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介绍自己喜欢的画作文 自己喜欢的花作文

高中作文 zuowen 3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小学作文:我喜欢画画》

我喜欢画画

美术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小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在纸上乱涂乱画。我一边画,一边想:这个男的是巫师,那只恐龙是他的坐骑……

后来,我上了美术兴趣小组。第一节素描课,老师教我们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以及阴影,我却怎么也不画好――不是把圆柱体画成正方体,就是把正方体画成圆柱体。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耐心地 教着我:“先在中间轻轻地画一条虚线……最后再把边上的角画圆……就这样,一个圆就画好了。”最后,我在老师给我讲解了N遍之后,在削了N次铅笔、洗了N次被铅笔弄脏的手、经历了N次的失败之后,成功地画出了一辆漂亮的三轮自行车。

接下来是国画课。“画国画,就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这节课,我们画竹子和麻雀……”老师的话音未落,我的宣纸上就盛开了一朵灰色的“大花”。“就拿xxx同学的这幅画来说吧,”老师一边拿起我无心的“杰作”一边说道,“我们可以把这片墨水想象成一块石头、一个树桩、一片落叶……”“咦,我怎么没想到呢?”我调着红墨水,心里却暗暗地嘀咕着。“啪!啪!”一不小心,两滴淡淡的红墨水又滴在了“大花”的上面。“对呀,我还可以把它想象成红肚皮的麻雀呢。对,就这样干。”我立刻动起笔来。不一会儿,两只头小嘴巴大的麻雀儿就跃然纸上了。“现在,应怎样画竹子呢?”我用求助的眼光看着老师。“画竹子嘛……”老师又详细地给我讲解了一番。最后,我这幅《无题》得到了好评并被拿去装裱。取回装裱后的画,“呀!这是我画的画吗?”

我兴奋极了,同时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画画的更好。从此,我更加喜欢画画了,画技也随之不断地提高。

现在,我又喜欢上了电脑作画,我用它画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我还学会了利用我画的图案做动画,做出来的动画有趣极了。 我更喜欢画画了。

篇二:《【写人作文】爱画画的我》

篇三:《画出来的作文》

小学低段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国人小学 蓝小丽

关于“妙笔生花”这个成语有个故事。说一个秀才梦到自己的毛笔上盛开一朵莲花,梦醒后他就一下子变得才华横溢,下笔如有神了。成语其实反映了人们长期的一个愿望,也是难求解决的一个难题:如何能写好文章。特别是小学生,谈作文色变。假如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那这个办法一定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

那孩子们为什么会谈“作文”就色变呢?大多是因为孩子初次接触作文就产生了害怕的心理。笔者认为,小学生产生这种害怕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1、教师家长的要求过高,过急,拔苗助长。

如教材中三年级才开始的起步作文,我们大多数的老师已经从

一、二年级开始练笔了,而且家长们也很“重视”。但对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在课堂上说话很多同学还是词不达意,写作文更是一件难事,加上许多老师用过高的期望要求孩子,结果有时会适得其反。孩子跳一跳也摘不到葡萄,就会逐渐失去兴趣。加之教师讲评太少就更糟糕了。

2、学生缺乏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捕捉不到生活中的亮点。

3、阅读和积累不够,差距大。

这些环环相扣的原因造成了孩子初步接触作文就觉得门槛太高,无从下手。既而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再写作的动力。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觉得低年级写作最大的任务除了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模仿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写作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对写作语言有所积累,有所内化。所以,我做了低段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一、“画”出作文

《新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写话有明确规定:“对于写话有兴

趣写自己想说的话”。而低年级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孩子的思维大多是图象思维为主,慢慢向抽象的语言文字的过度。绘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更具有直观性,因此也更容易为儿童所接受。孩子们往往把绘画当作游戏来对待。一旦他们兴趣来时,就会马上拿起画笔,伴随着愉快的情绪,无拘无束,任意涂抹,从中得到满足和乐趣。儿童画是儿童心灵的写照,充满了想象和创造。儿童画不仅反映了儿童眼中的世界,也反映了儿童心中的世界。所以我做了让孩子“画”出作文的尝试。

在一年级刚入学阶段,有一次,我把美术课与语文课来了个大融合。我说:“孩子们,你们最喜欢什么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的孩子说:“我最喜欢苹果。”有的孩子说:“我最喜欢太阳。”有的说“花朵”、“树木”,还有的说“爸爸妈妈”等等。接着我又说:“它长什么样啊?你能把它画下来吗?记着用水彩笔画漂亮一点哟。”接着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拿出工具,认真地画起来,有的一边画画一边嘴里还嘀咕着呢。有的还一边作画一边流露出得意的笑容呢。等孩子们画完,我说:“孩子们你能拿着画给我们介绍介绍吗?可以用上我们学过的叠词。”(然后出示句式“我最喜欢——–,它——–。)接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开了,生怕他得不到展示。有的说:“我喜欢小草,它绿绿的。”有的说:“我最喜欢太阳,它红红的,圆圆的像个火球。”我接着评价说:“还能说出它像什么啊,真能干。”接下来孩子们的灵感被激发了,说出的比喻句就更多了。最后我请孩子们把说出的话工工整整的写在图画的下边,并评选出最好的张贴在教室里。

二、观察后作文

孩子们每天除了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剩余的时间大部分都用来感受和观察生活。在感受观察的过程中,他们感知了大自然的美好,发现了身边的奇闻趣事,也感受到周围也在悄悄的变化,渐渐地就会

生出一些新的想法。因此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培养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精神活动方式,有的学生喜欢整体观察,有的善于观察局部,有的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有的爱由此及彼展开想象,有的则常突发奇想。我肯定并关注他们的发展,并常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和物,鼓励他们留心观察生活,争当“小小观察家”。如:可观察季节、节日或天气变化,可观察周围每个同学的性格、爱好、脾气,观察任课的每个老师的个性语言,也可观察自己喜欢的景物、植物或动物。

在刚入二年级时,我结合“秋天来了”这个主题单元,让孩子每天观察周围的变化。我说:“孩子们,让我们带上我们的眼睛去认真看,带上我们的耳朵去仔细听,带上脑袋多思考,看看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把你的发现画下来,并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每天都有孩子来“报告”:有的孩子发现银杏树叶开始变黄了;有的孩子发现学校的枫叶红了;有的孩子发现人们的穿着和之前不一样了;有的孩子发现鲜红的石榴上市了""每天哪怕发现一种变化都可以画下来并写上一两句话,鼓励用上比喻句。经过一周的观察,最后,孩子们的发现昭示着秋天来了。然后安排一节口语交际课,把最近的观察汇总。孩子们顺利的完成了以“秋天来了”为题的一段话。有的模仿课文这样写到“秋天来了,秋天来了,果园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看葡萄架上挂水晶。苹果树上打灯笼。石榴肚里装宝石。核桃脱下绿衣服,露出金黄铠甲衣。还有那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秋天真是个瓜果飘香的季节啊。”有的这样写到“秋天来了,天气变凉爽了,大雁开始往南飞了。银杏树的叶子变黄了,只要有风轻轻一吹,就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跳舞。枫树的叶子变红了,好象一片燃烧的火焰,点燃了秋天。美人蕉也收起了花裙子,怀上了小宝宝。""”部分比较后进的孩子哪怕只能写上两三句话,我也会不吝啬鼓励。孩子们完成得非常开心。完成后孩子们摇头晃脑读得非常起劲。{介绍自己喜欢的画作文}.

三、游戏后作文

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谈到:“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为此,我让孩子做了游戏后作文的尝试。

{介绍自己喜欢的画作文}.

一次课间活动期间,我和孩子们玩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我扮演可恶的“老鹰”,数学老师扮演了勇敢的“鸡妈妈”,孩子们轮流扮演了“鸡宝宝”。当我瞪着眼睛伸出利爪向鸡群扑去时,鸡妈妈就张开翅膀带着鸡宝宝快速躲闪。以至我很难抓住小鸡。孩子们还挑战似的喊“来呀,来呀,抓不着,抓不着,就是抓不着,笨老鹰。”我故意做出气愤的样子,继续猛攻,可依然无效,最后只能灰溜溜的飞走了。孩子们哈哈哈的笑得很开心说“跑了,跑了,笨老鹰。”整个10分钟在快乐中快速的过去了。放学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回家把这个游戏讲给爸爸妈妈听。注意说清楚什么时间有谁在哪里玩什么,他们是在怎么玩的。说清他们的动作或表情。孩子们在欢乐的游戏中度过,当然说起来就很自然和真实,也有很多话想说给爸爸妈妈听,通过“说”以后,再根据所“说”的来作文,当然作文就很轻松的完成了。有的这样写到“丁零零,下课了,我们都迫不及待的冲出教室玩起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这回蓝老师扮演老鹰,杨老师扮演鸡妈妈,我们扮演鸡宝宝。只见老鹰瞪着眼睛,伸出爪子向我们扑来。鸡妈妈张开翅膀保护着我们赶紧躲闪。嘴里喊到:‘孩子们,小心,老鹰来了。’老鹰往左扑,我们就往右闪。老鹰往右扑,我们就往左闪。我们躲在鸡妈妈身后。老鹰就是抓不着,气得老鹰直跺脚。我们高兴地喊‘来呀,来呀,抓不着,抓不着,就是抓不着,笨老鹰。’最后老鹰累得满头大汗,只能灰溜溜的飞走了。我们齐声喊:‘跑了,跑了,笨老鹰。哈哈哈哈哈’大家真开心!丁零零,上课了,我们真想再玩一会儿。这

真是快乐的课间十分钟啊。”

最后,在评讲作文时好多孩子都想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当然要写好作文仅仅如此还不行,事实上,不重视儿童的阅读也是早期教育中最糟糕的行为之一,从小阅读的差别才是最重要的“输赢”差别。没有阅读做基础,做再多的实践,观察,体验或所谓的“写作技巧”都不过是老师的自娱自乐的表演。没有大量的阅读做铺垫,这些活动就是把稻谷洒进了沙漠,没有什么意义。针对低段孩子的特点,我建议家长每天给孩子讲故事。等孩子自己能识字时就让孩子自己读带有拼音的故事书、古诗词等,并适时开展故事会或吟诗会,培养孩子的语感和兴趣。等孩子有积累能力时又让孩子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名言警句,优美诗词等收集在“采蜜本”上。每学完一单元进行交流并开展评比活动,激发孩子们阅读和积累的兴趣,为写作奠定基础。写作是厚积而薄发的创造性活动,积累的东西多了,写起来就得心应手。文由心生,尊重孩子,保护童心,起点放低,步步提升。文有技法,最有效,最经济,最省心的技法就是阅读。

所以在实际中,我们既要保持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又要不遗余力地激发更多孩子的写作兴趣,让写作成为一件快乐的事,让孩子们能写、愿写、乐写、擅写。

篇四:《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

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

o一、审题:

o 写自己喜爱的一种花。如:初春绽放的迎春花、亭亭玉立的荷花等,只要是自己熟悉并喜爱的,都可以作为习作的内容。。 o二、主题:通过对花的特点描写,表达自己对花的喜爱之情。 o三、重点:写作之前要认真观察自己最喜欢的花的外形、颜色、生长情况等特点,搜集有关这种花的资料,做到把握这种花的特点。

提纲:(可按“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组织材料)

o一、题目:

o可以直接以花的名字作为题目,如《凤仙花》;也可以点出花的特点,如《昙花一现》;还可以在题目中表达出对花的喜爱与赞美,如《我爱山茶花》《鸡冠花,真美》《荷花,我爱你》等。 o二、开头:写出要赞美什么花。

o格式可以:

o(设问式)你爱春天吗?你爱桃花吗?我最喜欢春天的桃花了。 o(对比式)有人喜爱鲜艳富丼的牡丹,有人喜爱幽香袭人的兰花,有人喜爱印日的荷花,我却只爱那经久不凋的月季。

o(记叙式)我家阳台上种了一盆茉莉花,一阵微风吹来,屋子里就飘逸着阵阵清香,我情不自禁地吸了吸气,真香啊 !

三、中间:具体写花的颜色、样子、香气、习性等。如: o1、叶子 :外形、形态;

o2、花:外形、颜色、姿态、气味;

o3、用途

四、结尾:表达出对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o如:

o1、(抒情式)啊!我爱你——美丼的杜鹃花!

o2、(总结式)我爱丁香,爱它的优雅,爱它的美丼,爱它的安静,爱它沁人心脾的幽幽香气,更爱丁香花团结的精神。{介绍自己喜欢的画作文}.

o3、(设问式)月儿弯弯挂天空,一阵清风袭来,阵阵桃花清香四溢,摇曳着花容月貌,玩玩的月儿醉了。是谁在舞动着花好月圆的世界?是桃花,醉人的桃花。

写作提纲: 一、题目自拟:1、直接以花的名字作为题目。2、我爱( )花3、( )花,真美4、美丼的( )花等等。

二、开头:写出自己喜爱或要要赞美什么花。

三、中间:1、分1到2个自然段具体写花的颜色、形状、气味、姿态等。要写出花的动态和静态。

2、可以用1个自然段简单写写这种话的生长地、用途或传说 。

三、结尾:表达出对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篇五:《介绍我自己(作文教案)》

介绍我自己(作文教案)

设计说明:

本案适用于异地作文教学展示或者是开学初接班时使用,教师面对的是初次见面的陌生教学对象。设计本课旨在通过教师示范展示,师生交流互动,学生自主创作,集体交流评改提升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形式,学会做规范的自我介绍,并且在此基础上尝试做“配合简笔画突出自己某一个方面特点”的介绍。全课融口语交际、习作教学于一堂,扎实且生动。预设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重要性,学习抓特点描写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1、 能体现教师特点的简笔画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 叙述故事导入。

1、创设情景:教师口述一个“寻找文具”的虚拟突发事件,请学生协助寻找,并以次引导孩子认识“讲清楚”的重要性,展示第一层次教学目标。

事件梗概:在上课前得请大家帮个忙,刚才老师碰到一位孩子哭得很厉害。原来是笔盒丢失了。他说他的笔盒是不大不小,造型很好看,图案非常美观……请问大家,他的笔盒你见过吗,他能找到自己的笔盒吗?

2、学生自由发言:找不到,因为笔盒没有介绍清楚

3、师板书:讲清楚。

二、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1、教师进行自我介绍,要求学生在叙述过程中注意倾听,叙述后由个别学生尝试复述。 自我介绍内容如下:我的名字很特别,和当红明星超级女生何洁同音,也叫何捷,但是我的捷是快捷的捷。我来自福州,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特别喜欢教作文,很高兴认识大家。

2、学生倾听并共同归纳“自我介绍”的大致内容,同时教师板书:姓名、身份、喜好 3、个别学生尝试复述。

4、学生向教师作自我介绍,教师随即点评,纠正口语表达中的差错,务求做到“讲清楚”。

三、学习借助简笔画突出特点介绍的方法。

1、教师询问:像刚才这样简单的介绍,能留下多少印象?记忆能保存多久? 2、教师示范配简笔画的“特别自我介绍”。

(1)讲述抓住特点介绍的重要性,让人记忆犹新。(板书:抓特点)

(2)配合讲述小故事,以证明抓准特点的重要性。

故事梗概:东晋时的大画家顾恺之曾经为好朋友裴楷画像。裴楷脸上有三根又黑又粗的毫毛,很不雅观,别人为裴楷画像总是加以回避,可顾恺之不但不回避,还特地将这三根毫毛画得异常突出。正是由于这样的处理,使得裴楷的肖像格外生动,像活了似的,跃然纸上。 (3)介绍漫画创作中重点手法——突出特征法。

(4)出示简笔画,配合口述介绍自己

{介绍自己喜欢的画作文}.

(5)请学生再次介绍新认识的老师,教师在一旁展示简笔画,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按照画面提示介绍。

四、学生尝试练习。

1、请学生尝试画一幅能体现自己某一方面特点的简笔画,然后配合此画进行。“特别的自我介绍”。

2、教师、同伴在其介绍过程中注意倾听,随即点评。

五、课后练习巩固。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根据自己的特点,配上两三幅简笔画,写一篇自我介绍的作文,争取将自己外貌、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特点介绍清楚,让人过目不忘。 2、办一个班级“特殊自我介绍”展,同时上一节“请你记住我”的口语交际课。

习作的兴趣从哪儿来?

——何捷的《特别的自我介绍》听后随想

福建省连江县实验小学 特级教师 刘仁增

都说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像晒蔫的叶子,打不起精神;一写起作文犹如逮不到老鼠的小猫,愁眉苦脸,哀声叹气。可在何捷老师的作文课上,却是“小手常举,小眼常亮,小脸常红,小口常开”。他的课堂究竟哪来的一股魔力,能如此生动有趣,让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呢?这不得不引发人们的思考。我们不妨以《特别的自我介绍》一课为例,作简要的剖析,找找其中的答案吧!

一、贴心的导入谈话

师:一天早晨,我在学校门口遇到了一位小孩子,他哭得很厉害。原来,他的笔盒丢了。他说他的笔盒不大不小,造型很新颖,图案非常美观。请问大家,他的笔盒你见过吗,他能找到自己的笔盒吗?

生:他只是说笔盒漂亮,没有说是怎样的,就是找了很久,也是找不到的。{介绍自己喜欢的画作文}.

生:他只说了笔盒很新颖,至于笔盒是什么模样,形状如何,没有说出来,怎么能找得到呢?

师:老师也很担心,没有把笔盒的样子讲清楚(板书:讲清楚),恐怕难以找到了。希望大家在今天的课上也要注意把话讲清楚,让人听明白,也希望哪个孩子早些把话讲清楚,找到自己心爱的笔盒。

【“课伊始,情已生”是课堂教学所极力追求的。教学导入,犹如一部交响乐的前奏,对学生的情绪调动、课堂的基调营造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作文课尤其如此。成功的教学导入,教师往往采用电教媒体、小品表现、语言导入、创设悬念等方式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兴趣、情感、意志等因素,形成最佳心理状态,产生写作欲望。何老师的这节课,巧妙地抓住生活中的小事,用亲切的话语娓娓道来,创设了一个与本次习作有关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明白了“介绍”的首位要素——讲清楚。导入为下一环节的人物介绍作好铺垫。】

二、宽心的适度定位

师:我们人与人初次见面,要做一件事,那就是要来个自我介绍,老师先来。有个小要求,大家一定要认真听我的介绍,判断其中包含我的哪几个方面的信息?

师:我的名字很特别,和当红明星超级女生何洁同音,也叫何捷,但是我的捷是快捷的捷。爸爸妈妈希望我做个迅速、高效、快捷的人。我来自福州,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的爱好很多,看书,游泳,画画,特别喜欢教作文。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

生: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姓名、爱好,来自哪里,自己的职业。(随即板书:姓名、爱好、身份)

师:下面轮到大家介绍自己了,初次见面可不要把自己的家底都告诉别人,比如,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名字等。谁会像我这样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介绍时,把脸朝向人最多的地方,也请大家把目光“刷”地,聚焦在他的身上。

生1:我叫刘珍珍,来自连江县第二实验小学五年三班的一个女同学。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介绍自己喜欢的画作文 自己喜欢的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