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一年级姓氏歌教学设计 一年级姓氏歌教学反思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一年级姓氏歌教学设计

2016人教版新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案

教案

第 1 课时

第 2 课时

【篇二】一年级姓氏歌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案

2、姓氏歌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中国姓氏。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了解班里同学的姓氏。

4、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

学习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1、问:谁会背诵《百家姓》?

2、谈话:你姓什么?请你写一写。

3、板书课题,指导认读、书写'姓',辨析:姓、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着重是合一合方法。 师生对答,如:木子李,口天吴等。

4、辨析:王、玉、主。

5、指导写字:王。

三、再读课文:

1、指名逐句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教师范读,圈出课文中的姓氏。认读。

4、交流: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氏?练习句式说话:

我知道班里的同学有的姓(),有的姓(),还有的姓()。

5、师生问答方式朗读课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相机讲解:单姓,复姓。并再举几个例子。

四、指导写字:

1、认读:方。组词,造句。

2、辨析:方、万、放。

3、指导书写:方。

五、布置作业:

找一找自己的亲人、朋友都是什么姓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二、练习说话:一年级姓氏歌教学设计

1、朗读课文前两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问:你发现什么?

仿照例子说话。

2、出示三四两行: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同法练习。

3、小结: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三、指导背诵:

1、采用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2、熟读成诵。

四、指导写字:

1、认读:什、么、双、国。

2、写字指导。

五、布置作业:

1、和家人做有关姓氏的问答游戏。

2、诵读《百家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篇三】一年级姓氏歌教学设计

《姓氏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2

3

4

【篇四】一年级姓氏歌教学设计

新版一年级下语文《姓氏歌》名师教案

《姓氏歌》

教学目标:

1、认识“姓、氏、赵、钱”等12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部首。

2、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并能说出其笔顺。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姓、氏、赵、钱”等12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部首。

2、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并能说出其笔顺。

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能拆分、组合的生字卡片、词语。(教师制作)

2、学生预习课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能自豪地告诉大家,你姓什么?(抽多个学生回答。)

2、刚才大家说得很好,在我们这个小小的班级里,就有姓王的、姓李的、姓刘的""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姓呢?

3、我们的姓是从祖辈传下来的。中国人的姓有几千种。有些研究中国姓氏的专家把常见的姓氏列了一个表,叫《中华百家姓》,读起来顺口,便于记忆,就像一首歌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小部分。

4、揭题:教师板书《姓氏歌》,学生齐读课题。

5、学习生字“姓、氏”。

(1)组词:姓氏、姓名。

(2)识字方法交流:姓=女+生氏=纸—纟

(3)你能用“姓氏”、“姓名”这两个词语造个句吗?学生小组交流,全

班交流。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

2、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

3、全班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

(二)随文识字。

1、再次朗读课文,你从中知道什么?(小组内讨论,全班汇报交流)

2、大家说的对,本首儿歌总共2节,讲的都是有关姓氏。

三、学习第一小节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第一小节)

2、指生朗读,小组朗读,全班朗读。

3、学习生字“李、张、古、吴”,认识“弓字旁”。

(1)找出在文中出现的地方:“木子李”、“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学生指读。

自由读生字,你从中发现什么?他们有什么特点?(偏旁加熟字)

平时在我们班也见到过这些姓氏,但你能把音读准确吗?你能给他们找朋友么?(同桌讨论,全班汇报交流)

(2)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全班汇报交流)

①“李、古、吴”是上下结构,“张”是左右结构,都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

②“张”的偏旁部首是“弓字旁”,你还知道哪些字也含有“弓字旁”。 男女比赛读第一小节。(教师指导)

4、你能做问答游戏吗?一年级姓氏歌教学设计

(1)出示课件,读一读。一年级姓氏歌教学设计

(2)同桌互相练习问答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全班汇报交流)

四、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课件,学生自由读并思考:本小节与第一节有什么不同?

2、全班交流汇报:

①第一节姓氏是单个,第二节姓氏是两个,如:“诸葛”、“东方”。 ②教师引导:两个姓氏我们称之为复姓。(教师进行讲解)

③你知道哪些姓名里含有复姓?(诸葛亮、王昭娇子等等。)

3、学习生字“赵、钱、孙、周、王、官”,认识“走字旁”和“金字旁”2个偏旁部首。

(1)同桌互读生字,同时给生字找朋友。(全班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全班汇报交流)

①“孙、钱”是左右结构,“王”是独体字,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如:钱——线 王——玉)

②“赵、周”都是半包围结构,“赵”的偏旁部首是“走”,你还知道哪些字也还有“走字旁”。(如:趟、起)

③“钱”的偏旁部首是“金字旁”,你还知道哪些字也含有“金字旁”。(如:铅、铁)

④“官”是上下结构。

4、小组比赛读第二小节。(教师评比)

五、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

(1)以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生字。

(2)去掉拼音,指名读生字,然后开火车。

(3)生字回到文中,你能读准确吗?比一比,赛一赛。

男女各派一人进行朗读。

全班齐读。

2、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姓、什、么、双、国、王、方”。

(2)学生自由朗读生字。

(3)教师引导:这几个生字,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类吗?

左右结构:姓、什、双独体字:么、王、方全包围结构:国

出示课件,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课件:教师引导“姓、什、双”在田字格的占位在哪,你有什么发现?同时,帮他们找朋友。

①组词:姓名、什么、一双鞋等等。

②“姓、什”都是左窄右宽。“姓”中的“女”的一横要变短。教师进行书写,学生描红,再试写一个。(教师巡视并纠正)

③“双”字的第二笔的捺改成点,要和第四笔区分开。教师进行书写,学生描红,再试写一个。(教师巡视并纠正)

(2)教师引导:“么、王、方”在在田字格的占位在哪,你有什么发现?同时,帮他们找朋友。

①组词:什么、王子、方向等等。

②注意“么、王”在田字格的占位。“么”的第一笔是撇,“王”的第二笔是短横。教师进行书写,学生描红,再试写一个。(教师巡视并纠正)

③“方”的笔顺是点、横、横折钩、撇。教师进行书写,学生描红,再试写一个。(教师巡视并纠正)

(3)教师引导:“国”在在田字格的占位在哪,你有什么发现?同时,帮他们找朋友。

①组词:国家、中国等等。

②“国”字在写时注意点不能少,口要封严。教师进行书写,学生描红,再试写一个。(教师巡视并纠正)

六、背诵课文

这首儿歌多有趣,回家时给自己的家长背一下,也让他们了解一下姓氏。

【篇五】一年级姓氏歌教学设计

2、姓氏歌教学设计

1

2

4

5

【篇六】一年级姓氏歌教学设计

部教版一年级2 姓氏歌教学设计

2 姓氏歌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一年级姓氏歌教学设计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一年级姓氏歌教学设计

第2 / 4页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习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一年级姓氏歌教学设计 一年级姓氏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