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父辈的教诲》
祖辈的教诲
巢湖四中高二(9班)张光跃
我的爸爸是一个很倔的人,他一辈子说一不二。虽然他并不总是对的。但即便如此,依旧要这样去干,因为他从小就有一个观念,男人就要做家里的主心骨,要担得起责任。这是爷爷教给他的。
爷爷勤俭持家。尽管这样,爸爸小时候的生活还是是很艰苦的,他那时候偷吃几个花生,若是被发现都要挨打。因为在爷爷看来偷吃花生只是为了一时的满足,解个馋而已,这是浪费粮食。不过现在爸爸也勤俭节约,但是他会尽量去满足我的要求,但是他也会训斥我丝毫的浪费。
爷爷的教诲以及从小的艰苦生活,使爸爸的内心自然而然地有了一种担待:男人要挣钱养家。爸爸十六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失去了父亲的避护,爸爸带着那不多却又经历岁月磨炼的教诲,踏上生活的道路。长白山、北京、新疆走南闯北是他年轻的写照。如今,爸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男人要撑起一片天。”
爸爸希望他的儿子可以出人头地,他不希望他所经历的事发生在我的身上。身为打工者,他知道打工的苦。这是个靠头脑吃饭的时代,爸爸告诉我,出生的贫苦只是一时的,努力学习就可以改变命运。尽我所能,改变命运,这是我从他那里得到的教导。
爷爷出生在1931年,那时中国正处敌入侵的时期。中国抗战的胜利是用同胞们的生命换来的。原因之一是当时的武器落后。所以爸爸十分地敬佩钱学森,不仅因为他帮助祖国完成了原子弹的研发,使祖国成为强大的
国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钱学森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这位不朽的伟人用他的实际行动表达了他的祖国的一腔热血。爸爸认为身为中国人,就有报效祖国的义务,不论你有多大成就或本领,如果心中没有祖国,不想着为国出力,那就是无用之人。爸爸的这份教导,我牢记心头。
爸爸很爱我,我从小到大,他很少体罚过我,除非因为我做事不认真。干一行,精一行,这是爸爸对我的要求。这与他年轻的经历有关。因为他年轻时为了多挣钱,就四处拜师学艺,但又耐不下性子认真学,结果是许多手艺他都知道,但却都不能有所成,往往差他人一等。爸爸的这个教训,也让我记住了。
勤俭节约,承担责任,热爱祖国,认真工作,这已经成为我家的家风!这样的家风主要是爸爸从爷爷那儿学到的,也有爸爸从自身经历中体会到的做人的基本要求,而这样的家风,将在我身上传承!
爸爸对我寄以厚望,他认为我一定比他有能力,所以他让我牢记他的话。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可能很难体会到他的艰辛,但即将成年的我,也逐渐意视到父亲所说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已经由那个衰败的国家走向了如今让世界各国都尊重的大国。那黑暗动荡的社会如今已变成了公正道德,遵纪守法的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到每一位公民的心中,二十四个大字早已牢牢地刻在中华大地之上。
爷爷和父亲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们从社会经历中所得到的无一不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家风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必不可缺少的东西。它塑造了人的性格,给
予我们美好的品质;它教导我们的成长,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它传授我们经验与方法,使我们可以生存。它虽然不是生母,但它无时无刻不在哺育着我们,它虽然不是亲爸,但它无时无刻不在教导我们。它的伟大,我们必将铭记于心。
作为传承者,我们自小就受到了家风的薰陶,学习父辈的精神,所以我们理所应当积极融入社会中,去体会,去实践,去创新,为家风谱写新的篇章。直到有一天我们可以骄傲地包括给我们的后辈,将家风发扬光大。
(推荐:曹本立)
篇二:《2015届海淀区高三期中语文考试作文范文》
☆二类中
2.东屋
姥爷从军快六十年了,从战士做到军校教授,现在退休了,还住在军校家属院里。最近老干部分新房,他有两套可以选择。一套朝西,那座海边港城新建的高楼大厦尽收眼底,还能见海;东边那套,海几乎全部被楼房遮挡了,所见的也只是学校的破旧矮楼,那都是几十年的老楼了。
谁知道老爷子硬是选了东屋,谁也劝不动,他硬说东屋风景好。我们一想孝顺重在顺,也就这样吧。
过年我回去看他,姥爷拉着我坐在窗边叙旧。他指着学院另一侧的矮山说,那边是朝鲜的方向。他在一个叫元山的小城待过。那时候朝鲜战争已结束,他们是以援助者的身份出去的。他说起太平洋刺骨的海水,想起冻硬了掰不动的饼,冻裂滴血的手。还有,朝鲜人的微笑。他拉着我开始教朝鲜文——这么多年了,这真是个奇迹。
紧接着就说起唐山。那是他刚三十出头。凌晨他拉起姥姥和母亲逃出房子,天亮就踏上了开往唐山方向的火车。他讲废墟之下散出的恶臭,讲他当时如何用酒精泡口罩捂住口鼻,讲那漫天飞舞的石灰沫。他指着学院的一群矮楼说,当年唐山都是这种房子,人逃不出,也不好挖开救人。
说到学院的楼,他又介绍起来,这是科研部,那有个导弹模型是他测试过的,那是老教学楼,那原来是操场好像他不曾退休似的。照他的兴头,明天回去上班都没问题。
我的心猛地一惊。他的心确实不曾退休。(这一点在原文中铺展不够,内在逻辑力欠缺)
我恍然明白了他选东屋的理由。那是朝鲜的方向,那是唐山的影子,那是他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学院,那有他倾洒过心血的实验室、教学楼。西边纵使高楼林立,华灯璀璨也无法打动他——他的心在东屋窗外看似乏味的风景中徘徊。在东屋他守望着他的与共和国那段艰苦岁月紧紧相连的青春。
青春,从未退休。
☆二类上
3.青春为何而疯狂
孩子,你为何迷茫?
你说,你不懂学习的意义。每天的课业如山堆积,每次考试都入风雨飘零。学习仿佛是条看得见终点的路,你一路跑来,已是风雨皆程十二年。然而你再也没有前进的动力,因为前方无非是座好大学,好大学后是份好工作,庸庸碌碌一辈子,有意思吗?
你说,再不疯狂就老了。你现在还年轻,游戏、电影,甚至是什么灯红酒绿,都被一堵高墙隔阂在你的世界之外。睡上二十四小时,打游戏打到昏天黑地,与朋友满城市地窜而不舍昼夜,这些打破条条框框,就是你所谓的疯狂了吗?
孩子,请听我说。你的迷茫太狭隘。周恩来总理所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想你是不会忘的,那金石之言无论多久过去都仍掷地有声,因为上面浸润着拳拳的报国之心。你说,当今河清海晏,天下太平。但那只是你的目光所及之处。这世界上还有太多不平的地方,饥饿疾病,战争灾荒。你说这与你无关,真的无关吗?如果你的降生只是为了小我的幸福,又如何对得起世界对你的善待?你学习,不应只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你肩头越沉重,步伐就越坚实。不必迷茫!
孩子,请听我说。你的疯狂境界太低。“疯狂”难道仅是放浪形骸与嬉戏玩耍?一百年前,我们的祖辈高歌:“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五十年前,我们的父辈大喊:“我们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而你,却在无病呻吟着什么“迷茫”、“疯狂”。是的,你可以疯狂,但青春要燃烧在有价值的地方。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难道你忘了吗?疯狂,当为奋发学习而疯狂,当为成才报国而疯狂,当为回馈社会而疯狂!那么,你的疯狂会带有热血的温度,会把整个社会照亮!疯狂吧,在狂飙猛进中以天狗食月的气魄,开创属于你的、关联全人类的新世纪吧!
陈独秀先生曾说:“杀一九一四年之我,重生一九一五年之我。”孩子,我说这些不是为了批评你,而是为了让你扑杀那迷惘颓废的“我”,而重生志存高远、心系天下的“我”。
青春当为何而疯狂?我想你已经知道答案了。
简评:对话感强,行文脉络清晰。立意颇高,内容充实度不够。
☆ 一类下(42分)
4. 青春是种态度
十一学校
1
人常道:青春如白驹过隙,匆匆易逝。于是便有“青春不再,容颜易改”的恐惧,“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恍然,“时间是把杀猪刀”的感叹。其实,清楚不一定“易逝”,它也不只属于二八年华的我们,那些年轻面庞。青春不只是某段必经的年华,它,更是种态度。
“青春”二字,之所以常使人联想到年轻的生命,是因为这些生命是冉冉升起的太阳,是那正在怒放的鲜花,有着“力量如同燃烧的信念”,自然“青春万岁”、活力四射、热力难挡。而一旦这份年轻失去、额上爬了皱纹、眼中带了岁月给予的沧桑,似乎就在一天天地走向衰败与腐朽、凋零与枯萎,丧失了活力与天真,自然难当“青春”之名,引人生厌。难怪丰子恺总是对他青春的儿女不吝赞美,而常要评判成人的世故与腐朽!但,那广场上同舞伴翩翩而舞的“大妈”们,她们的舞步中难道没有“夕阳红”的活力底色?那八十寿诞而立愿学习电脑科技、追逐时代步伐的大书法家启功,他不断追求中难道没有如年青人一般的活力与热忱?那刘心武《百合献谁》中可能一生未当过主角、作为群演却仍一丝不苟的“老天鹅”,那优雅叠放的兰花手中难道没有对生活、事业的渴望,平凡却不淡漠?他们不再年轻,可年龄的牵绊不能阻挡他们“青春”的脚步,沧桑的过往不能阻止他们以最大的热情拥抱生活。
“青春”的态度不仅体现为历经生活磨砺仍然保有的那份纯真热情、对生活不止不休的热爱,更体现在将生命的沧桑沉淀,转化为这“青春”的一部分,让这“青春”之火,多一份厚重与底蕴。年少的我们,在青春的海洋中挣扎着、疯狂着、迷茫着,可叫嚷着“我的青春我作主”、“再不疯狂就老了”的我们,通常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狂热中的浅薄与无知。于是,大多数的我们在青春中收获了一份成长与成熟,似乎已经迈向了真正的“成人”。但,对有的人来说,这还远远不够。“青春”是可以“二次生长”的。一张白纸般无畏无知的纯真固然惹人怜爱,可在生活的尘埃中摸爬滚打,将苦难的伤痕与锤炼也变成这纯正的一部分才更让人心生敬意。正如那张抗抗笔下的向日葵,它们倔强生长,只给太阳的威热一个冷冰冰的后脑勺,那是种对世俗眼光嘲讽的“纯正青春”;也如沈从文那将生活沧桑化为“赤子之心”、蕴于“星斗之文”中的“青春感悟”;亦如其弟子汪曾祺在《天鹅之死》中展现的他一贯的人生态度,语言平常叙事平淡,可那平淡外表下无垠的坚持执着又何尝不是对“青春”另一个角度的解读?
这是种“青春”的态度,在这“青春”人们真正寻找到了自我,也塑造了真正的自我。在对自我的关注“作主”中,那份“舍我其谁”的态度延伸到周遭的家庭、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这是鲁迅那“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呼喊与使命感。在这种情况下,“青春”不仅是活力、对生活的渴望和对自我的找寻,它更由你自身无限传递传播,这种“青春”的态度,是可以感染全人类的。
青春是种态度,它一点都不短暂,也绝非仅是个体那一段时间。那种精神,永恒地发着光和亮,在我心田上熠熠生辉。它时刻拷问着我:有着“青春”年纪的我,是否,针对拥有了这份,“青春”的态度?
简评:字里行间透示着对“青春”内涵较为深刻、独到的理解。行文集中,内涵丰富。不足之处在于与材料的关联度稍弱。应以材料为背景切入,进行写作。
☆ 一类下(42分)
5.青春——生命的觉醒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祖辈的呐喊,“创建青春之民族”,以蓬勃的生命反对压迫;青春是父辈的高歌,“渴望生活,从不淡漠”,撑起国家的脊梁;青春是我们的心声,“我的青春我做主”,彰显新时代的自信。
是啊,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青春可以“迷茫”,可以“疯狂”,但这“迷茫”、“疯狂”并不是浪费生命。青春的真正意义在于生命意识的觉醒,在于学会承担。
生命意识觉醒的伊始,总会因前程未卜而感到茫然。祖辈们面对破碎的山河,父辈们面对困苦的生活,也会迷茫。然而正因为是青春,他们坚定了信仰,追随着内心前行。而如今我们的迷茫,源于经济快速发展而精神无所寄托。因此,青春的意义首先在于确定志向。青春不应局限于一己私利,应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要坚定地守住内心。
然而,既有了内心的坚守,为何还会“疯狂”?其实,疯狂不过是反常。青春的力量需要一个抒发的契机,关键在于我们“疯狂”的目的。秋瑾,出身官宦,她的人生本应一帆风顺,可是她却为革命抛洒青春的热血。这在世人眼中也许是“疯狂”的,然而正因如此,我们的民族才拥有了生命力。青春应该突破常规,然而这突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高远的意义,为了承担责任。
于是,我们坚守内心以明志,突破常规以获得动力。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真正的青春应该“我作主”。这三个字掷地有声,向我们传达着青春的力量,也暗示着内在人格的觉醒。“我作主”意味着自我选择,它首先意味 2
着对外在权威的否定。祖辈们否定了旧势力的黑暗,选择承担民族独立的责任;同时它也意味着价值观的建立,父辈们选择“渴望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而我们呢?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青春?我们应该确定怎样的价值观?
答案昭然若揭,我们的青春,同样离不开社会责任的承担。老人摔倒了,外在有很多声音“分析”着利弊,然而内心的善良告诉我们应扶起。和平安定的社会也会有消极的声音,作为有责任的青年,我们应勇敢地站出来,不做沉默的大多数,要谨记“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
其实,青春是一段觉醒的年华,它为我们的人生塑造生命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定志向驱走茫然,突破常规以求拥有活力,建立人格从而学会承担。青春,使我们的人生进入新的境界。在挥洒青春的过程中,我们逐渐理解了生命。
【评析】
文章紧扣材料,从祖辈、父辈的背景入手,引出当下的青春“迷茫”,然后围绕“生命的觉醒”,谈到当下青年人的责任、担当、人格觉醒,提出“积极价值观”的确立。符合题意,比较深刻地阐释了生命的终极意义。
6.肩起青春的责任
北大附中
祖辈胸中氤氲的救国豪情,父辈昂扬的生活斗志,渴望为社会贡献一己之力的激情,在如今青年人眼中,知识过时之物。面对其追逐迷茫与疯狂的理想,一种忧患于我心中油然而生。
一百年前的中国青年,怀揣强国之梦远赴日本与欧洲,勤工俭学,家与国的重担,一肩双挑。父辈们将建设更美好祖国未来的热血凝聚在生产与劳动的热情与力量上,为了光明的新秩序,绽放青春之昂扬。而今日的我们呢?屈辱褪去,物质生活已丰厚富足,青春的热血便真的应该化作迷茫、化作疯狂,以“不枉此生”吗?
殊不知,我们需要面对和承担的,其实较祖辈们更多。作为独生子女,我们已习惯了逃避责任,享受父母全心全意且无条件的全心给予。然而随岁月流逝,家庭的重担将全部落到我们的肩上。若不从现在起重拾祖辈“创青春之家庭”的责任感和父辈们强烈的奋斗意识,待父母之荫如大厦将倾般消逝,我们只会束手无策。放眼社会,似乎我们可坐享其成,享受父辈们苦心建立的社会秩序。然而,一旦涉世较深即会发现,学术环境亟待革新,公平的博弈机制亟待建立,自由的人文环境亟待创造,如此种种均为当今青年面对的挑战性命题。更何况如今国家虽非内忧外患,奄奄一息,但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对的复兴之路比百年前的祖辈更为道阻且长,今日青年何能还寄理想于放纵与疯狂?建青春之家庭,创公正之社会,塑进取之民族精神的重担,此时不肩起,更待何时?
每每思之今日中华之青年暮气沉沉,自学业荒废,至酗酒吸毒,关于青春之玩物丧志以追求疯狂、终酿恶果的新闻被铺天盖地地报道,未尝不夙夜忧叹。如今疯狂,放纵和肆意而为的风气,已从青年人的家庭弥漫到今日中国社会,已从青年人浮夸喧嚣的网络舆论弥漫到青年人不够理智、无责任感的心智上。此时,我们应该回首,回首我们的祖辈、父辈在建设新的国家形式、新的社会秩序时,那份肩起家国责任的当仁不让。我们应该思索,今日幸福生活的来源即是长者们在热血旺盛的年华里,将最有价值的青春时光贡献给家庭、社会、国家,他们何尝不想依青春热血之涌动、游戏人生?只因他们心中有更重要的东西——对家国的爱与责任,值得他们肩负。
疯狂、迷茫、浮躁,这是青春时期不可避免的思绪。此时,每个人都应争当责任的承担者,让厚重的责任感以奔雷之势击碎浮夸的青春迷惘,肩起青春应有的责任。
简评:一类下
纵向审视材料,反思当下青春,其情可感。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较有气势。内容稍显空泛。
7.青春的“大时代”
“三二一,开泉!”小心地将石头挪开,水柱“蹭”地窜上老高,溅湿了梳着麻花辫穿着碎花绿裙的袁新枝。“姑娘们都来尝一口”,她喊着,大家拿着刷牙的杯子接满泉水,一一举杯。
——这大概是王蒙在《青春万岁》中描写的第一个场景,也是当时拿起这本书就开始令人心动的地方。那样蓬勃的青春激情,被挥洒得淋漓尽致。我忘不了郑波害羞又沉静如水的目光,忘不了胡玛丽被释放了的生命热情。虽然相隔五十载,但我与王蒙十八岁的青春曲调竟是如此相似。每每心情阴暗时读这本书,总一下子就触碰了我的心情开关,让我看到青春该有的自信与坚毅。
“长长的令无数女孩羡慕的衣柜”,“闪亮的鞋子华美的服饰”,“手提LV包脖子戴钻石项链” 3
——这是我脑海中仅存的对于《小时代》的画面。我没有深读,拿起这本书没有丝毫令人心动的地方。本以为这是一本回忆着青春的“青春文学“,可从头到尾我都没看出青春该有的模样。它没有五十年前的青春激昂有力量,姐妹情也不比当初的干净纯粹。
我思索,是当今的“青春文学”走了样子?还是如今人们的青春时光变了形?变得沉重负累,不再轻盈晶亮?变得少了热血多了漠视?变得拘泥于物质而少了精神上的朝气?
我以为,“青春”之主题亘古不变,现代人依旧有燃烧的信念,有渴望新生活的热情,只是这力量与疯狂稍稍投错了方向。我们不能把青春当作培养错误人生观的借口,不能将青春变成跟风式的生活。蓬勃单纯的生命过程,若添了这虚浮社会中的杂尘,那就与现在市面上“青春文学”描写得那样,自我降低了青春的标准。
青春从来不是“小时代”,它是每个人的“大时代”。我们要趁着这股朝气,好好挥洒热血。按王蒙的话说,就是“我们要擦亮枪”,好好干一仗。五十年前如此,五十年后亦当如此。
☆ 一类下(42分)
8.青春的瘦身之路 (散文)
百年前的青春,是民族情怀、家国天下;如今的青春,是自由的口号、疯狂的代言——是什么让青春跨越百年时光,一路瘦身?
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却是最纯洁的时代。当青年的视野打开,将祖国的老朽之气尽览,是谁先吟出了一句“眼中常含泪水”?这是泪水,是伤痛,是现实生活下最真实的声音。如今呢?没有了老朽之气的现代的城市多么年轻,焕发青春活力,却再也无法让我们真切地有流泪的感觉了。于是,我们的青春似乎只有笑,肤浅的笑、无知的笑,俯拾即是的笑。
哭过,笑过之后呢?青春意味着改变。曾经,改变的力量多么强大,青春的活力在学校、广场,在学生中、在工人里,人们纷纷加入挑战者的行列,向过去说不。因为青春,所以敢于改变,敢于“成为第一千零一名”。然而,我们的改变在哪里?“新”的游戏、“新”的规则,青春在标新立异,才算疯狂。然而,同属疯狂,区别何在?在于责任。
因为有了一份责任,曾经的疯狂是哭过之后的曲折探索;因为少了一份责任,如今的疯狂是笑过之后的百无聊赖。难怪青春在瘦身!青春承载的责任不见了,厚重沦为浮躁,不屈沦为淡漠。
不信,便去看看五四青年节时,有多少人会记起曾经的光焰;或是打开娱乐节目,看青春在被怎样的疯狂包装。当青春的眼中没有历史、只有当下,没有社会、只有自我,即使有再多口号、再多包装,也丰满不起来!
青春的精神,因其承载的历史与责任,生生不息,却在当下与自我的夹缝中奄奄一息。她听到哭声,才有了力量,却听到笑声,空洞的没有责任的笑声。
她怕了,怕自己一直瘦下去。她清楚,她不存在,未来也便不存在。
何时,我们的青春才有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