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曲有误,周郎顾,,读者 曲有误周郎顾

高中作文 zuowen 1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语文附加题1》

高三文科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2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语句断句(限6处)。(6分)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然 所 作 《天 籁 词》 粗 浅 之 甚 不 足 为 稼 轩 奴 隶 岂 创 者 易 工 而 因 者 难 巧 欤 抑 人 各 有 能 有 不 能 也 读 者 观 欧 秦 之 诗 远 不 如 词 足 透 此 中 消 息。(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20.文段中“稼轩”指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 。(1分)根据文意,写出“同一作家不同文体的作品有高下之分”的原因。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9.然所作《天籁词》/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岂创者易工而因者难巧欤/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读者观欧秦之诗远不如词/足透此中消息。(每处1分)

20.辛弃疾(1分)(1)开创文体的人比较容易写得工巧,而承袭的人却难以企及(2)各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文体。(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

【译文】白朴所作的戏剧《秋夜梧桐雨》,沉雄悲壮,堪称元曲当中的冠军之作。但他所写的《天籁词》,极其粗糙浅显,连给辛弃疾当奴隶都不配。难道说,开创文体的人比较容易写得工巧,而承袭的人却难以企及?还是说人各有自己擅长的文体?读者试看,欧阳修和秦观的诗远不如他们的词写的好,这应该足以说明其中的道理了吧。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刘备因缺一个好军师,一直打败仗,自从得到军备师徐庶以后,打了许多胜仗,可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便主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B.关羽身在曹营心怀故主,当他得知刘备的消息后,就决意要离开曹操,曹操设法挽留他,但关羽去意已定,把曹操送给他的金银财宝和汉寿亭侯的宫印一并送还。这就是“封金挂印”的故事。

C.高觉慧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大家庭中,深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追求光明、自由,彻底否定封建礼教制度,如支持觉民逃婚,与丫头相爱等。

D.当翠翠想到自己走后,爷爷的孤独、凄苦、伤心与焦虑时,她又不免担忧起来,于是认真地说:“爷爷,我一定不走”。

E.宝玉去探望生病的宝钗。宝钗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晴雯说这与宝钗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A、E。(A项,刘备是在徐庶隆重推荐了诸葛亮后,才“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E项,晴雯应为莺儿)

22.(1)“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出自哪部名著的哪首诗?吟诗是谁?这几句诗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5分)(5分) (1)《红楼梦》的《葬花吟》,吟诗是林黛玉。《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体现了那种不屈不挠、冰清玉洁,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以落花为喻,体现了她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绝望。

(2)《三国演义》中“巧授连环计”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使连环计?(5分) (2)曹操、庞统。(2分)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3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今生为你 谢胜瑜

我是什么?

我是茫茫天宇下的一间小屋。也许并不怎么富丽堂皇,也不见得在人声鼎沸的地方,但他一定是离你最近的人间乐园。只要你进来,他就会使你有所收获。巧克力和饮料你可以从商店买到,这儿却可以让你的思想和灵魂长高。

我是什么?

我是青青草地上那个放风筝的人。也许并不怎么顶天立地,也不见得能够呼风唤雨,但他望你的目光一定长过他手中牵你的细线。只要你能飞,他就会给你风的翅膀。世界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而他仰视的神情里却写满了对生命的喝彩:飞翔,飞翔!

我是什么?

我是密密山林中那个劈荆引路的老农。也许并不怎么风光体面,也不太可能先知先觉,但他求真求善的执著一定可以让所有的芜杂为你让路。只要你紧跟,他就会让人走出迷惑。他的脸色可能灰暗脚步可能蹒跚,而他永不停步的背影却是你前行路上的航标。

我是什么?

我是人生路上的一朵花,为你开过了,然后就谢了; 我是你绿茵场上的一根草,为你绿过了,然后就黄了; 我是你苦读时的一盏灯,为你亮过了,然后就灭了 一生为你。

今生为你,我的生命因此而光耀无比——就像,就像天空中那轮太阳,暖了你暖了我自己。 24. 文章中的“我”使你想起了哪一类人?作者认为这类人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5分)

答: 给自己以教育帮助的为自己的成长奉献过的人,(2分)这类人最可贵的品质是无私奉献,(2分)如教师、父母等。(1分)

25. 文章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就像天空中那轮太阳,暖了你暖了我自己”,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 作者运用比喻,(1分)总结全文,升华了主题,(1分)形象地揭示了像教师这类人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为孩子的成长奉献自己的一切,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分) 26. “我是什么”在文章中独立成节,反复出现,请赏析这样表达的好处。(6分)

答: “我是什么”在文中明知故问,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2分)既生动形象地突出强调了“我”在学生人生历程中的重要作用,(2分)又形成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音乐美,给人以多种艺术美感。(2分)

高三文科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2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语句断句(限6处)。(6分)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然 所 作 《天 籁 词》 粗 浅 之 甚 不 足 为 稼 轩 奴 隶 岂 创 者 易 工 而 因 者 难 巧 欤 抑 人 各 有 能 有 不 能 也 读 者 观 欧 秦 之 诗 远 不 如 词 足 透 此 中 消 息。(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20.文段中“稼轩”指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 。(1分)根据文意,写出“同一作家不同文体的作品有高下之分”的原因。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刘备因缺一个好军师,一直打败仗,自从得到军备师徐庶以后,打了许多胜仗,可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便主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B.关羽身在曹营心怀故主,当他得知刘备的消息后,就决意要离开曹操,曹操设法挽留他,但关羽去意已定,把曹操送给他的金银财宝和汉寿亭侯的宫印一并送还。这就是“封金挂印”的故事。

C.高觉慧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大家庭中,深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追求光明、自由,彻底否定封建礼教制度,如支持觉民逃婚,与丫头相爱等。

D.当翠翠想到自己走后,爷爷的孤独、凄苦、伤心与焦虑时,她又不免担忧起来,于是认真地说:“爷爷,我一定不走”。

E.宝玉去探望生病的宝钗。宝钗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晴雯说这与宝钗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22.(1)“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出自哪部名著的哪首诗?吟诗是谁?这几句诗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5分)(5分) (2)《三国演义》中“巧授连环计”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使连环计?(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今生为你 谢胜瑜

我是什么?

我是茫茫天宇下的一间小屋。也许并不怎么富丽堂皇,也不见得在人声鼎沸的地方,但他一定是离你最近的人间乐园。只要你进来,他就会使你有所收获。巧克力和饮料你可以从商店买到,这儿却可以让你的思想和灵魂长高。

我是什么?

我是青青草地上那个放风筝的人。也许并不怎么顶天立地,也不见得能够呼风唤雨,但他望你的目光一定长过他手中牵你的细线。只要你能飞,他就会给你风的翅膀。世界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而他仰视的神情里却写满了对生命的喝彩:飞翔,飞翔!

我是什么?

我是密密山林中那个劈荆引路的老农。也许并不怎么风光体面,也不太可能先知先觉,但他求真求善的执著一定可以让所有的芜杂为你让路。只要你紧跟,他就会让人走出迷惑。他的脸色可能灰暗脚步可能蹒跚,而他永不停步的背影却是你前行路上的航标。

我是什么?

我是人生路上的一朵花,为你开过了,然后就谢了; 我是你绿茵场上的一根草,为你绿过了,然后就黄了; 我是你苦读时的一盏灯,为你亮过了,然后就灭了 一生为你。

今生为你,我的生命因此而光耀无比——就像,就像天空中那轮太阳,暖了你暖了我自己。 24. 文章中的“我”使你想起了哪一类人?作者认为这类人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5分)

答: 25. 文章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就像天空中那轮太阳,暖了你暖了我自己”,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 26. “我是什么”在文章中独立成节,反复出现,请赏析这样表达的好处。(6分)

答:

语文Ⅱ卷(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在文中给画线部分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初瑜见友于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瑜 少 精 意 于 音 乐 虽 三 爵 之 后 其 有 阙 误 瑜 必 知 之 知 之 必 顾 故 时 人 谣 曰 曲 有 误,周郎顾。

20.当时周瑜与孙权的将领、宾客在对待孙权的礼节上有何不同(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 21.周瑜那时的音乐谱曲用的是“五音”,请具体说明是哪“五音”。(2分)

答: 19.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

20. 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3句,少1句扣1分,扣完为止。) 21.宫 商 角 徴 羽(写出3个得1分,全对得2分。)

参考翻译:起初,孙策同周瑜结为朋友,孙策的母亲又叫孙权将他当作兄长。当时孙权的职位只是将军,他下面的将领宾客对他的礼节还很简单,而周瑜独自极其恭敬,已经用臣下的礼节事奉孙权。他性情豁达,度量宽弘,大体上是得人心的,只是与程普不和睦。周瑜年少时曾精心学习音乐,即使饮酒三盅之后,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每当发现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相顾,微微一笑,提醒抚琴者,错音了。所以时人有句歌谣说:“曲有误,周郎顾。”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同样是咏柳絮,林黛玉表现的是“漂泊亦如人命,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哀,而薛宝钗表现的则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抗争。

B.《边城》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图画时,流露出了面对悲凉命运的无奈之情,展现了“美丽总令人忧愁”的审美境界。

C.《红楼梦》中,黛玉刚进贾府时,给众人留下的印象是“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这和她给宝玉留下的印象有所不同。

D.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魏蜀的“赤壁之战”、吴蜀的“彝陵之战”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采用了火攻的战术。

E.在抄检大观园事件中,惜春反应激烈,无所畏惧,义正严辞,坚决对抗;探春则年幼执拗,始则惧怕,继则无情,二人形成鲜明对比。

D、E。(D项,赤壁之战是曹操与东吴的较量,当时刘备还没有入川,尚无蜀国。E项,应是探春无所畏惧,惜春始则惧怕。) 23.简单题。(10分)

(1)请简要说明林黛玉创作葬花词时的境遇。(4分)

答: 黛玉去怡红院探望宝玉,恰好碰上晴雯生气而被拒之门外(1分),又看到宝玉边说笑边送宝钗出门,产生误会(1分),心生寄人篱下的身世之悲(1分),又逢春末落花时节,触景生情,

感花伤己(1分)。 (2)简述《三国演义》“关云长水淹七军”的情节。这一情节表现了关羽的什么性格特 征?(6分)

答:

关羽率兵攻打樊城,曹操遣于禁、庞德救援(1分),大军屯驻城北罾口川等低洼地带(1分);关羽派人在河流上游围堵成堰,乘江水上涨,放水淹七军(1分),生擒于禁、庞德(1分)。表现了关羽智勇双全的性格特点(2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高考资源网

东有日本,西有美国,都是动漫产业的大国。日本原有三大国宝,分别是茶道、艺伎、相扑,现在动漫已经被誉为第四项国宝。

根据三菱研究所的调查,日本有87%的人喜欢漫画,而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商品的占了84%。漫画界的殿堂级人物手冢治虫被称为“1亿人的手冢治虫”,日本漫画连载杂志的代表《周刊少年》在1995年创下653万本的最高销售纪录。这足以说明日本庞大的内需市场具有的能量。

2007年日本动漫产业销售额为4810亿日元,而2008年则为4483亿日元,这样的金额也让动漫成了日本出版业的龙头。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曾提出“酷日本”的口号,力图将日本的漫画、动画市场拓展到全球。从1990年代以后,日本动漫出版商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仅建构了巨大的产业链,且将日本人的形象做了最好的国际宣传。日本成了动漫输出大国,全球不少国家播放的动漫片,有很大的比例来自日本。

一年绘制十册漫画单行本的漫画家,仅仅在发行版税方面,就有2.8亿日元的年收入。这让中国的漫画家望尘莫及,也是日本的精英竞相投入动漫产业的原因。但新人要得到认同很不容易,通常要拿着自已作品到处拜访出版社,或是投稿各种甄选比赛。可是一旦作品受欢迎。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则告别勉强糊口的阶段了。多数的日本漫画家在正式出道前,多半从名漫画家助手开始做起,除了学习画漫画的必需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实地见习漫画家孕育作品的过程,包括灵感收集、角色设定、构思分镜等。近来漫画家借由和电视电影业界的合作,增加了漫画作品的能见度。十年间阅读漫画的人数更是增长了5倍之多。 24.动漫被誉为日本的“第四项国宝”,根据是什么?(5分)

答:动漫产业是日本出版业龙头,为日本赢得了动漫大国的地位,将日本人的形象做了最好的国际宣传。(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 25.日本成为动漫强国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全民爱读漫画,精英加入动漫产业,政府大力倡导,漫画出版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每点1分)

26.我国漫画家要取得成功,可向日本同行借鉴什么?(6分)

答:耐住寂寞,长期修炼;师从名师,实地见习;借鉴合作,扩大宣传。(每点2分

高三文科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在文中给画线部分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初瑜见友于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瑜 少 精 意 于 音 乐 虽 三 爵 之 后 其 有 阙 误 瑜 必 知 之 知 之 必 顾 故 时 人 谣 曰 曲 有 误,周郎顾。

20.当时周瑜与孙权的将领、宾客在对待孙权的礼节上有何不同(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 21.周瑜那时的音乐谱曲用的是“五音”,请具体说明是哪“五音”。(2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同样是咏柳絮,林黛玉表现的是“漂泊亦如人命,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哀,而薛宝钗表现的则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抗争。

B.《边城》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图画时,流露出了面对悲凉命运的无奈之情,展现了“美丽总令人忧愁”的审美境界。

C.《红楼梦》中,黛玉刚进贾府时,给众人留下的印象是“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这和她给宝玉留下的印象有所不同。

D.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魏蜀的“赤壁之战”、吴蜀的“彝陵之战”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采用了火攻的战术。

E.在抄检大观园事件中,惜春反应激烈,无所畏惧,义正严辞,坚决对抗;探春则年幼执拗,始则惧怕,继则无情,二人形成鲜明对比。 23.简单题。(10分)

(1)请简要说明林黛玉创作葬花词时的境遇。(4分)

答: (2)简述《三国演义》“关云长水淹七军”的情节。这一情节表现了关羽的什么性格特 征?(6分)

答: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高考资源网

东有日本,西有美国,都是动漫产业的大国。日本原有三大国宝,分别是茶道、艺伎、相扑,现在动漫已经被誉为第四项国宝。

根据三菱研究所的调查,日本有87%的人喜欢漫画,而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商品的占了84%。漫画界的殿堂级人物手冢治虫被称为“1亿人的手冢治虫”,日本漫画连载杂志的代表《周刊少年》在1995年创下653万本的最高销售纪录。这足以说明日本庞大的内需市场具有

的能量。

2007年日本动漫产业销售额为4810亿日元,而2008年则为4483亿日元,这样的金额也让动漫成了日本出版业的龙头。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曾提出“酷日本”的口号,力图将日本的漫画、动画市场拓展到全球。从1990年代以后,日本动漫出版商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仅建构了巨大的产业链,且将日本人的形象做了最好的国际宣传。日本成了动漫输出大国,全球不少国家播放的动漫片,有很大的比例来自日本。

一年绘制十册漫画单行本的漫画家,仅仅在发行版税方面,就有2.8亿日元的年收入。这让中国的漫画家望尘莫及,也是日本的精英竞相投入动漫产业的原因。但新人要得到认同很不容易,通常要拿着自已作品到处拜访出版社,或是投稿各种甄选比赛。可是一旦作品受欢迎。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则告别勉强糊口的阶段了。多数的日本漫画家在正式出道前,多半从名漫画家助手开始做起,除了学习画漫画的必需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实地见习漫画家孕育作品的过程,包括灵感收集、角色设定、构思分镜等。近来漫画家借由和电视电影业界的合作,增加了漫画作品的能见度。十年间阅读漫画的人数更是增长了5倍之多。 24.动漫被誉为日本的“第四项国宝”,根据是什么?(5分)

答: 25.日本成为动漫强国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 26.我国漫画家要取得成功,可向日本同行借鉴什么?(6分)

答:

篇二:《名著阅读》

第5讲 中考文学名著阅读{曲有误,周郎顾,,读者}.

文学名著是对学生阅读状态的一种考察,考试目标主要为了解新课程标准建

议课外阅读的名著以及其他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常见考点有:1、了解作家作品知识。2、了解主要情节、典型事件、注意人物及性格。3、知识与作品相关的诗句,名烟、成语与歇后语等。4、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5、对一些内容或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近年来名著阅读越来越为命题者所青睐。常见的题型有:①识记辨别题:这

类题的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等几种。②理解该课题:这类题常见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作品、人物、故事、战役、成语等。③感悟评析题:这类题一般是由人物评书、内容评析、人物思想评析等。④渗透迁移题:这类题目一般是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迁移渗透。

总而言之,无论解答哪一类型的名著题,都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关键

是平常要在课外阅读名著方面多下功夫,注重日积月累并做好阅读笔记,才会为解答提供宝贵的素材。{曲有误,周郎顾,,读者}.

例1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请你选择其中一部,仿照示例,完成读书卡片。(示例中的人物、情节、评价不能照抄)

读书卡片

所选作品:《西游记》

主要人物:孙悟空{曲有误,周郎顾,,读者}.

相关情节:三大白骨精

人物评价:机智勇敢,富有斗争精神

读书卡片

所选作品: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评价:

解析: 此题一读书卡片的形式考察名著,考察的内容包括多方面,也给我们

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只要认真地阅读名著,并能透过作品的文字标箱,从作

品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答好此题就轻而易举了。答案示例:

所选作品:《水浒传》;主要人物:鲁智深;相关情节:拳打镇关西、倒把垂杨

柳、大闹野猪林;人物评价: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又谋、豁达

明理。

例2 某校初三(6)班学生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

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

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

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便宜,

贪恋女色。他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反:

解析:这道试题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

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

表意见”的课程目标。本题既是名著阅读题,又是一道典型的口语交际题。辩论

时理由要符合人物特点,表意清楚即可。答案示例: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能

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

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 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纯朴憨厚的

人。(理由要符合人物特点,表意清楚即可)

例3 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

料《感动中国2004颁奖词》(节选),按后面要求做好准备。(05年广东基础改

革实验区试题)

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

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

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

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心里有

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1) 请从你学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

人物姓名: 作品名称:

(2)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颁奖

词”一样简洁流畅,既能概括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解析:这道题将时事,、仿写的指示进行了综合,既考查了考生积累名著的程度,

又考查了考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从积累名著来看,考生要从自己阅读过的名著中

搜寻自己感动的人物和相应的作品,同时还要熟悉书的内容,即能概述其主要的

实际,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更需要语言的简洁流畅。答案:(1)参考示例:

孙悟空西游记(2)参考示例:孙悟空他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取经路上,他

总是师傅的好帮手:“三打白骨精”,他穷追猛打,决不手软;“三借芭蕉扇”,

他有勇有谋,化险为夷——他自增分明,嫉恶如仇,本领高强。他是艺高胆大的

神仙传奇,更是血肉丰满的英雄好汉!

解题策略:

名著阅读考察的大多是《课程标准》中提名推荐的名著,主要考查学生是否阅读

过这些名著。所以,设立的题目多为作者简况、书中人物、故事情节、阅读感受、

启发歧视等。题型以填空题、简答题为主。解答名著阅读题,要严格按照题目要

求做大。因为,一部名著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试题只能通过其中的一些方面或要

点去检测大家课外阅读的情况,所以,题目的设问角度一般都比较小,一定要按

照题目问的角度去回答,才不会答偏。如让谈最深的一点感受,你阅读后的感受

再多,也只能抓住一点去谈,否则,就是“出力不讨好”。又如简要介绍印象最

深的一个情节,你可以从所选的名著中选择一个情节加以简洁,但既然是情节,

就要有最基本的人物和事件。因此,要做好名著阅读题,必须利用课外时间阅读

《课标》上推荐的名著书目,对于其中的人物、情节要能够准确识记,对其内容、

主旨要有所了解,再能谈谈自己的阅读题后即可。

【附指导例文】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记忆方法

一、穿针引线法

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请看下图。 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 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明中叶唐宋派(归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刘大櫆) 什么时候想记忆文学常识了,就先拉一条长线,一根针-根针地穿过去,哪根针(朝代作家作品)穿不过去了,就停下来,细细地查究竟什么原因,该补的补上了,就可以继续穿,这样既快又能随时检查自己的记忆情况。

二、联想法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

三、积少成多法

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心理学认为,记忆由四个环节组成: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记忆的质量,我们记不住是因为保持不够,如何才能很好地保持呢?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遗忘曲线,它告诉我们,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所以要保持识记的内容就应该在识记后及时复习。积少成多法实际上是一种小循环复习法。因为要不断地复习,所以记忆新的内容的量不会多,我们可以将所有的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段里,比如用一两个月记忆中国文学史(可以按朝代顺序每天记一两个作家或几部作品),用一个月记忆外国文学史,再用一个月进行第二轮的复习,而在每一天的复习之中,先回忆前一天的内容,再记忆新的内容,这样大循环套小循环,一直到高考前,不怕记不住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

四、口诀法

我们平时背诵诗文时有这样的体会:文章背起来较慢,诗词因其节奏分明、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就容易背诵得多。我们可以把要识记的文学常识编成“口诀”,这些口诀要讲究押韵,也应该是浓缩的文学常识,记上两句,就应该记忆了许多知识。另外,在口诀中把容易弄混的作家作品编成“固定搭配”。看下面的例子: 文学常识,并不难记,中有妙诀,帮你记清。先说国内,作家作品。 先秦诸子,孔孟荀卿。《论语》《孟子》,四书列名。老庄无为,《道德》《逍遥》。屈子楚辞,《九》《九》《离》《天》。 汉代文赋,首推贾谊。刘向司马,《战》《楚》《史记》。班固《汉书》,断代开启。 魏晋建安,三曹领先。父有乐府,《神龟》《蒿》《观》。曹丕《燕歌》,《典论》批评;子建七步,五言奠基。 —— 《鲁迅全集》,著作颇丰。小说有三,《彷徨》《呐喊》,旧事新说,《故事新编》。

中学课本,除了《祝福》,皆入《呐喊》。散文一部,《朝花夕拾》,另加《野草》,略带诗体。杂文十六,《热风》与《坟》,《华盖》二集,《而已》《三闲》,再多《二心》,《南腔北调》、《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三《且》二《集》,文学

花边。

{曲有误,周郎顾,,读者}.

——

这些口诀读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曲有误,周郎顾,,读者 曲有误周郎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