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中学语文自主性阅读 小学语文的自主性作业

小学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中学语文自主性阅读

2015年九年级语文《自主学习指导课程》参考答案

2015年语文《自主学习指导课程》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主性探究〕

1A2A冀—翼B启—起C芶—苟D照—罩3D4略

〔开放性作业〕

1~3略4夏蚊表现出一种童年乐趣、投入其中不自知的天真无邪

〔拓展性学习〕

(一)1以空间方位为序;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2“吞”写出了城市灯光亮的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3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4修辞手法:比喻;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以及童年的欢愉。5 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

(二)6C7示例:可以使卑微的生命变得高尚;可以使单调的生活变得多彩;可以使浮躁的心态变得平和。

第二单元

〔自主性探究〕

1C2拔、匪、怡、其3D4儒家,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

〔开放性作业〕

1“说”通“悦”,愉快;“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智慧。2C3A4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个人修养: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拓展性学习〕

(一)1(1)突出儒家经典对读书人的教化作用。(2)为下文写父亲帮助迷路的地质工作者作铺垫。2(1)“你还没吃饭吧?”让人觉得是一句缺少真情的客套话。(2)“你一定没吃饭!”是一种合理的断定,流露出真心助人的热情。(3)而正是这种真情,才使求助者能安心接受帮助。3(1)父亲让做一碗热汤面,是因为热气腾腾的面食,能让从寒冷的野外来的求助者更快地暖和过来。表现了父亲帮助他人时的真情实意。(2)母亲建议做炒饭,是由于物质匮乏,想把面食留给有胃病的父亲。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的关爱。4(1)父亲觉得给人一碗热汤面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该接受新军大衣这么厚重的回报。(2)拒绝馈赠表现了父亲助人不图回报的高贵品质。(3)当父亲摸到军大衣里面闻叔叔专门为他缝上的羊皮时,又觉得拒绝是不近人情的,所以就接受了。5 (1)人间最贵是真情。(2)只有真情才能换来真情。 (二)6【答案示例】张老师,您妹妹有事去南京了,她请您下午4点钟去接慧慧。7B 第三单元

〔自主性探究〕

1B2朗、致、曼、华3C4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②断肠人在天涯③朱自清 《背影》④略

〔开放性作业〕中学语文自主性阅读

1D2作者抓住“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拓展性学习〕

(一)1(1)花期早(2)开得多(盛)(3)花朵美(4)花味香(5)叶子绿(6)生长快2

(1)一开始并未重视,随意栽在院子一角,毫不关心。(2)经常忽略具有超强生命力却显得不起眼的平凡的花和平凡的花香。3(1)示例:在作者笔下,紫藤萝花开得极为繁盛,色调上深深浅浅、错落有致,在阳光下跳跃闪烁,给人一种在不停流动、不停生长的感觉,所以作者将一株静静盛开着的紫藤萝比作一条不停流淌着人的瀑布,栩栩如生地表现其辉煌灿烂、气势非凡,而“欢笑”等词语又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紫藤萝以人的情感、性格,表现其勃勃生机,表达出由衷的喜爱之情。(“不见其发端,也不见期终极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紫藤萝花的繁盛,“瀑布”的气势,以及生生不息的蓬勃生机,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2)示例:如“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被迫不及待地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一句,运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以“迫不及待”表现金银花花期较早、生机盎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形象地、动态化地表现了花儿争先恐后、竞相绽放的情态,这些拟人化了的词句赋予金银花以人的情感、性格,深化了景物描写的内涵,生动形象,引人入胜,也表达了作者的惊喜、欣赏之情。(选择文中其他相关语句赏析亦可)4作者此处运用了对比(衬托、反衬)的写法,有意把院中的金银花和室内花盆里的金银花这两个寓意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对照比较着写(或:以室内花盆里的金银花衬托院中的金银花),以突出“自由的空间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这一主旨,给人以极鲜明的感受和极深刻的启示,增强了艺术效果和感染力。5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自由的发展环境、自由的发展空间。过分的呵护,过于优越的物质条件,反而不利于一个人的成长。

(二)6D

第四单元

〔自主性探究〕

1略2常、筹、措、霄3A4C

〔开放性作业〕

1姿态万千、变化无常2略3C4天气指较小地区、较短时间,而气候则指较大地区、较长时间。

〔拓展性学习〕

(一)1(1)看麻雀嬉戏(2)捉虫子喂鸡(3)和外婆一起制作盐菜(4)果园繁花盛开时的温馨(5)果实收获的甘甜(6)外婆的慈爱2 (1)(绿色)扩散、映绿了水。(2)忽隐忽现(忽明忽暗)。3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柑子圆而饱满的形状和惹人喜爱的情态,表现了他的喜悦之情。4勤劳:空闲时间就伺候菜园,茄子、辣椒成行,豇豆、冬瓜、丝瓜、南瓜等藤蔓植物爬满架子;外婆遍种青菜,一笼一笼的,茎叶繁茂,油绿肥实。慈爱:留柑子给他。 能干(富有生活智慧)做出的菜味道美;把果园经营得很好。5内容上:点明了外婆的爱使他感到温暖、果园给予了他快乐的主旨,抒发了他对果园的喜爱之情。结构上:总结全文。

(二)6C7答案:示例一:令人陶醉的西湖,青山,秀水,使千万游客乐不思蜀。示例二:令人神往的黄山,奇松,怪石,让多少旅人牵肠挂肚。示例三:醉人心魂的桂林,奇山,异水,令多少游子魂牵梦萦。

第五单元

〔自主性探究〕

1A2A3B4略

〔开放性作业〕

中学语文自主性阅读

1.A舍弃、丢下B信用C完毕D约定的日期2.C3.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4.(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描写(或:

对话描写;语言描写)

〔拓展性学习〕

中学语文自主性阅读

(一)1示例:智者的幽默,智者幽默心等等(抓住“智者”“幽默”两个关键词即可) 2坐以待毙3(1)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腻生动地写出了杨绛先生与我打招呼时的可爱和热情。

(2)运用了神态描写,细腻生动地写出了启功先生故弄玄虚卖关子时的可爱样子。(意近即可)4杨绛:童心未泯;冰心:机智灵活或反应敏捷;启功:思想鲜活或时尚新潮或富有童心5示例:首先要有“博大的学识”,其次要有“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所以我们现在要博览群书,丰富学识,勇于实践,增强阅历,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6 《荷叶母亲》《观舞记》《谈生命》(任写一篇即可);泰戈尔

(二)7A8只要在语言中讲清目的、发出邀请,同时注意语言委婉,称呼得当即可。答案示例:小强,我们一起出去活动吧,这样可以使你的大脑得到放松,学习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 第六单元

〔自主性探究〕

1B2A骇B禁C采D郎3.C4略

〔开放性作业〕

1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算错)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练等方面赏析均可。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

〔拓展性学习〕

(一)1①她被胖女人冤枉,被抢走了装钱的书包。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④她等候忘了取车的摄影师,并帮他保管拎兜。2③段: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旧迷彩服”“老式旧布鞋”“脚面晒得很黑”写出了她衣服的廉价、穿着的过时、工作的辛苦。或:“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写出了她当时的处境和内心的惊恐。⑥段: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追""回头看看""慢慢走回""捡起""瞧”“抵”“哭”写出了她被抢后的为难、无助与伤心。3在叙述她免收“我”存车费这件事后进行了议论。由她对“我”的信任、体谅,引起了“我”对人与人之间猜度与信任的感慨,引人深思。4①看自行车的女人的遭遇令“我”同情,她对“我”的体谅、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令“我”感动。②看自行车的女人是社会中弱者的代表,为她写点什么是为了呼吁人们尊重他们,平等对待他们。

(二)5D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自主性探究〕

1A2C3B4①《朝花夕拾》 鲁迅 《呐喊》《彷徨》②林海音 《城南旧事》③《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北宋

〔开放性作业〕

1.①文采和道理;②胜过、超过。2.C3.(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4.受于人者不至;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5.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

〔拓展性学习〕

(一)1百合花是纯洁的象征,更是作者夫妇刻骨铭心的爱情的象征。2一是为买百合花送给妻子,反遭妻子责骂感到委屈;二是为自己失业,不能让妻子过上幸福生活而感到愧疚。3深爱自己的妻子,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忘给妻子买百合花;能忍受委屈,在遭到妻子责怪时,不发火、不辩解,默默地弯腰拾起百合花。4作者回忆了夫妻所度过的艰难岁月,重点写了丈夫为“我”买百合花,反遭自己责骂及丈夫死后上坟等事件,表达了作者对丈夫深深的爱和追悔莫及的怀念之情。5都是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即由眼前所见引发回忆,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6安徽枞阳县汤沟镇农民重视智力投资。7D

第二单元

〔自主性探究〕

1D2A3B4①法国都德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扑朔迷离

〔开放性作业〕

1①门②外城③表示多数,不是确指④有余2.雄兔两只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雌雄两兔一直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3.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故事情节。 国家征兵,父亲年迈,弟弟幼小。4.文中详写了木兰从军的动机,途中怀念爷娘的心理活动及回家后与亲人欢聚热闹的场面。 略写了木兰多年的战争生活。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她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5.吟唱者以双兔为喻,体现了对木兰的喜爱之情,赞美了木兰多年从军中未被发现的谨慎和机警。

〔拓展性学习〕

(一)1②“我”攒钱买书,还差6毛钱的时候,捡到一块“值钱”的“水晶石”。④多年后,“我”依旧珍藏着那套书,并创作出版了自己的作品。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男孩得到书后无比喜悦的心情。3老者是一个和蔼可亲、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的人。4生活中不经意的一丝帮助,或许对我们就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单元

〔自主性探究〕

1D2B3D4①臧克家民主战士②法项链羊脂球

〔开放性作业〕

1. ①以宾客之礼相待②了解③代词,他④啊,表示感叹语气2. ①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②他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3. 前者以对话为主,言简意赅;后者叙议结合,以事说理4.略 〔拓展性学习〕

(一)1对美的无比热情,但又不知如何去体会美;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虚荣心在作怪,也想人前显贵。2C3非常喜欢红书包并渴望得到它磨父母买红书包珍藏回忆红书包获得教益4把“妈妈”改为“爸爸”,正和前文“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的情节相照应,还和后文写红书包来之不易并受到父亲的教育相一致。这样一改不但结构上更加严谨,而且更能体现父母对“我”的疼爱。5(1)人都应追求美好的东西。(2)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3)追求美但不一定要得到它。

(二)6D7答案示例: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第四单元

〔自主性探究〕

1略2D3A4①周树人 《狂人日记》②《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清林嗣环

〔开放性作业〕

1.①夹杂②说出③跑④只2.①(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

子。②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3.文章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通过正面描写口技人的表演突出其“善”,通过道具的简单衬托其“善”4.三个场景:四口之家被深夜犬声惊醒的场景;由醒入睡的场景;失火救火的场景。

〔拓展性学习〕

(一)1疑惑怀疑震撼2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3友善热情(耐心)尊重生命4B5注入情感,并根据饲养动物的特性,恰当地喂养,保证它们活得好,活得长。(或:尊重生命,把动物当人一样喂养)启示:①我们应该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追求利益,不能把人类的利益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②卖鱼人不唯利是图、热情友善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③我们要勇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变自我。中学语文自主性阅读

(二)6贾樟柯凭《天注定》在戛纳电影节获得最佳剧本奖。7D

第五单元

〔自主性探究〕

1略2B3B4①奥地利茨威格②圣埃克絮佩里法国③《淮南子》 西汉

〔开放性作业〕

1.①赛跑②黄河③积水④这里2.①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②共工发怒撞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3.①夸父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的人。②《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等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拓展性学习〕

(一)1证据之一:座舱语音,即飞行驾驶舱内每个人的语言及与外人通信的音响信息;(2)证据之二:飞行数据,即飞机飞行过程中记录下来的各项相关的工作数据。2(1)异常坚固(能在许多恶劣的条件下安好无损)(2)能发射超音波信号(便于搜寻)(3)(由两个动力发生器驱动)能连续30天发出信号。3这句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目前的”“完全”“所有的”等词语,准确地说明了当前世界上黑匣子的技术现状,表明了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反之就太绝对化了,就不符合科学事实了。4B(“座舱语音记录器”的拾音盒部分安装在飞机驾驶舱内)

(二)5示例:祖国是年老的母亲,当你我远行时,为我们牵肠挂肚;祖国是升起的朝阳,当黑暗来临时,为我们送来光明。6A

第六单元

〔自主性探究〕

1略2B3D4①郑振铎 翻译家②《和乌鸦做邻居》沈石溪

〔开放性作业〕

1.B2.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②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3.D4.开放题: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拓展性学习〕

(一)1示例:①苇荡割草洗露水浴②夏夜房顶宿露水中③秋晨上学露水美脚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露宿房顶时凉爽、自由、舒展的感受。(2)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多角度写出露珠落在“我”身上,带给“我”清凉愉悦的感受,

【篇二】中学语文自主性阅读

初中语文课外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情况

初中语文课外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情况调查问卷

安康市高新中学 725000

班级 姓名 时间中学语文自主性阅读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是:阅读量小,阅读面狭窄,阅读无计划性。以致影响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有:

(1)学生的知识面太窄,看的课外书少,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讨论。

(2)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只能采用传统串讲,串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一些问题无法进行讨论,自行解决。这样老师不得不越俎代疱。导致学生活动少,自主学习活动更少。

(4)小组讨论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兴趣。 因此,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农村初中生语文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以初一、初二42名学生进行问卷及口头调查如下:

1、阅读类型:

A、文学名著;B、科技知识;C、卡通、漫画、武侠小说;D、报纸杂志;E、教材辅导读物; F、作文选。

中学语文自主性阅读

2、阅读书源:

A、自己选购;B、父母购买;C、向学校借;D、向同学借。

3、阅读笔记:

A、偶尔记;B、不记。

4、阅读时间:

A、每天阅读;B、每周阅读;C、每月阅读;D、基本不读。

5、影响课外阅读的原因:

A、负担过重、没有时间;B、没有书籍来源;C、根本不感兴趣,不如看电视或者上网。

6、以下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的文学书目,把你已经阅读的书目打√。

A、《安徒生童话》 B、《格林童话》 C、《伊索寓言》D、《繁星春水》 E、《朝花夕拾》 F、《水浒》

G、《骆驼祥子》 H、《鲁滨孙漂流记》 I、《格利佛游记》 J、《童年》 R、《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L、《名人传》

答题卡

【篇三】中学语文自主性阅读

浅谈初中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初中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作者:鲍春明

来源:《教师·上》2013年第12期

摘 要: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新时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本文就提高初中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做一些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就是“教为了不教”,让学生能够发挥自主性地自主学习;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亦是如此。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着力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非常必要。那么,我们怎么让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呢?

一、创设和谐教学氛围,激发主动参与热情

实践证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营造师生平等的和谐学习氛围,学生才能主动参与,从而充满兴趣地开展学习活动。

1.情境教学,调动阅读兴趣

我们的教学活动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水平,在温故而知新中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和能力的提高。如在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时,我们在授课之初先开展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在假期里到过哪些地方,对自然世界有什么感受,对此可以让学生在课堂谈一谈、写一写、议一议。我们在第一课《鼎湖山听泉》的学习时,就让学生把自己放入情景之中,结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来阅读课文。如此,他们就能感受到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手法的高妙,在反复阅读中能够自主地提炼文本深藏的人文内涵,从而激发他们对“自然山川”的热爱,使他们能够在吟诵中体会和把握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朗读教学,培养阅读能力

语文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衡量标准是语感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朗读教学。学生能在自主朗读中理解字词含义,把握句段关系,从而提高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如在学习《海燕》一文时,我们让学生在多读中感受该诗的结构、情感以及海燕的性格特征。当然,我们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学生能流利朗读后,可以让他们听名家的配乐朗读,感受朗读的技巧;提示学生利用语音、语调、语气等读出情感。如此,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可以感受到大革命来临前的气氛;在反复诵读中能够想象海燕搏击长空的景象和其他海鸟胆小、懦弱的情状,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可见,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让他们进入阅读的意境中去。

【篇四】中学语文自主性阅读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自主阅读能力中学语文自主性阅读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自主阅读能力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于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初中生 语文 自主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于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主阅读能力呢?

一、什么是自主阅读能力?

自主阅读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而教师只是引路人,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学生自己去解决。它以发展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不是被训练或灌输得到的,而是学生以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主动建构形成的。自主阅读的实质就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学会学习的人。

二、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

1、立足课堂主阵地,探究自主阅读技巧。

阅读鉴赏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庞杂,鉴赏起来倍感困难,以问题讨论为主要活动形式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养成独立思考,探求知识的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务,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第一,必须讲求方法。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的习惯。”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就会主动地去阅读文章。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通过关键句理清文章的思路和要点,强化阅读的整体意识;通过咀嚼、品味重点词句的语境义,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通过结构形式的比较分析,提高评价、鉴赏能力。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相结合的习惯,多摘录、多写读书笔记,多作评论,多讨论交流,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就会在动态中自然生成

2、留足时间,归还“自主阅读”主权

自主阅读首先要解决学生阅读的主动权问题。统得过死,教得过细,求稳怕乱是不行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毫不吝啬地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敢于留给学生较为充裕的自学时间。

【篇五】中学语文自主性阅读

初中语文自主阅读创新能力之我见

龙源期刊网 .cn

初中语文自主阅读创新能力之我见

作者:王莉华

来源:《黑河教育》2013年第10期

[内容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巧妙运用教具等角度论述了培养初中语文自主阅读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氛围;想象;质疑;教具

随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发展创新能力为主的语文新课标的出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奋斗在三尺讲台上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拓宽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深刻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并且使其充分地释放出来,教学效果喜人。笔者驾着新课程改革的祥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了大胆的尝试。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既是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又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理想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成果,假如教师在充满激情燃烧学生的同时,也会被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所感染,从而有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良好氛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才会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证明,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在执教清代散文家沈复的《幼时记趣》时,当栩栩如生地讲述夏天的蚊子联想到“群鹤”的妙句时,有一个男生提问道:“老师,蚊子是否可以联想直升飞机呢?”此时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感到突然,有的甚至责怪那位学生。我总揽全局,先肯定这个学生的创意,随即和大家进一步深入讨论有关相似联想,最后得出结论:相似联想不但要以生活实际为基础,而且更要联想到两个事物的相似点。在如此和谐的课堂讨论氛围中,许多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后这位男生写出了“秋天微风习习,紫薇公园的小河上空飞舞的蜻蜓恰似一架架直升飞机在盘旋”的佳句。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思维能力,它好比空气、阳光和水,是无所不在的。丰富的想象力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也是无数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奠基石。因此,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精心选择一些发散基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语言生动、感情充沛、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质兼美的课文,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唤起学生内心的想象,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万物,从而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如柳宗元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中学语文自主性阅读 小学语文的自主性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