚跟;②对材料的分析是围绕立论进行的,这样,就为进一步论证作了必要的准备。当然,对材料的分析要力求简洁,一二句话即可。
试题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话题、”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材料生发而来的。写议论文,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短歌行》诗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
此文开头,借曹操的诗句引出”何枝可依?”的疑问,然后顺势提出观点–“找准自己的位置”–“引”得巧妙又干脆–论点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
引述材料的要求是简洁、有度、融恰。
引述材料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照搬法
此法适用于短小的供料,引用时可一字不易地抄录如: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是,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这是1997年高考作文试题,材料非常简洁明了,引述材料可用照搬法,一次性照搬两则形成对比,或一次照搬一则分而用之亦可
2、概述法‘
供料的
1987年6月,A县举行小学生游泳比赛,育民小学取得了团体冠军。
1986年初,育民小学一位老师提出建议:”我们这里河湖港汊很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为校内学生举办游泳训练班”。
1986年4月,育民小学校务会议同意了这一建议,并决定请一位教练进行理论指导。
1986年4月中旬,育民小学听到一些家长的反映。有的家长说:”举办游泳训练班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有的家长说:”我们的孩子从小在水里泡大的,还要训练什么?”。
1986年5月初,育民小学校长在家长会上说:”我们举办游泳训练班有两个目的:一是增强学生体质,一是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近年来,我国游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一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在一些国际比赛中拿了不少金牌,但和世界游泳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至于说在水里泡大的孩子不需要专门训练,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水里泡大的孩子要成为游泳健儿,也必须有理论指导和严格训练”。
1986年5月,在取得家长同意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正式开办,经过科学训练,学生游泳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
育民小学在A县游泳赛中一举夺得团体冠军,为什么呢?经过了解,原来该校办了一个游泳训练班,在一位教练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了严格的科学训练,这才夺冠的
运用概述法,一是扼要的概括要覆盖材料的内容,二是行文要跟中心论点同向。
3、裁缝法
供料的
阅读下面材料,以《更心爱的》为题,写一”这是谁干的好事?”,华盛顿心里有点紧张,但还是勇敢地走到父亲面前,带着羞惭的神色说:”爸爸,这是我干的”,父亲问道:”砍掉我的樱桃树,你不知道我要揍你吗?”华盛顿回答说:”可我告诉你的是一个事实呀!”父亲听后,不但没有惩罚华盛顿,反而赞扬说:”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用裁缝法引述,请看:
华盛顿小时候曾把父亲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砍倒了,但他还是勇敢地走到父亲面前承认了,结果父亲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赞扬说:”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这样引述材料,其
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命题
达芬奇(公元1452-1519)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到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去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佛罗基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地训练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后来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1、开头是如何引述材料的:
这是1980年高考作文的供料《画蛋》,要求考生据此写一他的目的是严格训练学生的细致观察与准确描绘形象的能力。这正是佛罗基奥的”有方”。正是由于这有方,才使芬奇得以日后功成
这位考生引述材料的名师出高徒,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上面的引文围绕”师之教有方”引述材料,要言不烦,中心突出。引述材料要达到简洁的标准,必须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准确理解材料的内涵,善于捕捉其中的关键句子和重点词语;并具备较强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能够灵活地将句群变成复句、复句变成单句,用简单的形式表达复杂的内容,做到以简驭繁,以少总多
荷塘月色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学习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知识目标:本文构思精巧。意境优美。语言清新,学习体会本文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够判断什么是通感,体会本文比喻的妙处所在。
二、教学重点:
1、通过4-5段赏析,欣赏意境美,品味语言美。
2、理解作者在动荡的年头彷徨于苦闷中的心境和作者在特殊年代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
1、作者之所以有“颇不宁静”心情的原因。
2、作者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作者及时代背景,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思路,了解文章构思的佳妙。
教学过程和步骤: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是一(1)想起荷塘。写出游的时间、地点和缘起(心不静)。
第二部分:(2-6)夜游荷塘。
1、(2-3)去荷塘的小路,勾勒荷塘轮廓,写我路上的思绪,表达求静的愿望(求静)。
2、(4-5)写月下荷塘及荷塘月色的奇景(得静)。
3、(6)写荷塘四周及远景(出静)。
第三部分:(7-完)荷塘归来。
从文章的内容可以看出,文章可以分为内外结构。外结构是课文有型的部分,出游、小路、荷塘、四周、回家组成。游踪构成线索。内结构是课文内涵的部分,不静、求静、的净、出静组成。心情的变化构成了线索。但不管从哪个角度都形成了原合适的结构,首尾照应结构巧妙,构思极为精致。
5、作业练习
文章的4,5,6三个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行文层次清楚,写景形象生动:先写荷塘,继写月色,后写荷塘四周。作者的观景角度富于变化:从平观到俯视,从细察到鸟瞰;由近及远,从里到外,层层铺陈,使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传神的勾勒出了月夜荷塘的风采,给人如临其境之感。此外,文章的这一部分语言优美,素淡朦胧的意境让人难以忘怀。同学们诵读达到背诵。
王桂平
【篇二】小青蛙教案
2017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3课《小青蛙》教案
2017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3课《小青蛙》
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的一些习性。
3、能辨析“睛、请、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难点
能辨析“睛、请、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青蛙)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板书:小青蛙)
3.课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导学:同学们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
4.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着绿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的是绿色的意思吗?(青)
6.导入: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小青蛙还为咱们带来一首儿歌呢!(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你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那该怎么办呢?(问老师、问同桌、借助拼音)读完后,请你们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三遍。
3.检查读文。(多种方式读,齐读、抽读、个别读等)教师相机正音。
(二)认识生字
1导学:孩子们读得真不错,可是小诗里面的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咱们来闯关试一试吧!
挑战过关。(认读生字)
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
第二关:擦掉拼音认读。
第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老师。
第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出示词语。
第五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
2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呢?全班讨论交流。
3导学:(出示“清、睛、晴、情、请”)你发现了什么?
小青蛙给我们带来了五只小蝌蚪,你能读读它们的名字吗?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几个字呢?小组讨论一下。
预设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这五个字。
导学:你们真会记生字。给学过的“青”加上一个偏旁,就是今天要学的字,这就是“加一加”的识字方法。你们简直就是识字大王,不仅记住了生字,还能总结识记生字的方法。那还有哪些认识字宝宝的好方法吗?
我发现这五个字加这些偏旁是有原因的。“清水”要有“水”,所以“清”是“三点水旁”;“晴天”有太阳,所以“晴”是“日字旁”;
“睛”表示“眼睛”,所以是“目字旁”;“情”和心情有关,所以是“竖心旁”;要用嘴说“请”,所以“请”是“言字旁”。
导学:老师还给这几个字编了一首儿歌呢,不信你们瞧一瞧:“日出天气晴,河水清又清。眼睛明又亮,事情要分清。来客要说请,从小讲文明。”)
导学:这些字不但读音像,而且长得像,但它们的意思却不同,为什么呢?偏旁不同。
导学:像这样的字我们把它们叫作形声字。如“睛”,我们把“青”叫作声旁,帮我们记住读音;“目”我们把它叫作形旁,它帮我们辨字义。 (出示小儿歌: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辨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领着孩子们朗读,并让孩子们细细体会。(回顾象形字、会意字)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青、清、晴、情、请、"。
2.学生读字。
3教师指导书写"青"。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青"字共几笔,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月"的"丿"变成"丨",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③学生书空跟写。描红。书写。展示。评价。
4教师指导书写"请、清、晴、请"。
①导学:想想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③学生书空跟写。。描红。书写。展示。评价。
批 注
板书设计
小青蛙
形声字:清 晴 请 睛 情 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会认生字
收集一些小青蛙的习性。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 读准课文,背诵课文,会写三个生字。
2、 加强对青蛙以及其它益虫的了解,引导学生保护益虫,观察生活。
3、 加强对形声字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背诵课文,会写三个生字。
【篇三】小青蛙教案
小学音乐《小青蛙》教案设计
小学音乐《小青蛙》教案设计
课题:《小青蛙》
课型:音乐欣赏
年级:一年级
执教:伍晓霞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小青蛙》,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的感情。
2、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内容。
3、增强学生保护青蛙,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的感情。
2、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内容。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录音磁带、动物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随着音乐入教室
师放《拍手歌》,带领学生跳舞进入教室。
二、猜迷语
身穿绿衣裳,眼睛象灯炮,唱歌呱呱呱,保护庄稼本领大。 导入新课
师:种子非常喜欢雨露,盼望着喝饱雨水发芽长大,那么小青蛙呢?他们也喜欢雨水吗?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一首乐曲《小青蛙》,听一听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是怎样表现《小青蛙》的。
(一)初听全曲(音乐磁带)
1、欣赏整首乐曲。
2、师提问:你们觉得这首乐曲情绪怎么样?(欢快、活泼) 知道小青蛙在干什么?你们还听到哪个小动物的叫声?(公鸡)
(二)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段乐曲
带着问题复听(到底小青蛙在干什么?) → 出示挂图1
用动作表现出来。①抽生表演 ②生评
2、欣赏第二段乐曲
小青蛙遇到什么困难?(下雨了) → 出示挂图2
把乐曲的情绪用动作表现出来。①抽生表演 ②生评
3、欣赏第三段乐曲 → 出示挂图3
雨停了,现在小青蛙、小蜻蜓、小鸟、小鸡等等,这些动物在一起开了联欢会,你们想参加吗?
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三)再次整体欣赏
小朋友们,老师手上有很多小动物的头饰,你们谁愿意带上头饰来扮演这些角色?
让我们从头把音乐欣赏一遍,随着音乐尽情地表演吧!
(四)师表演《花蛤蟆》
师:你们表演得那么精彩,老师也想来凑凑热闹,想不想看老师表演?好,下面我为大家表演一段《花蛤蟆》。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小青蛙》就是由山东民歌《花蛤蟆》改编的。
师:我们的小青蛙是益虫还是害虫?(益虫)那我们能不能去捕杀它呢?对了,所以我们要
保护青蛙!
保护大自然!
【篇四】小青蛙教案
小青蛙教案
【篇五】小青蛙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及歌曲《小青蛙》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夏天到了,小蝌蚪长大了,慢慢慢慢地先长出后面两条腿,再慢慢慢慢地长出前面两条腿,变成了一只一只的……?(小青蛙)教师加强语气词把幼儿引导到小青蛙的话题上。
小青蛙们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池塘)了,今天我来做青蛙妈妈,你们做青蛙宝宝,跟着妈妈到池塘里去玩耍吧!
二、学唱歌曲及尝试演奏
(一)初步熟悉歌词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带领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做小青蛙跳跃的动作。在游戏的同时,教师有节奏的清念歌曲《小青蛙》的歌词:小青蛙呀小青蛙,在池塘里游玩,东边跳跳,西边跳跳,多么快乐逍遥。咕哇刮刮,咕哇刮刮,咕哇,咕哇,咕哇。
教师清念歌曲两遍。然后,教师引导幼儿坐回座位:小青蛙跳累了,和妈妈休息休息。
(二)进一步熟悉歌曲内容及节拍
小青蛙们刚才到池塘里游玩感觉怎么样?(开心……)教师让幼儿再次熟悉歌词:刚才青蛙妈妈在游戏的时候还用上了一个表示开心的词语,是……?(快乐)若幼儿回答不出,教师回应:是不是
快乐?(幼儿反应:若是,教师回应:很棒,我们再来一起听听这个好听的词语;若不是,教师回应:到底是不是呢?我们听青蛙妈妈再说一遍。)教师边拍手边唱:小青蛙呀小青蛙……
真的是快乐!你们也跟着青蛙妈妈来拍拍小手试一试!
你们拍的真棒!(妈妈还能唱小青蛙的歌呢,这首歌的名字叫《小青蛙》)
除了到池塘里玩耍,小青蛙有什么本领?教师引导幼儿到:捉害虫。
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小青蛙们捉害虫的本领真大,呆会跟着妈妈到外面去捉害虫吧!
【篇六】小青蛙教案
《小青蛙》教学设计
《小青蛙》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选自一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接力出版社。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快乐为指导,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设计,使教学充满了童趣,并采用“猜谜语”情境教学形式,师生共同演青蛙角色,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积极的参与各种不同的层次,发展学生地自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同时创设宽松愉悦课堂气氛,使学生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并和谐的发展。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轻松,活泼的感情演唱《小青蛙》并对学生
进行保护有益动物的教育,增强学生保护生态意识。 2、 通过学习表演《小青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
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小青蛙教案
1、 ХХ Х │的节奏。
2、要求学生唱准节奏,并教育学生保护有益的动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听音乐跟老师拍手走进教室。
2、 以唱歌的方式跟老师问好。
3、发声练习: 1=C 2 1 2 3 4∣ 5— ∣ 5 5∣ 5—‖ 4小青蛙教案
(师)小猫 怎样 叫(生)喵喵喵 (miao)
火车 怎样 叫 呜呜 呜(U)
4、节奏练习:
师:下面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读节奏。
2 ×× ××∣ ×× ×∣ ×× ××∣ ×—‖ 4
[边走边拍手,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同时能活跃课堂气氛。练声:要求发声自然整齐的开始结束,练唱时应轻声,不叫喊。
二拍子击拍练习:第一拍拍手,表示强;第二拍两手交叉拍肩,表示弱。我这样做是给学生感受音乐的强弱规律]小青蛙教案
二、新歌教学:
1、 谈话引题:下面小朋友猜一猜一个谜语。
水边有个歌唱家,一天到到晚呱呱呱; 身上披着花绿衣,伸出舌头把虫抓。
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指名说出谜底(青蛙)
师:对,这个谜底是青蛙,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青蛙的一手歌,这首歌曲很好听,小朋友想不想听?下面听录音。 2、 放录音《小青蛙》
3、 师示范唱《小青蛙》(老师边唱边表演)
4、 学唱歌曲:
(1) 跟老师按节奏读歌词,边说歌词边做动作。 (2) 老师和学生一起学旋律。
(3) 老师示范唱歌词。
(4) 学生随琴声哼唱一遍歌词。
(5) 轻声唱一遍歌曲。
5、 有表情演唱歌曲。
学生可以在座位旁边的空地上,边唱边自由表演,老师进行指导学生。
6、 分组表演,戴上头饰。
(让学生自由发挥青蛙所有动作,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与热情,并且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过来,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部分。
1、 有戏:“击鼓传花”
老师敲击一定节奏,让学生按座位顺序传花,当声音停,花落在谁的手中谁就上台演唱《小青蛙》
2复习歌曲《小青蛙》教育学生要像青蛙那样爱劳动,小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大家要保护它,保护这些有益的动物。
2、 听音乐做青蛙跳动作走出教室。
[教学流程与点评]
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起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内驱力。
教学流程图是:
学习活动——学生体验——学生表演——游戏。
各种环节都是在孩子浓厚的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感到学中有乐,乐于求学。由此可见,要上一堂学生喜欢的课,必须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真切的体验中去探求,在情感的共鸣去演泽。循序渐进,自然会水到渠成,学生对表演有兴趣,就会成为学习的快乐,这样就为小学阶段音乐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七】小青蛙教案
癞蛤蟆与小青蛙教案
《癞蛤蟆与小青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唱《癞蛤蟆与小青蛙》,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欢快、诙谐的场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感受、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及分角色表演唱等方法,使学生唱出歌曲活泼幽默的风格特点。
3、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与同伴分角色编创动作,有表情地演唱本课,认识中强及中弱的力度记号,并能运用中强和中弱的力度变化唱一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有表情地演唱《癞蛤蟆与小青蛙》
2、 难点:唱准弱起小节;了解力度记号中强、中弱并运用到歌曲
当中。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PPT播放有关池塘的图片,并以本课的前奏为背景音乐,让学生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生:“流水、蛙鸣”
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其实啊,这里面不光有青蛙,还有癞蛤蟆呢。快看。(出示癞蛤蟆与小青蛙的图片)让学生说说两者有哪些相似地方,又有什么不同。
师总结:它们都是四条腿,大嘴巴,眼睛凸出来,但是癞蛤蟆的体表有疙瘩,不善于跳跃,而青蛙的表面相对来说较为光滑,善于跳跃和游泳。
师:“有一天晚上,癞蛤蟆与小青蛙相遇了,并且闹出来一个笑话,你们想不想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吧?请听《癞蛤蟆与小青蛙》”
二、 关注音乐,有效聆听
1、 初听歌曲,让学生说一说歌曲中的癞蛤蟆与小青蛙发生
了什么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癞蛤蟆与小青蛙因为长得相近而相互认错了自己的娃
娃和爸爸。活泼、幽默、风趣地)
2、 复听歌曲,让我们带着幽默的情绪来感受一下歌曲是几
拍子?边听边轻轻地拍一拍。(2\4拍)小青蛙教案
3、 再听歌曲,设问:这首歌曲在演唱中与我们平时听的其他
歌曲有什么不同呢?
(演唱中有对白,说唱结合,使歌曲显得更加风趣、可爱)
三、 巧解难点,完整学唱
1、按节奏朗读歌词,进行语言节奏练习。
师:“让我们用对白的方式来朗读一下歌词,并请我们的响板来帮忙。”
2、师单手弹旋律,学唱弱起小节,利用划拍、手势的方法辅
助演唱;对于跨度大的音程,如2-6,1-6,让学生多听多唱。
3、师双手弹旋律,生完整学唱。
4、力度记号mf mp
师:“我们来复习一下两个力度记号f 、p,如果比f弱一些,比p又要强一些的力度,该用什么记号来表示呢?—— 中强(mf);如果比中强(mf)弱一些,比p强一些的力度,又要用什么记号来表示呢?—— 中弱(mp)。你觉得歌曲中的癞蛤蟆与小青蛙分别要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比较合适呢,来试一试吧?”师双手弹旋律,生用不同的力度变化随钢琴唱一唱。 (癞蛤蟆—中强mf 小青蛙—中弱mp)
四、 巩固歌曲,表现创造
师:这么幽默、风趣地场景和这么可爱的小动物,老师忍不住想让情景再现一下,师生讨论如何编创动作来表现它们的神态和动作。请一位女同学扮演小青蛙,一位男同学扮演癞蛤蟆,扮演角色的同
学可根据歌词内容侧重表演和对白,全班男女生用对唱的形式来伴唱,并举起双手左右摇摆。)
五、 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水乡船歌>
师:同学们,你们坐过船吗?快快坐上小船,老师要带你们去江南水乡去看风景喽!
1、聆听乐曲(引子),听一听演奏乐器是什么?——笛子;
2、聆听第一乐段,感受其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说一说你仿
佛看到了什么?“水,船”,“这么秀美的风光真让人陶醉”。
3、聆听第二乐段,感受其情绪是怎样的,并说说它与第一乐段的不同。(主题旋律、速度、节奏、笛子的音色不同)
4、聆听第三乐段,它和第几乐段相似?
那么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图就是:引子+A+B+A+尾声
5、完整聆听,当笛子演奏主题旋律时,还伴随着其他乐器演奏的旋律,你能听出来吗?都有哪些乐器,仔细聆听。
(扬琴、二胡)引导学生模仿扬琴及二胡的演奏姿势。
老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癞蛤蟆与小青蛙》,感受了这首歌曲所表现的诙谐幽默的场景,它们是这么地可爱,而且它们是农业害虫的天敌,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我们必须保护它们。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