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材料作文审题》
一、紧扣文体,凸显体裁。现今的高考作文虽没有文体上的具体要求,但文体不限不等同于
不做文体要求。近年来的高考实践证明,考生的文体意识越来越淡漠,而其中,对材料的引用则明显显现出考生写作功底的欠缺。一般而言,议论文的材料要简洁凝练,真实准确;记叙文的材料要生动形象,细腻感人;说明文则要条理清晰,顺序精致。比如2007年高考广东省优秀作文《传递》:‘传递存在于自然和人之间,关涉天人之间的和谐和长久发展。司马迁自述其发愤著《史记》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穷一家之言。’古人向来崇尚天人合一,然而千百年来,似乎没有天人合一的时候。为什么会这样?传递失败的缘故。'这段材料简洁明了,引述准确,叙议结合,是典型的议论文式引用。二、组合分类,凸显观点。许多材料间并没有内在联系,但如果把它们适当地加以组合,则会使其同类归并,对观点起到深刻解读和印证的作用。比如2007年高考广东省优秀作文《就这样,年年岁岁》:‘是谁搅动了一江春水?是屈原站在汨罗江畔,那是他在生命最后一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高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抱石坠汨罗江。生命沿江而下,传递了两千多年的辉煌,于是我们听到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更听到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语。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段材料内容丰富,把屈原、文天祥、谭嗣同、鲁迅的事例和语言都加列举,很好地说明了民族精神传递的重要意义。三、精雕细琢,凸显情意。有些材料,如果单纯地引述过来,往往缺少打动人心的力量,也不容易融入自己的情感体悟。我们可以借助想象,通过细节描摹,使材料迸射出深厚浓重的生活气息,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比如2007年高考山东省优秀作文《蔷薇〃故乡》:‘梦中常常回到故乡。那是一个安谧的小山村,夏日的午后,似睡非睡间,总有几声欢快的蛙鸣,老牛‘哞——哞——’的呼喊。有时又回到村前的小溪旁,和傻丫等小伙伴玩笑嬉戏,水花常常溅在挽起的裤管……宿舍的人说我常常在梦中笑出声。'这段材料,为了表现自己对故乡的无比牵挂和思念之情,动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展示内心的丰富情感。这样细微的生活场景在作者心底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痕,他对故乡的深厚情意则更可想见。四、诗文融合,凸显文采。在写作中,我们如果对所引材料知之不深,或是缺少较深刻的领悟,可以把有关作家的诗文进行巧妙地融合,从而使行文妙趣横生,文采飞扬。比如2007年高考山东省优秀作文《永远令人陶醉的王朝》:‘我用想像触摸你诗的轮廓,我手心的雪花含苞欲放,我梦想的枝头缀满星光。没有比枫桥更波澜的心情,摇荡清秋的月亮;没有比李白更易醉的豪肠,张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商隐的秋池浇开紫丁香的惆怅,渭城的朝雨沾湿王维的衣裳。在一个民族精神疆域里呈现出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宏广。唐朝啊,你美丽竟是这么多生命的拓荒,怎能不令人陶醉,怎能使人遗忘?'这里,写作者为了表现对唐王朝的向往,并没有直接引述自己所知道的张继、李白、李商隐和王维的诗句,而是借助想象把诗文与人的情感意蕴结合起来,显示出写作者非凡的创新能力和文采追求。引述材料时,我们要尽可能地照顾到文体要求,从自己的写作内容出发,努力展示自己写作才能中最华美、最绚烂的一面。
第一,由现象到本质。现实生活中考生对自己储备的素材往往只看到现象,没有深入的分析过其本质,在考场上写作时往往觉得“无米下锅”。其实,就一则普通的素材而言,考生若能以变化的眼光和发散思维的方式去分析种种现象,往往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比如,苏轼这位历史人物,考生们无论从教材还是从课外资料中都对他有所了解,然而,只有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的考生才能在写作中把这个素材运用的游刃有余。请看下几则文段:(1)在赤壁,孟德低吟悲歌,周瑜谈笑风生,而苏轼的故国神游才最潇洒,白发与月光相辉映,浊酒与江涛相融汇。——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生命在遭遇苦难时仍应高扬精神的旗帜。(《纪念》,2005年广东作文题)(2)苏轼在饱受打击和屈辱后,忘却所有的失意和痛苦,铭记的却是世间的真情和美丽,不然,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
达洒脱?(《铭记与忘记》,2005年全国作文题)(3)生命中,我们常常忽视自家门前的栀子花而徒然想象邻家的繁花满园。提到苏轼,你想到的定是他的文采豪情,佳作美名,相形见绌的是自己生命的苍白渺小,然而你忽视了他生命中的伤痛、苦涩和悲哀,同时也忽视了属于你的栀子花。(2006年山东作文题)。这三篇作文的立意各不相同,其中(1)(2)是话题作文,(3)是材料作文,但它们都拿苏轼说事,苏轼虽饱受屈
辱却奋发有为的事例被用得“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收到了“以一当十”的效应。 第二,由结果到原因。考生手中的素材往往是具体的事例,而这些事例告诉考生的只是一些事情的结果。如果考生面对那些结果多问或多想几个为什么,也许一个简单的素材,就会生发出众多的内涵。比如:袁隆平这个人物。很多考生只知道他在杂交水稻方面有着突出贡献,然而,如果考生能对这样一个结果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这个事例可以运用在很多方面。请看下面几则文段:(1)袁隆平是个智勇者,他冲破了“关于自花授粉水稻杂交无优势”的经典理论这个科研的圈,经过多年不断探索研究,终于开发出被誉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的杂交水稻。走出那个“圆”苑囿,将带来社会的进步、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将推动历史的发展。(2005年福建卷材料作文“圆与多边形”)。(2)为了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为了让所有的人不再挨饿,年入古稀的他,依然奔走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间。""七十多岁的袁隆平依旧在自己的跑道上迈着矫健而执著的步伐。对于他来说跑道没有终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2005年湖南卷话题作文“跑的体验”)。这两位考生以袁隆平获奖这个结果寻求其原因,追本溯源收到很好的效果。第三,由普遍到独特。面对众人熟知的素材,考生要避免“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现象,就必须以独特眼光,寻求新的突破,获得新颖独到的思想见解, “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只有这样才会收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效果。荣获2005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的邰丽华。不少考生在引述这个事例时大多描述的是主人公的坚强,而一位考生在作文中却从另外一个角度入手:“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子,命运并没有特别眷顾她,我们无法想象,陷入无声世界的她在艺术生涯中经历了多少磨难,但是她却说:‘我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中,社会给予我的已经很多很多了,我一直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演绎我的节目。’可以说,正是这份感恩之心塑造了她的至纯至美,从而雕琢出了心中的天使。”(2006年广东卷《雕琢心中的天使》)。这则素材的分析角度之独特,可以说让许多考生瞠目结舌。第四,由聚合到发散。根据不同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取用同一事例,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是一种眼光和能力。信息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写作素材,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生人人手中都握有“金碗”,。比如,从2002年到2006年,央视的“感动中国”栏目,每年推出的新闻人物,到目前为止已有四十位。这些人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感人事迹又有生动细节,如果考生们把每个人物从三到五个角度分析的话,那么,一个考生实际上就已经掌握了一二百则素材了。用那么多的素材去应对一篇高考作文不是绰绰有余吗?就如古人所说,“而当其必需,则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玉同功”,有了这种把“粪土”转化为“金玉”的能力,我们就不用再端着金碗仍叹息欲炊而无米了。总之,风景美,在于发现;人情美,在于感悟;文字美,在于运用;材料美,在于挖掘。“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考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只有善于挖掘、激活思维,方能“惊退万人争战气,衔得锦标第一归”。1、把已知材料尽量往话题上“拉一拉、靠一靠,甚至扭一扭” (但不是强扭!!)其实,有些看起来与题目关联不大的生活素材,经过巧妙的艺术处理,就可以转化成高考作文的材料,为我所用。2、针对不同论题,有目的地,重点地突出已知材料中的某个方面!每个材料,事实论据牵涉到方方面面,可以同时证明各种不同的论点。考生在引用的时候针对不同的论点可以有意识地选取材料中有用部分,适当地加以渲染扩充,其它部分就可忽略
不计。这样同样可以达到一材多用的目的。 例1:伟大导师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在数十年的时间内写完了经济学的扛鼎之作——《资本论》。每天清晨马克思都早早地到大英博物馆图书馆门前等候开门。在近十年时间里几乎读遍了图书馆所有的经济学参考书。伦敦冬天阴冷,马克思一边读书,一边抖动身子来抵御寒冷,久而久之,水门汀下磨出了“马克思脚印”。为了节省时间,他有时连午饭都不吃。长期的坚持,终于才完成了这部鸿篇巨著。这个例子从不同角度看至少有以下几个论点是可以证明的:拼搏、奋斗是成功的原因; 坚持不懈是胜利的保证;珍惜时间是事业上前进的关键; 不断的积累是辉煌大厦的基石。 如果想用它证明上述某论点时,就可以在材料中有关这方面的叙述上多下些功夫,多扩张一点。譬如文章要论述时间的重要,那末就可以在马克思一早就等图书馆开门,有时连午饭都不吃这方面多叙述一点;譬如要证明不断积累对事业上的作用时,我们就可以在马克思近十年时间里几乎读遍了图书馆所有的经济学参考书,做了大量的卡片这一点上多叙述一点,等等。3、对事例进行深挖掘,巧挖掘或是稍微调整角度。A. 顺藤摸瓜——由表及里,开掘取意透过客观事物的表象,开掘事物的深层意蕴。意蕴总是深远的,通过由表及里的开掘能获得全新的角度。 B.另辟蹊径——不走常路,别有风景转换角度即从新的视角、新的方位审察和思索客观事物,见人所未见,获得新的意蕴。它打破单向、一元的思维定势,不拘于一孔之见,或一隅所感,尽可能寻找新的突破口,从新的侧面切入,使立意别具一格。有时反弹琵琶,反求其意,别出心裁C.即小示大——见微知著,小处落笔从小处立意,把意义引申发挥到成为大问题,揭示具有普通意义的主旨。这不仅要求作者具备比较深刻的思考能力,而且还要求作者有敏锐的联想拓展能力,使主旨显出特色。例2《薛谭学讴》:(薛谭拜秦青为师学习唱歌即“学讴” ,还没有将技艺学到手,就以为差不离,要离开去闯天下了。秦青也不阻拦他。送他上路时,秦青唱了一首歌,歌声响彻云霄,连天上行走着的云也停止不动,被歌声牢牢吸引住了。这时,薛谭才知道自己与师傅在唱歌方面的差距,于是又留下了,而且一直都不敢提离开去闯天下的事了。)有人认为:这可用于 “身教胜于言教”的话题作文——秦青通过自己唱歌这一“身教”的手段而折服了他的弟子的。这样并没有错。但若就认为,这只能用于写教学方法方面的作文,那就呆板了。其实换一个角度,从“技艺无止境”的角度,写学无止境类的话题作文,也未尝不可——薛谭不正是认识到了师傅的唱歌技艺无止境,才“终身不敢言归”的吗?你还可以再变换一个角度,从薛谭在秦青唱歌前后不同的学习态度的角度入手,去写学习时态度要虚心方面的话题作文。 这样,一个《薛谭学讴》就 可“一材四用”了。你还可以从“教是为了不教”的角度入手,结合秦青“身教”的效果——使薛谭终身不敢言归,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否定,写出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方面的话题作文来。其实,只要仔细去发掘,绝大多数材料都可 “发掘”出多方面的作用来。如:从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材料中,既可发掘出中国人“自信”的意义,来证明自信会创造奇迹之理;也可发掘出中国人“不崇洋”之义,来证明中国人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创造奇迹的道理。从欧阳修的《卖油翁》里,你可发掘出“熟能生巧”之理,也可发掘出“强中更有强中手”之理,还可发掘出“学习必须虚心”之理。从鲁迅把人家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创作这材料中,既可发掘出“人生要靠奋斗”之理,也可发掘出“必须珍惜时间”之理,还可发掘出“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之理。注意:需说明的是,同一材料的多用,是指在不同的作文中运用——不是同样照搬,而是要据不同的话题要求而作出相应的变化的。如要用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来写关于自信话题的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必须突出詹天佑是如何“自信”的;要用它来写关于不崇洋方面话题的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必须突出京张铁路是如何在外国人的嘲笑声中修筑起来的;而要用来写聪明方面话题的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必须突出京张铁路的创新设计。因此,当你将走向高考考场,又担心写作储备不足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再花时间去“积累”写作材料了,那是天长日久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奏效的。你应该静下心来,对自己已经占有的材料进行一番打理,尤其是发掘每一个材料的多方面的意义。这样,你在高考作文运用材料时,即使不能“以一当十”,也能“以一当四”或“以一当三”,最起码也能“以一当二”了。
篇二:《高考作文的一材多用》
高考作文的“一材多用”
一、前言:
1、读下面全国近年各地的高考考场作文题。
1)、《良心》 (02年高考湖南满分作文)
2)、《面对选择》 (02年高考广东满分作文)
3)、《吊屈原赋》 ( 03年甘肃高考满分作文)
4)、《论感情用事》 (03年高考河北满分作文)
5)、《一腔爱国情,两行辛酸泪》 (05年高考云南优秀作文){关于薛谭学讴的作文}.
6)、《留给明天》 (05年高考天津优秀作文)
2、思考:这几道题话题相同吗?角度呢?
假如只有一个材料,该如何来写?如屈原事例。
3、且看看别人怎么动笔
[例一] 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一声悲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后便投身汨罗。那“鸾鸟凤凰,日以运兮”的无奈,“燕雀乌鹊,巢堂坛兮”的愤懑,令他只有选择以死亡来树立良知的威严与人性的雍容气度。(2002年高考湖南满分作文《良心》)
[点拨] 作者采用人物自己的诗文,使“屈原投江”这一材料表现出新鲜独特的一面,表述上变换人称,采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自然。{关于薛谭学讴的作文}.
[例二] 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褪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成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汨罗河的波涛。 于是你用生命代价作出了自己心灵的选择,而且从未有过悔意。你披散的长发和放声的狂吟,就已经全无遮掩地宣泄出你的任性和倔强。你不管别人诧异的眼光,你只一心一意地构筑那个神秘的美丽幻境。
其实你很天真,惟其如此,你做出的选择,才是最接近生命本质的。(2002年高考广东满分作文《面对选择》)
[点拨] 上例运用材料的办法是:采用人物事迹的铺陈加上合理的推测使材料表现出新意;表述上采用第三人称读来如临其境。
[例三] 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 1
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竟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也。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留笑柄于青史矣。
君说汨罗,去今两千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写作此文,毕君可知,展君之盛德,示君之才华;以警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为官不贪;如此,则为民不奸矣。(2003年甘肃高考满分作文《吊屈原赋》)
[点拨]上段文字采用旁述评说的办法使材料与道理融合为一体,含义丰富,说理深刻。
[例四] 张仪入朝,深得我爱妃之喜爱,爱妃的夸耀之词仍缠绕在我的耳畔:“大王,张仪仪表堂堂,千里而来,以救我邦,连横废纵实为上策。”我的心沉浸在得到了珍宝的甜蜜中。“大王,张仪入我朝,实狼子之心,且欲疏楚、齐、燕、卫之交而尽破之,为秦之鹰犬,不足信也。”三闾大夫的良言在朝堂上回荡。我内心犹如火海波涛,我的头脑间犹如长江奔流。一边是我娇美的爱妃,一边是我终日在耳边唠叨的大夫,我的心灵天平开始了长时间的称量。(2003年高考河北满分作文《论感情用事》)
[点拨] 这段话用他人自述的方式运用了材料,借楚王之口,写出屈原之贤良,但楚王远贤良,终于身死国亡。将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的材料,转换一下角度并稍加点染,便化腐朽为神奇。
[例五]穿过世事浮华,走过凄凉无奈,跨过沧海桑田,来到了一望无边的汨罗江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好奇地回过头,见一个身材高大却看似柔弱得弱不禁风的老人,手里端着一杯水酒。杯中酒倒映的是寂寞的表情,还有颗颗的泪滴。
昨日不可留,一个王朝的背景在你朦胧的醉酒中逝去。一个逗号慢慢地缩成了一个句号,但是,我们拥有一个传诵千古的名字——屈原!
我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径直走到他的跟前,望着他那历尽沧桑的脸庞:“你已经被昏庸的怀王放逐汉北,还指望再报效国家吗?你还是安心去隐居吧!”他笑了笑,三分的愉悦七分的苦涩:“你以为我现在不是左徒了,位置不高了,就不能实现价值了吗?就不能报效祖国了?你错了,无论我在哪里,无论我是左徒还是庶民,我那颗心永远不会改变!”(2005年高考云南优秀作文《一腔爱国情,两行辛酸泪》)
[点拨] 的立意为“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价值”。在政治的位置上,屈原没有实现价值,落了个投江的结局;但是,在诗人的位置上,屈原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在文学史上千古流芳。以话题的要求为标准切入材料,透彻地审视并占有的材料的一角、一面,使材料的一角、一面与话题要求相吻合。
[例六] 一位“芰荷为衣,芙蓉为裳”的诗人披发行吟于江畔,我见他形容枯槁,却不为己哀,大声吟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当我问他何不自伤身世时,他答道:“亦余心之所基,虽九死而犹未悔!”这是正道直行的忠臣,这是志洁行廉的诗人,这是至死不悔的屈原!他为明天留下了什么?是一颗关怀天下的赤子之心,是一颗挚爱相国的拳拳之心!(2005年高考天津优秀作文《留给明天》)
2
[点拨]作者从屈原“忠心耿耿”的角度,写出屈原的赤子之心,这正是他留给后代的精神财富。{关于薛谭学讴的作文}.
“材不在多,会用则灵”。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不仅能使枯燥的材料变得多姿多彩,富有生气,同时也可以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 需要注意的是,一则材料希望运用到什么话题中,要根据话题迅速找出材料与文题的内在联系,生发材料与话题的契合点,在行文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向话题靠拢。结论要紧扣话题,落到话题或论点(分论点)上。
4、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5、怎样才能做到一材多用?
有许多考生,在写作高考作文时,常常为写作材料的贫乏而大伤脑筋。这固然与考生们平时不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排除考生们不会使用材料,不能使有限的材料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即不会“一材多用”的原因。因此,要使自己的作文在高考时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了平时注意积累写作材料之外,学一点“一材多用”的本领,不失为“临时抱佛脚”的应急手段之一。
二、作文 “一材多用”的技巧
1、把已知材料尽量往话题上“拉一拉、靠一靠, 甚至扭一扭” (但不是强扭!!) 其实,有些看起来与题目关联不大的生活素材,经过巧妙的艺术处理,就可以转化成高考作文的材料,为我所用。
例1:“著名科学家袁隆平成为我国杂交水稻之父”{关于薛谭学讴的作文}.
这素材,面对不同的题目,只要拉一拉、靠一靠就可以有不同的用法。结合全国近几年的作文题目来看:
他能这样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其中不也含着“坚韧”的精神吗?(98卷——以“坚韧”为话题)
为什么非要和大家一样一窝蜂去移植爱因斯坦的记忆呢?我们就不能移植袁隆平的记忆吗?(97卷——“假如记忆能移植”)
在他记忆中一定有奋斗的艰辛和成功的欢乐吧?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同一个材料可以从中看出不同的内涵,提炼出不同的论题,这不就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吗?(00卷——“答案是丰富多彩”)
袁隆平为什么能这样矢志不渝、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呢?这不正是“诚信”品格的集中体现吗?(01卷——“诚信”)
3
袁隆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大诚”和“大信”呢?这里不也含有“心灵的选择”吗?在别人都去花天酒地的时候,他能默默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不正是“心灵选择”的结果吗?(02卷——“心灵选择”){关于薛谭学讴的作文}.
袁隆平为什么能攻克这样的科学难题呢?与他对杂交水稻的特殊感情有关。从特定的角度看,这不正是对杂交水稻的深厚感情,加深了对事物的理解吗?(03卷——情感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
他在攻克难题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挫折和失败呢?他放大了自己的痛苦了吗? (04卷——“挫折”)
2、针对不同论题,有目的地,重点地突出已知材料中的某个方面!
每个材料,事实论据牵涉到方方面面,可以同时证明各种不同的论点。考生在引用的时候针对不同的论点可以有意识地选取材料中有用部分,适当地加以渲染扩充,其它部分就可忽略不计。这样同样可以达到一材多用的目的。
例2:伟大导师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在数十年的时间内写完了经济学的扛鼎之作——《资本论》。每天清晨马克思都早早地到大英博物馆图书馆门前等候开门。在近十年时间里几乎读遍了图书馆所有的经济学参考书。伦敦冬天阴冷,马克思一边读书,一边抖动身子来抵御寒冷,久而久之,水门汀下磨出了“马克思脚印”。为了节省时间,他有时连午饭都不吃。长期的坚持,终于才完成了这部鸿篇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