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最新高考话题作文素材 对与错》
对与错
思路
立场不同,是非标准也相异
对与错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的要坚持,错误的要改正
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可以少犯错误
权威也会犯错误
多数人认同并不一定代表正确
维护真理需要牺牲精神
对与错需要时间的检验
对与错是相对的
判断对与错需要认知能力和探索精神
名言
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峰。——钱学森
一个没有犯任何错误的人,除了他的理解正确以外,不能要求得到任何其他的赞美;而一个改正了自己错误的人,则既表示他的理解,又表示他的胸襟光明磊落。——休谟
假如我们想证明“什么是对的”,而不是“谁是对的”,那么生活的纷争就会少许多,生活也会变简单许多。——斯宾塞
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错误的。——雨果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我们比较容易承认行为上的错误、过失和缺点,而对于思想上的错误、过失和缺点则不然。——歌德 看出错误比发现真理要容易得多;因为谬误是在明处,也是可以克服的;而真理则藏在深处,并且不是任何人都能发现它。 ——歌 德
每个人都有错,但只有愚者才会执迷不悟。——西塞罗
人的最高尚行为除了传播真理外,就是公开放弃错误。——李斯特
人往往取吉祥的错误而抛弃恼人的真理。——泰 勒
包含着某些真理因素的谬误是最危险的。——亚当·斯密
从错误中比从混乱中易于发现真理。——培 根
如果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的话,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了。——泰戈尔
一时的失误不会毁掉一个性格坚强的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我们有时从错误中学到的东西,可能比从美德中学到的还要多。——朗费罗
所有的科学都是错误先真理而生,错误在先比错误在后好。——沃尔波斯
做该做的事,而不要一味只想把事情做对。——佚名
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俗语
一次小小的失误也许会防止重重的跌落。——佚名
经典素材
反长的翅膀
(有时错误会带来意外的收获)
失误会带来不良的后果,让人痛惜,但也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让人惊喜。
俄罗斯第五代歼击机S-37金雕,是俄罗斯第一种隐形战斗机,其最大特点是使用前掠翼这种“反装的翅膀”。由于采用前掠翼,加上先进的矢量技术,其空战机动性能无可匹敌。然而这独具匠心的设计,却要归功于酒精的作用。
当年设计金雕时,俄罗斯航空技术专家苦无良方,便拿来伏特加酒痛饮,以酒消愁。第二天交稿时,才发现飞机的机翼画反了。于是他们将错就错,顺着这个思路研究下去,开发出突破极限技术的S-37。因此,在金雕亮相的展区中央,有关部门竖起了一个大酒瓶,上面写着:伏特加是俄罗斯创意的源泉。
类似的事件还有,美国天文学家阿姆布尔基,在使用计算机控制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空时,由于粗心大意,将坐标调错,望远镜焦点没有对准他的预定目标。但是,这一疏忽却让他发现了一颗新的小行星。
如果只看到失误的负面效应,失误将永远是失误。有人因此而怨恨失误,因为失误让他蒙受损失;如果想到失误自有失误的价值,敢于在失误上做文章,也许就能发现机会。有人会因此而感谢失误,因为失误给他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让他从中受益。失误是可以利用的,如果用得好,用得妙,它就是反长的翅膀,同样可以飞,或许会飞得更好。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对与错要用实践来检验)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2000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依照这句话,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怎么解释呢?
伽利略为此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发现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亚里士多德显然说错了。
25岁的伽利略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只见伽利略右手拿着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
用黑豆纠错的徐溥
(严于律己,有错必纠)
明朝人徐溥在求学时,为了检点自己的言行,别出心裁地想了一个方法。他在桌上准备了两个瓶子,每当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说了一句好话,想了一个好念头,就在一个瓶子里放一颗黄豆;反之,就在另一瓶子里放一颗黑豆。开始时,黑豆颇多,黄豆寥寥,他就深刻反思;过了一段时间,黄豆黑豆各半,他再
接再厉、律己更严;到最后,黄豆很多,黑豆寥寥。徐溥就是这样,严于律己,有错必纠,最终成为明朝的一代名臣。
指鹿为马
(权力能颠倒是非)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病死,他的小儿子胡亥在太监赵高的帮助下夺取了皇位,这就是秦二世。秦二世是个残暴昏庸的国君,他任用心狠手辣的赵高为丞相,杀害了许多有才能的大臣。然而,赵高取得了秦二世的信任后,就想自己当皇帝。他担心大臣们不服从他,就想在大臣中间测试一下。
这一天,赵高来到皇宫,恰好大臣们都在商议国家大事。他趾高气扬地对秦二世说:“皇上,再过几天就是您的寿辰了。我特意叫人挑了一匹上好的千里马送给您做礼物。”说完,他叫人拉了一匹马来。
只见那匹马头上长着鹿角,身上有梅花鹿一样的斑点,大臣们看了,都小声地议论:“这分明是一只梅花鹿,怎么说是马呢?”秦二世愣了一下,笑着说:“丞相弄错了吧,这是只梅花鹿,不是千里马。丞相怎么指着鹿说是马呢?”赵高说:“皇上,是您错了,这是马,而不是鹿!”接着他又转身问大臣们:“你们看这是鹿还是马呀?”
有的大臣不敢得罪赵高,也不敢欺瞒皇帝,一言不发。有的知道赵高势力强大,想巴结他,就说:“确实是匹马!”还有的正直无私的大臣就坚定地说:“是鹿!”
赵高把那些说实话的人都记在了心里,后来就利用职权诬陷那些不与他同流合污的大臣,将他们一一杀害。剩下的大臣都十分害怕赵高,不敢不听他的话了。
朱元璋为一字斩知州
(不要因为面子而知错不改)
洪武年间,有个叫卢熊的读书人,人品文品都很好,被吏部推荐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批准委任他到山东兖州当知州。
卢熊走马上任,他到兖州后首先要启用官印,发布文告。当他把皇帝授给他的官印取出一看傻了眼,原来,朱元璋笔下的诏书是授卢熊为山东衮州知州,这官印是根据皇帝的诏书刻制的,这兖州自然变成衮州了。可是山东历来只有兖州而没有衮州。{对与错为话题作文}.
卢熊当时要是将错就错,也就没事了。可是卢熊是个搞学问的,办事就是认真,他认为兖州就是兖州,怎么能改成衮州呢?于是他就向皇上写了一份奏章,要求皇上更正,把官印重新刻制过来。
朱元璋一见奏章,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的确是写错了,他是亲自打天下的人,对全国地理州名县名还是比较熟悉的,他应知道兖州不是衮州,这衮字的读音是“滚”,而不是“演”。但是,要皇帝认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朱元璋出身卑贱,自尊心忒强,他的泼皮脾气上来了,就大骂道:“卢熊这厮好大胆,竟然在朕头上咬文嚼字,朕还不知道山东有个兖州,朕授他衮州知州就是衮州知州,这兖和衮就是同一个字,就是因为文人多事写法不同,这卢熊竟敢将它念成‘滚’州,这不是要朕滚蛋吗?混账东西,刑部尚书听旨,即将卢熊斩首。”可怜卢熊为了一个字,竟然送了一条命。
爱老师但不盲从
(面对师长也要坚持真理)
l738年,27岁的罗蒙诺索夫正在德国马尔堡大学学习。有一天,该校校刊《德国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点名批评了当时欧洲大名鼎鼎的沃尔夫教授。而更为令人惊异的是那篇论文的作者竟是沃尔夫的得意门生——罗蒙诺索夫。因此,这件事立刻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罗蒙诺索夫成了众矢之的。有人咬牙切齿地骂他是忘恩负义的小人,有人毫无顾忌地指责他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分子,还有人冷嘲热讽地说他是踩着老师的肩膀往上爬""在这些唇枪舌剑面前,罗蒙诺索夫既没有畏缩,也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以非常耐心诚恳的态度向大家解释。他认为在科学的大道上,必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勇于走自己的路,才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学生。作为学生,毫无疑问,应当认真、虚心地向老师学习,但对于老师那些不正确的东西,绝不能盲从。他由衷地说:“我爱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2微米的误差
(小错成大谬)
1990年4月25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把耗资巨大、世人瞩目的哈勃空间望远镜(HST)送入太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揭开了新的一页。它以当代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的名字命名,从1979年蓝图设计到1990年投入观测,历时10余年,耗资15亿美元。若按重量计算,平均每克造价接近130美元,远比纯金更贵。天文学家期望着凭借哈勃望远镜那锐利无比的“神眼”,去洞察宇宙深层的奥秘,开辟天文观测的黄金时代。
但是上天之后,人们却发现其成像质量与预期效果存在很大差距。按设计能力,在可见光波段,被观测的点源60%以上星光应能聚落在0.1角秒的小圆域内,而实际结果只有15%的光线落入其中。研究发现望远镜的主镜边缘处比设计尺寸多磨去了2微米(约有头发丝的百分之一细),这个人为差错降低了观测图像的分辨率,观测距离降低了近100亿光年,捕捉遥远天体信息的能力降低了将近20倍。受其影响,许多原定的重要观测也将无法进行。
为了修正这个误差,1993年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带领专业人员,对哈勃进行了第一次“会诊”,增加了一个校正镜,矫正偏差,相当于戴眼镜,同时加装了一些新的设备,总共花费了7亿美元。维修后,哈勃的性能大大加强,照片也更加清晰,但是由于主镜无法更换,哈勃的眼病始终无法根除。
邓小平一丝不苟
(小错也要改正)
1983年6月,全国正在学习、宣传朱伯儒的事迹。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特地为学习朱伯儒题了词:“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 当时,邓小平同志嘱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要急于发表,应先请语言学家看看,有没有用字不准确的地方。办公室的同志找到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王老接过写在宣纸上的题词,戴上眼镜,看过后说:“写得好。不过‘符合’的‘符’字目前已不再使用,如果这样使用显得不大规范,最好改成‘副’字。”邓小平同志得知此事后很高兴,马上提笔说:“再重写一张,用字不规范,这样不好。”邓小平同志又铺开宣纸,一笔一画写了起来,字迹苍劲有力:“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不了了之的“川气出川”工程
(信息错误将造成巨大损失)
20世纪70年代中期,有一个鼓舞全国人民的“川气出川”工程计划,按此计划经过5年努力,在1980年四川将实现年产天然气300亿立方米,中国的能源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将实现大步前进。
国家确定的预算是40多亿元,铺设一条长2940公里、直径一米的天然气管道,沿长江而下,穿巴蜀,过鄂中,经江苏直抵上海。为此将耗钢材150万吨、水泥12万吨及数千个大型机电设备。1975年工程全面展开,为了修建从重庆到上海的专用公路,动用全国150多个单位,900多个工厂,在沙市和资阳工地投资1.2亿元建设专门生产大口径的钢管厂。
但是到了1980年,这项显赫一时的工程却无声无息不了了之了。管道铺设还没有出川,化工厂还正在建设之中,就发现这个决策是完全错误的。工厂停产,4亿多元的物资压在库里,而此项工程已耗资3.7亿元。由于改变经济格局而造成的损失则更大,四川工业也由此遭受严重损失。
四川天然气储量本来不多,由于地质结构复杂,对川气的勘探也较为困难,1973年时掌握的可采储量并不多。但是,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人提出,我国在“四五”计划期间要改变能源构成比例,四川应找天然气,搞到年产300亿~500亿立方米。在权势的一再高压下,四川石油管理局的技术人员只能万般无奈地把可采储量1千亿立方米算成1万亿、10万亿两个神仙数字。正是由于决策者掌握的信息不准确和草率决策,才给国家建设资金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
应听乌龟的意见
(不要自以为是)
格洛丽亚·斯坦姆,是女权主义运动的一位领导者兼作家。学生时代,在一次地理考察中,她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在史密斯大学演讲时,斯坦姆和听众分享了这次经历:“在考察中,在蜿蜒的康涅狄格河畔,我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它趴在一段路的护堤上。它显然是从河里爬出来的,经过一段土路才到了现在这个地方。它还在继续前进,随时有被汽车压死的危险。”
“同是地球上的生物,我觉得帮助它是责无旁贷的。于是我走上前,连拉带拽,最后总算把这只大乌龟从路障上带回岸边。这期间,它不断愤怒地想咬我一口。”“当我正要把乌龟推回河里时,地理学教授走了过来,并对我说:‘你知道,为了在路边的泥里产卵,那只乌龟可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爬上公路,结果你要把它推回河里!’”“哎,我当时懊恼极了。不过,在后来的岁月里,我发现那次经历是我人生中生动的一课。它时刻提醒我不要犯主观臆断的错误。不管你是激进的还是保守的,在做事关‘乌龟’的决断时,都不要忘记先听听乌龟自己的意见。”
错评咏花诗
(经验也有错误的时候)
唐朝元和十二年春末,白居易与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一首《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有一天,宋代的沈括读了这首诗,讥讽道:“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想不到有一年春夏之交的季节,他到一座山上考察,见到了白居易诗中的奇景:四月天气,山下众花凋谢,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猛然想白居易的诗来,才领悟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也从中发现了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到来要晚于山下。后来,他又找来白居易的诗读,发现前面有一篇序,序中写道:“(大林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沈括感慨
篇二:《以面对为题的作文》
以面对为题的作文 文/李家玮[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 又一次面对飘雪的季节。 向窗外望一望,只剩下零星枯叶的枝丫伸向天空,这是窗口正对着的那棵树。树旁的凉亭上落了一层薄雪,大理石更显洁白,散出阵阵寒气。几处零星的灌木沉沉睡去,显得比往日瘦小了许多。也正是这几株灌木,春天里绽放出明黄色的花朵,娇嫩,妩媚;夏天里与爬山虎彼此纠缠,环绕,充满生机;秋天里绿得深沉,厚重,如翡翠中的祖母绿;而如今在冬天里却如此没有活力,它,睡了。雪还下着,像雾一样迷蒙,为一切笼上轻
纱。 这是冬天里常见的景色,萧索,冷清。却有另一种素描般的简洁、纯净的美。 只要凝视着雪花静静地飞舞或卷集升腾的姿态,我的思绪就不禁随之翩跹。 我对冬天的浓厚感情由来已久。也许是因为很多重要的日子集中在这里,所以每到冬天,常勾起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如故,夏蔚然,秋色敛,冬景安。”一年四季,好景常在。可是,一抹新绿,一树繁花,或是一阵秋雨,怎比得上一场飞雪的壮美?它如同浩荡的诗篇、宏伟的乐章,能激起人们强烈的共鸣,掀起心中的巨浪。冬天更是旧的一年完美的落幕,新的一年盛大的启动。于是,一年一年便在漫天飞雪中流转。但一些记忆,任凭风雪呼啸,也无法吹散。 冬天,漫步在冰城哈尔滨最热闹的大街上。精巧的冰雕、雪雕,中央大街两旁的欧式建筑,熙熙攘攘的人群,恍惚中让人感受到异域风情。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是真实的幸福。这是小时候的我,只见到了光鲜的生活表面。 春节将至,全家出去采购。汽车驶向繁华地带。一条马路,两边排着卖焰火的摊子。小贩们穿着厚厚的大衣站在自己的摊位前。这么冷的天!突然想起《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他们肯定不希望天寒,可是我总感觉他们与卖炭翁十分相似。也许是因为神情吧?冷漠,麻木,仿佛春节也并非那么重要,他们关心的只是把货卖出去。这是渐渐长大的我,领悟到了人生的艰辛。 一年的最后一天,人人等着跨年。焰火迫不及视。突然,电话铃大响。妈妈接起电话,听了片刻便震惊地“呀”了一声,然后,又说了几句,放下了电话。我的心突然悬了起来,等着她说话。果然,妈妈开口说道:“阿姨突发心梗去世了。”脑袋里轰轰作响。阿姨与妈妈年龄相仿,我不久前还见过她,竟然""我说不出话来。死亡如此真实地存在着,令我恐惧。而对死亡的恐惧比死亡本身更可怕。窗外是万家灯火,生活的气息从窗口里透出来,又让人充满希望。“明天又是新的一年。”这样想着,我抬起手把眼泪擦得干干净净。这是如今的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压力与希望。 每到飘雪的季节,相似的雪景总会勾起对这些往事的回忆,并不都美好。而苦涩的记忆仿佛带着冬天特有的生冷气息,使我冷静,给我勇气,让我能够更加坚定地面对真实的生活。我想,大雪过后蔚蓝的天空,和阳光照在雪上闪亮晶莹的光,定是无限美好。 面对冬季 美丽的风景、艰辛的谋生、多舛的命运,它们依次出现在作者生命中的一个个冬季,令作者或喜或悲,或忘情或深思。这些不一样的事、不一样的景是一个个生命冬季的象征,它们共有的名字是人生,它们共同的内涵是成长。当作者面对这一个个迥然不同的冬季时,她的心灵就这样一步步地变得成熟而强大。
篇三:《以我发现为题的作文》
以我发现为题的作文
以我发现为题的作文(一)
今年暑假,我到爷爷家去玩,一进门就看到一番奇怪的景象。
刚进爷爷家大门,我就看见一只气势凶猛的大公鸡挺着腰杆向我走来,好似一位士兵呢!这只大公鸡全身都是黑的,头上还顶着一个红红的鸡冠,真像一顶小礼帽呢!它看见前面有一堆米,便大步流星地向它走去,大口地啄起米粒来,旁边还有一只公鸡,可奇怪的是它为什么那里有好好的米不吃,偏偏要吃旁边的石头呢!是不是石头在这只鸡心目中要美味一些呢?我抱着疑问飞快地跑去问正在洗衣服的妈妈,妈妈和蔼可亲地说:“你自己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我叹了口气,失望地走开了。
第二天,爷爷杀鸡款待我们,我偷偷地跑到厨房,把装鸡的胃的袋子拿到草地上,我把鸡的胃轻轻地放到地上,用力地掰开一看,里面除了一些米粒外,果然有许多小石头。经过我仔细观察和翻阅资料 后,发现鸡的胃是不会蠕动的,吃石头有利于鸡对食物的消化,这是由于鸡没有牙齿,鸡吃进去的食物是没有经过咀嚼的。砂囊是鸡消化食物的地方,在这里,食物掺着鸡吞食的石头开始消化,砂囊的肌肉收缩时强而有力,这样在它的石头的用力蠕动和摩擦下,那些食物就被磨碎了,这样鸡就可以彻底消化食物,吸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