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是2020年初的大事件,今年的考试作文大概率会涉及到这一话题。
关于这一话题,素材君精心整理了四道最具代表性的作文题目,并给出了写作思路和可引用的好句好段。
同学们正好利用这个延长的假期强化训练,争取做到胸有成竹。
题目一
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2020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华夏大地,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以下六则材料都是关于全民抗疫的新闻报道。
①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18日傍晚,84岁的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连日来,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参加新闻发布会……他的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②1月23日,武汉市决定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建设火神山医院,6天之内盖一个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医院!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很多工人在除夕夜接到开工通知,那时春晚刚开始,年夜饭刚端上桌,但他们却像战士一样义无反顾地奔赴施工现场。
③疫情发生后,武汉10万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病人确诊后,会进行隔离治疗,同时被隔离的还有医务人员。除夕之夜,坚守一线的护士只能对着隔离区的玻璃门,在卡片上写下对家人的新年祝福:“父母身体健康!”
④2003年,位于广州的南方医院曾组织一支医疗队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17年后的除夕夜,这支医疗队的全体队员再次写下请战书,申请前往一线抗击新型肺炎。“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是他们写在申请书上的承诺和誓言。
⑤1月25日上午,看到武汉儿童医院的物资需求信息后,宿迁市民王先生给他们快递了一箱医用圆帽,王先生的儿子还主动拿出压岁钱,支付了111元的快递费。截至2月5日中午12点,武汉市慈善总会共计接收捐赠款32.27亿元。
⑥武汉封城后,医护人员出行成了问题。武汉志愿者有办法,一天内就自发组织了5000人规模的江城医护人员出行车队。车队24小时在线,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有人发出需求,都会有人响应。
读完以上新闻,你觉得哪几则最令人感动?请以其中两至三则为核心,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合理引用材料,不得大段抄袭,文体明确,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写作思路
. 1 .
切入角度:小我与大我。
参考立意:无私无畏,一心为民者,是民族的脊梁。选择材料①③④。
参考标题:《最美“逆行者”》《白衣逆行,国士无双》《身着白衣,心有锦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 2 .
切入角度:凡人与英雄。
参考立意: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每一个普通劳动者,只要在被需要的那一刻能站出来,就是英雄。选择材料②⑤⑥。
参考标题:《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何谓“英雄”?》《伟大的普通人》。
好句好段
1. 这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2. 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
3. 危难之际,总有一些普通人,愿意为我们以生换死。而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谁的儿子或女儿,又是谁的父亲或母亲。
4.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称谓叫“国士”,用来形容那些德才兼备、以身许国之人。此次全民战“疫”中,我们庆幸,也自豪,国士仍在!
5. 如果说消防员是火灾现场的“逆行者”,那么医务工作者就是重大疫情爆发时的“逆行者”。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健康、平安地活着,怎奈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我们的安宁都来自于钟南山们的负重前行。
6. 我们总说中国有“基建狂魔”,其实哪有什么“魔”,全都是一个个朴实而善良的劳动者。正是因为他们,我们才有了超越人类极限、创造世界奇迹的“魔力”。
7. 天亮之后,我们一定不能忘记,那些在漫长冬夜里,为我们披霜冒雪的守夜人。
题目二
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在新型肺炎疫情期间,网络上出现了不少谣言,比如“部队要在空中播撒消毒液”、“饮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燃放烟花爆竹能杀灭病菌“、“钟南山院士被传染”……
这些谣言都在不同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对此,你的态度是什么?你有什么建议提供给广大网民?请写一篇文章,投稿到某权威媒体的官方公众号上。注意语言得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思路
. 1 .
切入角度:自由与规则。
参考立意:言论自由不应突破公序良俗,更不能超出法律的边界。理性地思考,审慎地表达,是生活在网络世界所必须坚守的信条之一。
参考标题:《理性地思考,审慎地表达》《网络传播快,发言需谨慎》《自由可贵,规则当守》。
. 2 .
切入角度:理性与盲从。
参考立意:网上传播的事件,未必就是真相;多数人认可的观点,未必就是真理。在网络时代,独立思考更显重要。凡事要有主见,不能跟风盲从,人云亦云。
参考标题:《网络时代需要守脑如玉》《别让头脑成为跑马场》《流言止于智者》《截断谣言,从我做起》。
好句好段
1. 互联网的出现拓宽了人类的自由。但自由并不意味着肆意妄为,自由从来就与规则并行。
2. 社交媒体解放了每个人表达的权利,但很多人没有承担好表达的责任。
3. 每个人在网上发声的时候,都要有自我约束的意识。可以通俗,但不能恶俗;可以彰显个性,但不能泯灭人性;可以自由表达,但不能逾越底线。这是网络时代的基本社会规范,也是现代公民所应有的基本素质。
4. 网络具有超强的传播力,这是它的可贵之处,也是它的可怕之处。在网上,你得确保自己的一言一行合理、合法,因为网络可能会放大你的行为后果,有些责任会大到你负不起。
5. 在敲击键盘抒发情绪之前,一定要多问几遍: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会这样?只有坚持独立思考,才能避免情绪被别人操纵,善良被别人利用,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在现代信息社会,比守身如玉更重要的是守脑如玉。
6.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赵翼[清代史学家]
7. 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地得到普遍赞同。
8. 群体不善于推理,却又急于行动,反正他们人多势众,数量即是正义!
9. 不要轻易地成为集体狂欢的一份子,这样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即使你以为自己只不过是随声附和了一下而已,实际上你已经成了帮凶。
(7、8、9句摘自《乌合之众》,作者为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
题目三
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新型肺炎疫情发生后,为了防止病毒蔓延,全国各地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防控措施,尤其是对有过湖北旅居经历的人,实施了重点关注。以下是几则新闻报道:
①1月22日,武汉一名女子来杭州探望女儿。1月26日下午,该女子及女儿不仅没有居家隔离,还外出购物,并在一大型超市内逗留长达一个半小时。1月29日,两人均因发热到医院治疗,隔天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②疫情期间,一些去过湖北的返乡者在家隔离,他们主动配合防疫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可是在有些地方,这些信息竟然被泄露。当事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手机号、甚至其亲人的信息在网上被大肆散播。导致部分人被电话、短信骚扰、谩骂,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③1月27日,央视推出的短视频《主播说联播》中说道:地域重视不能变成地域歧视,疫情面前,武汉人、湖北人都是受害者,甚至牺牲更大,不要歧视和嘲讽他们;登记信息不要泄露信息,对相关人员只进行必要的登记,不能“人肉”更不要泄露隐私。
④在1月27日首尔飞杭州的CA140航班上,机长在广播中对武汉旅客们说道:“你们应该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也许还有家人在武汉,在这种时候我们应该共渡难关,杭州有专业完善的医疗,杭州做好了准备欢迎你们,很荣幸成为你们的机长,欢迎回家,welcome home!”
⑤一位从湖北返回上海的男士告诉记者:“我到上海住处后,就去居委会登记居家隔离,也每天测体温向社区医生报告。我的房东知道后很关心我,要帮我送食物,还免了我一个月房租。”他说,“我很感动,在这个特殊时期,我感到了上海人的温度。”
看到上述报道,你有什么感想和建议?请就此写一篇题目为《团结一心,共抗疫情》的倡议书,用于在班级微信群中发表。落款为“王卫健”。注意语言得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思路
. 1 .
切入角度:规则与法治。
参考立意: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都应遵守法律和制度。法治是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管理者和公众都在法治框架内行动,才能保证社会运转合理有序。材料①②是两则反例。
. 2 .
切入角度:自私与友爱。
参考立意: 病毒源于自然,但是却考验人性。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有人表现得自私冷漠,如材料①②,但更多人展现出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如材料③④⑤。我们的敌人是病毒,而不是某个地方的人。只有万众一心,守望相助,才能共克时艰,战胜疫情。
好句好段
1. 病毒无情人有情,隔离病毒不能含糊,但疫情防控当有温度。
2. 不管一个人来自哪里,脚下都是我们共同的土地,这片土地上有一座座温暖的城市,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国。
3.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约翰·多恩[英国诗人]
4. 善良是最好的慰藉,温暖是最好的良药。在一个人人释放善意的社会,再厚的冰雪也会融化,再强的病毒也将无处可逃。
5. 善良的心灵并非漫山遍野,但也如点点繁星照亮黑夜。——李健[著名音乐人]
6. 一些人越来越懂得如何保护自身权益,却常常对法律义务表现出自私或冷漠,以致每每“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7. 时至今日,法治不仅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构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8. 在一个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所能够拥有的一切权利,其唯一的来由是法律。 ——杰里米·边沁[英国法学家]
9.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艰难爬坡中,一边是权利意识已经成为人们的思维习惯,一边是法治观念尚未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其间的落差正需要管理者用法治来补齐。
题目四
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①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出于猎奇、虚荣心理或“滋补养生”的意愿,把吃“野味”当作一种追求。从果子狸到穿山甲,从蝙蝠到猫头鹰,纷纷变成了他们的盘中餐。
②钟南山院士2月2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研究结果基本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蝙蝠,但是否存在中间宿主目前还需要研究。
③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成功证实:蝙蝠是2003年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他们还在蝙蝠体内检测多种新型病毒。
④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实施最严厉的野生动物管控措施,禁止一切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
假设你是创奇中学的一名高中生,班上要召开一次《敬畏自然,拒绝野味》的主题班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要求合理引用题中所给材料,但是不要大段抄袭。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思路
切入角度:人与自然。
参考立意:人类应懂得控制欲望,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能贪得无厌,无节制地索取,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此次疫情就是一次严厉的警告,国人应当警醒,从此改变吃“野味”的陋习。
参考标题:《别让舌尖之鲜成社会之险》《杜绝野味,刻不容缓》《有些生命不是用来吃的》《爱护自然,从管好嘴巴开始》
好句好段
1. 话有该说的也有不该说的,东西有能吃的也有不能吃的,任何生物都需尊重、服从自然规律,包括人类!
2. 在利用自然资源时须秉持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态度,不能肆意破坏自然,更不应把野生动物轻易端上餐桌,否则最终受惩罚的还是人类自己。
3. “敬畏自然”是一种距离美,是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庄严;“敬畏自然”是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寻求共存,是人与自然间订立的契约;“敬畏自然”是一句融化冰雪的“对不起”和一点生生不息的希望之光。
4. 我们餐盘中的鸡、鸭、鱼、猪、牛、羊是几千年来人类选择的结果,它们口感不比野味差,营养也比野味好。“识食物者为俊杰”,如果我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又怎么担当得起“食物链顶端的物种”这一雅号?
5. 舌尖上的味蕾能辨别万千滋味,但是对于“危险”同样敏感。我们应当懂得节制,控制贪欲,别为了追求一时的舌尖之“鲜”,而给全社会带来疾病之“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