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背影,朱自清
朱自清《背影》赏析
????????朱自清的高风亮节,赢得了人民的敬仰,赢得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到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1928年后,主要从事文艺批评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1931年到英国留学,次年回国,继任清华大学教授。
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隽永的艺术风格。《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他后期的散文文字更加洗炼和成熟,更加接近口语,但是缺少他前期散文动人的情致。
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内迁,任西南联大教授。现实使他逐步确立了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胜利回京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群众运动和学生运动。他在贫病交加的处境下不买美国“救济粮”,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人所尊敬。
朱自清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事。
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
段落大意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1.第一部分(第一段):
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开
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
第一层(从“那年冬天”到“我们便同行”):
交代这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从到南京时”到“……太聪明了”):
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从“我说道”到“……又来了”):
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3.第三部分(最后一段):
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
主题思想
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
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
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
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背影》记写的事情非常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情是很平常的,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文章记写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这种社会虽然早已不存在了,但记写的情景,对我们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依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作用。
写作特点
这
《背影》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背影》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背影》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没有《背影》语言的明丽典雅、古朴质实,就没有《背影》的一切风采。
2.简洁:
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除了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
3.朴实:
《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
通“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4.感人
语言平实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是文章语言又一特色。全
文中出现文言的原因:作者有很深的文言基础,当时的语体文中常有夹入文言词句的情况,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文章中使用文言词句,可能也与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有关,
例如不说“失业”或“丢了差使”,
而说“赋闲”,似乎“赋闲”不象“失业”那样刺耳和使人难堪,有失体面;最后一节既因父亲来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见真实,也因所表达的尽是家庭和父亲的困境和沧凉的心情与复杂的感受,所以也用了许多文言词句,这也笼上了一层时代赋予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殊语言色彩。
在写法上,《背影》的主要特点是白描,作者写父亲的背影,描写那买桔子时过铁道的场面,完全用白描的手法。
所谓白描,照我的理解,就是不??设喻,不加形容和修饰,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写出来,给读者以身临目击之感。换句话说,白描是用叙述的方法进行描写,达到再现实景的艺术效果。
《背影》中作者白描的技巧很高。请读下边的文字: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父亲的背影,儿子是太熟悉了。但这次要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
作者记写了当时父亲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着重描绘了过铁道的情景。
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
作者没有什么形容的笔墨,也不去渲染它,用极朴实的文字,却生动地勾画了父亲的形象。
那父亲送行的一幕,是发生在八年前。作者用白描的文字,极为传神地把当时的动人情景再现出来,我们不能不佩服朱自清的描写技巧。这种笔墨,乍看似“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起笔似觉平淡,实际上却在平淡中显露新奇:
为什么“我”最不能忘记的不是父亲的音容笑貌,而竟是他的“背影”呢?这就造成了悬念,使读者急于要追读下去,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追叙。“不相见”三个字也颇具深意,读到后面就会明白。
第一次流泪,是悲哀。
因为作者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北京赶到徐州跟父亲一起奔丧,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才不禁潸然泪下。
一般而论,人若处在贫困潦倒和无可奈何之中,往往寄幻想于外力的恩赐,希望化险为夷,又重新踏上坦途。父亲被生活所逼迫,故怀着“天无绝人之路”的侥幸心理,要到南京去找差事。实际上,由于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又加上军阀的连年混战,使得广大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在饿殍盈野、难民云集的时势下要想找个差事,比登天还难!
在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变卖典质还旧债,又借新债办丧事,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里,父亲出外谋事,儿子离家读书,真是一次悲伤的离别。这些交代讲明了这次父子分别的背景,为写“背影”,渲染了悲凉哀愁的气氛。对深化主题起到了成功的铺垫作用。在文中这样的铺垫还很多。如描绘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之前,先写父亲亲自送儿子到车站,照看行李、拣定座位、嘱托茶房,写这些细心照料为下文具体描绘“背影”作了铺垫。
南京“勾留”不是本文所要叙写的主要内容,况且作者本也无心“游逛”,因此只一笔带过。
到了浦口车站,父亲忙着为“我”照看行李,又为“我”雇请脚夫,还亲自送“我”上车,并拣定一张座位。已经照顾得如此细微周详,父亲还有点牵肠挂肚,于是又不厌其烦地向“我”嘱咐一大堆像叮嘱从来未出过远门的稚童那样的话语,以致“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作者如此细针密线地描绘父亲的行动、语言、性格,突出了父亲对“我”的体贴和关怀,把一个慈父的形象真真切切地树立起来了
对父亲爱子的至情,“我”当时竟未能领悟到,以为都是平凡琐事,“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现在省悟到父亲待自己的许多好处,这才自责“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自责,说明真正理解了父亲的爱。表现一种恨自己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的内疚之
父亲已经送我上车,什么都关照到了,我也劝父亲“你走吧”,父亲又有要事,但还要去买几个橘子,父亲就是这样疼爱儿子。
买橘子为什么感人?
因为父亲穿行铁道爬上爬下相当费劲。行文至此,在平实中又见曲折,把文章推向抒情的高潮。
“我”的第一“看”,从看中担心父亲的艰难,是预示着下一步的“看”。“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我”边看边想:走到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爬上,父亲是个胖子,自然费事。这样,既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又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以便烘托其困难辛苦。
父亲买桔子为什么费劲?作者先作了交代。句句都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一定要穿过铁道?因为卖东西的是在那边月台的栅栏外。为什么穿过铁道费事?一则“须跳下去又爬上去”,二则父亲是一个胖子。
重点描写,细致刻画。写看见的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语句不多,但饱含深情,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在这父子即将远别的特定情境下,父亲那熟悉的穿戴,才那样引起作者的注目;他那劳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样感人至深,给作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我”的第三“看”,是饱含着热泪,热泪欲滴和热泪下落的“看”。“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泪眼模糊中的背影,这是爱子敬父感情升化的背影。
这里,对前面具体观察作了简要概括,是储积力量带有深厚感情的落笔点题。这里,用视觉中的背影和触动中的泪下,表现我的心理活动,以此烘托父亲买桔行为的特殊效果。
第二次流泪,因为感动。
父亲的形象最为感人的地方,表现在他老态蹒跚地为“我”来回买橘子,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达到了最高点。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为之流泪?
这个背影写得所以感人,还因为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情。作者当时是20岁的人了,上文又几次写到自己对父亲的行事不以为然的心理,而现在“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正是因为这背影太感人了。这种父子间的感情是十分动人的。用亲子的感情最能有力的烘托父亲的爱。这一笔特别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当时作者想到的一定很多,但是一概不写,只用眼泪烘托这感人的背影。
“怕”:怕父亲见了伤心;怕别人见了呢?难为情吧。
在写父亲返回时,对于过铁道、爬月台的情景不再详述,代之以父亲“散放”、“抱起”橘子的动作,来表现上下月台的过程,父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他把橘子放下又抱起,一点也不怕麻烦。这样写使文章富于变化,避免了重复。用“抱起”和“散放”,还表明所买橘子之多。
他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用几番辛苦买来的橘子,连一个也不品尝,全部留给儿子受用,并因此感到很轻松。在父亲的心目中,儿子就是一切了!这里,慈父爱子的至情,被揭示得淋漓尽致。这“衣上的泥土”又补充了前面爬上爬下时的形象。
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这一句又道出了为什么父亲不肯让我去偏要自己去的道理: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觉踏实满足。同时,作者不是通过对话而是通过动作刻画人物心理、感情,表现父亲虽说心情沉重,但因为怕儿子难过,只得强抑离愁,“扑扑衣上的泥土”故意显出“心里很轻松似的”。
最后的告别主要用语言描写,写直到分手时,父亲又对儿子叮嘱:“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最后又几步一回头,嘱咐我:“进去吧,里边没人。”这时还一直为儿子在旅途上的安全而分心。叮咛的话语,虽朴朴实实,但感情深沉。
“混入”,准确,因为车站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这样一位至情至善、爱子如命的父亲,当他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时候,作者当然潸然泪下了。
末了再提背影,对父亲已有了深切的理解,这回的分别就感到特别的怜惜、怅惘、依恋,以“我的眼泪又来了”结束这一段,更增添了背影的感人力量。
淡淡的哀愁,此处可见一斑。少年,即现在说的“青年”。??
父亲外出谋生,东奔西走,结果家中光景还是“一日不如一日”,“老境却如此颓唐!”据作者在《笑的历史》一文中说:当时家里负债累累,“连利钱也不能够按期付了,大家便都不肯借了;而且都来讨利钱、讨本钱了”。由此可以看到当时在中外反动派压榨下的小有产者虽屡经挣扎仍不免破产的可悲境遇。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这几句照应开头,父子俩虽相隔千山万水,但心有灵犀一点通。特别是父亲,不仅惦记着儿子,而且还惦记着孙子。
读到这里,我们才了解父亲百般爱“我”的全部用意。近两年来父亲之爱“我”,除了人的本性之外,社会给他无情的压力和磨难,也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父亲在贫穷拮据之中,回顾自己一生的坎坷历程,原来尚能“独立支持”的小康之家,随着时间的流逝,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至破产了,这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呀!痛定思痛,既不敢回首往事,又不敢瞻望前途。
希望在哪里?光明在哪里?饱尝人生痛苦与目睹世态炎凉的父亲,只得靠儿孙们出人头地,寄殷切希望于未来了。
儿子第三次落泪,是伤心之泪。
以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的父亲的“背影”结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文艺知识》连丛,第一集之三)
作者这几句话,不仅告诉了我们《背影》写作的契机,而且说明这篇散文是完全写实的,说不到意境上去。以白描的文字,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是本文取得成功的原因。朱自清对父亲的爱,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都在具体的叙述和描写中表现出来。这感情真挚、强烈,又表现得恰到好处,父子间的至情被作者记写得那么动人,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这怕是《背影》长久不被忘记的原因。我们分析《背影》,用不着去探求它的意境之类,抓住内容的真实和感情的真切,就能深入了解本文的好处。一个“真”字,是把握全篇的一把钥匙。
【篇二】背影,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背影》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乱七八糟的样子)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没有职业在家闲着)。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犹豫)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吗?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筷子)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925年10月在北京
【篇三】背影,朱自清
朱自清《背影》优秀教案
背 影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3.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教学难点:
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方法:
点拨法、勾画圈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自己的故事与父亲的故事导入,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读不懂,直到他们真正长大,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它时,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一同感受这一熟悉的而又陌生的、清晰的而又模糊的“背影”所表现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共同体会父子深情。
二、作者简介
我们在七年级时学过他的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春》,对于作者的相关情况应该是有所了解了。请大家看到课文的注释部分,这里有朱自清的相关资料,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一生之中共著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26种,约二百多万字。《背影》是他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他的文章大都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这篇《背影》写于1925年,作者28岁,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那年冬天”就是指1917年冬。
三、检查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识记字词写法。
交卸(xiè) 奔丧(sāng) 狼藉(jí) 簌簌(sù) 典质(zhì) 赋(fù)闲 颓(tuí)唐(táng) 琐(suǒ)屑(xiè) 差(chāi)使(shi) 勾(gōu)留(liú) 拣(jiǎn) 搀(chān) 蹒(pán)跚(shān)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段)开篇点题,写“我”对父亲背影难以忘怀,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2-6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三部分:(7段)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背影”,抒发怀念发亲之情。
2.找出本文的文眼。
明确: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3.“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在时候?什么地点?当时见面的情景如何? 明确:两年前的冬天
背景:a、祖母死了 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4.作者是通过“背影”这一特殊角度来表达“父爱”的,那么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景下的背影?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
明确:思背影———思念父亲
望背影———望父买橘
别背影———父子分别
念背影———别后怀念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四次背影)
二、赏析课文,领悟深情
1、四次出现“背影”,作者重点刻画的是哪一次?
明确:作者着重刻画的是“望背影”。
重点赏读第六段,圈点勾画出对父亲进行描写的语句。分析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挚感情。注意父亲穿着、动作、语言以及背后的深厚感情。也可以不限制让学生品读,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与学生展开对话,
a、父亲的穿戴 黑、深青 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b、走路的姿势 蹒跚 年龄大,腿脚不便 c、爬月台时的动作 探、攀、缩、倾 行动不便,艰难
2、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说的四句话: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明确: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明确: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也看在眼里,自己费点事,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
明确: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④“进去吧,里边没人。”
明确: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3、找出文章中作者的四次流泪,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流的泪?
①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悲哀之泪
②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感动之泪
③与父分别,惜别背影 ——–伤心之泪
④泪光莹莹,再现背影 ——–伤心之泪
三、合作探究,升华主旨
小组讨论文章的主旨大意。
明确:课文通过追忆作者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父亲形象,表达出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也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四、聆听《父亲》,感悟艰辛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
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五、扩展延伸,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亲任性过,误解过.请以 “爸爸,我想对您说” 为开头给你的父亲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课下整理成书信,写给父亲。
附: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思
望 别
念
【篇四】背影,朱自清
朱自清《背影》创作背景
朱自清《背影》创作背景
朱自清父亲朱鸿均为了自己一个人的欢娱,在官纳妾、气死母亲
1917年冬天朱自清的祖母去世。当时他的父亲朱鸿均在徐州任烟酒公卖局长的差事卸。作者从北京赶至徐州随父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与他父亲同车至浦口车站分手。从文本看朱自清是抒写了在父病后不能侍候左右的歉疚进而表达作为儿子对父亲的眷念之。但是还有一个朱自清内衷的秘密:这就是朱自清想借此回忆使父子矛盾和解。
朱自清对其父的纳妾很有意见内心很有不满绪。加上妻子嫁到朱家后蒙受公婆尤其是作者庶母的委屈父亲还经常写信给朱自清说儿媳的不是;儿子不仅不批评媳妇反而写了记实小说《笑的历史》揭露了封建家庭礼教的苛严。这两方面的原因造了长时间的父子不和。
1923年上半年,为缓解父子矛盾,朱自清一度回到家乡扬州教书。由于他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很让他的父亲失望,加上当时朱自清父亲失业在家,缺少了经济来源,生活拮据,心中十分郁闷不快。朱自清教书的收入也不多,还有自己的家庭负担比较重,给父亲的钱就少了些。于是,他就臆测是儿子变心,还有后妻的撺掇,就把自己内心不快都发泄到儿子身上。发生了父亲通过校长把儿子朱自清薪水全部给支走的事情,而且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个月。如此一来,朱自清自己一家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之中,他不得不靠向朋友举债度日。从此,父子反目成仇,形同路人。其时,朱自清正好接到清华大学的邀他去任教的信函,学期一结束,他就辟下妻儿,独自一人动身北上北京就职。这便是《背影》开头讲到两年余里和父亲不相见的原由
事实也正如朱自清所愿。据朱国华的回忆《背影》在的00期《文学周报》上发表之后作者把这篇散文特地从北京寄到扬州东关街路北仁丰里的老宅;父亲看过后很激动立即跑到楼上一字一句地读给朱自清的母亲听。从此父子“尽释前嫌”。
“《背影》记叙的是1917年冬天的事。”
关于“交卸”与“奔丧”
“1916年,我家境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非常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他上北京大学读书。自清离别新婚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独自北上,这以后不久,父亲的公卖局长职交卸了,他老人家特地关照我:不要写信把这些琐事告诉大哥,以免他学习分心。然而,大哥对家道日下的境遇已有所知。当时,北大学生应先读两年预科以后,才能再报本科。自清为早日完成学业,减轻父亲负担,将‘自华’改为‘自清’,提前一年混入本科考场,免去了一年的预科学习。”
几乎与此同时,家中又发生了一系列变故,祖母去世,二哥即将中学毕业,
想考大学,都要花费一笔不少的钱。父亲设法变卖了一些家产,又在扬州借了一些高利贷,为祖母办了丧事,对二哥物华上交大的愿望,却是再也无力成全了。二哥成绩优异,志愿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父亲无论如何不同意,理由是家中拿不出学费,并建议他报考南京高等师范,因为这所学校既不要学费,又不要膳费。物华心里很不满意,却又无可奈何。正在这时,自清接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与父亲同路奔丧回扬州。只有在这时,自清才真正感到家境的凄凉:父亲的差使交卸了,一切丧事费用均靠借债和变卖典质;花厅上只剩下几幅清人字画,一张竹帘。往日的巨大古钟、朱红胆瓶、碧玉如意、板桥手迹早已进了当铺,满院枯枝败叶,一派萧条景象。自清凝视着微微发胖而显龙钟之态的父亲、老实巴结的母亲和一群弟妹,心情十分沉重,他轻轻叹了一口气,拉着我的手说:‘我要争取再早一年毕业。’”
关于“买桔子”与“紫毛大衣”
“文中所记买桔子等细节,使每个读者难以忘怀,对于我来说,就更理解其深意了。在过去的日子里,不要说几个桔子,就是金桔子、银桔子也不稀罕。然而,此时的父亲已是负债累累,囊空如洗,这一堆朱红的桔子便不同寻常了。读过《背影》的人,可能还会注意到父亲的穿戴是这样的: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与些相对照的是:自清大哥却带着一件较为华美的紫毛皮大衣。此时,一方面为服孝,一方面是由于把所有的贵重衣物全部变卖了,但父亲却在这样的情况下,给自清定做了一件紫毛大衣,并亲自为他铺在座位上,以期抵御北国的风寒。”
《背影》发表之后
“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象猛然放射出光彩。
“父亲在看到《背影》的几年后,便去世了。”
【篇五】背影,朱自清
朱自清《背影》的十六种导入法
朱自清《背影》的十六种导入法
1.析题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文章的题目上做文章,分析标题含义,引起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三言两语直切正题。 例.《背影》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板书课题,作者)请大家齐读两遍课题,揣摩揣摩,这个题目告诉了你什么。 生:(齐读两遍,一生举手)这个题目点明了所写内容。 师:同学们能从“背影”二字中联想到什么吗? 生:我联想到了人的背影,朋友的背影。 师:很好!那么朱自清的《背影》与你们所想的背影有哪些不同呢?请大家采用观其大略的跳读法,快速识别文中描写背影的词句,标出描写背影的段落。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2.悬念法 通过有目的,有方向的设置疑问,留下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化学生释疑而探索的心态。这种方法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丢弃一切私心杂念,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 例.《背影》 本文写于1925年 10月,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怎样的呢?又与本文的基调有何关系呢?。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文中的那些语句能够体现呢?作者又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的呢? 学习之后我们可得到回答。这篇文章是举世闻名的著作,情深,意深,含蓄,深沉,必须认真阅读,积极思索,好好领会。
3.温故法 用已知知识做铺垫,促进知识的延伸,顺势过渡。这种方法注重知识衔接,一举多得,极有实用价值。 例.好,我们开始上课。
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到第三页彩图。图上的这位人物是谁,大家知道吗?
对,是朱自清。那我们学习曾经学习过他的一篇什么课文啊?
对,《春》。好,在学习《春》的时候,我们已经向大家介绍了朱自清,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好吗?
(学生回答)很好,看来大家掌握的不错。(补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五岁时去了扬州,在那里时间较长,所以说他是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
朱自清有很多散文,他的散文第一次结集时,是以《背影》作为他的整部散文集的名字的。可以看得出来,他自己对《背影》这篇散文也是比较看好的。可以说,《背影》是能够让我们终生受益的一篇散文。
《背影》到底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为什么会这么有名?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开,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4.音乐法 就是借助于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歌曲作为导入的途径。这种方法灵活多变,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并能克服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
在进入新课之前,可以放一段音乐,饱含深情地吟诵一首歌曲的歌词,以创设一种情境,激发、感染学生的情绪,增强讲课的感染力,提高听课效果,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
讲《背影》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有这样几句歌词: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
”5.引用法利用诗,词名篇或名人名言引入,生动活泼,知识性强,它充分利用诗,词,名言自身知识凝练,意境优美的特点,能顺利导入佳境,极具艺术魅力。“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孟郊的《游子吟》。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古诗。千百年来歌颂母亲的作品层出不穷,而讴歌父亲的作品却少之又少。难道父亲就不爱自己的子女吗?当然不是,只是父爱可能比母爱更深沉,含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父子深情的著名散文《背影》。
6.渲染法 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优势,精心组织一段含义深刻,意味隽永,充满激情的语言,渲染气氛,捕捉学生的思维并加以引导。这种方法感情真挚而浓烈,极具吸引力。 师:同学们,有人请你们给他照张像,大家觉得应该摄下他的正面、侧面还是背面呢?背影,朱自清
生:当然是照正面了!
师:大家的想法为众多摄影师所认同并经常采用。其实,许多作家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也像大家这样常作正面描写。可是,现代著名散文家和诗人朱自清先生在给父爱“定格”时,却别具匠心地“摄下”了他父亲的背影。就是这个背影,几十年来感动了无数记者,令许多人泪湿衣衫。那是作者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到的背影呢?作者又是怎样描画这个背影的呢?让我们在学习《背影》这篇散文的过程中去解答这些问题吧!
7.实物法 借助实物引入,简洁直观,易于为学生接受,并能增强真实感。这一方法在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例。《背影》 师:(把一张一位父亲的背影图片放在幻灯片上,指着幻灯片)请大家看下幻灯片,大家看了幻灯片 ,你们想到了什么?
8.谈话法 上课伊始,不急于立即阅读,而是从远处着眼,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不知不觉中引入正题。这种方法使人感觉亲切,有利于师生间的双向交流,给人水到渠成之感。
今天要开始学习《背影》,如何让初一新生理解文章中“父慈子孝”的主题呢?几经选择后,我决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导入课文。
初一新生刚刚开始住校生活,大家都很想家,可除了哭他们没有找到一个适合的可以抒发思念之情的切入点。
上课之初我问大家是谁送你们来学校的,学生积极的回答。“谁能给我介绍一下,爸爸或妈妈陪你来时的情形!”一婷(化名)先回答:“我妈送我来,一边走一边说,不能耍小脾气,每天洗完脸把脸盆洗干净,把床铺收拾干净,比平时啰嗦多了。。。。”学生面带微笑的讲解,好像是个笑话。我没有评价静静的听着。接下来晓婕(化名)介绍他的爸爸:“爸爸送我来时丢三落四,先是自己去开会,一会儿又来叫我说开会也需要带上孩子,然后帮我抱被子,我只背着书包,到宿舍帮我套被罩,爸爸在家从来没干过这样的事情,还向同学的妈妈学习,一起帮我弄,告诉我好好学习。。。。。我从来没有感觉到爸爸这啰嗦。。。。”晓婕有些眼圈红了,其他同学有的已经哭了,包括刚才讲“笑话”的一婷。看见时机已经成熟,我便开始引导学生,“你们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这么啰嗦吗?”“他们担心我”“他们自我”“他们关心我”。。。。“听着你们的表述,看着你们的表情。老师知道你们已经开始理解父母对你们的关爱,你们长大了,这一点你们做的比文学大家朱自清好,因为朱自清理解父亲需要两年多,你们需要一星期,作者是在22岁时理解了父亲,你们是在13岁,这比作者整整提前9年,你们真的成熟了,所以在理解文章上我们已经具备了感情基础,那我们再学习一下朱自清是如何将这种理解与思念的感情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也希望你们在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思念时也有更好的表现。”
带着这样的感情基调,我想学生理解文章时会更准确,没有哪一种导入比共鸣效果更好
9.明确目的法 在阅读之前交代学习目的,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使得一堂课的学习有着极强的针对性。 例.《背影》 师:学习本文的目的任务是: (1)正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本文的特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进而理解散文“形”与“神”相辅相成的关系。 (2)研究作者简洁清丽的语言特点。 (3)了解作者的生平简历以及写作本文的背景。 (4)掌握10个词的读音与用法。目的明确了吗? 生:明确了。
10.背景介绍法 有些文章其中心之所以较难理解,关键就在于背景的复杂或年代的久远,因此,在授课之始介绍背景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就有些文章而言,其背景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绝佳材料。 例.《背影》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11.作者简评法 语文课本中的选文多为名家手笔,作者中不乏光耀文坛的巨匠,初露头角的新秀,也有曾为人类,国家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其中的优秀者其探求人生真谛及真理的勇气,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为人们所景仰。教师在授课之初,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1916年中学毕业后,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 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背影》被编入初2语文课本。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背影,朱自清
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 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 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朱自清病逝后,安葬在香山附近的万安公墓,墓碑上镌刻着“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1990年,其夫人陈竹隐去世,与先生合葬在一起。
12.检查预习法 预习是语文教学中的必要环节,预习必须进行检查,否则就将流于形式。预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检查的形式也应灵活多变。这一方法可以对学生起督促作用,同时也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对策。 例.《背影》 师:今天我们学习《背影》。前天我曾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两遍,读过了没有?(学生:读过了。)是不是出声诵读了?(学生齐声答道:是。)都动口了,很好。我来提两个小问题,看看我们除了动口,还有没有动过心思。 师:这篇文章是什么时候写的? 生:(齐声)1925年。 师:写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一部分学生:写的是一位父亲在车站送别儿子的事。老师:描写送别场面的文章有很多,那么朱自清的背影有与其他描写父爱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好的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3.联系时事法 知识贵在“新”,一两则近期的新闻无疑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无形之中也拉近了语文和生活的距离。
14.故事启情法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以此法导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入境极快。 师:有一篇题为《儿子眼中的父亲》的文章,流传甚广,我们一起来看看。(点击课件)
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 “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师:看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
生1:我明白了对爸爸的看法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同。
生2:我明白了有些东西,失去了才懂得它的珍贵。
师:确实如此啊,虽亲近如父子,但有些东西,只有在时过境迁以后,才看得更明白,懂得更深刻。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看他是如何理解父亲、领悟父爱的。
15.明知故问法 明知故问而不露声色,或是故作“憨态”寻根究底,而学生一本正经地为老师排忧解难,这必然会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
16.内容预想法 课文的题目往往能为读者提供至关重要的阅读信息。授课之初,不急于接触课文内容,而是首先在课文题目上做文章,即借助题目预想课文内容,以待阅读课文时对自己的预想加以检验。这种方法能大大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能在事理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教学中取得极佳的效果。 当然,导入的方法还不止以上提到的这些,但是大家仍可以从中领略到导入艺术的丰富多彩。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这些导入方法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设计导入的过程中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总之,导入绝非雕虫小技,不足挂齿,而应该把它看成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归根结底,设计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兴趣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皮亚杰说过:“所有智能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对于这一点,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深有体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谓经验之谈。至于卢梭的论述就更为精辟,他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经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以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艺术深入研究的过程中,万万不可忽视对导语艺术的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绚丽多彩,展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篇六】背影,朱自清
浅谈朱自清《背影》的人文主义情怀
浅谈朱自清《背影》的人文主义情怀
复旦大学 东方剑
【摘 要】: 父爱如山, 是深沉的, 是厚重的, 自古以来为人称颂。该文以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背影》为材料进行分析, 借车站送别时父亲为“我”买橘子的情节,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紧扣“背影”这条线索,着重对文中父亲的描写展开论述。虽然面对天灾人祸,在厄运面前有过痛苦挣扎与命运作斗争以及人情冷暖的反抗,但更多的是显露出父子之间的凄凉而又辛酸的爱。该文围绕父爱这个主题展开论述,透析了作者在
字里行间中所蕴含着的人文主义情怀。
【关键词】 :朱自清;《背影》;父爱;人文主义情怀
一、《背影》的主题
《背影》写于20世纪20年代。文章写的是在车站父亲为儿子送别时买橘子的片段 , 从中可以感受到父亲给儿子所带来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浓浓的爱, 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思念。在整篇文章中, 作者笔下的父与子的形象刻画的极为细腻与生动, 作者不仅仅是将一种深沉厚重的父爱写的感人肺腑, 而且很真实, 体现的是一种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的伦理道德标准 , 包含着一种父子之间的纯粹而弥足珍贵的情感, 而且在文章中 , 两者之间互相包容 , 互相体贴 , 面对天灾人祸, 在厄运面前虽然有痛苦挣扎与命运作斗争以及人情冷暖的反抗, 但更多的是汇合了父子之间的凄凉而又辛酸的爱, 语言淳朴 , 给人一种平实质朴 , 顺其自然之感, 引发了不少人的思考和同情, 并且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二、爱的延续
历来描写父母对子女的爱的古诗和文章有很多。而且对于传统的中国来说, 不怎么会将“爱、喜欢”之类的字眼挂在嘴边,而是通过一个载体去表达, 比如说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观村童戏溪上》中所说的“三冬暂就儒生学, 千耦还从父老耕。”又如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等。这样的描写亲情的诗数不胜数, 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境。虽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描写父爱的片段不是首创 , 但还是留给读者厚重而又深沉的感动,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特别是文中父亲的背影虽然身材臃肿而且行动迟缓 , 但他那背影及父亲的形象却是那么的伟岸而又高大,深深的印在每一位读者心中,每一次回过头来 , 都有一种无言的感动涌上心头。
三、父子间爱的流露
这篇文章是作者八年之后的回忆 , 想起当时与父亲车站分别的场景。而期间,父子俩的关系一度陷入僵局 , 且时常处于冷战状态, 甚至达到不让儿子进家门的地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 但都是一些小事引起的, 而终究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父子俩这种倔强,,谁也不认输的性格造成的。儿子认为父亲比较霸道专制。而父亲则觉得约束儿子天经地义, 没什么不妥 , 这一来二去的 , 再加上家中的妾的挑拨, 自然而然父子之间的关系仍未好转。虽是这样, 但据资料记载, 作者的父亲在晚年的时候 , 貌似对儿子不理睬 , 冷淡 , 甚至过于严厉 , 虽然心中还是很惦念常年在外奔波的大儿子的 , 但是封建观念父子之间的伦理纲常一直压迫着父亲 , 让他觉得父母管教子女是天经地义, 更不会主动放下父亲的身份去给儿子道歉。但是为缓和这种尴尬的局面, 作者的父亲还是想了一些办法, 比如, 就以挂念自己的孙子为由与朱自清书信联系 , 这才有了文章《背影》中所提到的“ 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其实 , 这篇文章在笔者看来也算是性格倔强的儿子对父亲的一种变相的道歉和认错。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个孝子, 所以发生这些事, 作为最大的儿子心里也不畅快, 甚至是一种痛苦,使他身心倍受煎熬。直到1925年在北京教书的儿子
接到了父亲的来电, 信中说: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 ,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毕竟是父子血脉相连 , 作者也不是那种无情无义之人, 更何况对于一个孝顺的儿子来说, 无疑是给了作者一剂猛药, 让他心里为之一动。因此有了回忆起父亲的背影, 创作了这篇文章。
在1 9 2 8 年的秋天 ,身在扬州的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收到了来自开明书店寄的散文《背影》, 他立即跑到父亲的房间, 让行动不便的父亲先看。在拿到文章的时候, 年迈的父亲就一小步一小步地慢慢挪到窗前 , 靠在椅子上, 拿起随身携带的老花镜, 一字一字的阅读着, 在开始看的时候, 父亲朱鸿钧的眼角不时有浑浊泪流出来, 因为他从这篇文章中读懂了儿子, 明白了儿子的不易与苦心, 以及对父亲的那种无畏的爱。所以这篇《背影》也成了弥合作者与父亲之间的间隙的一个工具, 让父子俩的关系缓和,打破这种冷战的局面, 从此父子关系和好如初, 最终父亲也没有带着遗憾离去。
四、品读文中之爱
在这篇文章中 , 作者对父亲的“ 背影 ”的描写成为文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文中有四次描写父亲的背影 ;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 ,“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具 有开篇点题的作用, 有助于吸引读者的注意, 引发对探讨文章的兴趣和爱好, 为全文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感情氛围;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作者对父亲的背影做了生动而具体的描述, 如“ 父亲是一个胖子 , 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这个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片段, 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 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有助于下文作者情感的表达和叙述;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之后 ,“ 我 ”看 到父亲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之中 ;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作者在读父亲的来信时所产生的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与文章开头形成首尾呼应。 细细品读, 父亲在文中的话语虽不多,甚至还有些简短 , 但是句句都能看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显得格外的自然而贴切。在文中父亲的语言只有短短的几句。第一句是:“事已如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是父亲安慰儿子 , 是一种无法理解的父爱!也表明父亲的坚强与乐观,在这面前都不算什么。第二句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说明他可以为了自己的儿子放下手边最重要的生活问题, 体现出的是一种深沉的父爱。第三句是 :“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他让儿子看着行李 , 自己则亲自去买 , 让儿子路上吃。体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细腻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第四句:“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说明父亲对自己的牵挂, 是种无法割舍的爱。第五句是:“ 进去吧 , 里边没人。”一句道出离别的心情, 显得深沉而又有无限悲伤。
五、父爱的力量
在文中 , 主题是父爱 , 却句句不显爱,全文无一写“ 爱”, 但句句含“ 爱 ”。父子之间的爱深沉而又厚重, 贯穿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 最为动人也最使人注重。虽无血缘关系, 但是父爱所具有的那种震撼力, 仍使我们为之一动。
【参考文献】
[1]姚育明 . 朱自清卷 [ M ] . 蓝天出版社 , 2004.背影,朱自清
[2]陈民.东方版父子冲突—— 重读朱自清《背影》[J].名作欣赏,2003(10):41-43.
[3]杨剑龙. 一帧展现父子情深的悲凉画幅 —— 读朱自清的《背影》[J].名作欣赏, 2004(12):11-13.
【篇七】背影,朱自清
朱自清—《背影》翻译赏析
朱自清《背影》两种英译本的词句比较
摘要: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清秀隽永、感人至深,多次被译成英文。通过对张培基和扬宪益、戴乃迭夫妇英译本的比较研究,认为两种译本均选词准确,句式简洁,风格也与原文接近。从具体的词汇选择和句法衔接等层面上来讲,张培基的译文选词准确形象、条理清晰,情到深处更能体现原作者的感情用意;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言简意赅,行文流畅,结构紧凑整齐,对语篇连贯性的把握到位,隐含之意体现得淋漓尽致。
Abstract:ZHU Ziqing’S essay, P Sight of Father’S Back ,is famous for its fresh style and significant meaning.And for the deep emotions it conveyed and the touching effect it achieved,therefore it is still widely read and eulogized. It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many times by many scholars,among whom are ZHANG Peiji,and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Generally speaking,both ZHANG ’S translation and that of YANGS’are precise in diction, concise in sentence structure and loyal in styl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flaws needing improvement. Through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beauty of the two versions in aspects like word selection and syntactic CO—hesion,as well as the inadequate expressions that need perfection.
一 张培基译文重视选词造句.化隐为显
作为一篇亲情散文,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不乏真情流露,情到深处,泪自然也不自觉地流了下来。汉语中表示流泪的词语可谓数不胜数,如“饱含热泪 泪流满面 潸然泪下”“晶莹的泪光”,等等。而译文要表现出各种不同形式的流泪以及眼泪背后的情感,就要在词汇及其修饰语的选择上仔细斟酌。正如Newmark所指出的,“从译者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主要的描写单位可构成这样一个层级体系:篇章、段落、句子、小句、词组、词、词素”。他还指出在翻译实践中,“篇章是最后的仲裁,句子是翻译操作的基本单位,而大部分的难题都集中在词汇单位,如果不是词语上的话 。作为一条主线,“我”的眼泪在文中共出现过4次。因而,两种译本的译者在翻译时如何选择词汇及其修饰语来传神地表现作者不同时候流泪的不同情感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文中“我”流泪的4处语句及其译文的选词造句进行评析:
⑴到了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张译用“trickling”一词,形象地描绘出眼泪如一股细流,汩汩涌出,簌簌流下,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既不忍看到父亲的艰难处境,又怀念祖母的强烈情感,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眼泪不受控制的情景,传神地描绘出感人至深的亲情。而杨译文用“shedding tears”这一词组,未添加任何的修饰成分,使人感觉在情感上不如张译表现得震撼感人。
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是作者第二次落泪。原文“很快地”一词,生动地刻画了作者当时的感动之情,说明这种情感无法抑制,一触即发。张译用“gushed”一词,体现出眼泪几乎是喷涌而出,进发了那种埋藏在心底的深情。相比之下,杨译文用“started tO”只是表现出眼角开始流泪,却并未将泪落下来之迅速与不觉体现出来。
(3)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未了。
对作者这次落泪的翻译,两种译文基本相同。杨译文更加简洁一些。
⑷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马褂的背影。
这次落泪是在文章结尾处。当作者读着父亲的来信时,念及父亲身体不好,想起了是否还会再见,于是想到上次见到的父亲的背影,便留下了眼泪。张译用“glistening”一词,除了从意义上再现了“晶莹的泪光”,而且还使其具有音美的特征。因为“glistening”一词在发音上也很像“晶莹”一词。而杨译文中,用“a mist of tears”,虽表现出了当时眼泪模糊了作者的双眼,但并未体现出原文中的“晶莹”一词。
在将汉语散文译成英语时,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信息,达到与原文相似的功能,体现散文的风格特点,使译文的意义完整,语言流畅、地道 。从上述对“我”4次落泪的翻译,可以看出,张培基的译文在选词上更加精准,译文也更加生动地再现了原文落泪的场景及其感情,从而更加切合原文。除此之外,张培基对下面几个句子的翻译同样重视对词汇的斟酌,用词准确,比杨宪益、戴乃迭的翻译略胜一筹。
⑤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这是在“我”要坐火车北上时,本说好父亲不必送“我”,他再三叮嘱陪“我”同去的茶房好好照顾“我”,但终是不放心,决定亲自送“我”去车站。“我”劝父亲不必去时,父亲说了上面的话。他的意思是出于对儿子的关爱,他
不信任茶房,总觉得不放心,怕他们不能很好地照顾儿子,觉得还是亲自去的好。张培基的译文采用意译,化隐为显,把父亲对茶房的不放心译出,明白易懂,而且可以更加真切地表达出父亲对儿子的关心。而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翻译则会使人困惑,会让人不清楚父亲不让他们去的原因,不如张译明了。
⑹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在此句中,朱自清连用几个动词“散放”“爬下”“抱起”等,来描述父亲买完橘子过铁道的情景。而在张培基的译文中,也连用了几个动词“put,climbed,and picked up”,将三个动作依次译出,层层递进,简单流畅,与原文达到了形式和效果上的统一。相比之下,杨、戴的译文略显烦琐,层次也不如张译的分明。
⑺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父亲奔丧回家。 此句包含三个主语:祖母,父亲,我;讲述了三件事:祖母去世,父亲交差,以及我跟父亲奔丧回家。汉语是意合的语言,在此句中并没有任何的关联词。在翻译成英语时,张培基先总述,然后分述,将此句切分成三句话,条理清晰;而且用了增词法,翻译出了“In the winter of more than two yearsago”,与开头和父亲两年没见相照应。杨、戴的译文并没有改变原句的顺序,不可谓不忠实,但相比之下,条理没有张译清晰。
经过比较可以看出,张培基对上述句子的翻译,用词清晰分明,注重修饰语的使用,更加生动地再现了原文的场景及其感情,从而更加切合原文,感情上比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略胜一筹,读来也更上口。
二、杨宪益、戴乃迭译文重视句子的连贯性,多用衔接词
毛荣贵认为,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其头脑中形合和意合意识的深浅与强弱对译文将起到重大的影响。他指出:“将汉语‘竹竿’式的句子,如何化成‘葡萄形’的结构,是形合和意合意识的具体化。而在这个‘化’的过程中,认识和使用英语的Connectives就成了一个关键。是否可以打个比方:英句如葡萄,主干极短,却能够挂许多果子,全靠Connee—tives的粘合作用。’,r6]42 通过分析比较,在以下句子中,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重视衔接词的使用,不仅很好地折射出句子的内部逻辑关系,而且使得译文脉络朗现,表达自然清澈,同时用译文的这种形合美来再现原文的意合美。
⑻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张的译文不可谓不忠实,但再读杨、戴的译文,便发现杨、戴译文更加流畅。原文“过江、进站”这两个连续性动作,一前一后,承接性比较强。杨、戴的译文顺成了这一特点,连用两个动词“crossed”“arrived”,读者很清楚地就明白这一过程。杨、戴的译文将两句话并为一句话,是典型的英语尾重句,更加地道。关键在“where”一词,这个关系副词的使用,令两句自然“璧合”,接着又跟上一个“while”,译文就获得了流畅感和英语味 ]41 。此外,杨、戴译文中还将长江“Yan—gtze”译出,有助于译语读者理解。
⑼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两种译文最大的区别是连接词的不同,张译中用了“ and”一词,而杨、戴的译文中则用了“while”一词。在英语中,“and”和“while”都可以表示对比关系,但“and”不如“ while”所表达的意思严肃郑重,“while”更强调对比的强烈性。在原文中,虽然“我和父亲东奔西走”,但“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里的对比意味比较明显,同时也更显出一种无奈之情。杨、戴的译文用“while”一词,起到了很好的转折作用。相比之下,张译用“and”,则更像是一种连接,对比意味不是那么明显。另外杨、戴的译文,“while”前后的句子用了两个平行结构“have been moving from tO”和“havebeen going from to”,结构整齐,读来朗朗上口。
(1O)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需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此句原文共34个汉字,张培基的译文用了41个单词,而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译文仅用了33个单词。杨、戴的译文更加简洁。那么杨、戴译文表达的意思是否不如张译的清楚呢?仔细比较就会发现,杨、戴的译文很好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而且比张译更加贴切。如,“the next morning”和“on the afternoon of the same day”,分别指的是第二天的上午和下午,所以,张培基如此译来,必然显得烦琐。而杨、戴直接用“the next morning”和“the afternoon”来翻译,根据上下文,读者便能明白这是指第二天的上午和下午。另外,“有朋友约去游逛”,张译为“strolling about with some friends at their invitation”,“约”被译为“at their invitation”显得过于正式,不太符合原文的口语化特点。而“游逛”被译为“strolling about”,显得太泛,不如杨、戴译文中“see the sights”来得准确。此句的翻译,杨、戴一气呵成,句子结构紧凑、简练。而张译则显得冗长,结构趋于松散。
⑾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
之期不远矣”。
在这句的翻译中,张培基用了45个单词而杨、戴夫妇只用了34个单词。比较一下,可以看出,张的译文非常忠实,将原文中的每一句话依次翻译出来;而杨、戴二位的译文更加简洁,句中巧妙地运用了“sO”这一连接词 “so”的运用,就将原文中“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一句中隐含的因果关系点明了。即“膀子疼痛”是因,“举箸提笔,诸多不便”是果 这样,便于读者理解。而且杨、戴的译文中大多使用简单的单词,,符合原文朴实的语言风格。张译中,并没有用类似的连接词,“I even have trouble using chopsticks or writing brushes”容易引起误解,令读者不清楚其“举箸提笔,诸多不便”的原因。正如方梦之所指出的,“译者只有理解看似独立、实为相互照应的句内、句间或段间关系并加以充分表达,才能传达原作的题旨和功能”[7]。可见,杨、戴的译文更加注重连贯性及原文字里行间的潜在关系。
⑿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马褂的背影。
在上文中笔者已经提到关于“在晶莹的泪光中”的翻译,张译更胜一筹。此处,笔者抛开“眼泪”的翻译,而是从这句话所传达的意思来评论。“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马褂的背影”,此时,作者在读信时回想起父亲的背影,而他回忆起的背影正是上文提到的“当父亲离我而去的时候”的背影。这时,“译者,必须是一个很好的协调者(coordinator)和媒介人(mediator)”Is]。即,译者必须充分理解原文,同时准确地表达出原文要表达的意思,即把作者此刻回忆出的“背影”准确地表达出来。张培基将此句翻译成“I again saw the back of father’S corpulent form in the dark blue cotton—padded cloth gown and the black cloth mandarin jacket”,并没有凸显出作者回忆起来的是两年前父亲送“我”上车后离去的背影。而杨、戴的译文“I saw his blue cotton—padded gown and black jacket once more as his burly figure walked away from me”,用“as”一词,化隐为显,成功传达了“父亲离开我的时候的背影”这一概念,与上文的衔接更加连贯、流畅。
通过比较分析上述句子,我们看出,杨、戴的译文从语篇着眼,注重句子内部的逻辑结构及句子的连贯和衔接,准确地使用了连词、副词等衔接词,在对语篇连贯性的把握上,比张培基的译文更加准确,更值得广大译者学习。
三、结语背影,朱自清
朱自清的《背影》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及父子间的真挚情感,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张培基和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也从整体上把握了原作的语言风格,从而广为流传。作为翻译大家,张培基和杨宪益、戴乃迭驾驭语言的能力的确令人佩服。但若将两位大家的手笔进行仔细比较,细微之处更能体现两种英译本各自的独特风格。笔者仅从词汇及修饰语的选择和句法逻辑及衔接层面上对他们译作中的部分精彩语句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比,我们看出张培基的译文在选词上精准形象,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译文生动地再现了原文的场景及其感情,情到深处更能体现原作者的感情用意;而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言简意赅,行文流畅,结构紧凑整齐,前后衔接自然,对语篇连贯性的把握到位,隐含之意体现得淋漓尽致。两种英译本各有长处,风格迥异,值得翻译研究者细细体味,各取所长。
由张培基译《背影》试谈散文的中译英
摘要:散文有它独特的特点,汉译英也存在普遍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张培基先生所翻译的《背影》。通过对其的分析,试图对散文的汉译英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在汉译英中,通常最不好处理的,但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汉语讲求意合(parataxis),缺少形式标志,多短句,句子结构松散,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是以明确的连接词连接,而靠意思上判断;而英语讲求形合(hypotaxis),多长句,句子之间逻辑关系严谨,主从分明,层次交叠,一目了然。所以在翻译中,对原文句子进行恰当的整合,或并或分,是使译文流畅地道的关键。这个问题在散文的翻译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题材广泛,形式自由的特点。同为散文,汉语与英语也有所不同。汉语的散文讲求形散而神聚,只要中心意思明确,形式可以自由灵活;而英语的习惯则是讲求行文紧凑严密。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造成了在散文翻译中,不能拘泥于字对字的翻译,而是要准确传达原文的“神”,即散文的风格(style)。“忠实的第二义,就是译者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译成须忠实于原文之字神句气与言外之意。”①
分析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及译文,我发现张先生处理时的主要思路是:在紧扣原文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断句,把若干个小句的意思融化,吸收,综合,或拆或并,并且选择适当的连接词,句型和结构加以连接。这样既不损失原
文的意思,又保证了英语逻辑严谨的习惯。使整篇译文浑然天成,保证了译文的可读性(readability)。至于散文翻译中韵味的传达,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揣摩,模仿作者个性化的话语方式,包括原作者的用词和表达:用词是朴质还是华美;表达是简洁凝练还是浓墨重彩。
仔细品味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发现它有以下语言特色:
1. 简单,朴素,干净,不着意修饰,无论是用词还是句式都如此。2. 比较口语化,没有生僻的字。3. 每句话都是有内容的,连接紧凑,形式自然,读起来很顺当,但语句衔接与连贯比较松散。4.多短句,少对话,只是平静的叙述,但有丰富的感情蕴含其中。
总的来说,原作者只是实事求是的说话,实事求是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矫揉,不造作。
基于这样的原文风格,译者用的词汇也平淡质朴,并且使用英语里常说的口头语言,以获得与原文一样的口气,这就保留了原文朴素的风格。同时充分考虑中英各自特点,有些句子比照译语行文习惯作了适当的剪裁,另一些则依据译语表达习惯调整了语序。如果只读英文,甚至不会觉得这是译文,不像是出自中国人之手的译文。它自成一体,流畅,准确。可以说是既完美的保持了原文的信息,又有原文的风格和味道。
根据翻译理论家奈达(E. A. Nida)提出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可以归纳出评判译文的四个标准:
1. 达意。2. 传神。3. 语言流畅自然。4. 读者反应类似。就这四点来看,张培基先生翻译的这篇《背影》,绝对称得上散文翻译中的典范之作。下面就来举翻译实践中的例子谈一谈我的体会。
√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y. In the winter of more than two years ago, grandma died and father lost his job. I left Beijing for Xuzhou to join father in hastening home to attend grandmas funeral.”原文是一个长句,由几个小句构成,组织很随意。在译文中被拆为三个句子,干净利落。“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一句,虽然在意义上衔接自然,但逻辑关系不明确,若照原文的顺序译,必会使整个句子显得松散,拖沓。而调换顺序把此句放在前面,就起到统领以下几个句子的作用,使其成为一个紧凑,严谨的语段。
√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When I met father in Xuzhou, the sight of the disorderly mess in the courtyard and the thought of grandma started tears trickling down my cheeks.”原文中连着两个动词“看见”,“想起”,译文中转变为两个并列的名词,结构对称,很符合英语中名词优势的习惯。
√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Between grandmas funeral and fathers unemployment, our family was then in reduced circumstances.”首先将原文中后两个小句子结合,并调换顺序。“为了”很容易让人想起用because of的结构,但这样会比较生硬,因为原文中并没有强调原因的意思,译文中的between就用的巧妙,自然的表达出了因果关系,浑然天成。小小一个介词,反映出张先生对于译入语的灵活把握。另外,以“reduced circumstances”翻译“惨淡”,这种模糊处理的方法也很高明。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He urged the waiter again and again to take good care of me, but still did not quite trust him. He hesitated for quite a while about what to do.”“嘱咐”一词,巧妙的译为urged… to take good care of me,避免了抠字眼的死板译法,“甚是仔细”一句并没有明确译出,不过既然有again and again,信息已经到位了,就不拘泥于字对字。“但他终于不放心”,本来是后一句的,重新断句后,被划在前一句,构成转折关系。这样两句的意思都很明确。
√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After some wavering, he finally decided that he himself would accompany me to the station.”上下文中的两个“踌躇”,分别用了不同的词来译,一动一名,避免重复,十分灵活。
√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的这句话很朴实,完全是口语,译成英文,同样不加修饰:
“Never mind! It wont do to trust guys like those hotel boys.”“guys”更增加了口语色彩,这句并不是字对字的照译,但联系上下文,的确起了相同的作用,可以说这是“功能对等”的一个好例子。
√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I was such a smart aleck that I frowned upon the way father was haggling and was on the verge of chipping in a few
words when the bargain was finally clinched.”这是包含几个小句的一个长句。很明显,原文的意思分为两层,以分号相连接。译文中把后面一层意思(就送我上车)并到下一句,清晰明快。而且通过such…that, and, on the verge of , when几个关联词语,把几个意思相对松散的短句整理成一个复句,流畅地道,逻辑,意义上都紧凑严密,无懈可击。另外,“聪明过分”,是口语,而且是反语,译为smart aleck,同样是口语,很巧妙。
至于用的地道,巧妙的关联词语,译文中还有很多例子,比如:
√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I quickly wiped them away lest he or others should catch me crying. ”
√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I, however, did not go back to my seat until his figure was lost among crowds of people hurrying to and fro and no longer visible. ”
√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
“I sniggered at father for being so impractical, for it was utterly useless to entrust me to those attendants, who cared for nothing but money.”这一句的译文相对于原文语序也作了调整。
√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中文里,“他给我做的”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他亲手做的,二是他找裁缝给我做的,按照习惯和常识,我们不会理解错。但译成英文,一定要说明:“I spread on the seat the brownish fur-lined overcoat he got tailor made for me.”
讲明是“tailor made”,否则会使英语为母语的读者产生误解,造成信息传达不准确。可见汉译英中,适当的增益(而不是“增译”,即over translation)是很必要的。
“紫毛大衣”的译法十分地道,可见翻译的真功夫。原作者强调“紫毛大衣”,背后有它的含义。有毛的,厚,暖和,这就是“紫毛大衣”的潜台词,并且是父亲给我做的,于是可见细致深沉的父爱蕴含其中。张先生的译法基本是直译的,并且小小发挥了一下(fur-lined:有毛衬里的),这样原文细节上的言外之意一点也没有损失。我见过的另一个翻译版本译为“purple coat”,与张的译法相比,高下立判。另外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明明是紫的,为什么要译成brownish(略微泛棕色)呢?可能译者考虑到,在西方读者看来,紫色的毛太古怪了,还是棕色比较容易接受。其实不光西方读者,就连普通的中国读者(如我)也觉得紫色很不寻常,不知朱自清先生指的到底是怎样一种颜色。张先生的译法有他的道理,但这样翻译就不够信实了。该追求表意清晰还是忠实原文,这是个dilemma,多数情况下很难两者兼顾。 √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He told me to be watchful on the way and be careful not to catch cold at night.”小心,警醒,其实是一个意思,于是该并则并,很灵活。
对父亲穿过铁道为作者买橘子的动作细节描写是原文中最感人最出彩的地方,下面来看看张先生对这几句的处理: √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I watched him hobble towards the railway track in his black skullcap, black cloth mandarin jacket and dark blue cotton-padded cloth long gown. He had little trouble climbing down the railway track, but it was a lot more difficult for him to climb up that platform after crossing the railway track.”原文结构比较松散,连接随意,中间甚至改换了主语。(“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经过重新断句,后一句为转折复句,十分紧凑。可惜的是,“慢慢探身下去”只译为“climbing down the railway track”,有动作细节的缺失。其实原文中这个动作描写很重要,“慢慢”,“探”,都是一个年迈,体力不佳的老人才有的动作,这是对父亲的一处细致刻画。译文中没有反映出这一点,有信息的损失。不能不说是张先生的一处小小的失误。另外,对父亲的服饰(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完全字对字的翻译,十分忠实原文,张先生的认真态度可见一斑。
√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His hands held on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platform, his legs huddled up and his corpulent body tipped slightly towards the left, obviously making an enormous exertion.”原文中三个重要的动词(攀,缩,倾)有强调的作用。译文中也用动词,起到了同样的作用,与原文保持一致。准确传达了原文的“神”。
√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