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部编七年级语文 部编七年级语文 狼ppt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部编七年级语文

(部编)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目录

2016年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七至九年级目录

七年级上册

1.春/朱自清

2.济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刘湛秋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6.散步/莫怀戚

7.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8.《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学会记事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11.窃读记/林海音

12.《论语》十二章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15.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16.诫子书/诸葛亮

写作——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17.猫/郑振铎

18.鸟/梁实秋

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20.狼/蒲松龄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

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2.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3.女娲造人/袁珂

24.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杞人忧天/《列子》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刘禹锡 夜雨寄北/李商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潼关/谭嗣同

七年级下册

1.邓稼先/杨振宁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3.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胡适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5.黄河颂/光未然

6.最后一课/都德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木兰诗

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10.老王/杨绛

11.台阶/李森祥

12.卖油翁/欧阳修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14.梅岭三章/陈毅

15.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6.古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17.紫藤萝瀑布/宗璞

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部编七年级语文

19.外国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20.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2.太空一日/杨利伟

2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

24.河中石兽/纪昀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杜牧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

八年级上册

1.新闻两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2.香港回归新闻一则

3.特写两篇

“中国速度”震惊雅典/孔宁、张军、袁虹衡

“飞天”凌空/夏浩然、樊云芳

4.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朱玉、万一、刘红灿

5.藤野先生/鲁迅

6.我的母亲/胡适

7.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

8.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学写人物小传

综合性学习——地球,人类的家园

9.三峡/郦道元

10.短文两篇

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1.与朱元思书/吴均

12.唐诗五首

黄鹤楼/崔颢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春望/杜甫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景物描写要抓住特征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移居(其二)/陶渊明

13.背影/朱自清

14.昆明的雨/汪曾祺

15.那树/王鼎钧

16.外国散文两篇

谈惬意地生活/蒙田

我为何而生活/罗素

综合性学习——我们的网络时代

学习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17.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18.苏州园林/叶圣陶

19.梦回繁华/毛宁

20.蝉/法布尔

【篇二】部编七年级语文

2016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学常识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复习

姓名班级

(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主要作品有散文《荷塘月色》《背影》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作家”的称号。

(3)《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4)①《观沧海》一诗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②《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作者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又精致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水乡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③《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戏剧家、散曲家。天净沙是曲牌名。这支“曲”通过九个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互不相干的事物(前三句所写景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通过相互映衬达到情景妙合无痕的效果,真切地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他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5)《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集》,作者史铁生, 小说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合欢树》。文章中母亲说的“好

好活”是母子俩都要战胜病魔;我说的“好好活”是为了母亲我和妹妹要坚强的活下去。

(6)《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7)《金色花》是印度(国别)作家泰戈尔写的,他的主要诗集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8)《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樱花赞》《寄小读者》。

(9)《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是由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10)《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及杂文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

(11)《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再塑生命”的字面含义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课文含义是:莎莉文老师对我启迪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她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其代表作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带给世人强烈的震撼。文中作者的家庭教师是安妮-莎莉文。

(12)《窃读记》选自《英子的心》,作者林海音,台湾苗栗人,现当代作家,她创作的小说《城南旧事》被改编成电影并获得诸多奖项。

(13)《论语》十二章。《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14)《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所写。毛泽东,字润之,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15)《植树的牧羊人》作者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

(16)《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心理学与成长》,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17)《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题目中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 (18)《猫》的作者郑振铎,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部编七年级语文

(19)《鸟》的作者梁实秋,原名治华,字实秋,浙江杭县人。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20)《动物笑谈》的作者是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国别)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狗的家世》。获得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1)《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郭沫若对其作品予以高度评价,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2)《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 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夜莺》、《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等。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23)《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虎符》等。

(24)《女娲造人》袁珂—《神话故事新编》: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文中处处充满了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部编七年级语文

(25)《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语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它们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艺术上成就很高。特别是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拟人手法。作为古人智慧和结晶,《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

会现在现实的,如《农夫与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伊索寓言》还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像《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 语文趣味题 你能在下面句后括号内用某种动物来比喻此种类型的人吗?选择四个作答。 例如:1、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2、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笑面虎)3、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替罪羊)4、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铁公鸡)5、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孺子牛)6、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井底蛙)7、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哈巴狗)8、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白眼狼)9、 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地头蛇)

(26)《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成。

(27)《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一书,是由列御寇所著,战国时期道家人,“杞人忧天”现指为没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

(28)我国四大名著的书名、作者、主要人物以及主要人物相关事件

《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孙权刘备曹操。主要讲三国鼎立的形成发展及结束。

《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宋江吴用林冲武松等梁山好汉。讲的是宋朝腐败,官逼民反,大义之士群居梁山水泊,反抗朝廷的事。《西游记》(吴承恩明代)唐僧师徒四人。主要讲他们西天取经,对抗恶势力之事。

《红楼梦》(曹雪芹清代)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讲的是贾王史薛四个家族从盛转衰,并重点描述了贾黛的爱情,贾宝玉为爱情反抗封建势力,主要是对封建势力的批判。

【篇三】部编七年级语文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月波小学初中部:彭洋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1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更大的发挥语文教学的职能作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上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语文学习的适应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的方法还不得当,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还不高,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学习氛围比较浓厚。本学期,我决心加大教学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考试的及格率,力争优秀成绩的出现。

二、教材简析:

本册语文教材分为6个单元五大板块:其中阅读24课、综合性学习3个、写作6个、名著导读2个和课外古诗词背诵等组成。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阅读和写作。除了教材之外,其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有网络、电视、图书室及多媒体教室等。

第一单元 群星闪耀:这个单元,主要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课文中所选择的名人,是那些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突出成就,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本单元主要学习精读的方法。要求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二单元 祖国之恋: 本单元教学重点继续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第三单元 凡人小事: 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第四单元 修身正己: 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就可以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另外,还要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第五单元 哲理之思: 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

第六单元 科幻探险: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探险和科幻。探险一般是指到荒无人烟或人迹罕至的危险地方去考察,面临困难、应对挑战,刺激身心,激发能量,获得探求的快感和审美体验,增进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而科学幻想则是依据科学技术原理,以幻想的形式展开想象,构造故事,塑造人物,抒发情感,表现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憧憬或忧虑。基于科学的虚构,超越现实,是科幻作品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部编七年级语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1

能力的目标:

在上学期学习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的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以及浏览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2

3

【篇四】部编七年级语文

部编人教版 七年语文上册教案

开学第一课(七年级)

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在火热的八月看到火热的你们,我由衷感到高兴和激动。今天是新学期第一节课,我有个习惯,第一节课我喜欢随意聊聊。我想,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我这个新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那我就先自报家门了。 一:自我介绍(略)

二:澄清语文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语文知识了,那门大家谁能说说,语文是什么,语文到底要学习什么?

流行的几种说法:

1.语言和文学

2.听说读写

3.叶圣陶:口语和书面语

高中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另外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下,同学们还要掌握好应试的技能。

三:如何学好语文

古人讲人的修为时,主张“仁义礼智信”,我这个话题,可以用“缘趣意信方”来概括。

缘.中国有句俗话“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通常,人们喜欢用蜡烛来比喻教师,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教师职业的赞美,而我更喜欢把教师职业比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这就是老师今天讲的第一方面:惜缘。[接下来和学生聊了自己一些故事] 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同学们应该主动去体验和发掘语文的乐趣。这里我随便谈谈。

意。指学习语文的意义。 作为基础语言工具,掌握好语文这门工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首先是交际需要语文,更重要的是语文可以提升人格魅力。

信。指学好语文的信念。(略)

方。指学好语文的方法。 首先,我要求同学们有民主的观念。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是地位是平等的,对于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要敢于发言,说出你的理解。 其次,大家要有钻研精神。

四、 具体要求:

(一)、我们的目的争取做“五一居士”

(1)一手好字

(2)一张能言会道的嘴

(3)一肚子名篇佳作

(4)一笔好文章

(5)一颗永远纯真善良的心

(二)、我们的行囊:

(1) 相信自己,勇敢面对

(2) 养成习惯,重在坚持

(3) 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新学期准备:

(1)积累(背、默、抄、记)

(2)顿悟(悟性、思考、灵感)

(3)创造(写作、读书)

(4)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部编七年级语文

认真书写的习惯(作业不过关,重写)

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

积极思考、质疑问难的习惯

上课积极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

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习惯

课文批注、做笔记的习惯

记笔记、随笔的习惯

修改作文的习惯

沉着冷静、积极应考的习惯

让优秀的习惯帮助我们成为优秀的人!

五、老师建议:

课内:首先,做好课文的预习:

1.粗读课文一遍,利用注释或工具书读准字音,写在书上。

2.再读课文,试着了解作者写了哪些内容,然后明晰作者的思路是什么,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读后受到的启发有哪些,如果是名家名篇,还需要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情况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等。

3.三读课文,试着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作品的意境和思想情绪。特别是抒情性强的作品,如诗歌、抒情散文等,吟诵得好,就学好了一大半。

其次,有目的的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争取课堂多发言,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注意要收放自如。有疑问的地方先做好记号,等合适的时机再问。

最后,整理思路和笔记,写写学习心得。按时的、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课外:

1、以书为友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多读书,读好书。要多阅读文章、报刊、文学作品。

2、生活中学习

文章来源于生活,或直接或间接。学语言、学文章都不能离开生活。

六、作业:1、预习《春》要求:

⑴、正确认读和默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并用中方格本按要求抄写3遍。

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遍。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出节奏;第三遍读懂内容,读出情感,划出喜爱的语段,背诵并写出感受。

《春》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春天、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春》中优美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2、学习比喻、拟人等写作技巧。

(三)思想教育目标:通过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赞美春天、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难点:揣摩词语,品味《春》这篇散文的优美语言。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春天在你们眼中是怎样的呢?(2-3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起来感受朱自清笔下的春景。

朱自清,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散文有《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朱自清写此文时,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春天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注意下面词语的读音。(老师纠正)

(纠正读音: 润rùn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niàng) 应和(hè) 薄(bó)烟

黄晕(yùn) 蓑(suō)衣 巢(cháo)

2、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作者用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色。

(三)再读课文,欣赏春景。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春景?

——作者共写了:①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人 ②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2、齐读课文第1、2节,思考:人们盼春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 ——从“盼望着,盼望着”,两个“盼望”的反复使用可以看出人们以急切又喜悦的心情迎接春的到来;“近了”写出春天降至的喜悦心情。

3、齐读课文第1、2节,注意语调的变化,读出盼春的喜悦之情。(老师指导:“盼望”要重读,“近了”要适当拉长音)

4、研读春草图,感受春草带来的美。

⑴学生代表读,思考:春天的草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嫩,绿,多,软

(2)春天来了,草从土地里生长出来,作者为什么要用“偷偷”“钻”来形容呢?

——“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

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3)结尾一句“风轻悄悄的”这是借风衬草。这句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

——照应了开头“东风来了”,又为下文写春风伏笔。从这两处可以看出文章结构的严谨。

(4)通过对春草的描写,作者描绘出春天怎样的景象?

——写出了春意盎然,充满活力的景象。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习了课文的前三节,感受了春草传达给我们的春意盎然,充满活力的景象。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前三节;2、把 P54词语注音并解释写在作业本上;3、预习课文后面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节课初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背诵前三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内容。

二、品读课文,欣赏春景图。

1、研读春花图,感受春花带来的美。

(1)学生代表读第4节,思考:作者笔下的春花有哪些特征?通过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划出来,在旁边标出特征)

——多,艳,甜

(2)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来描写“春花”?

——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写出了花颜色又多又艳;“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把散落在草丛里的花比喻成眼睛、星星,写出了春花的多。

(3)“闹“字换成“叫”好不好?为什么?

——闹,有嗡嗡的声响,而且还呈现出一派繁忙劳动的热闹景象,而叫,只表达叫喊的意思,没有用闹字生动活泼。

2、研读春风图,感受春风带来的美。

(1)齐读第5节,思考:作者从哪些感官来描写春风的?找一找句子

——①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嗅觉:“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都在微微润

湿的空气里酝酿”③听觉:“唱出婉转的曲子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2)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找出句子)

——①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拟人:“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呼朋

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

(3)如何理解“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句话。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把风比喻成母亲的手,“抚摸”从人的触觉写出部编七年级语文

春风的柔和,温暖,给人亲切感。

3、研读春雨图,感受春雨带来的美。

(1)“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表现了春雨的哪些特点?

——牛毛、花针、细丝都有细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个性特点:牛毛多而细密,花针亮而闪烁,

细丝柔而绵长。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

(2) 为什么树叶儿会“绿得发亮”,小草儿会“青得逼你的眼”?

——经雨一洗,灰尘没有了,又沾了迷蒙的细雨滴,色彩更艳。

(3)体会“静默”二字所表现的境界。

——用拟人笔法传神地写出了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把人引入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4、研读迎春图,感受人在初春时的心情。

(1)前几幅是写景物,这幅写的什么?

——写人,勾勒出一幅人们迎春的图画。

(2)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表达的意思?

——“城里乡下”说范围的广阔,“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老老小小”表年龄之全。体现了人们迎春的心情。

(3)“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如果写成“舒活筋骨,抖擞精神”,读起来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前者读起来给人一种愉悦的动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后者读起来使人觉得呆板。

5、男生读课文最后3节。

(1)女生思考:这三个比喻句抓住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①“刚落地的娃娃”表现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的希望;②“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③“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④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段,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这三个比喻句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写到“姑娘”再写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成长的进程,排列有序,不能颠倒。

三、总结归纳

朱自清先生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人” 的描写,生动地的地勾勒出了春天的景象,抒发了对春

【篇五】部编七年级语文

2016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教材目录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目录

说明:

①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修改较大,为方便大家使用,我们制作了本目录并更新了链接。每一课后面的页数是指在课本中的页数。

②点击课文标题即可直达该课目录,古诗词直接打开该诗词原文与赏析,经典名著直接打开在线阅读页面。 第一单元

阅读

1.春/朱自清…………………………………2

2.济南的冬天/老舍………………………6

3.雨的四季/刘湛秋………………………10

4.古代诗歌四首 …………………………14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17

第二单元

阅读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20

6.散步/莫怀戚 …………………………23

7.散文诗两首……………………………26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8.《世说新语》两则 …………………29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学会记事 …………………………32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34 第三单元

阅读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38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45

11.窃读记/林海音 ………………………50

12.《论语》十二章 ……………………55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59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61 课外古诗词诵读……………………………67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第四单元

阅读

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70

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74

15.在山的那边/王家新………………80

16.诫子书/诸葛亮 ……………………83 写作:思路要清晰………………………85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88 第五单元

阅读

17.猫/郑振铎 …………………………94

18.鸟/梁实秋 …………………………100

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105

20.狼/蒲松龄 …………………………112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 …………………114 第六单元

阅读

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118

22.诗两首 ……………………………124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3.女娲造人/袁珂

24.寓言四则

部编七年级语文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塞翁失马/《淮南子》

杞人忧天/《列子》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

名著导读: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刘禹锡

南园(其五)/李贺

夜雨寄北/李商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篇六】部编七年级语文

部编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29分)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气魄(p) 污秽(huì ) 澎湃(bài) 哽(gěng)住 .B.哺(pǔ)育 惩(chéng)罚 懊(ào)悔 胡骑(jì) C.屏障(píng) 可汗(hàn) 滋(zī)长 炽(zhì)痛 D.谰(lán)语 泛(fàn)滥 诘(jié)问 憎(zēng)恶 2、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隍恐 懊悔 愧怍 锋芒必露 B.取谛 镶嵌 筹划 炯乎不同 C.糟塌 滞笨 踱步 鲜为人知 D.霹雳 尴尬 烦躁 截然不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

素养。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等果然都在内。

B.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 C.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D.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油翁》一文主要采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这篇小说选材详略得当,详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

C.《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者是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D.《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等。

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一个鲜红的“优”。在爱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

A.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 B.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 C.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

1 / 8

D.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7.按要求默写古诗。(12分)

(2)、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诗

是 , 。 (3)、木兰诗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

子 ,______________ 。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本诗,其原句

是: , 。 (5)、在《春夜洛城闻笛》中表现作者思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明月来相照。 (7)、马上相逢无纸笔, (8)、杨花榆荚无才思, 。 二、阅读。

(一)文言文(2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

、解释黑体字:( 6分)

治经即更9、翻译句子(8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答: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答: 10、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知道哪个成语出自这个故事吗?写出来并解释。(2分)

答: 12、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发?(2分)

答: (二)诗词鉴赏。(5分)

樵夫词

2 / 8

答: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3.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3分)

(三)(18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 “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________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________“散学了,——你们走吧。” 15.给下面加粗字注音。(3分)

3 / 8

16.在________里填上恰当的标点。(2分)

17.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加粗词“忽然”表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 )(2分)

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20.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1.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2分)

22.常见的破折号的用法有以下几种: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音延长C.表示意思的递进D.表示语意的转折。判断下列两句中的破折号是哪种用法。(2分)

(1)“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 (2)“散学了,——你们走吧。”( ) (四)(17分)

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做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地说那些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焐手,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

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女儿( )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情绪如此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男孩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奶奶,大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4 / 8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祖孙俩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笑了。

C、愤愤地 怯怯地 失望地 D、怯怯地 失望地 愤愤地 25.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 分) ①那个冬天,很冷

那个春天,很暖

②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

(选自《2015 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23.“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4 分)

26.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

点?请简要分析。(4分)

27.“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4分)

24.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怯怯地 愤愤地 失望地 B、失望地 愤愤地 怯怯地

三、写作(60分)

请以“美好的回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书乐!

5 / 8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部编七年级语文 部编七年级语文 狼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