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池上古诗练习题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池上古诗练习题

一年级下带拼音古诗

基础:

chūnxiǎo

1、 春晓

唐代 孟浩然

chūnmiánbùju~axiǎo

春 眠 不 觉 晓,

chùchùw~antíniǎo

处 处 闻 啼 鸟。

y^aláifēngyǔshēng

夜 来 风 雨 声,

huālu^izhīduōshǎo

花 落 知 多 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fùd~agǔyuáncǎos^ingbi~a

2、赋 得 古 原 草 送 别唐 白居易

lí lí yuán shàng cǎo

离 离 原上草,

yī suì yī kū

r"ing

一岁 一 枯 荣。

yě huǒ shāo bú jìn

野 火 烧 不 尽,

chūn fēng chuī y^iu shēng

春风吹又生。

yuǎnfāngqīngǔdào

远 芳 侵 古 道,

qíngcuìjiēhuāngch~ang

晴 翠 接 荒 城。

y^ius^ingwángsūnqù

又 送 王 孙 去,

mǎnbi~aqíng

萋 萋 满 别 情。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chíshàng

3、 池上

唐 白居易

xiǎowáchēngxiǎotǐng

小 娃 撑 小 艇,

tōucǎibáiliánhuí偷 采 白 莲 回。

bùjiěcángzōngjì不 解 藏 踪 迹, fú

píng

dào

kāi

浮 萍 一 道 开。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yǒngliǔ

4、 咏柳 唐 贺知章

bìyùzhuāngch~angyīshùgāo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wàntiáochuíxiàlǜsītāo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bùzhī

y^ashuícáichū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ar

yu^achūnfēngsìjiǎndāo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如同碧玉妆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niǎomíngjiàn

5、 鸟鸣涧

唐代 王维

r~anxiánguìhuālu^i

人 闲 桂 花 落,

y^ajìngchūnshānkōng

夜 静 春 山 空。

yu^achūjīngshānniǎo

月 出 惊 山 鸟,

shímíngchūnjiànzhōng

时 鸣 春 涧 中。

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不时地传响。

D级

zǎofābáidìch~ang

1、 早发白帝城

唐代 李白

zhāocíbái

cǎiyúnjiān

朝 辞 白 帝 彩 云 间,

qiānlijiānglíngyīrìhuán

千 里 江 陵 一 日 还。

liǎngànyuánshēngtíbùzhù

两 岸 猿 声 啼 不 住,

qīngzhōuyǐgu^iwànch"ingshān

轻 舟 已 过 万 重 山。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ju~ajù

2. 绝句 唐代 杜甫

chírìjiāngshānlì

迟 日 江 山 丽,

chūnfēnghuācǎoxiāng

春 风 花 草 香。

nír"ingfēiyànzǐ

泥 融 飞 燕 子,

shānuǎnshuìyuānyāng

沙 暖 睡 鸳 鸯。

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qīngmíng

3. 清明

唐 杜牧

qīngmíng

shíji~ayǔfēnfēn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池上古诗练习题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lùshangxíngr~anyùduànhún

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

ji^a

w^an

jiǔ

jiāh~achùyǒu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mùt"ingyáozhǐxìnghuācūn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清明节到了, 雨一直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欲断魂”是说行人被雨打得“狼狈不堪”,欲=“想要…”,不是“想”或“想念”; 断魂 = 现在的口语“魂儿都要掉了”。就古汉语而言, 断魂不等于“死去的人”。

suǒjiàn

4. 所见

清 袁枚

mùt"ingqíhuángniú

牧 童 骑 黄 牛,

gēshēngzh^anlínyu^a

歌 声 振 林 樾。

yìyùbǔmíngchán 意 欲 捕 鸣 蝉, hū

rán

kǒu

忽 然 闭 口 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注释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③林樾(yu):指道旁成阴的树。④欲:想要。⑤捕:捉。⑥鸣:叫。⑦立:站立。

ju~ajù

5、 绝句杜甫

liǎngg^ahuánglímíngcuìliǔ

两个黄鹂鸣翠柳,

yìhángbáilùshàngqīngtiān

一行白鹭上青天。

chuānghánxīlǐngqiānqiūxuě

窗含西岭千秋雪,

m~anb"idōngwúwànlichuán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C级:

r~anrìsīguī

1、 人日思归隋·薛道衡

rùchūncáiqīrì

líjiāyǐ^arnián

逾(y):就是愈,更加的意思。②欲燃:将要烧起来,这里是形容鲜红的颜色。欲:好像。③何日:什么时候。④归年:回去的时候

shānzhōng

4、 山中

唐 王维

入 春 才 七 日,离 家 已 二 年。

r~anguīlu^iyành^iusīfāzàihuāqián

jīngxībáishíchū

荆 溪 白 石 出,

tiānhánh"ingy^axī

人 归 落 雁 后,思 发 在 花 前。

入日: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

人归落雁后:人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

思发在花前:自己在花开之前就萌发了回乡的想法。▲

shānggēyī

2、 商歌一 宋 罗与之

dōngfēngmǎntiāndì

东 风 满 天 地,

pínjiedú

wúchūn

贫 家 独 无 春。

fùxīnhuāxiàgu^i负 薪 花 下 过, yàn

sìjīr~an

燕 语 似 讥 人。

译文:东风已吹遍大地,贫困人家还是没有感觉

春天来临。背着柴草从花下经过,听到声声燕语,都觉得像是讥笑自己。 【注】《商歌》是一个古老的诗歌题式。

ju~ajù

3、 绝句唐代 杜甫

jiāngbìniǎoyúbái

江 碧 鸟 逾 白,

shānqīnghuāyùrán

山 青 花 欲 燃。

jīnchūnkàny^iugu^i

今 春 看 又 过,

h~arìshìguīnián

何 日 是 归 年。

碧绿的江水把乌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什么时候才是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呢?注释①

天 寒 红 叶 稀。

shānlùyuánwúyǔ

山 路 元 无 雨,

kōngcuìshīr~anyī

空 翠 湿 人 衣。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池上古诗练习题

荆溪水流量一天比一天少,河床上露出了白色的石头,天气慢慢地变凉了,枝头的红叶渐渐稀少。 弯曲的山路上原来没有下雨,可这浓浓的青松翠柏中烟雾迷蒙,水气很重,似欲流欲滴,才沾湿了行人的衣裳。

荆溪:即长水,又称荆谷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北,西北流,经长安县东南入灞水。参见《水经注·渭水》《长安志》卷一六。 元:原,本来。 空翠:指山间岚气

cūnjū

5. 村居 清代 高鼎

cǎozhǎngyīngfēi^aryu^atiān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fúdīyángliǔzuìchūnyān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ar

t"ingsàn

xu~aguīláizǎo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mángch^andōngfēngfàngzhǐyuān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③散学:放学。 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tídōuch~angnánzhuāng

1、 《题 都 城 南 庄》唐 崔护

qùniánjīnrìcǐm~anzhōng

去 年 今 日 此 门 中,

r~anmiàntáohuāxiāngyìngh"ing

人 面 桃 花 相 映 红。

r~an

miànbùzhī

h~a

chùqù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池上古诗练习题

人 面 不 知 何 处 去,

táohuāyījiùxiàochūnfēng

桃 花 依 旧 笑 春 风。

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⑴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⑵人面:指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⑶不知:一作“秖(zhǐ)今”。去:一作“在”。 ⑷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shūchuāngjíshì

2、 书窗即事宋

朱淑真

huālu^ichūnwú

yǔ花 落 春 无 语,

chūnguīniǎozì

春 归 鸟 自 啼。

duōqíngshìfēngdi~a多 情 是 蜂 蝶, fēi

gu^i

fěn

qiángxī

飞 过 粉 墙 西。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春天将要走了,五颜六色的花儿开了又要凋谢了,它们默默无语;鸟儿在四处啼鸣。只有那多情又可爱的蜜蜂和蝴蝶,还在不停地飞过粉墙来,似乎在提醒人们,春天就要归去,快抓紧时间去看看春天吧""…

tánxīxúngùr~an

3、 檀溪寻故人唐 孟浩然

huābànch~angl"ingzhú

花 伴 成 龙 竹,

chífēnyu^amǎxī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池上古诗练习题

池 分 跃 马 溪。

tiányuánr~anbùjiàn

田 园 人 不 见,

疑 向 洞 中 栖。

①檀溪:在襄阳城西门外。故人:朋友,但不知何人。 ② "花伴"二句:友人的家在开满鲜花和长着成龙竹之处,是护城河外的檀溪村。成龙竹:一种竹,也称龙须竹。跃马溪:即刘备马跃檀溪处。《襄阳县志》载:"汉先主(刘备)屯樊城,刘表请先主宴会,蒯越、蔡瑁因会取(谋杀)先主。先主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走渡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先主曰:'的卢可努力'!乃一踊三丈,遂得过"。池:护城河。檀溪在护城河外,因此说"池分。 ③ 洞中栖:住在山洞。意为隐居山林。

xiǎochuāng

4、 晓窗

淸 魏源

shǎow~anjīshēngmián

少 闻 鸡 声 眠,

lǎotīngjīshēngqǐ

老 听 鸡 声 起。

qiān

gǔwàn

dàir~an

千 古 万 代 人,

xiāom"ishùshēngli

消 磨 数 声 里。

人巧借晋代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之典,警示人们要立志奋发,有所作为,切不可蹉跎岁月,要有时不我待,立志济天下,安邦民,为国献身。

huàjī

5、 画鸡 tángyín

明 唐 寅

t"iushàngh"ingguànbúy^ingcái

头 上 红 冠 不 用 裁,

mǎnshēnxuěbáizǒujiānglái

满 身 雪 白 走 将 来。

píngshēngbùgǎnqīngyányǔ

平 生 不 敢 轻 言 语,

jiào

qiānm~anwànhùkāi

一 叫 千 门 万 户 开。

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

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

dùhànjiāng

1、 渡汉江

唐 宋之问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池上古诗练习题

lǐngwàiyīnshūduàn岭 外 音 书 断, jīng

dōng

fùlìchūn

经 冬 复 历 春。

jìnxiāngqíngg^angqi^a

近 乡 情 更 怯,

gǎnw^an

láir~an

不 敢 问 来 人。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shǔdàoh^iuqī

2、 蜀道后期 唐 张说

k^axīnzhēngrìyu^a

客 心 争 日 月,

láiwǎngyùqīch~ang

来 往 预 期 程。

qiūfēngbùxiāngdài

秋 风 不 相 待,

xiānzhìlu^iyángch~ang

先 至 洛 阳 城。

我客游在外,行事尽量迅速,像同时间在竞争一样,来

往的行程都是预先规划好了的。

可秋风不肯等待,自个儿先到洛阳城去了。

rùcháolu^idībùyu^a

3、 入朝洛堤步月唐 上官仪

m^im^iguǎngchuānliú

脉 脉 广 川 流,

qūmǎlìchángzhōu驱 马 历 长 洲。 qu^afēishānyu^ashǔ鹊 飞 山 月 曙, chán

zào

yěfēngqiū

蝉 噪 野 风 秋。

宽广的洛水悠远安详地流向远方,我气定神闲地驱马走

在洛河长堤。

乌鹊在月落将曙之际不时地飞过,初秋寒蝉在野外晨风中嘶声噪鸣。

4、长干行·其二 唐代 崔 颢

jielínjiǔjiāngshuǐ

家临九江水,

láiqùjiǔjiāngc^a

来去九江侧。

tongshìchánggànr~an

同是长干人,

shēngxiǎobùxiāngshí

生小不相识。

jūnjiehéchùzhù

qièzhùzàihéngtáng

其一:君 家 何 处 住,妾 住 在 横 塘。

tíngchuánzànjièwènhuòkǒngshìtongxiāng

停 船 暂 借 问,或 恐 是 同 乡。

xiàzhǔduōfēnglàngliánzhōujiànjiàoxī其三:下 渚 多 风 浪,莲 舟 渐 觉 稀。 nànéngbùxiāngdài

nìcháoguī

那 能 不 相 待,独 自 逆 潮 归。

sānjiāngcháoshuǐjí

wǔhúfēnglàngyǒng

其四:三 江 潮 水 急,五 湖 风 浪 涌。

yóuláihuāxìngqīngmòwèiliánzhōuzhòng

由 来 花 性 轻,莫 畏 莲 舟 重。

shānzhōngzáshī5、 山中杂诗 wújūn

南朝 吴均

shān

jìjiàn

láiyān山 际 见 来 烟,

zhúzhōngkuī

lu^i

竹 中 窥 落 日。

niǎoxiàngyánshàngfēi

鸟 向 檐 上 飞,

yúnc"ingchuānglichū

云 从 窗 里 出。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篇二】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池上古诗练习题

12 古诗二首(池上)

12 古诗二首

池上 课堂实录

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

(多媒体出示荷塘及荷花图片)

1、师: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有的已经露出了绿色的莲蓬,让我们想起《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师相机介绍“采莲”:碧绿的莲蓬中有很多莲子,轻轻一剥,露出乳白色的连、莲肉,嫩嫩的、甜甜的,是孩子们夏季难得的美味,既好吃又好玩。

【反思:古诗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当堂学习的一首古诗上,所以我由古诗《小池》和《江南》巧妙的为本课进行铺垫,以旧带新,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另外我们的孩子不太了解“采莲”等极具地域特点的活动,所以我在这里相机介绍“采莲”的含义,为古诗中“偷采白莲回”做下铺垫。】

2、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理解题目含义。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池上古诗练习题

3、出示古诗,了解作者

【大屏幕出示了作者资料介绍。】

(2)教师补充介绍资料: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这里作者的资料介绍并没有给古诗的理解带来多大帮助,但我

想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资料补充和渗透,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长久的好处和效果。】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读一读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后鼻音)读准。

(2)看看它们的字形,你又发现了什么?(都是形声字。提示:从字形上你能猜出大概意思吗?)

(“撑”是提手旁加个掌,说明是用手掌握着竹竿。)

(“艇”是舟字旁,它指小船,这种船很轻便。)

(“萍”是草字头,下面还有一个三点水,说明它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植物。)

【这三个字是本课较难并且很有特点的字,学生巧妙抓住字形,很好地掌握了生字并理解了字义。】

(3)对浮萍还有更多的了解吗?

“浮萍”是浮在水面上的一种水生植物,看,这就是浮萍。(出示浮萍图片)

3、出示生字(偷、艇、撑、解、藏、浮萍),指名组词并领读。 齐读古诗。师生合作读。

【用教师的读引领学生的读】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池上古诗练习题

4、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借助注释,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一池的荷花非常美丽。

生:我好像看到一个小孩偷偷地划着一个小船,出来偷采莲蓬了。 ""

3、相机品读:偷

(1)在我们的印象中,“偷”是不光彩的,人人都讨厌。这里的“偷”又该怎么理解呢?

老师摘录了“偷”在字典中的三种解释。

(出示:一是偷盗;二是瞒着别人、悄悄地;三是抽出(时间),) 你觉得这儿的“偷”该选哪一个?

生:瞒着别人、悄悄地。

(2)你有没有小时候偷偷瞒着大人做一些事,即使被大人发现了也不会责怪你?

学生交流自己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

【此处我巧妙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做过的恶作剧,意在让学生和诗中的小孩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3)猜想一下,此时小娃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他怕别人发现,所以很紧张。

生2:我觉得小娃会很高兴、很快乐,因为他有莲子吃了。

(4)那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孩?

生:很可爱。

生:很调皮。

""

【通过学生亲身想象“偷采白莲”儿童的心里,使作者情,学生情,诗中情水乳交融,激发共鸣。】

4、这个小孩偷采莲蓬,真的没有被发现吗?

5、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6、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个别读,齐读。

7.猜诗人:

(1)诗中不仅藏着一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猜,他是谁?

(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

(3)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

(这小孩好玩,可爱。白居易太喜欢这个孩子了。看着这个孩子想起

了自己的童年。看到这个孩子在笑,白居易也被逗笑了。)

8.悟情感:

(1)这首诗里不仅藏着一个人,还藏着一份情呢。

(白居易对孩子的喜爱之情。对童年的留恋。)

(2)(板书“喜爱”)让我们带着这份情、这份趣来读一读。 生个别读、齐读整首诗。

【通过让学生读诗句,想象画面,在读中理解,读中入境,读中悟情。】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童年是一段美好、快乐的时光。古代的儿童和你们一样,一年四季,寒来暑往,除了读书之外,也有许多充满情趣的事情。

12 古诗二首

池上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古诗两首《池上》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全诗以活泼朴实的白描手法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偷采白莲”的乡村小娃,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

设计理念:语文课标前言就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池上古诗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