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通感作文(一)
通感作文(二)
通感作文(三)
课题 “ 表达·交流 综合实践” 通感·表现
课型 写 作
课时
上课日期 2012.09.28
城郊中学
孙 秀 一课时丽
九年级第二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通感·表现
课前预习:
对本单元所学课文进行再阅读,了解和学习各作品中用哪些感觉形象来生动丰富地表现音乐。
相关课程标准:
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要不断地进行训练,这对于培养思维的创造性程度、灵感可诱发程度以及广度,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写作中想象力的重要,延伸到“通感”和艺术表现中加以理解
2.实践通感、比喻等的运用,提高艺术表现力和鉴赏力。
3.品味运用语言形象创造的听觉、音乐形象的美感。
评价任务:
1.学会通感、比喻的运用。
2.互读文章,相互评价,推荐参加班级交流。
教学过程:
一、 感受通感之妙
上一单元作文课上,我们知道了作家的想象力实在令人惊叹,虚构也是小说家的看家本领。这一单元要学习想象的功用不仅在虚构故事上,还在于艺术表现上。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诗文,看作者用哪些感觉形象来生动丰富地表现音乐?(出示课件)
大弦嘈嘈如急雨( 听、 视 ), 小弦切切如私语( 听 )
嘈嘈切切错杂弹( 听 ), 大珠小珠落玉盘( 视 、听 ) 银瓶乍破水浆迸( 视、听 ), 铁骑突出刀枪鸣( 视、 听 ) 间关莺语花底滑( 听转视 ),
冰泉冷涩弦凝绝( 视转触、味 )
学生朗读、体会、交流。
教师小结:
这里所有的视听意象,妙处不仅在可视可听,而且在于,这些可视可听的信息(珍珠、银瓶、水浆、铁骑、莺语、花底、冰泉),都能够引起联想和记忆,这些在当时已经是与诗意结合在一起的传统意象。
我们再来欣赏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看作者用了哪些感觉来表现乐曲之美的。(出示课件)
昆山玉碎凤凰叫( 视、 听 ),芙蓉泣露香兰笑 (视、 听)
十二门前融冷光( 视、 触 ),二十三丝动紫皇(听、视)
女娲炼石补天处( 视 ),石破天惊逗秋雨(听、视)
梦入神山教神妪( 视 ),老鱼跳波瘦蛟舞(视 )
吴质不眠倚桂树( 视 ),露脚斜飞湿寒兔(视、触)
学生朗读、体会、交流。
教师小结:
李贺动了多种感觉来表现乐曲之美,与白居易一样,这些感觉都是美好的,如,昆山玉、凤凰、芙蓉、香兰、紫皇、桂树等。但也有一些看来和白居易不太
相同的意象,如:冷光、神妪、老鱼、瘦蛟等。在这里显现出李贺想象的独特,诗情的冷峻。
通过赏析我们知道了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来交互表现,增强形象的独特性,使不同感觉形象互相融通,这就是“通感”。
二.表现通感之美
第二单元以感悟艺术为主题,从本单元各篇表现音乐的文字了解用通感、比喻表现音乐的好处,评析各自的特点。学会使用通感、比喻。(出示课件)
1.“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在这段文字里,刘鹗用攀登泰山的景色来巧妙的比喻白妞那激越高亢的歌声。再如:“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这里作者用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的盘旋穿插来摹写白妞声音的宛转回环之美。在借用形象来描摹声音之后,作者又突发奇想,大胆的借用色彩来描摹声音:“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样,作者时而绘声,时而摹形,时而点色,把白妞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说书艺术淋漓尽致的展示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从多个角度展开丰富的想象,沉醉于作者精心构筑的绝妙的艺术境界中。
2.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其实古诗文中也有,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有《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4.油菜花给遍野铺满黄金,紫云英染得满地艳红,软风里吹送着青草的香气。这里用感官直接描写的句子,感觉互补沟通。
学生朗读、体会、交流。
教师小结:通常用感觉描写景物,感觉是互不转换的,即通过视觉描写所见,通过听觉描写所闻,如 第4例。而通感则不然,它可嗅出色彩,听到气味,看到声音。要体会通感手法的作用,首先要比较其与一般用感官描写之间的区别。通感中之一是“听声类形,以声类声。通感还有曲喻的作用。曲喻是由一个比喻转到另一种感觉。
比喻和通感有共同之处,都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都常常用“仿佛”“如”把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形式上很相像,但比喻和通感不是同一种修辞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点区别:
(1)目的作用不同:比喻侧重于形似,是为了把抽象的说得具体,把生疏的说得熟悉,把深奥的说得通俗;通感不具备这个特点,他侧重于神似。例如,把“塘中的月色”比喻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并没有比原来更具体、更熟悉、更通俗。
(2)感受的侧重点不同:比喻,着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运用比喻是为了唤起大家共同的感受;通感,着重从个人角度考虑,运用通感是为了表达作家在特定条件下的个人的一种特殊感受。
(3)文体色彩不同:比喻适合于一般文体,通感具有较浓的文学书面语色彩。
三.创作通感之妙
学生当堂完成作文片段(出示课件)
1.父亲的亲切话语。2.老师的眼神。3幸福。4花香。5落叶。(任选一个)
四.展示通感之美 展示作品,评价哪些句子运用了通感?
1.学生完成作文片断后,四人为一小组,互读文章,相互评价,小组内推荐最好的一篇,准备参加班级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小组间活动。
2.在班级中选取较好的三篇文章利用实物展台投影,教师点评一篇,学生点评一篇,第三篇由作者自评。
五、小结课堂,作业布置
学生课下完成作文(出示课件)
请以《早晨(黄昏)的树林》《田野.》《秋声》《街市》《暴风骤雨》等为题(选一或自拟),写一篇以听觉(或嗅觉、触觉)形象为主的短文。
要求:1.注意通感和比喻的运用。
2.短文600字以上。
教学反思:
1. 这节课的亮点是充分利用教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这样边读边抛,书本越读越薄,去粗取精,把握了要点,吸取了有益的核心东西。抓住书的骨肉,抛掉书的皮毛。”
2. 本节课注重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阅读的文本是教科书,引导学生结合
教学目标去完成,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 不足之处:如果把通感的例子多举几个会更好,把通感知识再点拨一下,把如何训练想象再点拨就会更全面了。
通感作文(四)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请看:
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又如: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这一连串的比喻无不是从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描摹出荷塘与月色交融在一起,其幽雅、朦胧、幽静的物态之美栩栩如生地展出来。因此,比喻的特点主要在于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而通感主要在感觉器官的转移上。
不过,通感的修辞手法常常是以“兼格”的修辞样式出现的。即一种修辞格之中包含了另一类修辞格,形成了主格和次格(或“副格”)两种修辞格兼用的现象。例如:
(1)“通感+比喻”格。例如,“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句中兼用通感和比喻两种修辞格,主格为“通感”,副格是“比喻”。
(2)“通感+拟人”格。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兼用通感和拟人两种修辞格,用拟人的手法勾连起两种相通的感觉。
总之,通感艺术审美观照的艺术对象,从现实的感觉与想象中的另一种感觉的相互沟通,再造形象之美,并让读者从中获得艺术的无穷魅力。值得注意的是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既使得感觉器官得到“沟通”,又得给读者受到艺术“感悟”,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来。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经典通感语句赏析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详细解释如下:
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可见,通感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就象你看着满园的春色,会哼起“春之歌”一样。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了通感。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通感哲学基础就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有关通感的句子,一般人只是注意到了“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两句。这两句,历来被奉为近代文学应用通感的典范。第一句中,感官对“清香”的嗅觉和“歌声”的听觉构成了通感。由比喻构成的通感,要有相似点,那就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因为是“缕缕”和“渺茫”。作者在描写时打破了常规,把“声”、“香”联系起来,使嗅觉与听觉沟通。这样,就会调动起读者的生活经验,使之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作者用“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唤起人内心微妙地情感,使两种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地沟通。第二句中,视觉的“光和影”与听觉的“的旋律”、“名曲”构成了通感。用“旋律”、“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不能把通感简单理解为感官的转移,这种理解没有什么意思,更不足于说明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美感。“塘中的月色”的光和影的和谐,本来就是在满足现有的视觉体验之外,同时还满足着审美主体的听觉体验,这两种审美体验是同时交互着进行,而不是由一端到另一端的静止不动。
实际上在《荷塘月色》中还有几处通感的句子。比如:“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个句子的本体应该是在分号之前的那个分句。“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的视觉,和朦胧的梦境构成通感。联系前边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朦胧的月光、薄薄的青雾,使月下荷塘如同世外梦幻的仙境,作者的心才能够暂时得到宁静,才能排遣内心的彷徨和苦闷,从而透露出淡淡的喜悦。还有,“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满月”的“朗照”是“酣眠”,痛快淋漓;“淡淡的云”遮月,是别有风味的小睡。在这里,视觉和妙不可言的生理感受构了通感。在这奇妙的意境里,作者表达了暂得“宁静”的心理体验,既表现得委婉含蓄,又表现得淋漓尽致。夜游荷塘、观赏月色本身就是作者“小睡”时的解脱。生活中有了景致,才会有了情思;有了满怀的情思,才会有如此的妙笔。《荷塘月色》及其神妙的通感手法,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早已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也就是说,作者能调动读者长期积累起来的各个生活方面的经验,让我们去揣度、体会那难于直接描述的事物,达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共鸣,让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的真切、深刻的艺术感受。《荷塘月色》多处通感的运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型范例,它有着的深厚的心理学和美学理论的基础。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虽有分工,但是它们感受能够相通,人类的形象思维是一个整体,同时也离不开抽象思维。文学艺术是间接造型的语言艺术,我们的感官去感知它塑造的艺术形象时,理当可以彼此相通。朱自清先生在感受“月下的荷塘”和“荷塘的月色”的美景时,调动了自己的诸多感官,全身心的投入到“独处”的心灵感受和现实与内心构成的独特意境之中,当直觉到一种感官不够用时,就自然地借助于其他感官的帮助和补充。
作者把嗅觉感受的“清香”和视觉感受的“和谐的光与影”都移之于听觉,把朦胧的月色和透着薄纱的景物的奇特视觉,移之于梦境,而这种梦境又如此的依稀和酣畅……。可见,朱自清先生对生活与艺术有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但他并没有把个人的观点、趣味强加于读者身上,而是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凭借读者每个人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去形成独特的艺术形象。
总之,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以通感的多处独特的运用,给人以奇丽的心灵感受,美哉!
然而,我们更深一步的探讨,文艺作品的“通感”手法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它的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基础是什么?有人把不太懂音乐的人戏称“乐盲”,音乐是用来听的,怎么不叫“乐聋”呢?看来,这里强调了听觉和视觉是相同的,并且强调了视觉的形象在理解音乐的上重要性。张爱玲在《谈音乐》中说:“气味总是暂时,偶尔的,长久嗅着,既使可能,也受不了。所以气味到底是小趣味。而颜色,有了个颜色就有在那里了,使人安心。颜色和气味的愉快也许和这有关系。不像音乐,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到哪里,似乎谁都不能确定,而且才到就已经过去了,跟着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音乐的记忆和理解需要靠视觉形象的记忆。人的感官,人的感觉和知觉,在形成表象时,就是一个互相感应的相通过程。“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就说明了各个感觉器官,如果不能“通感”,就不能对一个事物作出正确的全面地反映。而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就是把这种“通感”有意识的自觉地运用,从而使各种感官着达到全面的心理感受,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实际上,人的审美体验,也必须调动各种感官并且要使他们相通,否则就不能产生美感。有人常常说,看景不如听景,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现实的景
物不美,而是我们缺少领悟;美”的;通感”。审美活动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突出地强调;通感”。所以,研究艺术,人们往往喜欢让感官们弥漫一气,探究起色、味、音,眼、鼻,耳的;通感”关系来。讨论大都离不开对;通感”的阐释。许多时候,我们把通感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譬如我们上文分析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感往往和比喻相连结,一个;像”字就是一座桥,使听觉、视觉、嗅觉和梦境之间得以自然而自如的转化,转化的基础在我们的智力结构。爱伦·坡说,光谱中的橙色光线和蚊蚋的嘈嘈之声,给他的感觉几乎相同,只因我们的感官就是一个共鸣腔。由此可见,;通感”不仅是一种艺术手法,而且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本然的规律,以至于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万能钥匙。实际上,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都具有;通感”情结,在强烈的摄人魂魄的审美形式外,其作品的形式美在人们心理上造成的联觉通感,可以使人们在审美愉悦中完成观念变革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通感作文 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