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第一篇:《由汉语学习想到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由汉语学习想到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目前,重新重视汉语学习成为热门话题,高考将汉语加分,英语减分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得沸沸扬扬。围绕汉语成语、书法等电视竞赛层出不穷,在全国掀起一股中国人要学好汉语的热潮。
从国家层面重视汉语学习,就是要加大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力度。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 世代传承中形成的、能体现出国家或民族独特审美情趣的文明,它是一种民族精神、气质、品质、操守的集中体现,也是百姓衣食住行点点滴滴的生活积累。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跳动在民族乐器二胡哀婉而凄美的弓弦上,闪烁在国粹京剧色彩斑斓的脸谱上,绽放在异彩纷呈的民族节日中,传扬在脍炙人口的中华诗词里。其实,你还可以从书法、文房四宝、茶艺、刺绣、剪纸、皮影戏中发现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雪花飘舞,红梅吐蕊,暗香浮动,年关临近。春节过年是我国一代代先人自发创造出的自我凝聚文化,因为参与者最多、最具草根娱乐性,其民间姿态最彻底,是中华文化最深刻的一部分。贴春联、放爆竹、吃年夜饭还有敲锣打鼓舞金狮场面会展示出一幅幅神奇而美丽的年俗画卷,唤起人们的家乡情结。在物质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个自古以来便自成特色的文化体系已经发生了许多改变,一些流淌在人们记忆深处的文化印象已经渐行渐远……春节文化仪式正慢慢流失。
没有传统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丢弃了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重要的人文和历史底蕴,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一
个民族的根,而根是不能忘记的。挖掘春节、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努力。不然,很多年以后,我们的后代就会像我们现在看不到恐龙一样看不到皮影、泥人等。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流传千古。
第二篇:《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生点滴之我见》
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生点滴之我见
源城区金沟湾小学 刘小丹
写作背景:
在现实生活中,侃侃而谈的青少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他们说着流利外语,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许多诺贝奖获得者是西方人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传统文化居然被现在的青少年遗忘,这是一件多么让人痛心的事!然而只要从我们的家庭教育、文化教育、社会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就可以找到原因了。
一、在中国的大部分家庭,孩子是小皇帝,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长一味的满足孩子的要求,样样代劳,忽略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传统美德教育,造成许多孩子都没有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更谈不上感恩的心。
二、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应该教育,缺失智慧同步开发。特别小学教育,更是地地道道的应该教育,这其中有教育制度的原因,有家长的原因。为了分数,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被过早地扼杀在摇篮里,以致于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习惯按别人的思路做事,缺乏主见和创造力。
三、现在社会物欲横流,由此带来人们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种咱冲突与矛盾。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用中华传统经典全面启迪孩子们的慧识,用经典中丰富的精神营养,拯救我们的民族,拯救愚智的心灵,滋养人们久已饥渴的慧识和智识。
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
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传统文化重视启蒙教育,小学阶段正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继承传统文化,对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教育,尤其是道德品质的养成大有裨益。将传统文化寓于德育内容之中,会使德育教育更生动活泼,更易为学生所接受。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内容的熏染。同时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使学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也是一个女儿的家长,下面我将从我实践中积累的点滴经验中,谈谈如何让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生的心:
一、创设环境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的重要性,好的环境能对孩子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先贤有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创设环境,在这里我强调的是创设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因为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学校可采取传统“上墙”的办法,赋硬件以生命,赋软件以灵魂,将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物化、固化,让师生们随时随地“面壁”沉思。例如可以在校园的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活动区,以及文化长廊通过木刻、写真、喷绘等多种传统形式为载体写楹联、碑拓、名人画像和名言名句等传统文化元素。学生置身于这些文化长廊,在潜移默化中便可感受传统的经典的熏陶,充分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以家长为载体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真正基础,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而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良好习惯培养。以家长为载体对孩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就可以造就孩子良好的品格。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向家长提些建议。比如:平时在家,每天晚上可以选些经典名作与孩子共同阅读,特别是节假日,家长可以利用放假时间带孩子出去感觉节日的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许多传统节日习俗,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对养成学生的中华美德有重要积极意义。
如:过春节时可以跟孩子讲讲关于春节的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野兽叫“年”,它每年出山一次,见人就吃,见畜就伤。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亮光。于是,在大年三十晚上,人们在门上贴上红纸,打鼓、放鞭炮,整晚上点灯,把“年”吓跑了。从此,这种习俗一直保留着; 过端午节给孩子讲讲著名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吃粽子;过中秋节给孩子讲讲嫦娥、月饼、赏月;清明节给孩子讲讲介子推,吃寒食、扫墓;七夕节时讲讲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元宵节给孩子讲讲东方朔为帮宫女回家与家人团聚,占卜卦说正月十五有火神降临,家家要张灯结彩,和家人团聚,吃元宵方可解灾。后来,演变成了今日的吃元宵,看花灯。在特殊的日子渗透这些传统习俗文化,学生肯定觉得有趣并体验深刻。
""
另外根椐孩子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合他们的内容。学校也可以在内容选择方面及方式方法方面给家长一些引导。我们可通过校讯通,定期向家长进行建议。实践证明,在家长与学校的双方努力下,我校的学生的传统文化内涵大大提高,个个满腹经纶,知书达礼。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
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那如何利用好这一传承的载体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具体实践,谈点滴之见。
1、挖掘教材中的经典作品,传承传统文化
教学中,我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经典型的传统文化在教材中非常明显。有传统美德、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传统爱国主义等。我们教师应该用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把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的渗人如春风化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德的熏陶。如在讲《慈母情深》一文时,可创设情景,让学生由课文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从内心生发珍惜亲情、孝敬父母的情感;同时,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诵读,积累孝敬父母的《三字经》及《弟子规》典故,培养学生的爱心与孝心。
2、利用作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在作文教学中,我认真把握每次练笔机会,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课文中涉及到的可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时,我就会要求学生写随笔,在学习《游子吟》后,以“感恩”为话题,我先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内涵,从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再进行写作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从学生的随笔中就可看出由他们心中崩出的对传统文化理解的火花。
3、通过教学古诗词,传承传统文化 (1)通过古诗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感的教育。如在教《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学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 在读《锄禾》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引导学生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做一个爱国爱家、爱劳动、爱人民的好孩子。
(2)通过古诗教学,对学生进行亲情、友情教育。如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
情。高适的《别董大》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3)通过古诗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内容,进行全面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4)多种形式,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
《论语?阳货》中提到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的道德教化功能早已为人们所认识。诵读古诗文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在古诗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解词释意,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赏析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弘扬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四、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资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我们所传授的传统文化知识不能脱离生活,脱离乡土社会。如果我们所讲述的古代人物以及所背诵的诗词离孩子所能感受的太远,他们就容易和传统文化产生距离感。因此,我们应主张让孩子们先去接触身边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能培养出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热爱中华民族的良好品德。
如我们河源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万年至4000年,河源市域内所在的东江中上游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公元前214年,秦朝就在这一带设县而治,首任县令就是后来统一岭南并被汉高祖封为南越王的赵佗,县治设在龙川县佗城镇。现有新石器遗址、唐代正相塔、宋代龟峰塔、孙中山祖居(由闽入粤第一代)。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我们学校曾开展过这样的课外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了佗城的越王庙,并为他们讲解这个寺庙的来历。再向他们述越王的故事。学生们在听完故事以后,深深为越王爱国之情所打动,有学生在作文中谈到了爱国
第三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8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8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8篇)
1.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
包一中 高二(1)班 马跃
提到中国古典文化,人们自然而然的会想到儒家、道家、法家等;然而很少人会想到阴阳家名家杂家小说家等等的古典学派,更没有人提及“诸子百家”中剩余的那一百多家学派了。为何儒家、法家、道家会在百家争鸣的局面下脱颖而出,其余各家却在历史的长流里销声匿迹了呢?来看看儒家的发扬历史吧!
在孔子时期,儒学刚刚创立,同样,也很不兴盛。孔子本人有着治世之愿望,却也只能在鲁国为吏。随后他周游列国,推荐自己的思想,却并不为人看中,在周游途中还几次险些丧命。可见,儒学并不为当时时代所认同。
儒家被奉为正统思想,是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汉武帝所认同后才产生的。汉武帝为了更好地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需要一种能够顺应集权统治的治国方式与思想指导。而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说法,很好地反映出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因此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假如没有董仲舒的话,儒学是否会对中国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还是未知的。
然而时代跃迁,现如今,儒学传统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了。让现代人将几千年前的学术奉为圣典也颇不现实。如今信息文化交流速度得到了难以想象的提升,也不可能再产生一个像董仲舒一样提倡“惟‘儒’独尊”的思想家;就算有,也不会被当今时代认同。
传统需要继承才能够流传,而继承则需要当代人对传统的认可。很显然,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已经没有那么高了,中国传统文化目前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界。犹如杨修口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何让古老的观念能够活在当代,以生机勃勃的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呢?{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议论文}.
要想让传统文化能够长久的流传下去,不得不对他进行一些变化,让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如今的“传统文化”与历史上真正的传统文化也有很大不同。文化必须活在各个时代中,必须成立在不断的探索与重建中。这或许会改变甚至否认一部分原有的文化,但若不这么做,现今的传统文化就会很有可能沦落为未来的糟粕文化,民族历史也就变成了真正的历史。
2.重拾文化,共创未来
包一中 高二(2)班 郭占斌
现代化与近代化的口号充斥在我们的周围,但传统的文化却与我们渐行渐远。如何重拾文化的厚重感成了每个炎黄子孙所要解决的难题""
不可否认,西方引导的近代化和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高科技的享受,但随着地球资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环境日益严重的破坏,它也逐渐让人类走向了一条慢性死亡的道路。不仅如此,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世界变小,而人心与人心却逐渐的远离""重拾文化所带来的理智与和谐成了指点人类未来的道路指南针。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争论我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其优良部分依然对我们有着无穷的启示意义。现在看来此问题实在多虑。上至治国,下至为人都有的数不胜数的至理名言——“天人合一”指导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要我们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逝者如斯夫”则给予我们无穷的历史感""
中华文化首先给了我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早在两千年间孔子就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样一种坚韧的精神才有了我们历史的源远流长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也同样带给了我们深远的影响——那就是爱国情怀!一个国家即使再富裕,再强大,也要有忠心不二的人民的拥戴与支持。面对磨难,只要登高而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么,无数的炎黄子孙必然团结一致——这就是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力量!
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同样是文化留给我们的财富——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指导我们树立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
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同样丰富,其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如此便造就了无数名留青史,顶天立地的英雄核心品质——淡泊名利,不受诱惑,视死如归。激励一代代中国人成就自己的英雄梦想!
当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完美契合时,美好未来指日可待!
3.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包一中 高二⑵班 杨颖
道可道,非常道,中庸之道,大道也。仲尼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甚
至矣乎!”
观中国泱泱五千年岁月长河,你会发现,古代建筑常常具有高度和谐统一的对称性。如故宫以中轴线为准的双侧对称格局,气势恢宏;又如孔庙两旁耳房对称,颇显文化中正之风。和谐统一的对称性体现了古人对完美的追求。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即提出通过不偏不倚,无过而不及的原则与方法达到的最合适,最恰当的完美状态,此即为中庸也。
但在当下,提到中庸,人们往往会误解为毫无追求的中庸,而谈及中庸之道,人们则常贬指为庸碌无为的生活状态。更有甚者,将中庸之道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批驳为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思想,只从字面上曲解中庸之道的含义,可笑,可叹,可悲!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对中华民族整体的精神面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时,孔子本人即是“中庸”的典范:“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样德才兼备的类型是中国人时至今日心目中评价机制的最高标准。譬如法国总统奥朗德绯闻缠身,花名在外,中国老百姓心中或不齿,但毕竟是国外的总统,大可一笑置之;可若换做是中国的主席,国人心中的标准形象则为德才兼备,中正平和,既不失领袖风范,又不乏文雅气质,与孔子所述文质彬彬君子者何其相似。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天平中,或多或少都会以中庸的砝码为称量标准;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又不知不觉,在血液中流淌着中正平和的中庸思想。
中庸之道同时还是一种处世哲学,深刻反映在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