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欣赏音乐的作文 关于欣赏音乐的作文

高中作文 zuowen 1浏览

【 – 高中作文】

欣赏音乐的作文(一)

音乐表现要素与心理学之间的联觉

心理学上把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过程或心理机制称为“联觉”。“联觉”在生理学上称为伴生感觉或共同感觉,也译成“通感”。而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它通过一系列的乐音按照高低、长短的特定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类的情感。音乐的表现要素很多,在诸多音乐艺术的表现要素中,旋律是最重要的,因此,有人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如阴森恐怖的音乐令人不寒而栗;节奏强劲的音乐令人手舞足蹈。不同的旋律,造就出非富多彩的音乐。在音乐欣赏中,旋律的高低对人的心理变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音高不断升高,人的情绪就会随着音乐不断上升;而力度弱的音乐作品令人感觉舒缓,力度强的则令人奋发向上;快节奏的音乐感觉激情洋溢,慢节奏的则轻柔抒情。音乐与其他艺术相比,更能牵动人的情绪,原因有二:一是因为人的情绪强度变化尤为明显,而乐音的运动、更替而造成的起伏变化的旋律,强弱交替而造成的节奏类型都与情绪变化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因此,以音乐表现情绪更吻合、贴切、生动;二是由于声音本身对人的心身就具有较强烈和直接的刺激作用,易于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容易陶醉而情不自禁。经验和观察提示,从音乐所获得的情感比其他形式更有其震撼人心的力量。

作为音乐创作的反向活动,音乐欣赏是以创作的终点为

起点,对作品外在形式直接感知,形成对作品内涵的同情与共感。音乐心理学研究表明:“音高与亮度具有联觉上的对应关系,频率越高的声音,给人的感觉越亮,频率越低的声音给人的感觉越暗。”因此,在很多音乐作品中,写黑暗到光明时都选择了用低音到高音的进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晨景】了。先是以弱奏吹出主题,然后通过力度逐渐的加强,并且不断的向上转调,用音区的不断增高使人产生的明亮感逐渐增强,知到最后整个乐队演奏出主题。让人在感觉中经历了一个太阳从慢慢升起到灿烂光辉、照耀万丈大地的过程。

黑格尔说:“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以情,以形”的联觉抓住了学生易好奇的心理,启发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投入情感,通过听觉、视觉等引起心理上的直觉,初步感受音乐作品的主题、意境,培养学生富于幻想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听觉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对音乐的感受,首先是获得感知觉的印象,形成表象,然后才能以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复杂的心理形式去把握。我们常常听到音符的色彩,看到线条的旋律,了解艺术语言间发生的感官的交换、通感,那便是我们在感受音乐。听觉表象的运动变化特点本身就容易打破和改变人们习以为常的固定认知模式。只要有一定音乐知识,加之一定生活的积

累,那么,在音乐感受过程中思绪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对音乐形式和内容的理解,想象的骏马便有了在广阔内心世界中驰骋的余地。音乐不但能表现心灵,更能感动心灵。

欣赏音乐的作文(二)

怎样欣赏音乐作品

音乐欣赏是组织官兵领略音乐魅力的一种审美活动.通过这种审美的欣赏活动,不仅可以增长官兵的音乐知识、培养意志鼓舞士气,并能使官兵从中得到美的享受.那么我们怎样去组织官兵去欣赏音乐呢?

一、 音乐欣赏的内容

在整个音乐领域里,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别.从形式上区分,声乐有:独唱重唱,合唱对唱,表演唱等等.器乐有:独奏,重奏,齐奏等。另外还有一种综合性的大型的交响乐。我们不仅可以组织官兵欣赏各种不同形式的声乐曲,器乐曲,同样也可以欣赏各种不同体裁、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如,即可以欣赏雄壮的队列歌曲、军乐曲。也可以欣赏健康的抒情歌曲,歌剧,舞剧音乐及优美健康的轻音乐,同时也可以欣赏古今中外富有进步意义的乐曲,以帮助官兵去开拓视野,满足广大干部战士在音乐上的兴趣和爱好,来提高他们的音乐作品的认识。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总是在表现了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如春天的故事,作者就是感受到了改革的春风,而一挥而就的,因此要想深刻的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就必须要了解作品的产生前景和时代特征。

二、掌握音乐作品的民族特征,一切音乐作品的产生都根植于民族的民间音乐,都有各自的民族特征。因此只有掌

握作品的民族特性,才能对作品有更为准确的理解。

三、把握作者的创作个性。作曲家由于生活的时代,环境,素质艺术趣味的不同。因此,表现出各种不相同的创作个性,当然创作个性的不同,作品的风格也就不同,所以欣赏音乐作品一定要把握作者的创作个性。

四、理解标题。器乐作品有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之分如,欣赏有标题的音乐就必须准确而深刻的理解标题的内容。

五、掌握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乐曲的旋律、节奏、节拍、速度、音区、音色等等,都属于音乐语言。要想让官兵能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感,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开展音乐知识方面的讲座,使官兵们掌握音乐的语言加强、音乐的修养。

同时在组织欣赏音乐作品们也要注意到要以军事题材为主,也可以根据部队当前的思想工作和建设的实际需要,选择于之相关的歌曲乐曲去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欣赏,音乐作品的选择一定要注意思想性。

欣赏音乐的作文(三)

音乐和作文的关系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同样是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作文用的是文字,音乐用的是声音符号。显然,两者关系密切。《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科综合并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音乐知识传达、音乐感受的扑捉、音乐形象的流传、音乐理论的学习都离不开写作,只有通过文字,才能清晰传达音乐经验、思想,才能更好地促进音乐的传播,而音乐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深邃的思想、起伏的感情、铿锵的音韵,极大地丰富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性情,引起学生联想,促进学生更好的作文。

1、音乐让作文有了声音

我们生活在充满一个声音的世界里,我们的耳朵,每天无时不在聆听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作文,也要经常写到声音。作文中的声音是用耳朵去感受,用心来聆听的!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作文要有声有色,描写事物要全面细致,但在学生的作文中既不会描写色彩,更不会描写声音,结果文章无声无息,非常沉闷。作家鲁彦用耳朵观察大海,写出大海的独特:“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称描写音乐的经典之作,描写琵琶声的复杂多变。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如果没有声音的描摹,文章将失去感染力。

音乐训练我们灵敏的耳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能够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聆听歌声能做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音乐课让学会细心聆听,仔细揣摩,学会模拟并说出声音的高低、长短、轻重、大小、快慢,学会恰当的表达声音蕴含的情感,在次基础上如能自觉进行绘声练习,我们的文章将充满动感的乐音,将流淌着美妙的旋律。

2、音乐让学生更会想象

音乐家创作音乐的过程就需要想象。他们从生活中萌发创作的灵感,形成音乐形象,用音乐的语言和表现技巧创作作品。欣赏音乐时,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进入声音王国,回溯作曲家的创作路线,探寻作曲家创作的原型,感受丰富的音乐形象。学生欣赏《动物狂欢节》,进入法国名作曲家圣桑用音乐表现的动物世界一开始是双钢琴颤音的序奏,接着出现雄伟庄严的进行曲,狮子的登场;这只万兽之王,耀武扬威地迈着堂皇的步伐,带领看动物们的行列,由远而近。低音部半音型的乐句,表示狮子的咆哮声。低音部半音型的乐句,表示狮子的咆哮声二、公鸡和母鸡:这是一段美妙出色的描写音乐;母鸡用单簧管表示,公鸡则以最高音的钢琴表达出。十三、天鹅:这是全组曲中,最精美最著名的音乐,也是一首大提琴独奏的每一组曲都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都是一个精美的童话场景,都是一个精彩的动物故事。课堂上,学生感受音乐,扮演角色,大胆想象音乐中的形象和音乐中讲述的故事,清晨的森林,节日的气氛,动物的集会、狂欢的场景,公鸡与母鸡、大象、袋鼠和长耳人一一登场了,最后汇集成一股欢乐的巨浪,在火花般灿烂的高潮中结束。学生在音乐中想象,在想象中表演,在表演中交流,联想和想象得到充分地训练。

3、音乐让学生情感丰富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黑格尔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人的心情。”一首歌(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十里埋伏》,人们会骤然产生千军万马、慷慨悲歌的豪情;《二泉映月》能使人进入如泣如诉境界。教学时,老师首先创设充满美感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和愉快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审美注意,产生学习的期待,同时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与体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音乐与不同唱法对于表现歌(乐)曲的不同作用;感受与体验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音乐作品在程度、力度、音色运用上有什么不同,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采用“输液灌滴”、“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高尚的道德提升了文章的品味,学生只有具备丰富的情感、敏锐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其书写的文字才能够更有感染力,更能打动人。

4、音乐让作文内容多样

音乐丰富的表现内容给作文提供了多样的写作素材。具体来说有:

(1)、想象作文:听了一首乐曲,想象音乐中画面、情景,把脑海中出现的各种音乐形象描绘出来。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陶醉在悠扬的钢琴曲中,脑海中出现了月光、大海、波涛、岩石,幽静的环境,温情的画面,想象中发生的动人的故事,根据你的理解,大胆再现音乐中蕴含的丰富内容。

(2)、情景描绘:一首经典的儿歌除了旋律优美,歌词也非常重要。通过体验歌词,解读音乐,唤起学生鲜活的生活,提升音乐解读的深度。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学生赏析歌词,说说我们春游、秋游的情景,分享大家快乐的时光,写一篇文章,描绘我们我们到大自然中的活动。教材中的很多儿歌,一类写景,如:《嘀哩,嘀哩》、《春天来了》、《下雨真好》等;一类记事,如:《三月三》、《扫雪》、《堆雪人》、《跳绳》、《小小足球》等;一类写人,如《赶海的小姑娘》、《牧童》、《山童》等,根据歌词,结合生活,展开想象,大胆作文。

(3)、人物速写:学习《彼得与狼》,根据书本的介绍,阅读有关的艺术家故事,写一写心中的普罗科菲耶夫,欣赏《蓝色多瑙河》,写写施特劳斯;书本上的艺术家,都可以试着为他们写小传记。当然还可以写同学在音乐课上的表现,同学课外学艺的经历等。

(4)、音乐故事:《月光曲》、《二泉映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首首经典名曲背后都有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我们可以挖掘音乐背后的奇闻异事,也可以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合理讲述一个相关的动人情景。甚至围绕着音乐而发生的故事。

(5)、音乐赏析:记录自己欣赏音乐的感受体验收获,可以简单介绍乐曲,介绍作曲家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谈谈自己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老师是怎么介绍的,同学是怎么评论的,自己有什么观点等。

(6)、创编歌词:为乐曲写歌词,或者模仿歌词创作新的歌词。

(7)、歌词扩写:欣赏《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想想平时妈妈是怎样关爱你的?你又是怎样对待妈妈的?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歌词,并结合歌词内容扩写成一篇描写母爱的文章。欣赏《童年》,体会歌词: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想想自己曾经走过的日子,写写自己有过的难以忘怀的故事。

5、作文强化音乐感受

美国作曲家科普兰在他的名著《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提到,一般人听音乐的方式,可以从他投入的深度分成三个层次:一是从音乐的感觉面来听,二是从音乐的情感面来听,三是从音乐的理论面来听。每一个层次的听都是在接受信息,这些信息如果仅停留在接受的角度,缺乏必要的强化和迁移,这种音乐的感受将很快消失,一段时间过去后,自己听到了什

么,有什么想法和情感体验,将一一不复存在。而表达、写作就是最好的强化和迁移,把我们欣赏音乐的感受告诉别人,让大家知道自己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别人分享音乐的感受,在分享中进一步理解音乐,强化音乐的审美功能。

学生欣赏《蓝色的多瑙河》,首先安静地倾听音乐,真正进入施特劳斯的音乐世界中,和着音乐时而安静柔和,时而欢快活泼,进而学会听辨、理解音乐的不同性质、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甚至相互交流音乐感受,用图谱、用线条来表示听到的音乐,用图画、打击乐等多种形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用我们的身体来再现音乐的律动。显然把音乐学习和动作、舞蹈、语言、绘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在作文中,学生重温音乐的美妙旋律,展开丰富的联想,不断深入声音所表现的情感世界,净化心灵,最大限度的体现音乐的教育功能。

6、作文丰富音乐形象

音乐是有形象的,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疾缓,可以使听者产生明亮、开阔、暗淡、悲愁、沉重、轻快等不同感觉。音乐形象是可以为人们所理解的。音乐的形象也是可以用语言描述的。贝多芬《#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二十七号之二),当时并无“月光”的标题,德国音乐批评家雷斯塔把它的第一乐章比作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因此而被称作《月光曲》,后来人们根据旋律进一步联想:“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正是通过这种联想和想象,用视觉形象来理解音乐,把流动的旋律变成细细品味的文字。

音乐的形象和欣赏者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呈现的音乐形象是不同的。每一个欣赏音乐的人,都是重新诠释音乐的内涵。阿炳的《二泉映月》本来和泉水、月没有直接关系,但乐曲中那凄凉的气氛,那如泣如诉的旋律让人感到一个饱经生活苦难的人心中的悲愤和哀怨的衷肠,那一声声深沉的叹息之声,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所以命名为:二泉映月。音乐的感情基调是凄冷的,但呈现的形象是多样的。每一个聆听的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听,也会呈现不同的影像。当每一个欣赏者如实记录脑中出现的音乐形象,相互交流,将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音乐的巨大魅力。

欣赏音乐的作文(四)

作文·音乐

我至今遗憾自己读不懂音乐,当年选择《音乐欣赏》的时候完全是出于一种好奇,看看音乐怎样能够欣赏,看看何人能把音乐欣赏讲明白。听课之后发现,我的老师很值得敬佩,他真的让我感觉到了音乐的神奇和魅力,他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了音乐的境况。说句实话,对于中文系的人语言表达能力我不敢恭维,就像是学中文的人未必能够把文章写好一样。学音乐的人能够把音乐讲明白的就更少。这不是学习的问题,而是体制问题。

我感到震撼,老师把我带进了音乐里面。那时第一次接触陈钢与何占豪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曲子开始几声拨弦声接著长笛,好像在云端的感觉,以此来揭开序幕,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题,绵绵长长,幽幽远远,仿佛祝英台在身旁说著昔日的故事。然后在低音重复一次主题,回到人间落了实。

管弦乐总奏主题,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出现,两人情意绵绵,大小提琴和鸣奏著主题,渐渐的小提琴主导旋律并引进管弦乐再强调一次。等乐音渐歇,木管接续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独奏深情舒缓带点内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对将来疑虑不安,但还是坚定相信自己。勇敢去爱吧!情绪轻快,笛声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小提琴展现技巧,风华绝代。相聚虽好总有分别,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送。将主题变奏缓缓奏出,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在这段末尾由弦乐第一次奏出哭调主题,预言悲剧结局,这构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爱”。 楼台会小提琴委婉的诉说情意,大提琴拨奏聆听。轮到大提琴倾诉爱意,小提琴一旁随和。突然,音乐急转而下,梁山伯因过度悲伤绝望而病逝。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诉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乐曲的最终部份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体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彩蝶成双对。千年万代分不开,梁山伯与祝英台。

人为什么凭感动生死相许,拥抱前离别后是否魂梦就此相系,人为什么有勇气一见锺情, 人海里这一步走向另一段长旅。给你承诺一句如果生命在这秒化灰烬,可还我原来天地在相爱那一季。梦里蝴蝶翩然舞起,我也愿意因感动生死相许。拥抱前离别后与你魂梦就此相系。 思念和犹豫后来此恨绵绵无尽期,给我承诺一句就算生命在这秒化灰烬,可还我原来天地我们相爱那一季,梦里不只蝴蝶翩然舞起。

很久沉浸在这首曲子当中难以自拔,也不愿自拔,音乐是能够培养人想象的,故事在音乐中需要猜测,音乐在故事中需要推敲。

后来接触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两条小溪流过寒冷呼啸的森林,汇合起来成为沃尔塔瓦河,向远方流去。它流过响着猎人号角回响的森林,穿过丰收的田野。欢乐的农村婚礼的声音传到它的岸边。在月光下水仙女们唱着蛊惑人心的歌曲在它的波浪上嬉游。沃尔塔瓦河从斯维特扬峡谷的激流中冲出,在岸边轰响并掀起浪花飞沫。在美丽的布拉格的近旁,它的河床更加宽阔,带着涛涛的波浪从古老的维谢格拉德的旁边流过”。从来没有一首曲子像这样细腻的描写一条河流,它让捷克人引以为傲的沃尔塔瓦河更富灵性。也被成为捷克的第二国歌,每当旋律起来的时候,我依然能够附和,最主要的是我感觉到音乐是有记忆的,不仅是过去的时光,还有彼时彼刻的心情,音乐是流淌的,在记忆的缝隙又是相互弥合的充实的,今天的感觉与昨天的记忆叠加,使得音乐在原有的立意上又有了个人的独特的感受。

后来又欣赏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单调的,黄沙滚滚的中亚细亚草原上,传来了宁静的俄罗斯歌曲的奇妙旋律,接着听到渐渐走进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古老而忧郁的东方歌曲音调。一队土著的商队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穿过广袤的草原和沙漠,又慢慢远去,俄罗斯歌曲与东方古老的歌曲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在草原的上空长久地萦绕回荡,最后在草原上空逐渐消失。” 乐曲有两个主题,一个是代表俄罗斯军队的第一主题,气息宽广,具有俄罗斯歌曲特有的舒缓悠长的风格。另一个主题是代表土著商队的第二主题,悠扬迷人,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乐曲一开始,单簧管和法国号依次吹出第一主题,而小提琴在空八度的持续泛音表现出草原的广漠无垠与空旷寂寥。随后,双簧管吹出了第二主题,在原先的背景伴奏下,加入了弦乐的拨奏,仿佛是商队的骆驼和马队的脚步声。当乐队以多种手法对两个主题进行反复展开时,结构大为扩展,力度也大大加强,在乐队的伴奏下,形成乐曲的高潮,随着乐曲的发展,两个主题由并置关系转而为融合,表现出军队与商队之间的融洽关系。最后乐曲渐渐归于平静,在长笛悠扬的旋律中结束全曲,表示在军队的护送下商队平安穿过草原,渐渐远去。乐曲开始由第一小提琴和木管乐器在高声区轻轻持续地奏八度泛音,色彩凝聚而透明,创造出一种寂静、空旷的背景效果,在这个背景下,由单簧管和圆号相继奏出了俄罗斯歌曲的主题,其旋律轻悠宽广、辽阔空寂。随后,在弦乐器拔奏出马和骆驼的脚步音乐背景中,由英国管奏出了一支平稳、安详而迷人的具有古老东方情调的旋律。紧接着在商队的马蹄声中单簧管加快速度再现了俄罗斯风格的曲调,这一主题在多次反复中渐渐增强力度,直至乐队全奏这一主题,使它显得庄严、宏大,气魄雄伟。之后,在草原辽阔的背景和马蹄声中,东方歌调多次反复,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随后是作者运用对位手法将两个不同民族风格的曲调巧妙地放在一起同时演奏,象征着俄罗斯与东方民族文化的友好融合。在反复四次后,音乐逐渐减弱,商队已渐渐远去,俄罗斯风格的主题及其他片断在断断续续地再现,音乐越来越轻,最后乐曲在一片寂静中结束。

后来自己购买了部分交响乐的音乐带来欣赏,总能感觉到大学的积累的延续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欣赏音乐的作文 关于欣赏音乐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