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找规律教案 幼儿园大班找规律教案

小学作文 zuowen 4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

一、教学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教材的内容选择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而且活动性和探究性较强。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也可以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对学生发现的不同规律,都应给予肯定,对循环排列的规律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或其他方式动态展示,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我从情感、能力、知识三方面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规律中隐含着数学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循环排列的规律。

(2)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

四、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积极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教学过程在记忆力比赛中展开,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

围,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

(二)学法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通过动手摆一摆等方法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同时让学生动手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流程

(一)教学流程图:

动手把手帕

设计完成

(二)教学设计:

1.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记忆力大比拼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个记忆力大比拼,好吗?

师:吴老师先说要求,同学们注意听!一会儿,吴老师会出示两个电话号码。女生记上面的,男生记下面的,时间为5秒钟。5秒钟后,男生、女生各派一名同学为代表,哪一方记住了,哪一方就获胜。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来倒数:3、2、1。开始。

(电话号码闪不见后)师:谁先来试试?(男生一般记不住)

师:恭喜女生获胜了。诶?刚刚我听到有男生说不公平。哪个同学站起来说说,不公平在哪?

生:女生的电话号码比较好记,都是3939的。

师:你真会观察。女生们说说,是这样吗?(是)那都是3939的说明这个号码是有规律的,所以比较好记。同学们,其实生活中象这样有规律的事物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

(2)欣赏生活中的规律。

(3)师引入课题:生活中有这么多有规律的事物,今天,吴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

[这一环节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创设了男女同学记忆力比赛来导入,时间

为5秒钟。并运用多媒体的配合,设置了5秒钟后大屏幕上的电话号码自动消失的效果,使学生置身于比赛的刺激感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第二部分,我创设了欣赏生活中的规律。这样的设计,自然的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而然的将学生引入下一个环节。]

2. 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师:看了这么多有规律的图片。下面,吴老师再带同学们去我家的厨房参观一下,看看装修的怎样?

(出示厨房图)师:同学们漂亮吗?我们先来看看墙面吧!(出示墙面图)

(1)观察墙面图

师: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呢?先找找,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汇报,师引导横着看和竖着看后小结:同学们,像这样按照第一个图形移到末尾,其他三个图形依次往前移的规律,重复排列了几次后,回到原来的样子,我们就把这样的排列规律叫做循环排列规律。

师:竖着看,我们可以从左往右看,还可以怎样看呢?

生:从右往左。

师:那你从右往左看,还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生:

师:你太会观察了。同学们,刚刚我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了这个墙面,发现的规律一样吗?(不一样)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更多更美的有规律的事物。

过渡语:你们看,有规律的图案把吴老师家的厨房装饰的这么漂亮,我们再去看看吴老师家的厨房还有什么是有规律的?

(2)观察地面图

(出示地面图)师: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你能根据找到的规律把地面上带有“?”的地方补充完整吗?

生: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我是斜着看的。

【篇二】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实验三小:王冬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图形的排列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图片、创造活动材料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让我们一起走进聪聪的房间去看看吧!(课件出示聪聪的房间,)

师:聪聪把房间设计得美吗?(美)他设计的图案有没有规律?

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1、探索墙面图案规律。

师:我们先来找找墙面图案的规律。(课件出示墙面图案)

师:出示预习提纲:(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1)仔细观察每行都有哪些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2)横着,竖着,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3)每行图形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通过横着观察四行图形的位置变化,同学们知道了它的排列规律吗?谁来完整地说一说?

学生汇报

(第二行的第一个图形在第二行的最后一个位置,第二个图形在第三行的第一个位置,其他图形都向前移动了一个位置)

生:第二行是将第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图形往前移动一个位置变化来的。同样第三行、第四行也是按这样的规律,在上一行的基础上变化来的。

师:不仅观察仔细,而且表述完整,真了不起,表扬他!

师课件演示第一种规律

(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从上往下看、从下往上看、斜着看图形的排列规律都不一样。从每一个图形起从左往右看和从上往下看的图形排列顺序是一样的。

(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每一行都是四个图形交替出现。

(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横着看:第二行是将第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图形往前移动一个位置变化来的。同样第三行、第四行也是按这

样的规律,在上一行的基础上变化来的。竖着看:第二行是将第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下面,其他图形依次向上移动一个位置变化来的,同样其他各行也是按这样的规律,在前一竖行的基础上变化来的。斜着看:从右上方往左下方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都是一样的。

学生交流后教师课件演示并总结墙面规律: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把这种排列称为循环排列规律。

师:墙面图案有这样的规律,那么地面图案有什么规律呢?(课件出示地面图案)

师:认真观察,地面图案有什么规律?

找规律教案

生:第一行的绿色正方形移到了第二行的最后,其他图形依次往前移动了一个位置,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也是这样的。

师:真厉害!你的观察和表述非常准确!(教师在完成4×4地面磁砖的教学之后,在原先的16块磁砖下面加上了4×4个空白格子)

师:如果我们继续往下铺,该铺什么颜色的砖呢?聪明的孩子开始开动自己的脑筋了。谁来试一试呢?(指名说教师用鼠标拖动学生说的砖的颜色)

课件出示铺满后的效果

三、动手操作,加强感知

1、通过刚才观察和探究,我们找出了墙面和地面图案的规律,小朋友们掌握了吗?出道题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115页例1)

(115页“做一做”)

☆★○● ●☆★○ ○●☆★________

师:你能按照规律摆出第四组图形吗? 拿出卡片摆一摆。(指名到黑板上摆。)

师:这两道题与聪聪设计的图形排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横着排的)横着排列和竖着排列是一样的,能不能用刚才找规律的方法来找它的规律?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摆一摆。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摆的,又是怎样想的?

生:这组图形是后面的向前循环移动一个位置,所以应该是★○●☆。

2、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

2、有规律排列游戏

组长组织组员进行有规律排列。

五、课间欣赏,感受规律美

师: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你能找出来吗?谁来说说。(衣服的花纹,地板上的瓷砖,窗帘、斑马线、交通红绿灯""也是有规律的。)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我们一起看一看。课件显示:自然界的规律(春、夏、秋、冬),古文物上的规律,小数民族服饰上的规律等(课件出示图片)这些图片中的很多艺术品都是艺术家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师:美吗?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一定会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五、联系生活,创造规律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些事物排列的规律,也用找规律的知识解决了许多问题,同学们想不想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幅有规律的图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

师:这是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可是上面什么图案也没有,需要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给这块手帕设计出有规律的花边或图案。注意,设计的花边或图案要有规律。请小组长从抽屉内拿出学具袋,每个袋子中有一张正方形的纸和图片,同学们要先商量怎样摆才能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要充分利用手中的图片,4个人合作完成,看哪个小组设计的图案最漂亮,开始。(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六、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评议。

师:同学们设计得真漂亮!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杰作吧!

能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吗?为什么?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对他说

吗?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有收获吗?谁来说一说?

生:学会了找规律。这节课同学们不仅发现了事物循环排列的规律,还当了一次小设计师。你们的学习干劲真让老师佩服!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希望同学们以后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周围的环境装扮得更加美丽。

【篇三】找规律教案

人教版一下《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

设计及反思

教学反思: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

级下册的内容。这节课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这节课我为学生创设了多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体验,以达到知识与能力共进,情感与体验提升。个人觉得这节课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1、享受鲜活的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总有许多鲜活的数学学习题材。本课一开始就选取了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内容“喜羊羊开水果店”作为主题,在“规律小屋”、“挑战灰太狼”、“我把谁藏起来了””小小设计家“几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找规律,最后又运用规律创造生活中的规律美,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享受互动的数学课堂活动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活动,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这节课的活动中,运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始终是在交流、合作中学习,活动促进了同伴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另外,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引导和委婉的提示,学生对他人做法的肯定、指正,都达到了师与生、生与生的互补与共进的教学要求。

3、享受体验的数学这节课把“喜羊羊开水果店”这一情境下的活动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使学生通过猜一猜、想一想、

【篇四】找规律教案

刘德武:一下《找规律》 教案

刘德武:一下《找规律》 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找到简单图形中隐藏的规律。

2、在找规律的过程中,能理解规律的本质是“一组"重复出现”,能用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3、在找规律和用规律的过程中,能理解规律的本质。找规律教案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能发现并理解规律的本质是“一组"重复出现”,能用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学习我们这一册书里面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内容。咱们看大屏幕,一会儿在大屏幕的右边会有一个接一个地出现的圆,这些圆都有不同的颜色,你看出什么颜色就大声地读出来,看谁看得准,读得快.(课件出示) 生齐读:红、黄、蓝、绿""

师:下一个是什么颜色?

生1:蓝色。

师:好!我们来看一看对不对?(继续播放课件)真是蓝色呀!下一个呢? 生2:绿色。

师:再下一个呢?

生3:红色。

师:一(3)班的同学真棒!猜一个对一个,真了不起!再来一个行不行? 生齐:行!

师:玩这一回呀!带颜色的圆重新出现,大家猜,准备!象刚才一样,开始! 课件出示

生齐:红、黄、蓝、绿""

师:下一个你们猜是会是什么颜色?(继续播放课件)

生:红色。

师:呀!没猜对吧!刚夸你们棒,结果不成了,再猜下一个成吗?(学同们各有说法),看来这些圆有点奇怪,都是带颜色的圆,都是红、黄、蓝、绿,为什么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我们一(3)班的同学猜得那么准,猜一个对一个,可是第二次再出现的时候,怎么猜也不容易猜对呢?什么原因啊?能说说吗?

生1:因为第一次出现只有一个,第二次出现有两个""

生2:因为第二次出现变化很大。

生3:因为第二次搞乱了。

师:有点道理,那第一次乱不乱?

生3:不乱。

师:那我们就把不乱的这种变化情况用一个词来说明,这个词叫做“规律”,“规律”很重要,正是因为第一次出现的圆是有“规律”的,所以一猜就准,而第二次出现时,是没有“规律”的,所以总是猜不准,你们说“规律”重要吗?

生齐:重要。

师:所以今天老师和一(3)班同学共同来上一节课,叫“找规律”(板书课题)

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看看你们会不会找规律,注意观察,准备,开始!(屏幕出示下图),问:有规律吗?

生齐:有。

师:能说说有什么规律吗?

生1:狮子、大象、狮子、大象""

生2:先是狮子、大象(又有)狮子、大象""

师:很好!我特别喜欢生2说的一个词,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说狮子、大象以后(又有)狮子、大象。“又有”是什么意思呢?

生:一样的意思。

师:谁与谁一样啊?

生:后面出现的狮子、大象和前面出现的狮子、大象一样。

师:说得很好,那我们就把一头狮子和一头大象叫做“一组”。来,我们再看看第二行。(屏幕出示下图)边出现学生边读。

生齐读:蛋糕、汉堡包、冰琪林、蛋糕、汉堡包、冰琪林""

师:这样读不容易听出谁与谁是一组的,有什么办法让人一听就能听明白呢?

生:蛋糕、汉堡包、冰琪林是一组的。

师:说得很好,老师出个建议,咱们读完一组,稍停一下,再读下一组。预备,开始!

生齐读:蛋糕、汉堡包、冰琪林(停)蛋糕、汉堡包、冰琪林(停)"" 师:我们把后面出现的图形跟前面图形一模一样的这种方式叫做“重复现出现”。(板书:重复出现),谁在重复出现呢?请看屏幕。

生1:红、红、蓝重复出现。

师:说得真好,咱们一起读一读,开始!

生齐读:红、红、蓝(停)红、红、蓝(停)""

师:很好!找规律还没有完呢!我们刚才找到的是比较简单的容易看出来的,现在找难的了,请看屏幕。来,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红、黄、红、红、黄、红、红、黄、红""找规律教案

师:读得有点乱,谁来说说谁跟谁为一组?

生1:红、黄、红、红是一组的。

师:如果红、黄、红、红是一组,那接着下一组也应该是红、黄、红、红才对,可惜不是,没找对,谁看出规律了吗?请说说。

生2:红、黄、红在重复出现,是一组的。

师:对了,大家一齐读一次,要一组一组地读,开始!

生齐读:红、黄、红(停)红、黄、红""

师:好了,这组比较难,能找对真不容易啊!请再看屏幕。谁来说一说,几个图形为一组?

生:有2个星星,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为一组的。

师:那你说说这一组有几个图形啊?

生:4个。

师:对了,咱班的同学真了不起,这么快就学会了找规律,那你们观察第一

行是根据颜色的变化来找规律的,第二行颜色都相同,都是紫色,再寻颜色的变化来找规律,看形状的变化也能找规律的,我们再看第三行,是颜色变了还是形状变了。(屏幕出示下图),第三行的颜色形状都一样,都是三角形而且都是白色。每个三角形的里面还个小圆点,这圆点都是红色的,那么多一样的,有规律可找吗!几个图形为一组呢?

生:3个图形为一组。

师:他说3个图形为一组,说得多好啊!能说说道理吗?

生:第一个三角形的小圆在上面,第二个三角形的小圆点在下面,第三个三角形的小圆点也在下面。

师:说得真好,咱们一齐来读一读,怎样读啊!都是三角形,就读上、下吧! 生齐读:上、下、下、上、下、下""

师:第三行是根据什么变化来找规律的呢?

生:找红点的在哪里就可以了。

师:也就是红点在三角形的位置,对吗!这样更有数学味道,位置不同也可以构成不同的规律。但是我还想说,同学们,人们找规律都不是为了找规律而找规律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们找到规律以后利用规律去解决一些问题,所以找规律的目的是为了用规律,(板书:用规律)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找规律教案

师:请看屏幕,第一行有圆、三角形、还有个“?”号,请同学们好好观察,好好想一想第1个“?”号的后面应该藏着什么图形?

学生讨论,各有各的说法。

师:我说一、二,大家一齐说“打开”,我就把问号“打开”看看“?”号后面藏着的究竟是什么图形,准备,一、二。

生齐:打开。(屏幕出示下图)

师:同学们对这一组的图形,用规律用得这么好,请说说你找到什么样的规律,才可以正确地找到“?”号后面藏的是什么图形?

生:看前面的。

师:说说看前面的哪几个图形?

生:圆、圆、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是一组的。

师:那我还想问,在这组图形当中,谁在重复出现啊?

生:有2个圆和3个三角形在重复出现。

师:好,说得好,这题太简单了,我们来一题难一点的,看屏幕,三角形A是什么颜色?

学生讨论,各有各的说法。

师:我说一、二,大家一齐说“打开”,我就把“A”打开,看看“A”是什么颜色,准备,一、二。

生齐:打开。

师:A是红色,谁能说说为什么是红色?

生1:因为前面的第一组的第1个是红色,所以A是这一组的第1个,所以是红色。

师:这位同学说得多好啊,真了不起!那B、C、D分别是什么颜色?

生2:B是绿色,C是绿色,D红色。

师:你真聪明,一学就会用了,能说说道理吗?(学生边说边演示课件) 生2:我是这样想的,先分组,第一组是(红绿红绿绿),后面出现的组也

是(红绿红绿绿),B是第三组的第4个,第一组的第4个是绿色,所以B是绿色,

C、D分别是第四组的第2、3个,第一组的第2、3个分别是绿、红,所以C、D分别是绿色和红色。

师:说得真完整,真是太棒了,我们一起表扬他。(全场掌声雷动),请同学们继续观察,

师:如果继续摆下去,第1行的第6个是红色吗?

生齐:是。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我是这样想的,黄红2个为一组,第2个是红色,第6个正好是第三组第2个,所以是红色。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说法吗?(同意),好!我们继续看第二行。(屏幕出示下图)

师:如果继续摆下去,第2行的第6个是红色吗?

生齐:不是。

师:第3行和第4行呢?谁来说说。

生:第3行的第6个是红色,第4行的第6个不是红色,因为第3行的第一组有4个图形,第2个是红色,那第二组也有4个图形,第二组的第2个是这行的第6个图形,所以是红色。第4行的第一组有3个图形,第3个是黄色,第二组也有3个图形,而第二组的第3个图形是这行的第6个,第二组的第3个图形是黄色,所以第4行的第6个不是红色。

师:说得真好,你真会想问题。

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师:大家刚才学习找规律,用规律都很积极认真,现在有点累了吧!同学们先趴在桌面上体息一下吧!(同学们都安静地趴在桌面上体息),同学们请听清楚老师提出的要求,老师说一,同学们就趴下,老师说二,同学们就坐起来。听清楚了吗?(听清楚了)。好!请准备,二,(同学都坐起)。一,(同学们都趴下)。""从刚才的动作中你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动作中有规律。

师:你发现哪些动作有规律?能做一做给大家看吗?(生趴下,坐起来"") 师:能找出动作中的规律,当老师数到第10下的时候,你们是趴下还是坐起来?

生:坐起来。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趴下、坐起来为一组,第一是趴下,第二是坐起来,每组有2个动作,第十下是第五组的第2个动作,所以是坐起来。

师:真了不起!能用计算的方法算出第十下是坐起来。看来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还有很多,你发现了吗?

生:我发现教室里的桌椅的排列有规律,都是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的规律来排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规律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

【篇五】找规律教案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5~86页《找规律》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场景事物,发现隐含的规律,对事物的排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2、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事物规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学校买来红、黄两种颜色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办法,看怎样排这些灯笼最漂亮。

学生可能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也可能会把红的黄的交错排。

找规律教案

教师:大家排的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学校里高兴地唱歌跳舞。(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1、揭示课题。

教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等摆的真漂亮 ,它们可不是随

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找规律)

2、教学例1。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总答案)

请同学起来告诉全班他们小组找到的规律,随着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

教师:如果现在你是建筑师,让你接下来布置,你会怎样选择呢? 请学生逐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颜色的格子条(强调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三、迁移尝试,运用规律

师: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我准备了几个有趣的题目,想玩吗? 课件展示

四、再探新知,深化规律

教学例2

教师:现在老师这有几个碗,谁能用它来摆一列有规律的图形。 碗的个数排列有什么规律呢?

(出示第二行图形)这行图形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规律?如果接下来摆一组应该怎么摆?

错误!链接无效。1、完成86页“做一做”

2、数学游戏:做动作,猜规律

3、欣赏生活中的规律

其实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规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

六、总结延伸,发现规律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找规律)

希望小朋友们课后多观察,多思考,相信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规律。

2、活动: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东西。

【篇六】找规律教案

2找规律填数教案

找规律填数教案三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最简单的数列.

2、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出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叙述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在认识规律的同时,并能按规律填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5、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找规律,按规律填数.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规律.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排排隊.

師:看下面的圖說出喜羊羊的后面是誰呢?

生:從一組圖看出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按两个喜洋洋、一个灰太狼为一组重复排列的。所以后面是喜洋洋和灰太狼。

2.猜一猜

(1)方塊、圓、三角形的排列規律?后面會是誰呢?

(2) 笑臉會是誰呢?

(二)学习新课

1、导入

师:今天动物园里召开运动会,有7只小兔参加了一百米赛跑,它们参加比赛的号码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可是教练员点名时,发现有两只小兔迟到了,这两只小兔子的号码各是多少呢?你们能猜出来吗?(此时学生十分兴奋,都想参与猜号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列的规律,学习按规律填数.

寫出以下幾組數后面的數:

(1) 以4為首,依次加上4,接下來的2個數分別會是多少呢?

(2) 以7為首,依次加上7,接下來的2個數分別會是多少呢?

(3) 以25為首,依次減去5,接下來的3個數分別會是多少呢?

(4) 以45為首,依次減去9,接下來的3個數分別會是多少呢?

接下來我們這節課的學習

板书课题:找规律填数

2、教学例一

(1)出示:1 4 7 10 13 □ □

师:像这样几个数按次序排列起来的,称它为数列.

请学生跟读“数列”.

(2)探索:

师:从整体看,后面的数与前面的数比较,有什么特点?

生: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师:每相邻两个数是怎样变化的?(在投影仪上演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前面的数加上3得后面的数.

师: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几?找规律教案

生: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3.

师:刚才我们从整体和相邻的两数变化看,发现了这个数列的规律,我们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表达这个数列的规律: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3.(边说边板书)

师:先听老师完整地说一遍,看哪位同学能学老师说一遍.(指名说规律)

(3)填数.

师:谁知道迟到的两只小兔子的号码是多少呢?

生:(同桌互相说说后回答)是16,19.

(4)尝试练习

找规律填数:找规律教案

a.3 7 11 15 19 □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 ).

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 ).

□里填( ).

b.15 12 9 □ □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 ).

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 ).

□里填( ),( ).

3.教学例2.

(1)出示:按规律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

1 3 6 ________ 15

(2)探索:

师:从整体看,后面的数与前面的数比较,有什么特点?

生: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师:每相邻两数的差都一样吗?算算看.

生:每相邻两数的差是2,3,不一样.

师: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之间相差2,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之间相差3,那么第三个数与第四个数之间相差多少呢?

生:相差4.(板书4)

师:第四个数与第五个数之间相差多少呢?

生:相差5.(板书5)

师:从整体和相邻两数的差的变化看,这个数列的规律是: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每对相邻两数的差总比前面一对相邻两数的差多1.(边说边板书)

(3)填数.

师:现在你们知道横线上的数是多少吗?

生:是10.

师:怎样计算?

生:用它前面的数6,加上它与前面一个数相差的数4,6+4=10

师:想一想,怎样检验?

(4)尝试练习,找规律填数.

1 2 4 7 11 □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 ).

每一对相邻两数的差总比前一对相邻两数的差多( ).

□里填( ).

4.教师小结:

找规律填数就要先从数列的已知数中找出变化的规律,然后再按规律填上合适的数.

(三)巩固反馈

1、找规律填数:(投影片)

(1) 3 5 7 9 □ 13

(2) 8 11 14 □ □

(3) 35 30 25 □ 15 □

(4) □ 17 15 13 □

2、你能在每朵花中写上一个数,使这些花也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吗?

3、按规律填数,使每组数列不一样.

4、游戏:把全班同学分成红、黄、绿三组,持相同颜色数字卡片的按规律排列. 红色:0 3 6 9 "

黄色:1 4 7 10 "

绿色:2 5 8 11 "

5、按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2 2 3 5 8 □

(2)1 6 16 31 □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找规律填数是一节很有兴趣的课,整体设计上把握“规律”这个中心.指导学生认识规律→叙述规律→运用规律→规律的概括,这种抽象的过程也完全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课堂练习形式多样,最后全班参加游戏竞赛,使全课在欢乐的高潮中结束.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找规律教案 幼儿园大班找规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