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一年级语文教案《中国红》
小山羊
《小山羊》
北京市宣武师范一附小刘敏贞
实录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复习与本课生字有关的部首和字:讠、口、犭、鸟、又、青、乞、身、寸、苗、句。
二、新课(以字词教学为主)
(一)出示图片《小山羊》,提问后贴在黑板上。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小山羊》(板书课题)。自己先学一学,想想这一课说的小山羊什么事。谁知道自学的要求是什么。
生:自觉的要求是:
1读准字音,2分析字形,3想想词义,4读读课文。
(三)开始自学:(5?分钟)老师默默听取和指导学生讨论和摆弄与生字有关的卡片。
(四)字词教学。
师:这一课写的什么事?
生:这一课写的是小山羊请客的事。
师:我们很快把生字学一学,再看小山羊是怎样请客的。谁来说说你都学会了哪些生字?
生:我学会了jī(鸡),小鸡的“鸡”。鸡有两只翅膀像小鸟,所以是“鸟字旁”;左边加“又一次”的“又”,把“捺”变成“点”,就是公鸡、母鸡的“鸡”。
生:我是用换一部分的方法来记的:小鸭子的“鸭”把左边的“甲、乙”的“甲”换成“又说一遍”的“又”,把“捺”变成“点”,就是鸡蛋、烤鸡的“鸡”。
师:(边听边板书“鸡”,“捺点”用红粉笔标出。)谁还学会了什么字?
生:我学会了吃饭的“吃”,吃字是“乞丐”的“乞”加上“口字旁”。
师:(板书“吃”)。“吃”的右边为什么是乞丐的“乞”呢?
生:乞丐没有钱跟别人要饭吃,所以右边是乞丐的“乞”。
师:对。我们接着往下学吧!
生:我学会了māo(猫)和gǒu(狗)两个字,因为猫和狗都是动物,表示动物的字差不多是“反犬旁”,所以猫字是麦苗的“苗”加上“反犬旁”,“狗”字是一句话的“句”加上“反犬旁”。
师:举起“猫”和“狗”字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生:我知道因为猫是喵、喵地叫(学猫叫声)所以右边是“秧苗”的“苗”。
师:大家觉得这课书的生字哪个是最难写的?
生:我觉得谢谢的“谢”最难,要是用分析结构的方法来分析字形就不难了。
师:好,请你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就不觉得难了。(举起“谢”字卡片)
生:“谢”字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左边是“言字旁”(这时老师把折叠的“谢”字卡片翻出言字旁),中间是“身体”的“身”(这时老师打开卡片的中间部分,露出身字),右边是“尺寸”的“寸”。(老师打开右边的折叠部分,出现“谢”字),组成感谢的“谢”。
生:我还有个好办法来记谢谢的“谢”,言字旁加上“射箭”的“射”就是“谢谢你”的“谢”字。
师:你说得也对,但是得认识并且会写射箭的“射”,“谢”字才不会写错。
生:我有个办法比说的好记。因为要说谢谢,就得发言说话,所以左边是言字旁,说谢谢时要点点头表示感谢,一点头身子就得动,所以中间是身体的“身”字,点头的时候,头动得不大,也就有一寸,所以右边是一寸的“寸”。(大家笑了)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你这个方法更好记,请大家一齐写一遍。(全班同学书空。)
生:还有一个难记的字是骨头的“骨”,老师,“骨”字可以说是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吗?
师:你先说说看。
生:(接着说)上边是“竖、横折、横折”中间是“秃宝盖”,下边是月字底,“月”字把“撇”变成“竖”。
师:我认为可以这样记(边说边板书“骨”第二个“横折”用红笔突出。)
生:我给老师提个意见,“骨”字不应该说成是“月”字底,我查字典,“月”字部里没有这个字,妈妈说它是自己成一个部首的。
师:好!你说得很好,不但学前做了准备,还敢于在课堂上提出不同意见,我觉得在单独分析“骨”字的时候,也可以说是月字底,我们以后再研究好吗?这课的最后一个字谁来分析一下?
生:最后一个字是qǐng(请),请客的“请”,“请”字是青草的“青”加上“言字旁”。
生:请喝酒的“请”,我是用换一部分的方法来分析的。“清洁”的“清”把“三点水旁”换成“言字旁”。
生:“请坐”的“请”是形声字,要请人家坐下,就要说话,所以言字旁给请字标义,青年的青和请字的读音差不多,所以青字给它标声。
师:你能用形声字的方法来分析“请”字,很好,奖励你一朵红花!(大家鼓掌),谁会用“请”来组成词语,说句子?
生:请坐、请进、请问。
生:“请”字是礼貌用语,是“请走好”,“请进去”的“请”。
生:小红说:“老奶奶,请您坐在我这儿吧!”
生:我请爸爸吃苹果。
师:你们都说得好,也说得好,每人得一朵小红花。(大家鼓掌)
巩固复习(略)
论文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识字教学,又要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能读、能写又必须多识字,这是一对相互制约的矛盾。读比较容易,学生只要掌握字音,理解词义即可解决;写,就要注意字的准确性,否则就会出现大量错别字,影响意思的表达,造成一个难以克服的缺点。
学生在识字中,音、形、义三方面,字形是难点,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为提前读写创造了条件。因此,关于字形教学必需进行改革,突破难点。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很快了解和掌握字形特点,从中摸索规律,正确书写和运用,这样会终生受益,下面主要谈谈字形教学方法的改革体会。
一、集中学习,分散巩固
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时必然牵动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之一,尤其是低年级不宜大动,因此在改革教学中,对教材只是稍做修改。
(一)集中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
汉语拼音三周结束后即开始集中学习一二两册的27种基本笔画。两天学完。学习量大,时间少,初入学的孩子记忆有困难,所以要求适当降低。集中学习时只要留有深刻印象,能正确书写即可,以后在学习各课生字时再复习巩固,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比如:学习“九、牙、女、手、角、这、那”等字时,在检查复习中强调“乙”等笔画名称和写法。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解决了新课难点。
(二)增加独体字
加大教材中独体字部分的学习量,增加一些必要的在汉字中做为偏旁部首的独体字,也有些是把课文中的独体字提到前边来学。如增加和提前了“父、巴、工、厂、文、化、王、玉……”约五六十个字。这些字的字义、字形简单易学,好记好写,减轻了学生今后学习合体字的困难。在学习独体字中,又便于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使学生做直呼音节的练习,基本笔画复现的机会也增多了。所学独体字以后又在合体字中不断出现,为自学生字打下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三)集中学习常见的偏旁部首
很多偏旁部首的写法和名称已在独体字中学过,认写很容易。六年制一册共50个部首,约四节课完成,教学时着重指导书写时一般所占的格位和几种部首笔画的变化。例如:“王、土、女”等在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提”。“足”作偏旁,“撇”变成“竖”,“捺”变成“提”。“舟”作偏旁,“横”右边不出头。“车、牛”做偏旁时,“横”变成“提”,而且笔顺也随之变化等。
综上所述,提前集中学习即使难点分散、任务单一,又为学生自学打下基础。所学知识逐渐巩固,步步加深,减少六岁儿童学习上的困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引导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认识汉字的构字规律
提高教学质量,贵在得法。识字教学方法适当,才能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汉字的构字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引导学生在识字中逐渐了解、体会和总结汉字本身的规律,对于解决字形的难点是十分有利的。
开始识字时就要重视字形的分析,把常见的几种汉字组成的特点教给学生。比如:像形字等,除去让学生细致观察图画以外,还要把它们演变到“日、牛、木、弓”等方块字的过程告诉学生。又如:人、苗、尖等会意字也要直观、形象地指给学生,帮他们记忆字形,了解词义。尤其是形声字在低年级出现较多,教学时强调形旁标义,声旁标音的特点。(一
年级只让学生认识声旁尚能起标音作用的形声字。随着年级的升高再提高认识。)除此,结合合体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汉字一般是:一个字加一部分、去一部分或换一部分成为另一个字。学生懂得这些后就要求他们独立分析字形。开始时,让学习好的同学说,其他同学听、学;然后中等生说,其他同学听;最后稍差的同学在大家带动下,自然而然地能够自己分析字形了,至此,可以说字形教学的难点就突破了。比如,“鱼”字,可以在独体字“田”的上边加“■■”,下边加“一”。“花”字可用加部首,换部首和形声字三种方法记忆字形。坚持用以上方法分析字形、记忆字形,不但可以活跃学生思维,也训练了他们的听、说能力。
三、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改证明学生在充分自学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是培养识字能力的捷径。当然自学不等于老师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点,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这样的所获才扎实牢固,还可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规律。
汉语拼音教学开始即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试着从形象具体的图画中观察思考所学字母的读音和字形,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练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如何自学,自学的好处,对自学产生了兴趣。学生学习独体字时已会用汉语拼音识字,教学要求就以分析字形、思考词义为主,大部分独体字学生能用笔画组成的方法分析字形,少部分教给学生用笔画和构字部件来分析。自学要求也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不断提高。比如:“马”字,是“■、■、■”组成的。“虫”字是中国的“中”下边加上“提、点”、“米”字是木头的“木”字左肩扛着“点”,右肩扛着“撇”。学习合体字时一般要求用会意、指事、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来分析字形。但大部分字是用“加一部分、去一部分、换一部分”的方法进行分析记忆。比如:“什么”的“什”是十个桃子的“十”加上单人旁。也可用中华的“华”把文化的“化”换成单人旁就是“什么”的“什”。有些字也可用猜谜语、顺口溜等有趣的方法记忆字形,比如:“要”字,可说“西下一女子”。“左、右”二字可说“一横一撇长,工字在里藏,是左。”“一横一撇长,口字在里藏,是右。”这样既记住字形又区分了左、右的写法,学生不会混淆。“花”字,除去用加一部分,换一部分的方法以外,主要让学生用形声字来分析。如:一般表示植物花草的字是“草字头”所以草字头给花标义;文化的“化”跟“花”的读音相似给它标声。
对学生的自学要求是:1看拼音读准字音;2借助读音和结构分析字形;3看图想想字义;4读读句子。坚持让学生自学可以活跃学生思维,训练听、说能力,又可以解决识字中的字形难点。
四、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习情绪,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促使有意注意的发展,所以每种方式练习前都要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敏捷、灵活、有创造性的发展。以下介绍几种游戏方法:
(一)每人准备一份偏旁部首和常用独体字的小卡片,要求学生在学每课生字的前一天把要用的卡片找出用胶皮筋捆好放在铅笔盒中,课堂自学或巩固复习时可让学生边摆边说出字形。
(二)准备磁性小黑板一块。分析字形时,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小黑板上摆出这个字,也可以把所有生字的构字部件打乱,摆在小黑板上。复习巩固时指名几个学生用这些构字部件组成新学的生字。
(三)排队组字。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卡片打乱,发给每人一张,让他们到讲台前来组成老师读出的生字,全体同学认读和评议。
(四)抢卡片,老师把许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得一面小红旗。
(五)查字典,学习了偏旁部首,就教给学生部首查字法,要求学生看到课外读物中的生字,就自己动手查读音、分析字形。有的还把查到的字写在写字本上,借此学了大量生字,受到家长好评。
(六)说句子,写句子。学生作业时每人用一张小纸条或写话本,选两个新学的词写一句或两句话交给老师,老师看后在“红花本”上印一朵光荣花,每周比一比谁的红花多。
通过以上的练习,学生能够大量识字,而且提高了读写能力。
点评
这
一、学生能运用汉字的基础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较好地学习字的音、形、义,特别是能根据生字的特点,用多种方法分析记忆字形。如:他们能用熟字加一部分或换一部分的方法学习“鸡”字;能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猫、狗、请”三字;能用分析字形结构的方法或联系生活经验学习“谢”字等等。
二、学生能自己找出学习难点,自己开动脑筋解决难点。从课堂教学中还可以看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如:学生从“谢”字的字形,联系到人们向别人致谢时的形象;能从抽象的文字联想到日常生活中有关的具体事物,说明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联想、想象能力。学生能用多种方法分析记忆字形,反映出学生已具有分析、综合、类比等能力。学生能够独立找出字的难点、解决难点,能想出独特的记忆字形的方法,这说明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发展。学生回答问题或叙述自己自学生字的方法时,语言清楚明白、比较简练,这标志着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识字过程中也得到了发展。
一年级小学生的识字、思维、语言能力达到了这样的水平,这和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联系刘老师所写的经验,就不难看出刘老师在识字教学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一、教师从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出发,提前集中教了汉字的笔画、偏旁部首和较多的独体字。在教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构字规律,并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在自学中运用这些最基本的汉字方面的知识,掌握识字方法。这都有益于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形成。
二、教师教学生识字与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语言相结合。从学生识字开始,教师就指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自学,叙述自己自学的方法和结果,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样,学生在自学生字的过程中就要自己组织思维和语言,从而促进了思维和语言的发展;学生思维、语言的发展,又进一步提高了识字能力。
三、教师能从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提出的教学要求明确恰当,又注意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学生经常在愉悦的气氛中乐学、会学,就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这也是教师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篇二】一年级语文教案《中国红》
湖心亭看雪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湖心亭看雪》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读美读课文,理解“绝、强、痴”等字。
2、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超凡脱俗的闲情逸致)
二、教学重点:
1、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2、结合对背景的了解和对作者的理解,通过对写景叙事的分析,深入理解作者蕴涵在文字之外的意味。
三、教学难点:
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学生;
1、预习课文,要求扫除字词障碍,基本上会翻译这
积极备课,准备相关资料。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将课后习题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5分钟)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白居易在《忆江南》中也写道:“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杭州的美景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西湖更是杭州秀美风光的一张名片。杨万里在一个晴日来游西湖,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东坡在一个雨天来游西湖,看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知道了晴天雨天西湖有着不同的景致,西湖的雪景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2、解题
湖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看”:观看,欣赏
3、作者简介(借助导学案学习)
教师引导,同学口述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人,寓居杭州。他出身官宦之家,明亡之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避居山中著书。《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本文就选自《陶庵梦忆》。
3、初读课文(8分钟)
(1)音频范读
明确:读准字音划分好每一句的停顿
崇祯chóngzhēn拥毳cuì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芥jiè铺毡zhān
(2)全班朗读,老师纠错,指导。
(3)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要求:学习小组相互讨论学习(8分钟)
6、课文翻译(10分钟)
(1)第一段同学自愿起来翻译
明确:年代、地名、不翻译;俱:全,都绝:消失
(2)余文请同学依次逐句翻译。其中特别注意“是、毳、惟、芥、更、强、是、客”等字的翻译。同时讲解特殊句式。对于其中描写雪景的句子进行重点翻译并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析。
在翻译课文是穿插讲解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的方法:“留、换、补、略、调、贯”。
7、整体感知课文(教师提问,同学齐答)(9分钟)
(1)第一段最后说”舟中人二三粒而已”与第二段最后说“及下船,舟子喃喃曰”可见船上至少有两个人,那作者为什么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呢?
答:舟中真正看雪的是张岱自己,舟子是划船的,不是看雪的。童子是陪主人去赏雪的,自己没有看雪的兴致。所以张岱是自己一个人“独”去赏雪。
(2)第一部分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8、重点赏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提问:(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叠用三个“与”字,有何表达效果?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答:叠用三个与字,从上至下连为一体,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山脉和湖水之间白茫茫难辨的景象。
角度:湖心亭全景。
(2)“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要不要改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答:不要。因为这样更好的表现了朦胧的意境。突出景物的渺小。
角度:景物特写。
(3)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作者写景采用白描的写作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不作丝毫的修饰,而是朴素的再现,宛如中国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将事物的神韵展现了出来。
(导学案)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表达情感:作者是一个超凡脱俗,孤高自傲的文人雅士。课文表达了痴迷于山水之乐和淡淡的愁绪。
9、品“痴”
提问: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作者的“痴”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痴。表现在三个方面: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痴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情:痴迷于故国的思想感情,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不仕)
(引导学生在原文中找到答案,得出以上结论。)
10、主旨
《湖心亭看雪》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11、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课外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文,并互相交流。
向小芬
【篇三】一年级语文教案《中国红》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中国红
16、中国红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格里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新偏旁(“弓”字旁)。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体会中国人对“中国红”的喜爱,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
4、展开想象,能仿照诗中的表达说说“中国红”。
教学重点:读背课文和识写生字。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诗歌,初步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课件和识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你最喜欢什么颜色?(生自由回答,如有学生说到红色时,相机复习汉字板书“红” )。你知道咱们中华名族最喜欢什么颜色吗?(生自由回答,教师暂时不给予肯定。)
2、板书“中国”,完善课题“中国红”,看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或者想问什么问题?
二、通读,整体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想,你从课文中听到了哪些红色的事物?
2、自己读,读完后,找出文中提到的红色的事物,像老师一样在相应的词语下面画上三角符号(师画“” )。
3、请一个同学读一读,都找到了哪些红色的事物?(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太阳、花儿、衣服、国旗、城楼、灯笼、春联、笑脸),这些藏在课文中的词语都被你们找到了,真棒!一起来试着读一读。
4、打乱次序再次认读。
屏幕上的这些词语站队有点乱,老师给它们重新排排队,你还认识它们吗?
5、你发现了没有,每行词语里面有什么秘密吗?
第一行:太阳、花儿、衣服、国旗
第二行:城楼、灯笼、春联、笑脸
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思维联想记忆词语。
三、看图,初入红色世界
1、在课本插图中找一找刚才读到的这些红色的事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例如:迎风飘扬的国旗。
学生边找边答,教师相机出示课文第一节。
2、扩词语,读长句。
(1)这里每个词语在课文中都有它的好朋友,请你到课文里用“——”画出来。 示范:什么样的太阳呢?
太阳——升起的太阳——东方升起的太阳
花儿——开放的花儿——春天开放的花儿
衣服——身上的衣服——妈妈身上的衣服
(2)我想听一个小朋友读,要边读边摆出动作才像呢!
学生读,教师点评。
3、读到第三行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两个字:妈、身
认读词语,读准轻声词——“妈妈”,并交流如何记住这两个字。
辨清字形,出示课后练习中的“认一认,读一读”,重点指导写好“身”字:横折钩,要站直;三条横,距离等;撇支撑,要舒展。
“妈”字:左窄右略宽,撇横注意避让。
4、完整读,来记忆。
(1)分读: 左(女生) 右(男生 ) 东方升起的 太阳 是红的
春天开放的 花儿 是红的
妈妈身上的 衣服 是红的
迎风飘扬的 国旗 也是红的
师:读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左右两边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比较句子规律进行记忆,点拨“也”字的用法。)一年级语文教案《中国红》
(2)学习生字“扬”,强调横折折折钩上头要小,下面要写得饱满,两撇一短一长要平行。
5、填词语,学句式。
同学们,你们看,左边一列不见了,你也会找这样的词语来打扮它们吗? ( )的太阳是红的,
( )的花儿是红的,
( )的衣服是红的,
( )的国旗也是红的。
四、品读,尝试背诵
1、 看图配音:学习完第一小节,看着课件上的图,来配音读读。
2、 按照自己的记忆方式背诵第一小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入红色世界,学习了第一节,还学了三个生字。
1、全班听写“妈”“身”“扬”三个生字。
2、指名背诵第一节。
这节课,我们将穿越历史长河,去感受更多的“中国红”。
二、精读,品味红色热情
1、齐读第二节,指名交流第二节中提到的四种红色事物分别是哪些? (城楼、灯笼、春联、笑脸)
2、学习生字:“安”“城”“挂”“张”
(1)指名认读字音,强调“城”要读后鼻韵。
(2)说说如何记住这些汉字,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字义分析字形,掌握结构和部首,教学新偏旁“弓字旁”,围绕每个字进行扩词。
(3)老师示范书写,强调每个字的书写要点,学生书空,跟读,再进行描红。
3、将四个生字宝宝放到第二节中再读,说说你最喜欢其中哪种红色事物?教师在学生交流中相机出示课件简介相关事物,感受中国人对红色的热爱。
“天安门城楼”:出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毛主席就在这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喜讯。
“灯笼”:出示挂灯笼的场景图,让学生感受喜庆的气氛;
“春联”:借助图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明白春联的意义。
“笑脸”:联系生活体会笑的心情,感受少年儿童的健康快乐。
4、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句子的规律。
(2)分读: 左(男生) 右(女生 ) 天安门的 城楼 是红的 高高挂起的 灯笼 是红的 家家门上的 春联 是红的 我们的 一张张笑脸 也是红的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记忆,看谁记得最快,说说你是如何记住的。
(4)把自己对中国红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的热爱融入到朗读中,看谁读得最动情。
5、拓展,寻找“中国红”
(1)指名读全文,感受儿童诗歌的韵律美,品味中国人对红色的热爱。
(2)除了课本上提到的红色事物,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红”呢?用上文中的句式说说。
例:挂在客厅的中国结是红的、过年燃放的鞭炮是红的、开张大吉的剪彩是
【篇四】一年级语文教案《中国红》
2017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6《中国红》教学设计
2017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6、中国红
教学目标:
1、学会"身、扬、挂、妈、安、张、城"7个生字,会读"灯笼、联、服、楼"5个生字。学会弓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4、通过朗读、背诵,内化语言,仿说"中国红"。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背诵
难点:通过朗读、背诵诗歌,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准备:课件(代表性建筑照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扬、挂、妈、张、城"5个生字,会读"灯笼、联、服、
楼"5个生字。学会弓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背诵
难点:通过朗读诗歌,初步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准备:课件(代表性建筑照片、)
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出示"红",给红组个词,或者说说你想到的事物。
2、出示"中国红",看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或者想问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是中国红。
2、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试着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出示生字、词语,指名做小老师领读并说说需要注意的读音,
强调前后鼻音。
4、再读课文,标出关于中国红的事物,在图中找一找,试着把特点读出来。
5、指名朗读交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课中休息:欣赏有中国红特色的图片:中国结、中国馆、中式婚礼礼服、双喜等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扬、挂、城、妈、张"并认读,自由观察字的特点。
2、交流结构上的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指导"扬"①指导观察方法:比宽窄、比高矮、比比哪些笔画对齐。②指导横折折折钩写法:头小小,脖子长,背部宽宽向里弯。③范写描红
4、简单指导"挂、妈"写法,描红后评议、表扬。
5、指导"张"学习弓字旁。强调第四笔笔顺为撇。
6、简单指导"城",描红临写。
五、作业
1、观察搜集像课文中有中国红的事物。
2、向父母或爷爷奶奶请教:他们喜欢红色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身、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4、通过朗读、背诵,内化语言,仿说"中国红"。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背诵
难点:通过朗读、背诵诗歌,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准备:课件(代表性建筑照片、)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板题读题
2、这些词语大家还认识它们吗?谁来读一读
太阳东方升起的太阳
花儿春天开放的花儿
衣服妈妈身上的衣服
国旗迎风飘扬的国旗
城楼天安门的城楼
灯笼高高挂起的灯笼
春联家家门上的春联
笑脸我们的一张张笑脸
3、先横着读,再竖着读,然后朗读全文。
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1、竖着读词语,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吗? 指名交流:①都是红的。出示:
太阳是红色的
花儿是红色的
衣服是红色的
国旗也是红色的
城楼是红色的
灯笼是红色的
春联是红色的
笑脸也是红色的
(你能把这些红色的东西读好吗?读好"XX是红色的"注意节
【篇五】一年级语文教案《中国红》
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中国红
16 中国红一年级语文教案《中国红》
教学目标:
1、学会"身、扬、挂、妈、安、张、城"7个生字,会读"灯笼、联、服、楼"5个生字。学会弓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4、通过朗读、背诵,内化语言,仿说"中国红"。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背诵
难点:通过朗读、背诵诗歌,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准备:课件(代表性建筑照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围绕“红”字说词语。
(板书“红”)字,做一做词语与句子的文字游戏,好
吧? 在做游戏之前,问大家一个小问题:你见过哪些红的事物?一年级语文教案《中国红》
2.破题。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的小诗中,也写了八种红的事物。我们先来读题,叫什么? 生:中国红。
师:对,这些都是中国红!
二、初读课文。
1.听读,思考。
课文中的“红”写的都是不同的事物,听老师读课文,
边读边想,你看到了哪些红色的事物?
2. 自己读,寻找“红”。
好了,自己再来读一读,读完后,找出红色的事物,并
用铅笔做记号。
三、找找词语,积累
1. 请一个同学读一读,都找到了哪些红色的事物呢?
师:(出示:太阳、花儿、衣服、国旗、城楼、春联、
笑脸)这些藏在课文里的词语都找到了。你们来试着读一读。
2.打乱次序再次认读。
屏幕上的这些词语站队友点乱,老师给它们重新排队,
你还能认识吗?
3.你发现了没有,第一行的词语里有什么秘密吗?
第一行:太阳、花儿、衣服、国旗。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联想记忆词语。
第二行:城楼、灯笼、春联、笑脸。
四、运用词语,说句子
1.用句式,读短句。 出示:太阳是红的。
第一行的另外3个词语你能放到句子里读一读吗?
师:可以把4个词语都放进去吗?
生:太阳是红的,花儿是红的,衣服是红的,国旗是红
的。
师:了不起!不过加上“也”字的话,就更好啦! (练
习)
2.扩词语,读长句。
(1) 这里的每个词语在课文中都有它的好朋友,请你到
课文里用“——”画出来。
示范:什么样的太阳呢?
太阳——升起的太阳——东方升起的太阳一年级语文教案《中国红》
花儿——开放的花儿——春天开放的花儿
衣服——身上的衣服——妈妈身上的衣服
(2)我想听一个小朋友读,要边读边摆出动作才像呢! (生读)
师:读的时候她摆出花儿开放的手型,真像!
(3)读到第三行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两个字:妈、身。
认读词语,读准“妈妈”的轻声,出示课后积累运用中
的“认一认,读一读”。
教写“身”字,可以记住口诀:横折钩,要站直;三条横,距离等;撇支撑,要舒展。
【篇六】一年级语文教案《中国红》
苏教版一下《中国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请小朋友们一起读课题—《中国红》,这是一首儿童诗歌。诗歌中的词语宝宝谁来读?
出示:
1.读词
2.现在我们跟同桌一起读一读,读完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嗯,对了,这些事物都是红的。)你能像这样连起来说一说吗?
二、走进课文里的中国红
1.让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请小朋友自己大声读一读。
2.你喜欢哪一行呢?谁来读?(你读得真好听,你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谁也喜欢这一句的?你把太阳/花儿读红了,要是加上动作就更好了)出示图片,我们一起看看春天开放的花儿。
3.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什么时候会穿红色的衣服呢?随文识字:身(读)
4.王老师喜欢这句,谁来读一读。国旗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所以我们中国的国旗是红色的。
5.原来事物前面加上打扮它们的词语,就变得更漂亮了。小朋友今后说话练习时也可以用上这种方式打扮词语,让句子变得更漂亮。
小朋友能把句子读出画面感吗?我们一边想象一边来读一读。
小结:小朋友刚才一边读一边想象,把句子读得美极了。
6.过渡:课文的第二小节和第一小节一样,也写出了中国红的事物。但是,它们更有中国的特点哦,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呢?
①哦,你找到了天安门(出示图片)知道天安门在哪里吗?它已经成了我们中国的象征,多骄傲啊!请你骄傲地读一读。
②灯笼,你在哪里见过灯笼?人们一般什么时候会挂灯笼?读出喜庆
③过年的时候除了挂灯笼还会做什么?读
小结:这么多红红的美丽事物,都是我们中国才有的,别的国家是没有的,多么骄傲、多么自豪啊!请小朋友骄傲地读一读。
读好最后一句:我们小朋友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的希望,所以(引读)我们的一张张笑脸也是红的。
随文识字:
张(认识弓字旁)提醒第四笔
3.朗读全文,熟读成诵。
嗯,小朋友们刚刚学得都很棒,老师奖励大家跟随音乐试着把课文背出来。
三、拓展延伸,学习表达
1.小朋友,红色在远古时,代表生存的火的颜色和生命血的颜色,原始人奉红为上色。红色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了,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看到了红色,就像看到了中国。(运动读、祥云、中国馆)因为红色代表着喜庆、美好、温暖和团圆,所以中国人对红色有独特偏好,想想在婚礼上、在过春节时,或在其他地方,你还记得哪些中国红?(交流完出示图片)
是呀,过春节的时候小朋友们收的红包是红色的,结婚时贴的喜字是红色的,家里挂的中国结也是红色的。
2.小朋友,你能像作者一样,用上这样的句式也来当一回小诗人吗?
接下来,老师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请小朋友四人一小组每人说一句,一起当当小诗人吧。 嗯,小朋友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各个都是大诗人!
3.中国古代的诗人也把红色写在了诗中(出示)
五、学习生字(妈、安)
这节课我们读了一首儿童诗,学习了一种句式表达,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收货颇丰。还有
2个生字宝宝想跟我们交朋友,我们一起看看是谁?
1.读词
2.组词
3.你有什么发现吗?你觉得写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妈”书写要点:女字做偏旁时要让一让旁边的马,所以妈是左窄右宽的,我们学过的女字旁的字还有?马的一横要短,因为我们中国人都很有礼貌,女字旁礼让了,所以,马也让一让。“安”书写要点:女字一横在中间,平直有力两头伸。
【篇七】一年级语文教案《中国红》
《16.中国红》
教学目标:
1、学会“身、扬、挂、妈、安、张、城”7个生字,会读“灯笼、联、服、楼”5个生字。学会弓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4、通过朗读、背诵,内化语言,仿说“中国红”。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背诵
难点:通过朗读、背诵诗歌,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准备:课件(代表性建筑照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扬、挂、妈、张、城”5个生字,会读“灯笼、联、服、楼”5个生字。学会弓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背诵
难点:通过朗读诗歌,初步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准备:课件(代表性建筑照片、)
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出示“红”,给红组个词,或者说说你想到的事物。
2、出示“中国红”,看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或者想问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是中国红。
2、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试着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出示生字、词语,指名做小老师领读并说说需要注意的读音,强调前后鼻音。
4、再读课文,标出关于中国红的事物,在图中找一找,试着把特点读出来。
5、指名朗读交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课中休息:欣赏有中国红特色的图片:中国结、中国馆、中式婚礼礼服、双喜等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扬、挂、城、妈、张”并认读,自由观察字的特点。
2、交流结构上的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指导“扬”①指导观察方法:比宽窄、比高矮、比比哪些笔画对齐。②指导横折折折钩写法:头小小,脖子长,背部宽宽向里弯。③范写描红
4、简单指导“挂、妈”写法,描红后评议、表扬。
5、指导“张”学习弓字旁。强调第四笔笔顺为撇。
6、简单指导“城”,描红临写。
五、作业
1、观察搜集像课文中有中国红的事物。
2、向父母或爷爷奶奶请教:他们喜欢红色吗?为什么?
教学目标:1、学会“身、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4、通过朗读、背诵,内化语言,仿说“中国红”。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背诵
难点:通过朗读、背诵诗歌,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准备:课件(代表性建筑照片、)
一、复习导入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板题读题
2、 这些词语大家还认识它们吗?谁来读一读
太阳 东方升起的太阳
花儿 春天开放的花儿
衣服 妈妈身上的衣服
国旗 迎风飘扬的国旗
城楼 天安门的城楼
灯笼 高高挂起的灯笼
春联 家家门上的春联
笑脸 我们的一张张笑脸
3、 先横着读,再竖着读,然后朗读全文。
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1、 竖着读词语,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吗?
指名交流:①都是红的。出示:
太阳是红色的
花儿是红色的
衣服是红色的
国旗也是红色的
城楼是红色的
灯笼是红色的
春联是红色的
笑脸也是红色的
(你能把这些红色的东西读好吗?读好“XX是红色的”注意节奏和停顿)
②都是在课文的图中可以找到的。(是啊,这些词语都是具有红色的特点,它们都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选择一种或者两种你喜欢的说一说吧。如:太阳感觉温暖""指导朗读:你能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吗?指导有感情朗读。)
2、 多种形式练读记忆。
过渡:这样读,其实也是一首诗。写出了哪些是我们的中国红,让我们感觉温暖又热闹。但课文还多了什么呢?
1、 出示课文内容,读一读,比一比。
2、 指导比较第一句:
太阳是红色的。
东方升起的太阳是红色的。
① 读一读,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② 多出来的词语让我们感觉到太阳更红了,原来是为了打扮太阳,让太阳更红的呀,你能加上动作,读好这一句吗?
③ 指导有感情朗读。
④ 出示第一小节,再读其他几句,你有什么发现?
⑤ 小结:加上了打扮它们的词语,就变得更漂亮了。让我们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 ⑥ 随文识字:学习“身”:出示文字演变图,说说身的组成并扩词。
3、 出示第二小节,指导朗读
过渡:这一小节和第一小节一样,写出了中国红的事物。但是,它们更有中国的特点哦,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呢?
① 自由读,找一找,想一想
② 出示图片,结合图片,读好天安门和灯笼。随文识字,学习“安”
③ 简介春联,出示欣赏。
④ 小结:这么多红红的美丽事物,都是我们中国才有的哟,你觉得该怎样读? ⑤ 指名读,读出骄傲、自豪的感觉。
⑥ 读好最后一句:大家都知道了书上小朋友心里的想法了,一起把最后一句读好吧。
4、 朗读全文,熟读成诵。
三、拓展延伸,学习表达
1、昨天的课后作业,老师请大家回家采访了你的家人,谁来说说?
2、是啊,红色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了,简直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看到了红色,就像看到了中国。因为它代表着喜庆、美好、温暖和团圆。许多时候和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红色,比如(欣赏幻灯片)
3、你能像作者一样,说说自己喜欢的什么是红色的吗?
( )的红包是红色的
( )是红色的
4指名说,小组说一说,组成一首小诗,到前面背一背。
四 指导写字
指导写好“身、安”两个字
【篇八】一年级语文教案《中国红》
16.《中国红》
16 中国红
主备人:后白中心小学唐万风 主备研讨人:唐万风 刘吉婷 兰冰倩 姚上丽 审核人:张婷 个案修改人: 个案修改审核人: 个案修改审核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歌,用火热的语言,以对仗工整的诗句,抒写了无处不在的中国红。全诗分为两个小节,用“是红的……是红的……是红的……也是红的”句式,精心选择有关“中国红”的意向,带领学生到中国历史和传统的长河中畅游,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红”的独特情结。课文图画以“中国红”为主要元素,撷取了红日、红旗、红灯笼、红花、天安门城楼、红红的笑脸,组成了一幅欢乐祥和的中国图,传递出一种希望、祥和。
【教学目标】
1.学会“妈、身、扬、安、城、挂、张”7个生字,会读“灯笼、联、服、楼”5个生字,认识1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借助诗歌中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4.通过朗读、背诵,内化语言,仿说“中国红”。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背诵诗歌,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妈、扬、城、挂、张”5个左右结构生字,会读“灯笼、联、服、楼”5个生字,认识弓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诗歌中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出示“红”,给红组个词语朋友,或者说说你想到的事物。
2.揭题“中国红”,齐读。
读了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或者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
【课堂助学】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是中国红?
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试着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出示生字、词语,指名小老师领读并说说需要注意的读音,强调前后鼻音。
4.再读课文,用笔圈出有关中国红的事物,试着读出事物的特点。
5.在图中找一找文中的事物。
6.指名朗读反馈,及时评析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欣赏图片。
1.欣赏有中国特色的图片:中国结、中国婚礼礼服、双喜等。
三、指导学字。
1.出示“妈、扬、城、挂、张”,指名认读,自由观察生字特点。
2.交流结构上的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重点指导“扬”的书写:
(1)指导观察方法:比宽窄、比高矮、比比哪些笔画对齐。
(2)指导横折折折钩写法:头小小,脖子长,背部宽宽向里弯。
(3)范写描红。
4.简单指导“妈、挂、城”写法,描红后评议、表扬。
5.指导“张”,学习弓字旁,强调第四笔笔顺为撇。
【巩固练习】
1.完成《习字册》中“叶、心、高、兴”的书写。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拓展收集】
1.观察收集像课文中有中国红的事物。
2.向父母或爷爷奶奶请教,他们喜欢红色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身、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进一步借助诗歌中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4.通过朗读、背诵,内化语言,仿说“中国红”。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非常喜庆的课文,课题叫做《中国红》,聪明的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写板书。(师板书课题)
2.小朋友,这些词语大家还认识它们吗?嗯,那我们开火车读过去。火车火车哪里开?好,火车从你这里开。
太阳 东方升起的太阳
花儿 春天开放的花儿
衣服 妈妈身上的衣服
国旗 迎风飘扬的国旗
城楼 天安门的城楼
灯笼 高高挂起的灯笼
春联 家家门上的春联
笑脸 我们的一张张笑脸
出示第一竖排的词
嗯,火车开得又快又准确。
现在老师要提高难度啦,出示第二竖排相对应的短语
恭喜小朋友们都过关了!
【课堂助学】
1.竖着读词语,寻找共同点。
现在我们同桌两人一人一列竖着读词语,读完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指名交流:这组同桌脑袋贴脑袋读得可真认真,请你们说说看?
嗯,对了,这些事物都是红的。
2.训练朗读“什么是红色的”句式。
小朋友,你能把这些红色的东西读好吗?
出示:
太阳是红色的
花儿是红色的
衣服是红色的
国旗也是红色的
城楼是红色的
灯笼是红色的
春联是红色的
笑脸也是红色的
嗯,你读的时候能够注意节奏和停顿,真了不起!
这些句子有什么相似之处吗?师归纳:“什么是红色的”的句式
让我们一起读读看!
3.找一找:图文对照读词语。
小朋友,老师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刚才大家读的这些事物啊就藏在课文的图中呢!你能找到它们吗?同桌两人一人读词语,一人找图片,比一比谁找得快。
指名说,相机出示词语贴,美化板书
4.说一说:不同事物给人的感觉。
嗯,是啊,这些词语都具有红色的特点,它们都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选择一种或者两种你喜欢的说一说吧。
(例如:哦,太阳让我们感觉温暖"")
指导朗读:你能带着温暖的感觉读一读吗?
谁再来补充?
5.多种形式练读记忆。
过渡:课文把这些事物编成了小诗,我们来读一读。
(1)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读一读。
出示第一句“东方升起的太阳是红色的。”指导朗读
(2)指导比较第一句:
大屏幕出示:
太阳是红色的。
东方升起的太阳是红色的。
①读一读,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②嗯,多出来的词语让我们感觉到太阳更红了,原来是为了打扮太阳,让太阳更红的呀,你能加上动作,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③剩下的三行也分别指生说一说前面加上了打扮它们的词语的好处,并指导朗读。
随文识字:
学习“身”:第三句身上的“身”是本课的生字,瞧,(师板书身的古文字)它原来的样子就像一个人侧身站立的样子,指的就是身体。谁能给它找找生字朋友?
④小结:嗯,原来事物前面加上了打扮它们的词语,就变得更漂亮了。小朋友们今后说话练习时也可试着用上这种方式打扮词语,让句子变得更漂亮。 连起来把第一小节读一读。
6.出示第二小节,指导朗读
过渡:课文的第二小节和第一小节一样,也写出了中国红的事物。但是,它们更有中国的特点哦,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呢?
①哦,你找到了天安门和灯笼。谁能读好这两个词语?
②我们来看下天安门的“安”字,宝盖头一般与房屋有关,在“天安门”这个词语中用的是它的本意。
③哦,你还找到了春联。
指名说,相机出示词语贴,美化板书
④小结:这么多红红的美丽事物,都是我们中国才有的呀,那你觉得这些词语怎样读才好听?
⑤请这一组小朋友开火车来读。小朋友们读得摇头晃脑,多么骄傲、多么自豪啊!
⑥读好最后一句:此刻,书上的小朋友心里的想法也和大家一样,我们一起把最后一句读好吧。
7.朗读全文,熟读成诵。
嗯,小朋友们读得真棒,老师奖励大家跟随音乐把整篇课文连起来读一读。
【拓展练习】
自由读一读全文,说说整首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用上“什么样的什么是红色的“句式
1.小朋友,红色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了,简直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看到了红色,就像看到了中国。因为它代表着喜庆、美好、温暖和团圆。许多时候和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红色,你能说一说吗?
指生说一说红色的事物,师相机板书
爆竹
剪彩
贺卡
冰糖葫芦
""
2.是呀,过春节的时候小朋友们收的红包是红色的,结婚时贴的喜字是红色的,家里挂的中国结也是红色的。
我们可以在前面加个什么词语来打扮它们呢?
师引导说一说,相机给词
爆竹 除旧迎新的
剪彩 开张大吉的
贺卡 恭贺新禧的
冰糖葫芦 手里的一串串
""
3.小朋友,你能像作者一样,用上“什么样的什么是红色的“句式也来当一回小诗人吗?
4.接下来,请小朋友四人一小组每人说一句,一起当当小诗人吧。
教师引导自由仿说,编编小小诗。(可以及时肯定和引导:小朋友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各个都是大诗人!)
【教学生字,巩固练习】
指导写好“身、安”两个字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2个生字,还要能正确地书写这两个生字,老师要提醒大家这个“身”字,请看老师写,把你的小手拿出来跟老师一起书空:横折钩,要站直;三条横,要等距;斜撇长长要出头。
2.请大家把习字册拿出来,小朋友先调整好坐姿,注意头正、肩平、腰直、足安再开始写字。
小朋友们,今天大家在课堂上的表现很精彩,老师忍不住要给大家点赞呢。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小朋友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