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写郑州变化作文 郑州的变化作文300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2016年郑州市高三语文一测作文题目解读与精品作文赏析》

2016年郑州市高三语文一测作文题目解读与精品作文赏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公家的地太干净,俺的鞋子太脏,还是脱掉鞋子,赤脚进公家的厕所好了。”60多岁的民工易师傅在湖南株洲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所在地火炬大厦附近干活,一时内急,到大厦里上厕所。因为鞋子太脏太旧,怕弄脏干净的地面,便将鞋脱下,放在厕所外面。他说:“不能太给公家添麻烦,让我进来免费上厕所,已经十分感激了。”鞋子的照片和易师傅的话被路过的李先生发到网上后,众多网友大呼感动。但也有一些网友质疑:民工兄弟上趟公家厕所,需要如此感激吗?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评分细则]

较好的立意:平民的尊严和城市的温度/小人物的尊严(卑微者的高贵)/城市要关怀弱势群体(城市的良心)/不同行业之间要彼此体谅(心有他人天地宽)/ 尊敬别人的人值得被尊敬(敬人者,人亦敬之)/道德感和身份无关/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完善的制度保障平民的幸福/向高贵的灵魂致敬""

今年一测作文评卷,像高考一样采取分项打分。但是为了便于操作,我们采用分项与分类结合的打分形式,一类卷48分以上,二类卷41-47分,三类卷31-40分,四类卷21-30分,五类卷20分以下。

内容项,表达项,特征项各占二十分。

一看内容。先看立意是否准确;如果准确,结合着内容是否丰富,材料运用是否得当,能否表现中心等可以确定为一类或二类,内容偏离中心的可归入三、四类中。

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这则材料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立意: 第一个层面:(是什么)

对公共设施的爱护、对政府的感恩;他之所以这样想、这样做,说明他质朴、善良、谦卑。由此,写懂得感恩,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自觉维护洁净的环境,怀着谦卑敬畏之心待人处事,赞美普通劳动者的美好品质等,都是符合题意的。

第二个层面:(为什么)

农民工本来有免费上公厕和穿着鞋子走进干净厕所的权利,但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享有这些权利,他的言行说明,社会对弱势群体的长期歧视,已造成像农民工这样的“边缘人”的权利被严重边缘化,以至于他们都不觉得自己拥有某些权利。他的谦卑心态,一定程度上正是社会的不公正造成的。由此,可以批评社会对底层民众、对弱势群体的不公正。

更深的层面:(怎么办) 营造公平(平等)、自由、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公民的尊严和权利都得到充分的尊重,那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以上三个层面均“符合题意”,但第二、三个层面思辨性更强些,可在“特征”项上加分。

有的同学写“知足常乐”、谈“责任”、写“纯真”、写“文明礼仪”等,虽然也是从材料出发的,但立意的角度与材料的内涵有一定的出入,说明没有理解材料的内涵,属基本符合题意,内容项在三等打分,其他项的得分视表达等而定,但不能跨类打分。(一般总分在31-40分之间打分,最高不应超过42分)

但要提醒大家,不要仅仅光看题目就判分。有的学生虽然作文题目不醒目,不恰当,但

在行文过程中是围绕材料写的。所以要看全文,否则易误判。

如题目为《谈自律》,如果写“自觉维护洁净的环境”等内容,符合题意,可以给一类;如果写“慎独”等内容,泛化了,一般给二类下。

从写作来看,大多数考生选择了第一个层面的立意,写感恩、感激。如果不知道从材料出发,谈对别人提供的便利的感恩,基于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的感恩以及担心给他人带来麻烦的感恩,而是泛泛地谈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等,一般给二类下。

二看表达。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就要从二类卷入手。语言简洁优美或生动形象或富有生活气息或富有感染力,可以在表达上给高分。但不主张只关注语言形式,见到排比比喻就打高分,要看语言自身表情达意的效果及与材料的契合度。如果有五个病句以上,或者连续出现不同的错别字五个以上,表达上可归入三类卷。如果结构上有重大缺陷,或者字体过于潦草,或者病句多得难以认读,可以归入四类卷。

三看特征。立意深刻,或内容丰富,或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或在构思上有创意,就可以在特征方面打高分。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有一方面即可。特征分一般在内容和表达项的基础上进行浮动,高低一类或同类打分,但不能跨类。

注意事项:①明确文体:考生可自由选取文体,一旦选定文体,就要按所选文体作文。②自拟标题:一定要有标题,没有标题扣2分。③字数:不少于800字。400—800之间的,可根据文章分项正常打分,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的,只给总分,不再分项打分。④错别字:每错1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标点符号错误较多的(如句号点实点,一逗到底等)酌情扣分,最高扣2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11文句有表现力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2见解新颖 ○13材料新鲜 ○14构思新巧 ○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4.有创意:○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答卷情况一](省实验中学马兰老师供稿)

2016一测作文命题撷取现实事件,关注弱势群体,呼唤人文关怀和社会和谐,引导考生开阔视野,关注现实,积极表达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感悟,不仅使思辨能力强的考生有了充分展示的舞台,而且有效遏制了套作和宿构。是一道切合课标和考纲要求的好试题。

这样的命题,也恰恰暴露出一部分考生视野狭窄,不关注现实,思维能力欠缺的问题。在这次作文中,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偏离题意:

1.误读材料或概括失当。

《做事,适度为好》 认为易师傅行为过头,应该把握好度;《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认为易师傅心态不好,需要调整;《驶起宽容之船》认为人们对民工太少宽容,应该改变。这些作文要么对材料的解读错误,要么对材料内涵概括不准,导致行文偏离题意。

2.抛弃整体,断章取义。 《细节铸就辉煌》《常怀一种责任》《爱护环境》《知足常乐》等等文章,均抓住材料的局部内容作为立意的起点,而抛开了材料的整体含义,同样使文章偏离题意。 行文泛化:

相对于偏离题意,行文泛化是这次作文中更加普遍的问题。 1.“感恩”“感激”类立意的泛化:

选择第一种立意的考生很多,而这类立意也最容易泛化。原材料中易师傅因为心怀感激,才脱掉鞋子上厕所,以维护环境的洁净。可以看出,心怀感激带来的是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带来的是向善向美的动人之举,带来的是温情和美好。比如《感激是一种尊重》一文这样议论:

……小小善行,只为不弄脏干净的地面;小小善行,只为自己不为他人添乱。

他选择接受他人给予的便利时,也给予了他人感激,选择接受他人尊重时,也给予了他人尊重。感激是一种尊重。易师傅值得称赞,更值得学习。……出入校园向辛苦的保安大叔道句“您好!您辛苦啦!”;扔垃圾时,将垃圾桶旁的纸屑一起丢掉……这种对保安和保洁人员劳动成果的尊重,使爱与温暖在言行之中传播。…… 《常怀感恩之心》:

“正是因为我们心中缺失那一份感恩,才有现在随处可见的乱丢垃圾等现象。有了感恩便有了责任。因为感恩环卫工人每日早起清洁我们的家园,作为社会一份子,我们便有责任保护我们的街道、草地……” 《感恩的心,高贵的美》:

也许是我们习惯了把自己放得太高,把别人放得太低,毫不在意地向别人伸手索取,却不知感恩。……

却没有想到还有这样一个人,他干的是脏活、累活,他习惯于奉献而非索取,他内心充满感激,以至于赤脚上厕所,生怕脏了公家的地……

面对他,我们惊讶了,我们羞愧了……那是因为我们做得太差了,面对这样的高贵,自诩“高贵”的我们被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也许高贵不是开着豪车不管不顾地闯红灯,而是遵守交通规则;也许高贵不是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抽着雪茄,而是自我克制,真心为他人考虑;也许高贵不是只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而是弯腰捡起身边的纸屑,投进垃圾桶里……

是的,高贵无需刻意显摆,无需金钱堆砌,她只需有一颗真诚感恩的心,这便是高贵的

美!

而很多同学笔下的感恩感激,却已大大超出了这个范畴。请看一下几篇文章的分论点: 《感激也是一种文明》:

感激他人,是一种胸怀,是帝王的呐喊(康熙大帝例) 感激他人,是一种自信,是强者的底牌(李娜例) 感激自己,是一种陈述,是一种意志(科比例) 《常怀感恩之心》:

只有常怀感恩之心,才能拥有高贵的品质; 只有常怀感恩之心,才能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只有常怀感恩之心,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 《常怀感恩之心,乐享人生》:

感恩自己,因为自己书写了人生的华美篇章; 感恩他人,因为他人使你看清自己; 感恩环境,因为环境砺就你一身正气。 ……

请问这些分论点里的“成功”“意志”“看清自己”“一身正气”等,与材料中的易师傅可有一点联系?如此下笔的考生在选择素材时,是否想到了原材料中的易师傅心怀感恩所带来的结果呢?

选择第一类立意的文章中,能围绕“拒绝不良行为,传递善良美好”来写感恩的是极少数。怎样准确概括材料内容?怎样避免行文泛化?是作文训练的一大难点。

2.“平等”“公正”“权利”类立意的泛化:

《正当权利,无需感激》一文,由易师傅意识不到自己拥有的权利写到了钓鱼岛事件期间的砸车行为:

“一些国人盲目打砸日产汽车,甚至看到开日产车的人都大打出手。抵制日货固然是好事,盲目爱国却不可取,试问,这些车主的权利该由谁来保障呢?但不可否认的是,钓鱼岛是我国领土,具有正当的领土权,我们应该坚持下去。……”

这里的“权利”,距离原材料中易师傅所代表的弱势群体已经很远,“权利”一词已被泛化。

还有些同学用三顾茅庐,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来诠释“平等”的重要性,也已经脱离原材。 3.“尊重”类立意的泛化: “尊重”的对象本应是以民工易师傅为代表的弱势群体,但考生行文中的事例却未能围绕这一点选择,不少文章依然只取来“尊重”一词,却抛开了此“尊重”在原材料中的具体含义。有写燕太子不尊重荆轲意愿,没让他等来自己选择的勇士而导致刺秦失败的;有批评当前某些电视剧不尊重历史而误导观众的;有建议人与人交往要互相尊重而彰显礼仪风度的""

除此以外,选择“赞美小人物美德”“为他人着想”之类立意的文章中,也都出现了泛化现象。“行文泛化”,暴露出考生审读材料的粗疏,对材料内涵认识的肤浅,以及行文时只知突显关键词,却抛弃关键词“背景”的不良文风""

另外,也有些符合题意的文章只会空洞说理,不能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观点,导致文章内容单薄,难以服人。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每周可利用语文晚自习集体收看白岩松主持的《新闻周刊》。这档节目每周一次,约四十分钟,时间短,信息量大,剖析新闻事件的角度较为丰富。对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现实

问题,开阔视野,储备素材均有益处。

2.多进行现实类材料的作文训练,并要求学生尽量选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作为文章素材。 3.平时练笔可多写短小时评。 4.作文若出现泛化现象必须重做。

优秀标题:

《感恩常存心间》《存感恩之心,显人性之美》《感恩是一道彩虹》《为民工兄弟点赞》

《生命平等,灵魂都应被尊重》《是什么“卑微”了民工的心?》《关爱促平等,自信消差距》 《你何必“感激”,民工兄弟?》《生而平等 何必低身》《你并不卑微》《别把自己看小了》《如何让感动不再感伤》《民工“感激”是公家之羞》 《“公”“民”一心,共创和谐》《亲民爱民 共创和谐》《穿上鞋 走近些》《分享同一片蓝天》《小文明 大和谐》《唤醒平等,才能成就大同》《包容弱势者,温暖一座城》

佳作见图片

篇二:《2015年郑州二测作文题目解读与精品范文赏析》

2015年郑州二测作文题目解读与精品范文赏析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条在微信圈流传的“稻草定律”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了;卖螃蟹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散发的,稻草不要以攀龙附凤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本,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分细则]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11文句有表现力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2见解新颖 ○13材料新鲜 ○14构思新巧 ○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4.有创意:○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测作文评卷,像高考一样采取分项分等打分。

但为了便于操作,采用与分类结合的打分形式,一类卷48分以上,二类卷41-47分,

三类卷31-40分,四类卷21-30分,五类卷20分以下。高考作文平均分43-44分。

内容项,表达项,特征项各占二十分。然后每项的二十分又分为四个等级(五分一个等级: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

立意参考:

【从综合的角度】

(1)从文中关于稻草价值的不同观点出发,探讨:何为“价值”/人(事物)的价值由什么决定/人(事物)的价值应怎样体现。

(2)从稻草卖了螃蟹价却并不具备螃蟹的价值这一点出发,①论述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而应深入本质(看问题不能看表象)。②联系社会现实(如奢侈品消费、过度包装等)探讨“价格”与“价值”倒置的现象。

【从“有人”角度】

①依附他人可能会抬高自己的身价,却不一定能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 ②人(事物)的价值取决于自我的品质(质量、作用等)。 【从“稻草定律”的角度】

①环境可以影响/决定事物的价值。②联系现实探讨如何增加人(事物)的附加值。

学生只要能从以上角度立意,均“符合题意”,“内容”项可确定为一类或二类。 一类卷(≥48分) 构思好或结构严谨 / 论据充分 / 材料新鲜 / 语言流畅。 二类卷(41-47分) “符合题意”+结构 / 论据 / 材料 / 语言 一般。

三类卷(31-40分) “基本符合题意”或“符合题意”+结构 / 论据 / 材料 / 语言一方面有缺陷。

但有的同学写“多角度看问题”“换个角度看问题”等,易泛化。立意的角度与材料的内涵有一定的出入,说明没有理解材料的内涵,属基本符合题意,内容项在三等打分,其他项的得分视表达等而定,但不能跨类打分。(一般总分在31-40分之间打分,最高不应超过42分)

但要提醒大家,不要仅仅光看题目就判分。有的学生虽然作文题目不醒目,不恰当,但在行文过程中是围绕材料写的。所以要看全文,否则易误判。

[答卷情况](省实验中学马兰老师供稿)

本次作文试题取材于现实,围绕“稻草定律”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在纷繁说法中树立自己的观点,与高考近两年作文思辨性增强的命题趋势保持高度一致,明确了作文考查方向。这样的命题既有利于善于独立思考分析的学生脱颖而出,也暴露出目前学生作文中存在问题。

问题一:逻辑链不完整导致偏离题意。

这次作文的命题材料意义明朗,观点清晰,核心概念“价值”在材料中出现五次,材料指向非常明晰——宜围绕“价值”阐发议论。

有的考生由材料中“人的价值有时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捆绑在一起”一句话得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结论,以此为题作文,立意为“身边的人或事物会影响到你,所以应该接受好的影响,自己也应该给别人以好的影响”,而完全抛弃了核心概念“价值”。

作者构思之初,考虑的也许是“接受好的影响才能提升价值”,但写作时已完全被自己的命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误导,以致偏离了材料中心意义。其实,这位考生只需再

深入一步,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想法向“价值”靠拢,用“接受好的影响来提升自己的价值”作为文章立意,这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只想到“因”(原因、条件、方式等)——“要接受好的影响”,而不联系“果”——“提升价值”,逻辑链条不完整导致的偏题现象还有“扬长避短”“坚持自我”“让自信伴我成长”等等。其实,“扬长避短”“坚持自我”“自信”等均可视为“彰显价值”或“提升价值”的途径,如果下笔之前有一个逻辑关系的完整表述,就会避免这种偏题现象。

相反,大部分立意正确的考生在文中呈现的是这样的“逻辑链”: “用努力和奋斗提升自我价值” “找准位置才能发现其价值”{写郑州变化作文}.

“价值在于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奉献自己,就是价值的真谛” “坚守自我,不盲目追随以实现自我价值”

“有认清自我的勇气,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发挥自我价值” ""

问题二:素材陈旧,不善于联系现实生活。

这则极富现实意义的材料,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生活。从生活现象中选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写郑州变化作文 郑州的变化作文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