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月色再美,终究不过一团模糊》
小时候我就喜欢月饼似的月亮,那时候我只觉得我看到的是月饼,香香甜甜,圆圆润润;后来我大些时候,我知道里面住着貌美却寂寞的嫦娥和伶俐的玉兔;再大些,我的眼睛近视了,看到的就是一团模糊,柔色的月光确实很漂亮,可惜时过境迁,我再看不到月饼和嫦娥。
篇二:《浙江省绍兴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绍兴一中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8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盛(chéng)饭 噬啮(niè) 好莱坞(wū) 沐猴而冠(guàn) ....
B.歼灭jiān) 水泵(bàng) 血淋淋(xiě) 晕头转向(zhuàn) ....
C.偌大(ruò) 铩羽(shā) 压轴戏(zhòu) 模棱两可(léng) ....
D.笔杆(gān) 棕榈(lǚ) 露马脚(lòu) 令人咋(zé)舌 ....
1.答案:选C. ( A项,坞wù; B项,泵bèng ; D项,杆gǎn榈.lǘ)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南浔区从人民大会堂捧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证书,标志着南浔古老的蚕桑习俗文化正式挤身世界级文化殿堂。
B.雷军说在45岁生日当天他收到了两份大礼,一份是360投资结盟酷派,另一份是华为发布荣耀6plus,“这个行业的竞争恐怖得一踏糊涂”。
C.一个人着装时不拘礼节可能表示你对交流沟通的另一方的漠视,肮脏的牛仔裤与笔挺气派的西装会给人以截然不同的印象。
D.记者从省文联获悉,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创作奖、获奖题名作品展”15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答案:选C.( A.跻身 B.一塌糊涂 D.提名)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学者认为,清明节成型于大唐盛世,是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者 而成的节日。查阅典籍可以发现,唐代的正史、野史、诗歌文论中 清明的记载比比皆是,向我们展示了时人过清明的真实图景。
②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 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 ,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各有千秋,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
A.融合 关于 旷日持久 大相径庭
B.融合 对于 经年累月 南辕北辙
C.融汇 对于 旷日持久 南辕北辙
D.融汇 关于 经年累月 大相径庭
3.答案:选A.( 融合:若干种事物互相渗透,合为一体。融汇:融合汇集。关于:突出相关性;对于:强调针对性。旷日持久:指耗费时日,拖延得太久。经年累月:指经历很长的时间。大相径庭: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南辕北辙:指行动与目的相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是有过《诗经》的民族,我们是有过诗意表达的民族。我们需要诗歌,需要意义, 我们需要生活;我们不光需要面包,还需要玫瑰。
B.从杭州的胡斌到保定的李启铭,再到西安的药家鑫,接二连三发生的驾车撞人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让人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和责任感。
C.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D.为了避免广大教师在我省高中第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不会无头绪、无目标,市教育局组织人员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可供借鉴的案例。
4. 答案:选B .(A “我们……”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需要生活,我们需要诗歌,需要意义”,
与后文的“面包”“玫瑰”对应;C“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一面对两面;
D “为了避免……标”多重否定不当,不合逻辑,且缺少“避免”的宾语)
5.仿照前后的句子,在横线上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4分)
对久居城市的忙碌的人们而言,旅行的意义在于,你会踏上一段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呼吸到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遇见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碰不到的人……要知道,当你埋头做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在会议中吵架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在云端。
5.示例: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澳大利亚的袋鼠正好跳跃在草原
6.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2分)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
嘉宾:①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
嘉宾:孩子不在身边,老人非常孤独。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宾:②
主持人:您觉得孩子们能做些什么?
嘉宾: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
6.参考答案:每句一分① 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② 老人缺少精神上的赡养。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共15分)
红房子 (德)黑塞
①从你身边经过,头一回经过时,我的流浪的乐趣就震颤地想起了它的对称极,我又一次奏起往昔经常弹奏的旋律:有一个家,绿色花园里的一幢小屋,周围一片寂静,远离村落;在小房间里,朝东放着我的床,我自己的床;在小房间里,朝南摆着我的桌子,那里我也会挂上一幅小小的古老的圣母像,那是我在早年的一次旅途中,在布雷西亚买到的。
②正如白昼是在清晨和夜晚之间,我的人生也是在旅行的欲望和安家的愿望之间渐渐消逝的。也许有朝一日我会达到这样的境地,旅途和远方在心灵中属我所有,我心灵中有它们的图像,不必再把它们变成为现实。也许有朝一日我还会达到这样的境地,我的心灵中有家乡,那就不会再向花园和红房子以目送情了——心灵中有家乡!
③如果有一个中心,所有的力从这个中心出发向两端摆动。那是,生活会是多么不同啊! ④但是,我的生活没有这样一个中心,而是震颤地在许多组正极和负极之间摇摆。这边是眷恋在家安居,那边是思念永远在旅途中。这边是渴望孤独和修道院,那边是思慕爱和团体!我收集过书籍和图画,但又把它们送掉。我曾摆过阔,染上过恶戏,也曾转而去禁欲与苦行。我曾经虔诚地把生命当做根本来崇敬,后来却又只能把生命看作是功能并加以爱护。
⑤但是,把我变成另一个模样,这不是我的事情。这是神奇的事情。谁要寻找神奇,谁要把他引来,谁要帮助它,它就逃避谁。我的事情是,漂浮在许多紧张对立的矛盾之间,并且做好了精神准备,如果奇迹突然降临到我头上的话。我的事情是,不满并忍受着动荡不安。
⑥绿色中的红房子!我对你已经有过体验,我可不想再次体验了。我曾经有过家乡,建造过一幢房屋,丈量过墙壁和屋顶,筑过花园里的小径,也曾把自己的画挂在自己的墙上。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欲望——我也想按这种欲望来生活!我的许多愿望已经在生活中实现了。我想成为诗人,也真的成了诗人。我想有一所房子,也真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我想有妻室和
孩子,后来也都有了。我要同人们谈话并影响他们,我也做了。可是每当一个愿望实现了以
后,很快就变成了不满足。但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我于是怀疑起写诗来了。我觉得房屋变狭窄了。已经达到的目的,都谈不上是目的,每条路都是一条弯路,每次休憩都产生新的渴望。 我还会走许多弯路,还将实现许多愿望,但到头来仍将使我失望。总有一天一切都将显示它的意义。 ⑧那儿,矛盾消失的地方,是涅槃境界。可是,可爱的眷念的群星还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
7、通读全文,阐释“红房子”的两层意思。(2分)
答案:(1)实指红色的房子和舒适的现实生活;⑵象征实现了的理想、愿望。
8、文章第⑧段划线句子应怎样理解,请具体说明。(4分)
答案:“矛盾消失的地方”指人生不停追求的渴望和对安宁舒适生活向往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的境界; “可爱的眷念的群星还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指在到达一个理想的境界、实现一个愿望之后,人又会产生新的愿望,永远不会满足。(每点2分)
9、请概括本文中心思想。(不超过40字)(3分)
答案:本文提示了对人生目标不停追求的渴望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之间的矛盾。
10、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其特色,请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人称使用等方面分条举例赏析。(任选两个方面即可)(6分)
答案:⑴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第①段中的比喻、第④段中的反复、第⑥段中的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⑵表达方式灵活多变。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灵活多变,相辅相成。⑶人称转换自由灵活。第①第⑥两段第二人称“你”似与“红房子”对面交流,便于抒发作者的感情。(评分细则:3点任答两点即可,每点总说特点1分,举例分析2分,例子应具体。)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6分)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顾而乐之,行歌(即“歌行”,一种诗体)相答 B.曾日月之几何(多少) ....
C.予乃摄衣(提起下衣)而上 D.攀栖鹘之危巢(危险的鸟巢) ....
B(A边走边唱,C提着衣襟,D筑在树梢处的鸟巢)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①俯冯夷之幽宫 ②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B.①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②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 ..
C.①顾安所得酒乎 ②顾视,无可置者 ..
D.①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②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
C(A结构助词“的”,B跟随,C“可是”/“环视”,D恰好)
1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A(不只是泛舟,还有爬山,描绘的不是江上景色,而是山间草木,景色是“峭拔”,而非“清幽”。)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和团月色}.
(1)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用来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2)“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7分)
答张十一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 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②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③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本诗是他第一次被贬到阳山(今属广东)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林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恩波:皇帝的恩泽。③斗:通“陡”。
15、赏析第二联中“竞”“闲”二字的妙处。(3分)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筼筜是一种粗大的竹子。踯躅,植物名,即羊踯躅,开红黄色的花,生在山谷间,二月花发时,耀眼如火,月余不歇。——其实学生可以通过律诗第二联的对仗的特点判断这是一种植物。这一联,可以说是作者为前面一联的冷落景象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增添了些许春天的生气。)
答案:上句的“竞”字同下句的“闲”字,不但对仗工稳,而且传神生动。(1分)“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1分)“闲”字则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托写出来。(1分)
16、“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作者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请简要分析。(4分)
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1分)而已既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2分)既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1分)
文学赏析
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勾画出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递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淡淡几笔,生动地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接下来是两组近景镜头,“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筼筜是一种粗大的竹子。踯躅,植物名,即羊踯躅,开红黄色的花,生在山谷间,二月花发时,耀眼如火,月余不歇。这一联,可以说是作者为前面一联的冷落景象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增添了些许春天的生气。上句的“竞”字同下句的“闲”字,不但对仗工稳,而且传神生动。“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托写出来。这四句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层次分明。有淡墨涂抹的山和水,又有色彩艳丽的绿竹和红花,浓淡相宜,形象突出。再加上哀猿的啼叫,真可谓诗情画意,交相辉映。
这首诗中的景物,是与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情紧密相连的。它体现了这样两个特点,一是静、二是闲。静从空旷少人烟而生,作者从繁华嘈杂、人事纷扰的京城一下子到了这僻远荒冷的山区,哀猿啼声处处有,人间茅舍两三家,这种静与作者仕途的冷遇相互作用,使他倍感孤独和凄凉。这种闲,由他的处境遭遇而来,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悠闲超脱,没有羁绊,然而不免使人触景生情。身虽居闲地,心却一刻也没能摆脱朝廷的束缚,常常被“未报恩波”所烦扰,不能得闲,故而分外感慨。作者虽然写的是景,而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隐情,正如王夫之《唐诗评选》所说:“寄悲正在比兴处。”
诗的下半段叙事抒情,“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前句的“未”字贯“报”与“知”,意谓: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在这样的处境中,尚还想“未报恩波”,这表现出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有了这一联的铺垫,下一联就容易理解。“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斗”同“陡”,是顿时的意思。“斗觉”二字用得奇崛,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这一联写得委婉曲折,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忧愁,却说读了张署来诗后鬓发顿时白了一半,似乎来诗
篇三:《党的历程》
党的光辉历史(学习要点)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个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党史指党过去的经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和团月色 团扇舞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