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论辩技巧 寡人之于国孟子

高中作文 zuowen 3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论辩技巧

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

杨智灵

孟轲(前390—前305),人称“亚圣”,是孔子孙孔伋的学生,人们尊称他为圣人,不敢以“辩士”语之,实际上他善于言辩,善于论战,他能在复杂的论辩中,纵横捭阖,往往置对手于理屈辞穷之境,而自己则始终牢牢占据主导地位,从而立于不败之地。这一方面源于他的游说充满了严密的逻辑性;另一方更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浩然之气”,对于“仁政”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寡人之于国也》记载的就是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耐人寻味的对话。下面我们就从中来品味一下孟子的论辩艺术。

一避实就虚,以抒己见。

文章的开头,对话是由梁惠王的疑惑而引起的。梁惠王自以为对国家的治理已十分“尽心”,他的“尽心”,具体表现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尽管邻国之政不及他如此“用心”,可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梁惠王是有野心的,他所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措施,是渴望能借此增加兵员,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以实施其问鼎于天下的政治目的。其统治理念的核心是“霸道”。这显然和孟子的思想不吻合,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王道”,“性善”是实;其余观点皆属细枝末节,是虚。论辩的核心是不能变的,因此,对方的话题不在二者范围之内,对孟子来说便是“虚”。如何将虚过渡到实,孟子自有其语言上的太极推手。孟子没有正面回答梁惠王的疑问,而是“请以战喻”,将话语权牢牢的把持在自己手中,巧妙机智掌握的话题的主导权,即回答了“民不加多”的疑问,更是从中引出了自己关于“王道”的观点。这种话题转换艺术使得孟子能够在论辩之中反守为攻,转败为胜。清人刘熙载曾称赞说:“孟子之文,百变而不离其宗,然此亦诸子所同。其度越诸子处,乃在析义至精,不惟用法至密也”可谓中肯之论。

二深谙对手,巧妙设喻。

孟子深谙其人,“王好战”的快人快语,一下就点中梁惠王的要害之处,揭露出他所谓的“移民移粟”的虚假性。“请以战喻”,孟子没有直接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而是以梁惠王熟悉的战事设喻。显然,孟子所设的“以五十步笑百步”故事之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是孟子有意设置的一个圈套,诱使梁惠王不自觉地钻进去,从而以子之矛攻之盾,而且还寄托了特殊的寓意。那就是梁惠王所谓的“尽心”与“邻国之政”的不“用心”,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形式上和数目上的不同而已。这也就暗示了“民不加多”的根本原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就是一种必然了。那么,如何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便牵着梁惠王的“牛鼻子”,顺着自己思维的轨迹,一路走得快步如风。

三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孟子为了申述宣扬自己的观点,常常采用设问的方式。在一问一答中,选择时机,直指要害,最后单刀直入,直至制服对方

孟子“请以战喻”,大大的吸引了梁惠王的注意力,可想见梁惠王此时全神贯注,意兴盎然地期待着孟子的下文的样子,而孟子提出问题却非常简单“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梁惠王轻松答出两者并无实质区别,“是亦走也”。此时的梁惠王自然沾沾自喜,以孟子大贤之才,提出的问题如此低级,自然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孟子乘着梁惠王高兴自满,警惕感降低之余,却掷地有声的提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又回到话题的开始,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王并没有本质不同,当头一棒,自然使其警醒,从而激发其寻找真正治国之道的欲望,也就为其接收孟子的仁政思想铺平了道路。孟子对梁惠王情绪的步步善诱,精确把握让人叹为观止,如果孟子不选择有利时机,也不因势利导,而是直言相劝,梁惠王不一定愉快地接受他的谏议。故而清人赵襄周在《孟子文评》中评析孟子:“凭他天下事,到极难处,千万人变色却步,无所措手,一经圣贤面前,直如俯地拾芥,毫不费力,又如拉朽摧枯,无一处不迎刃而解。”

四逻辑严密,层层深入。

说起“王道”,论及“仁政”,孟子更是逻辑严密,层层深入。

先说“王道之始”,那就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说及国政,自然要从个人的生活质量谈起。人的一生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两极,也就是“生”和“死”了。能使生的人无憾,活出生命的滋味;能使死的人也无憾,死得其所,这无疑是站在对人终极关怀的高度,充分显示了孟子思想内核的人文精神。

再说“王道之成”:“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衣帛食肉”,在兵连祸结的战国时期,那可是一个美丽的梦幻。孟子不遗余力地描绘着这种梦幻变为现实的可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其次,当“养民”在物质上有了比较充分的保障时,还得在精神上教化民众,而“教民”的途径,就是“谨庠序之教”,来达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样一个溢满人文关怀的境界。孟子层层铺叙,其理想世界被他渲染得有声有色,他为梁惠王展示了一幅极为美好的前景:“不王者,未之有也”。

当梁惠王全然浸沉在诱人垂涎的梦幻里,彻底地成了孟子思想的俘虏时,孟子并未忘记最后的顺刺一枪,那就是现实中令人发指的虐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针对统治者将这样现状的造成全然归罪于年成的推诿,孟子更是一针见血——“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如此反问,掷地有声,不容置疑。

孟子牢牢把握“王道”这一论述中心,按照其内在发展的逻辑顺序,采用了递进的结构方式:先由梁惠王的“民不加多”的疑问引出讨论,然后“请与战喻”含蓄否定梁惠王施政方针,最后阐明怎样行王道,提出了具体措施。这样,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后解决问题,后面的论证建立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边破边立,有条有理,逻辑性强。

五技巧娴熟,气势磅礴。

孟子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孟子在思想上,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在论说道理上,很讲究语言技巧。孟子散文技巧娴熟,感情充沛,具有所向披靡的磅礴气势,语言滚滚滔滔,若江河之不尽,辞锋犀利,若青霜之逼人。

从论证方法来看,孟子善取譬喻理,以理服人,“以战喻”,巧妙的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不失为政治家的高瞻远瞩。清人赵襄周在《孟子文评》中评析孟子:”凭他天下事,到极难处,千万人变色却步,无所措手,一经圣贤面前,直如俯地拾芥,毫不费力,又如拉朽摧枯,无一处不迎刃而解。”孟子还善于运用类比推理,“以五十步笑百步”来类比梁惠王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揭露“非我也,岁也”与“非我也,兵也”同一的无耻推诿,步步进逼,最后把论辩对手逼向穷途末路,无言以对,从而取胜。

从修辞技巧来看,语句排比而起,连贯成篇,“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例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大段排偶的运用,显得声色俱厉,锐不可挡,步步紧逼,犹如泰山压顶,一气呵成的从多角度的阐述了王道之成的条件,使人于目不暇接中,摄服于论者的气势,认同论者的思想。

总之,孟子抓住有利的时机,运用生动形象而又贴切的比喻因势利导,再用强烈鲜明的对比摆事实、讲道理,步步诱导,层层深入,最后说服梁惠王接受了自己的主张。因此可以说《寡人之于国也》实际上是一场孟子和梁惠王之间的辩论,而能在辩论中取胜,充分体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杨杨

【篇二】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论辩技巧

《寡人之于国也》

睢宁县中学

高一语文学科中心备课教案(二次)

日期 2014年4月 主备人 陈松桂 审核人

课题名称 《寡人之于国也》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共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3.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学法指导】 梳理、点拨。

【导学过程】(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程序,问题等) 三次备课(个案补充) 预习导学:(时间:10分钟)

1、 划分段落。

2、 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3、 细读课文。

课中合作探究:(时间:125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是劝说君王实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借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内容。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三、时代背景介绍:《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

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四、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各自朗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文意。

2、.找出文章的三个关键句子,理清结构。

3、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教师适当作朗读提示。

[教学步骤]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二、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提问: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如多。”

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来背诵,合书回答。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师作朗读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河东凶亦然”中“亦”要重读,起强调作用;最后“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因“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理解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所以,应采取学生广泛讨论、相互交

流的方法,教师稍作点拨分析)

(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选一名代表发言。各组同学可随时发表不同意见)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教师作朗读提示: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要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当梁惠王进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语气应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读语气。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

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三组排比句。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明确:1、对比“狗彘食人食”与“涂有饿莩

2、比喻“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与“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如果我们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态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说:“斯天下之民至焉。” 教师作朗读提示:第三部分的排比、对偶句式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读出来。且注意最后一段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并背诵。(教师带领学生以排偶句为重点,集体背诵。)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师按此结构逐一提问,学生逐一诵读)

2.善用比喻(学生可诵读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学生诵读排比句式)

学生齐读(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做练习三。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文言知识,做课后练习,进行阅读训练,对全文进行小结。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树之以桑(2)可以衣帛(3)然而不王者(4)王无罪岁(5)既来之,则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异于""(4)未之有也 答案:1、(5)和例句是使动用法,其他使命词活用为动词。

2、(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三、一词多义(结合完成下面练习,在横线处解释词语)

1. 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六国论》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o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u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u计算

2. 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鲁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

3. 发

百发百中成语发射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

4. 兵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穷兵黩武成语战争

草木皆兵成语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

此所谓战争胜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

四、小结

课文所讲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讲的“仁者无敌”,强调的都是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不是吗?九八年,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没有冲垮我们,及其强大的金融风暴没有压倒我们,关键是我们有一个能够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的党是战无不胜的党。

五、布置作业

1.预习《劝学》一课。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惠王对话孟子

疑问(移民移粟)设喻

民不加多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设圈套)

不可(走进圈套)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回答)

施仁政的措施(目的)斯天下之民至矣(民加多)

教学反思:

<p align=right>陈松桂</p>

【篇三】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论辩技巧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了解《孟子》及其重要思想,

熟读并翻译课文,识记重点文言知识。

过程与方法: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评价——总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孟子所推行的“仁政”的内容与意义

一、 新课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

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二、 文学常识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著有全面反映其思想的《孟子》一书。

三、 背景信息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各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社会混乱。魏国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致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孟子被“招贤”而来,本文是他们的一次谈话。

四、课文研习

(一)朗读课文

(二)学生小组探究预习中的疑难点并完成下列习题 寡人之于国也 对,介词 河内凶 河,古义:黄河 今义:河流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表示收成不好的词还有:俭,饥,荒)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中国 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国家名 妻子 古义:妻子和孩子 今义:丈夫的配偶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没有像 邻国之民不加少 更 请以战喻 请允许我 用 填然鼓之 敲起鼓名词活用为动词 兵刃既接 已经 弃甲曳兵而走 拖着 兵器 逃跑 直不百步耳 只是、不过 是亦走也 这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毋”,不要。

2、总结一词多义

请 1请求 请+V ①请你做某事 ②请允许我 请以战喻

2 拜见,谒见 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论辩技巧

3 邀请 乃置酒请之

加 1 加在""上面,放上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2 增加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3 副词。更,更加。 邻国之民不加少

4 连词,加上,加之。 术兵弱,大将死,众情离叛。加天旱岁荒,士民冻馁,江淮间相食殆尽。

3、问题探究

孟子在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时,为什么要以“王好战,请以战喻”?

可喻的事物很多,之所以用打仗为喻,是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让他领悟“五十步笑百步”的不对,比较容易。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整理记忆本课所学重点知识,预习课文剩下部分

【篇四】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论辩技巧

寡人之于国也 导学案附答案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寡人之于国也 编号016 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

第一课时 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

【学习目标】: 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

1.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文学常识。 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

2.积累1到4自然段,重点字、词、句式。 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

【学习方法】 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 诵读法 讨论法 探究法 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知识导学】 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

1.作者简介: 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4、孟子名句

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七篇”。 ③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斯 人 也 , 必 先 苦 其 心 志 , 劳 其 筋 骨 , 饿 其

2.《孟子》简介: 体 肤 空 乏 其 身 ,行 拂 乱 其 所 为 , 所 以 动 心 忍 性 , 增 益 其 所 不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能 。

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⑤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⑦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⑧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 背景资料: ⑩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预习检测】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A级):

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王好( )战 弃甲曳( )兵而走 衣( )帛 数罟( )不入洿( )池 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庠( )序 养生丧( )死无憾 鸡豚(

)狗彘( )之畜( ) 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然而不王( )者 涂有饿莩( )

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积累重要知识点(B级)

1

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3、于是梁惠王有了怎样的疑问?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

3.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古义和今义:

河内凶 古义 今义 4、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古义 今义

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 今义

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 今义 (二)诵读第2、3、4段。思考:

4.重要实虚词 1、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无如寡人之国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 )

王好战( )请以战喻( )

兵刃既接( )则何如( ) 2、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他为什么要“以战喻”?

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

5、词类活用

则移其民于河东( )填然鼓之( ) 3、“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孟子用于此,有什

6.特殊句式 么作用?

是亦走也( )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7.文句翻译(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学生质疑】

王好战,请以战喻。

【固学案】

以五十五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

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课上探究】一、分析课文,感悟孟子的论辩技巧及其思想。(C级)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一)诵读第1段。思考:1、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是怎样治理国家由 今 之 道 无 变 今 之 俗 虽 与 之 天 下 不 能一朝 居 也

的?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2、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②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2

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寡人之于国也 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国君对

第一课时 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

【学习目标】: 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一点,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不能不说是一

1. 积累5到6自然段重要知识点。 种进步

2. 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领会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4.政事以民为归宿

3. 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

【学习方法】 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那么,“地方百里而 诵读法 讨论法 探究法 可以王”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利,但是,在春秋战国时

【知识导学】 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孟子的仁政思想 5.用人以民意为准

1.民本思想 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又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这种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莫不与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以“王天下”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又说: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孟子·万章上》)是说尧把舜推荐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这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作了天子虽然在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说:“王如好孟子看来,归根到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称赞周初古公了天子透过孟子说法的唯心论雾障,可以看到,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是要亶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通过百姓认可的范文澜同志称这种思想为“敬天保民”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3. 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8.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还有,齐宣王问孟子: “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解民倒悬”这种思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3

【预习检测】积累重要知识点(B级)

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通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通

王无罪岁 通

3.重要实虚词 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 ) 斧斤以时入山林(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4、词类活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也( )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谨庠序之教( ) 然而不王者(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王无罪岁( )

5.特殊句式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王道之始也( )树之以桑( )

鸡豚狗彘之畜(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未之有也(

6.固定结构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7.文句翻译(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课上探究】 1、 在熟读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孟子是如何劝说梁惠王的。 2、 孟子“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 3、 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 【学生质疑】 ) 【固学案】 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救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争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4

1.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孟子这段话,心里就会猛然升腾起大片温暖,大片美好。

(1)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这是一个气节超然、卓然出众的孟子——呼唤高尚人格,是《孟子》不变的主

题;追求气节超然,是孟子永恒的追求;注重人格修养,是孟子真挚的宣言。“养心

(2)吴王困于姑苏之上,面求衰请命于勾践 莫善于寡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这样的语言烙在心灵深处,指导着我们的做

(3)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 人,影响着我们的做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了很多人的精

神坐标,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塑造,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

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想到孟子,常常想到这样四个字:浩然正气。他在文字中说到

【拓展阅读】孟子:我们的文化宝藏 了,他在生活中做到了。

带着一颗朝拜的心,我又一次走近经典聆听孟子。书香扑面的时候,心被虔诚 这是一个才学渊博、文采飞扬的孟子——《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塞得满满。沿着岁月的河道溯源,不觉间仿佛已走过千年。作为一代儒家宗师的孟娄》《万章》、《告子》""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的言辞子并没有走远,他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依然穿越时空给后人启迪,给后人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并耐人寻味。那些精彩的比喻,那些巧妙的构思,那些练达的震撼!在字里行间中寻访,在故事寓言里感叹,在会意共鸣中缅怀,在体味博大时语句,构成了孟子作品特别的气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五十步笑百步”,“权,礼赞——折服我的,是他的思想、他的学识、他的襟怀、他的文采。 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的作品乃中国文坛之瑰宝。

这是一个秉持忧患、心怀天下的孟子——生于乱世,勇于济世;游于列国,长 这是一个提倡社会和谐的孟子,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途跋涉;晓之以理,苦口婆心:他奔走在游说的路上,执著而坚定,焦灼而真诚。幼 ”;这是一个睿智理性的孟子,他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是一个倡导仁政,反对战争,主张以德服人,抨击暴力治国,纵然缕缕碰壁却依然不失以自信的孟子,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一个笑傲困难的孟子,他说:“故天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人皆可以为尧舜”,“ 生于忧患,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死于安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顺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行仁政而王天下”""20多年的游说生涯, 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被尊为“亚圣”,儒家文化亦被称为“孔孟之他辗转奔走,他不辞劳苦,留下了悠长的足迹,留下了经典的语句,也为我们塑造道”。孟子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了一个激情的孟子。那份知识分子的良知,给后人留下经久的感动。 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警醒后人反刍,引发后人思考。作为思想家 这是一个满怀智慧、为民呼号的孟子——民生的艰辛与百姓的困苦触动着他的的孟子,作为教育家的孟子,作为政治家的孟子,作为文学家的孟子,是一座解读心灵。他重视民心的向背,深谙人民与天下的载舟覆舟关系;他向往理想社会图景,不尽的文化宝藏。忽然想起有本书上这样说过:阅读孟子,让经典进入民间,让传规劝统治者安定人民,善待民生。听:“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统回归现实,让历史告诉未来。

殃必及身。”,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

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的话精髓而深情。锲

而不舍宣扬民本思想,持之以恒做百姓代言人,他那份深刻,他那份执著,他那份

大爱,让千年后的我们读到岁月的回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

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每当读到

5

【篇五】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论辩技巧

8、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主备人:席清秀 审核:高一语文组 时间:2013-3-19)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二、介绍孟子及其思想和《孟子》的特点(结合导学案中的相关知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后世以孔、孟并称。

行王道 制民产,省刑薄赋

仁政性善论 “人皆有不忍之心”

民本论 “民为贵君为轻”

孟子名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论辩技巧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1、学生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齐读,诵读指导。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四、课文分析

1、思考:“五十步笑百米”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二学时

一、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二、分析理解

1、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背诵第3-5节。

三、品味鉴赏

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艺术特点)

四、讨 论: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古为今用)

【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文言现象归纳】

(一)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4)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2)树之以桑

(3)七十者衣帛食肉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王无罪岁

2、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

4、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三)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2、宾语前置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论辩技巧

未之有也

3、判断句

①是亦走也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论辩技巧

③非我也,岁也

四、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学后反思】

【篇六】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论辩技巧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第课时)导学案讲义

寡人之于国也 第1课时

1

2

3

4

5

【篇七】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论辩技巧

寡人之于国也(高一必修)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①弃甲曳()兵

②涂()有饿piǎo()

③鸡豚()狗()之畜()

⑤无()失其时

⑥谨庠()序之数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⑧申之以孝tì()之义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

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论辩技巧 寡人之于国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