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关于文革的作文 作文大全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有关文化大革命的文章》

有关文化大革命的文章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主席生前曾说过,他一生主要干了两件事:一件是把蒋介石赶到台湾去,另一件就是搞了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实质上就是关于已经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能否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后继续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能否继续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自己的服务宗旨的思想圣经。

所以邓小平先生不仅在1972年写给主席的信中欢呼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揭露我和批判我是完全应该的,它对于我本人也是一个挽救” ,还对走资本主义的人表示了刻骨仇恨;而且,在他成为“第二代”领导人时依然坚持以下观点:关于文化大革命,也应该科学地历史地来看。毛泽东同志发动这样一次大革命,主要是从反修防修的要求出发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9页) 并强调: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72页)。所以,你在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历史决议》中搜索不出 “彻底否定” 、“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等词语。

那么,文化大革命究竟是不是一场“动乱”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发动领导的一场全国性的群众运动,而“动乱”的含义是什么?按辞书解释是“社会骚动变乱”,即是民间的、非政府的自下而上的偶发事件。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没有哪个执政党及其一把手自己对自己发生“动乱” !

那么,文化大革命究竟是不是一场“浩劫”呢?答案更是否定的!

——什么叫“浩劫”?书中解释是“大灾难” ,对国家而言即意味着天翻地覆政权垮台,对百姓而言即意味着民不聊生暗无天日。而文革中不仅国家政权稳如泰山且无产阶级专政的威力更加强大,老百姓更无生存之虞——病可医,学可上,工人不失业,农民不失地,社会是非分明,人间正气弘扬,更没有拖欠工资、两极分化、假冒伪劣、剥削克扣、买官卖官,没有黑社会,没有见死不救就是“破四旧”,也没人看到资本家家里成捆的钞票和金砖金条时想到占为已有;

“大串联”时也没有现在这样治安案件不断(尽管现在的警力比那时强上十倍);即使在派性顶峰时的“武斗”,也不同于今天贪官与黑道勾结的阴狠

若非要说“动乱” 、“浩劫”的话——有学者指出:文革初始,有人私自向高校派工作组,不到一个月就把北京上万人打成反革命——仅在清华大学,几天内就把一千多个师生打成反革命,并逼着几个学生自杀;待文革发动了,马上又变成极“左”,提出什么“怀疑一切,打倒一切”这样的口号(现在一般人都以为这口号是“四人帮”提出来的)——如此背着党中央背着毛主席搞非组织活动,才叫“动乱”,因此而干扰党中央毛主席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战略部署,才有点“浩劫”的苗头“文革”的这伙“始作佣者”的“杰出贡献”却在《历史决议》中只字不提!

有人会说,是邓小平先生提出“要彻底否定文革” ,那意思分明是凡是邓小平说的就都对,凡是邓小平说的就都应照着办,这岂不是又在搞新的“凡是”?依笔者的水平分析:邓小平先生也不会有这样的思想,决不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是毛泽东之后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不可能说话前后矛盾,既向毛主席表示“拥护文革”又反过来要“彻底否定” ,既说文革是为了“反修防修”又怀疑其合法性,如果把“彻底否定文革” 看成是邓小平先生为了“设法保护好自己的子女”,那就更是把邓先生的人格贬低了。

有人也会说,是一批老干部在文革中受过冲击,所以他们复出后就要对文革作出“否定”。——如果真是这样,仅以个人恩恩怨怨为标准,那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哪里?比起革命先烈为国捐躯自己受点委屈 ( 如果自己本来一点问题没有) 就非要“以牙还牙”吗?在这里让我们看看罗瑞卿大将以及裘法祖、巴金等大家的风范吧——罗瑞卿大将出狱的第一件事就是穿的整整齐齐,到天安门的毛主席像前,立正站好,然后敬了个标准的军礼;——2001年获得国家“医德风范终身奖”的医学泰斗裘法祖教授,他对文革中挨批斗并不怎么介意,反而当着亿万电视观众的面检讨自己“曾很傲气,底下人做错事我就骂人”(那意思颇有点被别人整一整是应该的)。他还说:尤其是作为一个医生善待病人不够,自己很内疚。他并感谢“文革”中有人宽容了他,甚至在他挨斗时拿凳子让他坐

下;上海青年报在纪念巴金101岁生日时报道说:很多学者对文革经历的遭遇始终耿耿于怀,但巴金却勇于从自身找问题,从自我思想开始解剖。

党内究竟存不存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答案也应该是肯定的。 为什么?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不是谁承认不承认或故弄玄虚的问题,而是客观存在。好比自然界里有白天就有黑夜、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在革命战争年代:有英雄主义也有投降主义;便是在长征的途中,同是共产党人的张国焘不是还另立中央吗?如果党内没有走资本主义的言行,都是一心奔社会主义的,那不等于是说:只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人就进入了红色保险箱,就与共产党同心同德了?!那么,改革开放后大量出现的被清查、惩办或外逃的贪官(之前可都是当权派!)他们难道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共产党人会贪赃枉法?!

所以毛泽东1976年春还说了下面这段话: “民主革命后,工人、贫下中农没有停止,他们要革命。而一部份党员却不想前进了,有些人后退了,反对革命了。为什么呢?做大官了,要保护大官的利益。他们有了好房子,有汽车。薪水高,还有服务员,比资本家还利害。社会主义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合作化时党内就有人反对,批资产阶级法权,他们有反感。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

由于毛泽东的健康原因,由于来自党内外极端分子的干扰,文化大革命“反修防修”的最终目的并未达到——致使不少当权者把资产阶级法权、把资本主义思想、把走资本主义道路念头带进了“改革开放”年代,才有邓小平一九八二年就发现的腐败暴发恶兆:“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活动的人不是小量的,而是大量的。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 那个时候能比的。”(《邓小平文选》357页)对人、人类社会而言,经济不是硬道理,发展不是硬道理,政治方向、思想观念、道德理想的正确才是硬道理!否则——强大了就去侵略,掌权了就去谋私,有钱了就去花天酒地只能成为社会与人类的害虫!

有人还会说,文革中冲击了一批“精英” (即“反动学术权威” )、出现了武斗、停课、搞群众运动所以要“彻底否定” 。那么请问,不讲文化大

革命那样全国性的运动,你就看看一个小小的单位乃至你自己要干一件什么事,能至始至终一点问题没有?!难道有了问题(有的还是局部的暂时的问题)就要全盘否定?!那“改革”出现了这么多问题,是不是就要“彻底否定改革开放”?再说文革中受冲击的“精英” ,到底有多少人死于非命?与在“改革”中被砸了“饭碗”的几千万老工人、失地农民相比,哪个更严重?与如今每年死于黑心矿主、毒品、毒药、血汗工厂、“三座大山”、腐败报复下的人命哪个更触目惊心?当年毛主席发出了“要文斗不要武斗” 、“抓革命促生产” 、“复课闹革命” 、“解放干部” 、“老九不能走”等一系列指示,很快纠正了运动中的偏激做法,这是有目共睹的历史真实!然而——广大工人农民在“改革”中的“牺牲”得到了什么补偿?更不用说文革中从没有过的买官卖官、见死不救等等恶性案件、事件!如果以不搞“群众运动”就是好方法,那么“精英”的“运动群众”与封建时代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上智下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有何区别?——共产党人能脱离群众吗?谁又害怕群众运动呢?

如果有的人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子女”就对文革搞“彻底否定” ,如果有人就是为了自己遭遇的所谓不公就对文革搞“彻底否定”,如果有的人仅是为了保住自己在“改革”中获得的非法利益、以权谋私获得的既得利益而对文革搞“彻底否定” ,如果有的人打着拥护某某某的旗号而对文革搞“彻底否

定”笔者以为都经不起历史与人民的考问和质疑——要知道,文化大革命的全过程都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集体作出的决定,她的每一步骤都是依法和依党的组织原则进行决策的,毛泽东没有搞“宫廷政变” ,也没有搞“垂帘听政” ;同时,文革又是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的(不可否认在其中确有遭受冤枉的人,但毕竟是极少极少的一部分。后期的平反甄别是应该的),难道全国人民都是“群氓”?何况——在文革中的国家经济、科技成就、外交的辉煌等等各项硬指标在《历史决议》中早有定论!何况——在文革中没有出现在“改革”中出现的任何弊端!何况——文革对世界的影响,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对共产党保持执政地位的影响,对公民思想健康的影响都是史无前例的,搞“彻底否定”究竟是科学态度还是盲目蛮干?!

值得反思的是:我们是否正因为忽视了文化大革命的正面意义,忽视了应该站在国家、民族与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看待文化大革命——才会在后来的“改

革” “开放”中出现那么多令人痛心疾首又久治不愈的恶症???才会“发展”了二十多年,老百姓仍然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才会“改制”了廖廖数年公有制经济基础就失去了半壁江山、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国企卖光、耗尽?才会“基尼系数”迅速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才会不该富的富得流油不该穷的穷得精光?才会有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所称的“目前中国的社会,是处在一个以片面理解的经济发展观为唯一导向的、最原始的人吃人的初期资本主义阶段”?也才会有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英明决策!

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研究不应该成为国人的雷区、禁区,因为那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连外国的专家都能介入其中,我们作为“自己人”为何置之度外?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思想解放” 这么多年——难道连面对历史真实的勇气都不具备?!

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观点,不应该只是“彻底否定” ,而应该是历史地、客观地、科学的分析,因为凡事都有两面性。何况她涉及整个国家思想价值体系,涉及最广大的人民大众。一切有理性的人士,都不应该把自己置于历史的对立面和人民的对立面。

当某些自以为正确的人,以为自己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时候,却浑然不知这个所谓新时代是毛泽东用来教育他的人民的。历史必然要回归毛泽东的人间正道。不管这个回归要多长时间,要付出多大代价,它必然发生。

历史证明,由历史的当事人来评判历史,是很难公正的。时间和现实才是历史的最好裁判。

篇二:《30-文革前高考作文题》

新中国成立后历届高考作

文题

文革前15年

1951年:《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论增产节约的好处》。 1952年:《记一件新人新事》/《我投身到祖国的怀抱里》。

1953年: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1954年:《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年:《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

校的学生》。

1956年:《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年:《我的母亲》 。

1958年:《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9年:《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年:《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年:《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年:《说不怕鬼》/《雨后》。 1963年:《“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年:《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关于文革的作文}.

1965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

篇三:《“文革中的两个音乐家”作文讲评》

“文革中的两个音乐家”作文讲评

一、作文材料:

在“文革”中,一位老音乐家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而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在“文革”初期便自杀了。隐身在音乐的象牙之塔中,当风暴袭来,她心目中神圣美好的东西被践踏时,她选择了死亡来抗争。

二、题意分析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文革”,一位老音乐家在“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平反回来,“他没有憔悴衰老,他笑……”;而另一位音乐家则是因“心目中神圣美好的东西被践踏时,她选择了死亡来抗争”。很显然材料内容的范围是两位音乐家对待同一事物(“文革”)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坦然面对苦中作乐,一是为维护理想尊严等以死抗争。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侧面中的某一角度去展开也可从整体上去做辨证分析。

也就是说可以就如何对待人生(生活)中的逆境挫折等展开论述,也可以就心态对人生的影响进行评说,也可以讲在逆境中我们要乐观面对但也要追求理想等等,但是分析时应有度,不能片面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

一)较好立意:

1、驾驭生活(命运) 2、心态决定命运 3、勇于面对挫折 4、乐观人生 5、不老心境

6、笑看人生(挫折) 7、不畏浮云遮望眼 8、风云一笑过

9、沉淀痛苦,乐由心生 10、为苦难赋上旋律 11、调整心态,拥抱阳光 12、坦然面对苦难

13、学会适应,生存发展 14、要理智地对待灾难 15、换一种眼光 16、学会等待

二)观点含蓄,不明朗: 1、捍卫心中的圣地

2、从心灵出发

3、让生活变得有旋律 4、风雨过后,阳光更艳 5、活在属于你的世界中 6、生命的思考 三)审题不准确: 1、坚定信念 2、珍爱自己 3、希望在明天 4、心存相信 5、活得有意义

6、生活需要一种热情 7、生命诚可贵 四)离题:

1、死,生命的呐喊 2、为理想而抗争 三、考场传真: 例文1

不畏“浮云”遮望眼 (引用诗句,题目出彩)

老音乐家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割了整整七年的草,其间的辛酸可想而知,但老音乐家在这次洗礼中并没有憔悴衰老,一句“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如晨钟暮鼓,让人深思,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精要概括材料,“晨钟暮鼓”一词运用精当,言简意赅;反问句的运用,强力弓起文章的张力)

老音乐家之所以没有憔悴衰老,没有自暴自弃,我想,是因为老音乐家不畏眼前的“浮云”遮了望眼。在他眼里,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草并不是什么大灾难,相反地,老音乐家按4/4拍铡草,他依然活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活出了风采,活出了自我,活出常人难有的自信和睿智。他是生活的强者,生命的强者。(分析原材料,准确,深入)老音乐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吓倒,他知道这困境是暂时的,果然,七年之后,老音乐家又踏上了充满希望和光明的人生之路。

与老音乐家截然相反的是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在文革初期便自杀了。可惜了,女钢琴家不愿接受暴风雨的洗礼,用死亡来抗争。也许人们会为她的壮举而赞赏,我却更看重老音乐家的“苟活”,敬佩他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气。(引用材料,对举分析,既体现了“全面理解材料”,又表明了鲜明的立场)

司马迁并没有因为受到宫刑而选择自杀,来搏得一个死节之士的虚誉,他顽强地活下来开创了《史记》,他不畏眼前的困境,不被挫折折服,他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浓重的一笔。老音乐家就像司马迁一样,在困境中活出精彩,而女钢琴家的自杀就显得有点苍白了。(论据1,就事论事又稍加拓展,强调“韧”性)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人生不可

能一帆风顺,人生难免挫折、困境,是为挫折、困境所折服,还是战胜挫折、困境?那就全看自己了。要像老音乐家那样勇敢、坚强、自信地活着,才能在挫折、困境中成长、飞翔,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不是吗?(论据2,名言引证,强调韧性地“活”)

时下,一些人自暴自弃,一有点不顺心如意的事就轻易做出其他的傻事,多可悲呀!在今天,我们要经得起风雨,才能在人生之路站得稳呀!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老音乐家能在七年的时光中按他的4/4拍铡草,就是因为他跳过“浮云”,看到了希望。(联系实际,赋予文章“济世”气息)

惊叹于老音乐家的“4/4拍”,惊叹于这位能驾驭自己生命的人在困境中的自信,七年的光阴他一笑而过,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不热爱生命和人生呢?

不畏浮云遮望眼。(殷切期盼) 17+17+17=51分

【简评】文章切合题意,就事论事,明确提出要勇于面对挫折,韧性地活,驾驭生活的观点,论据有力,论证集中,分析深入。不足是内容尚显单薄,论据不够翔实。

例文2

傲睨挫折,笑对人生 (题目精炼,观点鲜亮)

一位在文革时期被下放到农村铡了七年草的老音乐家依然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文革留下的阴影和沧桑。人们为此而惊叹时,老音乐家一语道破了天机:“我每天都是按4/4拍铡草的啊!” (巧妙引用材料,“一语道破”中心)

好一个4/4拍铡草!在文革这场大酷劫中,他依然从容镇定,苦中作乐,这一定离不开他本身积极乐观的心态。(分析原材料,亮丽文章观点)

七年了,他在农村铡草已经整整七年了。七年足以让青春消散,让梦想沉淀,让信念摧毁。在整整的七年中,他面对的不是那一篇篇优美的五线谱,而是一头头吃饱了就睡的牲口;他触摸到的不是那高贵的琴键,而是那冰冷生硬的铡刀锄头;他看到的不是来聆听他演奏的学生,而是那无边无际的荒草。(排比句展开材料分析,恰当的想象,为文章造势)作为一个老音乐家的他,做的却是与他毫不相干的事,又叫他如何不消极悲观。倘若他抱着“生命在天,富贵在天”的心态,他必定会痛苦,会迷惘,然后沉沦,自怨自艾,最后在绝望中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休止符。

但他没有,他拿起铡刀作指挥棒,把荒野视为乐谱,在天地这个大教堂上演奏。铡草的动作是他的节奏,4/4拍,4/4拍,比《进行曲》还要激越、响亮。跳动的音符撞击着苦难,苦难的棱头似乎也变得柔和。(这岂非联想想象之功乎?)如一杯苦酒里掺进了蜂蜜,他始终坚信自己并没有远离自己所喜爱的事业,音乐始终萦绕在自己身边。所以,他坚强,乐观地活着。这一切都归功于他乐观积极的心态。(文章中心潺潺蜿流)

有了乐观的心态,才能笑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关于文革的作文}.

傲睨挫折;有了积极的心态,才能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开拓,自强不息。遗憾的是,现在学生中心灵不堪一击者不是少数。一次考试的失败,一场家庭的争吵,就可以让一个青少年跳楼自杀。唉!可悲啊!高高的楼上纵身一跃,就让一个生命在一条凄美的弧线中完结。为什么?因为他们无限地把挫折夸大,蒙蔽了自己,不相信自己,然后在绝望中选择了死亡。如何对待生命,对待挫折,这位老音乐家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拓展,联系实际,乐观心态的必要性和意义)

生命生生不息,摔倒了,站起来,仍不失为一条好汉。

17+17+16=50分

【简评】以乐观心态傲睨挫折,观点切合题意。文章就事论事,积极调动联想和想象,细节性地阐述了中心观点,中肯,深入。而文章对材料的引用不够完整,忽略了顾圣婴反面材料的警世功用,而且文章也缺乏经典的事实论据的支撑。

例文3

沉淀痛苦,乐由心生

(比拟手法,令题目闪亮登场)

生活像一瓶泥浆翻滚的水(比喻巧妙!照应了题目,又为下文张本),水是快乐幸福,而参杂其中的泥则代表着痛苦与不幸。(可以考虑删除,不用解释,给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可能更有韵味)

有人衣着褴褛居无定所却依然逍遥快乐,笑不离口,也有人因此愁眉苦脸,甚至郁闷而死。同样的境况,不同的人表现大相径庭,归根到底,在于他们对出现在他们生活中的那瓶浊水怀有不同的心态,在于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做法。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关于文革的作文 作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