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福楼拜间的星期天的教案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公开课教案
公 开 课 教 案
课题:《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授课教师:虎岗中学 沈汉金
授课班级:七年级<2>班
授课时间:2008年5月8日
一、教学设想:
本文词语丰富,人物刻画方法灵活多样,既有人物的肖像描写,也有言谈举止及神态等多方面的描绘,特别是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同时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使人物性格特征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这些方面恰恰是我们的同学很不擅长的。因此,本文的教学宜从人物入手,以积累语言和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积累丰富的语言。
2、揣摩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了解本文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作用。
4、揣摩人物性格,感受五位大文豪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从而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三、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积累丰富的语言。
2、学习运用外貌、语言、行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教学难点:
1、从人物的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习运用记叙、描写、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塑造人物的方法。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忙碌了一个星期,同学们都盼望着双休日的到来。那么,星期天你们一般都在做些什么?读读自己喜欢的书,还是睡个懒觉?逛街游玩,还是走亲访友?大家能给老师说说吗?(生答)
看来,同学们的周末生活还是丰富多彩,非常充实的。今天,我们跟着法国小说家莫泊桑到大文豪福楼拜家去看一看,看一看大文豪家里的星期天会是怎样
一种景象呢?(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情况,扫除字词障碍。
鉴(jiàn)赏 荒谬(miù) 白皙(xī) 迸(b^ang)发 捋(lǚ) 滑稽(jī) 脚踝(huái) 义愤填膺(yīng) 面庞(páng)
2、朗读感受
(1)整体朗读,要求读出层次。
(2)重点段落朗读,力求读出感情。
(3)自由朗读,同时勾画出美词美句。
3、感知文章内容
(1)请找出表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词语,并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星期天;福楼拜家;以福楼拜为中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一登场;通过对每个人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2)分组讨论:找出出场标志性的词语。
“第一个”“过了一会”“接着”“渐渐地”
三、研读课文,探究人物写法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福楼拜的语段,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可见福楼拜朋友特别多,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这也可以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很高。
(2)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3)请你找一下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动作的语句。
肖像描写:“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
语言描写:“他的嗓声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动作描写:“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裙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再单独和每个人讲一小会儿,紧紧握握
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站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4)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博学善辩
(5)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呢?
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
2、指名朗读有关描写屠格涅夫的语段,思考:
(1)“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可见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关系怎么样?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呢?
“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和共同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2)找出作者对屠格涅夫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
肖像描写:“白的脸”
语言描写:“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那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动作描写:“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3)谁能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博学多识,老年持重。
3、学生自学探究描写都德、左拉的语段,勾画出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教师点拔:
都德: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四、课堂讨论,理解议论抒情作用
1、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明确:本文在描写人物时,常常适时地插入议论和抒情性语句。因为纯客观的描写只能写出一个人物的相貌,而在描写中如果插入议论和抒情,就可能达到特殊的效果——把人物的性格特点更鲜明地表现出来。例如,课文第3段和
第4段对屠格涅夫的描写:“屠格涅夫对他有一种很强烈""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里作者在描写屠格涅夫的性格中加入了自己的评价,用一小段议
论给我们传达出了一个信息: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这就使得他们已经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也使得我们对两位作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课读第3段,进一步体会议论对人物的描写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师提醒:用这样的评价和议论对人物进行描写刻画在课文中多次出现,请大家课后将它们找出来,好好体会。
2、短短一篇文章,写了四位作家,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语言上有什么标志?
讨论明确:全文好像是一出舞台剧,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接着来的是左拉”“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些都是明显的语言标志。这样写使得文章脉络清楚,结构严谨,详略得当。
五、课堂小结,回顾学习重点
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这就告诉我们,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特点,有所侧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我希望,也相信,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练笔中一定能将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为已所用,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有所进步的。
六、布置作业,巩固学习所得
每位同学一定都有不少的朋友,假如周末是你的生日,你约了一帮朋友一起欢度。请你运用在本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以“相约周末”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你不同朋友的不同性格品质。
附:板书设计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人物:福楼拜—博学善辩 外貌
屠格涅夫—博学持重 描写方法 语言 展示人物性格 都德—活泼健谈 (抓住人物特点) 动作
左拉—寡言聪慧
组材:时间顺序,脉络清楚
【篇二】福楼拜间的星期天的教案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公开课教案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一、教学设想:
本文词语丰富,人物刻画方法灵活多样,既有人物的肖像描写,也有言谈举止及神态等多方面的描绘,特别是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同时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使人物性格特征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这些方面恰恰是我们的同学很不擅长的。因此,本文的教学宜从人物入手,以积累语言和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积累丰富的语言。
2、揣摩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了解本文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作用。
4、揣摩人物性格,感受五位大文豪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从而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三、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积累丰富的语言。
2、学习运用外貌、语言、行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教学难点:
1、从人物的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习运用记叙、描写、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塑造人物的方法。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忙碌了一个星期,同学们都盼望着双休日的到来。那么,星期天你们一般都在做些什么?读读自己喜欢的书,还是睡个懒觉?逛街游玩,还是走亲访友?大家能给老师说说吗?(生答)
看来,同学们的周末生活还是丰富多彩,非常充实的。今天,我们跟着法国小说家莫泊桑到大文豪福楼拜家去看一看,看一看大文豪家里的星期天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呢?(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情况,扫除字词障碍。
鉴(jiàn)赏 荒谬(miù) 白皙(xī) 迸(b^ang)发 捋(lǚ) 滑稽(jī) 脚踝(huái) 义愤填膺(yīng) 面庞(páng)
2、朗读感受
(1)整体朗读,要求读出层次。
(2)重点段落朗读,力求读出感情。
(3)自由朗读,同时勾画出美词美句。
3、感知文章内容
(1)请找出表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词语,并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星期天;福楼拜家;以福楼拜为中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一登场;通过对每个人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2)分组讨论:找出出场标志性的词语。
“第一个”“过了一会”“接着”“渐渐地”
三、研读课文,探究人物写法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福楼拜的语段,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可见福楼拜朋友特别多,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这也可以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很高。
(2)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3)请你找一下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动作的语句。
肖像描写:“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
语言描写:“他的嗓声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动作描写:“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裙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再单独和每个人讲一小会儿,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站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4)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博学善辩
(5)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
呢?
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
2、指名朗读有关描写屠格涅夫的语段,思考:
(1)“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可见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关系怎么样?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呢?
“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和共同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2)找出作者对屠格涅夫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
肖像描写:“白的脸”
语言描写:“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那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动作描写:“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3)谁能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博学多识,老年持重。
3、学生自学探究描写都德、左拉的语段,勾画出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教师点拔:
都德: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四、课堂讨论,理解议论抒情作用
1、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明确:本文在描写人物时,常常适时地插入议论和抒情性语句。因为纯客观的描写只能写出一个人物的相貌,而在描写中如果插入议论和抒情,就可能达到特殊的效果——把人物的性格特点更鲜明地表现出来。例如,课文第3段和
第4段对屠格涅夫的描写:“屠格涅夫对他有一种很强烈""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里作者在描写屠格涅夫的性格中加入了自己的评价,用一小段议论给我们传达出了一个信息: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这就使得他们已经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也使得我们对两位作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课读第3段,进一步体会议论对人物的描写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师提醒:用这样的评价和议论对人物进行描写刻画在课文中多次出现,请大家课后将它们找出来,好好体会。
2、短短一篇文章,写了四位作家,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语言上有什么标志?
讨论明确:全文好像是一出舞台剧,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接着来的是左拉”“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些都是明显的语言标志。这样写使得文章脉络清楚,结构严谨,详略得当。
五、课堂小结,回顾学习重点
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这就告诉我们,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特点,有所侧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我希望,也相信,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练笔中一定能将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为已所用,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有所进步的。
六、布置作业,巩固学习所得
每位同学一定都有不少的朋友,假如周末是你的生日,你约了一帮朋友一起欢度。请你运用在本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以“相约周末”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你不同朋友的不同性格品质。
附:板书设计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人物:福楼拜—博学善辩 外貌
屠格涅夫—博学持重 描写方法 语言 展示人物性格 都德—活泼健谈 (抓住人物特点) 动作
左拉—寡言聪慧
组材:时间顺序,脉络清楚
【篇三】福楼拜间的星期天的教案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优质教案)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揣摩比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写方法。
②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本文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写人的描写方法,体会文章结构、谋篇布局上的特点。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
③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叙述详略得当。
④感受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外貌、语言、行动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 课前准备: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查找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莫泊桑的有关资料,了解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①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写人的描写方法。②比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写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本文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显示了莫泊桑在人物描写上的卓越才能。在学习时,要着重体会作者从人物肖像、言谈举止、神态等多方面描绘人物的方法。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同时在叙述和描写中适当地插入抒情议论,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阅读时也要好好体会。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悟: 1.导入:星期天,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休息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或者读书睡觉,或者逛街游游玩,或者走亲访友……你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到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家中,感受一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题解说:福楼拜是法国作家,莫泊桑是他的学生。当时,福楼拜很有名气,也结交了很多有名气的大作家朋友,比如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等,他们一到星期天就陆续来到福楼拜的单身宿舍里聚会、交谈。莫泊桑有幸接触并观察了这些人,拿起笔来刻画了这四位作家的鲜明形象和性格,为后人了解他们打开了一个窗口。
2.师播放录音朗读。⑴记住下列生字的读音:
◆鉴(jiàn)赏 白晳(xī) 捋(lǚ) 脚踝(huái) 面庞(páng) ◆荒谬(miù) 迸(bèng)发 滑稽(jī) 义愤填膺(yīng)
⑵辨析下列字词:
①不约而同:(成语)没有经过商量和约定,彼此的行动、言论却完全一致。近义词:不谋而合。 ②“不约而同”与“不谋而合”两者结构相同,意义相近。区别在于:适用对象不同。“不谋而合”的“合”多指计划、理解相同,决不能指不同人的相同行动。“不约而同”的“同”多指不同人的行动相同,也可形容心理活动。 ③“琐事”中“琐”偏旁“王”,不能写作“钅”或“口”。名词,指细小零碎的事情。 ④“捋”lǚ,此处不能读作“luō”,动词,用手顺着抹过去。
⑤“忘乎所以”又作“忘其所以”,成语,指得意忘形到了极点。
⑥“义愤填膺”中“膺”读作“yīng”,成语,指对坏人坏事的愤恨充满心胸。
3.出示四位作家的一些生平:
①莫泊桑(1850—1893)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受教于福楼拜,1880年发表短篇小说《羊脂球》,一跃登上法国文坛,从此专门从事创作。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俊友》、《一生》等。
②福楼拜(1821—1880)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包法利夫人》.福楼拜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以刻划人物的精神状态细致入微和毫不留情著称,他在解剖人物和现实时,力求不流露自己的感情。福楼拜还是法国文学的语言巨匠,他的文字向来被看作法语的典范。他主张“用几句话就把一个人或一件事表现得特点分明”。为了锤炼语句,他总是苦心推敲,务必达到洗炼、贴切。青年时代遵父命到巴黎学习法律,但他毫无兴趣,结识了雨果,决定从事文学创作。三十六岁时第一部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出版,这使他名声大振。他的作品大多暴露巴黎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堕落;主要作品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
③屠格涅夫(1818—1883)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1838年留学德国,研究历史、语文、哲学和古典文学,游历大部分欧洲。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前夜》等,中篇小说《木木》,短篇小说集《猎人笔记》。
④左拉(1840—1902)十九世纪法国著名自然主义作家。二十五岁时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其作品多以自然主义手法揭露资产阶级的荒淫无耻;主要作品有《小酒店》、《萌芽》、《卢贡——马卡尔家族》等。其作品多以自然主义手法揭露资产阶级的荒淫无耻。
⑤都德(1867—1942)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都是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世界名篇。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小东西》、《富豪》等;短篇小说有《磨坊文札》等。
4. 整体感知,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自由读课文。
①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核心人物是谁?依次出场的是谁?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那些?(时间顺序)
③简要概括本文内容。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①时间——星期天;地点——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
②核心人物——福楼拜。依次出场的是——屠格涅夫、都德、左拉。
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接着,渐渐地(学生在书上标记出)
③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客人们都会到这里来聚会。课文着重写了四位著名作家相会时的言语、行动,展现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
屠格涅夫——睿智、深沉、平和、不乏激情荡漾。
都德——机智、善谈、举止活跃、性情活泼。
左拉——朴实、固执、聪慧、坚强、沉默寡言。
5.启发学生归纳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
二. 研读与赏析:
1.福楼拜家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一直都有客人来。以至与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是什么原因吸引着众多的客人前往呢?找出原句读一读,并说说那些词语用得好。
全班讨论明确:
好客:表现在——一…就…;总是亲自去开门;他分别送到前庭;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博学:第九自然段;…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正因为主人热情好客,所以客人们愿意来,更因为主人公博学睿智,“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客人们怎会失去这汲取精神食粮的绝好机会呢?
作者是怎样描写其他三位作家的呢?这些描写又分别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你知道他们有那些作品吗?
2. 学生在书上勾画出刻画这些作家的语言、行动、外貌描写的句子,读一读,并总结初步其性格特征。
A、福楼拜:
外貌: 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蓝色的大眼睛
语言:声音洪亮、雄辩过人、思想飞跃。
动作:把红纱毯盖在桌上、开门、拥抱、送、谈话、握手、拍肩。
性格: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谒可亲、博学睿智。
代表作品《包法利夫人》
B、屠格涅夫:
外貌:白晳的脸。
语言:轻轻的声调、慢慢地讲、流利地翻译诗句、有魅力。
动作:仰坐在沙发上。福楼拜间的星期天的教案
性格: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识。
代表作品:《前夜》、《父与子》
C、都德:
外貌:头小、卷发、卷曲的胡须、眼睛眯缝、近视。
语言:只用几句话勾画出某人的轮廓、独特的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
动作:用手捋胡子尖、举止活跃、手势手动。
性格:生性活泼、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代表作品:《最后一课》
D、左拉:
外貌:中等身材、发胖、朴实固执的脸庞、头颅不漂亮、发达的脑门、竖立着短发、直挺挺的鼻子、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近视
语言:很少讲话,不时发出几声,不慌不忙的讨论,声音平静、句子温和。
动作:爬六层楼,累得直喘,歪在沙发上,寻找谈话气氛,压着一条腿,抓脚踝,听大家讲。
性格: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代表:《小酒店》、《萌芽》、《娜娜》等。
★从课文中找到判断的依据,用不同的标记圈点出来。完成下列表格,找出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人肖像、语言、动作和性格的描写。全班交流、讨论并确定结论及判断依据。表格:
三. 文章思路:【板书】
屠格涅夫语言表现人物
(聚)都德写行动特 征
四. 分析课文结构:
①第1段写了什么?抓住他家什么来写?表现了什么?
②第2段交代的时间是哪一天?这一段叙述中可以读出哪些要点?
③来拜访的客人中,有名有姓的写了哪几位?这几位是不是一起到的?
④文章写得最多的是什么?
★讨论后并明确:
①第1段写了福楼拜家,抓住了陈设,表现福楼拜生活简朴、创作勤奋。
②时间为星期天,一点到七点,这一段表明福楼拜朋友之多,交往之密,在欧洲文坛地位之高。
③在拜访的客人中,有名有姓地写了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这几位不是一起到的,可以从文中找出“第一个来到的”、“过了一会儿”、“接着来的”和“最后”来说明这一点。小结并点示: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叙述和描写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情况。文章开头抓住福楼拜住所的陈设,表明他生活简朴、创新的勤奋,然后用“第一个到来的”“过了一会儿”“接着来的”把几位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大作家依次推到读者面前,从而使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④本文对人物写得最多的是人物各自的肖像(外貌)、语言、行动、神态的描写,表现出人物各自的性格。
五. 讨论分析:
突破本课学习重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人物在哪一方面最富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的特点】:
★明确:福楼拜:热情大方,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是主人,性格热情豪放,重点写他的动作】
屠格涅夫:老年持重,感情丰富,醉心文学,博学多识。【博学多识,主要写他的语言】
都德:活泼快乐,言语生动,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生性健谈,因此描写时是外貌、语言并重】 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慧。【沉默寡言,重在描写他的外貌和动作】
⑴比较,在对人物进行外貌、语言、行动三方面描写时,四个人物又各侧重写哪方面?
⑵讨论,为什么要各有侧重,并举例说明。【明确:是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需要。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时,人物的哪一方面最富有特点,就侧重写哪一方面,同时这样写能避免重复累赘,使行文更活,内容更集中,人物特点更突出。如动作描写,福楼拜最突出,着墨多,拥抱屠格涅夫,充满激情说话,在客人面前周旋等,突出他热情大方的性格特点。】
⑶作者是怎样突出福楼拜这个中心人物的?【明确:采用了正衬和直接表现相结合的方法来突出这个中心人物。以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这些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人作为福楼拜的衬托,突出福楼拜,同时,对福楼拜进行直接描写,集中写他的语言、神情、动作,表现他的活跃、情感丰富、思想深邃、话语深刻的特点,显示出他的才气,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他的崇敬之情。】
⑷作者在描写中常插入抒情议论,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明确:例如写左拉“他的头……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智慧和坚强性格”“黑色的眼睛……十分尖锐,透着探求的目光”,这些描写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而是用议论在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这样在描写中插入了议论,既能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又隐含了作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⑸总结、扩展:本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值得学习;在描写人物方面更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①抓住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描叙。 ②突出中心人物。
③描写中适当插入议论抒情,有助于突出人物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读后,可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人物描写。
六.体验与设想:
1.作者莫泊桑的文学导师是福楼拜,莫泊桑以其《羊脂球》闻名于世。假设在这个星期天里,四位文学巨匠都在,这时莫泊桑来了,四人会谈些什么?表情如何?莫泊桑又会说什么?他会有什么表情?
2.情景想象作业:【四位作家的性格我们都已有所了解,假设——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讨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门铃响了,来者正是莫泊桑,请你抓住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征来想象一下此时这四位作家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呢?】
刚才在对这几位作家介绍时,我们已经知道福楼拜比莫泊桑大29岁,而且莫泊桑在创造上受福楼拜的影响很大,因此可以说,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我先做一个假设,假设这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莫泊桑的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这时门铃响了,都德说:“中国有句古话"说曹操,曹操就到!"你们看,准保是莫泊桑来了!”门开了,果真是莫泊桑。福楼拜打开门,一看是莫泊桑,他一下子抱住了莫泊桑,“啊,莫泊桑!真没想到是你呀!”然后,拉着莫泊桑向里屋跑去,边跑边叫着:“大家快看呀,我们的莫泊桑来了!”刚刚爬完六层楼还在气喘吁吁的莫泊桑还没等站稳,就被福楼拜拉着做了一次小跑练习。莫泊桑面对着热情的福楼拜,十分高兴,像个小弟弟似的跟在福楼拜的身后。
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柔的声调慢慢地讲着:“莫泊桑,好久不见了,你还记得以前我们在你家谈论文学史方面的事吗?最近又有什么新作品了?可不可以让我们一饱眼福呀?”莫泊桑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些日子我确实很忙,我今天来正是想让大家对我新写的这部小说提意见,还希望您对我多加指导!”屠格涅夫喜爱地看着莫泊桑笑了。
莫泊桑拥抱着福楼拜,不住地叫着“老师”。都德回过头来对大家说:“想不到福楼拜竟有这么优秀的弟子,你看他浓眉大眼,气质非凡,像不像当年的我呀!”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左拉歪坐在沙发上,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腕。莫泊桑走到他的跟前:“最近过得好吗?”“好,谢谢!”说完左拉又恢复了刚才的动作,观察着每一个人。
教后反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去讨论,去发现,这样学生得到的才是自己的东西。这也就是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篇四】福楼拜间的星期天的教案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公开课教案
公 开 课 教 案
课题:《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授课班级:七年级
一、教学设想:
本文词语丰富,人物刻画方法灵活多样,既有人物的肖像描写,也有言谈举止及神态等多方面的描绘,特别是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同时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使人物性格特征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这些方面恰恰是我们的同学很不擅长的。因此,本文的教学宜从人物入手,以积累语言和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积累丰富的语言。
2、揣摩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了解本文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作用。
4、揣摩人物性格,感受五位大文豪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从而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三、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积累丰富的语言。
2、学习运用外貌、语言、行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教学难点:
1、从人物的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习运用记叙、描写、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塑造人物的方法。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又一个双休日将要来临。那么,星期天你们一般都在做些什么?大家能给老师说说吗?(生答)
看来,同学们的周末生活还是丰富多彩,非常充实的。今天,我们跟着法国小说家莫泊桑到大文豪福楼拜家去看一看,看一看大文豪家里的星期天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呢?(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情况,扫除字词障碍。
鉴(jiàn)赏 荒谬(miù) 白皙(xī) 迸(b^ang)发 捋(lǚ) 滑稽(jī) 脚踝(huái) 义愤填膺(yīng) 面庞(páng)
2、朗读感受
(1)整体朗读,要求读出层次。
(2)重点段落朗读,力求读出感情。
(3)自由朗读,同时勾画出美词美句。
3、感知文章内容
(1)请找出表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词语,并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星期天;福楼拜家;以福楼拜为中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一登场;通过对每个人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2)分组讨论:找出出场标志性的词语。
“第一个”“过了一会”“接着”“渐渐地”
三、研读课文,探究人物写法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福楼拜的语段,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可见福楼拜朋友特别多,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这也可以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很高。
(2)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3)请你找一下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动作的语句。
肖像描写:“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
语言描写:“他的嗓声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动作描写:“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裙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再单独和每个人讲一小会儿,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站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4)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博学善辩
(5)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呢?
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
2、指名朗读有关描写屠格涅夫的语段,思考:
(1)“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可见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关系怎么样?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呢?
“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和共同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2)找出作者对屠格涅夫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
肖像描写:“白的脸”
语言描写:“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那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动作描写:“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3)谁能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博学多识,老年持重。
3、学生自学探究描写都德、左拉的语段,勾画出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教师点拔:
都德: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四、课堂讨论,理解议论抒情作用
1、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明确:本文在描写人物时,常常适时地插入议论和抒情性语句。因为纯客观的描写只能写出一个人物的相貌,而在描写中如果插入议论和抒情,就可能达到特殊的效果——把人物的性格特点更鲜明地表现出来。例如,课文第3段和
第4段对屠格涅夫的描写:“屠格涅夫对他有一种很强烈""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里作者在描写屠格涅夫的性格中加入了自己的评价,用一小段议论给我们传达出了一个信息: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这就使得他们已经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这也使得我们对两位作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福楼拜间的星期天的教案
学生课读第3段,进一步体会议论对人物的描写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师提醒:用这样的评价和议论对人物进行描写刻画在课文中多次出现,请大家课后将它们找出来,好好体会。
2、短短一篇文章,写了四位作家,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语言上有什么标志?
讨论明确:全文好像是一出舞台剧,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接着来的是左拉”“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些都是明显的语言标志。这样写使得文章脉络清楚,结构严谨,详略得当。
五、课堂小结,回顾学习重点
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这就告诉我们,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特点,有所侧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我希望,也相信,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练笔中一定能将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为已所用,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有所进步的。
六、布置作业,巩固学习所得
每位同学一定都有不少的朋友,假如周末是你的生日,你约了一帮朋友一起欢度。请你运用在本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以“相约周末”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你不同朋友的不同性格品质。
附:板书设计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人物:福楼拜—博学善辩 外貌
屠格涅夫—博学持重 描写方法 语言 展示人物性格 都德—活泼健谈 (抓住人物特点) 动作
左拉—寡言聪慧
组材:时间顺序,脉络清楚
【篇五】福楼拜间的星期天的教案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
年级:七年级 备课人:长沙县黄花中学 朱群利 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4-4-18福楼拜间的星期天的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的描写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方法。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学习重点: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学习难点:
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教学方法:默读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查找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莫泊桑的有关资料,了解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
以莫泊桑拜师学写作的故事导入。
2、检查学生预习。(听读课文)
(1)自主学习字音
简陋 lòu 白皙 xī 滑稽 jī 轮廓 kuò 捋胡子 lǚ 头颅 lú 脚踝 hui 荒谬 miù 义愤填膺 yīnɡ 迸发 bènɡ
(2)自主积累词语
①一拍即合:拍:乐曲的段落,也称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②寻欢作乐: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③忘乎所以:因过度兴奋或骄傲而忘记一切。也说“忘其所以” ④义愤填膺: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也作“义愤填胸”
⑤和蔼可亲:性情温和,态度亲切。
⑥博学多识:学问广博,见识广泛。
(3)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学生明确:
时间——星期天;地点——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
(4)核心人物是谁?依次出场的是谁?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哪些? 学生明确:核心人物是福楼拜。依次出场的是——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接着,渐渐地(学生在书上标记)
二、研读与赏析(快速浏览全文)
(一)分组研讨学习任务一:跟着福楼拜学交友
1、看看福楼拜的家
那时福楼拜住在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里,屋子很简陋,墙上空空的,家具也很少。他很讨厌用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古董来装饰屋子。他的办公桌上总是散乱地铺着写满密密麻麻的字的稿纸。
(楼高、屋陋、家具少)
2、评评福楼拜的为人
①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他家一直都有客人来。门铃一响,他就立刻把一块很薄的红纱毯盖到办公桌上,把桌上的稿纸、书、笔、字典等所有工作用的东西都遮了起来。他总是亲自去开门 (迎客)
② 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待客)
③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送客)
(热情好客)
3、说说福楼拜的学问福楼拜间的星期天的教案
尤其是他那惊人的记忆力和超人的博学多识往往使人惊叹不已。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博学多识)
4、谈谈福楼拜的作品
福楼拜, 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刻划人物的精神状态细致入微和毫不留情著称,《包法利夫人》。
5、聊聊福楼拜的朋友
①屠格涅夫: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他对大自然的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前夜》《父与子》。
②都德:法国十九世纪下半叶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柔和的诗意和动人的魅力。《最后一课》
③左拉:法国小说家,自然主义倡导者。作品以场景壮阔,气魄宏大,文体粗犷遒劲,喜作夸张描写和大量的细节描写著称。《小酒店》
6、一句话了解主人——福楼拜
“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家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了什么?)可见福楼拜的朋友特别多 ,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也可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很高。
教师小结交友启示:交友当学福楼拜,
谈笑风生乐开怀。
楼高屋陋无阻碍,
胜友如云聚英才。
(二)分组研讨学习任务二:跟着莫泊桑学写人
1、了解作者。
莫泊桑(1850—1893)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受教于福楼拜,1880年发表短篇小说《羊脂球》,一跃登上法国文坛,从此专门从事创作。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俊友》、《一生》等。
2、回顾旧知,明确写人的方法
①肖像描写(又称外貌描写) ②语言描写 ③动作描写 ④神态描写 ⑤心理描写
3、组内讨论归纳:默读课文,圈点标记出文中描写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语言、行动、肖像的句子。并体会各自性格。
(1)福楼拜
①外貌: “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 ②语言:
“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
“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③动作:
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
“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 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衣裤鼓起 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单独讲一小 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篇六】福楼拜间的星期天的教案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从人物的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会从人物性格中体会到高尚的人格。
3.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教学难点:
1.前面学生学到的是一个人物的描写,对于群体人物的描写较为陌生,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群体人物的分析。
2.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说明:
本文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显示了莫泊桑在人物描写上的卓越才能。在学习时,要着重体会作者从人物肖像、言谈举止、神态等多方面描绘人物的方法。所以本课打算以“人物”为线索,以学习写作方法为目的,采用“学法体验”的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三篇文章中,写的都是单个人物。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写的却是人物群像。这些人物是谁?他们在干什么?请跟莫泊桑一起去看看吧。
(二)同学们进行“朗读”体验——认识他们。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四位人物画像,问:他们是谁?
2、学生自由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肖像描写的语句。
福楼拜: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蓝色的大眼睛。
屠格涅夫:白皙的脸。
都德: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
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颅不漂亮,但表现出聪慧和坚强的性格。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带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和戏谑。
3、学生交流人物的外貌特点,猜测多媒体出示的四位人物画像的名字,并穿插介绍这四位作家的一些生平情况。
福楼拜 屠格涅夫 都德 左拉
(三)同学们进行“发现”体验——了解他们。
1、教学活动围绕这样一个主问题进行:这四位作家的性格特点各是怎样的?你是怎么发现的?
2、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找出文中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语句,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
3、全班交流。同学们发言的内容可能有:
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奔放、和蔼可亲的人,从这些动作描写可以看出来:“门铃一响,立刻把红纱毯盖在办公桌上”“他总是亲自去开门”“他像亲兄弟一样地拥抱屠格涅夫”“他做着大幅度的动作,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着他的衣襟鼓起来”“他把客人分别送到前厅,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有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福楼拜是一个博学睿智的人,从这些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来:“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吹响一把军号”“他可以用一句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屠格涅夫是一个热爱文学、博学多识的人,从这些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来:“讲无论什么事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都德是一个活跃、健谈的人,从这些语言、动作描写可以看出来:“一来就谈巴黎的事情,讲叙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左拉是一个温和、寡言的人,从这些语言、动作描写可以看出来:“很少讲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
""""
4、小结。
明确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
福楼拜——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
屠格涅夫——怀着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识。
都德——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明确写作手法:
作者善于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展开描写。除了我们已经说过的肖像描写之外,在语言描写方面,四位作家的具体谈话内容,都没有具体铺开来写,只是由作者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但对他们谈话的声调仪态,作了不少描绘;对他们的口才,也作了一些评论。在动作描写方面,有详有略,福楼拜是全文的中心人物,对他的动作的描写,当然详细一些;左拉的坐相比较特殊,也有较多的笔墨描写;对屠格涅夫的动作描写,只有一句。写四位作家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又往往是为了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
(四)同学们进行“学法”体验——模仿他们。
1、模仿形象。
假如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正谈话时,莫泊桑来了,这四位大作家会有怎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你们能合作表演一下吗?
2、模仿写法。
下面是福楼拜指导莫泊桑进行人物“速写”时说的一段话,请你照此写几个人,然后大家交流一下。
“当你走过一位坐在自家门前的杂货商面前,走过一位吸着烟斗的守门人面前的时候,请你给我描绘出这杂货商和这守门人,他们的姿态,他们的全部身体外貌""要请你在其中能传达出他们全部的精神面貌,以便我不会把他们和任何别的杂货商人、任何别的守门人混同起来。”
(五)课后活动。(任选其一)
1、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莫泊桑、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都德的作品,并做好读书笔记。
2、搜集有关五位作家的奇闻轶事,并且整理成文,然后集体交流,全面认识大作家。
3、以一次同学聚会或一次生日晚会为主题,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一个场面,字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