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廉洁的高考作文 廉洁自律高考作文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高考作文素材(廉洁)》

2014高考作文素材库:议论文论据(廉洁)

历史证明:清正廉洁盛行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猩獗之时,则国势衰微。历来清官受人颂扬;污吏遭人唾骂。

我们要大力弘扬我们民族固有的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提倡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白做人的精神。

事实论据

羊续悬鱼

东汉时,南阳太守羊续,他憎恶当时官僚权贵的贪污腐败,奢侈铺张。他为人谦洁、生活朴素,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盖的是有补钉的被子,乘坐着一辆破旧马车。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饭。

府丞焦俭,是他的下级,为人也很正派,与羊续关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级生活太清苦了,他听说羊续喜欢吃生鱼,就买一条鱼送给羊续。焦俭怕羊续拒收,就笑着说:“大人到南阳时间不长,可能不知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饷鲤鱼所以我特意买一条送给您,平时您把我当作兄弟,所以这条鱼只是小弟对兄长的一点敬意,您知道的,我绝非阿谀逢迎之辈,因此,务请笔纳!”羊续见焦俭这么说,觉得不收下倒是见外了,于是笑着说:“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等焦俭走后,羊续便把这条鱼,挂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三月焦俭又买了一条鲤鱼,心想一年送一条总可以吧,知道买多了,羊续不会要。到羊续府上,焦俭刚说明来意。羊续便指着那条枯干了的“三月望饷鲤鱼”,说:“你去年送的还在这里呢!”焦俭愣住了,摇摇头叹口气,带着活鱼走了。

包拯的《诫廉家训》

北宋包拯,他为官清廉公正是妇孺皆知的,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廉洁无私,痛恨贪官污吏,到了晚年,担心后人会出不肖之徒,于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著名的《诫廉家训》以警戒后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后代子孙中有贪污受贿者,不能被称为包氏后代,甚至死后,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从此训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孙。”

马寅初拒贿

我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马寅初解放前曾担任浙江省财政厅长。有一天,德清县有一个想当县长的人托人将一千大洋送给马寅初,请马寅初开开后门,让他就任某县县长。马寅初勃然大怒,骂道:“不要脸的东西,这种人今天能用钱打关节,真的当了县长,一定是个贪官。凭这一条,他就不能当县长。立即吩咐来人把钱退回。

周恩来总理的衣服

周总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补,补了再补,已经磨得无绒了仍舍不得丢弃。一件衬衣已经旧得换了袖口领子,一件衣服补得颜色已经不一了,他在穿,当别人要求他换新的时候,他总是说:“旧的可以穿。”

理论论据

1、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宋·司马光《文中子补传》

2、廉不贪直不倚。唐·柳宗元《处士段弘古墓志》{廉洁的高考作文}.

3、惟廉者能约已而爱人,贪者必瘦人以肥已。《明史·循吏传》

4、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清·曹雪芹《红楼梦》

5、临大利而易其义,可谓廉矣。《吕氏春秋·忠廉》

6、临官莫如平,临则莫如廉。《孔子集语·漆雕氏》

7、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

8、威严不足以易其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战国策·赵策二》

9、知足则乐,务贪必忧。宋·林逋《省心录》

10、人不贪财鬼也怕。中国谚语

11、宁可没钱,不可伤廉。中国谚语

12、鱼为诱饵吞钩,鸟为秕谷落网。中国谚语

13、宁作清水之沉泥,不为浊路之飞尘。三国·曹植《九咏》

14、贪心是一切邪恶的根源。英国谚语

15、口里塞得太多,往往噎住喉咙。意大利谚语

16、要是不花钱,贪婪的人连毒药也会喝下去。朝鲜谚语

17、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鞋。中国谚语

18、不贪财,祸不来。中国谚语

19、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于谦《入京》{廉洁的高考作文}.

20、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战国·屈原《渔父》

21、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钩。唐·李群玉《放鱼》

篇二:《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廉洁》

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廉洁

1、贪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 感到不能满足自己。——法.安格尔

2、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 身的物质利益。——法.居里夫人

3、德行告诉人们:反抗诱惑吧,那样你才有更多的机会做出高尚的行为来。— —俄.车尔厄雪夫斯基

4、不贪为宝。——左丘明

5、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柳宗元

6、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7、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

8、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老百姓)话短长。——于谦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

10、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11、嗜欲之原灭,廉正之心生。——刘向

1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

13、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 志敏

14、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徐特立

15、廉者不求非其有。

16、以财为草,以身为宝。——刘向

17、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 ,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美.爱因斯坦

18、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金钱的廉洁。——法.巴尔扎克 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

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 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

,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 钱太守”

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

{廉洁的高考作文}.

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

家的

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

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 自己的操守。

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

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

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 三百两。

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

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

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

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

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

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

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 坤羞愧而去。

省委书记自定菜单

一九九六年初,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带省委调查组到花垣县进行

调查时,随身带着一份自定菜单:一荤一素一汤。每到一地,他就亲手将菜单交给负责同志

,反复叮嘱按菜单备餐就连元宵节那天,也不例外。他的这一举动,极大地鞭策和鼓舞了当 地的干部讲廉洁。

篇三:《高考作文素材:如此“廉洁”》

据记载,窃国大盗袁世凯生活上奢侈腐化,但常常装出一副廉洁的样子。一次,他故意在吃饭时召见内阁成员,当大家来到他的住所时,只见他正端着一碗小米粥,就着一条红烧鲫鱼吃得津津有味,时而从一个佐料瓶往碗里倒些什么。内阁成员见了,都赞道:“总统生活这么俭朴,我辈值得仿效。”事后,卫士告诉大家,那是仿效不了的。总统吃的是西北上等小米,且都是一粒粒精心挑选出来的;那鲫鱼是有名的洪河鲫,为了保鲜,是专门放在猪油里从千里之外的河南运到京城的;就是那佐料,也是东北的千年老山参和鹿茸做成的。此言一出,众人哑然。

分析:欺世盗名者,往往是言行不一的小人。虚假面具总会被揭开的,其丑恶嘴脸,终究会大白于天下。

话题:“面具”“贪婪”“作秀”

篇四:《2015高考备考作文素材:让廉洁成为一种觉悟》

2015高考备考作文素材:让廉洁成为一种觉悟

【编者按】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组6篇副标题为“让廉洁成为一种觉悟”的评论文章。与过去以“风暴”“利剑”“无禁区”等为特性词汇的评论相比,这组评论可说是和风细雨、春风化雨,充满了“围炉夜话、促膝谈心”的意味。

这6篇评论的“编者按”说,干部也有欲望的冲撞,也有心理的纠结,所以更需要直面人性、审视人生,因而党报来“与干部们谈谈心”。这决定了这组评论的基调,不是说教,更不是震慑,而是如苏格拉底所言的“精神助产士”,帮助干部廓清心中的迷雾,“解开心结,选择廉洁”。

党报发这样一组评论,透露出的信号是,在反腐败这盘大棋上,中央是有攻有守、有破有立。 首先是,廉政大计,“反腐”是攻城,“倡廉”是攻心。

王岐山曾经说过,要用治标给治本赢得时间。治标是什么?是反腐,是打虎拍蝇。而治本是什么?一是制度建设,二是思想改造,这都是“倡廉”的内容。

因为反腐是从负面着力,所以往往能引起更大关注。打大老虎,容易给人惊涛骇浪、暗流汹涌的戏剧感、史诗感,公众当然乐见。相比之下,“正向着力”的倡廉就没有那么吸引眼球了,但明眼人肯定是不会忽略的。

最近的一件大事是,持续近两年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划上句号。实际上,与之前的“三讲”“葆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一样,这也是一次思想教育活动。党内这样的思想教育活动,可以追溯到延安时代的“整风运动”。

虽然教育实践活动,还是以“找问题”的形式出现。但说到底,是为了达到思想净化、触动灵魂的效果。所谓“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就是这样。更何况,这次还提出了要建章立制、收到长效。

大张旗鼓的教育,大力出拳的反腐,正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有趣的是,前者是由刘云山负责、后者是由王岐山掌舵,山与山相逢,正是“双峰并矗”,筑起反腐倡廉的坚实防线。 其次是,攻心之策,“震慑”是红脸,“引导”是白脸。{廉洁的高考作文}.

徐才厚、周永康也好,某个地方的书记、局长也好,远处可望不可即的“老虎”和身边触手可及的“苍蝇”纷纷落马,对干部的心理震慑作用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况且,还有媒体不断在强调“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在对官员的“攻心之战”中,这种震慑无疑唱的是“红脸”。

光有“红脸”也不行啊,还得有润物无声的“白脸”唱段。别忘了,搞文宣,可是我们党一直以来克敌制胜的拿手武器。而作用于领导干部精神世界的“内宣”,同样如此。

习近平总书记履新已近3年,从改革方法到国际形势,从组织工作到宣传工作,方方面面他都有很多可为指引的重要讲话。这些“系列重要讲话”,正起着统一思想的作用。这是从根本上的攻心之策。

而回到人民日报的这组评论,这样一种不太常见的话语语气、不同寻常的论证方式,也是一种“苦口婆心”的攻心术。对于政治逻辑、道德逻辑、利益逻辑,官员们还不熟悉吗?你要戴理想信念的帽子、打道德品质的棒子、用高不可攀的例子,难免不让他们起逆反心理。而要是讲人性、讲人情、讲人生、讲人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能还更能入脑入心呢。 最后,我们一起体会一下这样的方式。{廉洁的高考作文}.

——身为领导干部,不差钱、也不缺房,日子过得好好的,何必伸手要不该要的东西,开口讨不该有的利益,最后当火山口上的守财奴?《让理智战胜贪欲》{廉洁的高考作文}.

——雷政富东窗事发后,年过七旬的老母亲站在村口老泪纵横;冀文林落马的消息传来,一路把他带大的姐姐在老家掩面痛哭。《“权力”的滋味怎样品尝》

——上级“吩咐”你“关照关照”,你能否承受拒绝的后果?在所谓的权势面前,原则是不是要退避三舍?一旦怕穿小鞋的畏惧、将受重用的诱惑占得上风,“身不由己”就显得更加心安理得。《真的是“身不由己”吗》

——看看近年来的案例,一些干部或是利用手中权力,为子女经商大开方便之门,让他们在权钱交易中吸入黑金、博得发展,或者让孩子成为收受贿赂、肆意挥霍、百无一能的败家子,最后上演“贪腐父子兵”的悲剧,一旦事发,父子同为阶下囚,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如何才算爱子女》

——世界上哪个爹娘指望孩子为了孝敬自己伸手被捉?又有哪个妻子儿女愿意丈夫父亲为了家庭的安逸铤而走险?如果早懂得家人的心,结局何以至此。《清廉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 ——纵览公开的一封封贪官忏悔书,人们有说不出的好奇,前车之覆那么多,为什么没能挽留住这些曾经意气风发、颇有才干的人才?是个别上级领导宠坏了他们,少数下级官员捧坏了他们,还是制度的漏洞纵容了他们?说一千道一万,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平和心态才有平稳人生》

今后,党报还会有更多这种谈心式的文章,对于写惯字正腔圆“高大上”文章的评论君,这可是不小的挑战啊,赶紧充电去

让理智战胜贪欲

——“让廉洁成为一种觉悟”之一

廉洁,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对各级干部来说,廉不廉,贪不贪,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选择。没有人生活在真空中,将心比心,干部也有欲望的冲撞,也有心理的纠结。让理智战胜贪欲,用好手中的权力,首先需要我们直面人性、审视人生。把握量与度,看清利与弊,掂量得与失,廓清心中的迷雾,我们走脚下的路,就会有更明确的方向、更充沛的力量。 解开心结,选择廉洁,这一次,我们与干部们谈谈心。

——编者

唐代柳宗元在《蝜蝂传》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一种叫蝜蝂的“善负小虫”,喜爱背东西,爬行时凡是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结果越背越多。它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力气也不肯停,最后掉下来摔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千载而下,这些警语直到今天依然发人深省。

蝜蝂的悲剧,在于背负贪欲而行。这样想来,人的欲望,有时是不是也会深陷“蝜蝂困境”?比如,很多贪官被抓后,人们才发现,他们聚敛了巨额财产。有的专门租房堆放贿金,有的藏巨款于鱼塘暗道,有的坐拥几十套乃至上百套房子,有的家里现金之多,清点时竟烧坏几台验钞机。“人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但金钱却能把人带进坟墓”,看看庭审陈述、听听狱中忏悔——“贪欲让我丧失了理智”“被钱冲昏了头”,悔恨何其沉重,教训又何其深刻。 老话说,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大厦千间,夜眠八尺。人的客观需要总是有限的。仔细想想,身为领导干部,不差钱、也不缺房,日子过得好好的,何必伸手要不该要的东西,开口讨不该有的利益,最后当火山口上的守财奴?即便贪得许多钱财,现在管得这么严,上上下下都有眼睛盯着,一乱花就“露馅”“犯事”,哪有地方和胆量去搞奢侈,还不像捧着一堆烫手山芋?有的贪官让子女去国外挥霍,自己胆战心惊地度日。这样的日子又有什么意思?说来说去,钱财总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已经够了还要攒,明知烫手还要拿,贪婪无度实在是一种病态心理,是为贪而贪。正如巴尔扎克所言,“贪心好比一个套结,把人的心越套越紧,结果把理智闭塞了”。

诚然,人生天地间,总有七情六欲,正常的欲望无可厚非,但更需看到,人之为人,不是一

个“欲望的洞窟”,有理智、讲理性,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才是人的价值所在。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想问题做事情,把握好度是关键。关心收入,但不干净的钱一分也不能要;有点爱好,但玩物丧志就不可取;有人情味,但徇私废公就碰不得。给欲望安上闸门、给行为划上边界,方能知足知止、适可而止。 习近平同志曾为领导干部算过“三笔账”。的确,我们要算算利益账,有稳定的收入,组织上从工作考虑又给了许多必要的工作待遇,退休后还有各方面的不错待遇,细细算来,得到的已经不少了,如果贪赃枉法、一失皆无,值得吗?算算法纪账,不管是谁,违纪违法终将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不要以为吃一点、拿一些、玩一下没关系。算算良心账,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如果干部以权谋私,既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人民,也对不起家人,违背了做人的良心。“三笔账”,归结为一点,就是要守住底线、会算大账,别干得不偿失的事情,珍惜来之不易的事业和人生。

平心而论,身处纷繁复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廉洁的高考作文 廉洁自律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