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 艾青ppt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正确划分是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3.学习有关象征的表现手法。

4.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关键诗句的理解。

2.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本诗的主旨。

※教学难点

1.运用意象的表现手法。

2.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写下了表达爱国主义感情的诗文名句,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还有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些不朽的诗句都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爱国志士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同样表达诗人爱国情怀的现代诗歌《我爱这土地》。(板书)

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他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1932年,作为一个美术青年,由于在上海从事进步绘画运动,艾青被捕入狱。他失去了所有的画具,但他却拿起了笔,进行诗歌创作。这一写就再没有停下来,他写出了个人也是新诗史上感人的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8年11月,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到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就是在这样的危急关头,艾青用他那饱蘸深情的笔写下了《我爱这土地》。

三、解题

题目“我爱这土地”中,能够直接表达出作者情感的是哪一个字?————“爱”,“爱”字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的热爱。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在他的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事物一个是土地,另一个是太阳。在这里,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你们觉得“土地”指的是什么?————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事实上,对祖国的热爱,才是艾青作品中咏唱不尽的旋律。那么,象“土地”这样被诗人赋予了一定含蓄的象征意义的事物,我们就把它叫做“意象”。《我爱这土地》也就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四、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正音、规范诗句的停顿及重音)。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诗歌。

3.指名读。

4.全体学生齐读,充分感受诗句中的深情。

五、鉴赏全诗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诗人在这里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不是一匹驰骋疆场的战马,目的在于一只鸟是平凡的、普通的、他的力量是十分弱小的。作为这样一个弱小的个体“野”要歌唱,也要为它深爱的土地尽一份力量,小鸟都能这样,又何况是人呢?诗人作为一位有志青年,以天下为己任,就更应该为它爱着的土地歌唱了。

我们都知道鸟儿鸣叫声一般都用“优美”、“清脆”来形容,可诗中鸟儿的呻吟却是嘶哑的,如果我们把“嘶哑”换成“清脆”、“嘹亮”好不好?

————不好,因为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持续不断、不畏艰险地一直歌唱着,哪怕喉咙充血、声音嘶哑,也不会停止对土地的歌唱,同时它还背负着沉重的苦难和忧郁,面对着暴风雨,它的声音不可能清脆、嘹亮,它对暴风雨的态度是愁恨的、愤怒的。

2.从以下四句中,找出鸟儿都歌唱了什么?

————土地、河流、风、黎明。(板书)

这四个事物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意象”,意象是用来传达抽象含蓄的感情的,那么诗人在这里都向我们传达了怎样的感情呢,我们具体来看这四句诗。

3.“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土地”代表的是什么?————祖国。

当时的祖国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之下?————正在遭受一场“暴风雨”。

“暴风雨”指的是什么?————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所以这里的“土地”象征了多灾多难的祖国。(板书)

4.在这样的血雨腥风下,中国人民屈服了吗?我们看下两句“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的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河流是永远汹涌的,风是无止息的刮着的,这说明中国人民的意志是不会被摧毁的,“河流”表现了民众的悲愤,“风”表现了民众愤怒的情绪,“河流”与“风”象征了中国人民坚持到底的反抗。(板书)

学生齐读者两句诗,读出慷慨激昂的气势。

5.这两句中还有两个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的词,是哪两个?

————“悲愤”、“激怒”。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无耻行径,河流和风被激怒了,诗人艾青被激怒了,所有的中国人民也被激怒了。只要“暴风雨”一天不停,英勇的中国人就要抗争,而且要抗争到底。

6.“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黎明”象征了什么?————希望,使诗人对胜利深切的向往。(板书)

“黎明”为什么是“温柔的”呢?————人们经历了国土沦丧、腥风苦雨之后,终于透过树林间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大家想想这是黎明会带个你什么感觉?温柔,这个温柔与前面的暴风雨相对,给人们温暖、轻松、愉悦的感觉,充满了生机。黎明的到来,就意味着胜利的到来。

7.看到了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耶夫兰在这土地里面”

怎样理解这两句诗?(小组讨论)————对我深爱的土地,鸟儿即使喉咙嘶哑,也要去放声歌唱;即使死去,也要魂归这片热土,也要把自己的羽毛腐烂在这里去肥沃土壤。生于斯,歌于斯,死于斯,葬于斯。

这是鸟儿对土地的情感,艾青对祖国的情感。谁能替诗人把这种情感更直接的表达出来?

————对祖国的眷恋、至死不渝的爱。这是整首诗歌感情的升华。

再读者两句诗,把理解融入到朗读中。

8.鸟儿死了,艾青又回到了现实,代表所有被激怒的中国人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齐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是这样一个对土地无限依恋的诗人,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献给祖国的人,他为什么会流泪呢?而且还是常含泪水?这是懦弱的表现吗?

————不是,它是对战争给大地带来的灾难而悲痛,是因为对祖国深沉的爱而流泪,“常含泪水”恰好照应了开头的“嘶哑”。

9.最后两句的作用?

a.揭示全诗的主旨。

b.这两句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c.这是全诗的精华,是那个苦难的年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10.带着感情朗读诗歌。

六、结语

艾青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用手中的笔表达自己对祖国深沉的爱,今天的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背诵中结束课程。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完成课后“积累”以及“思考与讨论”的第一题。

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土地——多灾多难的祖国

河流——民众的悲愤

风——愤怒的情绪

黎明——希望、胜利

【篇二】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这是一首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的好诗,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所学的第一首现代诗,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后面几首诗的学习。因此,教学应根据文体特点,通过诵读法、探究欣赏法、比较阅读法 ,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美,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探究诗歌形象的象征含义及诗歌的主题,在比较中掌握学习诗歌的门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理解体味本诗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2.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与节奏美,通过小组品读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通过讨论析读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和真挚深沉的情感。

2.通过自主辐射阅读《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给战斗者》,进一步理解、感悟诗歌的意象及作品巧妙的抒情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

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激情。(板书:我爱这土地)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第一步:听录音范读;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

  第二步:学生自由朗读

  第三步;指名学生朗读

  第四步:全班同学集体朗读

(四)研读诗歌,理解主旨:

1、学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找出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并谈谈理由。

2、诗中是通过什么形象来表达出这样的爱国激情的?请你把相关诗句找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

3、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

学生再次朗读,体会表达效果,并尝试背诵。

4、思考:诗歌开头写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请你结合以上歌唱的内容,思考为什么这里用“嘶哑”一词,而不用“清脆”或“嘹亮”。

5、思考: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全班再次朗读、背诵。

6、思考: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7、讨论:本诗出现了许多“的”字,这样会不会拖泥带水,冲谈了诗味,谈谈你的理解。

(五)比较阅读,拓展学习:

  请将这首诗与我们学过的《我爱这土地》比较一下,说说它们有什么异同?

(六)布置作业:

1、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试一试,相信你会比例子仿写得更好。

2、艾青在诗中,含着泪水说:“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古往今来,在我们中华史册上记下了多少爱国志士的类似诗

我爱这土地

艾青

 鸟嘶哑的喉咙歌唱:土地

          河流

          风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黎明

我常含泪水

【篇三】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及答案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年级学科:七年级语文 备课人:马希英 一课时 时间:2014.4.28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诗歌中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链接材料作者简介:艾青和《我爱这土地》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 起抵抗,进

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自主学习

1、填空《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原名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2、请用“\”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探究展示: 1、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

2、诗歌开头写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请你结合以上歌唱的内容,思考为什么这里用“嘶哑”一词,而不用“清脆”或“嘹亮”。 3、“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 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4、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5、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6、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7、、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三、课外延伸:

1、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试一试,

相信你会比例子仿写得更好。

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这高峡出平湖的山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州飞船""

2、艾青在诗中,含着泪水说:“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古往今来,在我们中华史册上记下了多少爱国志士的类似诗篇,犹如繁星高悬夜空。

例:当我们抵御外侵,我们会记得岳母刺给岳飞身上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当志士至死不降,保持民族气节,我们不会忘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接着往下写,相信你会写得更精彩)。

答案

朗读注意把握三个方面的要领:

感情基调——深沉忧郁;语速——缓慢;节奏——停顿恰当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

鸟歌唱的内容有“土地”、“河流”、“风”、“黎明”。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这“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说明祖国大地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残、肆虐。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悲愤”“激怒”都表现出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充满了对那里的向往。

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2.诗歌开头写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请你结合以上歌唱的内容,思考为什么这里用“嘶哑”一词,而不用“清脆”或“嘹亮”。

“嘶哑”表达出“鸟儿”歌唱不已,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不会停止对祖国的爱的表达。如果用“清脆”或“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

3.“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 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鸟”是诗人自己的象征,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为祖国献身的愿望。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爱。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4.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6) 艺术特色:a.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在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赋于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是泛指,是共名,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作者自己),同样,大地.河流.风和黎明等,都是诗人心目中赋于了一定意义的形象。

b. 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达分层强化。运用比喻借物抒情,这是抒情方式的巧妙;为了能久久拨动读者的心弦,还要不断的强化作品本身的感情,作品开头就用“假如”这是第一层强化;以“嘶哑”来形容鸟声(一反鸟声优美清脆),这是第二层强化;又用一系列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加上一系列的修饰语,这是第三层

强化。

5、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6、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7、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三1. 略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宋·陆游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汉·班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表现乡愁的诗: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

【篇四】艾青,我爱这土地

公开课教案《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标:

1、了解艾青,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把握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3、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

我也爱我们的祖国,那你平时有机会大声的说,我爱我的祖国吗?

可能平时我们很少有机会表达我们的这种情感,那么今天我们机会来了,你愿意大声地说,我爱我的祖国吗?

谁愿意说?

我们一起大声的有激情的说!

师:很好!爱需要表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些图片,请同学们认真地看,看完之后,请同学们用“我爱我的祖国,因为我的祖国 ”,这个句式来说话好吗?

(生看图片)

师适时解说:1997年香港回归,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008年的中国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让世界为之惊叹!

2009年的阅兵式,强大的中国国力接受世界的检阅!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这是我们中国人首次承办的世博会,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世博会,百年世博,展示的人类文明的辉煌。

师:在重温了这几件令国人为之自豪骄傲的大事之后,哪位同学能用“我爱我的祖国,因为我的祖国 ” 这个句式来说话。

师:我爱我的祖国,因为她是我们的母亲。回眸历史,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过了60多年的光辉历程,但是我们也无法忘记那曾经的血雨腥风,更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伟大的诗人艾青写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屏显:标题作者)聆听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二、认识作者

说一下你对艾青的了解。(屏显)

他在1933年写了一首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诗,当他将蒋字的“艹”字头写下后就停了笔,他想起蒋介石背叛革命,共产党人血流成河,自己也曾身陷国民党监狱受尽苦难,他耻于与蒋介石同姓,为了报复蒋介石,便信手在“艹”字头下面打了个“乂”,这恰好是一个“艾”字,于是便以“艾”为姓。又因为艾青生于十二月,刚好农村里面十二月是青的季节,“海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之后“艾青”这个名字轰动全国,家喻户晓,然而他的真名倒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

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他以前是学画画的,后来被捕了,在狱中他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与闻一多、郭沫若齐名。

三、出示目标

师:认识了作者,让我们再来明确一下本节课学习的目标

(屏显)

1、了解艾青,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艾青,我爱这土地

2、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把握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3、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初读感知

“诵读是理解诗歌的敲门砖”。首先,我们进入本课学习的第一环节:初读感知(屏显:整首诗)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学生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用大声的朗读一遍诗歌,并用心感受一下诗歌的感情基调。开始吧!

2、指生朗读,指生评价

师:诗中有一个词语形容诗人的情感程度很深,谁找出来了?(深沉)

师:那针对这一种情感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调去读呢?

(整体来看我们应该用激昂的、深沉的)。

师:谁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这首诗?

师:请同学们酝酿一下自己的感情,为大家朗读一下这首诗。

师:谁能点评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

3、教师范读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这一首诗,大家想不想听!

4、全班齐读

师:请大家再把语速放慢一些,饱含深情的给大家朗读一遍。

六、品读悟情艾青,我爱这土地

师:其实,要想通过朗读把听众带进诗歌的意境中去,必须真正的理解诗歌。我们说:“作诗本乎情”,情感是诗歌的生命。那么,我们就进入第二环节:品读悟情

诗歌是诗人在特定背景下情感的流露。我们说:知人论世,才能准确地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师:这首诗写于1938年,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抗日战争时期)

师:其实早在1931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就已经践踏了我们的国土。谁愿意把这段背景资料给大家朗读一遍。

(屏显)知人论世:早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就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四个月内,黑、

吉、辽三省全部沦陷!1937年7月7日,随着卢沟桥的轰然炮响,日本帝国主义掀起了妄图灭我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他们所到之处疯狂肆虐,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

师:那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屈辱史,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给我们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民族之痛。请同学们再看一组图片。

(屏显)勿忘国耻 无法抹去的民族之痛

师: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了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致使30多万同胞惨遭杀害。南京这一座六朝古都,成了一个血腥的人间地狱。看着这样一组照片,此时此刻,你的感想如何?

生答

师:那如果你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你会怎么做?我想听听男同学的心声。

生:我一定会誓死报国。生:反抗报仇,与日本鬼子斗争到底。

师: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甘心做亡国奴。作为诗人的艾青,他也坚定的涌进了民族解放的洪流中,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诗人是借助哪些的意象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的学习这首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带着这几个问题,自由朗读诗歌,先自主思考,如果有疑难就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1、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请说说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意象是渗透了诗人的情感的具体形象)

明确: 意象

暴风雨打击的土地 —–遭受侵略蹂躏的祖国

汹涌着悲愤的河流 —–郁结在人们心中的悲愤(强烈愤怒的中国人)

无止息的激怒的风 —–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来自林间的温柔黎明 —–对光明的向往和希望

生死眷恋土地的鸟 —- 对祖国挚爱的诗人

o 土地——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

o 河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o 风 ——郁积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悲愤

o 黎明——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师:我们说:“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诗人往往借助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情感,所借助的具体形象在文学上叫做“意象”。

(屏显)意象即寓“意”之“象”,指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师:它本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因为带上了诗人主观情感,那么在文学上他就称之为“意象”,那在这首诗中诗人选用了哪些意象?

生:土地、河流、风、黎明、鸟

师:那么这种通过具体事物来暗示另一种事物,以表达某种抽象概念、思想和感情的写法叫什么呢?

生:象征

师:我们在高尔基的海燕中曾经学到过这种写作手法,那么诗人所借助的这几个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师:同学们,使用象征这种手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象征体和本体之间一定要有相似之处,不求形似,但求神似。要使人能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被“暴风雨打击的土地”我们就能够想到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祖国。那“土地上的河流汹涌着悲愤”它象征着什么?你能联想到什么呢?联想到谁?

生:当时人们心中的悲愤。师:人们心中的悲愤就如同河流一般汹涌着。

师:那“无止息的激怒的风”你能联想到什么?

生:

师:这种“激怒”无止息的吹刮着,刚才咱们同学看南京大屠杀图片的时候,老师注意到很多同学的眉头紧锁着,神情凝重,可见你的心中也充满着一种愤怒,对不对?这种愤怒代代相传,不会停止。“无止息的吹刮着”不用“吹拂”而用“吹刮”,你感受一下,程度一样吗?

这种愤怒非常强烈。那这三句话,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用什么样的语调、语气去读? 生:悲愤

师:谁能带着强烈的愤怒再给我们读一下。

师:那黎明的温柔它又象征着什么?

艾青,我爱这土地

生:光明的到来

师:在艾青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是“土地”“太阳”,那么黎明无比温柔,而且还是来自林间的,在这里他为什么不用太阳这个意象呢?

生:仅仅是胜利的曙光,但是人对胜利仍充满着渴望。

师: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那我们说:“黎明来了,胜利还会远吗?”那我们再读这句话时候,一定要读出深深的向往之情。闭上眼,仿佛就看到了喷薄而出的太阳,谁愿意给大家读一下这句话,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句话所营造出的诗的意境。

2、诗中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如何理解这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明确:这只鸟生命耗尽,将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寄寓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师:诗人对祖国的这种爱可以用哪个成语可以形容?

师:至死不渝。这种深沉的爱国之情,诗人借助意象抒写的淋漓尽致,这种爱不仅来自诗人的内心深处,更是当时全民族普通的爱国情绪的浓缩,是当时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师板书)

3、谈谈第二节在全诗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主题升华,感情深化,呼应标题。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练和升华,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对祖国爱的深切。

师:我们要饱含深情的去读才能产生动情的效果,让我们齐读这一小节。再一次感受一下诗人的深切的爱国感情。

七、仿写诗歌

师: 诗人曾自称是“悲哀的诗人”,他说,“我的悲哀比别人的深些,因而我的声音更凄切”。下面我们想请一名同学用凄切的声音,朗诵全诗。

师:让我们的灵魂再次受到震撼,抗日战争,最终以日本无条件投降宣告结束。正所谓: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而今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的东方,一个团结和谐的中国赢得了世界赞赏的目光。

那假如你也是一只小鸟,你会对繁荣昌盛的祖国歌唱些什么?同学们可以试着仿写一下

这首诗,可以仿写全诗,也可以仿写你最喜欢的几句话。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图片希望能激发你的灵感。

【篇五】艾青,我爱这土地

艾青《我爱这土地》赏析

艾青《我爱这土地》赏析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艾青,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使读者不禁发出疑问,“鸟”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颂的“土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作者对此作出了阐释。“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

下面四行诗,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四个对象前面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在诗的第二节,作者笔锋一转,由上文对歌唱者动态的描述,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这是以设问的方式进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篇六】艾青,我爱这土地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

一、填空题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 年,政治上“戊戌变法”的失败,为文学的变法提供了转机,中国文学也由此进入了“前五四时期”。

2.周作人的《 》是白话诗散文化的代表,以其精微的哲理性和敏锐的观察力名噪一时,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

3, 1907年,在日本的留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等组织的“ _”,是中国文学史最早的话剧团体。

4.中国的新感觉派酝酿于1928年9月出版的《无轨列车》,发展于1932年5月创刊《 》。

5.戴望舒的《雨巷》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一举成名,并得到了“ ”美誉。

6.《在酒楼上》、《孤独者》和《 _》都表现了知识分子觉醒后无路可走的悲哀,是鲁迅知识分子题材的三大杰作。

7.丁玲的小说处女作是《梦坷》,成名作是《_ 》。

8.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在法国写成的《 _》。艾青,我爱这土地

9.1923年, _与施蛰存一起,进人共产党人主办的上海大学文学系学习,1926年秋,二人又一同加入共青团。

10.《七月》的名字是 _起的,用以纪念全民抗战爆发的历史时刻。

11.1943年和1944年,张爱玲在沦陷区上海发表了大量风格独特的作品,其中编小说结集为《传奇》,散文结集为《_ 》。

12.“九月诗派”得名于_ 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

13._ 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后,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立下了“横扫清华图书馆” 的志向,又有“人中之龙”之誉。艾青,我爱这土地

14.诗人冯至还创作有著名的中篇小说《 _》和抒情散文集《山水》。

15.梁实秋与 _合著的《冬夜革儿评论》一书,批评的是“五四”时期有名的两本新诗集,一是俞平伯的《冬夜》,一是康白情的《草儿》。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续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猎选或多选均不给分。

1.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t为代表的刊物是( )。

A.《诗》 B.《语丝》

C.《新青年》 D.《现代评论》

2.解放区民歌体叙事诗的主要作品有《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赶车传》、《王九诉苦》和《赵巧儿》等。其中《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 )。

A.李季 B.阮章竞

C.田间 D.张志民

3.鲁迅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期间,接触到一些国外的文学作品,以翻译的形式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 )。

A.《呐喊》 B.《斯巴达之魂》

C.《怀旧》. D.《狂人日记》

4.《都市风景线》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主义手法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作品。其作者是( )等。

A.穆时英 B.刘呐鸥

C.戴望舒 D.施蛰存

5. 40年代后期,《骆驼样子》被美国人Evan King译介到奖国,更名为Rickshaw Boy(《洋车夫》),但作了一个戏剧性的改编,令老舍大为气愤,引发了一场版权官司。这个戏剧性的改编是( )。

A.删去了结尾的整整一个半章节

C.祥子与“革命青年”阮明参加了革命

C.删去了“革命青年”阮明的形象

D.加上了祥子和小福子的大团圆结尾

三.多项选择题

1.1922年在南京主办的《学衡》,是穿着西装的复古派,产生了很大的迷惑性,其主要成员有( )等。

A,梅光迪

B.林抒

C.胡先彇

D.吴宓

2.闻一多关于诗歌的“三美”主张,是指()。

A戏剧的美

B.音乐的美

C.绘画的美

D.建筑的美

3.京派是活跃在北方京津地区的一股强大的文学势力,其成员主要有( )等。艾青,我爱这土地

A.与语丝社有关的作家,如周作人、废名、俞平伯等

B.与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有关的作家.如胡适、沈从文、梁实秋、凌叔华、孙大雨、

梁宗岱等·

C.与创造社和太阳社有关的作家,如郭沫若、郁达夫、蒋光慈等

D.京津高等学府里的师生,如朱光潜、李健吾、林徽因、冯至、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萧乾、林庚、李长之等

4.后期左翼小说的代表作家,主要有( )等。

A.茅盾 B.柔石

C.沙汀 D.艾芜

5.在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先后创作了儿部多幕剧,主要有( )等。

A.《明朗的天》 B.《胆剑篇》

C.《清明时节》 D.《王昭君》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要求:内容切题,要点齐全,举例通顺,无错别字。

1.《呐喊》和《彷徨》各有哪些作品(各说出三篇以上)?题名“呐喊”、 “彷徨”的主要用意是是什么?

2.创造社作家抒情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觉新悲剧的意义。

五、分析题(25分)

要求: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说明:答案中凡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

1. 1989 2.小河 3.春柳社

4.现代 5.雨巷诗人 6.伤逝

7.《莎菲女士的日记》 8.灭亡 9.戴望舒

10.萧红 11.流言 12. 1981

13.钱锤书 14.伍子胥 16.闻一多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给分。

1.D 2.A 3.B 4.B. 5.D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说朋:每题有1一4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1.ACD B.BCD C.ABD 4.ACD 5.ABD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说明:内容切题,要点齐全,举例具体,文字通顺,语气流杨,无错别字,则可给满分。要点陈述与本答案相近即可.只要能自圆其说,观点可以与本答案不同。

1.《呐喊》和《仿徨》各有哪些作品(各说出三篇以上,题名为“呐喊”和“仿徨”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1)《呐喊》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3分〕

(2)题名“呐喊”,意思是受新文学运动的鼓舞,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以呐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2分〕

(3)《仿徨》有《祝福》、《在酒楼》、《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和《离婚》。(3分)

(4)题名《仿徨》,兽迅有诗《题〈仿徨〉》曰:“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甲荷戟独仿徨”。(2分〕

2.创造社作家抒情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创造社作家抒情风格的形成,与他们心中的郁积无处排解有关。他们大多生活在国外,无法反映中国社会中的现实间题,只能抒写一个弱小民族在异闰他邦的屈辱和长期郁积在自已心中的愤懑,或通过想象中的主人公形象来寄托白己的理想。形成了抒情小说的基本特点。(6分)

(2)创造社作家抒情风格的形成,也与他们受到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影响有关。无论是郁达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 艾青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