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作文跨越障碍的结尾 跨越障碍阅读答案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作文跨越障碍的结尾(一)

于困难中转身

高二(2)班 公平

《菜根谭》有言:岁月本长,而忙着自促。“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但是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走过逆风迎面,荆棘征程,那些懂得在障碍面前时有选择地面对,懂得在困难中转身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睿智而精明。

于困难中转身,实现人生价值。

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他才发现官场的黑暗与腐朽,面对朝廷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性情孤傲的他没有选择战胜障碍,而是毅然辞官归隐,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远离官场那些的丑恶。避开障碍,他于困难中的华丽转身,从此,中国的官场少了一位贪官;从此,中国的文坛多了一位巨匠。

于困难中转身,拓宽生命的高度。

黄州的苏东坡是苦闷的,“乌台诗案”的牵连使他远离了梦想的京都,来到了这片荒芜的土地上,他曾在赤壁下默立、徘徊、痛苦,面对着如此险恶的环境和巨大的障碍,他清癯的脸也曾染上悲伤,然而,在困难面前,他选择了转身,一个华丽的转身,不再抱怨,而是兴修水利,兴办学堂,造福千万老百姓。苏轼选择转身,以另一种更加智慧的方式继续生活,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于困难中转身,不是退缩,不是逃避,不是以消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而是勇敢的正视,清楚地判断,正确的抉择,于困难中转身,是一种智慧,一种洒脱,是一种深层的进取。

材料中的年轻人,面对前进路上的恶狗选择避开绕道,这是一种智慧的选择,他在为自己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打开了一扇窗,无所谓失去,无所谓不舍,无所谓失落,因为他仍有前方,因为他终将创造辉煌。

在人生的路途上,渐行渐远,这一路走来,喜忧参半,还记得那些彷徨孤单的时光,那些遗憾惆怅的岁月,正是这些坎坷中转身,才能够继续前进,才能如夏花般绚烂。

勇闯荆棘之路

高二(2)班 杨儒男

你可曾明白梦想会因为有荆棘而出彩?你可曾明白成功会因为有阻碍而崇高?你可曾明白你的未来会因为遭遇风雨而灿烂?勇往直前,追梦的路上需要你披荆斩棘,生命的高度需要你用勇敢来塑造,所以,朋友,勇往直前吧。

泰戈尔曾说过:“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中国工业教母董明珠真正诠释了其中的内涵。她用苦难辉煌的人生演绎了一段传奇。32岁丧父,独自抚养儿子,36岁辞职下海,40岁拯救格力,55岁就任格力董事长,创造了“董明珠时代。”生活中的障碍练就了她勇往直前的性格,她用自己成功的步伐闯过荆棘,越过障碍,

创造奇迹。董明珠,敢于与困难斗争,勇往直前,必将迈上人生的新高度。

列别捷夫有言: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资金、市场份额急剧下降,人心涣散,公司濒临破产,在苹果公司看似无力回天时,商业魔星乔布斯回归了,他锐意改造,敢于创新,与困难搏斗,渐渐地,一个快要腐烂的苹果居然自己在生长,焕发出新的生机,改变了世人对它的看法。在跨越障碍的斗争中,乔布斯胜利了,苹果公司逐渐开花结果,硕果累累。假如乔布斯绕开了“苹果”的障碍,怎会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奇迹。

七堇年说过:人生如路,需从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布朗不是个幸运儿,一出生便遭到父母遗弃,稍大点又被列为可接受教育的智障儿童。但他用自己左耳的耳茧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人格魅力。他为求演讲机会,每天打100多个电话,请求别人给他机会,日久天长,布朗的左耳被话筒磨出了茧。为了越过障碍,挑战自己人生的高度,布朗把粗暴的拒绝记下来,把冷漠的推挡写下来,把所有泼进生活的冷水记下来,然后让它们凝结,轻轻开出一朵惊世蚕花。

峭壁扎根,苍松挺立;严冬绽蕊,红梅傲雪;雄鹰展翅,逆风飞翔。让我们用自己的步伐闯过荆棘之路,享受精彩人生吧。

人生之路,请直行

高二(2)班 李旭冉

苏轼有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确,人生路漫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行者,但人生并不总是通途,总会有一路荆棘的时候,有人选择另寻捷径,有人却坚持直行,路途不同,风景必然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我认为,直行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吗?

小巨人姚明是一个敢于克服困难与挫折的人。在进军NBA时,遭到美国媒体与国际体坛的各种冷嘲热讽,他所面临的障碍如城墙一般,但他没有选择逃避,也没有回应,而是用他的行动为自己正声。外界嘲笑他瘦弱不堪一击,他就每天坚持锻炼,直到练成“肌肉男”,对手讽刺他打球作风太软,他就拼命在比赛中表现自己,突出自己,姚明就是这样一步步向上爬,最终翻阅障碍,成为巨星,在比赛中叱咤风云。若是当初选择了放弃,也许不用吃苦受累,但怎么达到事业的巅峰。

在华语乐坛中,歌手郑智化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的他,没有选择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他克服身体上的障碍,以坚强的内心唱出一首首激励人生的歌曲。“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这句歌词不知让多少迷茫的人找到方向,而这一句不也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吗?从他人生的开始,障碍就一直伴随着他,他却做到了不沉沦,不放弃,这样的人生怎能不成功、不璀璨?

在人生路上,障碍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摔倒,也要爬起继续前行,但如果就此堕落,你永远不会再站起,我们不可以只为了人生的长度而放弃宽度。许多时候只要我们再努力一点点,坚强一点点,我们便可攀越人生的障碍。

沙粒长成珍珠需经历痛苦的磨砺,幼蛹化蝶需要破茧,无数次撞击鬼门关才能成为真正的帝王娥,

生命要想飞跃,就离不开障碍的磨砺,所以,在人生的路上,请坚持直行。

扫平障碍,通达远方

高二(2)班 闫书书

林徽因说:“人只有把悲伤过尽,才可以重见欢颜;把苦涩尝遍,就会自然回甘。”人生路漫漫,我们只有扫平障碍,尝尽辛酸,才能通达远方,搏得一个浓墨重彩的人生。

扫平障碍,炫丽一搏。秀兰.邓波儿这位享誉世界的童星相信大家都知道。她在童年时就参演了多部影片,包揽了多项世界级的奖项,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可她的前行也遇到了障碍,这位童星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受人们的重视,她没有退缩,而是扫平障碍,用自己的创新重回观众的视线。人们惊讶于她的大胆尝试,并在心中为她喝彩、鼓掌。正是由于秀兰.邓波儿扫平障碍,她才在影坛再创辉煌。

扫平障碍,成就人生。菲尔普斯为人熟知、崇拜,而罗切特一直扮演他身边的配角,在八年比赛中没有一次赢过菲尔普斯,享有世界冠军的光环,外界的言论纷至沓来,贬低罗切特技能低,妄断他没有冠军命,劝他尽早退役的言论从未间断。这些前行的障碍并没有使他沮丧失落,一蹶不振,他反而积极扫平障碍,不断坚持自己,仍旧一日复一日地苦练,终于在上海比赛中超越菲尔普斯,夺得冠军。正是罗切特的扫平障碍,让体坛多出了一名实力运动员,社会上多了一名有作为的人物。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扫平障碍则是架在河流上的桥梁。王宝强,无论是荧屏中的傻根形象,还是许三多的模样,这个透着一股傻气的年轻人早被人们所熟知,一路走来,他遇到障碍时的辛酸又有谁知道?尚雯婕,在面对跳槽背负百万巨债时,没有退缩,而是扫平障碍,勇往直前,这生活之痛,让她认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巴尔扎克:“不幸,是天才晋升的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水天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退缩,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绕开障碍而行。

扫平障碍,通达远方。

直到而行,扫平障碍

高一(1)班 郗莎

列别捷夫曾说:“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才会见到远方的曙光。年轻人一味地躲避障碍,寻找捷径,但是人生路上没有捷径,遇到困难,一味躲避,最终会一事无成,所以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才会成功。

屠呦呦,一个实实在在地三无教授,却从一次次地失败中克服困难,在经历失败之后终于在2015年10月25日,让全世界见证了属于她的光辉时刻,成功发现青蒿素。屠呦呦踏上的是爱迪生般的试错之路。如果屠呦呦在第一次研制失败后,选择“绕道”,又何来今天的辉煌成就,如果屠呦呦像年轻人一般躲避障碍,青蒿素何时才能被发现,所以面对人生的障碍,我们要勇往直前。

他一出生就被列为“可接受教育的智障儿童,又被父母遗弃,他本可以在福利院碌碌无为一生,但老师鼓励的话语改变了布朗的命运,战胜困难,迎接挑战,他决定加入演讲。他用左耳把粗暴的话记下来,把冷漠的推挡记下来,把所有泼进生命的冷水记下来,然后让他们沉积、凝结,轻轻开出一朵离“聪明”最近的惊世茧花,手上有茧那是辛苦劳作的证明,脚上有茧那是艰难跋涉的印记。如果布朗在被别人嘲笑后选择绕道,那么也许我们都不会认识这位演讲家—布朗。

山崖给了雄鹰断翅之痛,雄鹰才会有翱翔天际的王者姿态;冰雪给了寒梅削骨之痛,寒梅才会迎风傲雪;烈火给了凤凰焚身之痛,才会有涅槃重生的不死不灭。泰戈尔说过: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如果面对困难畏首畏尾,只会选择绕道前进,那人生便少了些激情、挑战,生活便失去原有的意义。

原野在《人生》一诗中这样写道:人生,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 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人生要尽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不可轻言放弃。

狭路相逢勇者胜,朝着目标,直道前行,战胜困难,收获成功。

作文跨越障碍的结尾(二)

中考作文结尾存在的问题

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那么,中考作文结尾存在哪些问题呢?

1.画蛇添足,哕嗦重复

例.同学们,相信微笑,相信明天。相信自己,那么你的未来将来是一片辉煌.将会永远充满阳光。

最后送给生活中正在为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未来而做着不懈努力的人们一句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微笑着面对生活》)

◆阅卷人语:结尾时说一些与内容无关的话,费力不讨好。“最后”后面的话多此一举。 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哕嗦几句,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公式化结尾,离题太远,不为中心服务。

2.自说自话,留有漏洞

例.今后的路还长,今后的路怎样走。这要靠自己,但是有一点我要告诉大家,今后遇到什么事,我们都不要说放弃,放弃不是最好的办法。(《千万别说放弃》节选)

◆阅卷人语:“我要告诉大家”居高临下。自说白话;“放弃不是最好的办法”观点错误。 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好像对全世界的人发口号,或者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3.游离话题,拖泥带水

例.“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这句话是不错的,一个人一定要有一个坚定的理想,只有有了一个坚定的理想.才会让你判断出自己所走的人生道路是否正确,而有一个正确的人生道路的方向,才会有一个全新的生活.让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我心中的那一盏明灯》节选)

◆阅卷人语:不知不觉地由“理想”这一话题游离到“如何走好人生路”了。

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淡了文章的主题。

4.有头无尾。虎头蛇尾

例4.看来,莲的魅力还真大啊!莲的魅力还不止这些呢,那就让我们去观赏莲,了解莲吧! ◆阅卷人语:“莲的魅力还真大”与“莲的魅力还不止这些呢”空洞,虎头蛇尾。

结尾时草草收兵,影响全篇文章的表达效果。

5.追求新式,画虎类犬

例.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爱。只是我们不善于发现爱而已,我们都为各自的事业或学业而来回奔波。对于生活中的爱。我们都漠然处之。现在,我真正明白了爱,花的花朵已悄悄在心底绽放,芳香四溢。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后记 ◆阅卷人语:作者为了追求新颖的形式加了一个“后记”,却不知“后记”内容转移话题,冲淡了主题。

写好写事文章的结尾,能为读者对文章

作文跨越障碍的结尾(三)

作文跨越障碍的结尾(四)

跨越障碍 轻松作文

长葛市职业高中 时春霞

作文,是写作者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写作者语文素养的高低。所以,作文就成了考量语文学习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如果要问今天的高中生,你最不喜欢的是什么,我想很多学生都会皱着眉头说:“作文,是作文”。如果要问语文老师,语文教学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我想很多老师都会一脸无奈地说:“作文,是作文。”是什么让学生与作文之间有了这样的隔膜,让老师与作文之间有了这样的困惑,问题出在哪里?

一、作文的目的过于功利化。

作文是什么,是表达和交流的需要,是表达写作者的体验、感受、思想、情感,通过文字告诉他人,同时也通过阅读别人的文字,感知、了解他人的思想和感情,并形成交流,互相启迪。而学校的作文训练的着眼点却是针对中考和高考的作文考题,对照每年的优秀作文,进行着一对一的专项训练。今年是话题作文,好,从入学开始就进行话题作文的训练,小标题的作文得了高分,好,学生全写小标题。今年材料作文,那就拿出各省的材料作文,也不管级段学生的特点,统一进行审题、结构套路、材料分类的训练。结果作文成了为应试而写,为应试而教,目标明确。作文目的的功利化最终导致作文学习的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的做法使学生不能言为心声,文从己出,表达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又怎么会喜欢作文,面对的是一片片缺少独特个性的千篇一律的文字,老师又怎会提起兴趣批阅?

二、学生的生活单调,情感苍白。

按理论说,现在的学生信息来源渠道广泛,各种传媒冲击视听,应该是见识广、思维活、情感丰富,但事实是,不在学校的时候,电视都用来看连续剧了,电脑都用来打游戏了,那些真正能够启迪心灵、激活思维、扩大视野的书籍却因为太耗费时间而被束之高阁了。在封闭的学校里,条件好的学校可以有图书馆让学生浏览,有电视等媒体让学生看看新闻。但,还要看学校有无这种意识。条件欠缺的学校,学生能够阅读得到的除了课本就是辅助资料,还有,就是每一个学校都存在的从初年级就开始的大密度的训练与高强度的考试。如此单一的生活内容,紧张得快节奏的生活,那容得学生的心灵有飞翔遨游的空间,思想向深处和广处延伸。一些有感情投入与人生思考的学生作文谈到学习就是苦累,谈到父母就是沉重的期望与深重的愧疚,谈到未来就是考上大学,更多的则是无病呻吟,不知所云。

实际上,很多文章语言的问题、思路的问题、主旨的问题其实是思维的问题、思想的问题、情感的问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试想,在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地方,一个生活中只有“课堂、食堂、寝室”只有“上课、做题、考试”的群体,如何能让文字在笔下富有生命、具有个性、充满灵性呢?

三、作文教学模式化。

记得有一年的某省的高考作文题目是“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个作文在当时招来了很多非议。原因就是作文命题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范围,特别是对于男生,这个题目过于女性化,不利于男生表达粗犷、含蓄的情感。对此,我也有同感。而相应的,受中考、高考命题左右的作文教学也偏向于进行同类作文的粘贴、复制。前几年话题作文时期,淡化文体,结果经过老师训练加工之后,学生的作文都成了“散文”。曾经有一位老师做了一个调研,让学生就一幅图画写三个小作文,一个是介绍画面的说明文,一个是想象故事的记叙文,一个是阐发感想的议论文。结果是

说明不是说明,记叙不是记叙,而议论也不是议论。这几年的作文比较侧重于材料作文,于是最佳立意的确定成了训练的重要一项,如有敢于发异声者,便是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作赌注。训练之后再看学生的文章,仿佛是看阅兵式,整齐划一,甚至语气都一样。

朱永新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求新。这种模式化的作文教学哪里是艺术,简直是在剔去个性,加工零件。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在本能上他们肯定是抵触的、拒绝的,对于老师而言,对于有艺术气质的老师而言,这样的作文教学自然也没有成就感可言。

四、作文写作脱离现实要求。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篇马克·吐温的文章印象深刻,这篇文章是通过一份账单的便讲述了一个起伏曲折的故事。这让我想起,我们的学生有几个会知道账单,有几个会写自荐信,有几个会写新闻。现实中生活需要的似乎他们都不会,而关于这些的写作训练,我们的作文写作中确实缺乏的。在历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不少就是靠实用文体的写作而得到高分,可见,无论是哪个实际的需要,对于实用文体的写作都是不容忽视的,当然,对于职业类的学生来说,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在我们作文写作中跨越这些障碍呢?

一、 从作文的初衷出发,培养兴趣。

余秋雨先生为上海出版社“‘太阳风’中学生作文系列”丛书写的序言题目就是“作文连着健康的生命”。说到底,作文的训练就是生命与生命表达与沟通的训练。一切为完成这一需要而必备的基本技术手段,都不能代替要表达的自我生命,都是为学生表达思想、交流情感这一需要服务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写发自内心的文章,写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是阅卷老师想听的话,不是无法传达出自己个性思想、性格的文字,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的体会到作文在表达交流中无法替代的妙处,才会把“要我写”转化成“我要写”。

具体的做法有很多,我经常用的一种是针对班级的学习生活,和学生公开交流我写的随感随笔、或是写给他们的信,学生可以用日记或周记的形势和我交流。一次,我班一位同学没有按照老师制定的计划完成背诵任务,我让他自己再制定一个计划,结果依旧没有完成。于是,我针对这种情况写了一篇文章,“谁能为你负责”。结果延伸出了很多的文章,那位同学的“我为自己羞愧”,其他同学的“为自己负责”,“为未来负责”,“其实并不难”等文章,观点明,思路清,表达准确,感情真挚。我知道,所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缘故。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愉悦孩子的心灵。

如何改变封闭学校学生生活的单调枯燥是每一个管理者都要面对和考虑的问题,如何让身在其中的学生心灵多一些触动而不至于麻木是以塑造心灵为己任的语文老师不能不考虑的。言为心声,心都是死的,文字怎么会活起来,作文怎么会生动起来。而所有这些离不开“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与作文直接挂钩的“读书活动”“作文竞赛”,也可以是间接相连的“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会”,还可以是“课前三分钟自由演讲”“课后三分钟总结”,读报时间的“新闻播报”“热点聚焦”“最新话题”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好奇、好胜、好玩的天性得到了舒展,那颗善感的心也会因此被激发、碰撞出生活的灵感、思想的火花。

我曾经在班级利用语文课堂举办班级朗诵会,这是一个现代诗歌学习过程中的临时性的活动,但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却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在朗诵有关汶川地震的诗篇时,很多学生声泪俱下。学生的日记“那一刻,我声泪俱下”“那一刻,

我懂得—–”情真意切,“我与诗歌一起飞翔”“与诗牵手”感悟新颖,“诗歌之美”“有声无声总相宜”则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我想,老辈们常说的“寓教于乐”就是指在活动中学习吧。

三、尊重写作个性,联系实际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作文跨越障碍的结尾 跨越障碍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