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高二作文:心灵的温暖 [1500字]》
高二作文:心灵的温暖
高二作文:心灵的温暖
亲情,从我懂事时,她就陪伴着我,无数的日月。岁月星辰,渐渐流逝,而她却依然带着无尽的温暖,守侯在我身边……
力量的源泉来自于亲情,信心和勇气从亲情中寻觅。多少次的黄昏与日落,我凝望天际,感受那熟悉的温暖与牵挂,我陶醉了,沉浸在玫瑰色的涌流中……希望的放飞,总是亲情那双翅膀,支撑着我冲上蓝天,遨游苍穹,幸福不言而喻。带着懵懂,带着憧憬,我总带着理想去旅行。飞跃河流,跨过高山,带着勇气攀上胜利的顶峰,这都是亲情,给予我自信。无数次的失败,总能勇敢面对,无数次的困难,总能战胜,心灵上的慰籍,是除了亲情无法给予的。生命中,因为有了亲情才变得温暖。
爸爸,妈妈,是我最亲的亲人,成长掠影,是他们用心血创就了今天的我.听着他们讲的故事,我慢慢长大,学会了明辨是非,疾恶如仇;学会了宽厚待人,自信勇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参透这人间至爱,每一次成功,无不包含这默默的支持……亲情,万物的源泉,是希望与勇气的化身,然而,却带着温暖,带着关心,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田.
当我彷徨,当我无奈,亲情总是使我重新振作.亲情,不在语言表,只在于默默地去意会和理解.心灵中的那一方净土,总让亲情填满.
历史的钟声敲醒了沉睡的心灵,亲情可以改变一切.我无数次感到她那神奇的力量,希望与歌声一同飞翔,亲情的气球带着多少人的梦飞向兰天. 我是幸福的,因为有亲情的呵护.我的生命之船已经起航,驶向大海.我不怕风暴,因为亲情的风帆不会被破坏,我坚信,我会带着成功到达彼岸,去迎接风雨之后的彩虹,新的太阳!
感受亲情,我得了心灵的温暖,我要带着梦想去放飞,因为亲情与我同在……
篇二:《温暖心灵的话语作文》
[温暖心灵的话语作文]温暖是黑夜中的一盏指路明灯,让迷失方向的人没走向光明;温暖是雪地里的一个火堆,让寒冷的人们感到扑面的热气;温暖是沙漠中稀有的一滴水,让口干舌燥的人感到甘甜&& 一句体贴的话让人温暖好久;一个关心的动作让人温暖好久;一个理解的眼神让人温暖好久&&也是这以系列的形态,让我感到温暖,让世界充满温暖,我喜欢温暖的感觉! 这是一句让人温暖的话,买东西是要向辛苦的售货员阿姨或者叔叔问好,买完东西要礼貌的向他们说谢谢要是自己要的东西在高处需要售货员阿姨或者叔叔爬高拿的话,一定要说一些贴心的话比如:要小心啊之类的,温暖心灵的话语作文。仅仅是这样几句话,就可以让人温暖好久,那我们又和乐而不为呢?平时多注意说一些礼貌用语,一些体贴的话,一些让人温暖的话,它们可以让人有被别人关心的感觉,一种温暖的感觉。 这是一个让人温暖的动作,当有人摔倒的时候伸出一双援助的手,当有人钢笔没水的时候,顺手把自己的钢笔递过去&&这仅仅是几个简单的动作,但它却可以让人温暖好久,平时多帮助一下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帮助别人的动作,一些让人感到关爱的动作。那是一些让人温暖的动作,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友好的关系。 这是一个让人温暖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向别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对别人的关心、关注、关爱、帮助&&也正是这些眼神可以让我们身边的人有温暖的感觉,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所有的人都有温暖的感受。 我喜欢温暖的感觉,我会尽我自己所能让更多的人拥有温暖的感觉,让世界各地飘满温暖的气息。—————–和风拂走了半学期的光阴,这天就是期中考试了,中学生作文《温暖心灵的话语作文》。将要踏上去校园的路,望着窗外,阳光把一切都笼罩了。呵,又是一个好日子!跨上包,把门打开,轻轻地对爸妈说一声:再见!女儿,祝你考好,我们相信你!爸爸妈妈也轻轻地对我说。笑了,我们都笑了,我们笑得那样开心。这是一句多么平凡、普通的话啊!每个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这样说。也正是这句话,它充满了力量。带着爸爸妈妈对我的鼓励、对我的希望,踏上了成功的路&&二风急了,一晃又一段时间。临近期末了,学校打算进行一次月考。这天是周末,下周就是考试了,我对这次考试感到很茫然。姐姐来到我家,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天渐渐暗下来,夜幕了,姐姐要走了。不要怕,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能考好!加油哦!她脸上露出甜甜的笑,我的心也温暖了。姐姐相信我!我持着这一个信念,又翻开了书本。考试了,我满怀信心地踏上了去校园的路。我要亲口告诉姐姐,我是最棒的!三风更猛了,时间也加快了脚步。真的到期末了,不久将进行这学期最后的测试。半期后的生物、历史,我都学得茫茫然的,不怎么理解。这次的测试,我感到&&这会儿,和谐的阳光偷偷地透过窗缝射进屋子里来,我走过去,沐浴着它的温暖。望着它,我似乎感受到了老师,同学对我的期望。他们似乎在说:爽,要相信你自己,你是我们班的骄傲!我会努力,我会做到最好!我醒悟了,我对自己说,我相信自己!无论风有多猛,我也会赶上时间的脚步!我等着你,期末!一句句温馨的话语,是学习的动力;一句句温馨的话语,是奋斗的源泉;一句句温馨的话语,是照亮成功之路的明灯;一句句温馨的话语,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篇三:《温暖心灵的哲理短文》
暖被悟禅哲理
在一座破旧的庙宇里,一个小和尚沮丧地对老和尚说:“我们这一座小庙,只有我们两个和尚,我下山去化缘的时候许多人对我都是冷言冷语,经常说我是野和尚,给我们的香火钱更是少得可怜。今天去化缘,这么冷的天都没有人给我开门,化到的斋饭也少得可怜。师父,我们菩提寺要想成为你所说的庙宇千间、钟声不绝的大寺怕是不可能了。”
老和尚披着袈裟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闭着眼睛静静地听着。
小和尚絮絮叨叨地说着,最后老和尚睁开眼睛问道:“这北风吹得紧,外边又冰天雪地的,你冷不冷呀?”小和尚浑身哆嗦着说道:“我冷呀,双脚都冻麻了。”老和尚说道:“那不如我们早些睡觉吧!”
老和尚和小和尚熄灭了灯,钻进了被窝,过了一个多小时,老和尚问道:“现在你暖和了吗?”
小和尚回道:“当然暖和了,就像睡在阳光下一样。”
老和尚道:“棉被放在床上一直是冰凉的,可是人一躺进去就变得暖和了,你说是棉被把人暖热了,还是人把棉被暖热了?”小和尚一听笑了:“师父你真糊涂呀,棉被怎么可能把人暖热了,是人把棉被暖热了。”
老和尚问:“既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反而要靠我们去暖它,那么我们还盖着棉被做什么?”
小和尚想了想说:“虽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可是厚厚的棉被却可以保存我们的温暖,让我们在被窝里睡得舒服呀!”
黑暗中,老和尚会心一笑:“我们撞钟诵经的僧人何尝不是躺在厚厚棉被下的人,而那些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我们厚厚的棉被呢?只要我们一心向善,那么,冰冷的棉被终究会被我们暖热的,而芸芸众生这床棉被也会把我们的温暖保存下来,我们睡在这样的被窝里不是很温暖吗?庙宇千间、钟声不绝的大寺还会是梦想吗?”
小和尚听了,恍然大悟。从第二天开始,小和尚很早就下山去化缘了,依然碰到了很多人的恶语,可是小和尚却始终彬彬有礼地对待每一个人。
10年以后,菩提寺成了方圆十几公里的大寺,有了许多僧人,而香客更是络绎不绝,小和尚也成了住持。
篇四:《以心灵温暖心灵 中考满分作文 带评语》
以心灵温暖心灵
当涓涓细流点点流过心田,回眸昔日母亲伴我似水流年,母爱与我永恒相随。
——题记 有一种爱问不出由来,有一种爱渗透于点点滴滴,有一种爱不去想结果,有一种爱执着于生生世世,那就是母爱。
点击记忆的鼠标,岁月的窗口浮现出一幕幕往事,但令我难忘的还是那次心灵的激励。
天凉似水,行云有影月含情,我伫立窗前,独自去品味母爱的伟大。
记得那是上初一时,一向学习很好的我在一次期中考试中失利了。我不知道如何向日渐苍老的母亲汇报。我迈着沉重的脚步往家走,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到了家门口,我沉默良久,终于鼓起勇气推开大门,母亲便迎了出来,说:“孩子,考试考得怎么样啊?”我说:“没考好。”声音小的连我自己都听不见。母亲见我这样,便把手中的桔子给了我,我一下子抱住了母亲,泪水掉在金黄色的桔子上。母亲便把我扶进了屋。
傍晚,我把我自己一个人关在了屋子里,趴在床上大哭起来,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进来的,我用泪眼看了一眼,母亲拍着我的头说:“孩子,你不就是考试失败感觉对不住父母吗,其实我们都没有想什么的。孩子,重要的是你自己啊,其实我们正需要这样的失败,但是在失败之中我们不要放弃,我们要充满信心,要总结失败的原因,失
败乃成功之母吗。”
听了母亲的话,我又鼓起了勇气,在这一年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回到家,还没有等母亲问我,我就把这个好消息迫不及待的告诉了她。
母亲,谢谢您!是您心灵的鼓励,让我充满信心,再次扬起自信的风帆远航;是您心灵的鼓励,让我感觉前方的坎坷是那么微不足道;是您心灵的温暖,让我对生活充满希望。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点评:
满分理由:
1、 全篇语言流畅,生动、形象,有较强的语言运用功底。
2、 情感表现细腻。“沉重的脚步”、“声音小的连我自己都听不
见”、“泪水掉在金黄色的桔子上”、“大哭起来”,失利的伤
感一步一步发展,最终崩溃。
3、 书写工整,字迹美观。
给作者和读者的建议:平时多背经典语句、文章;练一手
好字。
篇五:《美文 心灵温暖心灵》
心灵温暖心灵
谷美霖
雨夜,成串的雨水打在伞面上,发出“啪、啪”的躁动声,不时几滴雨水漏进脖颈,带着几丝寒意,我不禁打了个哆嗦。
远远望见公交车迎面驶来,停定,我急忙跳上去。
雨夜的车厢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浑浊的空气中流动着压抑与烦躁,然而却没有了往日的叫嚷声、躁动声。一个个仿佛凝神屏息,象是在接受着什么洗礼。我困惑,忽而听见车厢广播中传出的沉重话语、、、、、、
“5月8日,佳木斯市最美女教师—-张丽丽不顾一切救出车轮下自己的两名学生,而一量大客车却从她的身上碾过,造成双腿截肢、、、、、、”广播仍旧在继续着,而我的心却像是被莫名的东西一下下叩动着,不忍再听下去。我转过头,将视线放向窗外,明晃晃的雨线在路灯照射下更加刺眼,一串串雨水划过窗扉,分离、会聚又顺着窗棂流下、、、、、、 是什么力量让一位教师舍弃自己去救学生?那一刻她难道没有为自己考虑过吗?我震撼,我疑惑,复杂的情愫在心中交织着。
“太冲动了,什么都没考虑就冲了上去”,隐约听见有人轻声叹息,是啊,张丽丽太冲动了,她忘记了自己28岁的妙龄,她忽略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她不顾那些爱着她的亲人,她舍弃了自己本不辉煌却也明媚的未来,但正是这冲动、这卤莽完美地诠释了人性的光芒。那一刻,也许她的眼中是两个即将消失的鲜活生命,是即将变成的血肉模糊,她的脑海中或许浮现着昨日那两个学生的灿烂笑脸,或单纯或顽皮。那两个孩子也许是班上最普通的学生,甚至是两名淘气令人头疼的学生,可那一刻,在这个年轻的老师眼中,他们是何等重要,出于本能,这名老师在最后一刻用自己羸弱的身体将两个孩子从黑暗的车轮下拉出,那一刻,在人们的惊讶与惋惜中,我想这名老师是无悔的,她用自己的善与爱点亮了每个人心中的灯,让那束光温暖了每一个角落、、、、、、
我的视线有些模糊,悄悄向四周望去,隐约中我看到了孩子懵懂的神情,或许他并不完全懂得,但那教师的善良一定在他幼小的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蓄下了社会的温情;我看到了老人眼里的惋惜与怜悯,或许他也将张丽丽当作自己的子女了吧,虽不舍但仍旧为这一代年青人的善良与无私而敬佩;我看到了年轻人目光里的思考,一颗曾经浮躁的心似乎沉静下来,有一股力量指引着他们,在迷惘中坚定了方向、、、、、、
一车人就这样静静的,怀着各自的思考与体味,在这静谧的雨夜,狭小的车厢是张丽丽用她的善与爱温暖了一车的人,是她用那纯真善良的心灵洗涤了一切的不堪与丑陋,带来的是同她年轻的生命一样炽热的温暖、、、、、、
到站了,我跳下车,却忘记了打伞,雨水顺着脸颊流下,竟不再感到寒冷,我凝视着向远处驶去的公交车,仿佛看见那一车的温暖在向远方蔓延,而那一颗心灵温暖的又企只是一车的心灵?
篇六:《高二作文:心灵的温暖》
高二作文:心灵的温暖
高二作文:心灵的温暖
亲情,从我懂事时,她就陪伴着我,无数的日月。岁月星辰,渐渐流逝,而她却依然带着无尽的温暖,守侯在我身边……
力量的源泉来自于亲情,信心和勇气从亲情中寻觅。多少次的黄昏与日落,我凝望天际,感受那熟悉的温暖与牵挂,我陶醉了,沉浸在玫瑰色的涌流中……希望的放飞,总是亲情那双翅膀,支撑着我冲上蓝天,遨游苍穹,幸福不言而喻。带着懵懂,带着憧憬,我总带着理想去旅行。飞跃河流,跨过高山,带着勇气攀上胜利的顶峰,这都是亲情,给予我自信。无数次的失败,总能勇敢面对,无数次的困难,总能战胜,心灵上的慰籍,是除了亲情无法给予的。生命中,因为有了亲情才变得温暖。
爸爸,妈妈,是我最亲的亲人,成长掠影,是他们用心血创就了今天的我.听着他们讲的故事,我慢慢长大,学会了明辨是非,疾恶如仇;学会了宽厚待人,自信勇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参透这人间至爱,每一次成功,无不包含这默默的支持……亲情,万物的源泉,是希望与勇气的化身,然而,却带着温暖,带着关心,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田.
当我彷徨,当我无奈,亲情总是使我重新振作.亲情,不在语言表,只在于默默地去意会和理解.心灵中的那一方净土,总让亲情填满.
历史的钟声敲醒了沉睡的心灵,亲情可以改变一切.我无数次感到她那神奇的力量,希望与歌声一同飞翔,亲情的气球带着多少人的梦飞向兰天. 我是幸福的,因为有亲情的呵护.我的生命之船已经起航,驶向大海.我不怕风暴,因为亲情的风帆不会被破坏,我坚信,我会带着成功到达彼岸,去迎接风雨之后的彩虹,新的太阳!
感受亲情,我得了心灵的温暖,我要带着梦想去放飞,因为亲情与我同在……
篇七:《以心灵温暖心灵》
以心灵温暖心灵
——记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
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 作为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的吴孟超深知这一点。他这样要求他所在医院的每一位年轻医生:“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在今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有记者问道:“是什么力量引导你用一生忠诚自己的信仰、全心全意行医治病救人的?”吴孟超认真地答道:“是党一直教导我们要做一辈子的好医生,这符合党章规定、符合人民需要、符合我们的职责。”这是吴孟超发自肺腑的心声。他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有过两次宣誓,当医生我是宣过誓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是宣过誓的,宣誓了就要信守诺言。”
吴孟超是一位90岁高龄的传奇老人。他是我国肝脏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国际肝癌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肝脏外科事业的重要推动者,建立了我国肝脏外科理论和技术体系,创立了我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他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他是我军一级英模,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第17606号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吴孟超星”。
吴孟超说:“我这一生有三条路走对了:回国、参军、入党。如果不是在自己的祖国,我也许会很有钱,但不会有我的事业;如果不是在人民军队,我可能会当个医生,但不会有我的今天;如果不是加入党组织,我可能会做个好人,但不会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分子。”
每年,吴孟超都要亲自带领医疗队到边防海岛和老少边穷地区,为基层官兵和人民群众送医送药,白发的将军为年轻的战士们查体看病,成为多少边防军人最温暖的记忆。他多次参加重大灾害医疗救援和重要疾病医疗预防行动。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他心急如焚,积极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夜以继日地奋战在临床一线。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他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坐镇发热门诊,收治患者。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87岁高龄的吴老第一时间向校党委请缨组建医疗队奔赴灾区。考虑到吴老留在后方更能发挥作用,学校党委决定让他坐镇医院,组织收治后送伤员。当他在电视上看到灾区的惨烈景象后,立即与前方联系开通远程视频会诊系统,亲自指导一线医疗救援。他还主动缴纳2万元特殊党费,并以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会的名义,向灾区捐献了价值500万元的急救药品,尽自己的力量,救助灾区群众。
至今我仍清晰记得1994年第一次观摩吴老手术的情景。那天9点,我们经允许进入手术室。手术室以蓝、绿为主的环境色调让我们迅速进入临战状态。9点30分,腹腔暴露后,吴老上台了。让我惊奇的是吴老主要用手探查肿瘤。在手术最关键时刻,吴老抬着头,把全部身心都集中在手上。10分钟不到,肝脏分离成功。12分钟,肿瘤被成功切除。别的医生用手术器械小心翼翼地弄半天都不易分开的肝脏,吴老凭手感就把它分开了。那么高难度的手术,居然不到两个小时完毕。真是神奇极了!
吴孟超院士对病人博大的爱心、高超的医技,赢得了病人对他无穷的信任。至今仍有许多被判了“死刑”的病人千里迢迢来找吴孟超,他们只有一个愿望,让吴大夫看一看、摸一摸,死也瞑目。
2010年,年近九十高龄的吴孟超主刀完成手术190台。吴孟超说:“肝癌是我今生最大的敌人,手术室是我这辈子的战场。为了我的入党誓言和从医誓言,我要一直战斗下去。”
已然90岁的老人,依然思路敏捷、精力充沛。吴老的工作状态让很多人不解,吴孟超院士这样告诉我:“我一直在想,作为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我只是做了一些分内的事情,而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许多很高的荣誉。我还能用我的余生再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做点什么呢?如果一定说我有企图,那就是我还想带领我的团队再次腾飞。”
是啊!从1958年至今,吴孟超就像一名不知疲倦的斗士在同肝病作战的征途上永不停息地奔跑。为了学科发展,吴孟超拿出个人积蓄和社会各界的捐赠,于1997年设立了“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2004年,基金发展为“上海市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会”,基金总额达到1000万元。吴老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他又将国家奖励的500万元和总后勤部奖励的100万元全部拿出。吴孟超说:“这些奖金是发给我的,但也有个怎么花的问题。我作为一名党员医学家,想把它用在发展祖国的医学科学事业上。”几十年来,吴孟超院士培养了260多名博士、硕士,他们在国内外摘取了数以百计的重大科研成果,已构成活跃在世界肝脏外科前沿阵地的战略“集团军”。
朱光亚:一生就做一件事
——写在“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逝世一周年之际{温暖心灵的记叙文}.
2月3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第一个名字,流光溢彩,闪耀在璀璨的光柱上——朱光亚。 这是评委给他的颁奖词:“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
“一生就做一件事”,这句话的原创者,不是别人,正是朱光亚自己。他的原话是:“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前半句,淡定,谦逊,轻描淡写。后半句,雄壮,豪迈,奇峰突起。
一生就做一件事,这件事情不寻常——
那是惊天动地的一件事,那是改变世界的一件事!那是让中国人从此扬眉吐气、挺直脊梁的一件事!
大音希声。少言寡语的朱光亚,一生喊过“两嗓子”——一声回国呐喊,一声东方巨响
朱光亚是谁?
今天,这个名字万众敬仰,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是多余一问。然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他知之甚少。翻阅中国数十年的国防科技发展史,特别是早些年,朱光亚除了他的名字以外,其余情况都不见经传。即使是在“两弹一星”元勋中,他也是被最晚解密的。在公众场合,朱光亚也是少言寡语,不苟言笑。看到他凝重的脸色、威严的剑眉,有人说他长得像“关云长”,对他愈发感到神秘莫测。
外国人最早注意到他,是上世纪70年代。当时,在中国新闻媒体上,钱学森、朱光亚的名字总是连在一起。美国《纽约时报》因此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钱学森之后的那个人》。
那个人是谁?美国人在猜……
其实,两个名字的排序已经暗含“天机”——如果把中国的战略核武器比作一把“枪”,这两位科学家珠联璧合:钱学森是研制“枪”的,负责导弹;朱光亚是研制“弹”的,负责核武器。{温暖心灵的记叙文}.
朱光亚,是中国首枚原子弹研制的技术总负责人,是中国核武器研究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
古人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辈子少言寡语的朱光亚,一生也喊过惊天动地的“两嗓子”——{温暖心灵的记叙文}.
一嗓子喊在大洋彼岸。1950年3月18日,52名中国留美学生发表《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这封信的主要牵头人,便是朱光亚。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中国要出头的,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
朱光亚的另“一嗓子”,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炸”出来的!
1964年10月16日15时,大西北戈壁滩一道强光闪过,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史称“东方巨响”。
那天,在撤离试验现场时,司机驾车走错了路。当朱光亚转过身来,正好看到半空中升腾的蘑菇云,顿时潸然泪下。当晚,朱光亚在庆功宴上喝得大醉,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醉酒。
一声东方巨响,让朱光亚吐出一口憋了18年的闷气。
大智大勇。智在大海捞针日,勇在泰山压顶时——
一种睿智叫洞察,一种胆魄叫担当
有一次,核武器研究院开会,休会时朱光亚点燃一根香烟,吐出一连串又圆又浓又大的烟圈。身边同事十分好奇,朱光亚幽默地说,这是跟美国人学的。
鲜有人知,1952年朝鲜板门店谈判,朱光亚是志愿军停战代表团秘书处的一名翻译。当谈判陷入僵持,双方均保持沉默。美国人一支接一支吸香烟、一口接一口吐烟圈。来而不往非礼也,朱光亚也学会了抽烟和吐烟圈。
这,不啻为一种双方心理战的抗衡。然而,美方代表经常以核武器要挟,却让朱光亚如芒刺背:年轻的共和国要想真正独立,不受人欺侮,必须拥有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1950年,朱光亚回国不久,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专著《原子能和原子武器》。这本小册子,售价旧币2000元,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两角钱。轻飘飘的一本书,寄托着朱光亚的核弹梦。
30多年后,有人问朱光亚:“当年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朱光亚未假思索就回答:“没有资料,几乎没有任何参考资料。”
当时,中国核武器研制处于大海捞针般的困境中。朱光亚等人从苏联专家一份报告中留下的“残缺碎片”研究起,使中国的原子弹理论设计、爆轰试验、中子源研制相继取得重大突破。
1962年,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国内对原子弹工程是否“下马”出现了争论。关键时刻,朱光亚主持起草了《原子弹装置科研、设计、制造与试验计划纲要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原子弹装置国家试验项目与准备工作的初步建议与原子弹装置塔上爆炸试验大纲》。{温暖心灵的记叙文}.
这两份至关重要的文件,被后人誉为中国研制原子弹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毛泽东主席批示:“很好,照办。”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朱光亚紧接着又成功组织机载核航弹爆炸试验和导弹运载核弹头爆炸试验。接着,他又组织力量,获得了氢弹试验的成功。
历史记载着: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苏联用了6年3个月,中国只用了2年2个月。
在朱光亚的人生编年表上,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是“主持某次核试验取得成功”。然而,常人很难想象,朱光亚是如何“主持”的。
我国一共进行了40多次核试验,朱光亚曾经30多次亲临现场,早期还曾带人进入爆后坑道实地观察。爆后坑道余温犹存,放射性剂量很大,还随时伴有塌方,他们“深入虎穴”,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1971年,一架携带氢弹的飞机飞临靶场上空,驾驶员连试3次都无法把氢弹投出去。作为现场最高领导,朱光亚凭着对核弹性能的深刻了解,果断指示驾驶员带弹返航。让一架带着解除保险氢弹的飞机着陆,任何国家史无前例。万一引爆氢弹,后果不堪设想。{温暖心灵的记叙文}.
千钧一发之际,朱光亚毅然拍板:“带弹着陆,我负责!”
经请示北京的周恩来总理,飞机安全降落,氢弹毫发未损。
大有大无。事业重如门前山,名利淡似杯中水——
计利要计国家利,留名要留集体名
业内人士都知道,朱光亚“不爱说话”是出了名的。他不接受记者采访,不写回忆录,甚至连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也只有4篇。
央视曾播出一部关于“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很多人很奇怪:怎么没有朱光亚这个角色?
“两弹一星”元勋的传记很丰富,也唯独没有《朱光亚传》。不是没人写,而是到他那里不是被扣下来,就是因不同意发表而被退回。他总说:“先写别人吧,我的以后再说。”
朱光亚85岁生日的时候,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主编出版了《战略科学家朱光亚》。后记里有这样充满遗憾的话:朱光亚做的工作,至今还有许多不能对外公布……
奥本海默被称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朱明远也问过父亲,中国的“奥本海默”是谁?朱光亚的回答是:“应该是一群人,应该是整个集体。”
2004年12月,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朱光亚星”。命名仪式上,朱光亚说:“我很不敢当……” 大粗大细。凡是不感兴趣的,他就眼皮一耷拉——
细推物理即是乐,细微之处总关情
有人评价朱光亚,凡是不感兴趣的,他就眼皮一耷拉。
——有多少钱,他不在意。中国工程院原秘书长葛能全回忆,1996年,朱光亚获得“何梁何利奖”的100万元港币奖金,马上提出捐给中国工程科技奖励基金。葛能全说:“能不能捐一部分,比如说50万,你自己留50万。”朱光亚眼皮也不抬:“按我说的办。”{温暖心灵的记叙文}.
——坐什么车,他不在意。朱光亚有一辆心爱的“老爷车”,不是汽车,而是自行车,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骑到90年代初,直到70多岁,还常常骑自行车外出。
——吃什么饭,他不在意。他最爱吃的菜,不过是湖北老家家常菜:排骨莲藕汤、夹干肉。
——穿什么衣,他不在意。人们说:“他身上穿的,总是那套旧军装。”
然而,有时候朱光亚却“细”得让人匪夷所思——
老秘书张若愚回忆:有一次在外面开会,朱光亚让他回家取一份文件,告诉他,第几个保险柜,第几格,从左到右第几摞,从上往下数第几份,不要看内容,取来给我就行了。
批阅文件,他就像老师批改学生作业一样,不但修改内容,连病句、错字甚至标点符号都认真修改,而且字迹工整。
他抽屉里放的铅笔、橡皮、小刀都是有数的,孩子们有时悄悄拿走一个,他马上就会发现。他还经常拿台历反面写东西,如果只需要写一句话,他会撕一条下来,而不是用整张纸。
朱光亚有个“百宝箱”,放着钉子、螺丝等小配件,家里什么东西坏了,他都自己修。
朱光亚曾说,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决定发展核武器完全是被迫的,我们发展核武器是为了不用核武器,最终目标是为了消灭核武器。
和平开发利用核能造福人民,这是朱光亚一个久怀的梦想。
1971年,他领命参与组织领导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的筹建工作,并组织力量进行关键技术攻关。1991年12月,秦山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成功,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
2011年2月26日,朱光亚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87岁。
那天,北京白雪皑皑,天地缟素。
含泪望长空,很多人动容地说:“钱学森钱老走的那天也下雪,真巧!”
我负丹青,丹青负我
——追忆中国当代绘画大师吴冠中
活着时便对社会给予最大的捐赠,从20世纪到今天,这样的画家只有两位:一是徐悲鸿,另一位便是吴冠中。据不完全统计,徐悲鸿直接义卖捐出去的钱款高达数亿元之巨;如今,吴冠中的作品在国内外市场频频拍出数百万美元、上千万人民币的高价,但这位居住在几十平方米小屋里的老人,却向社会捐赠了数百幅价值连城的名作。
● 艺术 作品总成交额达17.8亿元
吴冠中的画作是中国艺术市场的奇迹。
早在1987年,由香港艺术中心主办的“吴冠中回顾展”在香港包兆龙画廊举行,展出的100余幅作品40分钟内即售罄。 吴冠中画作《交河故城》被学术界认定为其一生艺术造诣的里程碑,2007年拍出407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创造了当时中国在世艺术家全球最高成交纪录。而在翰海2010春季拍卖会上,吴冠中1974年作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经过现场及委托多位买家数十回合的激烈竞逐,以5712万元成交。
近年来,吴冠中画作在市场上广受追捧。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吴冠中各类作品总成交1417件,均价高达125万元。他17.8亿元的总成交额,在中国古今所有画家中,仅以0.4亿元之差逊于齐白石。
假画也有人愿出高价
“我负丹青”,是大师吴冠中自传的书名。一个“负”字意味深长,道出了大师在艺术上的永不满足。1936年,17岁的吴冠中从杭州艺专走上了绘画之路,从此喷发出近乎疯狂的激情,将自己的一生交付丹青水墨。
吴冠中作品抢手,从十多年前的假画案可见一斑。1993年,“上海朵云轩”和“香港永成古玩拍卖有限公司”联合在香港拍卖中国画《毛泽东肖像》,上有“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毛泽东”字样,落款为吴冠中。吴冠中在拍卖前认定该画为伪作,并委托主办方撤下,但拍卖依然进行。让人称奇的是,当吴冠中已经直言拍品系伪作之后,仍有买家竞标,一台商以52.8万港元竞得,高出估价两倍多,创该场拍卖会最高价。
● 风骨
“风筝不能断线”
“吴先生一生都在深入生活,他的作品从来没有脱离现实、生活和对人民的感情。”提起恩师的创作,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油画班1960届毕业生、吴冠中的得意门生赵士英最推崇的就是吴冠中的“风筝不断线”理论。“不管画的是具象还是抽象,都要有根线维系着和人民之间的感情,要让人看懂。”
吴冠中曾考取官费出国留学,当被问及当年归国,历经磨难,是否后悔过时,吴冠中道:“不后悔,艺术要根植于祖国民族的土壤里。”吴冠中把自己与祖国、与生活的联系比作“风筝不断线”。
“鲁迅是我精神上的父亲”
作为一代绘画大师,吴冠中称自己的艺术实践是“寄养于东西两家”——既吃过东方的茶饭,又喝过西方的咖啡——他同时学习了林风眠的油画和潘天寿的国画。但吴冠中强调创新,甚至鼓励叛逆。赵士英认为,鲁迅先生的精神给吴冠中以极大的启迪。“吴先生非常崇拜鲁迅,他说鲁迅是自己精神上的父亲,他要做一个有脊梁的中国文人。”
“不欠人、不求人、不求官”
对艺术一丝不苟,对名利特别淡泊,这是吴冠中给弟子的最深刻印象。据报道,吴冠中的书房不足5平方米,除了靠墙两个装满画册和书籍的铁架子,就是临窗一张比课桌略大的书桌和一张椅子。椅子拉开就几乎顶到了书架。
“吴先生从来不欠别人的,从来不求人,不求官。别人帮他,他马上还别人的情。”赵士英说,“吴先生在生活中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非常简朴。理发就在马路边的摊子上,5毛钱就理完了。”赵士英提起这些唏嘘不已。
“我的作品应该属于国家”
“我的作品应该属于国家。”吴冠中常常这么说。提起吴冠中的豁达淡泊,赵士英格外感慨。“很多艺术家的子女为了争画会产生很大的矛盾,但吴先生只给自己的子女选了几幅作品作纪念,其他的都捐出去了。”
就在6月24日,吴冠中再赠5幅水墨作品给香港艺术馆作永久收藏。
● 吴冠中语录
——;在我看来,100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的社会功能,多个少个齐白石无所谓,但少了一个鲁迅,中国人的脊梁就少半截。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文学,成为鲁迅那样的文学家。从这个角度讲,是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