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语文七下文言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翻译: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召集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论文。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用在空中盐撒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
陈太丘与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他离开以后,朋友才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在门外游戏。客人问他:“你爸爸在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久您没来,已经走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见面,中午您没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客人感到惭愧不安,下车来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入家门。
【篇二】语文七下文言文
七下语文文言文注释
七下语文文言文注释
5《伤仲永》 《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
世隶耕:世代耕田为业。隶,属于。 尝:曾经。
自是:从此。 称:相当。
立就:立刻完成。 利其然:以此为有利可图。 宾客其父:请他父亲去做客。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
扳:通“攀”,牵,引。 环谒:四处拜访。 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 了。众人,常人。矣,语气词。
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胜过,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10《木兰诗》 郭茂倩(宋)《乐府诗集》
市:买。 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强,有余 。
15《孙权劝学》 司马光(宋)《资治通鉴》
辞:推脱。 邪:通“耶”,语气词。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及:到了……时候。 过:到。
非复:不再是。 更:重新。
25《夸父逐日》 《山海经》
逐走:竞跑,赛跑。 河、渭:即黄河、渭水。 30《狼》 蒲松龄(清)《聊斋志异》
缀行甚远:紧跟着走远了。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从:跟从。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故,旧。原来。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驰:放松,这里指卸下。 少时:一会儿。 径去:径直走开。
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暝:闭眼。
久之:过了一会儿。之,助词,凑音节,无意义。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暴:突然。 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洞,打洞。 尻:屁股 其,指柴草堆。 假寐:假装睡觉。寐,睡觉。 黠:狡猾。
顷刻:一会儿。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有多少啊。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这里是指能有几何的意思。
【篇三】语文七下文言文
七下语文文言文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伤仲永》
一、通假字 “扳”同“攀”:牵,引。 “材”通“才”:才能。
二、古今异义 ①.是:古义:与“自”组合意为“自从” 今:为判断词。
②.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 今:为或许。
③.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 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三、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奇)
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宾客)
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利)
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伤)
四、一词多义
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其
并自为其名:指诗,代词。(承前代词)
其诗以养父母:指仲永,代词。(承前代词)
父利其然也:指写诗表演给众人此事,代词。(承前代词)
《短文两篇》
一、古今异义:
1、夸父与日“逐走”:古:赛跑 今:走路
2、“河”、渭不足:古:黄河 今:河流 3、地“维”绝:古:绳子 今:维有
二、词类活用:
1、“北”饮大泽:名词活用动词,到北方。
2、“道”渴而死:名词活用.状语吧 在途中
《口技》
一、 通假字
满坐寂然“ 坐”通“座”
二、古今异义词 1、两股战战 股: 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2、虽人有百手 虽:古义:即使,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3、稍稍正坐。 稍稍: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今义:稍微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间:古义:当中夹杂 今义:当中
三、词类活用
1、妇抚儿乳 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3、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
四、一词多义 1、坐:(1)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
(2)通“座”,座位(满坐寂然)
(3)犯罪(何坐?坐盗)
2、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毕:(1)尽(毕力平险)
(2)全部(群响毕绝)
4、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3)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4)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5)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6)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
(4)极高的,陡峭的
6、 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
(2)说出(不能名其一处)
《木兰诗》
一、 通假字 1,对窗"帖"花黄(通"贴",贴上) 2,出门看"火"伴(通"伙",伙伴)
二、 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 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 今: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 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 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 今: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数词,十二。
三、 词类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四、一词多义
将
1,将军百战死(名词,统帅军队的人)
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市
1,愿为市鞍马(买,名词作动词)
2,东市买骏马(集市,名词)
帖
1,昨夜见军帖(文告,名词)
2,对镜贴花黄(通"贴",动词)
《狼》
一、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二、古今异义 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耳朵。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四、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1.“其一犬坐于前”中“犬”是名词,这里作状语,“像狗一样”的意思。
动词作名词:
2.“一屠晚归”中“屠”是动词,这里作名词,“屠户”的意思。 名词作动词:
3.“一狼洞其中”中“洞”是名词,这里作动词,“打洞”的意思。
4.“恐前后受其敌”中“敌”是名词,这里作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中“遂”是名词,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
6.“狼不敢前”中“前”为名词,这里作动词,“上前”的意思。
动词作使动动词:
7.“又数刀毙之”中“毙”是不及物动词,这里作使动动词,“毙之”即“使之毙”。
五、一词多义 止:1. 止有剩骨(副词,只有)
2.一狼得骨止(动词,停止)
敌: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2.盖以诱敌(名词,敌人)
之:1.久之(补充音节,无义)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3.又数刀毙之(代词,指狼)
4.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不译)
意:1.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
2.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动词,企图,打算)
前:1.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前面)
2.狼不敢前(动词,上前)
恐: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担心)
2.不治将恐深(动词,恐怕)
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们,指狼)
2.场主积薪其中(代词,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柴草)
4.其一犬坐于前(代词,其中的)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代词,指屠户)
以:1.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
2.盖以诱敌(介词,用)
《孙权劝学》
一、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二、 古今异义 辞:古义:推脱。(蒙辞以军中多务) 今义:美好的词语。
治:古义:研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义:治理
及:古义:到了……的时候。(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以及。
过:古义:到。(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经过。
更:古义: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今义:更加。
但:古义:只。(但当涉猎)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往事:古义:历史(见往事耳) 今义:过去的事
大:古义:很(自以为大有所益)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孤: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就:古义:靠近(蒙乃始就学) 今义:就
三、 一词多义
当: 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篇四】语文七下文言文
语文版七下文言文
《黔之驴》 柳宗元(唐)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解释词语:
好事者: 船载以入: 庞然:
蔽: 稍: 近:
慭慭然: 莫相知:
大骇: 远遁: 以为:
噬: 往来: 异能:语文七下文言文
益: 狎: 荡倚冲冒:
蹄: 计之: 跳踉:
:
译文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驴)进入(黔)。运到后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到了山脚下。老虎见到它,发现它是个巨大的动物,把它当做神,躲藏在树林中间偷偷地观察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树林,接近它,小心谨慎的,不知道【了解】它(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非常】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遁逃】;以为是(驴子)将要咬【吞噬】自己,非常恐惧【很惊恐】。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看】它,觉得(驴子)(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不同的】本领【能耐】(似的);渐渐地熟悉【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出没(在它的)前前后后【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终归【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慢慢地靠近,(态度)更为【更加】态度亲近而不尊重【随便】,碰撞倚靠冲撞冒犯(它)。驴不能承受愤怒【禁不住发怒】【非常愤怒】,用蹄子踢它【老虎】。老虎就欣喜【喜悦、高兴】了,盘算这件事,(心想)道:“(驴子的)技艺【本领】只不过【只是】如此【这样】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它的
【驴的】喉咙,吃尽【光、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包拯 脱脱(元)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语文七下文言文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解释词语:
知: 第: 鬻:
寻: 私杀牛: 遗:
才: 刺: 权:
惮: 黄河清: 曲直: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造: 庭: 峭直:
恶: 务: 苟合:
苟: 辞色: 平居:
布衣: 大茔: 和
译文: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包拯)出使契丹,契丹命令典客对包拯说:“(你们国家的)雄州城最近开了便门,就是想引诱我国的叛徒,以便刺探边疆的情报吧?”包拯说:“(你们国家的)涿州城曾经也开过便门,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那个人便无言以对了。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
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也断绝往来。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
强项令 (范晔 南朝宋)
选自《后汉书》
[董宣]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宜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日,“ 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 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勅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
【注释】
1、《后汉书》——南朝刘宋时范哗编著,原有十纪八十列传,共九十卷。北宋时,把晋司 马彪所著《续汉书》八志三十卷,合编成为现在流传的《后汉书》,两书合为一百二十卷。 本篇选自《后汉书?董宜传》。
2、董宜——字少平,河南陈留人。东汉光武年间,曾任北海相,以打击豪强闻名,桩光武 帝征为洛阳令。
3、洛阳令——后汉首都在洛阳。洛阳令即首都地方的行政长官。
4、湖阳公主——光武帝刘秀的胞姐。
5、苍头——奴仆的通称,是从秦代“黔首”演化而来的。因为劳动群众面黑,头戴青巾, 故称苍头。
6、骖乘——即陪乘。古时乘车,向导居左,御者居中,另有一人居右陪乘,叫骖乘。骖音 参(can),驾车的马。
7、大言数主之失: 数: 大言:
8、格杀: 格: 理: 征:
9、箠:行刑的鞭子或棍子。箠杀:用鞭子打死。 被:
10、楹:柱子 谢主: 顿:
11、黄门——在宫内侍从皇帝、传达沼令的官贝,为首的称黄门恃朗。后汉时黄门多由宦官 担任,以后通称宙官为黄门。小黄门,即小太监。 中兴:
12、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据:
13、白衣——古时未能取得功名,或者罢官归里的人,都叫白衣,相当于现代的老百姓。
14、勅——音翅(chi),皇帝的命令。 震栗:
15、强项令: “强项今”是刘秀赐给董宣的称号。
16、悉: 妻子:
17、班——分发。 临视:
18、枹:鼓槌。 搏击:
驻车叩马: 白衣:
【译文】
光武帝召任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的仆人白天杀了人,因为躲进公主府,官吏无 法逮捕。等到公主外出的时候,又叫这个仆人陪乘。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见到公主的乘 车走过来,就勒住马纽叫车停下来,用刀画地不准再走,大声责备公主的过错,喝令仆人下 车,当场杀死。
公主立即回宫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大怒,召见董宣,要用木杖打死他。董宣叩头说:“ 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你想说什么?”董宜回答:“皇帝神圣明智,使汉家 天下得到复兴,可是却放纵奴仆残害良民,这又怎能治理国家呢Y我不须用杖打,请准我自 杀!”随即用头撞柱子,流血满面。光武帝命令小太监拉住董宣,叫他给公主叩头认错。董
宣就是不肯;硬使他叩头,董宣用两只手支在地上,始终不肯低头。 公主对光武帝说:“ 文叔当老百姓的时候,保护逃亡的人,官吏不敢进门抓人。现在当了皇帝,还制服不了一个 小地方官吗?”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当老百姓可是不二柞呵!”于是赐予董宣为“强项 令”,赏钱三十万,董宣把它全部分给了下边官员。从此,他打击豪强,那些豪强没有不心惊胆战的。京城里称他为“卧虎”,歌颂说:“桴鼓不鸣董少平。”
岳飞 毕沅(清)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有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词语解释:
事亲: 姬侍: 交欢:
饰名姝遗之:
主上宵旰:
休舍: 课: 注坡:
束刍: 徇: 问劳:
死事: 秋毫无犯:
举: 撼: 调军食:
蹙额: 礼士: 恂恂:
儒生: 辞官: 飞何功之有
雅歌投壶:
译文:
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吴玠素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岳飞说:“皇上整天勤于政事,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吴玠大为叹服。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恋钱财,武臣不贪恋生命,天下就太平了!”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死的将领,为之痛哭,并抚育他们的遗孤。(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善于以少打多。凡是有军事行动,都要召集所有的统制,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即使突然遭遇敌人也不惊慌。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张俊曾经问作战术,岳飞说:“仁爱、诚信、智慧、勇敢、严厉,缺少一个都不可以。”每次调集军粮,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他)尊敬贤土,唱雅诗,做投壶游戏,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杨布打狗 《列子》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缁衣: 扑: 无:
向者: 使:
杨朱的弟弟杨布,有一天,穿了一套白衣出门去。回来时,因为天落雨,那套白衣服给雨淋湿了,就在朋友处借穿了一套衣服,而这套衣服却是黑色的。于是,穿着一身白衣服出门的杨布,现在穿着一身黑衣服回家来了。他家那只看门的狗,认不得杨布了。看到他跨进门来,以为他是陌身人,就汪汪地追着他狂叫。这时,杨布发怒了:“畜生,为什么不认得我了!”他一面说,一面拿了一条棒,要去打狗。 杨朱看见了,就跑来和杨布说:“快不要打狗了,你且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假使你的狗出去的时候,是一条白的,变成了一条黑狗,你是不是就能一眼认出来呢?”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忘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崩坠: 寄: 废寝食:
晓: 积气: 屈伸:
行止: 奈何: 只使:
中: 奈地坏何: 积块:
四虚: 躇步跐蹈: 舍然: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回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篇五】语文七下文言文
七年级下_语文文言诗文点击答案。
《文言诗文点击》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参考答案,考。此为书上参考答案。
整理版。语文七下文言文
【篇六】语文七下文言文
语文版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
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
22、陋室铭
1、解释下列加点词 ) ( ) ③谈笑有鸿儒( ) ④无案牍之劳形( )
2、翻译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
4.何陋之有?译:
3、《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有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
句子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陋室铭》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这笔,引用孔子的话,突出了“惟吾德馨”的主旨。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贤自比,自己也有古名贤
的志趣和抱负。
7、文章前四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的
目的何在?
答:运用了类比的写法;目的是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
与“灵”的性质。
23、爱莲说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 ) ) ) 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 ) 亭亭净植(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三)、回答问题
1、《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
以 草木之花 为莲的总陪衬,以 菊花 和 牡丹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
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隐逸者 、 富贵者 、 君子 。
2、《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4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6、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7、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是: 8、《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
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
的呢? 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0、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写菊和牡丹分别从正面和反面来衬托自己喜欢莲花,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11、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12、陋室主人与 《爱莲说》中“隐逸者”和“花之君子者”有什么异同?
答:他们都品行高洁,不慕荣利。陋室主人同“花之君子者”都远离世俗,都是隐者。“花之
君子者”则身在世俗又高于世俗。
24、口技
(一)、解释加点的词。
1 ( ) 2、 ) 3 )
4 ) 5 ) 6 )7、宾客意少舒 ( ) 8、虽人有百手( ) 9、妇抚儿乳( )10、奋袖出
臂( ) 11、但闻屏障( ) 12、其夫呓语( )
(二)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2、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
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三)、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
答;三个 一是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再次入睡、火起群乱的情形。
(四)、“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谈谈你是如何理解
这句话的。 答;强调口技人技艺的高超
(五)用原文填空:
⑴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 答;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⑵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慌欲逃的语句: 答;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⑶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答;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⑷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的句子是什么(写出两句即可)
答;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②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26、强项令
(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后特征为洛阳令。________ 大言数主之失。________ 将何以理天下乎?________ 威不能行一令乎?________ 宣悉以班诸吏。________ ________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①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译: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②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译: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3) 宣悉以班诸吏
(四)、《强项令》一文选自《后汉书酷史传》,你认为董宣是酷史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
三.“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
(六).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
不畏权势 执法公正 清正廉洁
7、文中:京师号之“卧虎”,枹鼓不鸣董少平,运用了什么描写?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的精神? 答;侧面描写,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8、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现代的“法”与“执法”和古代的“法”及“执法”不同, 董宣秉公执法,他知道如审判湖阳公主家奴,必遭公主阻挠,或许就杀不了家奴,这样做,体现了董宣的当机立断,果敢英明。
9、“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这些言行表明光武帝刘秀是个怎样的君王?(2分)
答:能听取正确意见,勇于改过,是个较英明的君王。
27、河中石兽语文七下文言文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靠近)
13.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古义:(这样 ) 今义:(判断动词 )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事物的道理 ) 今义:(物理学 )
1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D )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
可以主观臆断吗?
1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实践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29、古文二则
(一)伯牙善鼓琴
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 擅长 (2 好 卒逢暴雨 ( ) 志在登高山 ( ) 穷其趣( )
2. 翻译句子。 1、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译;
③.钟子期辄穷其趣。 译;
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答;“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4、 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这绝弦,再
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答;子期,你死了以后,没有人听懂我的琴声。想到你在时,能听得懂我琴声里的江山江河。现在我还能找谁来听我的琴呢?所以我只能摔破琴,从此不再弹琴。
5、 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
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答;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二)郢人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蚊蝇的翅膀) (砍,削)
②. 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对象,搭档。)⑥.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即使这样。)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译;我没有施技的人了,我也没有可以与之谈话的人了。
②.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 译;匠石挥动起锛子呼呼生风,楚国人站在那里任凭他砍削。
二 、回答
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没有志趣相投的人,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你从庄子讲的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庄子对亡友怀着怎样一份特殊的感情?
惜之情。
3、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4、寓言引申出一个什么成语?请说说它的含义。
答、郢匠挥斤 形容人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21、黔之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 蔽林间窥之( )⑵ 远遁 ( )⑶ 以为且噬己也( ) ⑷ 蹄之( )
2.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
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
⑶驴不胜怒,蹄之。
译:
⑷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译:
3.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⑴ ⑵
4、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28、岳飞
1.解释加点字尊敬人众 事亲(侍奉) 遗之(赠送) 课将士(督促 ) 猝(突然 ) 恂恂(谦和的样子)
徇(士示) 旰(晚)
①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
② 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
(他)尊敬贤士,唱雅诗,做投壶游戏,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
③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
4.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评价岳飞精神。
答;岳飞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武将,政治家,军事家,他那忠,孝,义,节,信的精神,传承到今天.他精忠报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