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2017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6,,《古对今》教案 一年级古对今教案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2017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6,,《古对今》教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6《古对今》教学设计

6《古对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2、 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12个生字,正确书写“古、凉、细、夕、李、语、香”7个汉子,会认新部首“酉”。

3、 理解韵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4、 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诵读并背诵韵文。

教学难点: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一、互动游戏,激趣导入

1、 师生共做“词语对对碰”(说反义词)的游戏:师说一词,生说该此的反义词,从一字词语到二字词语,难度逐渐升级(如:大对小,白对黑,长对短;白天对黑夜,快乐对伤心等)。

2、 师激趣:词语对对碰,字数相同,词义相对,可真有意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词语对对碰的课文。

3、 师板书课题:古对今。相机指导“古”字的写法,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古”指古代,“今”指现在,这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二、初读韵文,识字学词

1、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指名生交流听过之后的感受。

2、 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分小节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 指名生朗读第1小节。

① 师出示“圆、严寒、酷暑、秋凉”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认识“酷”字左边的酉字旁。师相机正音:“暑”是翘舌音,“凉”既是边音,又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② 指导学生区分“圆”与“园”:读音相同,意思有所区别。鼓励学生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区别“圆”与“园”的意思。

师小结:“圆”指的是一种形状,如:圆形、团员、汤圆等;“园”指的是一个地方,如:菜园、花园、园丁等。

③ 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全班齐读。

(2) 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

① 师出示词语卡片:早晨、细语、朝霞、夕阳。指名学生认读,强调:“晨”是前鼻音,“朝”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多生认读。

② 学习“朝”这个多音字。

师出示词语和短语:朝霞、朝阳;朝着门的方向。指名学生朗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明确“朝”有两个读音“zhāo”和“cháo ”。在本课的词语“朝霞”中读“zhāo”。

③ 区分“夕”和“西”:鼓励学生为这两个同音字组词,师适当小结:“夕阳”是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西”指的是方向。

④ 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

①出示字词卡片:李、杨、鸟语、花香。指名生认读,读准字音。

②引导学生理解稳重“李、杨”的意思:结合《识字2》中的《姓氏歌》,明白“李”和“杨”可以指人的姓氏,结合本课内容和汉字的偏旁,可以发现“李、杨”与树木有关,在本课中指的是“李树”和“杨树”,相机出示李树、杨树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

④ 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全班齐读。

4、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达到熟练的程度。

5、 巩固识字。

(1) 师多媒体随机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

学生认读生字,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本课生字。

(2) 鼓励学生为生字口头组词,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巩固对生字的理解。

(3) 学生自主观察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酷、凉、细、朝、杨”是左右结构,通过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识记,可以借助偏旁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夕”与“外”比较,少了一个“卜”。

三、再读韵文,读通读熟

1、生再次自主朗读课文。指名学生交流读这篇课文与读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同位对读:一生读每句的前半句,另一生读每句的后半句。自主练习。

3、指名一对同位进行朗读展示。

4、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拍掌伴奏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加强朗读练习。

四、指导学生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

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师范写讲解:“细、语”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尤其是“细”字,右边的“田”比绞丝旁略低;“李、香”是上下结构,各部件略扁,上半部分“木”和“禾”中的撇、捺要书写伸展,盖住下半部分。生观察并进行书空练习。

5、生自主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进一步强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熟练地朗读了课文,初步感受到这篇课文朗朗上口的节奏之美,而且还在课文中认识了许多汉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有趣的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017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6,,《古对今》教案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感受美丽的景色。

3、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检查导入

1、师生利用课文内容对对子。如:师说“古”,生对“今”,师说“严寒”,生对“酷暑”等。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

3、师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这篇课文的有趣之处。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理解内容,体会对称之美

1、学习第1小节。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2017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6,,《古对今》教案

(2)鼓励学生找出这一小节中对称的词语,指名生交流,师适时板书:古—今,圆—方,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3)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这几组词语的意思,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图片(冰天雪地、烈日当空、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师适当补充资料,向学生解释在古人的眼中,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像一口倒扣的大锅扣在地上,从而理解“圆对方”指的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

(4)引导学生发现相对词语的特点:“古、今”都是表示时间的;“圆、方”表示的都是形状;“严寒、酷暑、春暖、秋凉”都是描写春夏秋冬季节特点的。从字数上来说,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

(5)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主要写的是四季特点)。

(6)生有节奏地朗读第1小节。

2、学习第2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交流第2小节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根据省的交流师板书:晨—暮;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

(2)鼓励学生在学习第1小节对称词语的基础上,说说这些词语是如何对称的。

(3)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小结:“晨、暮”指的是早晨和傍晚,描写的是时间;“雪、霜”是同一类的自然现象;“和风、细雨”描写的是天气现象,“朝霞”和“夕阳”分别是早晨和傍晚的自然景观,都是一类事物。

(4)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相机出示“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的图片,给予学生直观感受,使其进一步体会同类词语的相关性。

(5)生齐读第2小节,说说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什么(主要描写的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3、学习第3小节。

(1)生自主朗读第3小节,与同位轻声交流哪些词语是对称的。

(2)指名生交流汇报,师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图片,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美丽的景色,体会词语的对称性。

(3)指名生朗读第3小节,读出句式的对称节奏。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什么(主要描写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色)。

4、回顾全文,游戏巩固。

(1)生再次自由朗读全文,并与同位合作练习朗读,读出句式的对称和节奏的变化。

(2)指名生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3)游戏巩固:找朋友。教师把“古”“今”“圆”“方”“严寒”“酷暑”等文本中出现的24个词语卡片分发到学生手中,一生手持词语卡片说:“我是‘古’,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到卡片“今”的同学站起来回答:“我是‘今’,你的朋友在这里。”以此类推。

5、全班有节奏地齐读儿歌、练习背诵。

三、自主创编,拓展提升

1、师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内容,无论是词语的意思还是字数都具有对称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其实汉语中这样的词语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也来学着课文的样子,自己编一段儿歌吧!

2、出示创编要求:

(1)句式:—–对—–,—–对——。—–对——,——对——。

第一句是一字词对一字词,第二句是二字词语对二字词语。

(2)所编的这段小儿歌最好是围绕同一类事物的。

3、生自主创编,轻声朗读,并与同位交流自己的作品。师巡视了解创编情况。

4、指名生交流自己创编的小儿歌,师生共同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对于学生创编的作品,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只要能体会到对偶的手法即可,不宜要求过高。

5、师小结:同学们,其实古代的小朋友在上学的时候也要学习对对子,从一字对、二字对、

三字对到四、五、六、七字对,越对越长,而且对子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位叫李渔的大学问家,还编了一本专门对对子的书,叫《笠翁对韵》(出示《笠翁对韵》书本图片),大家课后阅读。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对对子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能更多地关注到这种对称的词语和句子,在朗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神奇和有趣。

板书设计

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2017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6,,《古对今》教案

春暖—秋凉

季节特点 6.古对今 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自然现象 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美丽景色

【篇二】2017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6,,《古对今》教案

2017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6古对今 》教案

6古对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017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6,,《古对今》教案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 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

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

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2) 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小结 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6

古对今 和风细雨

古对今 莺歌燕舞

快乐无限

鸟语花香

课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总结,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学生对于识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

【篇三】2017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6,,《古对今》教案

6《古对今》教案

6古对今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017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6,,《古对今》教案

(3)交流记忆方法(加一加,减一减)

古(十+口) 凉(冫+京) 细(纟+田) 李(木+子) 夕(多减去一半)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小结

1、学生齐声朗读一遍课文。

2、师生一起完成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

3、总结记字方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生字导入,朗读课文。

二、探究新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2)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三、课文小结

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篇四】2017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6,,《古对今》教案

2017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6 古对今》教学设计及反思

6古对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2017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6,,《古对今》教案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 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2) 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小结

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6古对今 和风细雨

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

鸟语花香

课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总结,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学生对于识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呢?便是我们教学者课下需要深究的问题。

【篇五】2017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6,,《古对今》教案

2017人教新版语文一下教案6 古对今

6古对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 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017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6,,《古对今》教案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2) 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小结

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6古对今 和风细雨

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

鸟语花香

课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总结,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学生对于识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呢?便是我们教学者课下需要深究的问题。

【篇六】2017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6,,《古对今》教案

2017年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古对今教案设计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2017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6,,《古对今》教案 一年级古对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