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智子疑邻作文 智子疑邻作文600字

高中作文 zuowen 5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有关智子疑邻的七年级学生六单元上册作文》

写作是语文的综合积累,是包括字词句的联系,写作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语文基础的扎实。这篇有关智子疑邻的七年级学生六单元上册作文,希望可以巩固你的基础。

话说宋国时期有一个贩卖丝绸布的富商,人长的油头粉面的,挺着一个大肚子,成天手拿着鸟笼在大街上闲逛,碰上外地来的买商就两眼发光,好像看见金子一般,他不断地向外来买商介绍着自己的布有多么华丽,手感有多么的好,从而经过他手下的账单都有一座泰山那么高了!小偷也盯着那个富得流油的商人,想找个机会大捞一把。

一天天空下着瓢泼大雨,富商家的后门因为禁不住雨水的摧残,塌了大半,富商的儿子,坐在屋子里写着诗文,突然听见有东西倒塌的声音,连忙走过来看,发现原来因为后门不太有人走,没有多大注意,不太牢固,所以才倒塌了大半,公子看着墙叹息的摇了摇头,这时富商也听见了声音,走了过来,看着墙问:这是这么回事?公子说:爹,因为后门没有多少人走,不注意它的修筑,所以才倒塌的,我们还是叫人把这里修一修吧,不然到时候有盗贼来偷东西就麻烦了!邻居老大爷,见这里热闹,也凑过来插上一句:是呀,公子说得没错,就修修吧,也花不了几两银子。但面对他俩的劝告,富商依旧无动于衷,满脸地不在乎,并心平气和地说:这是不可能的,再说要修一堵墙得要花我多少银子啊!而且那该多受累啊!我才不找份罪受呢!之后便会拉着孩子回府去了。

第二天,果然发现丢了几件值钱的古董花瓶和名画,还有金银珠宝,富商不但没有生气还对儿子说:儿子你真聪明,竟然未卜先知,真神!公子只是摇摇头,走进书房。富商又想了想:不对如果儿子未卜先知,那个老人不是也神了?不可能,肯定是那老人偷了我们家的财务! 感谢你阅读有关智子疑邻的七年级学生六单元上册作文。

篇二:《人教版七年级第六单元作文:读《智子疑邻》有感》

同学们是不是经常为作文的写作而烦恼呢?只有不断的练习和阅读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哦!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人教版七年级第六单元作文:读《智子疑邻》有感,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有所收获。

七上的语文最后一课《寓言四则》中收录了这么一则寓言,题目叫做《智子疑邻》,大概内容是说:宋国有一个富人(有一天)天下大雨毁坏了墙。他的儿子说:如果不修补,一定有盗贼(偷东西)。,邻居家的老人也这么说。晚上(他家)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 这个寓言告诫我们不能以感情的亲疏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但是我发现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却很符合这一标准。

有时早晨或课间往往会遇到学生主动和你问好,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对你视而不见的学生。如果你留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他们中绝大多数是你教过的学生。一般说来,学生遇到自己的任课教师态度都会比较亲密,这也许是因为和你熟悉的关系。对于没有教过自己的老师,他们自然的会以一种保持距离的方式来疏远与你的关系。

这样的现象年级越小越是明显。无论是刚入幼儿园的小孩,还是刚刚上小学的学生,他们对于老师的话是奉若圣旨的。即便是家长发了话,他们也还是会眼巴巴的望着他们的老师,渴望从老师的嘴中能到那最后的特赦令。在孩子的心中自己的老师和其它人的界限是泾渭分明的。谁说只有成人才会察言观色,孩子在这方面可是无师自通的高手呢。

如果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相比较,那自然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更亲密些。因此对于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指示,二者若取其一的话,学生往往会选择班主任。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不正是《智子疑邻》的最好写照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第六单元作文:读《智子疑邻》有感就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篇三:《智子疑邻练习及答案》

四、《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1( ),与儿女2( )讲论文义。俄而3( )雪骤4( ),公欣然5(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6( )。”兄女曰:“未若7( )柳絮因8( )风起。”公大笑乐。即9(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五、《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1( )行,期日中。过中不至2( ),太丘舍3( )去,去4( )后乃5( )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6(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7(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8(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9(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10( ),下车引11( )之12( )。元方入门不顾13( )。

六、《智子疑邻》宋1( )有富人,天雨2( )墙坏,其3( )子曰:“不筑4( ),必5( )将6( )有盗。”其7( )邻人之8( )父9( )亦10( )云11( )。暮12( )而果13( )大亡14( )其15( )财。其家甚16( )智17( )其子,而疑邻人之18( )父。

七、《塞翁失马》近塞1( )上之2( )人有善3( )术4( )者5( ),马无故6( )亡7( )而入胡。人皆8( )吊9( )之10( ),其父12( )曰:“此13( )何14( )遽15( )不为16( )福乎?”居17( )数月,其18( )马将19( )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20( )良马,其子好骑,堕21( )而折其髀22(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23( )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24( )。此25( )独26( )以27( )跛28( )之29( )故30( ),父子相保31( )。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暮而果大亡其财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3)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4)不筑

2.翻译句子{智子疑邻作文}.

(1)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2)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3.阅读理解

《智子疑邻》有何寓意?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人皆吊之 (2)此独以跛之故 (3)居数月

(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5)死者十九 (6)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7)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8)父子相保

2.一词多义{智子疑邻作文}.

A.暮而果大亡其财 亡:

B.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

3.划分节奏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4.翻译句子

(1)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3)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4)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5)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6)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智子疑邻作文}.

5.《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得与失?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以荻画地 以:用 B、教以书字:写 ..

C、使学为诗 为:作为 D、及其稍长 及:等到 ..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智子疑邻作文}.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二 守株待兔

{智子疑邻作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6分)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 ..

③冀复得兔( ) ④而身为宋国笑( )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

{智子疑邻作文}.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

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7、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智子疑邻》

1.(1) 果然 丢失 (2) 以""为聪明 (3) 下雨 (4) 修补

2.(1)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

(2)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

3.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塞翁失马》

1.(1)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2)瘸腿(3) 经过 (4) 带领

(5)十分之九 (6) 精通术数的人(7) 怎么就,表示反问 (8) 保全

5.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答案:1家庭聚会 2子侄辈的年轻一代3不久,一会儿 4急速,大 5愉悦的样子 6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7不如 8凭借 9也就是

答案:1约定 2到 3放弃 4离开 5才 6嬉戏,玩耍 7通“否” 8丢下,舍弃 9信用,诚信 10羞惭 11拉 12代指元方 13回头看

答案:1指宋国 2下雨 3代词,指富人的 4修补 5一定 6将会 7代指富人的 8的 9年老的男人 10也 11说 12晚上 13果然 14丢失 15代指富人的 16十分,特别 17认为""为聪明 18的

答案:1边塞 2的 3精通,擅长 4术数 5""的人 6缘故,原因 7逃跑 8都 9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10指善术者 12父亲 13这(件事) 14怎么 15就 16是 17经过 18代指善术者 19带领 20富有 21掉下来 22大腿 23拉 24十分之八九 25指善术者的儿子 26单独 27因为 28瘸腿 29的 30缘故31保全

篇四:《高考作文之立意篇》

作文立意

文章只有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表意!善于立意,是写高质量作文的关键。

“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是确立文章的灵魂,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没有中心立意的文章是肤浅杂沓而没有灵性的。词句如衣饰,立意乃精魄。过好立意关,当慎。

下面分述一些立意技法以供借鉴。

第1讲,高视阔步立意

所谓“高视阔步”,就是指作文要“大气”,有高远的立意,有才识。{智子疑邻作文}.

才识是高考作文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一些同学立意不高远的主要原因,是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他们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气”。那么文章怎样才能写得立意深远而有才识呢?{智子疑邻作文}.

1.力避平淡放眼高远。深刻高远,总是从宏阔而高远的心灵视野出发,尽量用大的眼光去看,要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在超越中,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到深的大致顺序是:自我→家庭→集体、阶级→民族、国家→人类宇宙。

如:“习惯”,多数考生就习惯写习惯,或生活习惯,或学习习惯,或性格习惯等,流于一般。若能从理性高度对习惯加以思考,从历史发展的层面对习惯进行反思,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对习惯发出挑战,这就不再是生活中一人一事的习惯了。这种习惯自然超越了一般,显示了非凡的才识。

2.古今中外纵横驰骋。针对一个问题,多角度分析,多方向探寻,由一点向四周辐射的开放性思考,便是发散思维。发散思考的实质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展开多角度思维。“纵”就是纵向思考,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它由过去、现在、未来三部分组成。“横”就是横向思考,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

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例文借鉴】

仰慕你——中华文化

曾经热血沸腾地仰视你,爱你的一切。中华——我的文化。

那是《诗经》中的一汪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的楚辞,闪闪发光;那是孔孟思想,百家争鸣;那是大唐华章,仙乐飘飘;那是高山流水,那是古长城的细细青苔,那是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漫步在中华的文化里,多少人醉得不知归路,多少人沉醉于那泛黄的书页,将精华与糟粕统统吸收。{智子疑邻作文}.

因为深爱你,我们忘了去洗净你,忘了理智清醒地去看你。在不知不觉中,流水静默不流,华美的书页一页页在腐朽。

我们变得自大,我们变得骄纵。大宋宫廷,白衣秀士,文臣儒士们忙着作诗写赋,用程朱理学教化子民时,北方的铁骑席卷了中华;康乾盛世,书生们忙着去作八股,去作经注考证时,大洋的另一端,开始了科技革命,改写了历史""我们有四大发明,我们有地动仪,我们有早他国一千多年的圆周率。可是,我们的土地上孕育的是以农为本、固步自封的黄色文明,我们有郑和去炫耀国威,可是我们没有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我们有李白、杜甫,却没有哥白尼、牛顿;我们知道天朝圣国,却看不到外面的文明""我们陶醉于自己,我们不断地用《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去总结辉煌,却忘了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我们落后了。 历史在悄然逝去,心中的热情并没有冷却,但我们多了一分理智,在仔细地审视""

我看到了一位老人,用刀一样的笔尖为自己的文化做手术——他是鲁迅。我被深深地震动了。我们不是不爱自己的文化,而是太爱,以至于束缚了自己的灵魂。他,让我们深深的明白,不能因为情感而影响对文化的认知,不能用迷信代替理智。

旭日东升,新的阳光在冲散陈腐的气息。崭新的人们放下了对自我的迷信,去追求真理。中华大地走来了孙中山、李大钊,迎来了毛泽东、邓小平,“天朝圣国”的幻觉消失了,代替它的是“与时俱进”。我们激动欢欣""

我们终于冲破了情感的依恋,用一分理智去审视自己的文化。没有全部接收,也没有全盘否定,我们的目光更客观、理性而又智慧""

远处,传来“关关雎鸠”的乐声,依旧那么传神、清晰、生动""

高远的立意,丰厚的文化底蕴,激荡的情怀,使全文有一种大气之感。全文既没有进行抽象的理性分析,也没有选取现实中具体的一两件事,而是从宏观的文化入笔,带我们进行了一次历史与现实的穿越,最后“卒章显志”——“我们终于冲破了情感的依恋,用一分理智去审视自己的文化。”

2008广东卷:不要轻易说“不”。

【例文借鉴】

不要轻易说“不”

说不,是一种拒绝。因为你不喜欢,或者你不需要,或者你伤及自尊,所以你选择了拒绝,你说:“不!我不需要!”

说不,是一种放弃。你在不懈的追求中饱受煎熬,甚至历经艰辛,离成功一步之遥时,却坚持不下去了,你面露痛苦之色,无奈地摇摇头:“不,我不行了。”

说不,是一种反击。也许,你承受了太多的说不清道不明的误解;也许,你受尽了只有你自己才了解的太多的屈辱;也许,你再也忍受不了那些不负责任的指责,终于,你气冲牛斗,爆出一声怒吼:“不!你们给我闭嘴!”

""

谁也不能否认,说不,是天赋人权,是你与生俱来的权利。你可以在种种情况下说不。但是,作为你真诚的朋友,我还是要郑重其事地告诉你:“不要轻易说不。”

道理很简单:就像忍受不了窗外的喧嚣和飞尘而把窗户紧闭一样,你不开窗,也拒绝了所有的明月清风鸟语花香;就像“哪怕有一线希望也要尽百倍的努力一样”,既然你已经心急如焚、挥汗如雨地在断垣残壁中刨了十多个小时,为了那个在黑暗中挣扎的生命,你绝不会在最后的时刻轻言放弃;就像我们的国家在面对那么多不了解真相的人们横加指责时,依旧面含微笑,耐心解释“西藏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一样,我们可以压住心头的不平和愤怒,因为我们明白,简单地说不并不能让他人心服口服。

其实,我中华传统经典之一《易经》早就告诉我们借助阴阳二气的“生生”规律,掌握天地

人道,教导我们修身养性,然后才能“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儒学提倡的“温良恭俭让”更是强调做人尤其是做一个有修养的中国人,必须韬光养晦、恭顺隐忍,惟其如此,才能跟周围的人们和谐共处、和气一堂——这也是我们国家提倡的建设和谐社会之必需。动辄说不,只会徒增龃龉,弄得人人心气不顺,个个忿忿不平。

虽然如此,但是,朋友,我还是要跟你说: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不要说不。在应该说不的时候,你必须毫不含糊地大声地说:“不!”

就像屈原再也忍受不了楚怀王的昏聩,不愿跟奸佞同流合污一样,他以五尺之躯怒投滔滔汨罗,从而向当权者和楚国人民喊出了振聋发聩的一声“不”;

就像文天祥不愿高贵的灵魂在蒙古人的铁蹄下被践踏一样,他宁可牺牲生命,也坚决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保持了一个中华士人高傲的操守。他的一声高震云霄的“不”,着实将一颗“丹心”刻在了灿烂的中华“汗青”之上。

朋友,我坚信,不远的将来,当我们中华民族以和平的姿态真正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以强大的国力跟世界各国礼尚往来之时,我们就不必再韬光养晦、隐忍不发了,我们就可以大声地对那些饱含傲慢与偏见的指责说不!

所以,不要轻易说不,说出来必声震环宇。

文章清晰地阐明轻易说“不”即“简单地说‘不’”是不可取的;但不是不要说“不”,应该说“不”的时候,就要坚决说,说得声震寰宇,考生理解文题非常准确;文章拈来眼前的汶川地震、西藏动乱,古时易经的阴阳、儒学的主张、屈原的投江、文天祥的不屈,带我们进行了一次历史与现实的穿越,这种从宏观入笔,大处立意的视野更值得借鉴。

第2讲,多向思维立意

作文如何选择角度,关乎作文的成败。苏轼《题西林壁》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恰可说明这个问题。如:变常见的歌颂为思考,寄以远虑;或从人文角度批判,表达忧思;或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纵论价值;或从生物科学角度表述,推因析果。总之,转换立意角度、进行多向思维的方法很多,只要将其中一两种运用熟练,便能在考场上出奇制胜。常用的多向立意法有以下五种:

1.顺向立意法,即根据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如2003年高考作文,依据“智子疑邻”的故事,提出自己的主张:不能凭感情亲疏远近认知事物,感情阻碍人对事物的认知。

2.逆向立意法,又可称为“反弹琵琶法”。“反弹”就是运用逆向思维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去阐发新见解。逆向思维,即为了实现某项目标,以背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提,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方法。

如以下材料:“一个女孩趴在卧室的窗台上,她看见邻居正在埋葬一条小狗。这条小狗很可爱,小女孩平时常和它嬉戏。看见小狗悲惨地死去,小女孩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便把小女孩带到另一个房间,打开了另一扇窗子。从这个窗口望出去,那是一个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玫瑰园。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心境顿时开朗起来。老人慈祥地对小孩说:‘孩子,你开错了窗。’”在上述材料后提出下列要求:“小女孩是不是开错了窗?请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中的“是不是”“思考”等词语,为考生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不少同学都认为这个小女孩“开错了窗”,把文章的主旨定位在“应用乐观的眼睛看世界,否则满眼都是悲惨和伤感”上,结果大同大异,缺少创意。也有同学独辟蹊径,认为“两扇窗子都没有开错”,当代少年的感情世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既要用乐观的心态欣赏窗外的阳光,又要以同情的目光关注窗外的不幸;既要乐其当所乐,又要悲其当所悲。失

去了对弱小者、不幸者的关爱、同情乃至哀伤,这样的感情世界是不完整的,缺少人文色彩的。这样的想法发人所未发,其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例文借鉴】

宝钗鸣冤

小女子宝钗择日出了大观园来到世间游玩一番,才发现世人对我有诸多非议,小女子我实在是冤枉啊!

人们都偏爱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提到我便一个个咬牙切齿,有的骂我虚伪做作,有的指我贪图名利,有的责我破坏他人美好感情""这都是因为他们用有色的眼镜看我的缘故。

我承认我与林妹妹相比,的确有些圆滑世故,但这并不是我的错。我随母亲、兄弟借居在贾府,我的母亲性格温和,哥哥又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后来又娶了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嫂子,如果我不处处留意,事事小心,怎么能使母亲和我在这样的漩涡中得以生存呢?但有些人却骂我虚伪,收买人心,难道我关心每一个人也有错吗?我不过是希望母亲和自己能与周围的每一个和平相处罢了。

有人找出我曾写过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说我一心想着名利富贵,这又是对我的大偏见。大家是否忘了我是为了选秀女才上京的?作为一个从小便被教育的“三从四德”的大家闺秀,当我面临着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难道我不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许的憧憬、期盼?而且我还在螃蟹诗中抒发了对这黑暗世道的痛恶,使姐妹们大呼痛快,这也是我的诗文,为什么人们却忽略了呢?

木石前盟

篇五:《初一语文辅导教案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辅导教案

1

2

3

4

5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智子疑邻作文 智子疑邻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