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广东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广东2017异地高考政策

高中作文 zuowen 7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异地高考政策需知(2014年30个省区市解决随迁子女异地高考)》

一搜就有 一学就会

异地高考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

2012年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截至2012年11月30日,北京最新出台的政策显示,外地户籍考生暂不能在当地报名参加。

广东规定2016年起租房者子女可异地高考。

背景

现实意义

在2010年12月启动的国家教改试点中,解决异地高考列入了试点,进行试点的地区是山东、湖南、重庆三个地区。

各地异地高考方案接受专项督查

异地高考的突出矛盾,集中在流入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换言之,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无法绕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这些大城市正是异地学生聚焦的场所,异地人口聚集的城市。

在北京,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8-2009学年度,30073名非北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中,最多只有24685名学生在北京继续读初中;12599名非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中,最多只有5484名在北京继续读普通高中。大量孩子在北京读完一部分课程后,不得不忍痛离开北京、离开家人,回原籍读书。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非本地学生在北京难以升学,尤其是难以参加高考。

而在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已有4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他们很快就面临中考问题,如果中高考问题不解决,这些孩子将有很大部分回原籍所在地求学,产生新的留守儿童问题。[1]

从2008年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高考问题,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再到《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异地高考”这个议论了两年多的问题,在2011年两会上颇有“拨

一搜就有 一学就会

云见日”的迹象。同时,这个极具统筹性质的改革之举也让教育改革有了新的契机。

舆论焦点

教育公平

有网友认为,户籍制度是导致教育不公的根本原因,异地高考能够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有效促进教育公平。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结果显示,有48%的网友认可这一观点,支持实现异地高考。

但是,也有舆论认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和招生制度的不合理才

异地高考

是教育不公的根源,异地高考无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反而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譬如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催生新的限制标准,当地人的教育权益被削弱等。 政策落实

关于异地高考政策落实的问题,尽管绝大多数网友力挺异地高考政策,但是对其落地前景却持悲观态度。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结果显示,认为异地高考政策能够很快落实的网友寥寥无几,另有23%

的网友认为异地高考实现难度很大,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事情,绝非教育部门能单独解决的问题,所以不会有大的突破。[3]

随迁子女须满足三条件被指条件苛刻。随迁子女高考须满足3条件

家长:有稳定工作、稳定住所、稳定收入,缴纳各种保险,系常住人口 学生:要在迁入所在地就读

一搜就有 一学就会

城市:发展需这个行业群体

分步走方案

2013年12月30日,北京市随迁子女在京升学考试工作方案正式出台。根据方案,2013年符合相关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参加中等职业学校考试录取;2014年符合相关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参加高等职业学校考试录取。[4]

北京教育承载力已经接近饱和,加之以往投入是按照户籍学生配置,如果把握不好尺度,幼儿园严重不足、小学入学高峰等问题难免加重,初高中阶段连带效应也将出现。无论异地高考还是基础教育,都事关公众权益和教育公平;再者,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搞不好,即使开放了异地高考,随迁子女的教育福利也将受到牵累。因此,对于北上广等地区来说,异地高考不可能一蹴而就全部开放,分步走是现实的理性选择。不过,这个分步走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期限。

政策限制

2011年3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透露,教育部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这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的外来工子女不用独自返回户籍地读高中。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担忧:异地高考是否会大大增加本地考生的竞争压力?异地教育一旦放开,如何避免“高考移民”泛滥?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表示,广东是全国外来工最多的省份,也是外来

一搜就有 一学就会

异地高考

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规模最大的省,其数量达到313万人,占全国1/3,超过了北京、上海、天津3市义务教育学生数之和。

“异地高考,肯定是个好事情。”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汕头市金山中学校长李丽丽均表示。

贺优琳表示,他到北京参加两会之前,收到一封1.5万人签名的联名信,反映在北京上学却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的事情。这种情况在广东同样存在 很多外来工子女在广州上学,却只能回到户籍地参加高考。

“在以前全国一张卷的时期还好。各省命题,回去考等于回去重新学,难度很大。而且小孩独自回去,安全、开支都是问题。”贺优琳表示,教育部如果真在着手研究,确实令人鼓舞。

“如果真的实行异地高考,设计操作很复杂,这是对招生资源的重新分配。”贺优琳说,这包括高校的招生指标都要重新洗牌和分配,必须根据每个地方考试的人数进行再分配才合理,否则对广东户籍人口又是冲击和不公。

贺优琳说,国家高考政策对欠发达地区实行保护政策,而发达地区比如北京的高校多、资源也多,假如放开异地高考,哪个地方好考,人就涌向哪里,必然会造成混乱。“像广东,考生高考难度已经很大,假如资源不重新分配,只要在当地务工的子女都可以高考,那考生的压力更大。”

这也是李丽丽所担忧的问题。她指出,关键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前几年被严查的“高考移民”现象,就是钻了招生政策的空子。“实行异地高考,确实会促进公平,但必须强调可操作性,包括法律层面上有很多问题要做。”

一搜就有 一学就会

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的异地高考政策出台。截至2013年1月1日,全国共有27个省市已公布随迁子女就地中高考的方案。这其中,浙江、江苏等地的政策收获颇多赞誉,多数省份也被指称“有诚意”,而争议一致指向最后“堡垒”—北京、上海、广州。这三者中又以北京推延出台异地高考方案的表态招致最为激烈的讨论。但是北京异地高考方案未提本科开放时间。

异地高考在京沪由于牵涉教育利益,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裂缝非但没有弥合,反而越发深刻,这让不少教育学者非常心忧。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异地高考不是一场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对决,他们各自都有利益诉求,都要追求教育公平,这无所谓对错,而教育公平要通过制度改革来推进。[5]

2

官方回应

编辑

2011年

3月10日,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异地高考”,在所在地参加高考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称,城市应当为稳定就业者子女就学负责。

异地高考

篇二:《广州高考 粤异地高考政策出台 广东户籍考生录取比列不变》

粤异地高考政策出台 广东户籍考生录取比列不变 2016年起,广东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在粤参加高考“门槛”包括了持居住证3年以上、缴纳社保3年以上、在粤读3年高中等6大条件!昨日,备受关注的广东省异地高考方案出炉。广东分3步花4年分层次解决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高考的问题,并同步要求各地市于2013年3月底出台异地中考政策,并于当年开始实施。

截至昨日下午6时,北京、上海、广东、黑龙江、安徽、新疆、重庆、河北、湖南、吉林、辽宁、浙江、山东、福建、江西15个省、市、自治区公布异地高考方案。仍有17个省、市、自治区没有发布方案。

第一步积分入户高技人才子女零门槛

昨日,广东省考试院向媒体发布消息,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广东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广东省从2013年开始分步实施外来工随迁子女就地升学考试。

喝上“头啖汤”的是积分入户的异地务工人员、高技能人才的随迁子女。通知称,第一步为2013年起,通过积分入户广东省的异地务工人员、高技能人才,其随迁子女不受入户年限、就学年限等限制,可在广东省报名参加高考,并可与广东省入户地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值得注意的是积分入户异地务工人员、高技能人才的随迁子女是“零门槛”,不受入户年限、就学年限等限制。昨日,广东省社保厅称,截至今年9月底,广东省积分入户的异地务工人员已达36 .4万人。2012年广东还将88 .3万高技能人才全部纳入入户城镇对象。这一部分人当中有多少随迁子女会参加2013年的高考呢?本月10日,2013年高考报名已经结束,昨日广东省考试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黄友文表示,这一部分人的随迁子女已经报名在粤参加2013年高考了。

第二步2014年起中职毕业可异地考高职

第二步放开的是考高职。此前,读中职的外地学生要考高职,必须回户籍地参加高考报考高职。

通知要求,2014年起,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广东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广东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在广东省参加社会

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具有广东省中职学校3年完整学籍的,可在广东省报名参加高等职业学院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招生考试,并可与广东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第三步满足条件2015年即可报名高考

大幅度的放开是在2016年后。通知要求,2016年起,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广东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广东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在广东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可在广东省报名参加高考,并可与广东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值得注意的是,这当中包含了6个“门槛”需要同时满足。不过为何要从2016年开始呢?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黄友文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2016年后开放因为这是广东本省生源的一个拐点。从2016年开始,广东本地高考生源会下降。 也有网友提问,到底是2016年可报名还是2016年可异地高考。黄友文解释,这一步指的是2015年报名,在2016年参加高考的学生。

有不少网友提出疑问,在广东租房是否算合法住所?昨日,广东省教育厅解释,合法稳定住所包含租赁。

其他人2014年后可借考广东

对不符合在广东省参加高考升学考试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须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通知》指出,自2014年起,经户籍所在地省级招生办同意,可在广东省借考,但须回到户籍所在省(市区)参加录取。

昨日,有网友提出借考涉及到不同的考卷,具体如何操作呢?黄友文表示,借考的学生只要在广东省有学籍就行,但关键是要其他省市区招办同意学生在广东借考,广东省只提供考试服务,而录取等政策需要根据其他省市区的规定执行。

昨日,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称,实际上,近年来省教育考试院为未能在广东省参加高考的学生服务,每年都协调相关省份招办为未能报名的考生回原籍报上名,参加考试,今年仍将为考生提供这项服务。

“借考是在考试上方便了学生,不用学生跑来跑去,但是广东的考试与内地的考试有着差异,分数如何折算,录取的标准怎么样,这些都没有具体的细则。”广州市海珠区

海珠中学校长郭开枝表示,目前看来,借考后胜算有多少难以评估,相信很多学生都不会贸然选择借考。

此外,通知还要求对在当地有3年完整初中学籍的随迁子女参加中考升学考试的具体办法,于2013年3月底报省教育厅备案,并于2013年开始实施。

门槛细细看

2016异地高考6条件

1 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广东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

2 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广东省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3 连续3年以上持有广东省居住证。

4 按国家规定在广东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

5 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中考。

6 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

广东户籍考生录取比列不变

昨日,南都记者采访了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就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南都:广东异地高考方案设置准入条件出于什么考虑?

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广东省是全国进城务工人员第一大省,在解决随迁子女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等问题上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和压力。

一是随迁子女众多,教育资源承载能力不足。如不设准入条件,每年将有超过20万的随迁子女进入高中阶段就读。而且,由于随迁子女80%以上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按现有学生测算,仅珠三角地区将至少增加200多所初中和高中,新增各类学校所需的土地、师资、投入等,是广东省难以承受的。而随着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广东省本地高考生源也以每年平均增加4万多人的速度持续增长,今年已达69 .2万人,2014年和2015年,广东省高考报考人数将处于高峰期。在粤接受教育的随迁子女和本省在校生人数都在持续增长,对广东省高考和教育资源形成双重压力。

二是现有优质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在粤招生计划难以满足广东省高考生源激增的需要。

三是人口过快膨胀会对广东未来发展带来冲击。目前,广东省常住人口1 .2亿,其中非户籍人口3097万;常住人口和非户籍人口均是全国第一。如果不根据实际,无条件地过快允许外省籍随迁子女在粤参加高考,将会吸引大量人口滞留或居住在广东,会给广东未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冲击等等。

南都:允许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对广东省户籍考生高考录取比例是否有影响?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升学考试具体实施后,广东省将依据随迁子女参加升学考试人数规模,合理调配教育资源,争取国家适当增加招生计划,既积极稳妥地推进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又保障广东省户籍考生高考录取比例不受影响。

预测

外地生高峰或两三年后出现

各地市盘算将增加过万高中学位

按照方案,从2013年念高一的孩子,才有可能搭上真正的异地高考班车。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广东的外地户籍中学生大规模增加要在两三年后才可能出现。不过学位的增加仍是一大压力。一些地市估算,放开后,最起码增加上万个学位。

积分入户参加高考学生少

通过积分入户参加高考的并不多。以中山市为例,中山民办学校广东博文学校副校长徐莲凤介绍,每年他们都会招收100多名广东省外户籍的学生上高中,其中1/3的学生会把户口转到广东。剩下2/3的学生会在高考前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今年参加高考的孩子有三四个是积分入户到中山参加高考。”

按照广东异地高考方案,也就是从2013年上高一的学生,到2016年高考时才能享受异地高考的政策。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根据现在的异地高考政策,外地户口的学生可能要在两三年时间后才大规模增加。

当然读满三年也是不低的门槛。江门博雅学校的负责人谭昌顺表示,由于外来工父母流动性强,一般学生都是在学校读一两个学期就转学离开。目前该校能够连续读满三年

的学生不足一成。而开放高考政策以后,他预计学生的流动性应该会降低,并会增加学生,但也要一两年后才见到影响。

实际情况会低于理论估计

异地高考放开后学位缺口到底会有多大?以中山市为例,中山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山市在读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山户籍学生和外市户籍学生比例约为

4.5:5.2,如果没有户籍限制,只是学籍和稳定工作、固定住所,理论上会增加一倍的高考学生。“但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多,因为现在外地户籍学生最多是小学中年级最多,越往上越少。即使政策放开,很多学生也会因为父母工作等关系在义务教育阶段就离开中山。”

也有人认为外地生将大大增加。惠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惠州现有高中阶段学位6万多个,其中普通高中学位3万多个,实行异地高考,部分非户籍学生将会选择在惠州上高中,增加惠州学位压力。此外,一名不愿意具名的教育界人士表示,根据测算,惠州要增加近2万个高中学位。

再以深圳为例,有媒体披露,深圳规划到2015年,使深圳公办普通高中的录取率增至60%。即使以最保守的50%来计算,要满足一半初中毕业生进入公办普高,大约要提供4.3万个公办普高高一学位。而今年深圳提供的公办普高高一学位是29130个。也就是说,两年内要增加约1.4万个公办普高高一学位。

[北京]门槛相当高 后年考高职

北京市30日公布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方案。北京市教委称,将在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出台与之相挂钩的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办法,此前将实行“过渡措施”。

记者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北京市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办法将与进城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制度相挂钩,并争取在2013年出台。在办法出台之前和新办法公布后三年内,北京市将实行四项过渡措施:

从2013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均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等职业学校考试录取。毕业后,可按照有关规定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

从2014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均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

篇三:《2014广东高考加分调整 奥赛取消加分 试行异地高考》

广东省高考加分调整 2014年起奥赛优秀生等取消加分 近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工作方案(2012~2014年)》(简称《方案》),明确2014年前,广东将试行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在输入地就读学校参加中考、高考,探索省内高职高专院校接受外省户籍考生的入学申请。

■确保外地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广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方案》提出,逐步将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全面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确保与户籍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和管理,切实解决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幼儿园的实际困难;试行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在输入地就读学校参加中考、高考;探索省内高职高专院校接受外省户籍考生的入学申请;鼓励外省籍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在广东就业和入户。

同时,逐步实现异地务工人员无差别享受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确保异地务工人员按规定参加本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保政策的同城待遇。在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同时,切实将进城务工人员住房问题纳入当地住房建设规划,明确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可申请城市公共租赁房。

■3年内全省医保关系能转移

对职工医保转移问题,《方案》提出了明确目标。3年内,实现医保关系顺畅转移,统一全省职工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参保职工在省内不同统筹地区的参保年限累计计算,实现医保权益随参保人流动就业转移。按照―享受参保地待遇、委托就医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合作范围。

《方案》提出,尊重异地务工人员的民主权利,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框架下,适当增加异地务工人员在全省各级党代会、人大、政协代表中的人数。

■建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

《方案》中提出,广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在3年内基本完成。2014年,全面总结试点经验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基本建成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间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国内位居前列。

《方案》明确要放宽中小城镇人口准入条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加快推进与户籍制度相关的配套改革,尽快消除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方面不合理的政策限制。

■能否异地录取是关键

记者采访发现,其实学校大多不排斥异地考生,关键是异地高考方案如何进行。有校长就呼吁虽然《方案》中允许外地学生在就读地参加高考,但没有明确是否可以异地录取。―如果不可能进行异地录取的话,异地高考也没有太大价值。‖有校长直言。

―这样的政策十分现实,特别是对于民办学校来说。‖ 听到异地高考已经纳入议事日程,南海执信中学校长黄心滔显得很高兴。他告诉记者,随着城市的发展,外来人口越来越多,跟随他们的子女有广东的学籍,但是却没有广东户口,这些学生大部分都集中在民办学校。以该校为例,每个年级都有20多名省外户籍的学生,要是初三的孩子还可以通过择校继续在广东就读,但是高三的学生,除非在高中阶段把户口迁移,否则就只能回老家考试。―如果异地高考实现了,将较好地解决随迁子女的升学。‖黄心滔说。

越秀区一重点中学班主任陈老师指出,虽然《方案》指出可以进行异地高考,但并没有具体方案出台。―比如说,这些学生是可以读公办学校,还是说只能读民办学校?而且,是不是说可以在广东进行录取?‖

还有不少学校表示,―这个异地高考是否设有门槛?广州现有高中能否容纳那么多的异地考生?‖有校长就指出,广州现有的民办高中并不多,大部分还是以公办学校为主,―现在公办高中的学位基本上都是饱和的,如果一旦允许异地高考,这个学位怎么满足?‖

■文/黎秋玲 梁健敏

■供图/CFP

新闻延展

山东:率先允许异地高考

2月29日,《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提出山东省高考招生改革具体方案。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表示:―此举旨在探索和建立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多元化评价方式和多样化录取模式相结合,政府宏观指导、学校自主招生、社会有效监督的具有山东特色的普通高校招考制度。‖

《意见》规定,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山东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这是山东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一个亮点。在全国率先允许非户籍考生在山东参加高考,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原则和教育民生政策的普惠性。‖齐涛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人员研究制定非户籍考生参加高考的政策。山东作为沿海发达省份,在全国率先出台相关政策,一是充分体现了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二是在更大范围内体现了社会公平原则。

■文/王桂利 王原

上海:异地高考有限开放

上海在异地高考问题上也已经迈出了脚步。2012年,有10类非上海户籍考生可以在上海市参加全国高考,两年前只有8类人可以参加,6年前这个数字是6类。这10类非沪籍考生主要包括了持引进类人才居住证人才的子女,市外在沪工作人员的子女,在沪高校、科

研机构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的子女,支内支边知青的子女等。其中,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和上海市教委批准的其他特殊情况考生两类,是去年新增加的。

■据《中国青年报》

湖南:异地高考方案有望年内出台

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柯敏3月表示,湖南省异地高考方案有望年内出台。

2014高考英语单词联想记忆

adventure ;n.& vt.

:venture 冒险;投机 risk; danger; adventurous adj.喜欢冒险的;充满危险的

airplane ;n. aircraft 飞行器;飞机;

disappoint ;v. 指定;委派

argue ;vi. 争论;争吵

discuss;

brave ;adj. 勇敢的;

care about担心;关心care for 喜欢;

cast vt.& vi. 投掷;投射;抛 (cast,cast) 广播

compass ;n. 罗盘;指南针pass 通过;经过

deserted adj.

荒芜的;荒废的;为人所弃的; desert 沙漠; dessert甜点;drop sb a line给某人写信(通常指写短信)

e-pal; ;n. pale苍白的; e-friend;

error ;n. 错误;差错;false adj. 错误的;fault n.错误false; incorrect不正确的

feeling ;

n. 触觉;知觉;感觉;情绪;

;touch;

Fond; adj. 喜爱的;喜欢的; ( be) fond of喜欢;爱好

Fry; ;vt. & vi. 油煎;油炸

frying-pan; pot; try

Gun;;n. 炮;枪

{广东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Hammer;n. 锤子;槌; 火腿

;

Handsome; ;adj. 英俊的;美观的;beautiful; pretty; smart

honest; adj. 诚实的;正直的{广东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hunt vt.& vi.& n. 打猎;猎取;搜寻

hunt for 搜寻;追寻;寻找look/ search for

in order to 为了;

lie ;n./v.

;lied ); lay;lain 躺;

loyal ;adj. 忠诚的;忠心的;

;n.忠诚 ;loyalist; 忠臣;

; match;

;n. 火柴;比赛 ; 前进 mirror; ;n.

镜子; :error 错误; terror; 恐怖

movie; ;n. 电影;film;

move; I在里边演动感move电影 movie;{广东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parachute ; n. 降落伞; ArA对称graph; separate; character

rope; n. 绳;索 ;望远镜;

saw; ;n. 锯; see

scared; ;n.

scar; scarf 围巾; share; ;n./v. 分享;共有;分配;

共享;份额; 野兔

smart; ;adj. 聪明的;漂亮的;敏捷的; 市场

solution;

;n. 解答;解决办法;解决方案 solve; ;v. resolution n.决心; sorrow;

{广东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n. 悲哀;悲痛;row (划船)n.行;排 sad ;arrow 箭

speech; vt.& vi. 演说;讲话;语音

speak; pronunciation ;lecture

such as 例如;like; for example;

survive; ;vi.&vt 幸免于;幸存从……中生还;surprise;

surface ;vive-万岁(法语) wise ; adj. 英明的;明智的;聪明的;

classical;

class;formal;informal;

a great many 许许多多;极多(修饰可数名词)a number of;many a;penty of; bathroom ;n./v. 浴室;盥洗室;厕所 bathe;洗澡;

bring in;

broad;{广东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引进;引来; bring together 带来;聚集 ; ;adj. ―宽的路‖

closet; ;n. 壁橱;储藏室; ;

come about;发生; ;

commander; n. 司令官;指挥官

指挥;控制; man{广东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Communicate; vi. 交际;沟通;传达

n. 交流;通讯;通信

communication; compare vt.

比较 contrast 对比

削皮;剥去;prepare;

cookbook; n. notebook; exercise book; guidebook;指南;

end up with 以……告终

begin/start with 以……开始

equal adj. 相等的;胜任的; vt. 等于;比得上equality平等 ;equation 方程式;

篇四:《多省份将出台异地高考政策》

异地高考,堪比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高教资源的不均、户籍制度的牵绊、生源利益的难调,让这项关乎众多考生的政策,迟迟难以落地。如今,31个省(区市)年底前出台具体政策的倒计时已然开启。截至目前,黑龙江率先明确异地高考门槛,江西、云南、浙江等10余个省市均表态将于年底出台方案。

尽管表态频频,但在落实层面我们却看到了不同的生态:北上广的举步维艰,高分省的内外有别,中等省份的试点突破,边远地区的敢为人先不同生态折射的是政策环境、教育传统的截然不同,异地高考的全面铺开不能一盘棋、一刀切;不管是率先突破,还是原地徘徊,他们所经历的都是可贵的印记。而异地高考,也将坚定地走下去。

黑龙江,一个边远省份,这回吃了一次“螃蟹”:全国第一个明确异地高考报名条件的省份。10月29日,黑龙江公布了高考报名通知,规定“须具有我省高中学籍且高中阶段在我省连续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我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外省籍随迁子女可在当地报名就地高考(自2013年高考开始实施)。异地高考的黑龙江门槛破土而出。 不满50字的资格规定就已经把门槛说清、将各方利益诉求都兼顾了吗?万一本地考生的教育资源被外地考生侵占,又该如何解决?针对异地高考政策执行的“技术流”问题,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车行全给出了独家回应。

1、就地录取

万一指标紧张,教育部承诺将增加指标

记者:有人担心,如果就地录取会侵占本省考生的教育指标,双方利益如何平衡?

车行全:在就地录取之外,社会上还有“回原籍录取”的提法。但是,各省考卷不尽相同,评分标准存在差异,招生计划不能串用,“回原籍录取”很难实现。对黑龙江而言,异地高考只能是选择就地录取。

对于许多人“分蛋糕”的担忧,以目前的报名情况来看还不存在,有的地市整体只有十几例、二十几例异地高考者,比例不大。另外,在黑龙江要想取得高中学籍就必须有本地初中学籍,初中学籍的确认也非常严格,因此只要通过对学籍的严格审查,就能有效杜绝高考移民(微博)问题。

万一出现高考报名人数激增,影响到本省考生的利益,教育部承诺会增加计划数来确保利益的平衡。我们原则上是在确保不影响本省考生利益的前提下,尽量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开启方便之门。

2、条件放宽

对父母职业剔除“稳定”要求

记者:听说黑龙江版方案对父母条件的要求低于教育部,为什么放宽限制?

车行全:我们本来打算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规定“父母有稳定合法的职业”,但到中心城市、一线二线大城市工作的务工人员大多数都没有稳定的工作,但“合法”的工作肯定没问题,所以我们就只保留了“合法”的限定。

“合法工作”的定义并不复杂,父母有与工作单位的工作合同、纳税证明,甚至有单位的介绍信就可以。另外,我们对于“合法稳定住所”的规定也并不强求必须有自有住宅,租房合同也可以,再不然,出示有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证明在此居住也可以。

对于父母职业属性的宽限,可以说是黑龙江的亲民之举,更是首创之举。

3、保障公平

如何享受优惠政策仍在研究

记者:目前的异地高考细则并不完整,是否会在执行中出现歧视的问题?

车行全:我们既然允许报名了,就会保障异地高考生源享受同等待遇,所有的政策都会在事先出台,而不是事后再出台限制。

关于配套政策,我们仍在研讨之中,比如照顾政策,原先是我省具有户籍考生才能享受的,比如民族政策、应届生政策、体优生政策,务工人员子女是否享受这些政策,程度如何掌握等等。因为距离录取还有很长的时间,还不着急,但在年底之前会出台配套的法规性文件,补充进去。

“先行者”福建

高职单招首尝异地高考

完整配套方案尚在酝酿

在异地高考的大方向上,福建早有“准谱”。

今年5月28日,福建省教育部门正式发布消息:从2014年起,凡在福建高中有三年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都将可在福建就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允许参加本科、专科层次录取,并与福建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异地高考是关乎整个小、初、高三个阶段现行教育体制变革的一系列举措,而绝不仅仅是放开身份认可这一简单之事。”福建省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叶扬说,“目前,福建省异地升学考试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在酝酿中,省级这块政策年底前会出台,具体到各地可能要到明年,才会有完整配套方案出台。”

据了解,所谓完整配套方案,还将包括对全省各地中小学(微博)现有优质资源如何围绕异地高考的总政策进行有序、合理放开。目前,泉州已全部放开,福州、厦门还在部分放开中。“最终的方案,将肯定是一个既治标也治本、综合各方面情况的方案。”

应该说,福建对于异地高考的探索,在全国范围都算“先行”。

2011年,福建省高招政策开始“悄悄变化”首次允许省内户籍的考生可以在学籍地和户籍地中任选一地参加高考。当然,这项“跨地借考”也有相应条件。当年3月14日,福建省高招办作出《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考考生跨县(市、区)借考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一是考生具有借考地二年以上(含二年)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籍;二是考生父亲或母亲持有借考地的房产证或暂住证;三是考生父亲或母亲近两年在借考地有纳税或缴交社保的记录。{广东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而在这一年的高考大军中,有一支342人的特殊高考生群体享受到这一政策,可在就学地参加高考。“这还是叫借考,从2012年起,这些想跨地的考生还可直接就在异地报名申请、异地参加高考,也不用再回原籍报名申请了。”时任福建省高招办主任林其天说。

2012年,福建又“首吃螃蟹”。1月4日,福建教育部门出台《关于做好2012年高等职业教育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招生考试工作的通知》,首次将“在我省完成三年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具有我省中职学校学籍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中职毕业证书、法定监护人近三年在我省连续缴交社会保险、户籍不在我省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纳入招生范围。4月

底,福建省招委会又进一步放宽报名条件,对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凡在福建省中职学校有一年及以上学习经历的应、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高职单招”。

在官方的探索之外,民间版本的异地高考也在进行中。在福建外来务工人员最密集的晋江,一位叫温玉泽的重庆籍外来工,创建了一所从小学到高中学制的荆山学校。自2009年以来,荆山学校开始尝试“曲线致变”。按照老温的办法,就是把在这所学校里的外省籍学生学籍寄挂在外省学校。按照各省不同的教材情况,专门开设渝、川、徽、湘、鄂、贵、豫共7个外地高中班。教材各用各的,老师自然也是从各地请来的,还分文理。毕业会考可放在福建,但最终高考时,仍需各自回原籍参加。

这显然与目前福建省所规定的“凡在福建高中有三年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有所出入。而这一细节的冲突,也恰恰体现了实施异地高考,必然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难处。据悉,荆山学校为对接新政策,正在抓紧时间为186名外省籍高中生重新办理学籍变更。

与此同时,利益的矛盾与纠结,也在所难免。福建本身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份,高考又是自命考题。“放开异地高考政策后,不得不考虑的就是有可能出现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对本省初、高中本已并不宽松资源的冲击问题。所以现在压力最大的正是初、高中这一块。”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研究与宣传处副处长刘辉雄表示,目前省教育部门正在抓紧酝酿细则。

他建议,国家通过中央财政专项经费加大对福建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并适当增加优质高校在福建的招生计划,以抵冲外省随迁子女在福建省参加高考所挤占的本科招生计划指标。

“高分省”山东

录取分数过高对外吸引力小

四条分数划线阻碍省内借考

今年2月29日,在《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中,出现了打破地域和户籍限制的字眼:从2014年起,凡具有山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的合格毕业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当地考生享受同等录取政策。至于具体方案,据记者了解,山东省教育厅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制定完毕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向华副教授认为,山东考生多、资源少、录取分数高,即使开放高考户籍限制,对外省考生吸引力也不大。

而一位教育官员表示,教育部每年会把各省区市的高考报名人数作为参考之一,来审批各大高校在各省区市的招生名额。放开异地高考总体上不会影响到山东籍考生的利益。

虽然与福建同样在2014年启动异地高考,但山东省内“异地高考”却始终在原地徘徊。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关于做好山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明年,高考考生仍然必须在户籍所在地报名。 其原因之一是山东省内除了本科一批全省统一划线外,本科二批在省内执行4条分数线:除了有省属线、市属线,济南、青岛还单独划线。

以山东省2012年普通高校本科二批一志愿分数线为例,文理两科的省属线分别比济南、青岛高出整整20分,市属线近两年和济南、青岛的分数线基本持平。一位烟台考生的家长表示,省内还要执行不同的分数线,对执行省属线地市的考生不公平。

有专家表示,出台允许非山东籍考生在山东参加高考的政策,阻力不大,比较容易推行。而山东省内的人口流动却不容小觑,真正难点在于如何破除省内各地市之间的壁垒,想办法在解决省内和省外考生公平的同时,也要想法实现省内各地市考生的公平。

“困难户”广东

省内异地借考曾遭高考移民

异地高考方案不会一步放开

全国外来工数量最多的广东,可谓异地高考;破冰”的困难区。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曾对媒体坦言,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广东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广东2017异地高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