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纸船教案 纸船教案设计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纸船教案

《纸船》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纸船》教案1

课标要求

1、了解作者主要情况及其主要作品。

2、揣摩修饰性词语的作用。

3、熟读诗作,体会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

4、理解作品中的童心童趣。

5、体会朴素的语言,明快的格调。

学法点悟

1、通过揣摩修饰性词语,发挥想象,理解作者文笔的隽永。

2、通过比较和拓展阅读,了解泰戈尔对我国诗歌创作的影响。

3、试着仿写,进一步了解诗歌这一文学样式。

整体感知

这首诗叙述我将“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放入急流,渴望异地的人知道我是谁。写希望纸船把我园中长的秀利花带到岸上,希望能有游伴把天上的小朵白云放在河里来与我的纸船比赛。还写了子夜的星光下,我梦见睡仙坐在我的纸船里,缓缓的浮泛前去。通过奇特、美妙的想象,表现了至纯至美的童心。

疑难解析

质疑:泰戈尔是怎样的一位诗人?

解惑:泰戈尔,印度的多产作家。他从8岁开始习诗,在漫长的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了50多部诗集,计1000多首诗,2000多首歌词。1913年,泰戈尔因《吉檀迦利》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纸船》是泰戈尔《新月集》中一篇别致的诗篇。

语言揣摩

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1、“我每天把纸船放在急流的溪中。

“每天”即天天如此,这样坚持不懈,可见孩子内心强烈的渴望,他多么想让别人知道他呀。

2、我在纸船上用大黑字写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

“用大黑字”,用语极为质朴,充分表现了孩子的天真稚气,仿佛让我们看见孩子写字时专注的神情,体察到那盛满了希冀的小小心灵。

3、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纸船,知道我是谁。”

“知道我是谁”,道出了孩子的心理,原来这么执着地放纸船,就为了这个呀!

4、我把园中长的秀丽花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黎明开”的花“在夜里”到,在异地的人会得到纸船的人,就可以看到花儿开放了,就会给他带来惊喜。多么美好的愿望 !水晶一般的童心。 5、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满鼓着风”,既写出了云的形态,又写出了云的动态。最妙的是把云朵想象成“白帆”,新奇,独特。

6、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

“同我的船比赛”,特别符合孩子的心理。

7、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把脸“埋在手臂里”,大概就是为了作一个美妙的梦吧?孩子的睡姿如在眼前。

8、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梦的篮子。

梦中有梦,在孩子的眼里,睡仙的篮子是可以装载无数的美梦的。

研究课题

1、读泰戈尔的其他诗,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感受他奇特的想象力。

相关链接: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②,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③,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4,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纸船教案

2、读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感受其创作风格。

基础巩固集练

一、字音字义

1、为下列加点的字读音。

纸船教案

枕戈待旦( ) 溪涧( ) 仰望( ) 扬帆( ) 记载( ) 载重( )

2、掌握下列形近字的字形

游弋 蹊跷 压抑 载梦 船帆 干戈 溪流 瞻仰 栽赃 巩固

3、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异地: 仰望: 游伴: 浮泛: 子夜:

三、关于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的文学体裁。是以散文形式写成的诗。内容多是抒情的,

篇幅短小,有诗的意境、韵味和节奏感,一般不分行、不押韵。泰戈尔的《纸船》就是一首散文诗。

四、问题探究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示:“我”是一个什么形象?诗人为什么写那么多想象?]

2、现代诗从内容来看,怎么分类?

[提示:一般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两类。还可以从别的角度分。]

五、欣赏评价

1、这首诗中哪些诗句体现了诗人奇特非凡的想象?为什么?

2、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处用词?说出理由。

六、拓展阅读

将冰心的《纸船》与泰戈尔的《纸船》进行比较阅读。

纸 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篇二】纸船教案

纸船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纸 船

泰戈尔

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 王晓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方法,使学生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从而把握这首诗的意境。

(2)通过创设情境,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大胆想象,体会诗人通过奇特、美妙的想象,表现了至纯至美的童心,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创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去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去完成联想、想象的训练。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揣摩关键词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难点: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并形成能力。

三、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诵读法

3、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

教师导入:同学们都曾有过自己的童年,有时候一篇文章、一件旧物、一抹微笑都会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而这些记忆往往是令人终身难忘的,你们有过放纸船的经历吗?

大诗人泰戈尔把自己放纸船的经历写成了一首诗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诗歌《纸船》。

(二)、作家作品简介。

(三)、品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内容美。

1.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读后谈体会。

2、听读: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朗诵,注意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并适当标注。

3.指导朗读: 在朗读的时候要做到:(可以参看大屏幕。)

(1)用普通话正确有感情地朗诵。

(2)注意节奏和重音。

(3)语气语调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4.全班齐读诗歌,读出节奏和重音。整体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把握诗的内容。

明确:诗的1-3句写憧憬,4-6句写希望,7-8句写梦幻。

学生填空的方式理解诗意。

围绕“纸船”,诗人描绘了儿童的奇思妙想。首先想到: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放入急流,渴望异地的人知道我是谁。然后想到船载着秀利花平安地带到岸上。接着想到天上的小朵白云放在河里来与我的纸船比赛。最后想到梦里睡仙坐在船里。 (四):赏析诗歌,领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美

1、抽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

1. 诗歌中有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吗?找出来,说说理由。(小组可以相互讨论,

举手发言)

例子:我用大黑字/ 写我的名字 ...

“大黑字”:“字”大,黑色,非常突出,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形象表现出童趣浓烈。 ...

A 我每天/把纸船/ 一个个 /放在/急流的溪中 ...

B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

明确:

A句中的“每天”二字,这说明这种行为并非偶一为之,而是常常去做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我”的憧憬与向往有多深,表现出童心之浓。

B句中“平平安安”这四个普通的字在这里便有了更深的含义,让人看到了这个小主人公对花儿特殊的喜爱,以及独特的关心方式,表现出童心的天真。

2、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那么这首诗诗人借助(纸船)这一意象展开了怎样的想象呢?

明确:想到异地的人能得到这纸船,然后秀利花平安带到岸上,接着想到天上的船也能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最后想到梦里睡仙坐在船里。

3.诗人的“纸船”表现出了儿童的什么感情?

明确:童心童趣的天真纯朴。

(五)发挥想象,创造奇迹。

多媒体展示图片 : “波浪线~~~~~~”以及“一滴水滴”

请同学展开想象的翅膀,看到图片你们想到了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

( 六)创作诗歌、拓展深化

1、 同学们,小时候你们有自己喜欢的游戏吗?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是折纸飞机,昨天

我以《纸飞机》为题写了一首诗,请大家和我一起分享。

纸飞机

我每天把纸飞机挂在一棵高高的树上。

我用行书写我的名字和我的QQ号在纸飞机上。

我希望属于月球的人会得到这纸飞机,知道我是谁。

我把园中的满天星夹在我的小飞机上,希望这等待呵护的花能在黎明稳稳当当地飞入你的窗扉。

我放我的纸飞机在树上,仰望天空,看见天边云卷云舒,划出梦想的航线。

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飞机放上来同我的飞机比赛!

日出了,我的脸沐浴在阳光中,看到我的飞机在黎明的晨光中平稳地向前飞去。 梦想载在飞机上,带着满载着憧憬的明天!

2、 看图写诗话。(把自己最喜欢的游戏用诗歌的形式展示出来)

3、 结束语:想象,要冲破牢笼,让思想自由驰骋于古今中外;想象,要求新求异,努力创造新形象,表达新思想。同学们, 让你的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在写作的天地中自由的翱翔。

板书设计

纸船

泰戈尔

语气:轻松,柔和,舒缓

内容:憧憬,希望,梦幻

主旨: 童真稚趣

奇思妙想 词语推敲

【篇三】纸船教案

《纸 船》 教案

《纸 船》 教案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纸船》是一首外国散文诗,诗的作者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

匠师。他长期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新月集》是一部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英文散文集。主题是歌颂儿童,表达诗人

对儿童的热爱与同情。《纸船》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

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这首

诗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极好教材。

二. 学生分析

初一的学生也许知道泰戈尔,但对他的生平与思想了解不多。他们虽然读过一些文学作品,

但对外国诗歌接触较少,很需要这方面的文学修养。这首诗因为它是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的,

也正是学生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他们进行交流和倾诉的欲望,更有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 设计理念

生活的内涵有多深,语文的内涵就有多深。语文教学应当体现实践 性这一学科的特点。教

师要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本文,提高文学修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同时教师

要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营造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

很好的体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情感交流。

四.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人的生平。

2、 理解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3、 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五. 课前准备

1. 布置学生可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泰戈尔生平的有关资料。多朗读,

理解诗的大意。练习写一首诗,充分发挥想象,把你的梦想写出来,然后用行楷字写在白纸

上。

2.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 教学流程

1、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礼物,看,这是什么?(教师拿出纸船)

大家都放过吗?很好,那么你们回忆一下放纸船的经历。把时间、地点、当时的感受甚至放

的招式都可以向大家介绍。(学生自由发言) 我们看到这纸船,就会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 ,

那种感觉特美好。今天老师就来帮你们找回那种美好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散文诗

《纸船》,看看能否从这首诗中找回被我们忽视甚至忘却的东西。(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2、 了解作者。

让学生拿出自己在课前搜集和整理的泰戈尔资料,先以五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资源共享。选

出优秀作业,然后派代表,全班讨论,最后教师再作整理,用屏幕显示泰戈尔的重要资料。

[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励他们力争上游,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泰戈尔的了

解,可谓一石二鸟]

3. 指导阅读,初步感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先自由朗读

第二步:教师范读(放伴奏带)

完后,让学生谈谈朗读这首诗要注意哪些问题?(比如节奏、语调等等)再由学生自由挑选

一两句示范朗读。

第三步:学生一起朗读

[重在朗读,感悟诗歌语言,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深入探究奠定基础,学生自主学习的方

式得到较好的效果]

4. 赏读美文,体会感情。

用屏幕出示问题:

(1) 诗人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来创作此诗的,诗中的“我”在放纸船时想到了什么?你觉

得诗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把朗读穿插进去,进一步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

(2)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边赏边读,使学生掌握“读懂-——读好”一体化的学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纸船教案

经历,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理解诗歌的精神实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对有独特见解的

学生加以肯定,并因势利导,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深入与明晰。]

5.迁移训练,拓展提高。

屏幕显示相关内容:

(1) 这首诗借纸船来寄托诗人的情思,这种写法叫什么?

(2) 在我们学过的文章中,有没有运用这种写法的?请举例说明。

与冰心的《纸船》比较异同。(投影打出冰心的《纸船》)

(3) 同学们也不妨写一首诗,最好运用这种写法,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把你的梦想写出

来。(让学生把课前写好的诗再作修改,然后拿上来用投影放出来,并自己朗读。)

[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希望点燃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火花,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想

象和联想将学生的创作热情激发出来,真正把学和用结合在一起。]

精彩片段

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童真童趣,在开始导入时就充分

调动学生的思绪,打开回忆的盒子。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礼物,看,这是什么?

生(一起回答):纸船。

师:大家放过纸船吗?

生:放过。

师:放过的举手。

(学生几乎举了手)

师:很好,那么你们回忆一下放纸船的经历,把时间、地点、当时的感受甚至放的招式等都

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

(这时学生活跃起来,很多举了手。)

生1:我是在家里的浴缸里放的,当时心情很忧伤,希望船能

带走我的悲伤。

师:哦,是在浴缸放的,(这时学生们都笑了)很特别。也能把当时的感受说出来。

生2:我是在下雨天放的,在家附近的一个大水坑里,几个人一起放纸船比赛,当时很开心。嘻嘻。

(同学们听到他笑也跟着大笑起来。)

师:哎,说得挺好的,有时间、地点、当时的感受还有放的形式。你瞧他一说起往事自己偷着乐了。

生3:我是在大雨过后放的,当时把船放在小溪流中,然后跟着纸船跑,看谁跑得快。 师: 这位同学是在练体力,难怪他现在长得那么壮。

(学生们听后又大笑起来。)不过他介绍的方法也很特别,值得推广。

生4:我家是在大海的附近,我喜欢把纸船放到大海里,随风飘荡,希望它能带着我的美好祝愿慢慢飘去,也实现我的梦想。

师:说得太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经历,你们喜欢哪个同学的放法?(学生们各抒己见,很多较喜欢第二或第三)

师:那么这几位同学的经历有没有和我们今天学的《纸船》这首诗的内容有相似的呢? 生:有,放船比赛,还有就是第三个同学说的把船放在海里,带着美好的祝愿飘去。 师:好,这些经历和泰戈尔笔下的较为相似,但泰戈尔是怎么样把那种感觉写出来,等下我们再慢慢体会。

师(拿着纸船):刚才我发现很多同学在谈起往事时都很激动。看到这纸船,会让我们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那种感觉特美好,好,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散文诗,看看能否从这首诗中找回被我们忽视甚至忘却的东西。

教学反思

课后,我深深的感到,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在新课程中,要求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这节课便充分突出了这方面的特点,例如在导入时,我让学生回忆自己放纸船的经历,谈谈感受,学生们畅所欲言,进行自由自在的感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在理解内容上,学生的认识角度很独特,也很深刻。这些是教参书所没有提到的,更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真正做了一次“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来特”的开放性鉴赏,这充分说明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他们的确是课程改革的受益者。在这节课中,让学生把读诗和写诗结合在一起,放飞他们的思绪。从学生写诗的情况来看,虽然没有较高的水平,但那的确是他们通过学习得来的成果。当学生们拿着自己写的诗都抢着让我帮修改时,我被学生们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面对那一双双神采飞扬的眼睛,一颗颗青春荡漾的心,我想,那种禁锢学生思维,束缚学生手脚的灌输式教育真的应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合作小组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没有及时充分展现,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点评:

纸船教案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是深广的,作为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悟。张老师能够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充分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另外也注重了学生这个课程资源的利用,实现了学生之间有效信息的共享,这点做得较好。此外,从学生们展示的诗来看,实际上就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当然,这节课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比如在指导比较阅读时可以再放开点。

【篇四】纸船教案

《纸船》教学设计

郑传芳

冰心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冰心的作品及其风格,培养文学情趣和文学素养

2.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进一步学习朗读的技巧,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3.学习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感受诗歌独特的语言和情感魅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人的情感。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诗人思念母亲的真挚的情感并学习借鉴诗人表达情感的技巧。 教学安排:

1.课前学生收集资料和教师一起交流。了解作家作品,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以朗读促进理解,加强学生读诗歌的鉴赏能力

3.本课时以讲读为主

教学步骤:

一.导入,介绍作家作品

1.以《游子呤》导入,唤起学生的共鸣,由母爱引出游子对母亲的思念。

2.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有关冰心的资料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有短篇小说《斯人独憔悴》。诗集《繁星》、《春水》及著名的散文集《寄小读者》。

二.指导学生朗读冰心《纸船》,感知诗歌内容

1.检查预习情况,学生试读。全班谈论怎样朗读本篇诗歌。

(1)仿照课后联系练习题第一题,标出第二、三节达到节奏和重音

(2)小组或同桌谈论朗读时的语速、音量、感情基调。

教师提示:语言速度较慢,声音低沉,包含深沉的思念和哀伤

(3)全班自由朗读课文

2.用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品味

3.全班配乐朗读,感受诗歌的内容和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

三.合作探究,培养鉴赏能力

1,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商讨

(1)作者在这首诗歌中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提示:围绕游子对母亲的深切的思念回答就可以。有的可以拔高要求,如:漂泊无依的孤独;思念祖国的赤子之心等

(2)作者是怎样把这样的情感表达出来的?

提示:“从不灰心地把每一张纸叠成纸船抛入海中,希望纸船带着自己的思念”,“载着他的爱和悲哀”,“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3)那些词语和句子最精妙,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在原文 中勾画出来,宾并且写上简短的批注

提示:如:“从不肯”、“总是”、“每天”""等词语中包含着执著的思念;“梦中看见”、“含着泪叠的”等包含着赤诚和深情。

(4)这首诗歌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

说明: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言之有理就可以。有的时候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就现实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

2.想象交流

结合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尝试用一句话与作者交流。即:写一句你最想对作者说的一句话。

3.拓展训练

(1)让学生自己能把心理的想法用一些简短的句子和语言表达出来。即尝试着写一点有感情的诗歌。

(2)用口头语言把你见到的最有情感的事描绘出来,让其他同学一起感受描绘的美丽景致或用口头语言把你最想表达的感情叙述出来,让大家一起评价你所表达的语言有那些优点,大家也一起评价你所表达的情感那里最让人感动。

(3)用口头语言描绘一处景物,并让自己的情感贯穿其中。最好的是让学生就自己的想法,把景物用人格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4.对比阅读

默读泰戈尔的《纸船》,比较冰心的《纸船》的异同,说说你更喜欢那一首?为什么?

四.指导背诵《纸船》。

五.板书设计:

《纸船》

冰心

纸船————心船——————爱

教学心得;

情由心生,教学中重在让学生打开心扉,产生情感的共鸣。

地址:重庆武隆县羊角中学 郑传芳

电话:(023)77751050

作者sina

【篇五】纸船教案

《纸船》教学设计

附件1:纸船教案

论文编号:

(由教研室统一按市、县编码编号)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贵州省教育学会

2016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活动)设计

征集评选登记表

(征文封面)

《纸船》教学设计纸船教案

【教学内容】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

【教材分析】

《纸船》是一首外国散文诗,诗的作者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匠师。他长期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新月集》是一部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英文散文集。主题是歌颂儿童,表达诗人对儿童的热爱与同情。《纸船》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这首诗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极好教材。

【设计思路】

《纸船》是一首外国散文诗,它是泰戈尔《新月集》中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这首诗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极好教材。

1、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我设计了“美读亭”,试图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读,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2、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因此,我设计了“品诗轩”,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去体会诗人通过奇特非凡的想象来表现至纯至美的童心。

3、想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联想、想象的能力,我又设计了“创意阁”,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放飞联想、想象的翅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方法,使学生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从而把握这首诗的意境。

(2)通过创设情境,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大胆想象,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创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去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去完成联想、想象的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人通过奇特、美妙的想象,表现了至纯至美的童心。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揣摩关键词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并形成能力。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优化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诗歌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项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能很好地增加容量,实现这个重要目标。

2、诵读法

诗歌的教学尤其注重朗读。针对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实际朗读水平,有效地指导朗读,在停顿、轻重、节奏、情绪等的处理上着重指导强调。朗读可由听读、试读、仿读、指名读、赛读、齐读等,形式多样。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诗中巧妙的艺术构思,强烈的感情色彩,优美的意境,凝练的语言,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从而理解诗的内在思想意义。

3、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纸船》诗人通过奇特、美妙的想象,表现了至纯至美的童心。因此指导学生也要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含。并放飞自己联想和想象的思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

1 、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礼物,看,这是什么?(教师拿出纸船) 大家都放过吗?很好,那么你们回忆一下放纸船的经历。把时间、地点、当时的感受甚至放的招式都可以向大家介绍。(学生自由发言) 我们看到这纸船,就会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 ,那种感觉特美好。今天老师就来帮你们找回那种美好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散文诗《纸船》,看看能否从这首诗中找回被我们忽视甚至忘却的东西。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经历。)

大诗人泰戈尔把自己放纸船的经历写成了一首诗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诗歌《纸船》。

2 、检查自主学习: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课前搜集,课上交流。)

二 、美读亭

1、听读: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朗诵,注意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并适当标注。

2、试读:自己试读,读出节奏和重音。(可以参看大屏幕。)

3、仿读:教师播放录音,学生仿读。

4、指名读,师生评点、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5、指导朗读: 在朗读的时候要做到:

(1)用普通话正确有感情地朗诵。

(2)注意节奏和重音。

(3)语气语调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6、赛读 小组内赛读,推选最好的再进行比赛。纸船教案

宣布比赛规则:同学们当评委,负责找他们的优点,谁的优点多谁获胜,老师当主持,负责宣布结果,并发给奖品。(纸船)

7、齐读。

三、品诗轩

1、内容探究

(1)默读思考:围绕“纸船”,诗人描绘了哪些内容?

明确:围绕“纸船”,诗人描绘了儿童的奇思妙想。首先想到: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放入急流,渴望异地的人知道我是谁。然后想到

船载着秀利花平安地带到岸上。接着想到天上的小朵白云放在河里来与我的纸船比赛。最后想到梦里睡仙坐在船里。

(2)诗人写“纸船”为了歌颂什么?

明确:童心的天真,童趣的自然。

2、写法探究

(1)这首诗中哪些诗句体现了诗人奇特非凡的想象?为什么?

(2)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处用词?说出理由。

3、小结: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过渡:歌唱家告诉我们:乘上歌声的翅膀,我们可以到达那最美的地方,那么,老师要告诉你们,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可以让我们文采飞扬。通过刚才的品读赏析,也打开了我们思维的闸门,下面,老师想看看我们同学谁的联想、想象力最丰富?)

四、创意阁

放飞联想、想象的翅膀(把同学分成三组,各组自选一个主持人,每说出一个加10分,根据各组的得分情况,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1、(大屏幕) 波浪线

同学们: “ ~~~~~~”这是什么?学生答:波浪线。

问:那么,由这条波浪线,第一小组的同学定会浮想联翩。

2 、(屏幕显示)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画面:即水滴图,你们想到了什么? 请第二小组的同学奇思妙想:

3、出示“ 1+1=1 ”,问:“1+1”在什么情况下等于1?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看它到底能够表达些什么含义?

结束语:想象,要冲破牢笼,让思想自由驰骋于古今中外;想象,要求新求异,努力创造新形象,表达新思想。同学们, 让你的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在写作的天地中自由的翱翔。

五、积累深化:如果你也有一艘载梦的船,你将放进怎样的梦?试着做一首小诗,把你的梦想写出来。

【板书设计】

纸 船

泰戈尔

①希望纸船让异地人得到

②想到用纸船载花平安到岸上 →描绘儿童的奇思妙想→表现了童真稚趣

③想到天上的船放下来比赛 ④梦见睡仙坐在船里

【教学反思】

课后,我深深的感到,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在新课程中,要求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节课便充分突出了这方面的特点,例如在导入时,我让学生回忆自己放纸船的经历,谈谈感受,学生们畅所欲言,进行自由自在的感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在理解内容上,学生的认识角度很独特,也很深刻。这些是教参书所没有提到的,更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真正做了一次“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来特”的开放性鉴赏,这充分说明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他们的确是课程改革的受益者。在这节课中,让学生把读诗和写诗结合在一起,放飞他们的思绪。从学生写诗的情况来看,虽然没有较高的水平,但那的确是他们通

过学习得来的成果。当学生们拿着自己写的诗都抢着让我帮修改时,我被学生们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面对那一双双神采飞扬的眼睛,一颗颗青春荡漾的心,我想,那种禁锢学生思维,束缚学生手脚的灌输式教育真的应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合作小组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没有及时充分展现,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语文出版社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师用书》(七年级下册) 语文出版社

【篇六】纸船教案

纸船-寄母亲教学设计

《纸船——寄母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冰心的《纸船》这首诗是离开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这首诗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恋念的中介物——纸船,以纸船为题,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作者分别借纸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背诵冰心的《纸船—寄母亲》。

3.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以纸船为凭借,进行习作练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主题和难点探究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游子对母亲深情的思念与依恋,培养学生爱母亲、爱祖国的感情。

·体会诗中童真雅趣,激励学生保持一颗天真纯洁的心。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分析:

·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通过精品细读,领悟诗情,理解主题,品味诗中的情感,体验诗人思念之中的爱和悲哀。

·用多种方法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诗中的真挚情感,学生合作探究研读诗句,理解体会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领会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童真雅趣、抒发感情的手法,并在情境中运用这种方式进行简单地表达训练。

设计理念:《纸船》是一节非常本真的课,这是一首离学生心灵很近很近的诗,她的价值就在于她一往深情却又并不完美。

只有教师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他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话实现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他才能从这一理念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把阅读过程看作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他才会去寻找课文内容的共鸣点,并且选择最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这也铸就了这节课的呈现方式――现场诗歌研讨会。 课前准备:

录音等音频资料、课件、作者相关背景材料,纸船。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纸船教案 纸船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