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李贺诗歌酷好瑰奇冷艳色彩的原因 李贺诗歌全集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李贺诗歌酷好瑰奇冷艳色彩的原因

李贺《梦天》——奇谲的艺术意境(网友来稿)

四川省万源市中学 郭世光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压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陌香。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诗人李贺的这首游仙诗,亦真亦幻,奇谲怪异。他绝望于现实,于是驰骋奇幻的想象于尘世之外。他这天做了一个梦,但算不上好梦。这一点,诗歌的首句就已告诉我们。月宫的清寒、天色的凄冷为梦境所涂抹的那层悲凉的调子就已暗示我们,诗人潜意识中定是深藏着无尽的悲哀。我们知道,他因讳父名而断了仕进之路,自觉现实中已无用武之地。他的满腹才学和匡世济时的宏伟抱负,已被无边的黑暗和苦闷挤压到了生命的死角,聊以自慰的只有用心灵的浮光暗影来编织自己虚幻的梦。

你看,一个孤寂的灵魂御着一缕思绪的秋风起程了,开始了他的梦幻之旅。诗人抬头望去,月亮是那么的惨淡,洒下一片幽辉。他不禁感慨丛生,对月兴叹——

月呀,不知你何时开始照亮苍穹,照临大地!掐指算来,嫦娥谪居广寒宫,已不知花开花谢,过了多少个春秋!想来昔日乖巧活泼的玉兔也该老了吧,当年娇艳的仙子,不知今日是否仍芳华依旧,光彩照人?蟾蜍虽能耐寒,可仙子娇嫩的肌肤又怎禁得起那千年风刀霜剑的雕刻啊!

诗人感慨万端,一路飞升。天板着面孔,阴沉沉的;远处的月宫也隐没在一片阴云之中。接着是一阵秋雨,疏疏落落,无声无息。冰凉的雨洒在衣襟,悲苦的泪却滴落心头。

雨终于停了。月宫从云缝里露出了半面殿壁,横斜在眼里,一片皎洁,一片幽冷。

云销雨霁。一轮白玉琢磨的圆月把它的美完全袒露在诗人面前,它的背后是无穷无尽而又浑然一体的苍穹,蓝得令人心醉,静得让人心惊。那轮冰雕玉琢的月呀,被造物主的丹青妙手镶上了一环无与伦比的晕圈,没有丝毫斧凿的痕迹,美得是那么自然,那么让人浮想联翩。

月轮碾过,晕光闪烁。诗人驾着一缕秋风,自在得象是一叶扁舟游于江海,又象是一只白鹤展翅云间。他的心灵得到了从未有过的舒张。这时他仿佛觉得自己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天地万物皆为我用;心就是天地,宇内尽纳于我心。

他一路飞升,一路飞升,不觉间,快然自足的月轮妙象,在诗人眼帘竟叠映出了仙人銮舆缓缓驰来的佳景。哦,原来诗人已到了神往已久的月宫——那个浪漫而神奇的月宫!

远远望去,仙人滚滚的车轮,碾过道上阵雨后的积水,湿漉漉的,令那玉色的车轮显得格外的圆润而光洁。诗人驻足道旁,正想一睹仙人的神采,遗憾的是微风方才送来那丁冬飘渺的玉佩和鸣,转眼间伊人却又擦肩而过,杳然远逝,空留一抹倩影、半缕桂香,令诗人唏嘘长叹,流连路头……

诗人若有所悟。是啊,月中清景虽好,看来并不是理想的乐土。毕竟仙人相隔,仙境是凡人永远都难于企及的呀!于是诗人落寞地回过头来,向来路望望,茫茫红尘,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扑入诗人的眼帘,在心里激起万顷波澜——

人间的千年万载的漫长啊,在仙人这儿原来只不过是天马御风而过;人间那亘古不变的大地沧海啊,在仙界的须臾之间又何尝不是已然颠倒了无数次沧海桑田;可怜那中土的凡夫俗子啊,自以为有九州之广,地大物博,又哪里知道在浩淼的宇宙苍穹也只不过是淡得不能再淡的九点尘烟;你看啊,那仙人的小小酒杯如果倾洒几滴到得人间,不是也足可满注四海,掀起惊天狂澜!

就这样,诗人用他奇谲怪异的想象,使他的诗 wyguoshiguang@yahoo.com.cn

【篇二】李贺诗歌酷好瑰奇冷艳色彩的原因

朱自清的散文

文/吴为公

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以“五四”时期的成就为最高,影响最大,而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实绩最大,成就最高的;朱自清作为散文大家,他的名字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

鲁迅曾说:“‘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小品文的危机》)的确,“五四”时期文学的诸门类中,散文的成就最为突出。朱自清在《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文》中也高度评价了散文的成就,他说:“最发达的,要算是小品散文。三四年来风起云涌的种种刊物,都有意无意地发表了许多散文,近一年这种刊物更多。……小品散文,于是乎极一时之盛。”在《〈背影〉序》中又说:“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在这“极一时之盛”“绚烂极了”的散文百花园里,有周作人的隽永,俞平伯的绵密,徐志摩的艳丽,冰心的飘逸,而朱自清先生则以其“真挚清幽的神态”屹立于“五四”散文之林(钟敬文《柳花集》,群众图书公司1929年初版),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东海县一个小官僚的封建家庭,原名自华,号秋实。六岁时随家从东海移居扬州,他成长于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16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八中学(即后来的扬州中学),并考入北大预科,后转入哲学系。1920年毕业,到江浙一带做了五年的中学国文教员。1925年清华学校设大学部,经俞平伯推荐,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中文系主任,从此他一生服务于清华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他随清华大学迁入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授,1946年又随清华大学迁回北平,仍为教授及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12日去世。

纵观朱自清的一生,可以看出他既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又是著名的学者和教授,更是一名激进的民主斗士。

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做过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与人合作创办了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并且加入了创作新诗的行列,写下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同时,他还编选了《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为之写了《导言》,第一次对新诗创作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另外,他还第一次在大学课堂里开设现代文学课程——《中国新文学研究》,并且留有讲义稿本《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无疑,他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朱自清对新文学的最大贡献,是他所擅长的散文小品,它们在新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首先,他是继冰心等人之后又一位突出的小品散文家,他以“美文”的创作实绩,彻底打破了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其次,他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

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再次,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叶圣陶《朱佩弦先生》)作为民主斗士的朱自清,从青年时代起,他就一直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之呐喊歌吟,上下求索。但生活不可避免地给他以时代的苦闷和个人彷徨,以至他较长时间躲进书斋。然而朱自清毕竟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毕竟为他多灾多难的祖国得以凤凰涅槃而执着地寻找真理和光明,一旦他把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解放斗争联系起来并且自觉地走向人们的时候,他就成为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战士。1945年他回成都对夫人陈竹隐说:“以后中间路线是没有了,我们总要把路线看清楚,勇敢地向前走。”而闻一多遇刺后,他更是不再彷徨,而成为人民斗争行列中的一名坚强斗士。1946年10月后重回北平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他执教之余,越来越关心祖国的命运,盼望新中国的诞生,勇敢而坚定地投身到“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斗争中去。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称赞他大义凛然的骨气,“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又是可歌可泣的。

以《歌声》涉笔散文领域的朱自清,从1923年后转向散文创作,以后就一直没有间断过。

朱自清早期的散文收在《踪迹》和《背影》里,在这些散文中有一部分是以夹叙夹议手法写的呼吁与诅咒的名“这是谁之罪呢?这是谁之责呢?”。《阿河》写了一位十八岁的农家少女阿河的悲剧,她被迫嫁给了一个三十多岁的流浪汉,气得她离家出走去当女佣,后来又被男人抢回去,逼她爹拿钱换人,她爹只得以八十块钱的价格又把她卖给一个有钱的老板。作者义愤地控诉畸形社会为富不仁的罪孽。在《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中,写在电车上意外地受到“小西洋人”的侮辱和挑衅,便由这一次突然的“袭击”联想到许多的“袭击”,从那“小西洋人”的眼光和表情思考他如此蛮横猖狂的原因,勾出一个傲慢的小西洋人的形象,指出这“小西洋人”脸上“缩印着一部中国的外交史”,喊出了民族平等的正义要求。这在帝国主义横行、北洋军阀卖国求荣的二十年代,有着激励民族意识的现实意义。在《哀韦杰三君》里则对“三一八”惨案中死难者韦杰三君奉献自己深挚的悼念和敬意,语挚情深,感人肺腑,朱自清对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的憎恶是非常明显的。

这时期朱自清的创作主要的还是叙事抒情的散文,这些散文或叙述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或写景状物抒发情怀。

《背影》写为儿子送行,并艰难地替儿子买来桔子的父亲的“背影”,作者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背影加以烘托,这“背影”是在他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日益破败的氛围中予以孕育和刻画的。从而以血和泪掺和的冷涩惨淡的色调,在抒情主人公心灵深处勾画出一个悲剧性的“背影”形象。全文叙事含蓄,将丰富的感情寓于朴素的描写和叙述中,表述了一个辛苦辗转的知识分子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苦于世态炎凉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从一个小康之家的日益没落这一角度,曲折地反映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人民趋于贫困化的现实。《背影》写作者的生活感受,写出了真情,写出了情致,使这

云在头上流着,草丛透着绿意,瀑布冲下,撞击在岩石之上,飞花碎玉般落下,恰如朵朵白梅,又如点点杨花,如此描绘静观的景物,没有雕琢,不加修饰,真如工笔画一般,读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接着写梅雨潭的“绿波”,朱自清没有用“绿油油”“绿如翡翠”一类的形容词,而是用一连串新鲜的比喻,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他说,梅雨潭的绿波“像少妇拖着裙幅”、“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像最嫩的皮肤”、“像湿润的碧玉”,描绘之后又从比较的角度来写“北京什刹海佛地的绿杨”太淡了,“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碧草叶”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这样通过色的浓淡和光的明暗,将梅雨潭“绿波”的厚、平、清、软的具体景象传达给读者。在《白水漈》中,朱自清突出描写白水漈瀑布的细和薄,他写那凌虚而下的瀑布,“只剩一片飞烟”似的“影子”,而这影子像“袅袅的”“软弧”,像“橡皮带儿”被“微风的纤手”和“不可知的巧手”争夺着。

通过“影子”的轻,“软弧”和“橡皮带儿”的软,精密地描写出了白水漈瀑布在微风中的形态,让读者感到它的细和薄。朱自清认为散文写作应写实,作家必须深入观察,努力创新。他说,作家“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山野掇拾》)。他还说:“人生如万花筒,因时地的殊异,变化无穷,我们要多方面了解,多方面感受,多方面的参加,才有趣可言。”(《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因此,他对所写的景物都经过认真的观察和体验,他对《荷塘月色》中提到的月夜蝉声,是几经观察推敲而后确定的,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准确地把握描写对象的具体特征,以至细微的变化,然后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五四”散文的百花园中,朱先生的散文独具一格,他的写景抒情散文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显示了“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也并非做不到”,尽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的历史任务”(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为现代散文美学作出了贡献。

1927年北伐战争的失败,“四·一二”政变使中国变成“黑暗的中国”。朱自清陷入了极大的痛苦、惶惑和颓唐之中,终于从彷徨战斗的“十字街头”走进古典文学研究的“象牙之塔”。散文创作也从绚丽走向质朴,从即景抒情走上“忆之路”——对往事的回忆。此时的创作就如同朱自清自己所说的“芝麻大的事,都不惜郑重地写出来”。他说:

“我们依着时间老人的导引,一步步去温寻已失的自己;这走的便是‘忆之路’,在这‘忆之路’上愈走愈远,愈是有味,因其味渐渐蒸散而甜味却还留着的缘故”……在1936年出版的散文集《你我》中有回忆儿时婚姻的《择偶记》,有悼念前妻的《给亡妇》,有记叙过去冬天同父亲兄弟围坐吃“白水豆腐”,与S君月夜游西湖,跟天真的孩子在一起的冬天,还有记叙以往生活琐事的《看花》、《南京》、《潭柘寺戒坛寺》以及收在《背影》集中的《儿女》、《怀魏握青君》等,内容侧重写儿女情长,友朋之谊,这些散文虽然写的是个人生活圈子里的“身边琐事”,但因为朱自清用精神的丝缕牵着已逝的时光,所以写得情意绵绵,回肠荡气。他在《〈忆〉跋》一文中说:“飞去的梦便是飞去的生命,所以常常留下十二分的惋惜,在人们心里。”时局的变迁淡化了他的革命意识,减退了当年的热情,给予他的是痛苦,加上家境衰败,娇妻的亡故和多子的拖累,这一切给予他太多的磨难和艰辛,追忆因而成为他解脱痛苦和烦恼的路径。他从现实的梦中走出,在逝去的旧梦里捡拾美丽的花瓣,从而编织他的“梦”之国与“爱”之国。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一颗博大的“爱”心:爱父亲,爱儿女,爱妻子,爱朋友。朱自清因为在黑暗现实中看不见找不到圣洁美好的东西,于是心理变得寂寞荒芜,而通过追忆往事营构“爱”的天国,用以抚慰自己寂寞荒芜的心。他痛感美的失落和美的毁灭,从而深深地感喟那已经逝去的“爱”是那般的甜蜜、温馨和宝贵。在朱自清的“爱”之国和“梦”之国中,可以看到儒家“中和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儿女》因爱儿女而自责平时对他们的粗暴;《给亡妇》因爱妻子,为自己未尽到丈夫的责任而追悔;《〈梅花〉后记》,因爱无隅,而悔恨自己的疏懒而未能尽快为他修改诗稿使之出版……在爱的温纱下,包容着作家修身养性的哲学意识:中正平和,严于克己,宽以待人。1931年8月,朱自清赴欧洲游学,历时一年。在欧洲游历数国,陆续写成散文,发表在《中学生》杂志上,后结集为《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这两部散文集和《你我》一样,由于这一时期朱自清的创作不再感应时代的风云,于是可以从容地在技巧上再三谋划,在语言上字斟句酌以至使得散文艺术臻于完善的境地。正如郁达夫指出:“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在这两部游记中,他极力在作品中避免“我”的出现,既不写“身边琐事”,也不写浪漫情调的异域感,而是客观地描述欧洲国家名胜古迹,谨慎地介绍西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作家用意是在写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时时、处处想到要为他们作道德文章的楷模,所以格外的严谨,无论是绘景状物还是抒情写意,无论是结构谋“现代大学生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叶圣陶《朱佩弦先生》)所以说,朱自清在散文艺术的探索中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在文体革新与语言创造方面,达到了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崭新高度。不过,这些游记与作家超脱、低沉的思绪合致,比较明显地缺少时代的光色。

抗战爆发后,侵略者的炮火使华北摆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也使他的书斋失去了平静。

在侵略者面前他不再沉默了,1937年后他随学校南下,这时期,他带着沉重的心情,殷切的期待,写作了不少杂文。《语文影及其他》一书中的许多“咱们的民族,咱们的国家,像涅槃的凤凰一样,已经从火里再生了!”抗战胜利的前后,昆明掀起了民主运动的热潮,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李公朴、闻一多的遇害,更加教育了作为学者的朱自清,他的态度也就更为激进了,因此创作基调明显地发生了变异。这时期,朱自清散文已经由抒情转向说理,主要收在《标准与尺度》和《论雅俗共赏》两集中,虽然数量不多,但所谈的都是现实问题。思想激进,锋芒毕露,光采烨烨,其思想特点是努力而且自觉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指点东西、发表议论。《论吃饭》充分肯定农民“吃大户”的正义举动,赞扬他们反饥饿、反压迫的政治觉悟和敢于反抗的集体意识。文章通过说古论今,字里行间干预着政治,通“鲁迅的‘杂感’也是诗”

(朱自清《鲁迅先生的杂感》),而他恰恰也正有意地仿效鲁迅,同样在杂文里“一面否定、一面希望、一面战斗着”。(同上)在一些杂文中,对知识分子进行痛快淋漓的解剖,如《论书生的酸气》批评知识分子身上的“酸气味”,他说,既然“自己是在人民之中”,就不能再“自命不凡”,要知识分子必须正确地“看清了自己”,要丢却知识分子那种装腔作势和自视清高的作风。这实际上包含了朱自清对“旧我”的否定和批判,包含着对自己那种习惯于克制、平和中正、沉思默想、内向封闭的超稳定文化心理的否定,他在勇敢的自我否定中紧紧地向人民靠拢,实现与旧哲学、旧思想、旧意识的决裂,代之以崭新的革命思想意识,从而重新肯定自己。

总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从早期的清秀隽永到中期的质朴腴厚,到后期的激进深邃,无不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无不与时代息息相通,正像他的老朋友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的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文讯》1948年9月9卷3期)

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说:“近代散文本早已撕破了岸然道貌的假面具,摘去了假发,卸下了皂袍,它与一切问题短兵相接,与人生日常生活相厮混,共游戏。

一句话,它不再装腔作势,去为传道者与说理者作工具,而只是每个人宣情达意的语言符号……。”他又说:“朱自清的散文都做到了,不但做到,而又做得好,所以他的散文,在新文化运动的初期,便已在领导着文坛。”杨振声所说的朱先生在“领导着文坛”,就在于他的散文具有了“宣情达意”的美学牲征。也正如朱先生自己在《〈背影〉序》中说的:

“我自己是没有什么定见的,只当时觉得要怎样写,便怎样写。我意在表现自己,尽了自己的力便行。”

“意在表现自己”,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散文创作的美学原则。朱自清提出这一美学命题,既是时代的赐予,又有历史、现实的背景,更是根植于他的审美经验和理想基础上的创作实践。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散文的标榜与实施的是以“文以载道”为本位的散文观念。所谓“道”,是宣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主义的伦理与道德观念,“文以载道”强调儒家思想的独尊、理性的至上。用理性制约着、束缚着、扼杀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个体,尽管古代散文中不乏抒情小品,但它们是在被扭曲、被压抑的情况下出现的。至于公开提出“独抒性灵”的创作主张,则被视为离经叛道。“载道”的桎梏使散文简化为“八股文”的模式。因此,否定“文以载道”的观念,建立以作家个性为本位的散文观念,是“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必然,更是新文化之初散文革命的必然。朱自清在总结“五四”文化革命时说:“新文化运动接受了西洋的影响,除了解放文体,以白话代替古文之外,所争取的就是文学的意念,也就是文学的地位。他们要打倒那‘道’,让文学独立起来,所以对‘文以载道’说加以无情的打击。”(《论严肃》)“文学独立”以后,新颖的散文,解放了作者的个性,生动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文体意识,使其具有了“意在表现自己”的体制特征和审美价值。毫无疑问,朱自清“意在表现自己”散文美学原则的提出,是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抗,是对现代散文美学的积极贡献。从此在现代散文史上建立了以作者个性为本位的现代散文观念,使一种抒情性的散文脱离了广义散文的母体新孕而生,揭示了现代散文表现作者人格色彩和精神世界的审美价值,确立了作家主体性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对今天整个文学创作工程重建主体观念,呼唤“人”的意识,具有启示未来的作用。而朱自清之所以能率先提出“意在表现自己”的命题,是因为他从写作第一“因怅惆而感到空虚,在还有残存的生活时所不能堪的!我不堪这空虚,便觉得飘飘然终是不成,只有转向才可能较安心——比较能使感情平静。于是我的生活里便起了一个转机……便决定了我的刹那主义。”(《我们的七月》)十分清楚,朱自清的“刹那主义”实际上是为平复个人的心理危机,求得个人生命意义的充实和实现自我的价值,其实这正是他痛苦的自尊意识。他的理想幻灭之后,自尊、自重、自强、自爱是这时期他个人的强烈的精神需求。他用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气节观来约束、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求得自我人格的自洁和自尊。因此,强烈的自尊意义也就充溢流贯于他的一些散文之中。

与俞平伯同泛秦淮河所作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他偷得片刻宁静时剖示内心的“现代的懊悔”。秦淮歌妓来与他俩纠缠不休,对此,俞平伯依照“因为我有妻子,所以我爱一切女人”的逻辑,持同情、超脱态度,所以事后还“怡然自若”;朱自清却十分认真、拘谨和自尊,既同情她们沦落风尘的不幸,又受到内心“道德律”的压迫,拒绝了她们的诱惑和卖唱,陷入了理智和情感的“争斗”之中,一时竟然难以排解这袭上心头的苦恼,“那不安的心在静里愈显活跃了”。自尊意识流贯全文,并构成了这一是半文半白的白话,即指含有大量文言成分的白话;一是所谓欧化的白话,那是在外来文化影响下发生的,加之有些人积极提倡的所谓“欧化的白话文”、“欧化国语文学”(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因此正如杨振声说的,尽管“大家改用语体文了”,但却“不文不白”,“不南不北”,“不中不西”,“马马虎虎把语言这一关混过去了”。“混是混过去了,应用也勉强可以,可是缺乏了一件东西,那便是语言的灵魂。怎么说,它也不够生动,没有个性,又不贴近日常生活。这也就说明了新文学为什么打不进民间去。”杨振声是一语道出了这种语体的致命弱点:那就是“打不进民间去”。而这个致命的弱点也就势必导致新文学与人民大众的隔膜,使新文学的读者群和影响的范围都相对地缩小了。

与一般作家不同,朱自清是一个对汉语颇有研究的作家,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是他语言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记述口语体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时,他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用口语为的是求真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真’,一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才亲切,才让人容易懂,也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效果,更能获得广大的群众。”基于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基于对“求真化俗”审美目标的追求,朱自清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成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了一种堪称典范的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叶圣陶《朱佩弦先生》),虽说仍系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一般作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朱自清高出于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应浙江文艺出版社之约,我们接受了编辑《朱自清散文全编》的任务。在编辑之前,我们反复讨论酝酿,取得的共识是:朱自清一生所写的散文数量很多,在一书中做到“全编”

实属不易。但如不包括书评、序跋、杂文等,单就人们所称的“美文”这狭义散文而言,做到“全编”则是可行的。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就狭义散文而言编出一本真正《朱自清散文全编》。我们在编辑过程中,一是做到无一遗漏,这是指不仅收集全了任何集子中朱自清的散文,而且,我们还尽最大努力发掘、查找一些散佚不见的散文,如本书中的《南行通信》和《南行杂记》两旌旗网上书店

【篇三】李贺诗歌酷好瑰奇冷艳色彩的原因

论李贺诗歌中的色彩

目 录

中文摘要 1 引言 2 1 人生经历 2 2 闪耀在诗歌中的色彩 4

2.1 强烈的色彩对比 5

2.2 奇异的色彩表现 7

2.3 浓烈的悲情色彩 8 3 结论 11 4 谢辞 11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2 英文摘要 13

论李贺诗歌中的色彩

摘 要:李贺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研究是新时期唐代文学研 究

中的热点和重点,李贺诗的特点之一是色彩浓重鲜明,喜用烈性词汇,

使他的诗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李贺的诗歌成就无疑是全面的,本

仅从李贺诗歌色彩这一显著特征入手,从创作心态、色彩运用特点和

性特征等方面论述李贺诗歌的色彩,从而探究形成李贺这种诗风的成

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相互交织起来形成了他病态的人格,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构成了诗人奇诡凄艳、与众不

同的诗风。

关键词:李贺诗歌 色彩 奇艳 病态人格

– 3 – 这文个

论李贺诗歌中的色彩

引 言

李贺(790—816),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的后裔。他少有才名,十五岁时即以乐府歌辞名噪一时,为韩愈、皇甫湜所器重。然而他因为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同音,一些妒才之人就以“父名为晋肃,子不得取进士”为由,不让他参加进士科考试,所以李贺一生仕途道路不畅,仅仅在太常寺做过从九品的小官奉礼郎,最终郁郁而死,年仅二十七岁。

李贺的诗歌常给人以奇冷幽艳之感,读来别有一种滋味,这与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他的诗歌,他的人生,他独创的“长吉体”,都是值得我们后人来研究的。纵观近年来的李贺诗歌研究,可以发现,随着西方文艺思潮的涌入,许多研究论文借鉴了新的理论方法,重视对李贺心理世界的开掘,重视对李贺诗歌章法结构、色彩等问题的分析,并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而对李贺诗歌创作中色彩的运用,已有许多学者研究,但各成一家之言,尚未达成统一的共识,很多学者或单方面论述李贺诗歌中的某些色彩词的运用,或从修辞学等方面论述李贺善于敷色的特征,还有的学者虽总述李贺诗歌色彩运用的特征,但并未深入分析李贺善用色彩的深层次原因,没有将李贺的个性特征抽离出来,本文在探究李贺诗歌中色彩运用的特征基础之上,综合分析形成其独特诗风的深层次原因。

1 人生经历

李贺生活在公元790年到816年,他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家境困顿。李贺自述家境时说:“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送韦仁实兄弟入关》)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这一点,是他颇为自豪的,在他的诗歌中多次提到“宗孙”、“宗人”、“皇孙”等。他童年即能词章,再加上自幼便体弱多病,因此母亲对他非常溺爱,这也使得李贺对母亲十分依恋。李贺生平才华横溢,15、16岁时,他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李 – 4 –

贺写下了有名的《高轩过》诗。可以说,李贺成名是比较早的,对于未来,他是充满了自信的。毕竟,出身较好,才华出众,又受到文坛以及政坛领袖的青睐,这些条件,足以让一个年轻人的自信心膨胀。

元和五年初冬,21岁的李贺参加河南府试,并一举获隽,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一切都朝着理想的方向慢慢实现,然而,命运偏偏促弄这文弱书生,先是把他高高举起,然后抛向低谷,任其心血流淌,置之不理。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一些妒才之人就以此为借口,认为他不应该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否则就是有违孝道。尽管有韩愈为其作文辩解,但仍无济于事,李贺只能黯然离开长安。未能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终其一生,他都没能从这个阴影中走出来。没有进士身份,与唐代文人的理想人生追求是相左的,尤其是这将使其仕进无望。《孟子》云:“士之仕也,犹农之耕也”,仕进无望就几乎葬送了一个文人的人生价值;那天惠独厚的高贵出生、百不一遇的少年聪慧、人人艳羡的令名远扬、世俗希慕的贵人奖掖都将化为一朝烟云。这一切对一个文弱少年心灵的沉重打击是不难想象的,“哀莫大于心死”,这人生的幻灭感足以压垮一个具有恋母心理倾向的脆弱书生。他作了一系列抒发心中苦闷的诗,在《开愁歌》中他有着这样的呐喊“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仕途上的打击,让他在极度的压抑中不断寻求一个突破口,写诗就成了他排遣心中绝望的出口。

元和六年(811)五月,李贺又返回长安,做了九品小官奉礼郎。从此,“牢落长安”长达3年,此间心情可谓“瞧悴如刍狗”,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孤愤哀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13)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但他不甘沉沦,又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但结果却不尽人意。于是他折回洛阳,告别长辈皇甫湜等亲友,同年又西进长安。元和九年(814),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此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3年的幕僚,帮办公文。元和十一年(816),因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友人张彻也抽身回长安。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

从李贺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他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不断的希望又不断的失望,在仕途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艰难地为自己定位,于是他孤傲而敏感、自尊与自卑交织,伤感、孤独、苦闷而又执着,诗歌成为他和这个冷酷的世界对话的唯一途径。他将自己内心的奇崛不平之气淋漓尽致地宣泄于艺术创造之中,在诗歌家园中编织着自己被现实打得支离破碎的梦,寻求精神上的补偿与平衡。因此,他的种种心理,反映在诗歌中, – 5 –

就表现出了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从艺术角度来说,李贺的诗歌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想象奇特,善于用跳跃性的思维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二是善于着色,善于运用色彩词营造各种奇诡凄艳、幽寒瑰诡的意境,”①

李贺的心态是病态的,这一病态人格的形成包含很多因素,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性格特征共同构成了其病态人格。偏激、极端、冷僻孤傲、自命不凡、自视清高,这些都是李贺身上的标签。“艺术的世界是人类情感的世界、体验的世界。”②诗歌是生活的写照,是诗人内心真实情感的艺术折射,李贺诗歌风格正是其矛盾心理历程的真实反映,独特的性格形成了李贺独特的诗风。

2 闪耀在诗歌中的色彩

对李贺诗歌善于着色的特点,自唐代以来,皆有论述。最早注意到李贺诗歌善于着色的特点的人是李贺的好友沈亚之,沈亚之在《送李胶秀才序》中说:“李贺之诗,多怨郁凄艳之巧”。唐代诗人张碧在《唐诗纪事》(卷四十五)中说:“读李长吉集,春拆红翠,霹开蛰户,其奇峭不可攻也。”宋代的李纲也说“长吉工乐府,字字皆雕锼。”(《梁谿集》卷九)。严羽的《沧浪诗话》中也说:“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陆游对李贺诗的评价也甚高,范晞文在《对床夜语》(卷三)中引用了陆游谓李贺诗“如百家锦衲,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唐宋之后,元明清三代对李贺善于着色的特征继续加以讨论,元人郝经《长歌哀李长吉》称赞李贺之诗如“赤虬嘶入造化窟,千丈虹光绕月明”。而王思任也称李贺诗“时而花肉媚目,时而冰车铁马,时而碧磷划电,阿闪片时,不容方物”。③清代的方扶南用“如铁网珊瑚,初离碧海,映日澄鲜”之语来形容李贺诗的特点。清人毛驰黄认为,李贺诗“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著名学者钱钟书亦说“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幻情奇彩,前无古人。”⑤。这些观点均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到了李贺诗歌善于用色的特点,从而使研究李贺诗歌中的色彩成为对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色彩词与李贺内心的情感世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对不同色彩的运用,其诗歌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悲愤,从而使诗人躁动不安的心灵得到了一定的解脱并获得了慰藉。

唐代诗人中善于运用色彩词的有王维、韩愈、李贺等,据统计,王维诗歌中所用的色彩词占总用字数的1.5%,韩愈是0.8%,而李贺则达到了3.3%。⑥从李贺诗歌来看,他对色彩词的运用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在他的诗里,色彩词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④ – 6 –

【篇四】李贺诗歌酷好瑰奇冷艳色彩的原因

浅论李贺诗歌风格与其心境的关系

内容摘要:

论文 关键词:奇诡;幽冥凄冷;忧苦:心境 论文摘要:在李贺短短的27年生涯中,他体弱多病,命运坎坷,仕进无路,空有抱负而无处施展,于是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中,把他内心极为浓郁的伤感情绪和幽僻怪诞的个性特征,都写进了诗歌中。他的每一首诗、每一意象都体现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指向,反映着其心灵独特的历程,给人以心理的刺激,诗句、诗意、诗篇无不带着冷,透露着凄神怅骨的哀激之思。

论文 关键词:奇诡;幽冥凄冷;忧苦:心境

在 中国 文学史上,李贺以其诗歌奇特的风格和影响而引人瞩目。他年仅二十七岁便不幸早天,遗留在世的作品也不过二百多篇,可是却能在名家卓立的中唐诗坛上别开蹊径,崛起于大家的门庭堂芜之外,杜牧为他写序,盛赞其诗歌之美;李商隐为其立传,称他为“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的奇才;皮日休赞许李贺为自李白以来百年内诗歌之翘楚。后世诸多诗人都对他推崇备至。吴汝纶《跋李长吉诗评注》说:“昌谷诗上继杜韩,下开玉奚,雄深俊伟,包有万象,其规模意度,卓然为一大家。”

一、李贺的诗歌风格

幽冥凄冷是李贺诗歌的主体格调。杜牧曾以诗人所独有的 艺术 敏感力,用诗的语言形象指出李贺诗歌的特征:“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连,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墙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陟殿,梗莽丘垅,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嘧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十分鲜明地说出了李贺诗歌奇诡冷艳的特点。

李贺诗歌不屑作平常语,“辞必穷力而追新”审美趣味是随着时代的 发展 而变化的,只是一味的搬用传统,常常难以创作出优秀的诗篇来。所以,对前人常表现的题材,李贺不愿步人后尘,而是以新奇取胜。例如:“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人们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一空依傍,自铸新词.采用“肠直”的说法,愁思索绕心头,把纤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奇。凭吊之事只见于生者之于死者,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自己这个不幸的生者,更是石破天惊的诗中奇笔。

李贺素以富于想象著称,并且他思路的展开以及想象的衔接处多异于常理,充满错觉与幻觉。故所写诗歌也常常有奇幻的特色。如《梦天》中的“老兔寒檐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取奇幻之象,构成包容诗人对月宫,对人世沧桑深沉感慨的意象,实现了尘世与天国的极富生命寓意的时空转换,显得无比奇幻怪谲。再如他的《天上谣》:“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骊缨。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这首诗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种种新奇瑰丽的幻境来。诗中所提到的人物和铺叙的某些情节,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内容。但诗人又借助于想象,把它们加以改造,使之更加具体鲜明,也更加新奇美丽。象“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不仅使王子吹的笙有形可见,而且鲜明地展示了“龙耕”的美妙境界。总之,诗人把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与心中虚幻世界融为一体,用诗歌传达他内心的奇情幽思。

李贺还常常选择一些冷僻的意象,构成幽冥凄冷的诗境。例如《秋来》“桐风惊心壮士苦,

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诗人画出了一幅多么凄清幽冷的画面,而且有画外音,在风雨淋漓之中,仿佛隐隐约约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唱着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他的遗恨就象苌弘的碧血那样永远难以消释!一个凄冷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其他如“嗷嗷鬼母秋郊哭”(《春坊正字剑子歌》),“桂叶刷风桂子坠,青狸哭血寒狐死。百年老鹄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神弦曲》)“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等,意象寒气逼人,透出阴幽之境,给人阴森恐怖之感,使人觉得诗中多鬼气,非白昼之下不敢读也。

李贺对于诗歌物象的色彩描写,多喜用冷艳色调的语言。如写红,有“冷红”、“愁红”,写绿,有“凝绿”、“寒绿”、“颓绿”,还有“青紫”、“酸风”等。他宛如一位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是勾勒轮廓而已。并在关键色彩上加以哀伤字眼,注入强烈的主观感受,使其诗歌呈现出凄冷格调及病态美的特征。他常常把多种色彩交织起来,构成一幅幅裱艳斑驳,令人目乱神迷的画面。如《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裱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旬旬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裱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他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给人以感官刺激,造成浓烈的悲壮气氛和心理效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李贺心境产生的原因

中唐诗坛产生出李贺这种具有鲜明风格的诗歌,一方面是唐诗发展的必然趋势决定的。唐诗到李杜,题材的广泛、手法的变化、体裁的运用都达到了极高的境地。他们是丰碑,更是不易跨越的高峰。中唐诗人的境况即是如此:前辈诗人的辉煌成就可以给他们以借鉴,诗坛的喧嚣过后他们能够在师承之中冷静地有所扬弃,有所创新——形势逼着他们要有更细微的观察体会,更深刻的挖掘,更广泛的开拓。

但是,李贺奇诡凄冷诗歌风格的形成更主要的是李贺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创作主体的忧愁苦闷的心境对其产生的作用。这是李贺诗歌风格缘起的最具决定意义的一面,也是理解李贺诗歌的一把钥匙。

李贺一生,备受压抑之苦,使得他的心灵有时变得畸形而异于常态,内心忧愁苦闷,而形成他忧愁苦闷心境的原因首先应是当时社会的中衰气象:兴盛一时的大唐帝国,经历安史之乱后,已显露出衰败的迹象。当时藩镇割据严重,朝廷内朋党斗争激烈。元和时代短暂的中兴也并未使帝国再现辉煌,只是回光返照,转眼又呈萧瑟衰朽之象。这个时代的诗人们,一方面经历了前辈诗人没有经历过的政局动荡和贫困生活,思考的深刻,体味的沉痛也非前人可比。但另一方面,他们已少有前辈诗人的宽广胸怀和阔大气象。中唐诗坛上作品题材多琐屑细小,微观的挖掘是更加深邃了,相比之下,宏观把握上即显得不足。中唐诗人的眼光常局限于自身的困顿遭遇,他们既不象具有蓬勃青春气息的盛唐诗人那样志向远大,也不象晚唐诗人那样近于一无所有后的悲哀。中唐诗人处在他ff]-者之间,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是那种欲说还休,失望和希望混杂的尴尬和无奈,这一点在李贺诗歌中则是常常贯注的凄恻、幽冷而又奇崛之气。他的诗歌中没有衰败到极点的深深叹息,而是在绝望中仍有丝丝的希望和寄托的激荡不平:这种忧愁、凄怆的气象正和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吻合,也充分体现了时代背景对李贺内心的愁苦心境的影响,乃至对其诗歌风格的影响。

其次是仕途受阻怀才不遇的功名苦痛对其心境的影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向来视“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高境界。而在唐代,这种人生最高境界的实现,往往要依靠在科举 考试 上。李贺是唐宗室后裔,但家世衰落,他少时聪慧而有诗名,志向远大,自恃甚高。在诗中一再以“皇孙”、“宗孙”、“唐诸王孙”称呼自己,希望通过科考置身通显。《旧唐书》谓李贺“七岁能辞章。”唐人赵磷《因话录》云:“张司业籍善歌行,李贺能为新乐府,当时言歌篇者,宗此二人。”而且《旧唐书》甚至把李贺与先辈诗人李益相提并论:“贞元末,名(李益)于宗人贺(李贺)相桴,每一篇成,乐工争相贿求取之,被声歌,供奉天子。” 然而,在李贺准备考试时却因为父名而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仕途功名的无望,对自恃甚高的李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心中充满找不到出路的哀伤和雄才难展的激愤:“束发方读书,谋身苦不早。狭行无廓落,壮士徒轻躁”《春归昌谷》清人姚文燮注此诗云:“高才为时所嫉,如好鸟之处缯檄,嘉鱼之再笼罩,安能振羽鼓鳞,任我飞跃?举步穷途,轻躁又安庸乎!”可谓一语中的。实际上,李贺在很长时间内仍是对抱负的实现有信心的。因此,如果要探求李贺在仕途受阻,功名不就的情况下的真实心境,我们还要聆听诗人冷静思考时的心声。“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这首《崇义里滞雨》较好的表现了李贺对自己仕进遭遇的思考,“忧眠”之忧,“梦封侯”之梦.道出诗人心中对未来的不安及对功名难以实现的感慨。而诗中的“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则是诗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开篇之“落莫”二字,不仅在精神上表现了诗人心中的苦寂,还透露出此诗是李贺的心声倾诉,是诗人愁苦心境的写照。随着时光流逝,希望进一步幻灭,李贺心中的苦寂日益沉重,“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赠陈商》)我们知道,在现实社会,一个人的名字如果能为同时代的人所了解,一个人如果功成名就,他的生命的价值就得到体现。但功名的是否成就,常常是难以如人愿的。于是,这种对功名的向往与这种向往难以实现的矛盾,便一直紧扣诗人的心弦,使得“建功立业”和“怀才不遇”的咏叹,在文学创作中长盛不衰。李贺这一点要比别人不幸的多,他连追求功名的资格都没有了。“秋风吹地百草干,华荣碧影生晚寒。我当二十不如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开愁歌》)仕途希望的幻灭,带来的是内心的忧愁苦闷。

可见,年少才高的李贺,对功名的追求是有很大信心的,但客观的原因却使他满腔抱负化为泡影,这种来自仕途的打击对他身心构成了极大的伤害,使他心神交瘁,末老先衰。这就使他诗歌充满凄冷的悲情色彩。

【篇五】李贺诗歌酷好瑰奇冷艳色彩的原因

简论李贺诗歌意境的特色

简论李贺诗歌意境的特色

【摘要】李贺是一个以“辞尚奇诡”著称的诗人,他的诗以凄艳诡激诗风,惊迈时辈,屹然别立于中国诗歌长河,以其诗歌风格独具的意象群,营造了具有鲜明特色,不同常人的诗歌意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美学追求。

【关键词】李贺;诗歌意境;奇艳;音乐;非常规词

意境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这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李泽厚在《“意境”杂谈》中论述到:“意境客观景物与主观情趣的统一。”在美学家宗白华看来,“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简而言之,意境就是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亦或是客体的情境与意象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审美境界,这其中有些境界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而所谓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诗歌意境的构成也有不同的类型,有的以写物为主,有的以写情为主,有的以写意为主,所以王昌龄《诗格》中有物境、情境、意境的“三境”说。从美学角度来看,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和“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所谓“意境”,即情与理、形与神的和谐的统一。 在诗歌极度繁荣的唐代诗坛上,能作超现实想象、并以构建超现实意象为审美追求的诗人寥寥无几,李贺无疑是这极少数诗人中最为杰出的一位。李贺诗歌往往宕开一笔就造成一个奇景突现,异彩缤纷的境界。构思更是超越时空,思维跳跃很大,给人以开阔的景象,再加上各种的色彩使意境更为瑰丽。诗歌的构思则采取多层次的手法来丰富诗歌的含义,加深诗歌的意境。通过对李贺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的理解,从另外细致的方面理解他的意境。

一、李贺诗歌的鲜明意境

李贺的诗歌可用一个“奇”字来概括:奇妙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奇丽的语言,奇峭的意境,构成了李贺诗歌的奇崛。他很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一个“奇”字是李贺的浪漫主义诗篇不同于别人李贺诗歌酷好瑰奇冷艳色彩的原因

的显著特点。后晋刘朐曾说:“其文思体势,如崇石峭壁,万仞崛起。”(《旧唐书·李贺传》)由此可见,李贺诗歌之奇谲可用崇山峻岭来形容。

李贺诗歌的艺术成就在于其独特的创造性,他惊人的想象力创造出干奇百怪的形象,描绘出缤纷斑斓的色彩,塑造出奇特的意境,这使李贺的诗歌光彩照人。如《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黑云”“甲光”的对比意象来显示在敌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形势时,日光下守军的阵营和士气,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李贺运用了“秋色”“ 燕脂”“ 夜紫”“ 红旗”“黄金”,这些大量颜色的对比,不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战场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副色彩斑斓的画面。而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这是一首写战争的诗,按照朱世英先生的说法,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一般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的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意象,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浓重艳丽的面画,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从而有力地烘托出了酷烈的战争场面,产生了极强的表达效果,构成了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

二、意境与音乐的联系

在李贺的诗歌当中,音乐与意境有着深厚的联系。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李贺写下不少有关音乐的诗作;二是把音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去展现他想描绘的其他事物。李贺在描写音乐的诗作里,主要是通过神话传说的意象以及高度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去描写音乐的,着重表现听音乐人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对乐音进行直接的描绘。这样便营造出诡奇壮丽并与神话相互交融的想象性意境。 李贺擅长用音乐作为通感的艺术手法,主要是把直接的视觉形象的画面或者是想象中的视觉形象的画面通过音乐的听觉去表达。这样在意境上沟通了不同的感官,这样让画面形象生动起来的同时,拓展了阅读者的想象空间。著名的《李凭箜篌引》便是这方面的典型: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前八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它们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李贺诗歌酷好瑰奇冷艳色彩的原因

目不暇接。结末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李贺在其中则采用了想象、夸张、通感等多种艺术手法,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仿佛再现了美妙的乐声。诗中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性的、优美的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动人的乐声绕梁三日,令神仙惊叹,老鱼跳波,蛟龙起舞,使人三年不知肉味,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同时,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三、非常规用词对意境的影响李贺诗歌酷好瑰奇冷艳色彩的原因

李贺写诗,求新求奇,刻意雕琢,用其母的话来说就是“要呕出心乃已耳”。关于这一点,前人早已明确指出,如高棅:“若长吉者,天纵奇才,惊迈时辈,所得离绝凡近,远去笔墨畦径”。①因此在中国诗歌的历史上,李贺的用词是非常独特的,没有任何一个诗人像他那样偏好老、死、衰等词语,而在他的作品中残、断、堕、瘦、古、鬼、枯、颓、病、败、朽、暮、弊、破、哭、愁、幽、折、荒、血、寒、泣、悲、凄这些表述也随处可见。如此的非常规用词,对李贺诗歌的意境产生了三重主要的影响。一是使作品充满了阴冷凄森的气息,增添了对非常规环境的描绘,如“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北中寒》)。二是把自身的愁苦与周围的世界物象相互交融,反映了作者内心中的压抑,如“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开愁歌》)。三是让非常规环境与人相互对立,展示对现实的批判与控诉,如“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平城下》)。

在李贺的个别诗歌中,其非常规用词让诗歌有了多重的意境与解读方式。如《老夫采玉歌》中的“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李贺用他的文字描绘了一幅恐怖的老夫采玉的景象,从而对当时的统治者自顾自身享乐而不顾民间疾苦的现象作了深刻批判。对这句有几种解读,而解读的关键在于“厌”字。“厌”在古代汉语中有几种意思:一是“厌恶”之义,二是“饱食”之义,三是还有“压住”之义。在取“厌恶”意的时候,我们读到了蓝溪水与采玉者的不可调和的相互对立,采玉的蓝溪水厌恶生人,所以它让无数人死于其中,同时那些死去的人即使过了一千年也依然憎恨着蓝溪水,这一描写可谓惊心动魄。取“饱食”意时,① 高棅.《唐诗品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诗歌表现出一种“程度感”,展现了牺牲人数之多。而 “压住”则从采玉者的心理情感上,表现劳动者的沉重与悲苦。

综观以上可以看出,李贺作为以“辞尚奇诡”著称的诗人,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意境:突破常规,运用非常规词语;并把音乐联系自己的意境之中;运思深曲,意境超常,用独具风格的意象和奇特的构思构造出鲜明的意境。这是更近于一种病态的天才的幻想,是常人的思维很难进入的,给人以出奇制胜的美感。李贺这位一位天才诗人,以自己敏感的心灵,深沉的思索创造了与众不同的诗风,他在匆匆的生命之旅中,以五彩之笔构筑了一个多姿多彩、瑰丽奇异的意境世界和艺术世界。

参考文献:

[1] [唐]李贺著.[清]王琦注,王步高,刘林辑校汇评.李贺全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1.

[2] 朱立元主编.美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 张少康.论意境的美学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4).

[5] 马学林.论李贺诗歌的意象个性特征[J].名作欣赏,2008(24).

[6] 王永.李贺诗歌的审美特征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

[7] 徐毅.论李贺诗歌的意象特征[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篇六】李贺诗歌酷好瑰奇冷艳色彩的原因

论李贺诗歌的怪诞之美–开题报告

题 目:论李贺诗歌的怪诞之美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一、选题意义:

“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这是笃论。对文学史上人物的评价亦然。李贺短短一生中留下的为数不多的诗篇,像长空中倏忽飞逝的流星一样,强烈的光芒在人们头脑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后世诗歌的发展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而他的诗歌的怪诞之美,又是构成这种印象和影响的因素之一。基于这种认识,对李贺诗歌怪诞之美的探讨,似乎不无裨益。

二|、前人研究的状况:

1.汪江波<<李贺诗歌之美学特征及其成因>>李贺诗歌酷好瑰奇冷艳色彩的原因

李贺诗歌的美学特征,首在强烈的主体投射性,次在形式的陌生化,次在通感。虚荒诞幻是其外表,绝望苦闷为其内核。李贺诗歌是苦闷愁郁之象征。但形成李贺诗歌美学风格的诸因素中,时代客体的中衰气象和创作主体的自身原因,是最具决定意义的一面。

2.武杰<<论李贺诗歌的奇异想象>>

李贺诗歌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在于他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在于他的诗歌中有许多奇异而独特的想象。艺术上有超常的造诣。另外,李贺善于学习前人的经验,继承了楚辞、乐府、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博采众家之长,又充分发挥自己的奇异联想等创造才能,使他的诗歌独放异彩。尽管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在李贺诗歌中时时发出幽怨感伤的情调,流露出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有些诗句也过分追求险僻,因而造成思绪不连贯、语意晦涩难懂等缺点,但他的诗歌中不少积极的思想内容,尤其是他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还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3.康琪<<浅谈李贺诗歌的四奇>>

李贺诗歌风格奇崛冷艳,表现手法多样,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运用色彩、比喻、词汇、典故四个方面李贺诗歌体现出奇特的艺术特点。

李贺诗歌酷好瑰奇冷艳色彩的原因

李贺的诗歌给人的突出印象就是“奇”。他的创作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所以自成一家”。一切逸才奇险,超凡万物都包含在了李贺的诗中。读他的诗不能用理性的头脑去诠释,因为诗人挣脱了所有理性的桎梏,用令人目眩神迷的艺术之光穿透了时空的疆界,向读者展示出了一个李贺所独有的奇特的世界。

4.夏雪辉<<“诗鬼”之“诡”>>

李贺诗歌魅力表现在许多方面,独特的结构方式是其重要因素之一。李贺诗歌的结构艺术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总体章法上跌宕跳跃,起伏不定;二、句法连接上起结无定,不蹈常轨;三、表现技巧上虚实错综,变化多姿;四、审美追求上意脉内藏,连接无迹。

李贺诗的结构多变,呈献出了一种跌宕起伏,错综变化,迷离恍惚的艺术美。而这种奇诡风貌正是源于李贺内心情绪的多变。李贺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他有抱负、有个性,但却遭遇坎坷与不幸。一方面是沉重的情感负担,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安身立命之处,无所归依。因此,他便转向诗歌,把

感情的重负发泄出去,展示给众人。他心中的千般苦,万种情,化为诗歌的千奇百怪。李浩先生说:“在他的作品中,更多的是生活的变形,感受的熔铸,情感领域的开拓。展现出的是另一个风云变幻、江浪淘沙的空间——诗人广袤无垠的情感世界、幽深的心灵冥府。”李贺诗的意义在于,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和心理世界。它以其奇诡的艺术形式,为读者展示了另一种形态的美。虽然有的诗由于形式结构过诡而至于晦涩难懂,但是,他思维的跳跃跌宕、结构的不拘常法,确实为诗歌开辟了一种新的美学风格,这是在盛唐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富有鲜明个性特征的风格。

5.廖明君<<生命的诗意探询——李贺诗歌的哲学解读>>

李贺诗歌以东方人的思维和中国人的诗性智慧,运用极富艺术魅力的诗化语言,围绕人、鬼、仙三种生命不同的状态,通过过去、现在、未来以及尘世、鬼域、天国的建构来完成特定的时空转换,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一生命哲学的核心问题作出了精彩的极具个性的回答。只有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切入,抓住李贺对人生之功名、享乐、苦难、爱情、死亡、永恒等种种问题的追问这一关键,才能揭示出李贺诗歌内在的哲学意蕴和精神实质。

6. 魏祖钦<<李贺诗歌的结构艺术>>

李贺不愿意屈从于传统诗歌结构美学的条条框框, 用常规的结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相反, 他更愿意以一种不受拘束、灵活多变的结构形式来传达自己的心灵感受, 从他的诗集中多为古体诗就可看出这一点。纵观他的诗歌, 他的结构方式有如下一些突出的特点:1.章法跳跃, 跌宕起伏;2.起结无定, 不蹈常规;3.虚实错综, 变化多姿;4.意脉内藏, 连接无迹。

三、我的研究角度、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的研究角度:李贺诗歌的怪诞之美。

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总结李贺诗歌的怪诞之美的多种表现形式和探讨李贺对死亡的独特见解

四、我的研究方法:

本文在论述过程中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归纳总结了李贺诗歌的怪诞之美的多种表现形式,以及探讨了李贺对死亡的独特见解。

五、主要参考文献(10种以上):

[1]汪江波.李贺诗歌之美学特征及其成因[J].淮海工学院学报,1994,1(12A):23-25

[2]武杰.论李贺诗歌的奇异想象[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8,1(23):4-7

[3]康琪.浅谈李贺诗歌的四奇[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23:11-16

[4]夏雪辉.“诗鬼”之“诡”[J].长江论坛,2004,2:51-59

[5]张燕瑾,吕微芬.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隋唐五代文学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3

[6]张明非.唐代文学研究年鉴[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唐]李贺.李贺诗歌赏析集[M].傅经顺图书出版社,1996

[8]陈治国.李贺研究[M].巴蜀出版社,2009

[9]陈贻焮.唐诗论丛[M].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

[10]廖明君.生命的诗意探询——李贺诗歌的哲学解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4:10-17

[11]魏祖钦.李贺诗歌的结构艺术[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3:13-17

六、指导老师意见:

【篇七】李贺诗歌酷好瑰奇冷艳色彩的原因

李贺诗歌中的通感现象

2014年6月26日

李贺诗歌中的通感现象

摘 要: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九世纪初,在百家齐放的唐代诗坛上,李贺是一位有着独特成就,早熟而短命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短短一生和他留下来的诗歌,像长空中倏忽飞逝的流星一样,强烈的光芒在人们头脑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诗歌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个性特征鲜明,极富新意和独创性,其中大量所使用的通感手法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李贺 诗歌 通感现象

目 录

一、李贺诗歌中的通感现象.1

(一)通感手法的特点.2

.3

(二)通感手法的风格.4

.5

二、李贺诗歌中的通感现象的原因 5 6

7

参考文献…………………………………………………….8 致 谢 9

在中唐诗坛,李贺诗风可谓独树一帜,彰显个性,向来受到历代诗评家的关注,并且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李贺诗一向怪异,其独特的想象力令人称道。怪诞、幽冷、跳跃的灵动;瑰丽、鲜艳的色彩,天地神鬼,凄风冷雨皆有其造化,可谓别出心裁。故有人赞叹李贺诗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易为奇险。且称他为"诗鬼".这是李贺诗歌的成功之处。

一、李贺诗歌中的通感现象

钱钟书先生在《旧文四篇·通感》中指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颜色似乎会有温度, 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如汉语中的一些表达法"热闹,冷静,冷眼,清净,音色,彩铃,声音刺耳,眼睛尖,口味重"等。小孩会说"妈妈的牛奶面奶闻起来好甜啊!"。电视广告也有"听得见的微笑"之说.

同样,在文学艺术创作(鉴赏)中通感也是各种感觉(官能的、心灵的)间的互相沟通,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觉的通联。在通感作用下,色彩可以呈现冷暖的变化,声音可以表现为物体的质感和动感,原有的界限在心灵中被突破。 在我国历代诗人的作品中,通感的运用十分普遍,然李贺较为突出。李贺是一个强调自我感受的诗人,运用这种表达来塑造形象的的诗句很多:"冷红泣露娇啼色"(《南山田中行》),"海绡红文香清浅"(《秦王饮歌》),"东关酸风射眸子"(《金铜仙人辞汉歌》),"松柏愁香涩"(《王睿墓下作》),"愁红独自垂"(《黄头郎》),"苦风吹朔寒"(《感讽六首.其二》)等等。通感作为一种常见的的修辞手段,诗人经常会大胆地运用新颖甚至是离奇的通感现象。诗人对事物往往突破了一般经验感受,有深细的体会,因此推敲出新奇的词句。从语言形式上来看,通感隐喻十分新奇,捉摸不定,正如在李贺笔下,风有"酸风",雨有"香雨",箫声可以"吹日色"(《难忘曲》),月光可以"乱寒露"(《春坊正字剑子歌》),形容夏日之景色,是"老景沉重无惊飞"(《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表现将军之豪勇是"独携大胆出秦门"(《吕将军歌》)……借助通感,使抽象有了外形,李贺追求神似,着意"表现",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惊世境界。

(一)通感手法特点

综观李贺诗的通感手法,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李贺诗歌的总体特征,前人有的评,那就是奇诡。"李贺字长吉,郑王后,其诗尚奇诡。以鬼才称"[1]浪漫派的文学,总是想象力愈丰富愈奇诡便愈见精彩。而李贺诗字字句句都经过呕心斟酌,想象力更是千锤百炼。他"凭想象和他的敏感可以看出不同事物的相互感应。"他的写法,确有几分诡道,总在不经意间将你的想象力引发至极致,通过无声的语言唤醒你的各种官能感受.[2]如"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咏怀》之一)风吹动的是鬓发,不是影子。但影随鬓动,加一"影"字,细腻地表达出物体运动带来的光和影的变化。"石涧冻波声,鸡叫清寒晨。"(《自昌谷到洛后门》现实中,因天寒而凝冻的只能是水波,但声随波止。"冻波声",更衬托出周围的寂静,及溪流凝固的样子,凭添几分冷的感觉。"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妖啼色"(《南山田中行》。"冷"本是人的感觉,却和表示颜色的"红"放在一起,来代表秋天的花朵,秋风萧瑟.人为禁起阵阵凉意,娇嫩的小红花独自绽放于这秋日的原野,但亦有冷的感觉."冷红"二字是触觉与视觉的沟通,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又似人之泪珠点点,于是仿佛听到啼哭之改朝换代,视觉形象又转化为听觉。而一"娇"字又写出秋花如女子般柔弱又楚楚动人的状态。这等悲秋可爱可怜之态,又不禁又令人联想到女子的形象.如果说这些足以体现诗人诗人表现力和词汇的丰富,不如说是其感觉的细腻;如果说这是诗人语言的生动,不如说是诗人生活体验的真切。

其次, 他很善于借助浓郁的色彩和光感将内在的情感视觉化。色彩对视觉的刺激是十分强烈的,如能将某种情感或心灵的感受以色彩传达出来,那么就不仅是视觉上的刺激,同时也将心灵的感受,即情感视觉化、形象化了。用色彩抒情,用色彩状物,是贺诗的一大特点。在他的二百余首诗中,用以表现色彩的字竟有五百余处。他不但擅长在诗歌中涂抹,点染色块,而且还要努力让那些静态的视觉意象里的颜色活起来,动起来;人格化,情感化,于是色彩与触觉、情感相通。色彩在他的诗中已不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的刺激,而是一种情感的刺激。为此,有人认为李贺以丰富的色彩形象,竭力表现强烈而独特的自我感受。这种强烈的色彩涂抹使他的诗具有了西洋油画的况味。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我们看到了情感化,人格化的色彩。“云”上一“黑”字,一

方面凸显了形势的紧张严峻,另一方面表现了心理的压抑并具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之后又有“甲光向日金鳞开“的金光闪烁,在色彩和形象上与前句形成了强烈对比。再如;什么"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二月》),什么“白日下昆仑,发光如舒丝"(《日出行》),等等,有红有白也有光。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诗人的头脑里,自然界所引发的具有官能性的意念、情感在综合地发挥着作用。在这里,颜色不仅是视觉的,同时又是情感的,是诗人心之灵光;它不是语法意义的存在,而是情感的象征意义的存在;它调动着诗人所有的感觉,包括心的感觉;它是活的,流动的,可见的情感。“黑”、“白”、“淡”都蕴涵着某种象征义,是情感突破了心灵的内在抑制,以鲜活的色彩向心外的流泻;是油画的品质和造型艺术的风格在我们眼前的活现。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家必须是创造者,他必须在他的想象里把感发他的那种意蕴,对适当形式的知识,以及他的深刻的感觉和基本的情感都溶于一炉,从这里塑造他所要塑造的形象”看来李贺确实抓住了事物间“本质”的关系,并把“感觉”与“情感”溶于一炉了.

还有,就是多种通感的泛化运用。他的感觉的交互共通可说达到了随心所欲 的境界,李贺通感的运用,简单的如一种感觉比喻另一种感觉,复杂的如几种感觉混同在一起使用(即复合通感),在他的诗篇中都很常见。典型的如"烹龙炮凤玉脂泣",以听觉中 的一个"泣"字,写出了烹饪着的食物的视感、听感,读着这一句诗,即想见食物的色香味来。"羲和敲日玻璃声"也是听觉、视觉、触觉复合使用,表现力的丰富在这里有很好的说明。超常的感觉是李贺的天生特质。他的所有感官都像雷达一样敏锐地张开着,各种感觉互相贯通,他凭想象和敏感可以领会到不同事物的互相感应。而且正因为有想象的介入,使他在通感中所使用的意象也往往离奇诡谲、意出天外,他甚至用非现实的事物来比拟现实中的事物或经验,使要传达的感觉更为神秘莫测。如《李凭箜篌引》,写的本应是一种单一的感觉—听觉,可是在富于幻想的诗人笔下,却成为有声有色,有人物有情节的缤纷绚丽的一篇神话故事。"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诗人对箜篌声音的直接描写。听,乐声是多么激越清脆,就象那昆仑美玉碎裂的声响;乐声是多么舒缓柔和,就恰似那对舞的凤凰在悠扬鸣唱:乐声又是如此凄淡哀怨,就象那残荷泣露含着无限忧伤;乐声又是如此明丽而适畅,就象那兰花吐蕊,解颐开颜,栩栩自得,笑声中送来阵阵芳香。李贺写演奏调动了各种知觉和联想,这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李贺诗歌酷好瑰奇冷艳色彩的原因 李贺诗歌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