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阿古顿巴的宝物 阿古顿巴的宝物的课文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阿古顿巴的宝物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课堂导学设计

19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

名师导学

1理清结构:

阿古顿巴的宝物—劳动创造财富

民间故事让王爷下轿—巴拉根仓聪明 、伸张正义

级斗智公喜?母喜?—阿一旦勇敢地与统治阶

这三则民间故事在语言运用上都体现了活泼风趣、爱憎分明、耐人寻味、诙谐幽默的特点。例如课文《让王爷下轿》写王爷、巴拉根仓斗智的言辞神态十分传神。王爷开始“自以为难住了巴拉根仓,得意地大笑起来”,下轿后“被巴拉根仓耍得张口结舌,直瞪着那双臃肿的眼睛”。上了轿“随从们见王爷气得嘴歪眼斜”,而巴拉根仓机智、潇洒,又有修养,老是“笑着说”,言辞幽默而又犀利:“聪明的王爷,这不是把你骗下轿了吗!”“谢谢王爷按着巴拉根仓的话又把轿停了下来!”“巴拉根仓说着催马赶路去了。”——根本不把王爷放在眼里。

3把握重点:

一、关于阿古顿巴的故事

在藏语中,阿古是“叔叔”,顿巴是“导师”,意译为“导师叔叔”。他是藏族人民精心塑造的一个机智、幽默、正直、乐观、善于斗争、乐于助人的农奴形象。关于阿古顿巴的故事很多,这些故事短小精悍、情节动人,集中体现了藏族劳动人民的才能智慧和高贵品质。在阿古顿巴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没有斗不败的敌人,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他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二、关于巴拉根仓的故事 蒙古族机智人物故事。主人公巴拉根仓是聪明机智、幽默风趣的蒙古族劳动人民的代表,他同情人民疾苦,到处替被侮辱被迫害的贫苦牧民伸张正义,把斗争矛头指向凶残暴戾、腐朽没落的僧俗统治者及其意识形态——宗教迷信和封建伦理道德。官僚、牧主和上层喇嘛给他加上“流氓”“骗子”的罪名加以迫害,但每次都被他机智地斗败。在穷苦人民中间,巴拉根仓到处受到欢迎和称赞。“风能刮到的地方,人们都知道巴拉根仓的名字。巴拉根仓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哪里就有许多朋友”,他是一个群众基础十分深厚的人物。

三、关于阿一旦的故事

纳西族机智人物故事。它是清末以来流传于纳西族民间的一组反映现实生活的口头作品,它记述了阿一旦同以土司木老爷为代表的统治阶级斗智的趣事。故事既各自独立成篇又相瓦关联,短小精悍,展示出封建社会严峻的阶级对立,赞美了阿一旦机智聪慧的性格和敢于嘲弄权贵的无畏精神,无情地鞭挞了统治者的无耻和愚蠢可笑。

4攻克难点:

准确理解《阿古顿巴的宝物》一文蕴含的哲理是学习难点,要结合故事内容认真把握。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是“找宝——挖宝——得宝”。穷哥们儿“生活困难得很”,找阿古顿巴想办法。阿古顿巴叫大伙去找宝物,挖埋在土地里的他的宝物。这些人在地里一直挖到出水了,也没找到宝物。此时阿古顿巴就“悄悄地把一块石头埋在地当中”。故事后半部分是“种地——丰收——觉悟”。原来,阿古顿巴叫这些人劳动,种地浇水。有劳动就有收获。到了秋天,“大家得到了许多粮食,生活不愁了”。这时,穷哥们儿觉悟了:“顿巴叔叔的意思是叫大家劳动,种地。”故事最后,交代了西藏农民的风俗习惯之一:“农民每逢耕过地,总要拿几块石头放在田地当中”,这就看出大家多么尊重阿古顿巴的教导。阿古顿巴的宝物是块石头,这块石头隐含着阿古顿巴的教导,这个教导就是劳动创造财富。 5质询疑点:

《公喜?母喜?》中阿一旦是怎样设计惩治木老爷的?

大冬天,阿一旦冻得直打寒颤。木老爷利用纳西族的“规矩”,让长工阿一旦在妻子生娃当天做了“头客”,迫使他喝下一大瓢凉水。于是阿一旦设计报复木老爷。寒冬腊月,阿一旦故意不去木老爷那里做长工。木老爷找上门去,叫阿一旦干活儿。一进门,阿一旦也利用纳西族的“规矩”,让木老爷当上“头客”,艰难地喝了一大瓢凉水。木老爷喝完凉水,阿一旦才告诉他,自己家母狗生了一窝崽,意思是把他当狗看待了。

【篇二】阿古顿巴的宝物

201719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导学案.doc

19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

名师导学

1理清结构:

阿古顿巴的宝物—劳动创造财富

民间故事让王爷下轿—巴拉根仓聪明 、伸张正义

级斗智公喜?母喜?—阿一旦勇敢地与统治阶

这三则民间故事在语言运用上都体现了活泼风趣、爱憎分明、耐人寻味、诙谐幽默的特点。例如课文《让王爷下轿》写王爷、巴拉根仓斗智的言辞神态十分传神。王爷开始“自以为难住了巴拉根仓,得意地大笑起来”,下轿后“被巴拉根仓耍得张口结舌,直瞪着那双臃肿的眼睛”。上了轿“随从们见王爷气得嘴歪眼斜”,而巴拉根仓机智、潇洒,又有修养,老是“笑着说”,言辞幽默而又犀利:“聪明的王爷,这不是把你骗下轿了吗!”“谢谢王爷按着巴拉根仓的话又把轿停了下来!” “巴拉根仓说着催马赶路去了。”——根本不把王爷放在眼里。 3把握重点:

一、关于阿古顿巴的故事

在藏语中,阿古是“叔叔”,顿巴是“导师”,意译为“导师叔叔”。他是藏族人民精心塑造的一个机智、幽默、正直、乐观、善于斗争、乐于助人的农奴形象。关于阿古顿巴的故事很多,这些故事短小精悍、情节动人,集中体现了藏族劳动人民的才能智慧和高贵品质。在阿古顿巴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没有斗不败的敌人,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他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二、关于巴拉根仓的故事

蒙古族机智人物故事。主人公巴拉根仓是聪明机智、幽默风趣的蒙古族劳动人民的代表,他同情人民疾苦,到处替被侮辱被迫害的贫苦牧民伸张正义,把斗争矛头指向凶残暴戾、腐朽没落的僧俗统治者及其意识形态——宗教迷信和封建伦理道德。官僚、牧主和上层喇嘛给他加上“流氓”“骗子”的罪名加以迫害,但每次都被他机智地斗败。在穷苦人民中间,巴拉根仓到处受到欢迎和称赞。“风能刮到的地方,人们都知道巴拉根仓的名字。巴拉根仓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哪里就有许多朋友”,他是一个群众基础十分深厚的人物。

三、关于阿一旦的故事

纳西族机智人物故事。它是清末以来流传于纳西族民间的一组反映现实生活的口头作品,它记述了阿一旦同以土司木老爷为代表的统治阶级斗智的趣事。故事既各自独立成篇又相瓦关联,短小精悍,展示出封建社会严峻的阶级对立,赞美了阿一旦机智聪慧的性格和敢

于嘲弄权贵的无畏精神,无情地鞭挞了统治者的无耻和愚蠢可笑。

4攻克难点:

准确理解《阿古顿巴的宝物》一文蕴含的哲理是学习难点,要结合故事内容认真把握。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是“找宝——挖宝——得宝”。穷哥们儿“生活困难得很”,找阿古顿巴想办法。阿古顿巴叫大伙去找宝物,挖埋在土地里的他的宝物。这些人在地里一直挖到出水了,也没找到宝物。此时阿古顿巴就“悄悄地把一块石头埋在地当中”。故事后半部分是“种地——丰收——觉悟”。原来,阿古顿巴叫这些人劳动,种地浇水。有劳动就有收获。到了秋天,“大家得到了许多粮食,生活不愁了”。这时,穷哥们儿觉悟了:“顿巴叔叔的意思是叫大家劳动,种地。”故事最后,交代了西藏农民的风俗习惯之一:“农民每逢耕过地,总要拿几块石头放在田地当中”,这就看出大家多么尊重阿古顿巴的教导。阿古顿巴的宝物是块石头,这块石头隐含着阿古顿巴的教导,这个教导就是劳动创造财富。

5质询疑点:

《公喜?母喜?》中阿一旦是怎样设计惩治木老爷的?

大冬天,阿一旦冻得直打寒颤。木老爷利用纳西族的“规矩”,让长工阿一旦在妻子生娃当天做了“头客”,迫使他喝下一大瓢凉水。于是阿一旦设计报复木老爷。寒冬腊月,阿一旦故意不去木老爷那里做长工。木老爷找上门去,叫阿一旦干活儿。一进门,阿一旦也利用纳西族的“规矩”,让木老爷当上“头客”,艰难地喝了一大瓢凉水。木老爷喝完凉水,阿一旦才告诉他,自己家母狗生了一窝崽,意思是把他当狗看待了。

【篇三】阿古顿巴的宝物

语文:第19课《中华民族民间故事则》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则课文精讲

〖主干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幽默( ) 捍卫( ) 寒噤( ) 困难( ) 确切( )谎话( ) 臃肿( )( ) 勒紧( ) 袖筒( ) 暖和( ) 碰撞( )2、根据拼音写汉字。

zī___牙 pēng___击 狗zǎi___ p~ai___笑 饱g~a___

zhòu___骂 d~a___意 cōng___明

3、根据课文补充完整下列词语。

丰富多___ ___日当空 威风___ ___ ___气十足 张口___舌

嘴歪眼___ 大吉大___ 扬善___恶

4、解释下列词语。

①臃肿:

②寒噤:

③毫不气馁:阿古顿巴的宝物

④夜以继日:

⑤恍然大悟:

⑥达官贵人:

5、巴拉根仓、阿一旦利用了王爷、木老爷什么弱点达到目的的?

〖点击思维〗

1、“噤”不要读作“jīn”;“撞”不要读成了“chuàng”;“难”“勒”“和”都是多音字,查字典整理一下,看看在文中分别读哪个音?

2、“龇牙”不要写为“呲牙”;“赔笑”不要误写为“培笑”。

3、注意“丰富多彩”“嘴歪眼斜”“大吉大利”“扬善惩恶”中的“彩”“斜”“利”“惩”不要错误地写成“采”“邪”“力”“成”。

4、“臃肿”一般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过度肥胖,转动不灵;二是比喻机构庞大,调度不灵。在文中应该怎么解释呢?

5、通读两篇文章,理解主人公表面上尊重他们,暗地里让他们中了圈套,反受其辱,又不能发作的机智做法。

〖理清结构〗

〖语言特色〗

这三则民间故事在语言运用上都体现了活泼风趣、爱憎分明、耐人寻味,诙谐幽默的特点。例如课文《让王爷下轿》写王爷、巴拉根仓斗智的言辞神态十分传神。王爷开始“自以为难住了巴拉根仓,得意地大笑起来”。下轿后“被巴拉根仓耍得张口结舌,直瞪着那双臃肿的眼睛”。上了轿“随从们见王爷气得嘴歪眼斜”,而巴拉根仓机智、潇洒,而又有修养。老是“笑着说”,言辞幽默而又犀利:“聪明的王爷,这不是把你骗下轿了吗!”“谢谢王爷按着巴拉根仓的话又把轿停了下来!” “巴拉根仓说着催马赶路去了。”——根本不把王爷放在眼里。

〖把握重点〗

一、关于阿古顿巴的故事

藏族机智人物故事。在藏语中,阿古是“叔叔”,顿巴是“导师”,意译为“导师叔叔”。它是藏族人民精心塑造的一个机智、幽默、正直、乐观、善于斗争、乐于助人的农奴形象。关于阿古顿巴的故事很多,这些故事短小精悍、情节动人,集中体现了藏族劳动人民的才能

智慧和高贵品质。在阿古顿巴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没有斗不败的敌人,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他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二、关于巴拉根仓的故事

蒙古族机智人物故事。主人公巴拉根仓是聪明机智、幽默风趣的蒙古族劳动人民的代表,他同情人民疾苦,到处替被侮辱被损害的贫苦牧民伸张正义,把斗争矛头指向凶残暴戾、腐朽没落的僧俗统治者及其意识形态——宗教迷信和封建伦理道德。官僚、牧主和上层喇嘛给他加上“流氓”“骗子”的罪名加以迫害,但每次都被他机智地斗败。在穷苦人民中间,巴拉根仓到处受到欢迎和称赞。“风能刮到的地方,人们都知道巴拉根仓的名字。巴拉根仓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哪里就有许多朋友”,他是一个群众基础十分深厚的人物。

三、关于阿一旦的故事

纳西族机智人物故事。清末以来流传于纳西族民间,是一组反映现实生活的口头作品,它记述阿一旦同以土司木老爷为代表的的统治阶级斗智的趣事。故事既各自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短小精悍,展示出封建社会严峻的阶级对立,赞美了阿一旦机智聪慧的性格和敢于嘲弄权贵的无畏精神,无情地鞭挞了统治者的无耻和愚蠢可笑。

〖攻克难点〗阿古顿巴的宝物

准确理解《阿古顿巴的宝物》一文蕴含的哲理是学习难点,要结合故事内容认真把握。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是“找宝——挖宝——得宝”。穷哥们儿“生活困难的很”,找阿古顿巴想办法。阿古顿巴叫大伙去找宝物,挖埋在土地里的他的宝物。这些人在地里一直挖出水来了,还没找到宝物。此时阿古顿巴就“悄悄地把一块石头埋在地当中”。其实,本来并没有能改变穷哥儿们贫穷的宝物,阿古顿巴是设计引导。他想叫这些人干什么呢?故事后半部分是“种地——丰收——觉悟”。原来,阿古顿巴叫这些人劳动,种地浇水。有劳动就有收获。到了秋天,“大家得到了许多粮食,生活不愁了”。这时,穷哥儿们觉悟了:“顿巴叔叔的意思是叫大家劳动,种地。”故事最后,交代了西藏农民的风俗习惯之一:“农民每逢耕过地,总要拿几块石头放在田地当中”,这就看出大家多么尊重阿古顿巴的教导。阿古顿巴的宝物是块石头,这块石头隐含着阿古顿巴的教导,这个教导就是劳动创造财富。

〖质询疑点〗

《公喜?母喜?》中阿一旦是怎样设计惩治木老爷的?

大冬天,阿一旦冻得直打寒颤。木老爷利用纳西族的“规矩”,让长工阿一旦在妻子生娃当天做了“头客”,迫使他喝下一大瓢凉水。于是阿一旦设计报复木老爷。寒冬腊月,阿一旦故意不去木老爷那里做长工。木老爷找上门去,叫阿一旦干活儿。一进门,阿一旦也利用纳西族的“规矩”,让木老爷当上“头客”,艰难地喝了一大瓢凉水。木老爷喝完凉水,阿一旦才告诉他,自己家母狗生了一窝崽,把他当狗看待。

〖主干知识〗

1、yōu hàn jìn nán qu^a huǎng yōng

阿古顿巴的宝物

zhǒng lēi xiù huo zhuàng

2、龇 抨 崽 赔 嗝 咒 得 聪

3、彩 烈 凛 凛 神 结 斜 利 惩

4、①臃肿:文中指因过度肥胖,眼部肌肉多。

②寒噤: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③毫不气馁:一点儿也不会失掉勇气.

④夜以继日:目夜不停。

⑤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明白过来。

⑥达官贵人:旧时指职位高的官吏,显贵的人。

5、王爷、木老爷都想迫害、欺侮主人公。他们狂妄自大,求胜心切,头脑简单又死要面子。

【篇四】阿古顿巴的宝物

京版教材内容统计

京版教材内容统计

阿古顿巴的宝物

2011-09-22 19:45:59

语言知识和运用

册序 内容

13册 1要说普通话要写规范字

2要认识3500个汉字

3要避免写错字

4积累和使用词语

5汉字的语音输入法

6利用汉字建立计算机文档

14册 1十二类词各司其职

2词、短语、单句的结构关系基本一致

3养成分析语句的习惯

4语序组合语言

5关联词语组合语言

6定语、状语、补语要少而精

15册 1词语搭配要注意概念关系

2肯定否定要明确

3说好、写好一段话

4把握段内句子的事理关系

5提高运用语言的表达效果

16册 1规范

2简明

3连贯

4得体

17册 1鉴赏文学语言

2文学语言贵在独创

3精炼和含蓄

4触摸语言——

18册 鉴赏文学语言(续)

质朴和浮雕——谈文学语言

附录

册序 内容

13册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标点符号用法

14册 语法:语言单位分类简表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15册 常用修辞格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16册 使用双音节合成词的规范词形 正确使用成语

17册

插图

册序 幅数 页码

13册 6幅 背影P8

韩老师教我敢说话P26

诺曼底号遇难记P69

阿古顿巴的宝物P99

木偶探海记P127

海燕戒P129

14册 8幅 群鹤翔空P33

伟大的发现P71

戒烟P75

女娲造人P94

渔夫的故事P98

猎人海里布P102

两只口袋P110

狗之歌P129

15册 9幅 为人民服务P6

最后一次讲演P22

未有天才之前P25

中国石拱桥P62

苏轼诗P100

文天祥诗P108

木兰诗P112

阅读想象力P141、P143

16册 8幅 人为什么活着p8

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p12

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p31

坐看牵牛织女星p74

周庄水韵p100

李清照词p111

陶渊明诗p120

鲁智深和林冲p150

17册 6幅 咏树三首p11

孔乙己p82

范进中举p88

奥伊达的理想p128

变色龙p134

请贤p170

18册 5幅 我的少年时代P7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老人与海P108

醉翁亭记P124

总计 42幅

插页

册序 幅数 分类

13册 8幅

14册 10幅

15册 8幅

16册 9幅

17册 9幅

18册 8幅

总计 52幅

名家论语文(17、18谈文学)

内容

13册 对学习语文要有正确地认识

语文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 谈谈语文训练

语言训练既要实,又要活阿古顿巴的宝物

读和写是一对“连体婴儿”

谈语言的学习和教学

14册 自觉地把话说好阿古顿巴的宝物

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同等重要

词序是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

医治“大肚子病”

想清楚然后写

“写话”

15册 文章的规矩是可以学的

主要是思想内容

民族语文教育与民族文化

科学训练言语技能

连续作出做好的选择

论百读不厌

16册 论阅读

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会学生阅读

培养学生的“再生力”

培养语文的自学能力

培养语文能力的正确途径

写作要与思维同步训练

热爱祖国的语言

17册 驱遣我们的想象

散文的真情和趣味

散文的美

小说的眼睛

18册 显“我”的“自在”之趣 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 艺术的魅力是我精神振奋

大自然之美和人类之美合一

一切伟大的作品都有神秘之处

13—16册目录没有显示“名家论语文” 口语交际

内容 13册

14册 即席发言

口语交际要适应语境

采访家人

自我介绍的个性语言

讲神话故事

15册 承诺和拒绝

演讲(一)

表扬和批评

16册 演讲(二)

感谢和道歉

接待和拜访

17册 讨论

辩论

18册 鉴赏演讲辞

语言运用

内容 13册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朗读和复述

整体认读汉字

使用词语释义的方法

提问和回答

积累和使用成语

文言字词的语义

用好动词和形容词

文言文背诵

文言句义的理解

14册 汉语组合简便、灵活 分析和理解句子

15册 语言的逻辑性

议论段和记叙段

说明段

对偶和排比

炼句

文言文句间的语义关系

16册 学习使用新词新语 炼段

运用古诗名句

17册

18册

单元综合学习

内容 13册 整体感知 把握大意 在语境中理解词句

理清文章思路

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 想象的情节和夸张的语言

诗歌朗诵

文言文诵读

14册 读“花”悟情

读物明志

读懂人物语言

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

比较艺术细节

体味诗的节奏和意象

把握大意

15册 阅读议论文

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语言的严密性

说明的对象和顺序

感悟作品中的人文内涵

宋词的语言音韵美(一)

读解文言文的段

16册 理解辩证思维 分析论证方法 运用反驳的方法

理解说明的方法

理解说明文的文学特点

感受艺术形象

欣赏意境美

读解文言记叙文

宋词的语言音韵美(二)

17册 展开形象思维

【篇五】阿古顿巴的宝物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

2、给加线的字注音。

撒下( ) 耕地( ) 抬轿( ) 铜瓢( )

规矩( ) 干脆( ) 腊月( ) 着急( ) 狼狈( )

3、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括号里。

①不荒不忙 ( )

②常命百岁 ( )

③伸章正义 ( )

④聪明财智 ( )

4、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狼狈:

②威风凛凛:

③张口结舌:

④神气十足:

5、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门楣 倒霉 媒体 春光明媚

b、咫尺 旗帜 滞留 无可置疑

d、伫立 铸造 贮蓄 青春永驻

【语言表达训练】

6、阿古顿巴的宝物是块石头,这块石头隐含着阿古顿巴的教导,这个教导就是 。故事顺着“ ”的线索发展,最后揭示了故事的精髓。

8、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名间故事?试列举一二个故事名字。

9、根据下列画线句子的句式、修辞仿写一句话,使之与上下文构成前后连贯的排比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_________,_________;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但是你可以做执着的绿茵。只要你满怀信心,尽己所能,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10、与你一同就读两年的张米同学因父母工作调动要转学到x疆去读书。临行前他拿出一个精致的笔记本让你给他写一句话作为临别赠言,这则赠言该怎么写?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11-13题。

让王爷下轿

一次,王爷出门,坐的是八抬大轿,跟的是前后随从、卫士,开道锣,助威鼓,人喊马叫,真是威风凛凛,神气十足,没想到半路遇上了巴拉根仓。 “谁这样大胆,看着王爷还不闪在路旁跪下!”王爷气得吹胡子瞪眼,粗声粗气地喊。“报告王爷!”随从把巴拉根仓抓到轿前说,“这就是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巴拉根仓。”

“是,我叫巴拉根仓。”巴拉根仓不慌不忙说,“小民没认出是王爷大驾。”

“哈哈"",你就是巴拉根仓?”王爷说,“听说你最能用谎话骗人,是吗?” “不敢,小人是最爱说实话的人。”巴拉根仓说。

“都说你最有本事,今天你能把我从轿子里骗下来吗?”王爷自以为难住了巴拉根仓,得意地大笑起来。

“不敢,不敢,我怎么能把王爷赶下轿呢!如果王爷下了轿,我倒有办法马上请你上轿。” “真的吗?”

“凭小人这点智慧来说,这点小事并不难办到。”

王爷心里想:我偏不上轿看你怎么办。便答应说:“好,好。”说着从轿里跳下来。 巴拉根仓等王爷两脚一落地,笑着说:“聪明的王爷,这不是把你骗下轿了吗!”

王爷被巴拉根仓耍得张口结舌,直瞪着那双臃肿的眼睛,一句话没说就又钻进轿子。 “看!聪明的王爷,我不仅让你下了轿,还让你一句话没说又上了轿!”

阿古顿巴的宝物

随从们见王爷气得嘴歪眼斜,都偷偷笑起来。

“真是个骗子!快抬轿走!”王爷大怒说。

轿子刚抬起来,巴拉根仓喊道:“站住!”

王爷以为巴拉根仓又出什么鬼点子,忙叫轿子停下。巴拉根仓哈哈大笑说:“谢谢王爷按着巴拉根仓的话又把轿停了下来!”

巴拉根仓说着催马赶路去了。

11、本文讲述了巴拉根仓骗王爷 、 , 的故事,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13、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题目:

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 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③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④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 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 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4、整体感知:

(1)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小说的标题( )

a、偶遇 b、换票的悲剧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15、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相遇:

第二次相遇:

16、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

成功者:

拾破烂的人:

17、品读小说⑥至⑧段,写出自己的感悟。

18、问题探究:假如当初两个打工者没有“换票”,小说的结局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语言基础知识】

1、略

3、①慌②厂③张④才

4、①狼狈:文中指很窘迫的样子。

②威风凛凛:文中指耀武扬威,有气派,声势逼人。

③张口结舌:理屈词穷,紧张得说不出话。

④神气十足: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得意傲慢样子。

5、d

【语言表达训练】

6、劳动创造财富 “找宝—挖宝—得宝—种地—丰收—觉悟”

7、略

点拨:结合文中王爷和巴拉根仓的对话分析作答。

8、如:《拉金币的驴》(《阿凡提的故事》);《难办的三件事》(《阿古顿巴的故事》)等。

9、如: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

10、略

点拨:或抒写友情;或鼓励、祝福对方的话都可以。借古诗文相赠只要恰当也可以。

【课内同步阅读】

11、下轿 上轿 停轿 机智、潇洒、有修养,根本不把王爷放在眼里。

12、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手法。

13、我们要学习巴拉根仓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优秀品质。

点拨:答案不固定,只要从一定的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课外拓展阅读】

(2)小说叙述了两个外出打工者不同的经历和两次相遇的故事。

15、(1)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埋下伏笔(作铺垫)。(2)通过鲜明对比,使小说情节富有戏剧性,给人以深刻的教益。

16、(1)精明能干,勤劳务实,积极进取。

(2)愚钝无能,目光短浅,不思进取。

17、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机遇,还要善于把握机遇。

18、结局不会改变(与换票的结果一样)。因为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决定了两个人不同的命运。

【篇六】阿古顿巴的宝物

七年级语文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练习

七年级语文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练习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

2、给加线的字注音。

撒下( ) 耕地( ) 抬轿( ) 铜瓢( )

规矩( ) 干脆( ) 腊月( ) 着急( ) 狼狈( )

3、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括号里。

①不荒不忙 ( )

②常命百岁 ( )

③伸章正义 ( )

④聪明财智 ( )

4、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狼狈:

②威风凛凛:

③张口结舌:

④神气十足:

5、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门楣 倒霉 媒体 春光明媚

b、咫尺 旗帜 滞留 无可置疑

c、滑稽 畸型 羁绊 汲取经验

d、伫立 铸造 贮蓄 青春永驻

【语言表达训练】

6、阿古顿巴的宝物是块石头,这块石头隐含着阿古顿巴的教导,这个教导就是 。故事顺着" "的线索发展,最后揭示了故事的精髓。

7、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巴拉根仓是如何叫王爷上当的?

8、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名间故事?试列举一二个故事名字。

9、根据下列画线句子的句式、修辞仿写一句话,使之与上下文构成前后连贯的排比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_________,_________;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但是你可以做执着的绿茵。只要你满怀信心,尽己所能,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10、与你一同就读两年的张米同学因父母工作调动要转学到新疆去读书。临行前他拿出一个精致的笔记本让你给他写一句话作为临别赠言,这则赠言该怎么写?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11-13题。

让王爷下轿

一次,王爷出门,坐的是八抬大轿,跟的是前后随从、卫士,开道锣,助威鼓,人喊马叫,真是威风凛凛,神气十足,没想到半路遇上了巴拉根仓。 "谁这样大胆,看着王爷还不闪在路旁跪下!"王爷气得吹胡子瞪眼,粗声粗气地喊。"报告王爷!"随从把巴拉根仓抓到轿前说,"这就是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巴拉根仓。"

"是,我叫巴拉根仓。"巴拉根仓不慌不忙说,"小民没认出是王爷大驾。"

"哈哈……,你就是巴拉根仓?"王爷说,"听说你最能用谎话骗人,是吗?"

"不敢,小人是最爱说实话的人。"巴拉根仓说。

"都说你最有本事,今天你能把我从轿子里骗下来吗?"王爷自以为难住了巴拉根仓,得意地大笑起来。

"不敢,不敢,我怎么能把王爷赶下轿呢!如果王爷下了轿,我倒有办法马上请你上轿。" "真的吗?"

"凭小人这点智慧来说,这点小事并不难办到。"

王爷心里想:我偏不上轿看你怎么办。便答应说:"好,好。"说着从轿里跳下来。 巴拉根仓等王爷两脚一落地,笑着说:"聪明的王爷,这不是把你骗下轿了吗!" 王爷被巴拉根仓耍得张口结舌,直瞪着那双臃肿的眼睛,一句话没说就又钻进轿子。 "看!聪明的王爷,我不仅让你下了轿,还让你一句话没说又上了轿!"

随从们见王爷气得嘴歪眼斜,都偷偷笑起来。

"真是个骗子!快抬轿走!"王爷大怒说。

轿子刚抬起来,巴拉根仓喊道:"站住!"

王爷以为巴拉根仓又出什么鬼点子,忙叫轿子停下。巴拉根仓哈哈大笑说:"谢谢王爷按着巴拉根仓的话又把轿停了下来!"

巴拉根仓说着催马赶路去了。

11、本文讲述了巴拉根仓骗王爷 、 , 的故事,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13、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题目:

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 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③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④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 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 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4、整体感知:

(1)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小说的标题( )

a、偶遇 b、换票的悲剧

c、换票 d、成功与失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15、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相遇:

第二次相遇:

16、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

成功者:

拾破烂的人:

17、品读小说⑥至⑧段,写出自己的感悟。

18、问题探究:假如当初两个打工者没有"换票",小说的结局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语言基础知识】

1、略

2、sǎ gēng jiào piáo jǔ cuì là zháo b^ai

3、①慌②厂③张④才

4、①狼狈:文中指很窘迫的样子。

②威风凛凛:文中指耀武扬威,有气派,声势逼人。

③张口结舌:理屈词穷,紧张得说不出话。

④神气十足: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得意傲慢样子。

5、d

点拨:a中"媚"、b中"咫"、c中"汲"分别与各组内的其它加点字音调不一致。

【语言表达训练】

6、劳动创造财富 "找宝-挖宝-得宝-种地-丰收-觉悟"

7、略

点拨:结合文中王爷和巴拉根仓的对话分析作答。

8、如:《拉金币的驴》(《阿凡提的故事》);《难办的三件事》(《阿古顿巴的故事》)等。

9、如: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

10、略

点拨:或抒写友情;或鼓励、祝福对方的话都可以。借古诗文相赠只要恰当也可以。

【课内同步阅读】

11、下轿 上轿 停轿 机智、潇洒、有修养,根本不把王爷放在眼里。

12、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手法。

13、我们要学习巴拉根仓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优秀品质。

点拨:答案不固定,只要从一定的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课外拓展阅读】

14、(1)c

(2)小说叙述了两个外出打工者不同的经历和两次相遇的故事。

15、(1)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埋下伏笔(作铺垫)。(2)通过鲜明对比,使小说情节富有戏剧性,给人以深刻的教益。

16、(1)精明能干,勤劳务实,积极进取。

(2)愚钝无能,目光短浅,不思进取。

17、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机遇,还要善于把握机遇。

18、结局不会改变(与换票的结果一样)。因为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决定了两个人不同的命

运。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阿古顿巴的宝物 阿古顿巴的宝物的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