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学习的过程作文 学习的过程作文100字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我学写作文的经历》

我学写作文的经历 及如何写好作文

作者:人大附中2009届学生 左遥 2009-07-18 23:51

虽说从小学起大家就开始写作文了,但说到底,真正学习写作文是在高三。反正我是在高三学的。若有人能在高一高二就搞定作文,那实在太可怕了。本文主要给那些像我一样没有任何写作天赋的人看。是的,没有天赋已不是理由,面对高考,你能做的只有一件事:

写好作文。

不管新课标怎么变,高考还是考议论文,至少大家还得假装相信他考议论文。我很鄙视诸如“我有XX”之类的作文题,要知道09年的作文可是害了大半人写记叙文,议论文白练了!于是我们所有人都骂,这出的什么破题。估计出题人也不会再这么考了,要是考了,你来找我,我可以像黄森老师一样安慰安慰你。

进入正题。我开始写议论文可以说是相当早。在初中,描写功力减退,记叙文越写越干,老师甚至给了我一个令人寒心的评价:你不太适合写记叙文。要是一般人,就直接傻了,因为初中你不写记叙文写什么呀?但我终究不太一般,我发现,我可以写议论文。是的,议论文。在初二,我开始渐渐用议论文取代记叙文;到初三,我就基本上只写议论文了。最后中考我也写的是议论文。

到了高中,高一仍是记叙文的天下,于是我混得很一般。但我了解到,从高二起,作文将全面进入议论文时代。于是我充满自信地进入到了高二,结果是,我仍然混得很一般。

然而我不信邪。我心想:我可是从初二就开始发议论的人,岂是他们那些高二才开始写议论文的人能比的?我一定会超越他们,现在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可是到了高三上半学期,我混得比以前更次了,时不时还来个跑题偏题之类的。我慌了,真的慌了。我终于明白,初中玩的那一套已经不管用了。这是高中,作文的要求高了,自己得开始修行。

我不妨先回顾一下初中议论文的模式,提醒一下那些还在这么写的人,别再这么写了。再怎么写下去,你恐怕到时候就得接着再写一年了。初中议论文是怎样的呢?简而言之,是这样的。论点:拥有XX,才能成功;论据:陶渊明、司马迁、爱迪生;论证:几乎没有;语言:极干。这就是初中议论文的典型模式。我要说的是,这种模式完全达不到高中的要求。

那么,高中的要求是怎样的呢?

首先,是审题难度的加大。

大家将面对一些非常脑残的和另一些让人极其费解的作文题。比如鲸逐沙丁鱼就很脑残,纯属为了出题编了一个材料,严重偏离实际。而维拉尼城的寓言就属于费解的一类。我的前一届的一个学长想了一年,最终还是没想明白。总之,审题到高中成了大难题。

如何审题。我高三就没有停止过想这个问题。我曾就“鲸逐沙丁鱼”一文向陈老师请教审题方法。老师是这么说的,把每一个词与实际的东西对应。鲸——强大者,沙丁鱼——弱小者。于是作文自然就变成了探讨强者与弱者的关系了。这么一看,似乎审题就很简单了。我一度也以为自己掌握了方法,可马上又遇到了《生命的需要》,讲的是大胖子利奥罗斯顿的死亡。这位仁兄死前大吼了一声: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这一吼把我彻底吼糊涂了。一方面,如果不写生命需要心脏就与材料不符;另一方面,你难道真能写生命需要心脏?这不明显是贬低语文老师的生物水平嘛!结果是,我干坐了60分钟,整场统练我写了五个字“生命的需要”。后来发现同学居然这么写:生命需要一颗非功利之心、生命需要一颗自然之心,还都得了高分。之后又出现了一篇关于歌德看日出的材料文,也是审题颇有难度的。

我想说的是:高中作文的审题是很难的,每一个材料都要去把它弄懂才可以,绝不可以这篇也谈成功,那篇还谈成功。你又没成功,谈什么谈?

至于审题的终极理论,我也不知道,但我可以谈谈两个技巧:

1.对于一个材料,若可以概括成“鲸逐沙丁鱼”这样简洁的句子,那是再好不过了。只是就可以按我上面说的,把词语一一对应,就可以了解命题者想让你写什么。

2.有一种材料最后带有这样的话:有人说"",有人说"",有人说""。我发现,这种材料多半是很难写的。一旦遇到这种材料,你就按那些“有人说”中的一个写,不管那些有人说是多么扯。不跑题才是王道。

更有普遍性的审题方法大家还是去问陈老师吧。

其次说论据。

实际上这涉及到专题文的问题。

论据可以俗,但是俗论据不如新论据。比如说我同是写正气,杨涟就比谭嗣同要好。若是写作水平一样,前者就占便宜。所以大家尽可能的去弄一些没什么人使过的论据,老师瞅着也新鲜,想看。怎么办呢?写专题文。

什么是专题文,很简单,就是围绕专题的文章。高三写作文,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专题,围绕这个专题去积累论据。比如说你喜欢音乐,那就选几个名家,贝多芬巴赫什么的,听他们的曲子,查他们的身世,了解他们的风格,总之弄清与之有关的一切。喜欢美术的,那就找凡高莫奈的资料。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惟有专,才能深,一深,就新了。谁不知道贝多芬,但谁能把他的身世联系到他的曲风之上呢?你能,你的材料不就新了吗?或者说你围绕此专题广泛搜集材料,弄一堆老师听都没听说过人,把老师唬得一楞一楞的,也行。

当然,专题还是有点限制的。我知道很多人喜欢游戏,你写个Sky,Th000或是Vigoss当论据我是一点意见都没有,但是架不住老师一看就恶心,于是给你一个让你恶心的分你还没什么可说的。所以,大家还是慎重些。

最好的论据是这种:老师很想去了解但是并不了解的东西。具体有哪些呢,大家自己去想吧。

论证,这个方面因材料、文章要求、个人风格而异,我不知道怎么讲,就不讲了。

语言。

这方面我算比较有心得的。还是从我的经历说起。初中我为什么转向写议论文呢?因为语言不好。并不是说一写议论文语言就会变优美,而是语言对于议论文好坏的影响不如对记叙文那么明显。这是初中的情况。高中我之所以前两年半混得很一般,是因为情况变了。

大家要记住,高中写议论文,语言是重要重要且重要的。注意,我说的“语言”已不再单纯指哪些修辞什么的,也不光是为了让语言优美,而是为了让文章整体有更好的效果,能让老师读罢产生“范文就决定是你了”的冲动。不玩虚的,我直接说我总结的技巧。

(需要参见我的文章《中国,不是维拉尼》,《滴水藏海》)

1.一例带两人,增强说理力度。

如将孔墨合说,一可以展现时代感(毕竟是两个人),而可以简省笔墨。这是一种非常非常神奇的笔法。两个人一人一句,交替着说(注意这是关键),笔墨竟可以极省!同时气势倍增!本人独创的方法,泣血推荐,上范文就是这么简单。

2.意向罗列,长句

我只用过一次,但陈老师以前专门点出了,我就说说。“那是一个战火喧天,杀戮不断的时代,一个诸侯醉心于夺取土地,而谋士们绞尽脑汁替主人出谋划策的时代。”这个句子,一句顶过去四句。说叫意向罗列可能不准确,反正就是把对一个东西的很多描述融合到一句话里,合成一个长句。你不用说“那是一个战火喧天的时代。那是一个杀戮不断的时代。那是一个诸侯醉心于夺取土地的时代。

那是一个谋士们绞尽脑汁替主人出谋划策的时代。”用长句写,或许显得更有水平一些,至少省字数,为你的议论提供了更多空间。

3.每段开头有引导语,结尾有总结语

“与黑暗中坚持正道德传统,自先秦始""他们是中国坚持正道的脊梁,他们让中国不同于沉沦的维拉尼”

“于艰难中坚持正道的精神,在后世得到了传承""韩愈们是中国坚持正道的中坚,他们让中国不同于疯狂的维拉尼。”

“与浓黑的悲凉中坚持正道,在封建的末期往往要付出更为惨烈的代价""他们以珠玉之身燃成火炬,让坚持正道的光芒灿烂如日,普照寰宇,这不灭的中华精魂,注定中国不同于消逝的维拉尼。”

陈老师帮我改维拉尼那篇时提到了这种意识(实际上那些语言多是她写的)。与其说这是结构上的安排不如说是语言上的技巧,因为一旦加上,马上就使文章上了一个档次,见效快,无副作用。大家不妨一试。

4.由点到面

多是在结尾处,以排比举例带来广度。

5.引用!引用!

能引则引,多多益善。什么诗词歌赋、名人名言,只要相关就尽情地往上拽吧。话说我们这届有个叫黄怡的,那个引用,多到了让人看完想自杀的地步。她只要不跑题,基本就是范文。后来有些人读范文,遇到黄怡的直接跳过,说根本学不来,看了也没用。我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看法,不是当代中学生应具有的精神面貌。人家引用多,是大牛;你学着用几个,不久成小牛了吗?又不要你达到她那种程度。大家有兴趣可以找陈老师借她的范文看看,只是事先请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6.结尾回扣现实

这个技巧,真没什么好说的。不会?得了,我说句式吧。“然而,当今社会+阴暗的社会现象+我们应该”,轻松搞定。

篇二:《专题学习作文》

专题学习

关于“写作”的目标、教学与评价

{学习的过程作文}.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专题一 “写作”的课程目标

初中阶段的写作要在小学六年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实现课程标准对写作学习的总的要求,即实现写作学习的总目标。课程标准对总目标的表述是:“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的能力。”这就是语文课程对写作总目标提出的要求,也是初中写作要达到的目标。

1.写作的具体目标

课程目标关于初中写作的具体目标有八项。

第一,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是课程目标对于学生写作态度的一个基本要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孩子们在作文中说真话,述真情”。对学生来说,写作应该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作文中应该不断地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感情生活,辨别自己的情绪变化,体验自己的精神的活动。这里的真情实感,一是感情要真实,要说真话不说假话;二是感情要是自己的,不要总说别人的话,甚至说套话;三是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要有青春的活力。实际上,写作的源头还在于做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这样才有健康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思考、判断。老师要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自己言行负责的人,敢说敢为的人,也就是说要学做真人,才能学写真文。

第二,具体的目标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我们都知道,只有通过多角度的观察,才能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进而去捕捉事物的特征,观察发现捕捉特征的过程,也就是观察、认识、研究客观世界的过程。这里也有一个主观介入的过程,就是要渗透自己的感受、认识、思考、联想和想象。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个性化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多角度观察”,“发现丰富多彩”,“捕捉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有创意的表达”,这些要求之间有一个内在的逻辑联系,这是课程目标的一个非常重

要的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去重视自己的生活体验,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勤于思考,不断发现。一个成功的写作者对社会生活一般来说都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仔细地观察生活,深入了解生活以后,才能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才能写好文章。

第三,要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加工修改等环节。这个目标强调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充分展示了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的价值需要。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这个课程目标对教材的编写和写作教学都提出了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理解和落实这个目标,就不能按照传统的按照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机械方法来处理,而是应当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对写作过程的以上几个主要环节充分地进行体验。老师在写作中要从写作的整体性出发,关注整体内容和过程,而不是个别的环节,要强化学生的过程练习,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就体现在这样一些不同的环境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的方式,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社会生活,储备鲜活的写作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范文展示、教师的自身示范、同学的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在构思立意,列纲起草,加工修改等方面逐步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独立写作的能力。

写作的第四个具体目标,是写作时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去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地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地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这里强调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考虑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自我还是和别人交流。如果是和人交流,那么对方是谁,是一个人呢,还是一个群体,要有对象意识,要有针对性。于是,写的角度、语气就不一样了。考虑到不同的目的与对象,学生就会去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使用不同特点的语言。一般地说,初中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指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五个方面。这里所说的选择不同表达方式有两个前提。一是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象,二是要围绕表达的中心,即为什么写,主要写什么,这样才不至于乱扯。要学会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也是对学生的文体感提出的要求,就是要求学生逐步具有文体的敏感和自觉,学会恰当地选择表达方式。对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提出了要求。学生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求能够围绕表达中心,根据文章立意的要求,根据内容的要求,去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这个目标还提到了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条理清楚指除了能够分段论述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合理地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这个要求比小学要高,小学学会分段表述,初中就要更高一点了,会详略,会先后安排。这个目标还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大家都知道,联想和想象是构成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当前的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和联想能力,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鲁迅先生说过这么一句

话,孩子是可以敬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作用,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我们的作文教学,的确应该创设多样的情形,保护学生这种联想和想象力的特性,使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力得到展示,表达的内容就能够更加丰富多样。现在关键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写作教学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写作的第五个具体目标是:写记叙文章,记叙性文章要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要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要求是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的需要写常见的应用文。这个目标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这些也不是简单的几个要素的要求。记叙文最主要是表达意图要明确,内容要具体充实,说明文就是明白清楚,议论文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应用文是生活中需要的常见的,这些都是对以上的几种文体的基本要求,也非常切合初中生的特点。所以,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应当让学生明确这些基本要求,掌握这些文体的写作要求,循序渐进地打好写作基础,能够做到写什么像什么。让学生在初中阶段认真地学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常见的应用文,为今后的写作水平的持续提高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写作的第六个具体目标是: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的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在这里课程标准对具体的写作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出了要求。在写作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缩写、扩写和改写,可以设计不同梯度和不同长度的专项内容,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写作内容的内在联系的感悟能力,以及对不同写作方式的运用能力。

初中写作的第七个具体目标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十分重视作文修改。学习修改作文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要求。初中阶段在这里强调了两点。一是修改的要求,即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文从字顺包括遣词造句准确通顺,符合语言的规范和语感,能够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等。二是修改的交互性,就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互评的目的实际上是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然后把自己的文章改得更好。

初中写作的目标还有一点是关于写作的数量和速度,要求得比较明确,在这里就不再多做解读了。

2.写作具体目标的重点

上面是对初中的写作目标的解读。在理解初中的写作目标时,老师要有

总目标意识。因为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学生到九年级毕业的时候,要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对于写作教学的要求,这就是要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体验和想法,能够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来写作,发展书面语言应用能力。老师在理解八个具体目标时要重点把握四点。第一个就是写作要有真情实感。第二个就是写作要力求有创意。第三个就是写作要有文体感。有一种叫作淡化文体的说法,淡化文体指在小学阶段不要有太多的文体意识,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束缚,而且有些文体的边界也不太清晰,主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初中阶段对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都有一些具体要求。第四个就是初中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写作的能力。

专题二 写作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之一——学生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

策略

本专题探讨当前初中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学生写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

当前,初中学生写作学习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写作兴趣不浓。不少初中生对写作不感兴趣,认为写作是件苦差事,一提起写作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表现出强烈的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我们曾对学校做过一份调查,调查结果是不喜欢写作、害怕写作的初中生高达91%。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接触写作机会的增多,大部分初中生在接受了多年的写作训练之后,对写作的热情反倒呈下降的趋势,甚至畏惧、害怕写作?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老师对写作目标定位过高,使学生的写作情绪受挫;封闭式的教学使写作脱离他们的生活实际;老师不及时鼓励,使他们丧失写作信心;老师的批改缺少反馈和交流,不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等。

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写作内容空洞。初中生写作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堆叠华丽辞藻。作文看似语言华丽,实质内容空洞无物,缺乏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一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学习的过程作文 学习的过程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