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 板:同“版”;字版。名

词。 暴:“同曝”晒。动词。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 杯:同“杯”;

酒器。名词。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 辟:通“避”;躲避。动词。 辟:

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 弊:通“敝”;困顿,失败。名词。 弊:通“敝”;疲惫,

衰败。形容词 。 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 不:

同“否”;不。副词。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 材:同“才”;才能。名词。 裁:

通“才”;刚刚。副词。 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 仓:同“苍”;黑

色。名词。 藏:同“脏”脏腑。名词。 廛:通“缠 唱:通“倡”;倡导。动

词。 钞:同“抄”;抄写。动词。 雠:同“仇”;仇敌,仇人。 鉏:

同“锄”;锄头。名词。 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

秦。动词。 从:同“纵”;与“横”相对, 淬:通“焠"; 厝:同“措”;放置。动

词。 错:同“措”;放。动词。“ 当:通“挡”;抵挡。动词 。 党:通“倘”;

倘若,偶然。副词 道:同“导’;引导。动词。 得:通“德”;恩惠。名词。 吊:

同“掉”;落。动词。 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 读:通“逗”;即现在的“,”。名词。 度:

同“渡”;渡过,越过。动词。 队:通“坠;坠落。动词。 敚:同“夺”;强取,

夺取。动词。 堕:通“隳”;毁弃。动词。 而:通“尔”;”你的。代词。 而:

通“尔”;你。人称代词。 而:同“如”象。形容词。“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 蕃:

通“繁”;多。形容词。 反:同“返”;返回。动词 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 奉:

同“捧“;两手托着。动词。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名词。 拂:同“弼”;

辅弼。动词。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 盖:通“盍”;何不。

兼词。 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 干:通“岸 估:通“贾”;商人。名词 。

灌:通“盥”;洗手。动词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 何:同“呵”;喝问。动词。

衡: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衡:通“横”;梗塞,

指不顺。动词。“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混黄华叶衰。” 画:同“划”用拨子在琵琶中划

一下。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 驩:同“欢”欢聚。动词。“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 还:同“环”;绕。动词。“秦王还柱而走。” 还:同“旋”;回转、掉转。动词“扁鹊望桓侯

而还走。” 皇:通“惶”;恐惧,惊慌。形容词。“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 “赢

得仓皇北顾。”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皇:同“凰”传说中的雌凤。名词。

“驾鸟凤皇,日以远兮。” 恍:同“恍”恍然,猛然醒来的样子。“恍惊起而长嗟。”

麾:同“挥”;指挥。动词。“麾众拥豪民马前,” 惠:同“慧”;聪明。形容词。

“甚矣,汝之不惠。” 惛:通“昏”;昏乱糊涂。形容词。“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混:同“浑”水不筒,污浊,形容词。“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溷:

同“混”、“浑”混浊。形容词。“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溷:同“混”、“浑”;厕所。名

词。“中丞匿于溷藩以免。”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出门看火伴”。火:

同“伙”;一伙。数量词。古代军队“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疾:同“嫉”;嫉妒,憎恨。动词。

棘:同“戟”;兵器。名词。 籍:通“藉”;垫。动词。 纪:通“记”;记载。动词。 贾:

通“价”;钱。名词。“如有营,予佐尔贾。”

【篇二】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通假字集锦

知识清单八 文言文通假字集锦

【篇三】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七年级(上册)文言通假字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a) 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ǔ) 通“汝”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6、一切乌有 “乌”(wū) 同“无” 《山市》

7、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七年级(下册)文言通假字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bān) 通“攀” 《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 “材”(cái) 通“才”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黄 “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12、卿今当涂掌事 “涂”通“途”(tú)《孙权劝学》

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a) 通“耶” 《孙权劝学》

14、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15、满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口技》

16、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八年级(上册)文言通假字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核舟记》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核舟记》

4、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核舟记》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5、虞山王毅叔远甫。 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后。《核舟记》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拣”,挑选。《核舟记》

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大道之行也》

8、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

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通“层”。《望岳》

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三峡》

八年级(下册)文言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转,通“啭”,鸟叫声。《与朱元思书》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反,通“返”。《与朱元思书》

3、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见,通“现”,露出。《与朱元思书》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马说》

5、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马说》

6、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马说》

7、其真无马邪 ! 邪,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马说》

8、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送东阳马生序》

9、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送东阳马生序》

10、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岳阳楼记》

1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托。《岳阳楼记》

1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羞,通“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行路难》

九年级(上册)文言通假字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1、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陈涉世家》

2、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陈涉世家》

3、将军被坚执锐。 被,通“披”。《陈涉世家》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唐雎不辱使命》

5、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唐雎不辱使命》

6、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隆中对》

7、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已,通“以”。《隆中对》

九年级(下册)文言通假字

1、公输般诎。 诎,通“屈”,理屈。《公输》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6、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鱼我所欲也》

7、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辩 ,通“辨”,辨别。《鱼我所欲也》

8、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与,通“欤”,语气助词。《鱼我所欲也》

9、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鱼我所欲也》

10、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1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愚公移山》

12、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愚公移山》

1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愚公移山》

文言文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 如:“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去”,古义是 “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

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 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1.词义扩大:“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 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2.词义缩小:“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3.词义转移: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 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4.感情色彩变化:“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 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5.名称说法改变: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 “目不识丁”现在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现在已改用“少”字。

6.词义弱化:“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 示埋怨、责备。

7.词义强化:“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 思。

8.古褒今贬:“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如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而现 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9.古贬今褒:“乖”古时指偏执,不驯顺,为贬义,如《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而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听话 ,安顺。

【篇四】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史上最全的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史上最全的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1共通供,供给 2阙通缺,侵损 3说通悦,心服 4知通智,聪明 5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7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8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9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11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12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3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7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8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9敝通弊,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

将入。

21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22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

23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24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4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5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26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7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8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9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0圜通圆,如: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1采通彩,色彩,如:须臾,成五采。

32闵通悯,忧患的事,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3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4羞通馐,美味食品,如: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35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如: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孤苦零丁。

36世通逝,逝世,如: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37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将死人入棺,如: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

38冥通溟,海,如:北冥有鱼。

39辩通变,分别,如:此小大之辩也。

40阖通合,全,如:每至是日,倾城阖户。

42裁通才,时间副词,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43翼通翌,次于今日、今年的,如:翼日进宰,宰见其小。 44飨通享,如: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45已通以,如: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46以通已,止,如:无以,则王乎? 47说通悦,高兴,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48枝通肢,肢体,如:为长者折枝。 49刑通型,做榜样,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50盖通盍,相当于“何不”,如:盖亦反其本矣。 51涂通途,道路,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2塑通诉,告诉,申诉,如皆欲赴塑于王。 53已通矣,语气助词,表确定语气,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54罔通网,罗网,如: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55田通畋,打猎,如:今王田猎于此。 56卒通猝,表示突然,如: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57由通犹,表示比况,相当于“就像”,如: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58施通迤,逶迤斜行的样子,如:施从良人之所之。 59无通勿,不要,或通惑,想不通,如:无或乎王之不智。 60为通谓,认为,如:为是其智弗若也。 61罢通疲,疲惫,如: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 62趣通趋,向前走,如:趣舍异路。

64诎通屈,屈曲,如:其次诎体受辱。 65枪通抢,触,如: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66摩通磨,灭,如: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67见通现,表露,如: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68责通债,债务,下狱受腐刑,如: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69不通否,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70奉通捧,捧着,如:臣愿奉璧往使。 71庭通廷,朝堂上,如:拜送书于庭。 72案通按,察看,如:召有司案图。 73宾通傧,九种地位不同的礼宾人员,如:设九宾礼于廷。 74缪通穆,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75孰通熟,仔细,如: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76离通罹,遭遇,如:离骚者,犹离忧也。 77濯通浊,混浊,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78质通贽,见面礼,如:厚币委质事楚。 79决通抉,如:辞决而行。 80乡通向,如:北乡自刭。 81衡通横,与“纵”相对,如:外连衡而斗诸侯。 82没通殁,死,鄙陋没世。 83莫通暮,夜晚,如:至莫夜月明。 84被通披,披散,穿上,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86禽通擒,捕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87舒通抒,抒发,如:退而论书册,以舒其愤。 88亡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 89生通性,资质,如:君子生非异也。 90阳通佯,假装,如:皆阳应曰。 91识通志,记住,如:汝识之乎。 92属通嘱,嘱咐,如:属予作文以记之。

【篇五】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

3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仓:通“苍”。

3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

34、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適:通“谪”。

3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3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

37、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

3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

39、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

40、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1、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通“戮”,遭到贬谪。

42、而游者皆暴日中。《峡江寺飞泉亭记》暴:通“曝”。

4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45、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47、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48、馔酒食,持其赀去。《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49、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50、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5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与:通“欤”,语气词。

54、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55、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信:通“伸”。

5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

59、鸡栖于 《君子于役》 :通“橛”,指为栖鸡做的木架。

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

第一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

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16、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1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8、闲 静 少 言 ,不 慕 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1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20、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 短褐穿结, 簟瓢屡空, 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2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第四册

2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北方有人欺负我,我想借助你的力量杀掉他。

2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2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2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2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2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2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第五册

29、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异形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30、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3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3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3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破漏,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3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3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3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3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40、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4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4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

概和神态了。

4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4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就忧愁,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第六册

4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4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4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防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宫廷中的官员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

4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

4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希望乱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50、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让自己降低身份,在驾相顾。

5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的关头我奉行使命。

5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惩处我的罪过,来上告先帝的英灵。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5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并采纳正确的话,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训示。

5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5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5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详审,但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57、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

5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河边芦苇青苍苍,白露已经结成霜,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篇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七年级(上册)文言通假字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a) 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ǔ) 通“汝”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6、一切乌有 “乌”(wū) 同“无” 《山市》

7、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七年级(下册)文言通假字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bān) 通“攀” 《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 “材”(cái) 通“才”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黄 “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12、卿今当涂掌事 “涂”通“途”(tú)《孙权劝学》

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a) 通“耶” 《孙权劝学》

14、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15、满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口技》

16、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八年级(上册)文言通假字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核舟记》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核舟记》

4、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核舟记》

5、虞山王毅叔远甫。 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后。《核舟记》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拣”,挑选。《核舟记》

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大道之行也》

8、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

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通“层”。《望岳》

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三峡》

八年级(下册)文言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转,通“啭”,鸟叫声。《与朱元思书》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反,通“返”。《与朱元思书》

3、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见,通“现”,露出。《与朱元思书》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马说》

5、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马说》

6、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马说》

7、其真无马邪 ! 邪,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马说》

8、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送东阳马生序》

9、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送东阳马生序》

10、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岳阳楼记》

1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托。《岳阳楼记》

1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羞,通“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行路难》

九年级(上册)文言通假字

1、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陈涉世家》

2、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陈涉世家》

3、将军被坚执锐。 被,通“披”。《陈涉世家》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唐雎不辱使命》

5、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唐雎不辱使命》

6、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隆中对》

7、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已,通“以”。《隆中对》

九年级(下册)文言通假字

1、公输般诎。 诎,通“屈”,理屈。《公输》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鱼我所欲也》

7、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辩 ,通“辨”,辨别。《鱼我所欲也》

8、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与,通“欤”,语气助词。《鱼我所欲也》

9、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鱼我所欲也》

10、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1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愚公移山》

12、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愚公移山》

1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愚公移山》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