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留侯论教案 留侯世家教案

高中作文 zuowen 3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留侯论教案

《观沧海》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景、人、情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意象和意境的含义。

2、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情怀。

3、技能目标:学会通过意象的赏析来鉴赏古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1、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日常的情感积累,考察“意”与“境”是如何合理的融合在一起的。

2、通过对作者、写作风格、写作背景的了解来把握诗歌的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把握意象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2、讲读教学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学生背诵所学过的古诗,引出对诗歌赏析的三个层面: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同时通过骆宾王的《咏鹅》来讲解意象与意境的概念(出示《咏鹅》图片)。

个体整体

意象意境

情景交融的景和物整首诗的意象构成的境界和氛围

二、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把握诗的意境

1、播放录音(听朗读谈感受)

2、学生集体朗读,找出诗中意象以及象征意义。

高耸的山,辽阔的沧海,动荡的水波,耸立的山岛,丛生的树木,茂盛的花草,洪波海浪,秋风,日月。

作者对这些意象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思呢?这些意象的组合能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3.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心情愉快,自信乐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更加强烈,

4.风格

在继承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缘情”的文学主张。他们以质朴刚健、清新自然的语言、比兴的手法真实地再现现实,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精神形成了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后人称这种文风为“建安风骨”。

(出示板书)

自信乐观雄心勃勃

背景

打完胜仗

登高望海

雄浑阔大,气势不凡

意境

风格

慷慨悲凉

质朴刚健

充满生机气吞万里

意象

大海高山

草木日月

他的雄心勃勃正与大海的气吞万里的磅礴气势相契合,他的奋发乐观正与草木的生机勃勃相吻合,情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三、检验对意境、意象和主观感情的把握。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

答:舟、烟渚、客、旷野、低树、江、月。

2、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答:孤寂、悲凉等。

四.总结

通过观沧海的学习,我们知道要鉴赏古诗词的意境美,我们应该从意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或者诗眼的角度去分析,其中意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意境。

[教学反思]

上完《观沧海》这一课后,我觉得自己收获颇多,在反复的修改调整中,我就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总结出如下规律:

1、讲解知识要从形象到抽象

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意象”和“意境”这两个概念,同时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一开始我是从抽象到形象来讲授这一知识点的,结果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知道记笔记,后来在大家的建议下我改动原有方式,授课的效果就大大提高。

2、要把握好时间

在上完课后,我感觉这次课最不尽任意的地方就是有点头重脚轻,前松后紧,前半部分花的时间太多,结果到最后该解决的问题没完成,只能放到课后完成。

3、备课要充分

充分的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观沧海》这首古诗,从传统的观点看,认为都是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但是我在备课时,在翻阅背景材料时,感觉这种说法有点偏颇,不过我想可能学生不会提到,也没仔细考究,结果在上课时思维活跃的同学却想到了,此时我凭借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给了这位学生适当的合理的引导。

4、要激发学生积极性

说的激发学生积极性,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在实际中怎么做,做得如何等等,就又另当别论了。此次开完课后我对这一问题起先也没考虑,直到有一天一位同学气乎乎的跑到我办公室,跟我说那次上课打击了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时我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天他准备好了问题我没问他,由此事情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课的时候我的眼光应该跟同学进行不时的交流,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及时的收集反馈学生的信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练习要有针对性

每一节课都有固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这一目标要有可检测性,此次开课中我也设置了一些小练习,但是在上完课后,我才发现我的练习与目标有点距离,练习稍稍高于目标,练习中涉及的内容过宽过多,结果却使的目标有点淡化,在教学中出现了第二个难度高峰。

此外,整个教学过程还应该讲究结构的完整,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强调,内容的连贯。只有这样才能将一节课上好。

【篇二】留侯论教案

《伤仲永》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伤仲永》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如实词“扳”“谒”“称”,虚词“之”等。

理解课文主旨“后天教育非常重要”,并能联系实际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材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自读和教师指导,能朗读、朗诵《伤仲永》。

通过预习和课堂检测,感知作者,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结合上下文完成字词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译,梳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实词”“虚词”的具体含义,掌握文中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如实词“扳”“谒”“称”,虚词“之”等。

理解课文主旨“后天教育非常重要”,并能联系实际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方法】

目标随堂检测法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充足的课前预习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分享自背古诗,其他学生点评。

二、师读《伤仲永》,学生点评导入。

三、赏读课文,完成检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初读下的自知

1、出示任务:

①自读《伤仲永》及课下注释。

②依据预习所知道,完成自知检测。

2、自知检测

①《伤仲永》选自,作者是,字。他是朝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②“伤仲永”的意思是

③文章讲了(地点)(人物)

(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朗读中的自品

1、出示任务:

①快速的将注释标注到原文中。

②以自己的理解读《伤仲永》

③完成自品检测。

2、自品检测

①完成生字注音

隶()焉()

邑()谒()

扳()称()泯()矣()

②朗读、朗诵《伤仲永》

(三)诵读中的自究

1、出示任务:

①自己朗诵《伤仲永》

②依据课下注释和自己的理解画出表示伤仲永年龄变化和才能变化的词句。

③完成自究检测。

2、自究检测

①第一处年龄是,其过人之处是。

第二处年龄是,其出现的改变是。

第三处的年龄是,其又有了的变化。(要求用文中原话回答)

(四)再读后的自量

1、出示任务:完成自量检测

提示:“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惊叹;“不能称前时之闻”→遗憾;“泯然众人矣”→痛心

2、自量检测

①分组朗诵不同年龄段仲永的才能变化。

②思考:不同年龄段中,我们和仲永相比,谁更厉害?

1.自读课文

2.自知检测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王安石,字介甫。他是宋朝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②“伤仲永”的意思是:替方仲永感到惋惜。

③文章讲了金溪(地点)方仲永(人物)从天才走向平凡(发生了什么事情?)

1.标注注释

2.自品检测

①生字注音:

隶(lì)焉(yān)

邑(yì)谒(yè)

扳(pān)称(chèn)泯(mǐn)矣(yǐ)

②个人、小组、集体多种方式朗读、朗诵文章。

1.自读课文,画出要求词句。

2.自究检测

①第一处年是生五年,其过人之处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第二处年龄是十二三矣,其出现的改变是“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处的年龄是又七年,其又有了“泯然众人矣”的变化(要求用文中原话回答)

1.分组朗诵不同年龄段仲永的知识水平变化。

2.相比之下我们更厉害,因为他的才能日益降低,而我们参加了后天教育,才能日益增加。

掌握文章课题、大致内容和最基本的文学常识。

正音,多次朗读,熟悉课文,培养语感。

给予字眼指导,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方仲永起伏的成长过程。品析主人公的变化和作者情感的变化。完成课后第二题。

带着脉络梳理读重点句子,直击主题——后天教育必不可少。

四、总结概括

无论一个人的天赋有多高,后天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忽略了后天学习,只会像方仲永一样,徒念昨日之美,徒增今日之伤。

田文文

【篇三】留侯论教案

《留侯论》教案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人:滕州五中语文组 张文侠

《留侯论》教学设计

【篇四】留侯论教案

《留侯论》教案

【篇五】留侯论教案

《留侯论》教案

《留侯论》教案

【教学目标】

一、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和词类活用的现象,强化对重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结合诵读指导,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的水平。

二、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论说思路。体会苏轼史论散文广征经史,破除陈见,别出新意的风格特色,欣赏他的文采。

三、阅读苏轼笔下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以忍易怒”“以静易躁”的人格力量,关照自己的人生之路。学习苏轼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难点】

把握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

【教学方法】

诵读体会、自主学习、点拨引导、研讨探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今天,我们走近的是《留侯论》,看看苏轼是如何看待张良的。

二、题解

(一)释题

(投影)

张良

宋o王安石

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

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

脱身下邳世不知,举国大索何能为?

素书一卷天与之,谷城黄石非吾师。

固陵解鞍聊出口,捕取项羽如婴儿。

从来四皓招不得,为我立弃商山芝。

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绛灌疑。

王安石的这首翻案之作,以叙述的笔调,概括了张良一生的重大经历,只在最后两句略加议论“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降灌疑”,指出张良被重视而贾谊受冷落的原因是贾谊“才能薄”,见解独特。

张良,字子房,与萧何、韩信并为汉初三杰,为辅佐高祖刘邦得天下之大功臣。子房本为韩人,当秦灭韩之时,曾以重金求刺客,得力士以大铁椎狙击秦始皇,事败不成,乃匿名逃亡。后楚汉相争时,子房运筹帷幄,辅佐汉高祖打败项羽,事成不居功,自请封于留,高祖乃封之留侯。

(二)文体

《留侯论》是一篇史论散文。就宋代散文而言,“史论散文”中的“史”,指的是历史,包含人物和事件,主要针对的是文章中的内容部分。“论”指的是散文形式中的“论体散文”。“史论散文”正是将“历史”和“散文”加以结合,由前人对历史评论的篇章中,再进一步扩展见识。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应试求官的。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向皇帝和考官显示了其非凡的才华。

三、基础阅读

(一)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学生听读,并注意字音和句读。

1.卒(cù)然临之 2.圯(yí)上老人 3.刀锯鼎镬(hu^i)

o o o

4.贲(bēn)育 5.倨(jù)傲鲜(xiǎn)腆(tiǎn) 6.肉袒(tǎn)

o o o o o

7.彼其(jì) 8.不称(chèn)其志气

o o

(二)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内容;教师指导。

(三)在前预习的前提下,学生分段诵读,并串讲课文,积累文言知识;教师自由提问,适当补充。

1.重点词语

⑴必有过人之节 (节操、操守)

o

⑵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泛指布衣百姓,普通人) o

⑶卒然临之而不惊/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通“猝”,突然)

o o

⑷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怎么,哪里)

o

⑸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隐约)

o

⑹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利用)

o

⑺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副词,实在)

o

⑻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只是)

o

⑼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与“迎”是同义,欢迎) o

⑽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 (之:连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o

⑾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成就、完成)

o

⑿非有平生之素 (名词,早有的交情) o

⒀非子房其谁全之 (保全)

o

2.一词多义

⑴过

①超过,超越。例:必有过人之节

o

②错。例: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o

⑵见

①同“现”,动词,显露、表现。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高祖发怒,见于辞色 o o

②介词,被。例: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o

⑶其

①代词,他,他的。例: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o

②助词,常用在“彼”之后。例:彼其能有所忍

o

③副词,表示推测、估计,大概、恐怕。例: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o

④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例:非子房其谁全之?

o

3.古今异义

⑴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人之常情)

o

⑵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怀有的抱负)

o

⑶其身之可爱 (值得爱惜)

o

⑷其君能下人 (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

o

⑸必能信用其民矣 (使""信服,为""所用)

4.词类活用

留侯论教案

⑴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折:使动用法,使""受摧折、屈辱) o

⑵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下: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

o

⑶臣妾于吴者 (臣妾:奴仆,男为臣,女为妾。名词活用作动词,称臣称妾,做奴仆)留侯论教案

o

⑷油然而不怪者 (怪:意动用法,认为""怪异,感到奇怪) o

⑸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均为使动用法。惊:使""受

惊。怒:使""发怒。)

o o

⑹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王:名词活用作动词,立王,称王) o

5.固定短语

⑴所以

“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

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①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例: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

②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⑵以为

①认为。例:以为子房才有余/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

②作为,用作。例: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6.重点语句

⑴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译:以严刑峻法统治国家的,他的锋芒不可正面对抗,而且情势上也没有可利用的机会。 ⑵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译: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向吴国投降,做吴国的奴仆,三年之久都没有一点倦怠。 ⑶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译:与他没有平时早有的交情,突然在荒郊野外的乡间相遇。

⑷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译:司马迁揣测张良,认为他是魁梧高大的男子,但看到他的画像,才知道他的形貌却像妇人女子,

与他的志气并不相称。

7.小结:

古人说话,常常采用一种迂回的表现方法,不把意思直接说明白。所以我们在翻译时要透过字面体会到作者的“真情”所在。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使得既保留了意的准确性,又显示出生动性。

四、整体阅读

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初步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旨。

1.与王安石的《张良》诗比较一下,我们不难看出,苏轼的《留侯论》并没有全面论述或评价张良。那么,这篇文章选取了他的哪些人生经历呢?

明确:⑴寻人刺秦;⑵圯上受书;⑶辅汉建功。

2.通过这几件事,苏轼认为张良能够最终获得成功的主观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于有“能忍”的过人之节,“忍小忿而就大谋”。

3.谈谈文章是怎样以“忍”字贯串全篇,评述张良一生的?

明确:⑴第一段,提出论点,认为所谓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是“能忍”。

⑵第二段,圯上老人授书,“其意不在书”,而是为了使张良“能有所忍”。

⑶第三段,以郑伯和勾践为例,说明“能忍”足以成大事。

⑷第四段,以楚汉相争为例,证明张良以个人的才能和“能忍”的度量,辅佐刘邦建立

功业。

⑸第五段,以张良的貌不惊人,说明张良外柔内刚正是其“过人之节”。

因一字之功文章旨意毕现,可谓“一字立骨”。文章以“忍”字为中心,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又是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

五、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课本【文言练习】四、五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指定学生个人朗诵课文,了解学生阅读情况。

(二)提问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检查课本练习完成的情况。

二、导语

《留侯论》,集中论述了张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忍”,“忍”字贯穿全篇。但是,苏轼的立论,是建立在破除陈见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关于张良成功的原因,在作者之前的众多学者,大都认为张良得益于圯上老人传授的《太公兵法》,因而“运筹帷幄”,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所以,在文章中,存在着一场围绕张良成功原因的对话——苏轼与前辈的对话。

三、比较阅读

(一)课文中包含着关于张良成功的原因的不同观点,你能根据文中有关语句谈谈吗? 明确:作者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能“忍”,而前人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读得到了一本神奇的书。

(二)为了进一步了解苏轼文章立意的创造性和新颖性,我们可以阅读一下《史记o留侯世家》中的记载,通过比较、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投影)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节选自《史记o留侯世家》)

1.比较苏轼《留侯论》的见解与司马迁《史记o留侯世家》的记载的不同之处,完成下面的表格。

司马迁的看法 苏东坡的意见

圯上老人是谁? 鬼物,谷城山下的黄石;预见张良“后十年兴”。 秦之世出而试之的隐君子

【篇六】留侯论教案

留侯论教案

留侯论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王”“惊”“怒”等词在文中的活用情况和“见”“所以”的用法。

2.掌握“挟持”“所以”“可爱”“下人”“志气”等古今异义词。

3.理解作者“忍小愤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4.分析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升华深化的说理思路。 教学方法:自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留侯论教案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百家讲坛》上说,商纣王是一位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两千多年被冠以“暴君”称号,是一起最悠久的“冤案”,引起了学术文化界和读者们的广泛争议。无独有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出版的《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下部)新书中,认为“焚书坑儒”的表述并不准确,“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活埋的是术士而非儒生,焚书对典籍造成的影响也被放大了,希望历史教科书修改此项内容,还秦始皇一个公正的评价""

诸如对史事怀疑和推翻前论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史论或翻案文学。其实,千年之前,宋人就喜好翻空出奇,爱做这类“翻案文章”,他们大都不囿于成见,每每别具只眼,让人耳目一新。

今天,我们走近的是《留侯论》,看看苏轼是如何一改前人对初汉三杰之一张良的看法,另立新说的。

二、检查自学,交流质疑,解决本文字词。

1.小组交流、质疑,解决字词方面问题。留侯论教案

2.大组交流、质疑,教师点拨。

三、整体感知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1)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准备提问

2)思考:作者认为留侯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质疑(字词句)

四、分析课文(读书思考并讨论)

1.文章写了留侯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有什么内在联系?

(板书) (怒击秦帝 圯上受书 教导高祖) ( 不忍 能忍 教忍 ) 追问:文章文章开头、结尾是否与“忍”有关?

开头:豪杰有过人之处,能忍 板书(豪杰过人——有忍)

结尾:分析司马迁的疑惑, 是用子房的“状貌”反衬子房能忍的胸怀,

板书:(相貌析疑 ——衬忍)

全文可以说是用一个“忍”字贯穿全篇,这中写法古人叫做“一字立骨”法。 (板书:一字立骨)

2.文章在评论张良时写到荆轲、聂政、郑伯、勾践、项羽、高祖等历史人物,分别有什么作用?

写这些人物,都是为了衬托张良。

①第三段写荆轲、聂政是反衬,写出张良当初的鲁莽不忍;

②第四段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勾践卧薪尝胆,是引“忍而成事者”作衬,从正面衬托“子房之能忍”;

③第四段写项羽是反衬张良的能忍;第五段写高祖是从正反两方面面衬托张良能忍。 由此可知,本文在论证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正反对比。(板书:对比衬托)

五、总结:

1..张良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而本文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评论这个人物。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作者独到的见解?

(1)张良成功的原因:前人认为是得到了兵书,作者认为是能“忍”;

(2)圯上老人为谁?前者认为是鬼物,是谷城山下的黄石,他能预见到张良“后十年兴”;而后者认为是秦之世出而试之的隐君子。

(3)老人来到圯上的用意是什么?前者认为是为了授书,这样张良“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来“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而后者认为是为了“深折”少年张良,教他“能忍”。

归纳: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文是一篇史论,实际上也是一篇读书笔记。作者认真读书,却并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于思考,敢于怀疑,一翻旧案,自抒新见,这样治学精神和思维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概括:

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论述了“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张良辅佐刘邦灭秦楚、兴汉室的关键所在。以“忍”贯串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

六、课后作业:

苏轼认为“忍小忿而就大谋”,欲成大事必须要忍,古语也说“忍字头上一把刀,遇事不忍祸先招”;

但也有人说 “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当作人杰,死即为鬼雄 ”,并不赞成忍。

请写一篇短文,谈谈你的看法。

附 板书 留侯论

苏轼

豪杰过人——有忍 一

怒击秦帝——不忍 字

圯上受书——能忍 立

教导高祖——用忍 骨

相貌析疑——衬忍

(对比衬托)

【篇七】留侯论教案

《留侯论》教案_4

《留侯论》教案

【教学目标】

一、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和词类活用的现象,强化对重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结合诵读指导,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的水平。

二、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论说思路。体会苏轼史论散文广征经史,破除陈见,别出新意的风格特色,欣赏他的文采。

三、阅读苏轼笔下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以忍易怒”“以静易躁”的人格力量,关照自己的人生之路。学习苏轼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难点】

把握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

【教学方法】

诵读体会、自主学习、点拨引导、研讨探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今天,我们走近的是《留侯论》,看看苏轼是如何看待张良的。

二、题解

(一)释题

(投影)

张良

宋o王安石

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

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

脱身下邳世不知,举国大索何能为?

素书一卷天与之,谷城黄石非吾师。

固陵解鞍聊出口,捕取项羽如婴儿。

从来四皓招不得,为我立弃商山芝。

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绛灌疑。

王安石的这首翻案之作,以叙述的笔调,概括了张良一生的重大经历,只在最后两句略加议论“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降灌疑”,指出张良被重视而贾谊受冷落的原因是贾谊“才能薄”,见解独特。

张良,字子房,与萧何、韩信并为汉初三杰,为辅佐高祖刘邦得天下之大功臣。子房本为韩人,当秦灭韩之时,曾以重金求刺客,得力士以大铁椎狙击秦始皇,事败不成,乃匿名逃亡。后楚汉相争时,子房运筹帷幄,辅佐汉高祖打败项羽,事成不居功,自请封于留,高祖乃封之留侯。

(二)文体

《留侯论》是一篇史论散文。就宋代散文而言,“史论散文”中的“史”,指的是历史,包含人物和事件,主要针对的是文章中的内容部分。“论”指的是散文形式中的“论体散文”。“史论散文”正是将“历史”和“散文”加以结合,由前人对历史评论的篇章中,再进一步扩展见识。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应试求官的。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向皇帝和考官显示了其非凡的才华。

三、基础阅读

(一)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学生听读,并注意字音和句读。

1.卒(cù)然临之 2.圯(yí)上老人 3.刀锯鼎镬(hu^i)

o o o

4.贲(bēn)育 5.倨(jù)傲鲜(xiǎn)腆(tiǎn) 6.肉袒(tǎn)

o o o o o

7.彼其(jì) 8.不称(chèn)其志气

o o

(二)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内容;教师指导。

(三)在前预习的前提下,学生分段诵读,并串讲课文,积累文言知识;教师自由提问,适当补充。

1.重点词语

⑴必有过人之节 (节操、操守)

o

⑵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泛指布衣百姓,普通人)

o

⑶卒然临之而不惊/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通“猝”,突然)

o o

⑷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怎么,哪里)

o

⑸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隐约)

o

⑹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利用)

o

⑺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副词,实在)

o

⑻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只是)

o

留侯论教案

⑼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与“迎”是同义,欢迎)

o

⑽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 (之:连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o

⑾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成就、完成)

o

⑿非有平生之素 (名词,早有的交情)

o

⒀非子房其谁全之 (保全)

o

2.一词多义

⑴过

①超过,超越。例:必有过人之节

o

②错。例: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o

⑵见

①同“现”,动词,显露、表现。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高祖发怒,见于辞色

o o

②介词,被。例: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o

⑶其

①代词,他,他的。例: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o

②助词,常用在“彼”之后。例:彼其能有所忍

o

③副词,表示推测、估计,大概、恐怕。例: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o

④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例:非子房其谁全之?

o

3.古今异义

⑴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人之常情)

o

⑵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怀有的抱负)

o

⑶其身之可爱 (值得爱惜)

o

⑷其君能下人 (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

o

⑸必能信用其民矣 (使""信服,为""所用)

4.词类活用

⑴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折:使动用法,使""受摧折、屈辱)

o

⑵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下: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

o

⑶臣妾于吴者 (臣妾:奴仆,男为臣,女为妾。名词活用作动词,称臣称妾,做奴仆)

o

⑷油然而不怪者 (怪:意动用法,认为""怪异,感到奇怪)

留侯论教案

o

⑸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均为使动用法。惊:使""受惊。怒:使""发怒。) o o

⑹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王:名词活用作动词,立王,称王)

o

5.固定短语

⑴所以

“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

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①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例: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

②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⑵以为

①认为。例:以为子房才有余/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

②作为,用作。例: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6.重点语句

⑴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译:以严刑峻法统治国家的,他的锋芒不可正面对抗,而且情势上也没有可利用的机会。

⑵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译: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向吴国投降,做吴国的奴仆,三年之久都没有一点倦怠。

⑶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译:与他没有平时早有的交情,突然在荒郊野外的乡间相遇。

⑷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译:司马迁揣测张良,认为他是魁梧高大的男子,但看到他的画像,才知道他的形貌却像妇人女子, 与他的志气并不相称。

7.小结:

古人说话,常常采用一种迂回的表现方法,不把意思直接说明白。所以我们在翻译时要透过字面体会到作者的“真情”所在。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使得既保留了意的准确性,又显示出生动性。留侯论教案

四、整体阅读

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初步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旨。

1.与王安石的《张良》诗比较一下,我们不难看出,苏轼的《留侯论》并没有全面论述或评价张良。那么,这篇文章选取了他的哪些人生经历呢?

明确:⑴寻人刺秦;⑵圯上受书;⑶辅汉建功。

2.通过这几件事,苏轼认为张良能够最终获得成功的主观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于有“能忍”的过人之节,“忍小忿而就大谋”。

3.谈谈文章是怎样以“忍”字贯串全篇,评述张良一生的?

明确:⑴第一段,提出论点,认为所谓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是“能忍”。

⑵第二段,圯上老人授书,“其意不在书”,而是为了使张良“能有所忍”。

⑶第三段,以郑伯和勾践为例,说明“能忍”足以成大事。

⑷第四段,以楚汉相争为例,证明张良以个人的才能和“能忍”的度量,辅佐刘邦建立功业。

⑸第五段,以张良的貌不惊人,说明张良外柔内刚正是其“过人之节”。

因一字之功文章旨意毕现,可谓“一字立骨”。文章以“忍”字为中心,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又是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

五、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课本【文言练习】四、五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指定学生个人朗诵课文,了解学生阅读情况。

(二)提问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检查课本练习完成的情况。

二、导语

《留侯论》,集中论述了张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忍”,“忍”字贯穿全篇。但是,苏轼的立论,是建立在破除陈见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关于张良成功的原因,在作者之前的众多学者,大都认为张良得益于圯上老人传授的《太公兵法》,因而“运筹帷幄”,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所以,在文章中,存在着一场围绕张良成功原因的对话——苏轼与前辈的对话。

三、比较阅读

(一)课文中包含着关于张良成功的原因的不同观点,你能根据文中有关语句谈谈吗?

明确:作者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能“忍”,而前人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读得到了一本神奇的书。

(二)为了进一步了解苏轼文章立意的创造性和新颖性,我们可以阅读一下《史记o留侯世家》中的记载,通过比较、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投影)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节选自《史记o留侯世家》)

1.比较苏轼《留侯论》的见解与司马迁《史记o留侯世家》的记载的不同之处,完成下面的表格。

司马迁的看法 苏东坡的意见

圯上老人是谁? 鬼物,谷城山下的黄石;预见张良“后十年兴”。 秦之世出而试之的隐君子

圯上老人的意图 为授书,“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且其意不在书。”“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张良成功的原因 有兵书 因“能忍”

张良的状貌与志气 貌柔不称其志气 外柔内刚,正是其“过人之节”

2.圯上老人对张良的启发,司马迁和苏轼强调的有哪些不同?

明确:司马迁《史记》着重在圯上老人赐给张良一本“读此,则为王者师”的《太公兵法》。苏轼认为“其意不在书”,其意在于:圯上老人看到张良“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深为痛惜,所以他“倨傲鲜腆而深折之”,使张良深刻体会“忍”字的重要性。授书只不过是形式,《太公兵法》要在志远才高的豪杰之士的手中,才能发挥效力。

3.根据课文的内容,讨论苏轼所提“忍”字的内涵。

明确:文中以郑伯、勾践、高祖为例,说明“忍”的内容,一定要有度量,能“下人”,二是“养其全锋,而

待其弊。”则“忍”除了“忍耐”的度量外,还要有智慧,是道德的修养,也是过人的才智。

4.思考小结

我们刚才讨论出来的不同点,在课文里都有体现。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文是一篇史论散文,大概是东坡读《史记》的心得。作者认真读书,却并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于思考,勇于质疑,推翻旧案,另辟新意,这样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鉴赏阅读

(一)研习“对比衬托”的手法

1.文章评述了留侯的三段经历:寻人刺秦、圯上受书、辅汉建功。这三件事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呢?

明确:这三件事紧紧围绕“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正面来论证“忍”的,通过对比,观点更加鲜明而有说服力。

2.文章在论证上,大量地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知识链接:

对比,是互相比较,通过比较,各自的特点就会显得更鲜明。

衬托,是在比喻的基础上,一方衬托另一方,效果是使被衬托一方的特征更加凸出。一般来说,衬托的一方是陪衬,是次要的,被衬托的一方是主要的。一般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同类的事物从正面陪衬,是正衬;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从反面陪衬,是反衬。

3.本文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种手法?

明确:⑴论大勇的能忍与小勇的不能忍,是对比,而且带有“反衬”的性质。

⑵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句践卧薪尝胆,是“引忍而成事者作衬”,正衬“子房之能忍,见其为天下勇”。

⑶引楚汉相争:项羽,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刘邦,能忍,“养其全锋,以待其弊”。以项籍之不能忍,衬高祖之能忍,这是反衬。

⑷以子房状貌乃如妇人女子,反衬子房能忍,以及志气非凡,表明不能以貌取人,是反衬。

(二)形象的比喻,会使论说生动浅出。本文是否也有这样的例子呢?

明确:1.“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连一根发丝都不能相容,比喻境况十分危险和紧急。

2.“千金之子,不能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不足以死也。”用“千金之子”不能死在盗贼手里,来比喻子房不能忿而走险以轻死,应当能“忍”。

五、延伸阅读

开展思维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探索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讨论:苏轼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然而,是不是在一切情况下都要“忍”呢?

明确:忍,作为一种涵养,经常被曲解。忍,不应该是憋在心里,窝气;因为气不顺,憋在胸中,久而不畅,则智昏;智昏,则容易失言失态。最终,忍的修养还是会失去。所以说,忍应该是主动地、积极地去“化解”。俗称:“忍字心头一把刀”,想借“忍”的字形说明“忍”的道理:“一直要忍到心头插刀,也不反抗。”其实,这是消极的态度,结果很悲哀,以彻底牺牲自己为代价,没有解决实质问题。这不是积极的态度,不可取。正因为民间的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许多人本可以很好地化解矛盾的,却采取了消极的态度,结果贻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所以,与其“忍到心头插刀”作无谓的牺牲,不如“忍化”,处事临危不惧、当机立断,采取积极避其锐气、迂回化解的办法;学会避免正面冲突,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损失,用柔化、分化等办法最终彻底解决冲突。

(二)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第1-2题。

(投影)题乌江亭

唐o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宋o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1.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评价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2.两首诗的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2.①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留侯论教案 留侯世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