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部编版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部编版动物儿歌ppt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部编版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图表式《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本组教材围绕“识字”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识字课文:《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等。本单元教材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学理识字,近反义词、对对子识字、看图识字、诵读经典文化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五”,包括“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 “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口语交际”等。

1.会认5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同偏旁的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6.通过学习如何打电话,让学生懂得怎样和别人交流,学会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1.会认5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同偏旁的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通过学习如何打电话,让学生懂得怎样和别人交流,学会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5.动物儿歌 2~3课时 6.古对今 2~3课时 7.操场上 1~2课时 8.人之初 2~3课时 语文园地五 2~3课时

一年级小学生最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所以本单元的教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利用快乐游戏的形式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调动他们学习文字的兴趣,在教学中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比如:“猜一猜”、“交朋友”、“摩天轮”将这些儿童学龄前生活中的游戏引进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快乐天地。学生在课堂上深深地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快乐,因此识字对他们来说成了一件兴趣盎然的乐事。

5.动物儿歌(含全单元教案)

【篇二】部编版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本设计是配合部编教科书语文学科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一课的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追求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采用儿歌的体裁,运用结构基本相同的句式,向学生介绍了常见的六种小动物的活动状况,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巧妙地让学生了解一个最基本常用的句式——谁干什么,还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小动物的某生活习性。这些小动物是学生基本知道的,这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课文内容。

2.课文插图展示了这六种小动物的活动状况,形象有趣,色彩引人,为学生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综合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媒介,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

学情分析:

1.儿歌中的这些小动物是学生常见的,它们的生活习性学生是基本知道、了解的,这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已经有大量朗读诗歌、儿歌的经历,具有一定的按节奏诵读的基础,再加上这首儿歌短小精干,节奏明快,歌词中的词语又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要考虑这个因素来安排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蜻蜓”等六种动物的活动状况及表现的生活习性,激发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3.能正确认读“蜻”等12个生字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读记“蜻蜓展翅”等6个主谓短语,认识主谓短语。

4.能正确读写“间”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蜻”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蜻蜓展翅”等6个主谓短语,正确读写“间”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蜻蜓”等六种动物的活动状况及表现的生活习性,激发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蜻”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间”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文中六种小动物名称词卡(注音);课文图画、写字、读一读的PPT。

学生:每人一套“蜻”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部编版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在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以前学过的一些字词。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和有关的音节拼读。

1. PPT出示有关字词:

cān——zhānɡ nián—lián—niánɡ yīn——jīnɡ

参加 张开 去年 莲花 大娘 音乐 眼睛

中间 水池 运动 欢乐

出示任务:正确拼读和认读红色的字以及它组成的词语。

2. 反馈指导:指名拼读或认读读,相机指导。齐拼读或认读。

3.小结:同学们,三拼音拼读是难点,我们要多练习,边音“l”和鼻音“n”我们要注意区分和读准。“间”“池”“运”“欢”诗歌字宝宝是以前学习会认读的字,今天,我们学习完课文,它们就要求会正确书写了。

(二)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开始学习识字课文了。识字课我们知道是学习识字和写字为重点的课文,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那篇识字课文来识字写字呢?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⑤动物儿歌(“物”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读了课题目,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识字课文是一首关于什么的儿歌呢?(预设:关于动物的儿歌)对了是一首关于动物的儿歌。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不但要识字写字,还要了解一些动物哦。

二、看图说话,初读动物名称词语。

(一)看插图1说话,初读词语“蜘蛛”。

1.导语:我们要通过了解哪些动物来识字写字呢?我们先看图了解了解。(PPT示插图1.)

2.出示任务:观察图画,想一想,图画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呢?

3.反馈指导。

预设:图画上画的是蜘蛛。它在屋檐下织蜘蛛网。(注: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回答、说话要求相同,不再注明。)(相机在黑板上贴出词语卡:蜘蛛)

4.想一想刚才的答案,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这幅插图的意思?(预设:蜘蛛在屋檐下织网。)

5.齐读词语“蜘蛛”。

(二)看插图2说话,初读词语“蝴蝶”“蚂蚁”“蚯蚓”。

1.导语:同学们真会看图说话,我们继续学习。(PPT示插图2.)

2.出示任务:观察图画,想一想,图画上画了什么动物?它们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呢?

3.反馈指导。

预设:(1)图画上画的是蝴蝶。它们在花丛中飞来飞去。(2)图画上画的是蚂蚁。它们在地上搬运食物。(3)图画上画的是蚯蚓。它在地下挖地道。

(相机在黑板上贴出词语卡:蝴蝶、蚂蚁、蚯蚓)

4.想一想刚才的答案,谁能分别说一句话,说说这幅插图里的蝴蝶、蚂蚁、蚯蚓在干什么。(活动形式:同桌互说,然后班级交流汇报。)

5.反馈指导。

预设:(1)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2)蚂蚁在地上搬运食物。(3)蚯蚓在地下挖地道。

6.齐读词语“蝴蝶”“蚂蚁”“蚯蚓”。

(三)看插图3说话,初读词语“蜻蜓”“蝌蚪”。

1.导语:同学们看得真准确,话说得对极了,我们继续看图说话。(PPT示插图3.)

2.出示任务:观察图画,想一想,图画上画了什么动物?它门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呢?

【篇三】部编版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部分《5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教案

识字5动物儿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蜻、蜓、迷”等生字,会写“间、迷、造”等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部编版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儿歌。

难点:理解字词的意思。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由图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美丽的夏天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到小河边,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正忙着干什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生动,并随机板书昆虫名)

2.这些小昆虫可喜欢夏天了,它们给夏天增添了美丽,增添了快乐。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美丽的精灵!1.你认识哪些昆虫?说一说。

二、学习字词

1.自由读儿歌,用“——”画出藏在儿歌里的小动物,并大声多读几遍。

2.开火车读儿歌,读词。

3.(出示词: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它们都从儿歌里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再认一认。

4.游戏:找朋友(图与词配对)。

5.观察特点,认记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合作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这些“虫”字旁的生字。

蜻—青蚂—马蜘—知蛛—朱

6.继续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加一加、变一变等)

(3)教师指导学生识记生字,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间迷造运网2.读一读,连一连。

藏shí

造cáng

食liáng

粮zhī

蜘zào3.写一写下面的汉字。

间网运迷

三、初学儿歌,质疑问难

1.看图说说,夏天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2.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齐读儿歌。

【篇四】部编版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5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5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 认识“蜻、蜓、迷、藏、造、蚂、蚁、食、粮、蜘、蛛、网”12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

书写“间、迷、造、运、池、欢、网”7个汉字。

3、 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4、 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 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 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本课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大多用虫子旁,提高学生识字的

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互动谈话,创设情境

1、 师生交流,说说自己在大自然中都见到过哪些小动物,对这些小动物有哪些了解。师根

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等小动物的图片。

2、 师过渡:看来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动物世界了解可真不少,今天,就有六种可爱的小动物

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关于它们还编了一首特别有趣的儿歌呢!

3、 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识字学词

1、 师过渡:今天来到我们课堂上的六种小动物究竟是谁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儿歌,在

儿歌中找到它们吧!

2、 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指名学生交流六种小动物的名称,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出示词语卡片:蜻蜓、蝴蝶、

蚯蚓、蚂蚁、蝌蚪、蜘蛛,指名学生认读,格局学生的认读情况强调并正音:“蜻、蜓”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蚓”是前鼻音,“蜘、蛛”都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4、 指名学生分句朗读儿歌。

在朗读中相机出示卡片:花间、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池中、游得欢、结网,指名学生认读词语,师生共同正音:“藏、造”是平舌音,“食、池”是翘舌音。

5、 正音后学生再次练习朗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流利。

6、 指名多生朗读儿歌,师适当进行范读指导。

7、 观察课文插图,在图中找到六种小动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在干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清楚、完整、通顺。

三、巩固识字,发现规律

1、 生再次朗读儿歌。

2、 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再次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部编版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3、 独立出示本课12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

注意汉字的整体结构,利用熟字加偏旁、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来帮助记忆(如:“网”字的字形与网本身的样子很像,“粮”是食物,所以用米字旁等。)

4、 重点观察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引导学生发现其构字特点:

(1) 师出示六个小动物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 引导学生观察这12个汉字,发现这些字在字形上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 指名学生交流汇报,师小结:这12个汉字中都有虫部;

(4) 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这12个汉字中除虫部以外的部分读音与汉字读音之间有什么

关系(师举例:“蜻”字去掉“虫”,剩下的“青”字读音与“蜻”相同)。

(5) 学生比较其余11个汉字中去掉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汉字的读音的关系。指

名学生交流,师小结:这些汉字中除去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像“蜻蜓、蜘蛛”这样的汉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就叫做形声字,汉字中的大部分汉字都是形声字。

(6) 适度拓展:鼓励学生交流还有哪些虫部的汉字也是形声字。(如:蚱蜢、螳螂等)

四、指导生字书写部编版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1、 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7个汉字:间、迷、造、运、池、欢、网。

2、 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指名学生交流:“间、网”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先

外后内;“迷、造、运”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后写走之儿;“池、欢”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3、 师范写并强调:“间”里面的“日”要写得偏小略瘦;“迷”字中的“米”最后一笔捺画

变点画;走之儿的写法较难,共有三笔:点,横折折撇,平捺,最后一笔捺画注意运笔的变化。

4、 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大自然中六种常见的小动物交上了朋友,还认识了很多的汉字,发现了汉字中隐藏的小秘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认识这六种小动物,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 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热情。

3、 鼓励学生创编儿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激趣导入

1、 出示动物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相机张贴六种小动物的图片。

2、 指名学生朗读儿歌。

3、 师谈话激趣:瞧,这六个小动物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它

们,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吧!

二、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 学习第1句。

(1) 指名学生朗读第1句。

(2)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蜻蜓、小蝴蝶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

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3) 鼓励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蜻蜓和蝴蝶的知识,加强对它们的了解。

(4) 拓展想象,练习表达。

师鼓励学生结合儿歌中的句子展开想象:说说蜻蜓、蝴蝶长什么样,在空中飞翔的姿态怎么样?心情如何?好像在说着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师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并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

(5) 生齐读儿歌的第1句。

2、 学习第2句。

(1) 指名学生朗读第2句,并说说读了这句话,你对蚯蚓和蚂蚁有了哪些了解。

(2) 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和课文插图来理解“造宫殿”的意思:蚯

蚓生活在黑暗的泥土里,它们松动泥土,挖地道,就好像在地下盖了一座房子。

(3)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继续交流对蚯蚓和蚂蚁的了解,部编版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通顺,说明白。

(4) 体会蚯蚓和蚂蚁的勤劳。

引导学生观察蚯蚓和蚂蚁的外形,体会其外形之小,再说说它们所做的事情,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蚯蚓和蚂蚁的勤劳和团结,渗透情感教育。

(5) 全班齐读第2句。

3、 学习第3句。

(1) 指名学生朗读第3句。

(2) 师出示蝌蚪和蜘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外形特点。

(3) 指名学生结合文中句子、课文插图、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蝌蚪和蜘蛛有哪些了

解。

(4)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小结:小蝌蚪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渐渐长成了青蛙,

捕捉田里的害虫,成为庄稼的守护神;蜘蛛忙着吐丝结网,吃掉撞进网里的小虫子。它们都是大自然的捕虫高手。

(5) 全班齐读第3句。

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1) 生再次自由朗读整首儿歌。

(2) 指导学生通过拍掌伴奏读、同位互读、配上动作表演读等方式,读出儿歌的节奏和

韵味。

(3) 指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三、适度拓展,创编儿歌

1、 师创设情境:听说同学们学习了动物儿歌,小动物们准备召开一次动物大会,现在老师

也想听听同学们是如何介绍自己的,谁介绍得准确、有趣,就为谁颁发一枚动物奖章。

2、 师介绍游戏:生扮演一种小昆虫,上台介绍自己(不能说出这种昆虫的名字),介绍完

毕,让其他同学猜一猜,猜的同学要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3、 生在台下自主练习,并与同位相互练说。

4、 指名生上台做小动物的自我介绍,师生共同点评,引导学生可以从小动物的外形、生活

特点方面进行介绍。

对于介绍得清楚、准确、有趣的同学,师颁发一枚动物奖章(贴画)。在学生介绍得过程中,要引导台下的学生认真倾听,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信息猜出来的。

5、 创编儿歌。

(1) 师:大自然的动物有千千万万,听说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被编进

了我们的课文中,它们可羡慕啦,也想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同学们愿意认识它们吗?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把它编到动物儿歌中来。

(2) 师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句子的特点:(什么动物)(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3) 生自主创编,并与同位轻声交流。

(4)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创编的儿歌,教师适当指导完善。(如:蜜蜂花丛采蜜忙,知了树

上高声唱,蜗牛路上慢慢爬,等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六种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特点,担任了小动物的讲解员,和它们成为了好朋友。其实,大自然中的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探索,就一定会在奇妙的动物世界里发现更多的奥秘。

板书设计

5 动物儿歌

蜻蜓 蝴蝶 蚯蚓 蚂蚁 蝌蚪 蜘蛛

空中 花间 土里 地上 池中 房前

展翅飞 捉迷藏 造宫殿 运食粮 游得欢 结网忙

【篇五】部编版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部编,一下,动物儿歌,教案

【篇六】部编版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多媒体课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种动物的情景图。

激趣谈话:今天,老师请来的几位小客人是谁?你能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2、结合图片,说话练习。

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图上有什么小动物?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例如:蝴蝶在花丛中捉迷藏。

3、过渡: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原来这些小客人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动物儿歌)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强的特点,图片可以直观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遇到感兴趣的图片会积极表达、乐于表达。从而抓住契机,训练说话,既突出动物的主题,又与课文内容建立联系,巧妙地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儿歌,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儿歌,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找出来,划上横线,并大声多读几遍。

2、指明读课文,纠正字音。

3、课件点击儿歌,六种动物名称从儿歌里跑出来。请学生认字。

部编版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3)(点击)调换词语位置认读。

4、观察生字特点,找认字规律。

同学们,看看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1)这些字都有一个虫字旁。

(2)这些字都是写动物的。

(3)“蚂”“蜻”只要读半边的字就行了。

(4)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形声字。

5、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认识很多字呢!想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认识其他的字?让我们走进“识字加油站”吧!

出示:蝈蝈 蛐蛐 蜈蚣 蚜虫 蚊子

(先让学生猜字的读音,然后逐个点击出现拼音,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学习儿歌,认读剩下的生字

师:同学们真不错,学习得很好,现在咱们再去看看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碌些什么呢?

1、读读儿歌,看谁能把儿歌读得又正确又好听。(自由读)(读中纠正字音)

2、分句朗读,画出生字,方法识记

(1)齐读第一句。学习“迷”和“藏”。记字形并组词说话。(迷字可以猜字谜:蚂蚁搬走大米)

(2)齐读第二句。学习“造”“食”“粮”。记字形并组词说话。

(3)指明读第三句。学习“网”。(点击:“网”字放大飞到蜘蛛网的图片旁)你还知道哪些“网”?(上网、网吧、渔网、电网……)

3、利用字卡,巩固生字

开火车游戏:一名学生拿着字卡当“小老师”,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其他学生认读字卡并组词。

四、感情朗读,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来个儿歌朗读比赛,比比谁读得最棒。

2、指明边做动作边读课文。

3、学生男女生合作读课文。

4、边拍手边读课文。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看了你们的表演,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快乐的小动物。

(点评:教师放手给学生提供读的空间,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出儿歌的趣味,感受读儿歌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四、作业

回家把这首诗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部编版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部编版动物儿歌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