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 汉语拼音bpmf教学图片

小学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

大班拼音教案——bpmf教学设计

《汉语拼音3 bpmf》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3、bpmf。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bpmf,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以音节bɑ为例,借助图画教学拼音方法;二是声母b和带调韵母ɑ的拼音;三是bpmf和ɑ oiu相拼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是bpmf的书写格式及笔顺。第四部分是读词认字,配有图画。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本课设计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在安排上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在游戏中学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ɑ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教学重点:

1、bpmf的发音方法。

2、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bpmf。

3、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

1、区别bp两个声母的认读和书写。

2、声母和韵母的拼读。

教具准备:

课件、拼音大转盘、奖品:小博士帽。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

2、通过观察课件中的插图,帮助学生记忆声母的音、形。

3、养成良好的坐姿和写姿。

教学重点:

1、bpmf的发音方法。

2、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bpmf。

教学难点:区别b p两个声母的认读和书写。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拍手念儿歌”。(上节课学的儿歌:牙齿对齐:iii;嘴巴突突:uuu;口吹哨子:ü ü ü。加拍手伴奏。)

"轻松、愉快的拍手念儿歌,既复习了旧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以下给bpmf编顺口溜做好铺垫。"

二、学习新内容。

(一)学习声母b。

1、出示课件——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2、出示声母卡片b,告诉学生广“播”的“播”和我们今天要学的“b”

发音是一样的,不过它是声母,发音的时候要读得轻些、短些。

3、老师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4、个别读,师正音。

5、启发记忆字形:b像图上的什么东西?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

像b的样子?

6、老师根据第一幅图,为声母b编了一句顺口溜“小姐姐听广播,右

下半圆b,b,b。大家一起读一读。”

(一)学习声母pmf。

1、 出示课件——文中剩下的三幅图。每幅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

么?

2、 老师依次出示声母卡片“p、m、f”借助“坡”、“摸”、“佛”

指导发音。

3、 老师逐个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4、 点名读,师正音,相机区别bp的读音。(让学生对着手掌发音,

感觉一下气流的大小。)

5、 开火车读。

6、 猜口形。(同桌两个人,一个读声母,但不能出声,另一个通过

口形、气流辨别读的是哪个声母。)

"这一环节借助插图学习新知识,突破重点,使学生从“广播”、“山坡”等常用词向声母发音过渡,易于记忆。同时加入开火车、猜口形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形,书写。

1、合作记忆bpmf的字形。

①、 总结学习方法:我们刚才是怎样记住b的样子?可以通过看图找

出与它们相像的东西,也可以想想生活在中有什么东西像它们,还

可以编顺口溜。

②、 分组学习。

③、 交流情况。

2、课中操。(边念编的顺口溜边和老师一起做bpmf的手指操。) 3、观察这四个声母在四线格里的位置怎样?各有几笔?应怎样写才

漂亮?

4、指名让学生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逐个范写。

5、书写声母b 和p应注意什么?

6、生练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醒执笔的笔姿和写字的坐姿)

7、选择展示,评价。

"这一环节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声母b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的声母。在指导书写时,以观察—指导—范写—评价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

三、巩固练习。

1、认读拼音卡片。(先按顺序再随机出示)

2、接顺口溜。

师:右下半圆,生 : 师:两个门洞,生: 师:右上半圆,生: 师:一根拐杖,生: 3、唱歌。 把孩子们在幼儿园学过而且非常喜欢的歌曲的歌词换成这节课编的顺口溜:5 3∣ 5 3∣ⅰ 6 ∣5 -∣3 1∣ 3 1 ∣5 3 ∣2 -∣3.2∣1 2 ∣

右下 半圆 bb b, 右上 半圆 pp p, 两个 门洞 3 5∣ 6-∣6 5 3 6∣5-∣5 23∣1 -‖

mm m, 一根拐 杖 ffff。

"这一环节通过游戏激趣,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扎实。同时也实现学科的

整合。"

四、布置作业。

一、制作这四个声母小卡片,看谁做得最美观。

二、把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或你喜欢的人听,并可以教他唱。

板书设计:

汉语拼音3、bpmf

拼音卡片:b p m f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ɑ拼成音节的方法。

2、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教学重点:

1、音节的拼读方法。

2、认读3个生字。

教学难点:声母与韵母的拼读。

教具准备:课件、拼音大转盘、奖品:小博士帽。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游戏:“听一听,做一做”。(老师读声母,学生把自己制作的相应的

声母卡片举起来。)

"这一环节通过游戏,巩固旧知识,也让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学习拼读。

(一)学习拼读音节,领悟方法。

① 过渡:声母可喜欢交朋友啦,不信请看:

①、 师右手拿声母卡片b,左手拿韵母卡片ɑ,边拼读边演示声母b和韵母ɑ相拼成音节bɑ。(演示几次)

②、 刚才老师在拼读的时候,哪个读得轻短,哪个读得重?

③、 一起总结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④、 师示范拼读,生跟读。

⑤、 指名读。

(二)练习拼读音节,巩固方法。

1、 游戏“快乐大转盘”。每四人为一小组,每小组有一个可以转动的轮盘,转盘中间是声母b p m f,周围是韵母ɑ o i u。学生可以通过转动指针随意找所要拼读的音节。

2、 小组赛读,互相评价。(评价的标准是:有没有按拼音方法读,音节的拼读是否正确。)

3、 选出优胜组,奖给组里每人一顶小博士帽。

4、 出示课件——声母b和韵母ɑ四声的相拼图。

一、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卡片上的数字是几?

二、请学生拼读b-ā→bā。

三、给音节组词。

四、自己练习拼读b-á→bá,b-ǎ→bǎ,b-à→bà,并给音节组词

或说一句话。(注意:看清楚单韵母的声调,再拼读。)

五、开火车读。

六、师范读,生跟读。

"这一环节通过各种形式的拼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牢固掌握拼读方法,突破难点。"

三、 认读三个生字:爸、妈、我。

1、 出示课件,一张小玲同学的全家福。问小玲,照片上有谁?在干什

么?

2、 会拼读的音节自己拼一拼。

3、 依次出示生字卡片,师领读,生跟读。

4、 个别读,师正音。

5、 去掉拼音认读生字。(开火车读)

6、 拿出自己带的全家福,向同桌介绍一下,并讲讲你们在哪里照的?

在 干什么?

7、 用这三个字讲一讲文中插图画了什么?

"这一环节利用照片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生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加深印象。"

四、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拼读音节,以后通过它,我们还会认识

更 多更多的生字朋友,拼音的用处可真大呀,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

它?为我们今天的又一次进步鼓鼓掌吧!

五、布置作业。

(1) 回家把汉语拼音3读一读。

(2) 把今天学的三个生字制作成生字卡片。

板书设计:

汉语拼音3、b p m f

拼音卡片: b-ɑ→bɑ

生字卡片: 爸 妈 我

【篇二】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

汉语拼音教案 bpmf

【篇三】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

拼音bpmf教学设计

《b、p、m、f》教学设计

晋光小学 黄雅莉

教材分析:

本课是汉语拼音第三课。是教学拼音方法和带四声的声韵相拼音节的起始课,也是学生凭借已掌握的音节来读词认字、发挥拼音功能的开始。学生需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声母,学习带调拼读音节的方法。

教学目标:

1、 学会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

2、 记清声母bpmf在四线格上的位置

3、学会利用熟字拼读声母bpmf和带调单韵母ɑ拼成音节。

4、掌握学习声母和拼读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拼的兴趣。

教学重点:

1、bpmf的发音方法。

2、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

1、区别bp两个声母的认读和书写。

2、声母和韵母的拼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韵母

1、师:听,这是什么声音?火车声,看,火车把谁带来了。单韵母娃娃!

二、创设情境 引出声母

1、讲故事。

3、提问。师:孩子们,你们找出故事里的声母娃娃了吗?(生:b p m f)。

4、导入。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和这四个声母娃娃交朋友。

三、联系语境 指导发音

(一)学习声母b

1、 激趣。师:第一个要和我们交朋友的声母,藏在这幅图中,

2、谁能看着图说句话?

3、 编顺口溜。编个顺口溜,记住b!谁能帮帮他吗?

4、读(声母b)咱们也来读一读

5、引导探究。广播的播和声母b的发音,一样吗?(又轻又短)

6、 多种形式练习发音。

7、出示方法。读准声母并不难,一看二编记牢它,读得轻短是方法!

(二)学习声母p

1、过渡。师:这把金钥匙,能把帮助我们学会声母p吗?咱们来试试!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

2、(一看)看图说话。

3、(二编)编个顺口溜,记住声母p。(冬冬把水泼,ppp)

4、(三读)你能准确地读出来吗?

5、多种形式练习发音:开火车读,小组赛读。

(三)b、p发音比较

1、 师示范。读声母b(bbb),声母p(ppp)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2、 学生试。

3、老师相信,通过这么一对比,咱们能更准确地读好b、p。

(四)自学m,f 的发音。

1、 自学。师:用上这把金钥匙,和同桌一起学学

2、 检查相机指导。

3、 声母m。(1)相机发音指导。(2)多种形式练习发音。

4、 声母f。(1)相机发音指导。(2)多种形式练习发音。

(五)打乱顺序认读。

(六)课中儿歌操:

四、指导记形、认清位置。

(一)指导记形。

1、过渡。现在咱们能不能想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呢?(给足时间)

2、 交流讨论,相机指导。

3、 出示儿歌:右下半圆b b b右上半圆p p p

两个门洞m m m一根拐棍 f f f

(二)认清位置。

1、看书认位。师:打开书本P41页,声母b p m f住在四线三格的什么位置?

2、指名说。出示图板。送回家!

五、利用熟字 快乐拼读

1、出示“爸”。

(1)、师:b –à-bà,猜猜这要怎么拼?

(2)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

(3)多种形式练习拼读。

2、出示。b-ā—bā 八个的八 b-á—bá 拔草的拔

b-ǎ—bǎ 火把的把 b-à—bà 爸爸的爸

(1)师:同桌练习这要怎么拼?

(2)提醒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3)多种形式练习拼读。

3、出示。 b-ā—bā b-á—bá b-ǎ—bǎ b-à—bà

4、出 示“皮” “马” “发”

(1)猜猜这要怎么拼?

(2)四人小组练习。

(3)多种形式练习拼读。

六、激趣练说 口头作业

回去把学习声母娃娃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

板书设计:

b p m f

【篇四】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

3 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

3、bpmf教学设计

课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本课设计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在安排上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在游戏中学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ɑ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教学重点:

1、bpmf的发音方法。

2、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bpmf。

3、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

1、区别bp两个声母的认读和书写。

2、声母和韵母的拼读。

教具准备:课件、拼音大转盘、奖品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9月9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拍手念儿歌”。(上节课学的儿歌:牙齿对齐:iii;嘴巴突突:uuu;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

口吹哨子:ü ü ü。加拍手伴奏。)

二、学习新内容。

(一)学习声母b。

1、出示课件——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2、出示声母卡片b,告诉学生广“播”的“播”和我们今天要学的“b”发音是一样的,不过它是声母,发音的时候要读得轻些、短些。

(1)老师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2)个别读,师正音。

(3)启发记忆字形:b像图上的什么东西?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像b的样子?

(4)老师根据第一幅图,为声母b编了一句顺口溜“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b,b,b。大家一起读一读。”

(5)学习声母pmf。

(6)出示课件——文中剩下的三幅图。每幅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7)老师依次出示声母卡片“p、m、f”借助“坡”、“摸”、“佛”指导发音。

(8)老师逐个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

(9)点名读,师正音,相机区别bp的读音。(让学生对着手掌发音,感觉一下气流的大小。)

(10)开火车读。

(11)猜口形。(同桌两个人,一个读声母,但不能出声,另一个通过口形、气流辨别读的是哪个声母。)

(12)认形,书写。

(13)合作记忆bpmf的字形。

(14)总结学习方法:我们刚才是怎样记住b的样子?可以通过看图找出与它们相像的东西,也可以想想生活在中有什么东西像它们,还可以编顺口溜。

(15)分组学习。

(16)交流情况。

(17)课中操。(边念编的顺口溜边和老师一起做bpmf的手指操。)

o

o

o

o

o 观察这四个声母在四线格里的位置怎样?各有几笔?应怎样写才漂亮? 指名让学生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逐个范写。 书写声母b 和p应注意什么? 生练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醒执笔的笔姿和写字的坐姿) 选择展示,评价。

三、巩固练习。

1、认读拼音卡片。(先按顺序再随机出示)

2、接顺口溜。

师:右下半圆,生??: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

四、布置作业。

1、制作这四个声母小卡片,看谁做得最美观。

2、把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或你喜欢的人听,并可以教他唱。

安全提示:下课不能趴在窗户向外张望,互相不能你住我敢,在楼道要轻声慢步行走。

第 二 课 时

教学时间:9月10日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2、游戏:“听一听,做一做”。(老师读声母,学生把自己制作的相应的声母卡片举起来。)

3、学习拼读。

4、学习拼读音节,领悟方法。

过渡:声母可喜欢交朋友啦,不信请看:

(1)师右手拿声母卡片b,左手拿韵母卡片ɑ,边拼读边演示声母b和韵母ɑ相拼成音节bɑ。(演示几次)

(2)刚才老师在拼读的时候,哪个读得轻短,哪个读得重?

(3)一起总结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4)师示范拼读,生跟读。

(5)指名读。

(6)练习拼读音节,巩固方法。

(7)游戏“快乐大转盘”。每四人为一小组,每小组有一个可以转动的轮盘,转盘中间是声母b p m f,周围是韵母ɑ o iu。学生可以通过转动指针随意找所要拼读的音节。

(8)小组赛读,互相评价。(评价的标准是:有没有按拼音方法读,音节的拼读是否正确。)

(9)选出优胜组,奖给组里每人一顶小博士帽。

(10)出示课件——声母b和韵母ɑ四声的相拼图。

(1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卡片上的数字是几?

(12)请学生拼读b-ā→bā。

(13)给音节组词。

o 自己练习拼读b-á→bá,b-ǎ→bǎ,b-à→bà,并给音节组词或说一句话。

(注意:看清楚单韵母的声调,再拼读。)

开火车读。

示范读,生跟读。 o o

5、认读三个生字:爸、妈、我。

(1)出示课件,一张小玲同学的全家福。问小玲,照片上有谁?在干什 么?

(2)会拼读的音节自己拼一拼。

(3)依次出示生字卡片,师领读,生跟读。

(4)个别读,师正音。

(5)去掉拼音认读生字。(开火车读)

(6)拿出自己带的全家福,向同桌介绍一下,并讲讲你们在哪里照的?在 干什么?

(7)用这三个字讲一讲文中插图画了什么?

6、小结:

【篇五】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

2016最新人教版部编版拼音 3bpmf教学设计

3 b p m f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而“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能生动活泼起来”。本课教学设计根据这一理念,充分挖掘文本中b、p、m、f音形与学生熟悉的爸爸拄着拐杖上山坡,山顶矗立一尊大佛,小朋友玩捉迷藏(摸人)游戏等生活情景的契合点,把文本嫁接于丰富多彩、兴味盎然的生活之树上,对现有的文本进行“活化”处理,学生就会在喜闻乐见中轻松完成读准b、p、m、f这四个声母的音,掌握发音方法,认清形这个教学重点,突破与单韵母组成带调音节拼读教学难点,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强汉语拼音形象化,增强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ɑ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教学重点:

1、bpmf的发音方法。

2、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bpmf。

3、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

1、区别bp两个声母的认读和书写。

2、声母和韵母的拼读。

课前准备

1.字母卡片、带调音节卡片。(师生)

2.画有四线格的小磁力贴、配有课文插图的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游戏找朋友:10名同学书桌里藏有ɑ、o、e、i、u、ü和ɑ的四声卡片各一张,找到卡片的小朋友领读相应的拼音。

2.看图引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插图)今天,我们随小明一起去爬山。请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指学生回答。

预设:小明和爸爸正在爬山。爸爸背着一个大背包,手里拄着一根拐杖。山顶上有一尊大佛,山下有两个小朋友在门洞里做游戏。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轻松、愉快的游戏,既复习了旧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为学生学习声母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奠定了基础。

二、结合情境,学习b和p

(一)学习声母b。

1.课件出示菠萝图,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什么?你吃过吗?

2.教师出示声母卡片b,指导学生:我们今天要学的b和“菠萝”的“菠”发音是一样的,不过它是声母,发音的时候要读得轻些、短些。

(1)老师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然后嘴唇突然张开,吐气成音,读时要轻而短。

(2)学生指名读,师正音。

(3)学生思考:b像什么?

(4)教师引读“听广播”,学生接读b、b、b。

3.学习b和ɑ的拼读。

(1)教师用卡片演示两音相碰过程,学生拼读,体会“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成一个音节:bɑ。

(2)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男女生对读音节bɑ。

(3)教师把教材第25页四幅插图贴在黑板上,学生观察思考:图上画了什么?(猪八戒手里拿着数字8,小白兔正在拔萝卜,一个箭靶,一座大坝。)

(4)教师出示bā、bá、bǎ、bà四个音节卡片,指一名学生把它们放到合适的图画下面。

(5)学生看图自由读、同桌互读、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bā、bá、bǎ、bà四个音节。

(二)学习声母p。

1.课件出示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小明和爸爸正在干什么。(他们在爬山坡。)

2.教师出示声母卡片p,告诉学生上坡的“坡”读得轻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声母p的音。

3.师范读,学生认真看口形双唇先紧闭,然后被气流冲开,听发音。

4.学生领读、分男女生读,体会读时,要往外送气,气流较强。

5.b、p对比读。教师用一张白纸放在嘴前,读b时白纸不动,读p时气流吹动白纸。让学生口对着手心试读,体会送气和不送气的不同。

6.学生记忆形状,教师启发学生想象p像什么。

7.学生自由回答。

8.教师引读“上山坡”,学生接读p、p、p。

9.游戏:猜口形。(同桌两个人,一个读声母,但不能出声,另一个通过口形、气流辨别读的是哪个声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借助插图学习b、p,突破重点,使学生从“菠”“坡”两个常用词向声母发音过渡,易于掌握发音方法,记忆字形。同时加入开火车、猜口形的游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加深了对声母b、p音形的印象,降低汉语拼音抽象感。

三、仔细观察,学习书写

1.过渡: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b和p的读音,与它们交上了朋友。现在,我们来练习写一写,比一比谁写得漂亮,好吗?

2.指导书写b。

(1)引导学生先观察书中字母b的笔顺,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范写b,强调第一笔在上格的二分之一处起笔到第三条线停笔,第二笔占满中格。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3)学生仿写一个b,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教师选择一位同学书写的字母b在投影上进行展示,全体同学观察,说说有哪些地方写得好。

3.指导书写p。

(1)引导学生先观察书中p的笔顺和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然后同桌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预设:p的竖占中格和下格;p的半圆占中格。

写声母p时先写竖,再写半圆,两笔完成。

(2)教师范写p,强调第一笔竖从第二线处起笔,到第三格中间收笔,第二笔半圆与竖连接,占满中格。

(3)学生仿写一个p,教师巡视。

(4)教师选择一位同学书写的字母p在投影上进行展示,全体同学观察,说说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

(5)学生结合点评再仿写两个p,争取写得比第一次好。

4.比较观察声母b和p有什么不同,完成学生活动卡。

预设:声母b的半圆在右下角,声母p的半圆在右上角。

5.引导学生用打手势的方式表示两个字母,深入领悟二者在形上的不同。 预设:学生把左手掌展开作为两个声母的竖,右手握拳当做半圆。

6.课件出示儿歌“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学生齐读,结束全课。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书写、虚心改进的习惯,为今后的写字教学搭桥铺路,做好铺垫。

四、小组合作,学习音节

1.4人一组,组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bǎ、bō、bǐ、bù、pá、pò、pí、pǔ八张卡片,组织小组成员练习拼读。

2.拼读比赛。教师任意拿出bǎ、bō、bǐ、bù、pá、pò、pí、pǔ中的一张卡片,小组代表谁先读出就可给本小组加分,分数最多者获胜。

3.学生开火车读bǎ、bō、bǐ、bù、pá、pò、pí、pǔ八个音节。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音节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易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游戏《花儿朵朵开》,课件出示花朵图,学生认读花苞上的音节,每读对一个,花苞就变成一朵盛开的花。

2.教师引学:这节课我们用上一节课学习b、p的方法认识声母m、f。教师板书课题——m、f,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人的初次记忆,只能在脑海中停留1~2天,再次记忆,也只能停留15天左右,只有一遍又一遍地去看,去记,才能牢牢地把知识记在脑海中。开课伊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导学生复习,可以唤起学生认读音节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加深对旧知的印象,也为进一步习得m、f与单韵母组成音节拼读方法做好铺垫。

二、借助图画,学习m、f

1.学习m的读音。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思考: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姐姐藏在了哪里?(两个门洞后面。)

(2)课件出示m,认识的学生领读。

(3)教师根据学生认读时口形情况,示范读,重点强调:发m音时,先把双唇闭拢,把气堵住,舌后缩,气流从鼻子里出来,然后张开嘴,声带有些颤动。

(4)学生根据教师讲解,抓住要领自由练习读m,体会发音方法。

(5)学生开火车读m。

2.记忆m的字形。

学生齐读儿歌:两个门洞m m m。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基本笔画:右弯竖,学生跟着老师书空两遍,然后在四线格里仿写三个。

(2)学生观察书中字母m的笔顺,弄清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

(3)教师范写,强调m占中格,注意左边和右边的门洞要一样大。

(4)学生练习书写两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学习声母f的音。

(1)课件出示教材中山顶大佛的插图,学生观察思考:图中有什么?(山顶上有一尊大佛。)

(2)学生借助“佛”的音练习读读f。

(3)指名认读f。

(4)教师重点强调:上牙轻轻地放在下唇上,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一下发出音。

(5)学生根据教师讲解,抓住要领自由练习读f。

(6)学生开火车认读f,教师个别指导。

5.学习声母f的形。

(1)同桌之间交流记忆f的方法。

(2)课件出示儿歌:一根拐棍f f f,学生齐读。

6.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基本笔画,学生跟着电脑书空两遍,然后在四线格里仿写三个。

(2)学生观察书中字母f的笔顺,弄清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

(3)教师范写,强调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写到第三条线停笔,第二笔横写在第二条线下边略低一点的位置上。

(4)学生练习书写两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设计意图:拼音字母是抽象的表音符号,缺乏具体的内容,学起来枯燥无味,儿童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教学中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形式如图画、儿歌等,学生在由读到写的学习过程中,轻松自如,使学习过程快乐而富有情趣,使枯燥的内容形象化。

三、同桌合作,学习音节

1.教师课件出示mǎ、mō、mǐ、mù、fā、fó、fǔ七个音节,同桌之间一个同学拼读,另一个同学认真听,把有错误的地方纠正过来。

2.指2~3名学生领读七个音节。

3.学生赛读、开火车读七个音节。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音节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此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两拼音节拼读方法,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新内容,在说话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四、看图说话,学习生字

1.教师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了谁?

预设:图上画了爸爸、妈妈,陪着小女孩玩儿。

2.教师出示“爸爸、妈妈”词语卡片,学生个别读,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

3.识记“爸、妈”两个字。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爸爸”“妈妈”两个词语第二个字读轻声。

4.练习说话:你的爸爸、妈妈在家里喜欢做什么?

设计意图:色彩丰富的图画,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熟悉的生活情境,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借助图画,降低了汉字的抽象感,增强学生识字的愿望。

五、学习小结,课后激励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它们分别是b、p、m、f。同学们学习的可认真了!回家以后读给亲人听,好吗?

2.放学回家以后,把你学会的拼音儿歌说给爸爸妈妈听。爸爸妈妈一定会夸奖你是一个聪明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学习声母b、p、m、f时,因为大部分学生在学前班都学习过汉语拼音,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读准音,但是口形、发音位置不是很标准。课堂上,通过反复示范让学生认识发音方法。多种形式练习让学生体会发音的要领。如用白纸摆在口边发b、p两音,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到b、p发音时气流强弱的对比。在记忆形状时,只有个别学生b和p分不清楚,于是,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区别b和p,学生们兴趣极高,有的说“像个6字bbb,9字反写ppp”,有的根据半圆的方向说“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为了让孩子更好的记住b和p的形状,我引导学生用打手势的方式(用自己的大拇指和食指做出b和p的形状)加强记忆,还有的学生用左手直接表示,左拇指朝上bbb,左拇指朝下ppp。学生的方法比我的更形象,好记,值得我学习,这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左手时就会想到b、p的区别。那几个读错b、p的孩子很快认准了b、p,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篇六】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

《汉语拼音 bpmf》教学设计

《汉语拼音 bpmf》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3、bpmf。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bpmf,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以音节bɑ为例,借助图画教学拼音方法;二是声母b和带调韵母ɑ的拼音;三是bpmf和ɑ oiu相拼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是bpmf的书写格式及笔顺。第四部分是读词认字,配有图画。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ɑ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

教学重点:

1、bpmf的发音方法。

2、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bpmf。

3、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

1、区别bp两个声母的认读和书写。

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

2、声母和韵母的拼读。

教具准备:

课件、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课件出示6个单韵母。(生齐读)

二、学习新内容。(一)学习声母b。

1、出示课件——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2、出示声母卡片b,告诉学生广“播”的“播”和我们今天要学的“b”

发音是一样的,不过它是声母,发音的时候要读得轻些、短些。

3、老师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4、个别读,师正音。

5、启发记忆字形:b像图上的什么东西?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

像b的样子?

6、老师根据第一幅图,为声母b编了一句顺口溜“小姐姐听广播,右

下半圆b,b,b。大家一起读一读。”

(二)学习声母pmf。

1、 出示课件——文中剩下的三幅图。每幅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

么?

2、 老师依次出示声母卡片“p、m、f”借助“坡”、“摸”、“佛”指

导发音。

3、 老师逐个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4、 点名读,师正音,相机区别bp的读音。(让学生对着手掌发音,感

觉一下气流的大小。)

5、 开火车读。

(三)认形,书写。

1、合作记忆bpmf的字形。

总结学习方法:我们刚才是怎样记住bp m f的样子?可以通过看图找出与它们相像的东西,也可以想想生活在中有什么东西像它们,还可以编顺口溜。

2、观察这四个声母在四线格里的位置怎样?各有几笔?应怎样写才

漂亮?(课件)

3、老师逐个范写。

4、生练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醒执笔的笔姿和写字的坐姿) 5、选择展示,评价。

三、巩固练习。

1、认读拼音卡片。(先按顺序再随机出示)

2、接顺口溜。

师:右下半圆,生 : 师:两个门洞,生: 师:右上半圆,生: 师:一根拐杖,生: 四、拼读练习。

1、 课件出示b和a,演示两卡片相碰,学生推想拼读方法。

2、 教师范读,学生尝试拼读。

3、 小结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4、 看图说话,再拼读

师:图上画着谁?卡片上的数字是几?

拼读b—a—ba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拔萝卜的游戏好吗?

在游戏中拼读ba

师:看图想象说:小朋友,谁在打靶呀?

师:看图: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说话练习,大坝把水拦起来,汽车在大坝上开。

5、 拓展声母b p m f与韵母ɑ o i u组成音节的拼读。

五、认读三个生字:爸、妈、我。

1、 出示课件,一张全家福。问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2、 会拼读的音节自己拼一拼。

3、 个别读,师正音。

4、 去掉拼音认读生字。(开火车读)

5、 用这三个字讲一讲文中插图画了什么?

六、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拼读音节,以后通过它,我们还会

认识更 多更多的生字朋友,拼音的用处可真大呀,大家要认真的学好它。

板书设计:

拼音卡片: p

m f b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 汉语拼音bpmf教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