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6届高三12月检测地理试题》
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6届高三12月检测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安徽省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探究该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据此完成问题。
1.根据上图,学生绘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气要素变化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2.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
A.皖北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
B.皖南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
C.皖北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D.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未来两天,冷锋将不断南移,安徽全省受冷锋影响强。冷锋过境,易产生大风、云雨天气,对空气起净化作用,可吸入颗粒物减少,故B错误;皖北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滑坡、泥石流灾害少,故A错误;但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天气转晴,昼夜温差大,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故C正确;强对流天气多出现在赤道附近、山区、中低纬度夏季午后,江淮地区冬季不会形成强对流天气,故D错误。
读北半球亚热带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两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完成下列问 题。
3.①地区降水
A.冬季多雨 B.夏季多雨 C.秋冬多雨 D.全年多雨
4.②地区利用当地典型农产品,可发展
A.葡萄酿酒 B.橡胶加工 C.甜菜制糖 D.玉米制乙醇
5.12.按图的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正确的
A.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 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 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6.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7.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 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 D.运输成本增加
8.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 B.输电线 C.绿洲 D.荒漠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渐减少的现象。0~14岁人口比占15%~18%为“严重少子化”,15%以内为“ 超少子化”。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1982—2010年幼年人口与老年人口分别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问题。
9.关于该城市人口比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老年人口比重一直升高 B.逆城市化导致了人口比例变化
C.2000年已经处于“严重少子化”水平 D.青壮年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地区
10.少 子化代表着未来人口可能逐渐变少,会对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的负担将加重 B.医疗福利养老等社会负担大幅减轻
C.影响到我们国家人口政策 D.将使我们国家的后备劳动力资源更加充足 11.2000年以后该城市的演化可能出现
A.房租房价呈上涨趋势 B.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C.内城中心空洞化现象 D.人口迁移不受高房价影响
12.“马太效应”指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现象。如图所示,关于“马太效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马太效应”不会提高人类的平均生活水平
B.“马太效应”对现有资源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没有影响
C.富国有义务在环境问题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D.全球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越强,贫困群体的生活越艰难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莱茵河区域图。
材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武汉“光谷”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1.2%;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40%,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1)简要分析武汉“光谷”形成的区位因素。
(2)甲、乙两工业区均拥有发达的 (纺织、化工、钢铁)工业,试比较两地发展该工业部门相似的优势区位条件。
14.【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某区域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1)依据图中信息,推断图例中的甲、乙分别表示的地形类型。
(2)说明甲、乙两类地区分别应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安哥拉中部地区年均温在 22℃左右,素有“春天国度”的美誉。
材料二:区域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候特征图。
材料三:剑麻生产仅次于咖啡,单产水平较高,产量和出口量均居非洲第二位,该国的东北是主要产区。下图为优质剑麻的生长环境示意图。
(1)分析安哥拉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
(2)比较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3)若西南地区也大规模种植剑麻,请分析该区种植剑麻的优势条件。
16.材料一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地震造成398人遇难、3人失踪、1801人受伤、108.84万人受灾。鲁甸一位官员坦言,“倒塌房屋中至少80%是土坯房,若震区 没有那么多土房子,防震工程的推广能再加大些力度,这次地震的伤亡一定会大幅减少。”
材料二 鲁甸县地处小江断裂带,总面积151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70人,近年已多次遭受过地震侵害。此次地震是18年来云南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还引发正在建设的红石岩水电站上游河段一处山体滑坡,牛栏江堵塞形成堰塞湖,导致该河段水位急剧上涨,致使湖区村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材料三 据中国气象局介绍:“ 8月3日震区将有雷阵雨天气,气温为16~25℃。预计未来三天,将有明显降雨天气,并伴有雷电,其中4日夜间至5日有中到大雨。”
材料四 读鲁甸位置图及堰塞湖景观图。
篇二:《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等四校2016届高三地理第二次联合考试试题》
2016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二次联合考试试卷(地理科)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25小题)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
气候,据此完成1—3题。
1.“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2.“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
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变缓
C.水汽蒸发加快 D.地面风速增强
3.图3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
地
柴窝堡湖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的天山山谷盆地内,属于山间集水洼
地型湖泊,右图为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柴窝堡湖湖岸线变化图,
据此回答4—5题.
4.柴窝堡湖湖水的主要直接补给源是( )
A. 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各类径流 D.冬季积雪{燕塞湖效应}.
5.能说明沿西北-东南方向逐渐向湖盆底部地势变化
总体特征是( )
A. 缓一陡一缓 B.陡一缓一陡
C.高一低一高 D.陡一陡一缓
图甲、图乙是河流地貌发育的两个不同阶段,完成
6-7题
6.与图甲中①地的淤积,②地的侵蚀无关的是
( )
①水生生物 ②地球自转 ③地表植被
④岩石性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随着时间的推移,乙图中的③最有可能的是( )
A保持现状 B淤积壮大 C洪水冲断 D向南推移
读某大陆南回归线附近剖面图.据此完成8—9题.
8.M区可能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
A.雾 B.云层 C.降水 D.渔场
9.若图中的风力增强可能给该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
A.增加沿岸大气湿度 B.海域渔业资源更丰富
C.增加沿岸大气温度 D.“厄尔尼诺”影响加剧
我国铜矿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云南省,铜矿石的含铜量一般在1%左右,读图完成10,11题:
10.影响图中铜矿冶炼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技术 B 市场 C 原料 D 劳动力
11.云南省长期向外省输出铜矿,今后应( )
A利用廉价水运,扩大铜矿输出 B 利用水资源,发展炼铜工业
C 拓展铜矿市场,加大输出数量 D 禁止铜矿开采,保护生态环境
乞力马扎罗山是位于非洲赤道附近的火山,海拔5895米,右图是山体自然带(Ⅰ——Ⅵ)从高空垂直俯视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为( )
A花岗岩 B 大理岩 C玄武岩 D 石灰岩
13.影响自然带图上所画宽度的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 光照 C 海拔 D坡度
土壤的淋溶作用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质随下渗水流 向下淋洗转移的过程。下表是某土壤剖面的四项营养元素指标,
读下表,回答14-15题。
14.上表中淋溶程度最高的元素是( )
A. N B. P C. Na D. Mg
15.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强可能会导致( )
A.地下水位下降 B.水土流失加剧 C. 盐碱化加剧 D.土壤肥力下降
潜在蒸散量是指大片而均匀的自然表面在水体保持充分供应时的蒸发量,是由天气和气候条件决定的实际蒸发量的理论上限。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中国特有的高原和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下表示意若尔盖湿地各季节潜在蒸散量(mm)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16~17题。
16.若尔盖湿地潜在蒸散量( )
A.从春季至冬季均为波动上升 B.冬季变化最稳定
C.秋冬差值大于春夏 D.总量呈波动上升
17.若尔盖湿地潜在蒸散量的变化预示着该地(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降水量增加
C.气温趋于下降 D.地下水位上升
右图为黄河花园口至利津河段年均排沙比(河段出口年均排沙量与河段入口年均来沙量之比)与花园口站年均来沙系数(河流含沙量与河流流量之比)关系图。据图完成18-19题。
18. 为使花园口至利津河段不淤积,花园口站年均来沙系数应至少在( )
A. 0.007以下 B. 0.012以下
C. 0.022以上 D. 0.032以上
19. 该河段来水量增加,必定导致( )
A. 河段含沙量减小 B. 河段排沙比减小
C. 花园口站来沙系数增大 D. 利津站排沙量增大
下图为201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读图,完成20~21题。
20.关于2010年我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2亿 B.沪宁杭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
C.上海市老年人口数高于山东 D.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平均年龄最高
21.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在重庆和四川,原因是( )
A.生育意愿低 B.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
C.人均寿命长 D.大量老年人迁往西部
随着我国与沿线各国合作的加强,“一路一带”建设的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示意古丝绸之路。读图,完成22~23题。
22.图示古丝绸之路自东向西经过的主要自然带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3.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的原因是 ( )
①沿线地区经济发达 ②沿线地区经济互补性强
③沿线地区资源、劳动力、资金、市场等要素条件优越 ④亚欧大陆地域宽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在野外,我们可以利用太阳——标杆进行定向。标杆与地面垂直放置,把一
块石头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15分钟后,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到B点时再放
一块石头,如右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4.太阳——标杆定向的原理是( )
A.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
B.一年中,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方向是南北往返
C.一年中,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
D.一天中,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
25.∠AOB角度约为( )
A.4° B.10° C.15° D.30°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镇,地处燕山山脉西北端,有京城西北第一镇之称。该地属暖温带与中温带、半干旱与半湿润带的过渡地带,气候冬冷夏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种植历史悠久,适宜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种植,生产的苹果、葡萄等优质果品享誉京城,是全国最佳的优质葡萄种植区之一,该地发展了葡萄种植、加工(酿酒)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产业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简述该地区的地势特征及判断依据。(4分)
(2)试分析该地区酒庄分布的特点和原因。(5分)
(3)2014世界葡萄大会在张山营镇召开,有人提出该地要扩大葡萄种植面积,提高产量,打造国内有机葡萄的第一品牌。你认为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4分)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马略卡岛是隶属于西班牙的一个岛屿,年降水量约 400mm,大部分降水集中在9—10月,冬季海拔最高处常有霜冻。马略卡岛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岛上常住人口约85万,大约一半居住在首府帕尔马。灿烂的阳光、砂质的海滩、优美的田园和悠久的历史使马略卡岛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2009年接待游客多达2120万.旅游旺季帕尔马机场平均每1.5分钟起降1个架次。近年来,马略卡岛受到水资源日渐短缺的威胁。
篇三:《地理现象》
词源出处
在我们祖先留下的文献中,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5世纪成文的《易经·系辞》,里面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东汉思想家王充对天文、地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释是:“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故谓之理。”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书籍包括了《尚书-禹贡》和《山海经》等。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
近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王鹤年、谢志东、钱汉东3名教授找到了太湖属陨石冲击成因的关键性证据,在太湖成因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此项发现有望解开困扰学术界数十年之久的谜团。
关于太湖的成因,学术界长期存在着泻湖说、堰塞湖说、构造沉降说和火山说等多种假说。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的学者们就对太湖冲击坑问题进行过研究和探索。1993年,王尔康教授等在太湖厥山岛发现震裂锥,并于2001年提出了太湖诸岛砂岩石英中成“人”字形的微裂隙可能是冲击压力卸载的产物。2003年10月,太湖周边湖泊——石湖开始了排水清淤工程,当地陨石爱好者王金来和王家超在石湖沉积的淤泥中发现了一些含铁质的石棍,还有一些形状奇特的石头。他们怀疑是“天外来客”陨石,于是不断请教苏州、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专家学者,探索究竟。由于这些石头奇特,众说纷纭,难以定论。 2008年初,王金来和王家超找到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陨石专家王鹤年教授,由王鹤年、谢志东、钱汉东等南大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对这些奇石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证明这些“奇石”是太湖冲击坑的溅射物。
南大课题组经过多种方法分析鉴定,目前在太湖沉积淤泥中发现的各种“奇石”与石棍,保留了明显的冲击溅射特征:外形多具有旋转扭曲形态及熔壳特征,这些特征显示其成因经历了冲击震碎、熔融、空中飞行,最后溅落在冲击坑及其周围;溅射物表层结构保留了气流刻蚀纹,并且有熔珠和铁质熔壳;溅射物内部岩屑、晶屑中保留有受冲击应力形变的证据。 研究显示,太湖冲击溅射物产生于太湖陨石冲击坑形成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太湖及周边的湖泊淤泥层保存了其中一些溅射物。专家推断,太湖冲击坑形成于全新世。
据悉,随着课题组对太湖冲击坑的构造特征及冲击坑形成机制研究的深入,太湖冲击坑的真实面貌将更清晰地展示。
拉起红色警报
如果全球暖化的速度持续无法改善,我们即将面临灭种危机。到底地球变热会发生什么事
情?以下就为您逐「度」报导。
升温1℃
无冰海域吸收更多的热气,加速全球暖化效应;地球三分之一表面的水资源流失;低海岸地区遭海水淹没。
记者作家林纳斯(Lynas)说:「最吓人的是,一旦人类褪去文明的外衣,野蛮的丑陋面即表露无遗。大部份的难民都是又穷又脏,只顾自己存活,甚至连警力在混乱的局势中也自顾不暇,组织涣散或弃守据点,只需4天的光景,幸存者就会涌进都市的超级巨蛋,在厕所肥水四溢和尸臭遍野之间求生存,因为外头有一群年轻帮派,到处持枪洗劫食物和饮水。也许最令人难忘的画面会是,一部军用直升机在落地的数分钟内,机组员匆忙地把食物包裹和瓶装水抛到地面上,然后像逃离战地般地重新起飞,让曾经是美国市中心的地区,看起来就像电影里面第三世界的难民营,年轻人为抢水而打起来,对一旁的孕妇及老人视若无睹。也不必太苛责他们的这种行径,我想,那是人们在绝望时都会有的『反应』。
避免全球暖化升温1℃的机率:0
升温2℃
欧洲居民中暑而亡;森林被大火吞噬;处于逆境的植物开始释出碳、不再具备吸碳功能;有1/3的物种濒临灭种。
不仅是沿岸地区受害,当山林里的冰河流失,人们也将失去水源。整个印度次大陆(Indian subcontinent)将沦为生死战场。「若冰河只剩下高山顶上的一小部分,就无法藉冰河水流供给为数众多的河川,供千百万民众使用的水源自然就会枯竭,导致缺水和饥荒,整个区域动荡不安。而这时期的灾难现场,将由印度、尼泊尔或孟加拉国共合国,转移到拥有核能武器的巴基斯坦。
避免全球暖化升温2℃的机率:93%,但前提是温室气体必须在未来10年内降低60%。 升温3℃
从植物和土壤中排出的碳物质,加速全球暖化效应;亚马逊热带雨林荡然无存;超级飓风袭击沿海城市;非洲闹饥慌。
当大地陷于火海,海平面就会升高。即便是最乐观的预测,到这般田地,80%的北极海冰都会消失,剩余的部分也来日不多。整个纽约市泡在水里;在1953年重创东英格兰的大灾难,将如影随形、层出不穷,荷兰将「纳入」北海的版图。到处都看得到流离失所的饥饿游民–从中美洲涌入墨西哥或美国,从非洲涌入欧洲,死灰复燃的法西斯政党,将因驱逐难民的承诺而嬴得政权。
避免全球暖化升温3℃的机率:若已升温2℃,而且土壤及植物的碳循环回馈作用被启动,就非常低。
升温4℃
永冻土无止境地溶解,造成全球暖化效应一发不可收拾;英国大部分地方也因严重的水患而不适合居住;地中海区域成为废墟。
最危险的回馈效应即将展开–永冻土失控地快速融解。科学家们相信,至少会有5,000亿吨的碳,将由北极冰原中释放出来,然而尚未有人去评估这会对全球暖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管是升温一度?二度?三度?这些指数都是恶兆。
避免全球暖化升温4℃的机率:若已升温3℃,而永冻土的融解已然失控,就非常低。 升温5℃
甲烷从海床窜出,加速全球暖化效应;两极冰层溶化;人类逐食物而居,但徒劳无功,形同野生动物在这片土地上苟延残喘。
林纳斯说:「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这跟发生内战、种族冲突或族群对立的结果较为类似。」这时候若还想能够与世隔绝地存活下来,可能就像要打电话找客服那般不切实际。他说:「我们有几个人能真正靠狩猎捕杀,养活一家人?即使有一大批人成功地适应这种野居生活,野生动物也会在这种压迫趋势下迅速减少。要维持这种集体猎捕的生活型态,比起建立一个农耕型小区,平均每个人要多花10到100倍的土地。大规模的生还群落有可能危害物种的多样性,因为饥饿的人通常饥不择食,任何会动的的东西无一幸免。」也许就会吃起人来。林纳斯又说:「入侵者,对不乖乖交出食物的屋主,通常不会让他们好过的,历史告诉我们,如果屋主被发现暗地囤积物资,屋主及全家都可能被严刑烤打并处决。现代较相近案例的有索马利亚、苏丹及蒲隆地经验,因土地与粮食匮乏产生的冲突,是导致部落战争绵延不断及国家崩盘的根本原因。避免全球暖化升温5℃的机率:若已升温4℃,而甲烷已由海床释出,则微乎其微。
有趣的地理连环现象 国中国 世界上有4个国家在另一国领土中,成为“国中国”。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在意大利境内;欧洲最古老的共和国圣马力诺也在意大利境内;风景秀丽的小国摩纳哥三面毗邻法国领土,一面临海;地处非洲南部的莱索托,四面被南非共和国包围着。
岛中岛 在南太平洋西部汤加王国的西旬岛中有一岛屿,岛上有湖,湖中又有岛,一环套一环,构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岛中岛。
湖中湖 加拿大安大略州的休伦湖中,有一大岛,叫马尼图林岛。岛上又有个面积达166.42平方公里的马尼里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湖中湖。
湖下湖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上有个奇异的湖——努乌克湖。湖水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淡水,生长着淡水动植物;下层为咸水,生产着海洋动植物。水层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其中的生物
也绝不混淆。造成这奇妙的双层湖的原因是,这两层不同的水来源不同,淡水来自陆地上的冰雪雨水,因此比重轻,浮在上面;咸水是狂风卷起海水涌入湖中,因海水含盐,比重大,便沉入下层,形成了努乌克湖的咸淡两味。在巴伦支海的基里奇岛上,还有个更奇妙的“五层湖”哩。
海下海 原苏联中亚一带的咸海是一个双层海:地面海和地下海。在地面海海底300~500米以下是地下海,深度达500米左右。地下海的海水与白垩纪沉积混为一体,含有矿物质和盐分。每年,地下海供给地面海4~5亿立方米的海水,而不枯竭。这源源不断的海水原来是来自天山山脉,天山山脉有几道暗河直通咸海的地下海。
泥 石 流
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峡谷地区和地震火山多发区,在暴雨期具有群发性。它是一股泥石洪流,瞬间爆发,是山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多发地带:环太平洋褶皱带(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欧亚大陆内部的一些褶皱山区。世界上有近50多个国家存在泥石流的潜在威胁。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哥伦比亚、秘鲁、瑞士、中国、日本。
中国,有泥石流沟1万多条,其中的大多数分布在西藏、四川、云南、甘肃。四川、云南多是雨水泥石流,青藏高原则多是冰雪泥石流。中国有70多座县城受到泥石流的潜在威胁。{燕塞湖效应}.{燕塞湖效应}.
日本,竟然有泥石流沟62000多条,在春季、雨季经常爆发。
1970年,秘鲁的瓦斯卡兰山爆发泥石流,500多万立方米的雪水夹带泥石,以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冲向秘鲁的容加依城,造成2.3万人死亡,灾难景象惨不忍睹。1985年,哥伦比亚的鲁伊斯火山泥石流,以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冲击了近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包括城镇、农村、田地,哥伦比亚的阿美罗城成为废墟,造成2.5万人死亡,15万家畜死亡,13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高达50亿美元。
人们记忆犹新的泥石流灾难;在1998年,5月6日,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等地区突然遭到建国以来非常罕见的泥石流灾难。造成100多人死亡,200多人失踪,2000多人无家可归。萨尔诺村56岁的福尔斯勒在睡梦中被怪声惊醒,想打开门看看究竟。他的太太帮他打开电灯,就在福尔斯勒开门的一刹那,一股巨大的泥流将他掀翻在地,他的太太在惊恐万分中伸手试图拉起她的丈夫,但更多的泥流不断涌入,泥流上涨,她只好跳上桌面避难,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丈夫被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燕塞湖效应 燕塞湖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