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清平乐卢挚行郡赏析 清平乐 卢挚

高中作文 zuowen 3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寒假诗歌鉴赏巩固》

诗歌鉴赏巩固材料 高三语文A部 2011-1-27

要求:每天至少完成两篇,注意总结和反思做题经验 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少 年 游 蒋捷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注】①蒋捷:宋末元初词人。宋亡后不仕,隐居宜兴竹山。 1).请对上阕前两句描写的意象作简要分析。(4分)

2).结合全词,概括作者“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的原因。(4分)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3-5题。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临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高宗朝,叶梦得任建康知府,曾成功地阻止过金兵的渡淮入侵。本篇是他晚年退居吴兴后的作品,当时宋王朝南渡已有八年。

1)请指出“万里横烟浪”中“横”字的作用。(2分)

2)试析“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的表现手法。由此句可以联想到曹操《龟虽寿》中的哪两个句子?(4分)

3)“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历来为评论家所推崇。请简要分析其表达的情感。(2分)

3.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别 紫 云 陈维崧(淸)

二度牵衣送我行,并州才唱泪纵横。生憎一片江南月,不是离筵不肯明。

1

(1)首句有一细节特别有表现力,请简析之。(4分)

(2)古代诗话中有一种说法叫“无理而妙”,意思是无理之语,实则更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心中真挚的情感。请谈谈“无理而妙”在本诗中的运用。(4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相 见 欢 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1)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

(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4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你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2).作者在抒发情感的时候,都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4分)

7.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途经秦始皇墓 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惟拜汉文陵。

注释:①“龙盘”句:状始皇墓。始皇墓建成于公元前210年,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平地隆起,十分宏大,有“龙盘虎踞”之威,坟上“树草木以象山”。②一种:一样。

(1)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崩”字的理解。

(2)本诗以“途经秦始皇墓”为题,三、四句却荡开笔墨去写汉文帝,这样做是否恰当。

8、阅读下面的元曲,借助注释,完成赏析。(7分)

【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府 乔吉

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恨兴亡怒煞些鸣蛙。铺锦池埋荒甃,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注]①蒺藜沙:长满蒺藜的沙地。②荒甃(zhòu):荒凉的断井颓垣。 (1)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上突出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2)全曲要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感情?(4分)

2

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①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1).这首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

2).词的下阙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4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夏 竦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①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假托—个女子的身份、口气,抒写她与爱人分别时的离情别绪,清代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价此间:“语不深而情深,千古离别之词,以此为最。”请问词的上阕表现了女子怎样复杂的心情?(4分)

②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出语不凡,感人至深,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踏 莎 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 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5分)

1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8分)

菩萨蛮 塞上秋望 (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① 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4分)

② 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文中却看不到抒情的句子。请通读全词,说说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山坡羊〃述怀 薛昂夫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 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注】瓜田:邵平秦时封东陵侯,汉初种瓜于长安东门。

(1)简要描绘出“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的人物形象。(3分)

(2)有曲评家认为末了“高,高处苦;低,低处苦“句有警戒意,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山 房 春 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登 崖 州 城 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转千匝绕郡城。

[注] 山房:士大夫的别墅;春事:春天的景色。该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l)分别概括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2)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相同点?请简要分析。(4分)

3

15、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两首诗均写秋色秋味,但作者心境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16、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①,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鬂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绿蚁:一种美酒。 ②挼:搓揉。

两首词都写到了”醉”,所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7、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18、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野 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4分)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4分)

19.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赏析。(7分)

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歌。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注:游丝,蛛丝。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图景?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2)诗的最后两句选用了怎样的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2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10分)

昭君怨 南宋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本词上阕咏赞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5分)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5分)

2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双调]沉醉东风 重九 [元]卢挚

题红叶①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②?

【注】①相传,唐代有一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经御沟流出宫外,为一读书人所得。后来宫中遣放宫人,题诗的宫女就嫁给了那个读书人。②“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 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4

⑴请赏析“月落山容瘦”的“瘦”字的妙处。(3分)

⑵请赏析“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所蕴涵的思想感情。(3分)

2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蟾宫曲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②乌纱:泛指帽子。

该诗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结尾,联系全诗,分析其艺术特点以及表达效果。

2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微之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① 元 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注:①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即公元817年)三月,元稹贬通州(今四川达川);八月,白居易贬江州(今江西九江)。此诗为该年十二月元稹接白居易《梦微之》而酬和次韵之作。

(1)白居易诗“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写法独特,谈谈你的认识。(4分)

(2)两首诗都写了“梦”,但梦境内容与表述的情感有所不同,试作简要说明。(4分)

2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领悟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6分)

2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歌子 贺 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贺铸,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但他秉性刚直,不阿权贵,一生屈居下僚,郁郁不得志。 (1)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2)作者丰富的感情蕴涵在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这首词的下阕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2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①。梦好莫相催,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②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①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青春时光。②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5

(1)词的上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来寄托词人思亲之情。请具体说明。(4分)

(2)结合全词内容,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词末两句。(4分)

27、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1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2。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1.周德清(1277-1365),号廷斋,高安(今属江西)人。2.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3分)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5分)

28、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满分7分)

一鹭图 刘羽

{清平乐卢挚行郡赏析}.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1)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分)

(2)赏析诗句“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4分)

篇二:《2010诗歌鉴赏精选试1》

2010高考诗歌鉴赏精选试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菩萨蛮·塞上秋望——(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3分)

答:

(2)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文中却看不到直抒胸臆的句子,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2.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 两首诗均写到节日、馆舍、灯,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用意是什么?请结合诗的

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3分)

答: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与“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哪两个诗句也用了这样的写法?高适的《除夜作》末句表达了什么情感?(5分)

共同点是:(2分)

答:

两句诗是:(1分)

答: 末句感情:(2分)

答:

3.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问题。(8分)

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

[南宋]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

答:

(2)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

答: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6分)

看叶-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注】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

诗人所说的“意味长”,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如何表现的?

答: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灵澈上人①-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②-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①灵澈上人是中唐时一位著名诗僧。②刘长卿,唐代诗人,曾登进士第,但终不得志。 这两首诗均为送别诗,但其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感情又有区别,请简要分析作答。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商歌-

(宋)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注】《商歌》是一个古老的诗歌题式。春秋时的宁戚就曾唱过两首自鸣不平的《商歌》。“商”是我国古代五音中象征萧瑟秋天的,所以“商歌”属秋,可是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里的事。

(1)作者巧妙地运用传统诗题作反面文章,诗言春,而题却言秋,请简要说明作者的用意。(3分)

答: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

7.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钱塘-(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 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3分) 答:

(2)诗歌第八句在诗歌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指什么“愁”?(4分)

答:

8.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每小题4分)

馆娃宫①怀古(其一) 吴宫怀古②

皮日休 陆龟蒙

绮客飘香下太湖, 香径长洲尽棘丛③,

乱兵侵晓上姑苏。 奢云艳雨只悲风。

越王大有堪羞处, 吴王事事堪亡国,

只有西施赚得吴。 未必西施胜六宫。

①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造的行宫。②吴宫:吴王夫差昔日的寝宫。③香径,长洲:采香烃,长洲苑,昔日吴宫里的处所。

(1) 同样是写吴官,两位诗人笔下的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你怎样理解皮诗中,将吴

灭亡的原因说成“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4分)

答:

(2)同题材的怀古诗,两位诗人却运用了不同的写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答: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答:

(2)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

答: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村行-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2分)

答: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誉为“绘景佳句”。请简要分析这两联的写作手法。(4分)

答:1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村夜-(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1)两首诗均写了夜景,有什么不同之处?

(2)两首诗均写了秋色秋味,又表现了作者怎样不同的心境?

1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两首词都写到了春,可是表达的内容有所不同,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李词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一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黄词想象奇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篇三:《高考诗歌鉴赏最后40天预测题》

2009高考诗歌鉴赏最后40天预测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菩萨蛮·塞上秋望

(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3分)

(2)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文中却看不到直抒胸臆的句子,请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两首诗均写到节日、馆舍、灯,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用意是什么?

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3分)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与“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在写法上

的共同点是什么?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哪两个诗句也用了

这样的写法?高适的《除夜作》末句表达了什么情感?(5分)

共同点是:(2分)

两句诗是:(1分)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清平乐卢挚行郡赏析 清平乐 卢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