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

小学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21、《伟大的悲剧》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研读课文

1.教师导学

学生朗读课文重点片段,在朗读中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2.合作探究

(1) 斯科特等探险队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那里?

(2) 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3) 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3.小结

作者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了这个悲剧,颂扬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从高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二、体验与反思

斯科特等人为人类事业而献身的淙高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

习了这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篇二】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

伟大的悲剧教案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主题。

2、抓住文章中描写探险队员的几个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透过这个悲剧,增强学生追逐梦想的信念,培养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中国有句古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虽然也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一直以来,人们歌颂的都是成功者、胜利者。其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领域里,都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

——这是1986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2秒后突然爆炸时的情景,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这是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时解体的照片,机上7名宇航员遇难。

——这是2002年北大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的照片,队员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难。 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这一切从未阻止过人类继续探索的脚步!他们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给予了我们许多启迪。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们就跟着作家茨威格去认识一下这些失败的英雄。

二、作者介绍及南极介绍

(一)(师:注意外国作家的国籍,自己在书中作好批注。)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最善于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混乱的感觉》《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

(二)南极简介

★南极之最★

最大高原——–最大冰库——–世界“寒极”——–世界“风极”

南极气候

科学家曾测得-88.3℃的平均最低气温。 (酷寒)

世上风力最大风暴最多。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有过每秒92.5米的风速。(烈风) 你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的名字吗?它是为了纪念谁而命名的? 它是阿蒙森-斯科特站

三、作品背景

《伟大的悲剧》是选自茨威格《夺取南极的斗争》的传记。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留下来的一些底片、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想象力而写成的。

四、积累字词

1、字音

拽(zhuài) 无垠(yín) 癫狂(diān ) 凛冽(lǐn li) 吞噬(shì) 销蚀(shí) 步履(lǚ) 遗孀(shuāng) 毋(wú) 皑(ái) 怏(yàng)

角逐(jué) 雪橇(qiāo) 癫狂(diān) 毛骨悚然(sǒng) 怏怏不乐(yàng) 姗姗来迟(shān) 忧心忡忡(chōng) 疲惫不堪(bi )

馨(xīn) 温馨 罄(qìng)告罄 磬(qìng)钟磬

赢(yíng)输赢 羸(léi)羸弱

2.词语解释

毛骨悚然(sǒng):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怏怏不乐(yàng):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姗姗来迟:慢腾腾地来晚了。

忧心忡忡(chōng):忧愁得心情不能安静

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

五、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学生快速自读默读。多媒体显示思考题,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1、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你读文的感受或心情。(如感动、崇敬、钦佩、敬佩等)

2、梳理脉络情节(按时间顺序)(点拨、讨论、提问。)

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

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层,理清故事情节:

到达极点(1)——接受任务(2—3)——埃文斯、奥茨相继死去(4—10)——

最后时刻(11—16)

3、复述课文内容。(提示六要素)

(提问。训练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本文共写了五个人物,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分别是:

1. 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英国海军上校

2. 鲍尔斯—?

3. 威尔逊—博士,负责科学研究

4. 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

5. 劳伦斯·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

课文主要写了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最后教师介绍斯科特探险队南极探险的整个经过。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次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11月12日,一支探险队发现英雄们已冻僵的尸体。)

4、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时间、人物、地点、结局)

(讨论、提问、归纳:1912年3月,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五人在从南极返回途中不幸全部遇难。)

5、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在文中的哪一部分体现的(找主旨句)?有何作用?(点明主题) (讨论明确后齐读最后一段,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六、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悲剧”之“悲”是指“悲哀”还是“悲壮”?

2、既是“悲剧”又何来“伟大”呢?这是否矛盾?

(不矛盾。勇士们的肉体悲壮的死去令人悲痛,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却是伟大的。)

3、本文“悲”包括哪些内容?“伟大”指什么精神?(板书设计)

失败之悲 勇于探索

作证之悲 诚实守信

死亡之悲 悲剧———— 伟大 集体主义

离别之悲 献身事业

世人之悲 给人精神鼓舞

诚信,又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无私的爱。

课文颂扬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七、细节品评

师:由于本文比较长,对于同学们来说,对于关键句子的把握会有一定难度。下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下本文的视频片段,同学们边看边思考:文中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学生自主寻找最难忘的细节,并说出理由)。

师:条件如此恶劣,斯科特一行仍然坚持他们的信念,你从中总结出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将具体描写他们的句子勾画出来,用精炼的词语概括一下人物的特点。

1、四个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

2、学生如果说得不全面,教师可进行适当点拨:让学生在课文中做好批准,结合自己的体会,想好之后大家作交流。

学生可能找到的几处:

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

① 历尽艰辛达到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 (出示幻灯片)英国人普通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信、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②“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真正热烈追求的”。 体现出斯科特一行人具有诚信、高洁的高贵品质。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

斯科特一行“为他人作证”体现出他们具有诚实守信、高洁的品质;在恶劣的环境下坚持科考,体现出他们勇于探索、勇于追求、敢于搏斗的精神。

③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然坚持科考,体现出威尔逊博士对工作的认真、严谨,对探险事业的热爱,对死亡的无惧。

④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遭到了队员的拒绝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 探险需要团结协作,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需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奥茨:顾全大局、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⑤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没有人去和他握别”,是他们害怕自己承受不了和队友生离死别的痛苦,害怕自己因感情崩溃而会阻止奥茨英勇无畏的选择。

大家都清楚奥茨独自走向雪地会遭遇什么,但是奥茨的存在无疑会拖累队伍。这体现出斯科特一行强烈的团队精神、顾全大局的意识,和奥茨对自己荣誉的珍视。

⑥斯科特海军上校及其冷静地将日志记录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⑦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在他的信中丝毫没有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坚毅。斯科特在临死之前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祖国、家人,他在临死之前饱蘸感情写下遗书,既表现了他对死亡的坦然接受,又体现了他对妻子深深的爱。 斯科特:坚毅勇敢、顽强不屈、无私爱心

设计语:

师:(此过程中要注重指导学生把握关键句子):对个别句子要通过读准语气、语调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传达出自己的体会。阅读要用心灵去读。)

师:还有没有补充?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么?(采用同学互评、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样测评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都说得有理有据,这非常好。此外,老师还找到了几处(对于如果学生没有找到的细节),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心得。

师:本文还写到了哪些人物?有什么作用?(埃文斯、威尔逊博士虽着墨较少,却从侧面烘托了科考队员不畏艰难、坚毅执着的优秀品质)。

第二课时

一、温故而知新

师:从古到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探险家,如:玄奘、马可波罗、麦哲伦、哥伦布、张骞、徐霞客、杨利伟,还有我们讲到的阿蒙森、斯科特等(相机出示图片)。探险如此危险,是什么驱使着他们呢?(探险的意义何在)

明确:认识自然、挑战自我,追逐梦想,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和启迪。

二、联系上下文,揣摩语意

师:同学们翻到教材第163页,看看课后练习,哪些是你们不会的,会了的我就不讲了。著名学者陈寅恪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时候曾说过:“对于教学,会了的我不讲,讲过的我不讲。”即讲学生不会的,教给你们新的东西。

师:同学们齐读第2自然段,注意读出语气、语调,边阅读边思考课后的1-3小题。

1、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参考: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之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转,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为什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参考: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变现出斯科特内心的沮丧、失落。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也是他自己所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因为他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信,能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正因为这一行为,他的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参考:“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过往和他对遥远的祖国、亲人、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虚无缥缈,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三、合作探究

1.师: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一个人虽然在不同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高尚。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

这句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这是作者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可靠队员的赞美。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完全是事业上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的震撼和启迪。

四、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挪威国王,当你得知斯科特一行遇难的消息时候,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或者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五、课堂总结

有人说,历史是为成功者而写的。但茨威格却能关注一位失败者,他倾注了全部感情来写这个悲剧,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英雄们的足迹烙在了南极的土地上,英雄们的名字镌刻进了历史的记忆。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探索这个星球的奥秘是会永不停歇的。

同学们,探险是一项极富挑战性事业,既是对自然界的挑战,更是对自我的挑战。愿将来你们中的某些人,也能成为像航天英雄杨利伟、聂海胜等英雄般的人物,让自己的生命活的有价值。

六、名言寄语

成功能证实一个人的幸运,挫折能证实他的伟大。 ――――小普林尼 如果不献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毫无意义。 ――――何塞黎萨尔 伟大的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 ————埃德慕斯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 鲁 迅

【篇三】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

2017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1 伟大的悲剧公开课教案

21伟大的悲剧

教学目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

【知识与技能】

1.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体会作者感情。 2. 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快速默读,重点朗读,品味文中的细节;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

1.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征服大自然的坚强意志。

2.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3.关注自然,关注人类。 导语设计

设计1:(激发兴趣)

这是南极(播放南极视频),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 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1月,他们在埃尔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们此行结果如何? 生可能的回答:成功、失败,要求学生简单陈述理由。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或担心,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 设计2:(激情导入)

中国有句古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虽然也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一直以来,人们歌颂的都是成功者、胜利者。其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领域里,都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出示课件)

——这是1986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2秒后突然爆炸时的情景,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这是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时解体的照片,机上7名宇航员遇难。

——这是2002年北大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的照片,队员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难。 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这一切从未阻止过人类继续探索的脚步!他们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给予了我们许多启迪。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们就跟着作家茨威格去认识一下这些失败的英雄。 第

1课时

学习目标

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体会作者感情。(重难点)

板书设计

到达极点(1)—接受任务(2—3)—埃文斯、奥茨相继死去(4—10)—最后时刻(11—16)

2课时

学习目标

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重难点)

【篇四】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

教育部新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1伟大的悲剧教案

【篇五】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新)

《伟大的悲剧》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积累生字词,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过程方法: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感情的升华。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2、品味细节,体会探险队员身上表现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1、理解“虽输却胜”的内涵。

2、深入体会探险队员们临危不惧的崇高精神品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三幅图片(课件)。

1、这是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时的情景,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2、这是2002年北大科考队和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的照片,队员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难。

3、这是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前夕解体时的照片,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师:在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上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太多太多了,人类科学探险的道 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这一切从未阻止过人类继续探索的脚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写的《伟大的悲剧》(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1、字词过关(预留预习任务)

描摹南极的“风雪”:凛冽、吞噬、阴森森、呼啸、狂风怒号、凶猛。

描摹南极的“冰原”:荒无人迹、无垠、毛骨悚然、单调、茫茫无际、白雪皑皑、白茫茫、寂寞。

描摹“探险人”:焦急、坚持不懈、风餐露宿、怏怏不乐、精打细算、小心翼翼、忧心忡忡、疲惫不堪、畏缩不前、鲁莽、语无伦次、踉踉跄跄、精疲力竭、羸弱、蹒跚、遗孀。

2、小测验:有没有不会读的字词?

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齐读以上词语。

三、初读感知,概括文意

1、请用上上述词语中的至少6个概括文章大意(指名说)。

屏幕出示:斯科特一行在“无垠”的南极雪原“风餐露宿”,拖着“疲惫不堪”的“赢弱”身子,“蹒跚”行进在“皑皑白雪”上,当燃油与食物均已告罄时,“凛冽”而“阴森森”的狂风“吞噬”了他们,使自己的妻子成为“遗孀”。

2、重走探险路,体会悲壮与伟大。

同学们觉得屏幕上的这段话有没有完全概括出故事的情节?(没有) 那老师觉得咱们有必要来个时光穿梭,重走一下这条探险路。(大屏幕出示时空图,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

指名概括故事情节,屏幕出示: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一行5人于1912年1月18日继挪威人阿蒙森之后登上了南极极点。他们忠实地接受了挪威同行的委托,携带挪威人在南极留下的信件和自己采集的珍贵的岩石标本回返大本营。经过70多天的死命挣扎,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于1912年3月29日在距离大本营十几天路程的一个“贮藏点”被南极寒冷的暴风雪“吞噬”,演绎了一场人类探险史上伟大的长幕悲剧。

四、细读品味,合作探究

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

1、人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本文题目就很好地概括了文章的思想内容。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做些解释。指名说(学生可能会从悲剧和伟大入手,也可能会找到文章最后一段)。

同学们看能不能从文中找到最经典的话语(段落)来诠释文章的题目。(指名说,教师明确:最后一段。)

齐读,思考:哪些地方照应了“悲剧”,哪些地方照应了“伟大”?(指名说)

2跳读课文,理解“悲”之所在。

文中的“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指名说,学生可能会回答“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等。

教师引导:理解“悲”,不能只停留在“死亡”这个结局上。更要知道死的方式以及人们对死的方式的反应。

比如:第一位死者是?埃文斯。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

“2月17日夜里1点钟”这个时间,还有“屠宰场营地”这个地点。特别是时间的精确,这是海军军士埃文斯死亡的时间。显然,这是从斯科特的日记中发现的,他这样庄重地记载下第一位伙伴死亡的时间和地点,可见他对伙伴的心痛。痛苦和尊敬就在这精确的数字中。

第二位死亡者是奥茨,文中没有交待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只能大体推断是在3月2日至

3月21日之间的某一天。是斯科特日记没有记还是茨威格没有写,不得而知。但是,文中详细交待了奥茨死前的情景——奥茨理性地选择死亡,以免因自己的病体拖累伙伴行进的速度。这时“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既不能阻拦,又不能面对,这是矛盾的,无法选择。这就是悲剧。奥茨勇敢地走向“死神”,这是壮烈,是伟大;伙伴不敢阻拦,不能握别,这种矛盾则是悲哀。

在日记中,一个团队的领头人不断记录自己的伙伴如何离自己而去,最后写下自己的遗嘱。演完悲剧的最后一幕。

3、圈点批注,品味“伟大”。

悲剧性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而这恰恰是最令人感动的。身体倒下了,心灵却变得无比高尚。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第2、6、7、8、9、10、11、12、13、14、15段,划出最能打动你的细节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屏幕出示示例:最能打动我的细节:“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于是作好了最后的准备。他向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要了十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他们陪着这个病人又艰难地走了一天路程。然后这个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们将他留在睡袋里,把自己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分开来。但他们坚决拒绝了这个主意,尽管他们都清楚,这样做无疑会减轻大家的负担。”

理由:在困难面前,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宁愿选择牺牲自己,而同伴们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读到这里我被他们舍己为人、团结协作的精神打动。

学生可能会找到以下情节:

①关于奥茨的那一段很感人,很悲壮。(不畏死亡、为别人着想)

②关于威尔逊博士的一段。(有事业心、敢于为科学献身)

③斯科特一行明明知道失败却还为阿蒙森做证这一段。这一段很感人。(诚实、守信、品格高尚)

五、拓展延伸(教师在上一环节品读完成后引入英雄形象。)

英雄已逝,精神长存!相信同学们心中都有英雄,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英雄的故事吗?

指名板书英雄的名字并将自己心中的英雄的故事说给学生听。(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

六、小结:

此次南极之旅即将结束,但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寻却永远不会结束,英雄人物的高尚心灵给人们带来的激励与震撼永远不会停止。能用一句话概括你这节课的收获吗?

学生谈收获。教师表扬并小结: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人以精神的鼓舞。这是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要谨记:不以成败论英雄!

在这里,我想引用美国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而发表的电视讲话中的一段来表达我们对英雄的敬仰和哀悼:(大屏幕出示)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它们活着时给人们带来的生机、爱和欢乐。

让我们大声读出他们的名字:(大屏幕出示)斯科特、威尔逊、奥茨、埃文斯、鲍尔斯

七、作业:

1、将文中感人的情节说给家人听。

2、将你心中的英雄的故事写在周记本上。

板书设计

勇于探索

死亡之悲 悲剧 伟大 团结协作

心灵高尚

【篇六】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2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伟大的悲剧

1.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体会作者感情。 2. 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快速默读,重点朗读,品味文中的细节;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征服大自然的坚强意志。

2.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3.关注自然,关注人类。 导语设计

设计1:(激发兴趣)

这是南极(播放南极视频),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 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1月,他们在埃尔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们此行结果如何? 生可能的回答:成功、失败,要求学生简单陈述理由。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或担心,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 设计2:(激情导入)

中国有句古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虽然也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一直以来,人们歌颂的都是成功者、胜利者。其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领域里,都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出示课件)

——这是1986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2秒后突然爆炸时的情景,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这是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时解体的照片,机上7名宇航员遇难。

——这是2002年北大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的照片,队员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难。

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这一切从未阻止过人类继续探索的脚步!他们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给予了我们许多启迪。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们就跟着作家茨威格去认识一下这些失败的英雄。 第学习目标

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体会作者感情。(重难点) 学习过程

1课时

板书设计

到达极点(1)—接受任务(2—3)—埃文斯、奥茨相继死去(4—10)—最后时刻(11—16)

第学习目标

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

2课时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