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中国红》教学设计 红动中国设计网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中国红》教学设计

2017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6《中国红》教学设计

2017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6、中国红

教学目标:

1、学会"身、扬、挂、妈、安、张、城"7个生字,会读"灯笼、联、服、楼"5个生字。学会弓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4、通过朗读、背诵,内化语言,仿说"中国红"。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背诵

难点:通过朗读、背诵诗歌,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准备:课件(代表性建筑照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扬、挂、妈、张、城"5个生字,会读"灯笼、联、服、

楼"5个生字。学会弓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背诵

难点:通过朗读诗歌,初步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准备:课件(代表性建筑照片、)

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出示"红",给红组个词,或者说说你想到的事物。

2、出示"中国红",看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或者想问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是中国红。

2、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试着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出示生字、词语,指名做小老师领读并说说需要注意的读音,

强调前后鼻音。

4、再读课文,标出关于中国红的事物,在图中找一找,试着把特点读出来。

5、指名朗读交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课中休息:欣赏有中国红特色的图片:中国结、中国馆、中式婚礼礼服、双喜等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扬、挂、城、妈、张"并认读,自由观察字的特点。

2、交流结构上的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指导"扬"①指导观察方法:比宽窄、比高矮、比比哪些笔画对齐。②指导横折折折钩写法:头小小,脖子长,背部宽宽向里弯。③范写描红

4、简单指导"挂、妈"写法,描红后评议、表扬。

5、指导"张"学习弓字旁。强调第四笔笔顺为撇。

6、简单指导"城",描红临写。

五、作业

1、观察搜集像课文中有中国红的事物。

2、向父母或爷爷奶奶请教:他们喜欢红色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身、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4、通过朗读、背诵,内化语言,仿说"中国红"。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背诵

难点:通过朗读、背诵诗歌,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准备:课件(代表性建筑照片、)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板题读题

2、这些词语大家还认识它们吗?谁来读一读

太阳东方升起的太阳

花儿春天开放的花儿

衣服妈妈身上的衣服

国旗迎风飘扬的国旗

城楼天安门的城楼

灯笼高高挂起的灯笼

春联家家门上的春联

笑脸我们的一张张笑脸

3、先横着读,再竖着读,然后朗读全文。

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1、竖着读词语,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吗? 指名交流:①都是红的。出示:

太阳是红色的

花儿是红色的

衣服是红色的

国旗也是红色的

城楼是红色的

灯笼是红色的

春联是红色的

笑脸也是红色的

(你能把这些红色的东西读好吗?读好"XX是红色的"注意节

【篇二】《中国红》教学设计

2017新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中国红》教案(共2课时)

16.中国红

教学目标:

1、学会“身、扬、挂、妈、安、张、城”7个生字,会读“灯笼、联、服、楼”5个生字。学会弓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4、通过朗读、背诵,内化语言,仿说“中国红”。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背诵

难点:通过朗读、背诵诗歌,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准备:课件(代表性建筑照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扬、挂、妈、张、城”5个生字,会读“灯笼、联、服、楼”5个生字。学会弓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背诵

难点:通过朗读诗歌,初步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准备:课件(代表性建筑照片、)

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出示“红”,给红组个词,或者说说你想到的事物。

2、出示“中国红”,看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或者想问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是中国红。

2、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试着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出示生字、词语,指名做小老师领读并说说需要注意的读音,强调前后鼻音。

4、再读课文,标出关于中国红的事物,在图中找一找,试着把特点读出来。

5、指名朗读交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课中休息:欣赏有中国红特色的图片:中国结、中国馆、中式婚礼礼服、双喜等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扬、挂、城、妈、张”并认读,自由观察字的特点。

《中国红》教学设计

2、交流结构上的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中国红》教学设计

3、指导“扬”①指导观察方法:比宽窄、比高矮、比比哪些笔画对齐。②指导横折折折钩写法:头小小,脖子长,背部宽宽向里弯。③范写描红

4、简单指导“挂、妈”写法,描红后评议、表扬。

5、指导“张”学习弓字旁。强调第四笔笔顺为撇。

《中国红》教学设计

6、简单指导“城”,描红临写。

五、作业

1、观察搜集像课文中有中国红的事物。

2、向父母或爷爷奶奶请教:他们喜欢红色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身、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4、通过朗读、背诵,内化语言,仿说“中国红”。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背诵

难点:通过朗读、背诵诗歌,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准备:课件(代表性建筑照片、)

一、复习导入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板题读题

2、 这些词语大家还认识它们吗?谁来读一读

太阳 东方升起的太阳

花儿 春天开放的花儿

衣服 妈妈身上的衣服

国旗 迎风飘扬的国旗

城楼 天安门的城楼

灯笼 高高挂起的灯笼

春联 家家门上的春联

笑脸 我们的一张张笑脸

3、 先横着读,再竖着读,然后朗读全文。

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1、 竖着读词语,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吗?

指名交流:①都是红的。出示:

太阳是红色的

花儿是红色的

衣服是红色的

国旗也是红色的

城楼是红色的

灯笼是红色的

春联是红色的

笑脸也是红色的

(你能把这些红色的东西读好吗?读好“XX是红色的”注意节奏和停顿)

②都是在课文的图中可以找到的。(是啊,这些词语都是具有红色的特点,它们都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选择一种或者两种你喜欢的说一说吧。如:太阳感觉温暖指导朗读:你能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吗?指导有感情朗读。)

2、 多种形式练读记忆。

过渡:这样读,其实也是一首诗。写出了哪些是我们的中国红,让我们感觉温暖又热闹。但课文还多了什么呢?

1、 出示课文内容,读一读,比一比。

2、 指导比较第一句:

太阳是红色的。

东方升起的太阳是红色的。

① 读一读,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② 多出来的词语让我们感觉到太阳更红了,原来是为了打扮太阳,让太阳更红的呀,你能加上动作,读好这一句吗?

③ 指导有感情朗读。

④ 出示第一小节,再读其他几句,你有什么发现?

⑤ 小结:加上了打扮它们的词语,就变得更漂亮了。让我们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

⑥ 随文识字:学习“身”:出示文字演变图,说说身的组成并扩词。

3、 出示第二小节,指导朗读

过渡:这一小节和第一小节一样,写出了中国红的事物。但是,它们更有中国的特点哦,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呢? ① 自由读,找一找,想一想《中国红》教学设计

② 出示图片,结合图片,读好天安门和灯笼。随文识字,学习“安” ③ 简介春联,出示欣赏。

【篇三】《中国红》教学设计

中国红教案

16、中国红

教学目标:

1、学会“身、扬、挂、妈、安、张、城”7个生字,会读“灯、笼、联、服、楼”5个生字。学会弓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4、通过朗读、背诵,内化语言,仿说“中国红”。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背诵诗歌,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课件(代表性建筑照片、)

教学方法:谈话启发法、合作学习法、朗读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扬、挂、妈、张、城”5个生字,会读“灯笼、联、服、楼”5个生字。学会弓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引课明标

1、出示“红”,给红组个词,或者说说你想到的事物。

2、出示“中国红”,看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或者想问什么问题?

二、自学探究

1、听范读,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是中国红。

《中国红》教学设计

2、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试着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出示生字、词语,指名做小老师领读并说说需要注意的读音,强调前后鼻音。

4、再读课文,标出关于中国红的事物,在图中找一找,试着把特点读出来。

5、指名朗读交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精讲点拨

(一)初步理解

欣赏有中国红特色的图片:中国结、中国馆、中式婚礼礼服、双喜等

(二)指导写字

1、出示“扬、挂、城、妈、张”并认读,自由观察字的特点。

2、交流结构上的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指导“扬”①指导观察方法:比宽窄、比高矮、比比哪些笔画对齐。②指导横折折折钩写法:头小小,脖子长,背部宽宽向里弯。③范写描红

4、简单指导“挂、妈”写法,描红后评议、表扬。

5、指导“张”学习弓字旁。强调第四笔笔顺为撇。

6、简单指导“城”,描红临写。《中国红》教学设计

四、训练达标 1、指名朗读课文。

2、生字口头组词。

五、小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中国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身、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4、通过朗读、背诵,内化语言,仿说“中国红”。 一、引课明标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板题读题

2、 这些词语大家还认识它们吗?谁来读一读

太阳 东方升起的太阳

花儿 春天开放的花儿

衣服 妈妈身上的衣服

国旗 迎风飘扬的国旗

城楼 天安门的城楼

灯笼 高高挂起的灯笼

春联 家家门上的春联

笑脸 我们的一张张笑脸

3、 先横着读,再竖着读,然后朗读全文。 二、自学探究

1、 竖着读词语,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吗?

指名交流:①都是红的。出示:

太阳是红色的

花儿是红色的

衣服是红色的

国旗也是红色的

城楼是红色的

灯笼是红色的

春联是红色的

笑脸也是红色的

(你能把这些红色的东西读好吗?读好“XX是红色的”注意节奏和停顿)

②都是在课文的图中可以找到的。(是啊,这些词语都是具有红色的特点,它们都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选择一种或者两种你喜欢的说一说吧。如:太阳感觉温暖指导朗读:你能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吗?指导有感情朗读。)

2、 多种形式练读记忆。

三、精讲点拨

过渡:这样读,其实也是一首诗。写出了哪些是我们的中国红,让我们感觉温暖又热闹。但课文还多了什么呢?

1、出示课文内容,读一读,比一比。

2、 指导比较第一句:

太阳是红的。

东方升起的太阳是红的。

①读一读,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②多出来的词语让我们感觉到太阳更红了,原来是为了打扮太阳,让太阳更红的呀,你能加上动作,读好这一句吗?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

④出示第一小节,再读其他几句,你有什么发现?

⑤小结:加上了打扮它们的词语,就变得更漂亮了。让我们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

⑥随文识字:学习“身”:出示文字演变图,说说身的组成并扩词。

3、出示第二小节,指导朗读

过渡:这一小节和第一小节一样,写出了中国红的事物。但是,它们更有中国的特点哦,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呢? ①自由读,找一找,想一想

②出示图片,结合图片,读好天安门和灯笼。随文识字,学习“安” ③简介春联,出示欣赏。

④小结:这么多红红的美丽事物,都是我们中国才有的哟,你觉得该怎样读?

⑤指名读,读出骄傲、自豪的感觉。

⑥读好最后一句:大家都知道了书上小朋友心里的想法了,一起把最后一句读好吧。

4、朗读全文,熟读成诵。

5、指导写好:“身、安”两个字

四、训练达标

(一)测评题

1、照样子,写一写。

花儿 开放的花儿 衣服 灯笼

2、试着背诵课文。

(二)互动订正

指名担当小老师进行订正。

五、小结提升

红色是喜庆、祥和的象征,中国红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喜欢上了中国红。中国红是我们中国的象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

2、完成语文同步上有关练习。

板书设计:

16、中国红

太阳

花儿

衣服

中国红 国旗 美

城楼

灯笼

春联

笑脸

【篇四】《中国红》教学设计

2017年一下语文16课中国红教学设计16

16《中国红》 第二课时

主备人:刘树芹 序号: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身、安”2个生字,会读“灯笼、联、服、楼”5个生字。学会弓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诗歌,初步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课件

【篇五】《中国红》教学设计

大班美术教案:中国红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以红色为寓意的“喜庆、吉祥”事物过程中,感受中国红明快艳丽的色调,倾听同伴的表达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尝试制作各类红色的民间装饰品,提高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红色的吉祥物,如:红包、中国结、窗花等。 多媒体课件“中国红”。 传统乐曲“恭喜恭喜”和录音机。 剪刀、胶水、红纸、彩笔、打印好的福字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传统乐曲“恭喜恭喜”,体验乐曲中“喜庆、热闹、红火”的情感

1、欣赏传统乐曲“恭喜恭喜”,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问:“这首乐曲给你们的感受是怎样的?”(喜庆、热闹、红火)

2、出示四种颜色“红、蓝、紫、绿”,选出一种和乐曲给你的感受相同的颜色。

3、红色象征喜庆、热烈、吉祥,世界上再没有哪个国家会像我们中国人那样喜欢红色了。 最近我们小朋友也收集了一些红色的物品,今天请他们来介绍一下。(红包、福字) 提问:你收集的红色的东西是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 (老师要对这些东西充分地了解,对孩子回答中有价值的东西提升一下,可以再问问为什么喜欢,如:这样东西我也很喜欢,为什么?师生的呼应)

二、欣赏课件,感受“喜庆、吉祥”的寓意,体验中国红明快的色彩

1、今天我们再来看一看、找一找、猜一猜,还有哪些中国特有的红色物品。(中国结、剪纸、灯笼、鞭炮、国旗)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我们会在什么时候用到?都是什么颜色的?看见了这些心里有什么感受?有些什么意义呢?

2、你们知道吗?外国人啊可没有我们中国人的这些红色的物品,所以他们对这些东西特别感兴趣,他们来到我们中国总是会到小商品、城隍庙去买一些带回去,在那里他们还跷起大拇指good、good连声说好,你们猜猜看他们会带哪一样红色物品回去?(互动) (教师小结: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吉祥”。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喜欢穿上红色衣服,表达开心快乐的心情。用许多红色的饰物来装扮周围的环境,表达祝福。)

三、幼儿自制红色饰品,布置周围环境,表达喜庆快乐的情感

在音乐中幼儿分五组,开展以下活动:剪窗花、贴福字、卷炮竹、贴红包、制作中国结。

【篇六】《中国红》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中国红

16 中国红

教学目标:

1、学会"身、扬、挂、妈、安、张、城"7个生字,会读"灯笼、联、服、楼"5个生字。学会弓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借助诗歌中的描述的事物,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通过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体会中国人对红的喜爱。

4、通过朗读、背诵,内化语言,仿说"中国红"。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背诵

难点:通过朗读、背诵诗歌,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准备:课件(代表性建筑照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围绕“红”字说词语。

(板书“红”)字,做一做词语与句子的文字游戏,好

吧? 在做游戏之前,问大家一个小问题:你见过哪些红的事物?

2.破题。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的小诗中,也写了八种红的事物。我们先来读题,叫什么? 生:中国红。

师:对,这些都是中国红!

二、初读课文。

1.听读,思考。

课文中的“红”写的都是不同的事物,听老师读课文,

边读边想,你看到了哪些红色的事物?

2. 自己读,寻找“红”。

好了,自己再来读一读,读完后,找出红色的事物,并

用铅笔做记号。

三、找找词语,积累

1. 请一个同学读一读,都找到了哪些红色的事物呢?

师:(出示:太阳、花儿、衣服、国旗、城楼、春联、

笑脸)这些藏在课文里的词语都找到了。你们来试着读一读。

2.打乱次序再次认读。

屏幕上的这些词语站队友点乱,老师给它们重新排队,

你还能认识吗?

3.你发现了没有,第一行的词语里有什么秘密吗?

第一行:太阳、花儿、衣服、国旗。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联想记忆词语。

第二行:城楼、灯笼、春联、笑脸。

四、运用词语,说句子

1.用句式,读短句。 出示:太阳是红的。

第一行的另外3个词语你能放到句子里读一读吗?

师:可以把4个词语都放进去吗?

生:太阳是红的,花儿是红的,衣服是红的,国旗是红

的。

师:了不起!不过加上“也”字的话,就更好啦! (练

习)

2.扩词语,读长句。

(1) 这里的每个词语在课文中都有它的好朋友,请你到

课文里用“——”画出来。

示范:什么样的太阳呢?

太阳——升起的太阳——东方升起的太阳

花儿——开放的花儿——春天开放的花儿

衣服——身上的衣服——妈妈身上的衣服

(2)我想听一个小朋友读,要边读边摆出动作才像呢! (生读)

师:读的时候她摆出花儿开放的手型,真像!

(3)读到第三行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两个字:妈、身。

认读词语,读准“妈妈”的轻声,出示课后积累运用中

的“认一认,读一读”。

教写“身”字,可以记住口诀:横折钩,要站直;三条横,距离等;撇支撑,要舒展。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中国红》教学设计 红动中国设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