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2016年高考态势分析》
2016年高考态势分析
距离2016年高考只剩下半个多月的时间,考生们在做着最后的冲刺准备。目前各大高校也陆续发布高招政策和计划,招生大幕就此拉开。通过梳理各所高校的招生新政,记者发现,与去年相比,一些高校在招生计划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新增特色、优势专业,推出按大类招生,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与此同时,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学校首次启动综合评价招生,顺应高考改革趋势。今年将继续实行大平行志愿填报方式,相关专家建议,考生可参考去年的学校排名,应尽量服从调剂,否则会有退档的风险。
变化1
高校招生录取要求趋严
3月初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与此同时,教育部正式下发“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记者梳理发现,与去年相比,今年招生规定在“不得报名”的人员增加了一类,即“或已被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这就防止了某些在上一年已被高校录取,但因各种原因没有入学却保留入学资格学生报考。
在报名办法中,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今年明确要求,不得在“流入”和“流出”两地同时参加高考报名。对于既不符合流入地也不符合流出地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流入地协调流出地解决,原则上回流出地报考。对在中国居住的外国侨民来说,《外侨居留证》作为高考报名资格被删除。
对于特殊考生残疾人群体,往年只要求各级考试机构要为残疾人平等报名参加考试提供便利,没有具体规定。今年明确规定各级考试机构要按照《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要求,为残疾人平等报名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的权益得到进一步完善。
除了面向考生的严格规定,今年还对高校、各招办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比如高校不得超计划录取,省级招办对高校实施监督。考生填报志愿结束前各级招办不得将考生高考成绩提供给高等学校,有专家分析认为,这对防止高校掐尖恶性抢生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投档环节,也强化了市高招办对高校的约束力,
高校须在市高招办规定时间内明确本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并完成计划调整,或将避免名校在投档后变相点招的情况。
对于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社会其他人员在高招中的各种违规行为,今年规定得更明确,甚至新增了违反刑法修正案九等违法违规追究条款。
变化2
特色优势专业吸引优质生源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数据显示,今年本市的高考报名总数为61222人,其中报名参加全国统考的55680人,报名参加高职单考单招5542人。与去年的6.7万人报名相比,今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了6000多人,这已是高考报名人数第十年下降。虽然目前各校具体统招计划还未全部公布,但根据各高校招办负责人的介绍,今年大多数学校在京投放计划总体与去年持平,但也略有调整。
比如,北大、清华、北师大、人大、法大、民大等学校招生计划保持稳定,招生规模预计与去年持平。明确表示增加在京招生计划的有南开大学,因为随着津南新校区的投入使用,学校整体招生规模这两年略有增长。有的高校则表示要根据生源质量而定,如果生源质量好,将会适度增加计划。
不过,也有的高校表示在京招生计划预计将有所减少,比如南京大学,因为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重点高校特别是985、211工程以上的高校要承担国家的贫困计划,学校或将拿出大量计划投入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省市。
除此之外,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各校高招新政中,新增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出现较多。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虞立红介绍,为让学生有更广泛的选择,学校继去年新成立社会学院之后,今年新增社会学专业。人民大学今年提前批次小语种将新增西班牙语专业。首都师范大学将新增“文化遗产”专业,这是经教育部审批,目前全国唯一、特设专业。主要注重北京文化遗产特色,文理兼招。
虽然许多高校招生计划总量保持不变,但一些高校明确提出,北京是其最重要的生源地,将为北京考生不遗余力。北理工将增加优势、热门专业的招生计划数,比如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类、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另外,增加数学、物理、化学三个专业精英班在北京的招生计划。明确表示继续保持优势和特色专业计划在京较高的投放比例的学校还有北京化工大学,京外高校有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
为了完善学校学科建设,高校也想出了各种办法。北京科技大学早在2011年就对专业建设科学调整,定期评估专业。该校招办主任尹兆华介绍,学校每年根据三个指标对每个专业综合做评价,一个是报考的时候,学生的调剂志愿率,第二是转专业的转出率,第三是学生的就业情况。如果不好,就要受到专业发展的警告,最差的则要停办,目前学校已经有一个专业停办了。
变化3
宽口径招生按大类培养
记者梳理各校高招政策发现,按大类招生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如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个别985院校采用的是纯粹的大类招生方式,这既是高校招生改革的重要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考生志愿填报减轻了负担和压力。
人大去年首次全面推行本科生“宽口径招生”改革,29个招生专业基本以学院为单位进行设置,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理工学科。首次实行跨院联合招生,由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推出“人文科学实验班”,由理学院物理学系、化学系、心理学系联合推出“理科实验班”。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按大类招生是未来淡化专业划分趋势的体现。考生报考按大类招生专业时,只用选择公布的招生大类名称,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学习再分流到具体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在北京的招生工作中也将采用此种形式。除了法学和软件工程专业以外,其他普通类的专业均要按照大类进行招生。
考生录取到大类专业当中之后如何进行专业分流?这是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政策里一个极为核心的问题。北交大的做法是,考生在入校第二学期,依据考生志愿、上第一学期的课程学习成绩及高考成绩进行专业分流。初步定的是录取到本校,专业类内高考成绩前30%的北京学生,第一学期的学习成绩能够进入到前30%,没有单科挂科,满足这三个条件可以优先选专业。“大类分流和跨类转专业是并行的。学生既有跨类转专业的机会,同时也要进行大类的分流。”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东平说。
明确推进大专业类招生改革的学校还有北航,今年其专业设置主要以学院为单位,实行宽口径、大平台的专业设置与培养,也是最大程度满足考生的报考志
愿。此外,中国农业大学今年专业上的最大变化就是,部分专业合并为大类招生。北京林业大学的经管学院将几个经济管理的专业进行整合,新增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和工商管理类两个大类招生专业。此外材料学院将包装工程专业也纳入到林业工程类招生,也就是说材料学院这个学院是整个学院大类招生的一个学院。
变化4
双培外培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
去年“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正式启动,其中,“双培计划”“外培计划”是我市首次实施的高校招生形式,由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对考生而言,“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是一大利好消息。双培意味着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能够有两所大学的学习经历,并且能享受到更好的学习资源。外培意味着学生将有两年的时间到境外知名高校进行学习。
今年,利好消息再次传出,一些市属高校的双培和外培计划都将进一步扩大。北工大去年是双培外培计划人数最多的高校,共计划招生300人,实际录取了297人。北京工业大学今年仍然是双培外培计划最多的211高校,双培计划共计233人,外培计划不仅不减,而且还会增加,共计56个外培计划。“双培计划考生被派往的央属院校将更集中在高水平和高精尖方向,主要会集中在北大、清华、北航、北理工等9所央属院校。外培院校新增了英国的卡迪夫大学和爱尔兰的考特大学,都是高水平的海外大学。”郭福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今年初步计划双培98个人,比去年增加9人。外培计划相应有所减少是32人。首都师范大学双培计划今年计划招生143人,而去年为154人,减少了11人,对接的央属高校有调整,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9所。外培计划招
生30人左右,新增师范方向,对接的国外高校增加到4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办何平透露,学校双培今年有较大变化,由去年的101人缩减到89人,而外培由去年的96人增加到105人。而北京建筑大学双培、外培计划都有变化,双培计划由去年的106人调整为今年的132人,外培计划由去年的16人调整为今年的24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双培外培有一个大的变化:同一高校不同区、科类、专业之间的双培和外培的计划是不互调的。提前批一所学校可以报6个专业,考生可以报双培或者是外培,也可以同时都报。但是要注意的是,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变化5
部分高校录取实行“综合评价”
今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在京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招生,即不再“一考定终身”,而是高考成绩和综合素质综合考察。
国科大在京提前批招生继续采用“综合评价”方式,考生面试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分别占30%、10%。学校招生办副主任冉盈志介绍,面试考察内容一般不会涉及有刚性答案的题目,现场主要考察考生的数理基础、逻辑推理、学习兴趣、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及综合素质。而且,综合评价选拔安排在提前批次,考生如未被录取,不影响一批次第一志愿及后续的正常录取。也就是说,考生如果没能通过综合评价进入国科大,同样可以通过统考的方式选择国科大。南方科技大学采用的则是“6+3+1”的综合评价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高中阶段的平时成绩占10%、复试成绩占30%。
今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首次启动综合评价招生,考生综合评价成绩中高考分数只占70%,另30%为北外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能力测试的形式为面试,包括外语(课程)口试(满分25分)和专业考查(满分25分)。北外招生办主任许晔介绍,今年主要是一些小语种专业在京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招生,这些专业只招收通过综合评价的考生,考生如果没有通过综合评价考试,可通过统考报考学校其他专业。
还有的院校采用“校园开放日”形式,没有笔试环节,而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考察考生科学创新、沟通协作等方面能力。比如上海科技大学录取考生时,按照高考成绩加上“校园开放日”综合面试成绩,形成总分,择优录取。对于有特殊学科天赋、创新潜质的“偏才”,学校招生委员会将在“校园开放日”综合面试成绩中给予充分考虑。根据招生规则,这些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要在提前批次第一志愿填报上科大,否则加分成绩无效。当然,考生也可以通过高考“裸考”报考上科大。
篇二:《晨雾老师:照顾加分对高考排名影响》
照顾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
2011年1月25日晨雾在《参考全区统考排名填报北京高考志愿》由浅入深地分析了如何根据考生的区县排名来分析北京高考志愿的填报。现在北京市各个区县的一模分数排名情况已经公布,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所有区县公布的排名都不包含照顾加分。而正式的高招提档肯定是要考虑照顾加分的,如果我们的分析估算忽略这一块,总是感觉不够踏实。晨雾往年的文章(例如《如何估算B类C类考生对排名的影响》),都讨论过照顾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但需要指出的是,往年晨雾是假设加10分和加20分的各占一半来估计的,2010年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过当年各类照顾加分的人数(《2010年北京市高考照顾对象名单公示》),给我们更加精确估计的可能。实际上加10分的比加20分的多得多。因此往年的估计偏保守了。因此晨雾已经多次提到,今年会重新估算这个影响,但是由于忙,始终未能实现。
近来已经有不少家长向晨雾提问,如何考虑照顾加分?特别是晨雾4月19日转贴了09优秀家长晓风残月的一篇文章《裸分考生需谨慎参考“个性化服务”》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晓风残月的儿子是2009年海淀区的文科考生,其高考裸分区排名62,但是在提档分中区排名就变成了103。41名的差距之大是绝不可忽略的。{2016高考晨雾}.
那么照顾加分到底对普通考生的影响有多大?是否有办法对其进行定量的分析?目前还没有看到哪位专家对此做出认真的研究。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专家们的话有两类:或者说加分的考生是少数,可以忽略它的影响;或者是提出善意的警告:我们目前得到的排名都没有考虑加分的影响,专家提醒家长们一定要考虑这个因素的影响。但是怎样考虑这个影响呢?就找不到答案了。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各种加分考生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各种加分考生的分布比例是什么样的? 根据2010年6月4日法制晚报文章《一成高考生都有“照顾分”》报道: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示了2010年高考加分考生的名单,共涉及15类照顾对象,包括市三好、市优干、烈士子女、获奖学生等,共有1.1万考生,而本市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仅为8万人。
记者根据公布的数据统计,加分考生中少数民族考生最多,为6700余人。根据今年本市的高考加分政策,市三好学生、少数民族考生、归侨等子女、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烈士子女等加10分;市优干、国家二级(含)以上运动员、获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者等加20分。
法制晚报的文章还给出了各类加分的具体分布表。根据法晚给出的各类加分人员的数据。晨雾做了把10分和20分加分两类做了测算:发现加分学生的主体是少数民族,占加分学生总数的60%以上;其次是市三好学生,占加分学生总数的近20%。而这两类加分都属于加10分的。
加分考生具体分布表(总计11031人)
享受10分加分的:
少数民族考生 6700余人
市三好生 2134人
北京市科技创新 78人
华侨子女、归侨子女 82人
台湾省级考生 8人
烈士子女 2人
共计:9004人,占81.62%
享受20分加分的:
市体优及二级运动员 940人
市优干 866人
获奖学生 157人
健将及一级运动员 58人
优秀学生 6人
共计:2027,占18.38%
为了便于估算,我们取整数,把享受10分加分的比例近似地看作是80%,把享受20分加分的比例近似地看作是20%。然后再来研究它们是怎样影响我们考生的排名。
在研究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做一个假设,这就是假设2011年北京市的加分考生的总体规模、分布情况、加10分和加20分的考生比例等都与2010年大体相同。
另外我们还要应当达成两点共识:
1.假设任意一位考生甲的高考分数是y,那么分数高于y分的考生群体不论有没有照顾加分,对这位考生的排名都不会有任何影响,因为他们排位总是位于这位考生的前面。
2.由于政策照顾加分的最高分值是20分,同样的道理,分数低于或等于(y-20)分的考生群体不论有没有照顾加分,对考生甲的排名都不会有任何影响,因为他们排位总是位于这位考生的后面。
有了这两点共识之后的最大好处是,把我们研究的范围大大缩小了。
对考生甲的排名会发生影响的分数段只剩下(y,y-20)。也就是说低于y分20分区段内的考生因为加分的原因会上升到y分以上,对考生甲的排名发生影响,使得考生甲的提档分数向后移动。
研究照顾加分对排名的影响问题就大大简化了。我们只需要研究低于y分20分区段内加分考生怎样影响考生甲的排名。
假设低于y分20分区段内的照顾加分考生总共有C名,他们均匀分布,并且根据我们刚才归纳的两种加分比例,加20分和加10分的考生分别占20%和80%。我们再把低于y分20分区段分成两段来研究:
1.(y,y-10)分数段:共有1/2 × C名加分考生。他们无论是加10分还是加20分,他们加分之后都会上升到y分前面去,对考生甲的排名发生影响。
2.(y-10,y-20)分数段:共有1/2 × C名加分考生。其中有20%的考生加20分,他们加分之后都会上升到y分前面去,对考生甲的排名发生影响。这些加20分的考生人数是:1/2 × C × 20%。其余的80%的考生加10分,他们加分之后也不会上升到y分前面去,对考生甲的排名不会发生影响。这些加10分的考生人数是:1/2 ×C × 80%。我们可以忽略掉这些考生的影响。
综上第1和第2点,在整个低于y分20分区段内的照顾加分考生总共有C名,对考生甲的排名会发生影响的加分考生的人数为:
1/2 × C + 1/2 × C × 20%= 1/2 × C ×(1+20%)= 1/2 × C × 120% = 60% C。
结论:在低于y分20分区段内的照顾加分考生总数的60%考生会由于加分的原因上升到考生甲前面。
这里60%C就可以看作是加分考生影响排名的修正值。我们把60%叫做是加分考生的修正系数。我们只要把考生甲的排名向后退60%C的位次后得到的排名就是考虑了加分影响后的排名。
由于我们有些家长一看到上面的数字、字母、公式就“犯晕”,只有举例子才能看明白。晨雾通过海淀区2011年一模后一名考生的例子说明一下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
海淀区考生甲2011年理科一模考试成绩为580分,从海淀区高招办官方公布的排名是980名。查2011版海淀区《高考资料汇编》(区薄本)中的《海淀区2010年高考考生分数分布表》:
分数段 本段人数 累计人数
630-639 292 874
620-629 306 1180
980名位于630分(874名)和620分(1180名)之间。通过插值分析,2011海淀一模理科980名考生大约相当于2010年高考626分。
然后从2011年版的大厚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京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理科))的最后两页《2008-2010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数分布表(理工类)》查得: 分数段 本段人数 累计人数 其中照顾人数 累计照顾人数
630-639 598 1883 173 762
620-629 747 2630 203 965
610-619 795 3425 202 1167
600-609 900 4325 191 1358
篇三:《2015年高考考试新变化新政策》
篇四:《2016届高考20道诗歌鉴赏题答案》
古诗歌鉴赏答案
1答案8.第二句借以典故抒发对男子的思念之深切,含蓄而恰到好处地表达女子内心深处欲迸发出来的情感。(3分)“燕足留红线”取自宋曾慥类说引《丽情集·燕女坟》的典故感人至深,作者匠心独运,反其意而用之,增添无奈、凄楚之感(4分);类比见出女主人公抑郁难耐的心情。(5分)
9.首句先描景渲染萧条凄楚的气氛,统领全曲的主色调。(2分)“芙蓉面”用得贴切形象,极言女子娇好的容颜,含蓄而准确。(3分)把女子的容颜喻为芙蓉,更添西施般娇柔之态,极需人之呵护。(4分)侧面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5分)
解析:这是一首描写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的散曲,全曲含蓄但切情真意切。首句先描景渲染萧条凄楚的气氛,统领全曲的主色调。;芙蓉面”用得贴切形象,极言女子娇好的容颜,含蓄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