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推荐作文之如梅在雪》
如梅在雪
高三、10班盛晓君推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引陆游的诗作为题记,点名题目的用意。) 你见过在雪中盛开的梅花吗?群芳鲜妍中,只有她,没有春日暖薰的空气,没有群蜂热闹的顾盼,在素雪晶莹中,在风刀霜剑里,傲然而孤独地开放着。无法为春天增色,似乎是作为花儿不该有的寂寞。错过了漫天的芳华,难道这冷寂的位置,表明她难以拥有花的价值了吗? (欲扬先抑,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梅花只是无声地兀自站立在那里,用千百年来诗人异彩纷呈的吟诵,作出了回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引用诗句)那种在凌厉寒风中兀然怒放的火红与馨香,给了多少凄凉的心灵以慰藉,给了多少彷徨的灵魂以振奋的动力与勇气。“已是悬崖百丈冰,犹
有花枝俏”。没有阳光温暖的照耀和细雨绵密的润泽,又有什么关系?这千里一色的银装素裹,是最能赋予我美丽的背景,这朔风清寒,给了我举世无双的价值。 大千世界,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属于自己的价值,是件幸福的事,但并不容易。在其位而不谋其政者比比皆是,有时别人眼中显要的位置,倒教人走向心灵的迷失。曾在报上读到一则故事:一个颇有文才的女性(由物及人,点明只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看上去颇为幸福的家庭。然而日子久了,曾写出畅销小说和优美散文的笔,在空虚循环的日子里滞涩,她惊恐地发现丰满的精神家园正走向荒芜。于是国企的工作不要了,与她相敬如宾但在时间里耗尽了激情的丈夫也离她而去,她义无反顾地走了,寻找新的位置,一心要激活生命里潜在的价值(引用例子同时也紧扣论点)。客居异乡的日子是凄苦的,在我怅然地放下报纸的时候,也许她依然处在漂泊不定中,也许她原来的位置正躲在暗处笑话她。而我,纵然没有她决然相弃的勇气,也要为她做出的选择击节赞赏。只有在恰当的位置上,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找寻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像从茫茫人海中寻觅知音,纵然路途险远,脚步也不该有半点迟疑。(提出观点,
深化中心)
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我们看到了徐本禹泪流满面,看到了袁隆平永远质朴的气质。我不禁想到,他们身上究竟什么地方打动了我们?被保送读研究生的徐本禹埋头乡村小学,或许有人会质疑他的价值是否真的符合其位,他用全国人民对农村教育的空前关注做出了回答。而袁隆平登上世界农业科技之巅后,依旧躬耕陇野的身影,给我们的启示又何止万千。(以联系时代的事例,更加形象生动的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选择属于你的位置,在快乐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最后点题,首尾呼应,深化中心)
结构:
题记: 说明了题目的来历。
第一段, 先写处在冷寂的位置上,梅花难以拥有
花的价值。设出疑问,引起读者兴趣。
第二段, 笔锋一转,写出梅花给了“我”举世无
双的价值。
第三段, 由梅及人,以“一个颇有文才的女性”
的故事写出一个人只要遭到自己的位置,
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提出观点。
第四段, 以“感动中国”中徐本禹和袁隆平的例
子,再次正面论证我们要像梅一样找到自
己的位置,同样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五段, 篇末再用“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
生命”点题并呼应开头,首尾融合,结构
完整。
点评:
面对“位置和价值”这个相对抽象的话题,作者找到了一个形象性很强的意象——雪地寒梅。文章先写处在冷寂的位置上,梅花拥有举世无双的价值;再由梅及人,以“一个颇有文才的女性”的故事以及徐本禹、袁隆平的事迹,阐明了“只有在恰当的位置上,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找寻适合自己的位置纵然路途险远,脚步也不该有半点迟疑”的道理。篇末再用“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点题并呼应开头,首尾融合,结构完整。 散文化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适当的议论,隐含的哲理,丰富了文章的意蕴,增添了文章的魅力。
篇二:《如梅在雪》
如梅在雪
题记: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你见过在雪中盛开的梅花吗?群芳鲜妍中,只有她,没有春日暖薰的空气,没有群蜂热闹的顾盼,在素雪晶莹中,在风刀霜剑里,傲然而孤独地开放着。无法为春天增色,似乎是作为花儿不该有的寂寞。这冷寂的位置,使她错过了漫天的芳华的春天、果实累累的金秋;然而,她以自己独特方式阐释了花的价值!
梅花只是无声地兀自站立在那里,用千百年来诗人异彩纷呈的吟诵,作出了回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那种在凌厉寒风中兀然怒放的火红与馨香,给了多少凄凉的心灵以慰藉与温存,给了多少彷徨的灵魂以振奋的动力与勇气。“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没有阳光温暖的照耀和细雨绵密的润泽,又有什么关系?这千里一色的银装素裹,是最能衬托我美丽的姿容;这朔风清寒,给了我举世无双的价值。
大千世界,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实现属于自己的价值,是件幸福的事,但并不容易。“在其位而不谋其政”者比比皆是,有时别人眼中显要的位置,倒教人走向心灵的迷失。曾在报上读到一则故事:一个颇有文才的女性,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颇为幸福的家庭。然而日子久了,曾写出畅销小说和优美散文的笔,在空虚循环的日子里滞涩,她惊恐地发现丰满的精神家园正走向荒芜。于是她毅然抛弃优越的生活环境,重新寻找自己的人生位置。与她相敬如宾但在时间里耗尽了激情的丈夫也离她而去,她仍义无反顾地走了,寻找新的位置,一心要激活生命潜在的价值我怅然地放下报纸的时候,也许她依然在漂泊,也许她有人躲在暗处笑话她。而我,要为她做出的选择击节赞赏。只有在恰当的位置上,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找寻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像从茫茫人海中寻觅知音,纵然路途险远,脚步也不该有半点迟疑。
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我们看到了徐本禹满脸真诚的泪水,听到了袁隆平真挚质朴的感言。我不禁想到,他们身上究竟什么地方打动了我们?保送研究生徐本禹埋头乡村小学,或许有人会质疑
他的价值是否真的符合其位,全国人民对农村教育的空前关注给出了回答。袁隆平登上世界农业科技之巅,依旧躬耕陇野的身影,给我们的启示又何止万千。
选择属于你的位置,在别人的需要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
旁批
*引用“咏梅词”既是对文章题目的解说,也引出关于梅的思考。
*描写突出梅与雪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解题。
*第一主体:傲雪战霜的梅花引出对位置与价值的思考。
*“独特”在于梅的清香与美姿献给了寂寞的严冬,无人欣赏。
*无声的执着更像梅所象征的精神。
*自己甘于寂寞,却又用自己的热情温暖寂寞中孤寂的灵魂——这大概就是“无双的价值”。
*贴切地赋予梅象征义,从而使我们对位置和价值有了更高尚的衡量标准。
*梅的“自白”——绝境中绽放自我,是我最独特的价值。
*第二主体:普通人的选择,提示我们适合的才是需要的。
*由梅过渡到人的位置与价值的衡量,有像梅那样的人吗?这恐怕是读者最想知道的.
*这里所说的“位置”,不是人人都能想到和拥有的,因为它最初是排斥物质的,甚至会带来物质的贫乏;这是许多人所不能接受的。
*漂泊的只是“身体”,精神早已找到栖息的家园。
*“寻觅知音”的比喻用得好,强调了寻找的艰难,同时也蕴含找到后的巨大幸福!
*两个现实的例子极恰切,他们都是在艰苦的位置上实现了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总评】“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位置”,这是本文要表达的观点;但对“合适”的含义,作者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梅的选择是在不可能中创造美丽和价值,由此引出对自身位置和价值的确定。抛弃安逸生活的女作家,在边远山区传播爱的徐本禹,一生致力于水稻研究的袁隆平;他们诠释了“合适”就是适合于个体生命的的创造,适合于他人、社会的需求。
人最大的满足是精神的满足,生命的价值就是为自己的灵魂找一个支点。这篇作文恰好表达了这个深刻的立意,这也就是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吧!
【迁移片段】跑的体验(湖南卷文题)
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实现属于自己的价值,是件幸福的事,也是件困难的事。就好比我们在经历一段长跑,疲惫、气喘、憋闷时时袭来,随时随地都会迫使你放弃!生命中也常常会有种种挑战,缴械投降,也许你就会走向心灵的迷失。曾在报上读到一则故事:一个颇有文才的女性,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颇为幸福的家庭。然而日子久了,曾写出畅销小说和优美散文的笔,在空虚循环的日子里滞涩,她惊恐地发现丰满的精神家园正走向荒芜。于是她毅然抛弃优越的生活环境,重新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她相敬如宾但在时间里耗尽了激情的丈夫也离她而去,她仍义无反顾地走了,一心要激活生命潜在的价值我怅然地放下报纸的时候,也许她依然在漂泊,也许有人躲在暗处笑话她。而我,要为她做出的选择击节赞赏。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找寻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像从茫茫人海中寻觅知音,纵然路途险远,脚步也不该有半点迟疑。
这心灵奔跑的体验,或许会令你的肉体痛苦不堪,但与心灵的成长相比,收获大于付出。
篇三:《 雪与梅》
雪梅
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洒下,雪花一朵一朵紧密排练,像说好了似的,齐刷刷地向同一方向舞去。一片一片小的可爱,若拾得一片仔细观察,那精致的齿轮分得六岔,每一岔上都有许多小的分岔,和圣诞节的窗花一模一样,只是要比它小很多,自然也可爱许多。这样的雪花婆娑起舞,让人不由想起那句“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真是极美。这雪,落在地上,紧紧地排在一起,像是一块块没有经过任何雕琢的璞玉,白的纯洁,白的让人窒息,美轮美奂。
不过,这千篇一律的白,单调得很,总让人觉得究竟少了些什么。
而当你看到墙头的梅花,心中的那抹空虚顿时被填满,是啊,雪再美,不与梅花相呼应,到底差了些什么。梅,淡淡的一株两株,她虽不及牡丹那般国色天香,却也十分玲珑小巧,有“小家碧玉”之范;她不与百花争艳,却独妍,冬天的美丽,全靠她精心装饰;她不卖弄风骚,却有着古色古香之感。难怪毛泽东赞其:“犹有花枝俏。”梅与雪相结合,“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互补,印证了那句“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当真是冬天一景了。
雪与梅,最令我佩服的,是她们的风骨。雪是勇敢的,和大地比起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的她们,有什么能耐,可以盖住整个大地,以及大地上的万物?不是勇气与执着,还能是什么?面对如此广阔的大地,一朵一朵雪花一旦落下去,就找不到任何踪影,她们可能落在楼房上,树枝上,街道上,甚至还未落到地上就已经融化。面对未知的世界,未知的归宿,雪儿们依然选择向前。梅,也是勇敢的。她面对凛冽的寒风无时无刻不在刺激这个娇小的身躯。她也会发抖,也会哭泣,也会害怕,但更多的是勇气与信念——— 她要在冬天开放,即使再苦再累再煎熬,依然绽放出最美的红颜装点大地,陪伴雪花,真心的执著决不放弃。就是这么一种精神,狂风打不到,风雪压不倒,娇小的人儿,我要为你祈祷,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也愿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向梅与雪学习吧,用生命舞蹈,用灵魂舞蹈,用勇气与信念舞蹈,即使外面的世界再多纷扰,也依旧把单纯拥抱,生命的舞蹈越舞越棒,生命的旋律,越唱越高!
篇四:《梅与雪》
梅与雪
梅花,一个娇小、美丽的小生命。你那小巧玲珑,带有微微清香的身躯,使人感到心情十分舒畅,心中不禁唤起那难以追寻的欢快旋律。
在寒冷的冬季,温暖的小屋中,暖气和松软的被子都无法阻挡我们对窗外世界的渴望。只要我们看到窗外一株梅,就产生了一股股抑制不住的感叹,真想一下子冲出屋去,拥抱这冷香四溢的世界。可是,无情的雪一下子垄断了我们的希望。但是,你的香气仍然从窗缝中窜进来,给我们那颗失望的心,一丝安慰。
窗外,雪仍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比春天的梨花还美丽。在这寒冷的冬季,它仿佛是最美丽的,几乎已无人敢与它相比美了。这时,只有梅花挺身而出,清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似乎想用自己的毅力去征服白色的世界。
雪下得更大了,也许雪想考验一下梅花。可梅花并未认输,在风雪中傲然挺立。
不知雪是被梅花感动了,还是主动退出了,突然间,雪停了,只留下一个雪白的世界。真是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啊!
这时,在注视着梅花的人,都慢慢地走出了屋子,眼中充满了感慨,仿佛看见这一切,就懂得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同时,深吸一口气,感觉心情无比舒畅,如有一株圣洁的梅花在心中盛开。
梅花,你是多么美丽,多么坚强啊!你虽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菊花的高雅,也没有春雨的滋润,可你却是百花丛中最纯洁,最美丽的。
篇五:《梅与雪常在》
梅花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祖国各地历来有规模不等、各有千秋的梅花会、梅展,供人观赏。宋代大诗人陆游一次到四川的成都花会赏梅便吟出了“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诗句。南宋诗人张道洽《岭梅》诗中写道:“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岭梅如林,香艳夺人,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使人目不暇接。
案头放上几枝梅花,别有一番情趣。宋代曾几在《雪后梅盛开折置灯下》诗中写道:“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蜡红梅未上春,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碧清新。”
梅的坚毅高洁历来被诗人所赞美,众多的咏梅诗脍炙人口。明朝田汝成诗曰:“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枝独先天下春。”宋人林逋:“众芳摇落多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寥寥几句道出了梅的风韵。唐朝诗人来鹄《梅花》诗:“一花香千里,更值满枝开。”齐已的《早梅》诗:“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宋代陈亮的《梅花》诗:“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里藏。”形象地刻画了梅花凌寒独开的坚贞品质。
在无数的咏梅诗中,更多的是借梅抒怀。唐朝李商隐少年早慧,科第早登,然而后来受到一系列打击流落异乡。当他看到寒梅先春而开,望春而凋,遗憾之余便怨恨起来:“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这不正是诗人不幸身世的写照吗?王冕在《白梅》式中写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表达了诗人轻视功名利禄,不与世俗合流的高尚情操和美好追求,苏东坡的咏梅诗:“寒心未肯随心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借此抒发了傲视权贵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明朝徐渭多次乡试,屡屡不中,在痛苦绝望中,借梅抒发哀怨:“雪压烟迷月又蹉,前村昏暗月增坡,梅花也自难主张,数尽寒梅耐尔何。”读来令人心醉。
梅与雪常在诗人笔下结上不解之缘,唐朝诗人张谓《早梅》诗:“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不仅写出了梅花的早发,而且写出梅花晶莹洁白如雪。[南朝·梁]王筠诗曰:“翻光同雪舞,落素混水池。”写大雪纷飞,而梅花与之同舞。北周庚信的《梅花》诗:“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王安石的《诗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更是令人拍案称绝。
一代伟人毛泽东写了脍炙人口的咏梅诗:“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更是气势磅礴,大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抒发了革命豪情,表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
篇六:《荦雪如梅》
荦雪如梅
洁白无瑕一如雪,
珍翠玉珠一品竹。
萧萧风吹一片叶,
欲赏孤月一良宵。
唐山市第七十六中学八年级 后洁
篇七:《高考全国卷作文训练5》
训练五 议论文选例和用例的艺术
[目标略语] 例证是议论文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论证方法之一。例证就是事实论证,就是摆出事实,对事实加以分析、推理、归纳,通过分析、推理、归纳,从正面或者反面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事实胜于雄辩,摆出有力的事实自然可以有力地支撑自己的论点,或者有力地批驳别人的观点,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所以,例证在议论文写作中非常重要。
例:高考失误文《与你为邻》:然而项羽,也是一代骄子,却落个悲惨的下场,不就是因为他不听项梁(注:应为范增)的劝告吗?
评点:这种常识性的失误,会极大地损害议论文论证的严谨性与观点的说服力。
3.典型——论据要典型
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论据不典型,就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没有说服力。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典型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而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避熟就生,避旧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会增加,就有利于阐述道理,会令人耳目一新。常用的选例角度有不同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质(正面、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等等。
例:作文《想起了关羽》中的例证部分:
其实,古往今来,骄者必败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吴王夫差骄傲轻敌,使越王勾践得以东山再起;楚霸王目中无人,使天下得而复失;明末起义军攻入北京后,由于不少人居功自傲,贪图安逸,使八旗军得以闯入中原。这桩桩事实,件件教训,我们都要引以为戒。
评点:由古到今,选取事例。有个例,有普遍,角度多变,很好地证明了文章的观点。
技法指要:
例证法是写作议论文最常用的论证方法,运用这种论证方法,关键是要掌握用例艺术,把握选例、引例、叙例、议例四个环节。
一、选例:要选得“对” 1.充分——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论据是论证论点的根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这就对论据提出了最起码的要求: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必须与论点有本质的必然联系,必须切实有效地支撑论点,能够充分证明论点。
例:从下列四则材料中选出适合论点“通向理想的道路是充满艰辛的”的论据。 A.钱学森为航天事业,奉献终生。B.彭老总冒着危险,为民请命。
C.司马迁忍受宫刑,艰苦创作。 D.曹雪芹家道衰落,举家食粥,坚持写作《红楼梦》。 评点:上述四则材料蕴涵的主旨是有较大差别的。“艰辛”即“艰苦”之意,A项钱学森的事例主旨侧重于“奉献”,虽然在一生的奉献中免不了“艰辛”,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所在,与论点只是藕断丝连的关系。B项彭老总是“冒着危险”,并不等同于“艰辛”,与论点基本没有联系。司马迁、曹雪芹的遭遇与经历才真正体现了他们为实现理想所遭受的“艰苦”。C、D两项材料与论点高度统一。
4.新颖——论据要新颖
新颖的论据往往能吸引人。论据的新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所引用的材料是新的,有时代特色,有新鲜感。二是旧材料的新作法。力求用旧材料写出新意,让人感到不同凡响。
例:《管华异趣》中有个故事,说有个人叫管宁,见地上有片金,仍“挥锄与瓦石不异”;见“有乘轩冕过门者”,仍“读如故”。而他的朋友华歆则不同,见了金子要捡起来瞧瞧,见了热闹要走出去看看。因此管宁便不得不“割席分坐”,并曰:“子非吾友也。”
评点:对于这个故事一般的解读是赞扬管宁志节高尚,不与无德之人(华歆)为伍。
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想想,管宁处理问题的方式大概是不妥的,如果当初管宁能够批评帮助华歆,做一个诤友,而不是简单的绝交,华歆也可能成为一个比较高尚的人,而不致堕落为权势者的鹰犬。角度一变,同一事物就会得出新见解来。
2.可靠——论据要真实
如果所选论据不真实,不但不能使论点得到证明,反而会动摇论点。一般说来,道听途说的没有充分调查的事例、主观臆造的“想当然”的事例、由不合理推测得来的事例,都不能用作事实的论据。特别是涉及人名、国籍、年代、出处等等,都要力求准确,不能有硬伤。
1
二、用例:要用得“好” 1.精练——叙例要精练
论据运用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能说明问题。写议论文占用材料要多多益善,而选用材料要沙里淘金,精益求精。
例:一同学写作《付出就有收获》作文中有这样的叙例片段:
没有人是不付出劳动就获取成功的。多年前一个又一个夜晚,那个叫童第周的少年在厕所的灯光下读书。别人都进入了梦乡,他却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他从前的物理成绩一塌糊涂,可他却证明了只要付出努力就可以成功。
3.变通——多角度叙例
对同一论据要从不同角度审视,依据论点选论据,自圆其说即可。
对于同一角度的多个例子,我们可以用“且不说……,也不说……,就说……”的格式来进行排列,以避免给人以堆砌事例、以例代证的印象。
在论述时,如果很多事例都在一个平面、一个角度上,难以全面阐述中心论点。这时,要注意事例的多层次性、多角度性选用和分析。
例1:论述“珍惜时间,才能有所作为”的中心论点时,可以这样论述:
我们且不说挤时间于马上、枕上、厕上写文章而成为文学大家的欧阳修,也不说怀揣面包而半夜起床雕刻的米开朗基罗,就说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挤出来写稿而成为文学家的鲁迅……
评点:这属于同一角度的多个例子,我们可以用“且不说……,也不说……,就说……”的格式来进行排列,这样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不会给人堆砌事例之感。
例2:论述“学会拒绝”这一中心论点时,可以这样例证:
拒绝在热闹的白天与群芳争艳,才有了夜间的昙花那一缕沁人心脾的清雅幽香; 拒绝温暖舒适的环境,才有了雪莲纯洁的身躯和神奇的功效;拒绝肥沃的泥土,才有了岩石中的苍松那份坚强;(自然用例)人类社会中,有拒绝做官的陶渊明,拒绝在官场阿谀奉承的李白,拒绝朋友馈赠的王安石;(正面用例)有不能拒绝美色利诱的唐玄宗,不能拒绝金钱诱惑的毒贩子(反面用例)
2.得当——叙例有详略
议论文重在议论分析,论据是为议论分析提供依据的,一篇以例证法为主的议论文,一般要用到三至五则事例作论据,所以,在选用事例时,事例的叙述不能喧宾夺主。凡是众所周知的普遍事例,必须进行概括性的三言两语式的叙述,讲究简明精要;凡叙述典型,新鲜事例可作适当删减,重要之处可作较详细的介绍,以突出证明与论点的关系。
例:在以“位臵”为话题的作文中,一同学以“如梅在雪”为题写了下面的文段:
曾在报上读到一个颇有文采的女性,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看上去颇为幸福的家庭。然而日子久了,曾写出畅销小说和散文的笔在空虚循环的日子里滞涩,她惊恐地发现丰满的精神家园正走向荒芜。于是国企的工作不要了,与她相敬如宾、时间耗尽了激情的丈夫也离开了她,她义无反顾地走了,寻找新的位臵,一心要激活生命里潜在的价值。客居异乡的日子是凄苦的,在我怅然地放下报纸的时候也许她依然在漂泊不定。也许她原来的位臵正躲在暗处笑她。而我,纵然没有她决然相弃的勇气,也要为她做出的选择击节赞赏。只有在恰当的位臵,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找寻适合自己的位臵,就像于茫茫人海中寻觅知音,纵然路途险远,脚步也不该有半点迟疑。
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我们看到徐本禹泪流满面,看到袁隆平永远质朴的气质,不禁想,他们究竟什么地方打动了我们?保送研究生徐本禹埋头在乡村小学,或许有人疑惑他的价值是否真的符合其位,他用全国人民对农村教育的空前关注做出回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登上世界农业科技之巅,依旧躬耕陇野的身影给我们的启示何止万千。
选择属于你的位臵,在快乐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
评点:素材的筛选详略得当,说到颇有文采的女性时极尽详写之能事,点到徐本禹、袁隆平时则一笔带过。最后点题,简洁而用语精美:“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
2
4.分析——会分析事例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明确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例 有学生在写作《莫让感情蒙蔽了眼睛》一文时,这样写道:
“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诸葛亮英明一世,却在街亭这一关键战役中重用本无真才实学的马谡,致使其六出祁山而寸功未建,成为千百年来任人唯亲者之鉴。
一代明君唐明皇即位之初,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才有了开元盛世。后来却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不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结果落得个“马嵬坡前草青青”的凄惨结局。
北宋神宗原本竭力支持当朝宰相王安石的变法之举,却经不住其祖母光献太皇太后的眼泪软化,终于动摇了,灰心了,放弃了。一部利于国利于民的《青苗法》被付之一炬,十一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的社会理想化为泡影。
历史以残酷的事实一次一次地告诫我们:人情的亲疏远近足以令人麻痹,令人迷惘,甚至令人昏聩。然而,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对人类的情感臵之不理,做一个冷血动物呢?那也不必,鲁迅先生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只是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分而析之,辨而认之。
评点:例段的前部分,列举三例事实;后部分,是对所摆事实的共性特征和思想内涵加以归纳概括,用以证明观点(中心论点)。并引用鲁迅名言,从理论上进一步加以论证。
例证段写得很有水平,值得一读和借鉴。{如梅在雪}.
温馨提示:举例六忌
一忌知识错误。指举例时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籍贯等细节方面的错误。此类错误一旦出现,必然使人对论据的真实度产生怀疑,从而必然影响对作文分数的评判。
二忌陈旧僵化。“陈旧”指事例本身。“僵化”指运用事例的角度。在材料的运用上我们要力求避熟避俗,或者把一个既熟又俗的例子挖掘出新鲜的意味来,也可使材料“脱胎换骨”。
三忌烦琐冗长。事例的安排应是关键例子详写,其他例子可用排比方式罗列。这样既能显示论据的充分,又能使议论文字的比例增加,有利于深入分析,突出文章主旨。
四忌不够典型。观点要立住脚,如果没有典型事例作支柱很难使人信服。
五忌时空倒臵。议论文在材料运用上,要考虑材料的时间和空间因素,恰当地排列材料。一般是“由古到今”或“由中到外”,同一时代的事例按事情发生的先后排列。
六忌逆情悖理。有些论据不符合国情或民族习惯,与读者易产生心灵上的抵触。这种论据的运用往往有负面影响,其错误导向还会造成读者的思想混乱。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几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几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恼是浩瀚的大海,那么坚持就是带你走向成功与自由的轮船;如果说生命是被禁锢着的大门,那么坚持就是释放生机的钥匙。只有坚持,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只有不甘落后,才能通往成功的彼岸。
采用假设和条件分析,兼之以排比和比喻,使得对分论点的阐述深刻而形象。
不甘落后,就要敢于吃苦。有人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新东方英语创始人俞敏洪三次落榜,最终考取北大。从英语系里的差生到耀眼的单词王,有谁知道这巨大的转变是怎样做到的呢?这一切只源自他敢于吃苦。他不甘于落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将灿烂的微笑展现在我们面前。假如他不敢于吃苦,就不会从丑小鸭转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就不会从小草长成参天的大树,就不会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拥有灿烂的人生。他的经历不正证实了“吃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审题提示:
“坐在前排”,实际上就是对敢于争先的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的形象的阐释。
“前排”可以理解为“第一”“最先”“最好”。坐在前排,需要的是勇气,是胆识,是毅力;人生难得几回搏,人生就是要有这种敢于“坐前排”精神。当然,有了敢于“坐在前排”的精神和行动,并不一定能得到第一,但绝对要比那些不敢“争前排”的人强,因为“天道酬勤”;而那些只知道胆怯退缩的人,必将一事无成。
本材料的关键词是“爱坐前排”(对“前排”的理解不要狭隘)、“成功”,所以抓住这两个词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就会有如下立意:①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②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③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④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等。
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吗?那么,你若想成功,就必须不甘落后。
采用灵活变化的假设分析和比喻、引证分析,论证“敢于吃苦”,既深刻又不显雷同。
不甘落后,就要奋力拼搏。冰坛夫妻申雪和赵宏博奋力拼搏18年,用一枚沉甸甸的花样滑冰双人金牌在温哥华完成了他们冰坛生涯的绝唱。他们的成绩不也是因为他们的不甘落后吗?那么著名演员冯绍峰和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又何尝不是呢?他们虽然是;富二代”,却通过自己的拼搏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巅峰。这些成就只是因为他们拼搏,所以眼前才会是鸥翔鱼跃的天水一色;只是因为他们拼搏,所以前方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只是因为他们拼搏,所以脚下才会是积翠如云的空濛山色。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如梅在雪 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