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部本编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部编本要下雨了教案

小学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部本编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部分《14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教案

14要下雨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腰、坡”等生字,会写“直、吗”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难点:了解三种自然现象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激发兴趣,提示课题

1.听录音,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同学们听到这些声音,知道了什么?(板书:下雨了)

3.下雨时,自然界会有许多变化,那么下雨前,自然界又有什么变化呢?学完本文,同学们就会知道更多的自然常识。(补上课题:要下雨了)1.照样子,说几个你知道的自然现象。 刮风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把生字用圆圈画出来,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纠正读音。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1)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潮、湿、消”都与水有关;“坡”与土地有关;“闷”与心有关。

(2)找出偏旁相同的生字“呀、呢、吗、吧”加以区分。

(3)指导书写易写错的字。

直:中间有三横。

边:“辶”是三画。2.将下面汉字读音正确的画上“○”。

沉chén湿shī闷mēn响xiǎnɡ3.比一比,写一写。

呀吗呢吧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数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上自然段序号。

3.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小白兔、燕子、鱼、蚂蚁)课文中出现了几幅图?(3幅)

4.再读课文,找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5.指名学生汇报说,全班交流,了解课文内容。4.课文中先后出现了、、和四种小动物。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抽读。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成词语。5.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有空消息潮湿

山坡连忙搬家

雷声阴沉沉二、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篇二】部本编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语文学习,学生对于课文朗读有了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各种语气、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结合生活经历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许学生对要下雨了的自然现象曾经经历过,但他们可能从未把这些自然现象与下雨前的征兆结合起来。这就有待于我们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认知平台,让学生能在创设情境的情趣氛围中,去帮助学生建立自然现象间理解的连接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与理解能力,达到对课文内容的开拓性理解。 1识字方面。

本课认读的生字,大多数偏旁学生都已经学过,也已经具有多种识字方法,可以运用其记忆字形,但方法的灵活运用方面还有待于教师的引导。例如:“虫”本课要写的生字,结构、笔画比较简单,学生可自主学习掌握,以写促认,使写一写也成为一种识记生字的好习惯。

本课要求书写的10个生字,学生能分析字的结构,能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但独体字的笔顺、个别笔画的占格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另外,学生执笔的方法、写字的姿势,仍需要特别关注。

2.课文方面。

对课文内容,学生通过读课文能知道的是: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预示即将下雨,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也能预测天气变化。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或许学生对要下雨了的自然现象曾经经历过,但他们毕竟年龄较小,可能从未把这些自然现象与下雨前的征兆结合起来。对下雨前的“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 等自然现象,都在生活中见到过,但可能没有想到这是某一种自然现象要发生的提示,这更有待于我们去帮助学生建立自然现象间理解的连接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与理解能力,达到对课文内容的开拓性理解。

3.朗读方面。

部本编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学生已有了初步的朗读能力,通过理解课文,学生在读文中对话时可以把对话读正确、通顺、读出一定的语气,但在进一步体会朗读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

引导。例如:在朗读第8段时,引导学生注意体会“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与“大雨下起来了”的不同。再如:分角色朗读时,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小白兔对要下雨了从充满疑问,到半信半疑,到完全相信,再到十分着急的心情。

二、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是围绕小学教科版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的主题内容“自然现象”选编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全文共8个自然段,四幅插图,讲了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课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通过观察小动物的行为变化来预测天气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能力,增添生活乐趣,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1.本课人文专题的位置

《要下雨了》这篇课文位于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本文是一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课文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也能预测天气变化。本篇课文是一篇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文章读来生动有趣,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着身边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课训练重点

(1)识字:

本课的生字是对形声字的运用和巩固。如,湿、与水有关;伸,腰,跑读音与右半部分的音相近。

(2)写字:

指导写字时,注意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面一拳,手离笔尖一寸。本课十个字中, 西字头,提手旁,告字头可以作为指导的重点。 “虫”独体字,第4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为”同样是独体字,“力”稍宽,同时应该注意笔顺,第二笔是撇不是横折钩。

(3)分角色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篇课文对话较多,角色多,很适合进行表演性朗读。分角色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特别注意体会小白兔对要下雨了从充满疑问,到半信半疑,到完全相信,再到十分着急的心情。

(4)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自然写小白兔在山坡上弯着腰割草,感到天气很闷。“天气闷”是说下雨前因为气压低人感到不舒服,这是下雨前的一种现象。因为感到闷,小白兔才直起身子。 第二自然段是写小白兔直起身子看到小燕子从头上飞过,因为离得远,所以他必须喊着说话。“飞得这么低”是说小燕子飞得离地面很近。 第三自然段是写燕子回答小白兔的话,说出“低”飞的原因:空气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燕子利用这个机会捉虫子吃。 第四自然段是写小白兔发现池子里的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都”在这句中表示“所有的”。小鱼经常游到水面上来,但是这条鱼游上来,那条鱼游下去,与文中说的“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是不一样的。 小白兔问小鱼怎么有空出来。这是因为小兔不知道这也是下雨前的一种现象。 第五自然段是写小鱼回答小白兔的问题时说的两句话。小鱼说水里闷,要到水面上来透气,并且嘱咐小白兔快回家,别让雨水淋病。 第六自然段写小白兔在回去的路上看见一大群蚂蚁,他连忙把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蚂蚁知道要下雨的,他们正在搬东西。 第七自然段告诉我们,小白兔从燕子、鱼和蚂蚁那里一次又一次地知道天要下雨了,所以他往家里跑去。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小白兔用小篮子挡着已经落下的雨点匆匆忙忙地往家里跑。 第八自然段写小白兔到家了,大雨起来了。 学习这篇课文要结合看图,逐渐读懂“燕子低飞,小鱼浮水、蚂蚁搬家”都是要下雨的现象。

三教材特点

1内容特点

(1)气象常识吸引儿童。

本文是一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课文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也能预测天气变化。这篇文章读来生动有趣,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着身边的自然科学知识。

(2)童话形象亲近儿童

本篇童话共塑造了4个童话动物形象:燕子、小鱼、蚂蚁、小白兔,这些小动物都是孩子们平时很喜爱的,也是孩子们乐于亲近的。

(3)语言生动贴近儿童

本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描写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通过小白兔和小鱼、燕子和蚂蚁的对话,让人明白了自然界一些动物的异常行为,往往预示着天气的变化,读来饶有趣味。

例如课文最后一段:“轰隆隆,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中,使用了象声词“轰隆隆”和“哗,哗,哗”,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口语。

2.表达特点部本编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1)线索清晰。

这篇课文中,小白兔通过分别与小燕子、小鱼、小蚂蚁聊天,知了要下雨了。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线索清晰。同时,课文还有一条情感暗线,就是小白兔对要下雨了从充满疑问,到半信半疑,到完全相信,再到十分着急的心情。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

(2)体现了科学童话的表达特点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没有幻想便没有童话。夸张、拟人等是童话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科学童话遵循童话创作规律,不是科学知识的图解,不能简单地把科学内容填入童话的格式中。它也要张开幻想的翅膀,调动夸张、拟人等艺术手法,运用优美的文学语言,去构思富有趣味的幻想情节,创造动人的童话意境和童话形象,使孩子们在幻想的迷人世界中,获得一定的、准确实在的科学知识。只是在科学童话中,幻想和夸张、拟人等不仅植根于现实生活,而且要有科学的依据,同时,又都必须为表达科学内容服务。本文就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它通过小白兔和燕子、鱼、蚂蚁等的对话,介绍了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四,设计理念

针对童话故事教学的特点,教学中以趣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教——扶——放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五,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天气很闷、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是雨前的标志,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3.认识“篮、伸、腰”等十个字,能将“要、兔、身”等十个字书写得正确、规范;学习偏旁部首西字头、提手旁、告字头。

六.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下雨前出现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重点读好疑问句、感叹句。

七.教学时间:一课时

八.教学准备

课前儿歌,课件,生字卡片

九.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请听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听了儿歌你们知道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8课《要下雨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再读课文,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见课件)

4、同学们汇报交流: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

5、指名分段朗读全文,其他同学思考:这几种小动物在下雨前有什么变化?

6、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让学生走进文本,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读文,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初步掌握课文的大体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1,2,3自然段

【篇三】部本编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6、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6、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

2、会写“吗、吧”等6个字。

(二)能力目标部本编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情感目标: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

四、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五、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你喜欢下雨吗?你怎么知道快下雨了?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要下雨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课题《要下雨了》,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这是一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2、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pō ɡē mēn shēn hǎn cháo shī chónɡ xiāo bān zhèn huā ma bɑ chónɡ 坡 割 闷 伸 喊 潮 湿 消 虫 搬 阵 哗 吗 吧 虫 wǎnɡ de hěn

往 得 很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例如

学习生字坡:音节:两拼音节,偏旁:提土旁,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三)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一课一领读:找一个学生带拼音朗读。

(四)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学生自读三遍——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

(五)游戏:摘果子游戏

老师叫学生闭上眼,老师去太空种苹果,老师把生字卡片挂在一棵树上。种完后全请学生睁开眼,学生认识哪一个,就把哪一个摘下来。

四、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4、初读了课文

五、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一)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老师示范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三)分析课文(边分析边出示本课插图或者课件)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9个自然段)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9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只有2个句号。)

(3)小白兔干什么呢?(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4)天气怎么样?(天气很闷)

(5)小白兔干什么了?(小白兔直起身身子,伸了伸腰)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三自然段,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这一段主要写的是谁?(小燕子)

(2)小燕子从谁的头上飞过?(小白兔头上飞过)

(3)小白兔问它什么了?(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4)小燕子怎么回答的?(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5、请男生一起读第四,五自然段,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这一段主要写的是谁?(小鱼儿)

(2)要下雨了,小白兔信吗?(半信半疑)

(3)小白兔往池子里看见什么了?(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3)小白兔问小鱼什么了?(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5)小鱼说什么了?(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6、学生一起读第六自然段。

(1)这一段主要写的是谁?(小蚂蚁)

(2)小白兔这次信了,他怎么做的?(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

(3)他看见什么了?(路边有一群蚂蚁它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

(4)蚂蚁说什么呢?(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7、学生一起读第七八自然段。

(4)这次,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一边跑一边喊什么(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5)天空响起了什么声音?(轰隆隆,响起了雷声)

(6)最后,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8、老师总体提问。

(1)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呀?

学生自由说,然后老师总结:这是一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

(四)朗读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

(五)表演朗读

五个人一小组,进行接力朗诵。

四,读读说说(课后练习)

读一读:

1、我们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2、李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

说一说

3、正呢!

五、课文升华

了解一些知识

1.动物知天气

(1)好天气的征兆

早晨麻雀啭鸣表示天气晴朗──麻雀对天气变化十分敏感,天气好的日子,叫得特别厉害。多日阴雨后,麻雀鸣叫,雨就要停了。

云雀叫声提高表示天晴──从远方传来云雀轻快的叫声,就可以知道这是空气干燥的好天气。

早晨蜘蛛网上有水珠表示天晴──天气晴朗的日子,早上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挂在蜘蛛网上闪烁着,通常天气不会下雨。

(2)下雨的征兆

自古以来为人们所熟知的有青蛙鸣叫、燕子低飞等下雨的前兆,准确度颇高。另外还有几种:

蚂蚁过马路──在地上挖洞生活的蚂蚁,知道一下雨洞就会被淹,所以会在下雨之前逃之夭夭。

蚯蚓出洞──地面潮湿松软,蚯蚓会爬出地面,这也是天将下雨的征兆。 此外还有蚊子成群成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等等。部本编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2.为什么燕子低飞要下雨

快下雨时,天气闷热,天空中的一些小飞虫翅膀沾上空气中的小水滴而飞得很低。燕子为了捕食这些小飞虫,所以也就飞得很低。另外,在快要下雨时,空气中的气流动荡不定,燕子受到气流的影响,总是上上下下、忽高忽低地飞着。所以,人们看到燕子低飞,就知道快下雨了。

六、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课文。

六、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玩捉人游戏: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指导写字

(一)指导书写汉字吗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吗”共6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篇四】部本编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2017部编版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

【篇五】部本编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16、《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气的句子。

2. 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部本编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3. 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和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3.知道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说明要下雨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学生课前收集一些预测天气变化的资料。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燕子低飞与下雨的关系。

2、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体会小白兔的情感变化,读好对话语气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朗读儿歌。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在今天上新课之前,老师先要请小朋友听一段录音,请仔细听。(播放雨前到雨后的录音)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说说夏天的时候,在下雨之前大自然会发生什么变化?

2、你知道哪些现象预示要下雨吗?

3、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新课《要下雨了》

(1)、学生听后,说说夏天的时候,在下雨之前大自然会发生什么变化?

(2)、学生自由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宝宝。

3、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三、和生字宝宝交朋友。

1、出示生字。

2、小白兔想和在座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吗?但是有一个要求,必须认识以下词语。(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3、朗读词语,看谁能最先和小白兔做朋友。

(1)、学生自读生字。

(2)、读词语。

(3)、分组读,男女比赛读,个别读。

创意识字,引导学生体验成功。

四、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一自然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3)引读第二自然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读出疑问的语气。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问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然后逐句以问句引读:

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空气怎么样呢——

③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

五、小结

这节课让我们知道了,燕子低飞是下雨前的征兆,那么除了燕子低飞,还有哪些动物的异常行为说明要下雨了呢?

板书: 16要下雨了

天气 很闷

燕子 低飞 捉虫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鱼游水面、蚂蚁搬家雨下雨有关;

2、巩固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3、体会小白兔的情感变化,读好对话语气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体会小白兔的情感变化,读好对话语气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的字。音节和字找朋友游戏。

2、集体朗读课文。集体朗读课文,指导朗读问句。

3、 说说下雨前燕子会怎么样?燕子为什么飞不高?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再次巩固了生字,为学新知做准备。

二、半扶半放,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1、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吗?”

2、小白兔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1)、让学生读。

(2)、自由读读第四到六自然段,然后同座分角色读一读。

3、检查、交流学习情况。

①换词理解“往”。可换“朝”、“向”。

②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板书:透透气)

③说说鱼儿为什么要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平时小鱼在水中呼吸,水中的空气就够用了,因此不需要游到水面上来,但要下雨了,水里的空气少了,小鱼在水里觉得很闷,所以就游到上面来了。)

④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第四到六自然段。

⑤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课文就知道了。

三、放手学习第七至九自然段。

自由读读七至九自然段。

部本编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1、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他们说的话,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立刻、马上、赶紧)连忙一词也说明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自己学习第七到九自然段,通过朗读来回答问题。

3、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板书:搬东西) “消息”一词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小白兔把什么消息告诉了蚂蚁?小白兔这个消息是怎么得来的?联系前面小白兔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来理解。

4、听了小动物们的话,小白兔相信了吗?

5、指导朗读:妈妈,妈妈要下雨了——读出小白兔焦急的语气

6、课间律动:跟唱《蚂蚁搬家》这首歌,并适时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知道团结的重要性!

(1)、学生自由读全文,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2)、分角色朗读。

五、指导书写

1、先观察生字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说它的关键笔画是什么?

2、指导书写。

3、教师巡回指导。

4、用“弯、直、低、捉”进行扩词练习。

六、扩展练习

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要下雨了会出现哪些现象?除了这三种现象,在下雨之前,自然界里还有许多与平时不一样的现象,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思考回答。

【篇六】部本编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8.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德昌中心小学 王艳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熟练地书写10个生字,掌握西字头、告字头、提手旁。

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3、使学生对中国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和书写新的偏旁部首。 教学难点:正确的书写每一个生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课件播放要下雨前的小兔子和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视频。)小朋友,还记得在要下雨前提到了哪些小动物吗?(小兔子、燕子、小鱼、蚂蚁。)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段精美的动画视屏,想看吗?(想)好,现在就让我们边看视屏边共同回顾要下雨前小兔和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吧!(学生欣赏)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要下雨了这课的生字。

二、识字:

1、学生同桌互相读课后要求会写的字并组词,如果有组的不对开的同桌互相指正。

2、(师出示字卡)指名生读生字并组词其他生跟读。(师板前贴字卡)

3、学生看字卡齐读生字。

三、记字、分类。

1、学生同桌互相研究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全班汇报记字方法,并说利用这种方法记住了那个字。

3、教师教给学生有趣的谜语记字法“西下有一女”谜底是“要”字。然后让学生也想一想用这种记字法还能记住哪个字。

4、学生把字按结构分类,教师把字卡按结构贴。

四、指导、练习、评价。

1、(课件出示)小组议一议: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想一想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教师适当补充。

3、课件出示“西字头、提手旁、告字头”学生认一认,教师领读,并让学生在写字书上分别连写两个偏旁部首。

4、课件出示“要、捉、告”的动态笔顺,学生说笔顺。

5、教师分别在板前指导写“要、捉、告、为、这”并让学生在写字书上分别连写这些字和这些字相同结构的字。

6、指名生板前比赛写、全班评价,学生写完后同桌交换评价,全班比赛写教师巡视评出写得最好的三名同学全班展示。

五、拓展延伸

1、学生观察这节课学习的生字有什么发现?

2、(课件出示“这边、捉虫”)学生说一句或一段通顺的话,必须用到这边和捉虫。

六、总结:这节课你的收获不小吧,和大家说说吧!

七、作业:找出带有今天学习的新偏旁的字看谁找得多,下节课汇报。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部本编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部编本要下雨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