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石子船文章赏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一必修)
●课文鉴赏说明
一、创作背景
这“在当前这个艰苦的时代,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平息那种头脑不清、濒于疯狂的社会舆论;必须禁止那种人人饶舌的不可名状的街头巷议,以期尽量减少流言蜚语……”(转引自《契诃夫传》)在此之前,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尤其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制度的呼声日益强烈,并付诸行动。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进行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二、别里科夫的形象
1.性格、行为
①封闭:他“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把随身带的东西都放在一个又一个“套子”里;他把自己的脸也“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坐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他“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不仅如此,他把和人交往也视为厌事,“他所去的那个挤满了人的学校,分明使得他满心害怕和憎恶”,跟“我”(布尔金)一块儿走路,“对他那么一个性情孤僻的人来说,显然也是苦事”。
②怀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他总认为过去什么都好,其实意味着对现实的恐惧、抗拒。所以作者说他“所教的古代语言”“雨靴”“雨伞”都是他逃避现实生活的道具。他为什么这样害怕现实生活呢?他究竟要“逃避”什么?
③胆小多疑:他胆小,恐惧得让人发笑。“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他又多疑,什么事都让他“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从他封闭、怀旧、胆小多疑的性格行为上看,他的所谓“性情孤僻”,其实是“逃避”外界活生生的生活。人类生活总要向前发展,文明才能进步。他怕的就是这样的发展、进步,所以他干脆逃避生活,以今不如昔来安慰自己,甚至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可见他已经虚妄到何等地步!
④极力维护现行秩序:思想上自觉向反动政府看齐。“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自然是御用报纸,经过镇压,不可能宣传进步思想的新闻媒体)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即使官方批准的东西,他也觉得“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总担忧“闹出什么乱子”。至于“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当然引起他“心慌”,即使和他“毫不相干”,他也要“闷闷不乐”。
如果说他的悲剧是性格悲剧的话,那么他乐于告密,就表现了他人格的卑鄙了。他对自己的无耻行为总是振振有词:“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他从思想上的保守僵化已经堕落到行为上的卑劣了。
就这样,他在思想上行动上把自己和沙皇反动专制统治联系在一起,压制着身边的人们,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都怕他”,“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这个“套中人”给人们带来多么大的精神压力和恐惧!
2.结婚的悲喜剧
像别里科夫这样厌恶别人、恐惧生活的人,居然要结婚,首先是一出让人发笑的喜剧,最后必然以悲剧告终。
校长太太,也包括像布尔金这样的同事,都“撮合”“怂恿”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结婚。于是“他昏了头,决定结婚了”。结婚意味着他对生活的渴望,意味着他走出“套子”的尝试。但是要挣脱出既有的“套子”是很困难的,一桩小事,就让他的希望彻底破灭,就让他感到他和生趣盎然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年轻活泼的华连卡“兴高采烈”地骑自行车,这在别里科夫的眼里是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中学教员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迂腐、多疑、谨慎的别里科夫一本正经地找华连卡谈话,却碰上了她的哥哥,话不投机,别里科夫恼羞成怒,以告密相威胁,被摔到楼下,结果可想而知,婚事完了,别里科夫的性命也完了。──他身上的“套子”太厚重,已经不能让他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了。
3.别里科夫的悲剧
别里科夫并不是十恶不赦的恶人,他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更多的是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他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助纣为虐。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既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也是受害者。
三、夸张与讽刺的手法
夸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夸张人物形象,像别里科夫这样整天躲在“套子”里的人,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二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说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连“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大家什么都不敢干。这些夸张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别里科夫是众多“套中人”的典型代表,而他对人们的压制,也是种种专制压迫的结果。
讽刺也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嘲讽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二是以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他生平最怕出乱子,结果乱子偏偏找上他,挺好的婚事让他自己无端搞出了“乱子”,这不是绝妙的讽刺吗?
四、关于“套子”和“套中人”的思考
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因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变革,那么就会有反对变革的人出现。这些人中除了仇视社会进步,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统治者外,更多的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抗拒社会变革。我们从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就可以发现许多这样的人和事。而改革开放的最大阻力,就是既有的各种“套子”。
●解题指导
一、这道题主要让学生通过分析人物,进而了解主题。
第一问可参考“课文鉴赏说明”。第二问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想一想别里科夫为什么会躲在他的“套子”里。想像一下他小时候是什么样,在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原因造成他这样的性格,是自身原因还是社会原因,是教育的因素还是性格的悲剧,等等。
二、这道题意在让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可参考“课文鉴赏说明”。重点让学生注意别里科夫想要结婚,最后又死于婚姻失败这一悲剧的内涵。可以提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别里科夫结婚了,他的生活会怎么样?婚姻是否会改变他的性格?等等。
三、这道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主题。
虽然别里科夫死了,但是禁锢社会、束缚人们思想的“套子”仍然存在。另外还有许多这类的“套中人”活着,别里科夫现象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社会现实的普遍反映。阻碍社会进步变革的,是专制政府和僵化陈腐的思想。要想让生活有新的气象,必须变革社会,革新思想。
四、这道题主要让学生跳出课文以外,从社会生活这个大的范畴来思考小说提出的问题。
●教学建议
一、对于别里科夫这个人物,要注意其社会典型性,对于人物性格的认识不要简单化、单一化,既要看到他可憎的一面,也要看到他可悲的一面。可以让学生考虑一下别里科夫为什么会成为“套中人”。
二、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套子”,思想上的、习惯上的,等等。这些“套子”束缚着人们,阻碍着社会的进步。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有一个打破“套子”的问题。所以教学这“简练是才能的姊妹。”他的小说没有多余的东西,很少有抽象的议论。他善于用不多的文字表现深刻的主题。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主人公别里科夫反对一切新生事物,扼杀自由与进步。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他的死象征着一切反动势力必然灭亡。
二《装在套子里的人》赏析(钟振奋)
“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契诃夫在小说中借兽医伊凡•伊凡内奇的口道出了当时要求变革的社会情绪。
这“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同事参加祈祷式去迟了,听到中学生顽皮闹事的流言,他心慌意乱:“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十多年来,教师、校长、甚至全城的人都战战兢兢地过日子,整个城市死气沉沉。人们之所以怕他,是因为他有着沙皇政府作后盾。他扮演的也正是旧制度、旧秩序、旧传统的卫道士的角色。因此,作为这一角色的别里科夫是可憎可恶的。然而,作为一个小人物的别里科夫,他实际上也是一个受害者,“套子”在危害别人的同时,也毁坏和扭曲了他正常的人性。因此,综观他的一生,又是可悲可怜的。通过他在婚姻事件引起的冲突中,我们足可以看到他悲剧性的一面。对于四十多岁还没成家的别里科夫来说,恋爱结婚实在是一大乐事,可他迟迟不敢求婚,是因为害怕结婚会闹出什么乱子来。当他被柯瓦连科从楼上推下来,他最害怕的是“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因此,他实际上是死于惊恐和担忧。真是可恶、可悲的别里科夫!
别里科夫死了,人们应该解放了,自由了,然而死了一个别里科夫,还有许多别里科夫存在着,因为这是一个僵死、腐朽的社会。“不行,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契诃夫借兽医的口表达了对消灭沙俄专制制度、创建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装在套子里的人》除了具有契诃夫一般短哪怕在艳阳天出门他也总是穿着套鞋,带着雨伞,他的雨伞、怀表、削铅笔的小折刀等等一切能包裹起来的东西都总是装在套子里,就连他的脸也好像装在套子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面,戴着黑眼镜,耳朵里塞上棉花,坐出租马车的时候也要车夫马上把车篷支起来。这仅仅是他抵挡恐惧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一切被禁止的东西都让他感到心里踏实、清楚明了,而对一切没有被政府明令禁止的事物他都觉得可疑、害怕。他的一句时时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在这部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寄信、交朋友、读书,不敢周济穷人、教人识字,不敢吃荤、打牌,不敢搞任何娱乐活动,人们都像他一样蜷缩在自己的套子里苟且偷生。
而最可怕的是,渐渐地,这一切都成为了习惯,成为了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小说的结尾部分我们可以明显地体会到这一点。别里科夫死了,死得非常具有戏剧性:学校里新来了一位史地教师,从乌克兰来的,与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姐姐华连卡,他们的到来如同一块石子一样把死水一潭的沉闷生活搅起了涟漪。乌克兰是俄国的南方,那里气候宜人,总是阳光灿烂,那里的人的性格也受了那种地理环境的影响,豪爽,快乐,活泼,这一点非常鲜明地体现在华连卡身上。小说中是这样形容她的:她简直就像蜜饯水果,活泼极了,很爱热闹,老是唱小俄罗斯的抒情歌曲,扬声大笑;她就像一个希腊神话中的爱神、美神一样从浪花里钻出来了;小俄罗斯女人只会哭或者笑,对她们来说不哭不笑的心情是没有的……这样的快乐甚至也感染了“套中人”别里科夫,在众人的怂恿下他甚至打算向华连卡求婚了,不过也仅仅是打算罢了:结婚以后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把他给吓住了,尤其让他害怕的是华连卡姐弟两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他认为他们为人师表竟然骑着自行车穿街而过简直不成体统,以华连卡这样的活泼性情,说不定以后就会惹出什么麻烦来。于是他来到华连卡弟弟那里,告诉他这不应该那不应该,这不对那不对,最后被这个火暴脾气的弟弟揪着脖领子从楼梯上推了下去,而这恰巧被华连卡看到了。别里科夫又怕又羞,过了一个月就一命呜呼了。别里科夫就这样极具戏剧性地死去了。学校以及城里的人以为就此可以享受解脱的自由了,而悲哀的是,这种恐惧的情绪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人的血液中去了,好心情持续了还不到一个星期,生活又恢复了老样子,照先前一样,仍旧那么压抑、沉闷。
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是头呢?它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在小说的结尾处兽医伊万•伊万内奇分析得很有道理,他认为:“自己受到委屈和侮辱而隐忍不发,不敢公开声明站在正直自由的人一边,反而自己也弄虚作假,面带微笑,而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混一口饭吃,为了有一个温暖的小窝,为了做个不值钱的小官罢了。”这就是根源所在,为了保全自己、为了一己私利而丧失人格,丧失做人的尊严,丧失做人的起码原则,如虫豸一般苟延残喘。
这样的例子在契诃夫的小说中比比皆是:《变色龙》中的警察奥楚蔑洛夫因狗的主人的不同而瞬息万变的态度活脱脱地勾画出一个丧失人格尊严的势利小人的丑恶嘴脸;《一个官员之死》中的小官吏仅仅因为在戏院看戏时打了个喷嚏,唾液喷到前面一个大人物──将军的头上,而因此变得坐卧不宁,惶惶不可终日,尽管将军并不在意,他却一次次地找上门去解释,到最后倒真的把将军弄烦了,对他疾言厉色起来,而他最终也竟然因为这样一个极偶然的事件丧失了性命,那情景简直让人不忍卒读。契诃夫以细腻的手法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揭示了精神上的奴性是多么害人,多么可怕,对人心灵的毒害是多么巨大,一个丧失了人格尊严的人是多么地猥琐……
这些都堪称契诃夫创作中的经典。契诃夫有大量的中短奴性和奴性产生的历史根源和心理。契诃夫也许是俄罗斯第一位认识到金钱、官职、权威和权力不过是奴役的外部原因的作家,而奴役真正的工具是恐惧。恐惧使得《装在套子里的人》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恐惧使得他的同事们敢怒不敢言。而恐惧产生的根源是渗透在人骨子里的奴性和漠然。试想想,如果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当成顶天立地的人,能互相关心,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打破,而不是在他人身上寻开心(学校里的人极力撮合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的婚姻并非因为他们关心他,那不过是给烦闷无聊的生活寻找点调味剂罢了)。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内心怎么可能被恐惧牢牢地控制住呢?人还有什么必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结合契诃夫1892年完成的小说《恐惧》来理解。这部名为《恐惧》的小说,可以说,是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绝好诠释,通过它我们可以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装在套子里的人》所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对什么都怕,而原因呢?照他自己的话说:“我体会到生活状况和教育把我限制在狭小、虚伪的圈子里,我的全部生活无非是天天费尽心机欺骗自己和别人,而且自己并不觉得。……我想像到我一直到死都摆脱不了这种虚伪,就心里害怕。……我们往往不公道,对人造谣中伤,破坏彼此的生活,把我们的全部力量都浪费在我们不需要的而且妨碍我们生活的无聊事情上。……我怕人们,是因为我不了解他们。……我不明白人为了什么缘故要生活下去。”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契诃夫在日记中写过这样的话:“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像我们俄罗斯这样,人们受到权威的如此压制,俄罗斯人受到世世代代奴性的贬损,害怕自由……我们被奴颜婢膝和虚伪折磨得太惨了。”而恐惧和害怕的结果就是使人们千方百计地想要保护自己,把自己装在他们自认为安全的“套子”里。像别里科夫那样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想方设法地“千万不要闹出什么乱子来”。就像兽医伊万•伊万内奇说的:“问题就在这儿。我们住在空气污浊、极其拥挤的城里,写些不必要的公文,老是玩儿纸牌,这岂不也是一种套子?至于我们在懒汉、无端找麻烦的家伙和愚蠢而闲散的女人中间消磨我们的一生,自己说也听人家说各种各样的废话,这岂不也是一种套子?”的确,想方设法地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尽量不出头露面,过着与大多数人同样的生活,这确实可以使人相安无事地终其一生,但却残害了多少心灵,甚至扼杀了多少天才啊!这样的生活怎么会不让人烦闷呢?长此以往,这样的生活培养了人的惰性、懒散和无聊。作为深刻洞察俄罗斯人心理特性和民族劣根性的伟大作家,契诃夫除了倾力表现俄国人的奴性及其产生的根源,他还倾注了大量的笔墨表现俄国人的无聊和烦闷。这是他创作中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不行,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这句发自肺腑的话应该是契诃夫写这“应该写这样一部小说,表现一个年轻人,一个农奴的儿子,一个从前的小商贩,一个受过官职尊卑教育、吻着神父的手、膜拜别人思想长大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是如何一点一滴地摆脱掉自身的奴隶印记,表现他如何在一个明媚的早晨醒来,发现自己的血管里流着的已经不是奴隶的血,而是真正的人的血。”
契诃夫的戏剧《万尼亚舅舅》中的医生阿斯特洛夫说过的话代表了作家本人的追求和理想,他说:“人身上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面孔,衣服,心灵和思想都应该是美好的。”如果说契诃夫塑造的奴性十足的人物形象更生动,更具说服力,如果说契诃夫最终也没有塑造出那样一个“在明媚的早晨醒来以后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自由人”的人物形象,那只能说明时代决定了这一点。契诃夫生活的时代是俄罗斯近代史上最为动荡、精神与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年代,是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俄罗斯的农奴制度虽然在契诃夫降生的第二年就废除了,但数百年的农奴制度却在俄罗斯人民的民族特性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根除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最后一位古典大师,契诃夫与他的前辈们面临的是一些不同的人物,生活的场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更多关注的是当时历史舞台上的普通人以及普通人身上的弱点。当把普通人的这种种弱点放在俄罗斯民族历史的大背景上来考察的时候,他的作品就带有了更高度的概括性。他把这种种的弱点甚至丑陋展示给读者,是为了让读者警醒:你自己身上是否有这些弱点,你自己是不是这样一个缩手缩脚、什么都怕的“套中人”,你离美好的理想有多远。
与前人相比,契诃夫不仅在表现内容上有所不同,而且如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所言,他“创造了全新的书写形式”。这首先体现在他改变了文学形象的塑造方法本身,他的小说以表现各种各样的人物为主,但是他却放弃了传统的、细腻的肖像描写,在他那里最详细的肖像描写也没有超过十几行的,因此他的作品总的风格是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代替肖像描写的是比喻,是对服饰的典型细节的表现,如“套中人”别里科夫:在这里作家详细地描写了主人公的物件,像套鞋、伞、眼镜、帽子、各种小套子和房间的摆设,却惟独没有面部描写。但是在几乎没有涉及外貌的情况下契诃夫却细致而准确地展示了别里科夫的心理状态,即恐惧。别里科夫是一个尖酸刻薄、神经衰弱、精神极度紧张警觉的人的形象。关于省略肖像描写或很少肖像描写,契诃夫本人说过这样的话:“描摹寻常的外貌恐怕多此一举;彼得堡不是西班牙……”言外之意是说:在阳光灿烂的西班牙海滨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和爱情的喜悦或者忧伤,那里的人面孔上的表情和形体动作是丰富多变的,值得一写的。可是在彼得堡,在像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那样的外省小城市里,受恐惧控制的人们千方百计地磨去自己的棱角,力求与别人保持一致,那样万人一面的外表又有什么必要去浪费笔墨呢?就像契诃夫研究专家分析的那样,契诃夫忽略肖像描写是因为他想要表现的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人,而是“一类人”,他真正的表现对象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一群人”,不是个体,而是群体。
因此,契诃夫的创作虽然是以俄国生活为背景,以夸张和讽刺的笔触表现的是俄国人的劣根性,但细细读来,他的作品对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他鼓励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尊严,要消灭精神奴役,追求平等、自由、勇敢和心灵的纯洁。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契诃夫是“一个生活的艺术家……他创作的价值在于,他的创作不仅让任何一个俄国人明白,感到贴切,而且让每一个人明白并且感到贴切。这是主要的”。而这也就是契诃夫创作的真正意义和永恒价值。
(选自《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有删节)
五、“套子”之我见(王诚良)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短“套子”和“人”,虽然二者密不可分,但人们在译介这部作品时,往往忽视“套子”而偏重于人,即别里科夫形象分析,认为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塑造了一个具有跨国界、跨时代的巨大概括性的典型。笔者看法不尽然,认为这部作品主要价值在于写出了套子的巨大作用,体现了作者对套子的深刻思考。小说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条被套子套住了手脚和思想的可怜虫,没有套子就没有别里科夫,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只是对套子作用的印证。因此,认识、分析套子的内涵、特征、作用是把握这部作品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套子呢?套子是一种比喻说法,也可以说是规矩,它实际上是指限制人的思维、行动的各种思想观念、纪律、法律、制度和生活环境(生活圈子),它对人的要求是“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人都是社会的人,都与别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社会为了维护一种秩序,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会制定各种各样的套子(规矩),宣传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念,以制约人的行为和思想,人一生下来,似乎就要落入套子,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各种套子之中,因为都要遵规守矩,都要受到各种制约。人是实践的人,实践行为有着两个制约因素:一是受理想、愿望、目的需要的驱使,这是内在动力。一是受社会文化套子的制约,这是外在因素,它使人社会化,规定了人的社会角色,实践的行为方式。这两个因素是对立的统一,前者遵循自由原则,后者遵循强制、服从原则,两者经常发生冲突,由于个体需要很难与社会套子抗衡,往往是后者战胜前者,社会化的套子扼杀个人的自由性,社会化的套子可以转化为前者,即成为人的内在目的需要。
社会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整体,政治、经济、军事、宗教、道德、文化等各个部门及各行各业都必然产生套子,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划分各种套子的类别的话,大体可以将其分为合理的、落后的、反动的三类。合理的套子,如生活中必要的规章制度、进步的道德规范,在民主基础上制定的法律、法规;落后的套子,主要是指已经过时的、违反客观实际的套子,如封建社会的繁琐礼仪,旧时代遗留下来的世俗偏见;反动的套子,是指反动统治阶级制定的愚弄人民、压迫人民的法律、制度、观念,如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套子”──俄国沙皇的各种反动法律、条令。
社会没有套子不行,人不受套子的约束也不行。如果天下的人都随心所欲,各行其是,一切乱套,社会就会混乱不堪,局面简直不可思议,不可收拾。由此可见,必要的、合理的套子是保持社会稳定秩序、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但是,套子也有负面作用,特别是落后、反动的套子,像枷锁,可以把人的手脚、思想套“死”。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种落后或反动的套子中,久而久之,循规蹈矩,就有可能形成一种单一的,僵化保守的思维模式、思维习惯,就会被套得服服帖帖,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对套子以外的事物会产生排拒感。从这种意义来讲,人的思想是套子的产物。套子在人类生活历史中起着两重作用。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是一个生活在俄国沙皇反动套子中的人,契诃夫是从揭露、批判沙皇反动套子的危害性的角度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小说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套子决定了别里科夫一生令人可笑、可厌的命运。对于这一基本思想,作者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的。
首先,契诃夫写生活套子把别里科夫套“蠢”。本来,人在雨天出门,要打雨伞,穿雨鞋,这是生活常识。别里科夫竟天天装在这个套子里,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一年四季,不管天冷天热,有蚊子没蚊子,“床上挂着帐子。”他找对象,准备结婚,并不是出于内在情感需要,而是为了不乱“男大当婚”的俗套。他的口头禅就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即“千万别乱套啊!”他满脑子世俗成见,一旦适应一种套子,一种生活方式,就把这种方式死搬硬套到各种生活之中,主观脱离客观,有着像堂吉诃德一样的愚蠢,套子已使他完全失去了主体意识,失去了理性。
其次,作者写反动套子把别里科夫套“坏”。小说写于1898年,当时俄国沙皇政府实行白色恐怖和高压政策,经常颁发限制人们思想、行为的法律、法令。别里科夫是一个普通中学教师、其貌不扬,人们对其不屑一顾,大家甚至不能想像他是一个可以结婚的人。然而,他在沙皇各种套子的束缚下,心地变坏了,成为沙皇统治的鹰犬。他不但自己视报纸上的条文为金科玉律,而且还要求别人也落入圈套。“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轨、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如一个同事参加祈祷式去迟了,中学生顽皮闹事,“在教务会议上,他那种慎重,那种多疑,那种纯粹套子式的论调,简直压得我们透不过气。”由于他搬出沙皇的法律条文压人,随时都可能向上面汇报,出卖人,大家都怕他。“太太们到礼拜六不办家庭戏剧晚会,因为怕他听见;教士们当着他的面不敢吃荤,也不敢打牌。”这个城市在他生活的十五年间,全城的人“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足见别里科夫对人们危害之大。这个小人物凭借套子的威力,发挥着对人们的震慑作用。他在和柯瓦连科吵架时,口口声声要把谈话内容报告校长,并威胁说:“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吗?”这完全露出了他一副沙皇套子忠实走狗的嘴脸。
最后,作品写反动套子把别里科夫套“死”。别里科夫是在与柯瓦连科吵架后气死的。这个“气”有两个方面:一是气在受到了柯瓦连科的怒骂和怒推。柯瓦连科把他骂得很凶,推得很重,他口舌上无力抗衡,拳脚上也不能相迎,一副狼狈相,又遭到女朋友哈哈大笑的奚落,人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二是气在柯瓦连科明目张胆地乱套,并毫无顾忌,这是他气死的主要原因。十几年来,城里人都对别里科夫敬畏三分,不敢乱套,惟独柯瓦连科压而不服,言谈举止大出格,大乱套,别里科夫感到无力制止,“礼崩乐坏”,他痛心疾首,结果忧郁不堪,气急败坏,得病而死。他死死抱住套子不放,极力维护套子,最终为套子献出了生命,成为反动套子的殉葬品。
马克思说过,在各个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的思想中,有着统治阶级的套子,由此可知,统治阶级制定的套子在社会上也是占统治地位的套子。套子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统治着整个社会,并且禁锢着人的心灵,扭曲着人的性格。时势可以造英雄,时势也可以造狗熊。别里科夫是黑暗王国中的狗熊,也是沙皇时代独裁、专制、高压政策的产物,契诃夫在作品中深刻地阐明了这一点。作品中人物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很明显,契诃夫通过别里科夫命运的描写,揭露了沙皇政府的残酷统治,展示了反动套子可怕的淫威。作品中人物深情地发出对自由的呼唤:“自由啊,自由!只要有一点点自由的影子,只要有可以享受自由的一线希望,人的灵魂就会长出翅膀来。”呼唤自由,就是呼唤俄国革命的到来,就是呼唤打破落后、反动的套子。这是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所在。
《装在套子里的人》除了有深刻的批判意义外,它还有极为重要的认识意义。契诃夫在作品中实际上提出了一个人的主体性问题。人是环境的产物,人也可以反抗环境。人虽然离不开套子,但也不能完全愚昧无知地被套子套住,人应该有理性,要敢于怀疑,善于反思,跳出洞穴,破除迷信、盲从、奴性意识,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形成开放的眼光和主体意识。总而言之,人生要有约束的规矩,但不能作茧自缚;人必然进入生活圈子,但不能落入怪圈,这就是《装在套子里的人》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选自《名作欣赏》2000年第4期)
【篇二】石子船文章赏析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高二语文组康雅婷
边城
沈从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沈从文及作品特点。
2、理解作者优美、意蕴丰富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1、分析小说环境、心理和对话描写,培养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2、通过分析小说人物形象,领会作者创作目的和小说主旨,品味沈从文的小说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说所描写的湘西风土人情,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
2、体会人性之美,引导学生珍视人类最朴素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悟小说的人情美。
教学设想:
这篇小说缺乏引人人胜的故事情节,节奏较为缓慢,不一定符合当今中学生的欣赏口味,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调动学生钻研的兴趣。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步骤来考虑:
①课前预习时播放一些湘西风情的图片,使学生对小说中刻画的独特而美丽的景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给学生以充分的美感享受,扩大学生的眼界。
②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文中三个人物的形象。由于课文属于节选,学生对人物的情感理解不一定正确深刻,但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应当予以肯定。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出人物的爱、矛盾与孤独的情感。
③以讨论为手段体会小说的叙事技巧、结构艺术和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通过对环境的解读感受小说风俗美。
一、导入新课
(一)播放一些湘西风情的图片,配以黄磊《等等,等等》歌曲,使学生对小说中刻画的独特而美丽的景色及人物的命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给学生以充分的美感享受。
导语:真正的艺术应当经得起两样东西的考验:一是纵向的生命力,那种产生时轰轰烈烈,经行中却经不起时间跨越和时代洗礼的东西,绝非真正的艺术;二是横向的美感效应,即无论是谁,无论你从哪一个角度去审视它,它都能像水晶一样熠熠生辉,使你能从中获取你所需要的东西,从而产生愉悦人心的美感效应。沈从文的《边城》正是这样一篇美文,自它问世以来,对它的评价便接踵而来,有人赞它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有人讥之为“有意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70多来,经过历史浪潮的千淘万洗,人们渐渐认识到《边城》一颗闪光的金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部作品。
(二)介绍沈从文及其作品风格,介绍《边城》的写作背景,给出“边城”的解题(从时间、文化上考虑)
1、沈从文及其小说石子船文章赏析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省凤凰县人。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它的小说以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代表作《边城》,充分体现了他的小说艺术的主要特点。因其对这一艺术世界的独特发现与审美创造,确定了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引人注目的地位。
沈从文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多产的作家之一,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篇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他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反映的社会生活相的广阔,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他的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湘西底层人民古朴和谐、乐天安命的生活状态和自在无味的人生形式。“野蛮与优美”交织在一起,作者对这种人生的感情是复杂的,笔端既洋溢着热情,又不时传出一种淡淡的凄凉与惆怅。由对社会政治的疏离,对都市人生的厌倦和对现实人生的困惑,沈从文创造出了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构造着“牧歌式”的边城世界,也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
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与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凉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2、《边城》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二、感体感知
课文节选自《边城》第三至第六节,在预习的基础上看节选内容围绕哪个传统节日展开,每节主要写了哪些事?
明确:端午节。
第三节叙述了边城人们紧锣密鼓筹备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
第四节讲述了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的情形。英俊勇敢又关心体贴人的傩送占据了翠翠的心。她和傩送相识时说的“大鱼咬你”的玩笑话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从此象征着爱情的“鱼”的意象维系着傩送与翠翠的关系。
第五节讲述翠翠和外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祖父拿天保试探翠翠,但翠翠心念所系,全在傩送身上,以至魂不守舍。祖父猜到了翠翠的心愿,看到了翠翠对爱情的执着。这种感情上的执着,以及拒绝其他选择和外来诱惑,让爷爷担心会导致不幸。
第六节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三、合作探究
读过本文的读者都将发现本文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淡淡的美”,这种美渗透了整个文章的字里行间,那么就让我们从环境和生活来感知它的美。
1、沈从文的小说独具地方特色,他的题材、人物、自然景色、风土人情、语言,无不涂上“湘西”的标记。题材是从湘西社会生活中摄取的;人物是湘西农村的“愚夫俗子”,一批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景色更是湘西山山水水迷人的美景。沈从文更是描绘风土人情的高手,他画出的一幅幅风俗长卷,婚嫁、习俗、服饰、神话、传说、信仰、礼节""无所不有,无所不奇,使他成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读罢此文,你认为作者为我们展示了湘西哪些特色?
请同学们细读第1,2段,说说边城的与众不同之处。
圈画描写边城环境、风物的句子以及描写人物的句子,讨论概括边城有哪些特点?
(1)开篇写道“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生活环境的太平。
(2)“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钟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环境的僻远使得边城人民不关心或者说不用关心他们生活以外的事情,体现边城之“边”。
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告诉我们当地军队“安辑保守”,不仅保护民众的安全,军队与军队之间也不起纷争。因而生活在边城茶峒的百姓们可以安居乐业,“水陆商务”也就理所当然的兴盛发达。然而沈从文所处的时代,国家民族衰落危亡,人民挣扎于水深火热中,正如其所写的“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的挣扎中”,但是他又特地告诉我们而当地百姓的不幸不过就是损失了些家财至多遭遇死亡大变,于是“边城‘就显得特别起来,它似乎是隔离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大地,变成了一个世外桃源。人们周围的环境决定了人们对客观生活的认识和对现实采取的态度。
(3)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好无什么变化,仍旧是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这里说明了生活环境的相对隔离,受外界影响小,习俗保留相对完好。
端午赛龙船的习俗古已有之。这是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一项全民游乐活动。这一项体育竞技活动盛行于整个江南的几个省份。为什么要龙舟竞渡,明间通常的说法是为了拯救投江自尽的屈原。龙舟沿江撒粽子,
为的是让水中鱼鳖不食屈原的尸体;同时人们敲打锣鼓,喊着号子,是为屈原招魂。在当时动荡不安兵灾连年的中国,可能唯有这一处地方还保有古老的习俗,并能全民参与了。边城的安定与繁盛可见一斑。通过热火朝天的赛龙舟描写,而体现出边城茶峒虽古老却充满生机活力的特点。
总结:边城的特点——偏僻、闭塞、幽静、静谧、纯朴、古朴、纯净、和谐、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民风纯朴、没有被现代工业污染。一言以蔽之,世外桃源。
2、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在这里发扬光大,你认为故事中的哪些情节能表现边城人淳朴的民风和美好的道德情操?
点拨:(1)每到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看年轻小伙龙舟竞赛,参加在河中捉鸭子的活动。
(2)中秋夜晚赏月,青年男女用对歌的方式在月夜倾吐爱慕之情。
(3)正月十五,舞龙,耍狮子,放烟火,使得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4)如龙头老大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二老傩送热心助人,即使被翠翠误会,也托他人送翠翠回家;祖父身上更体现了传统美德,坚持不收过渡商人多给的钱,而商人也是一样的朴实,非坚持给钱不可,最后祖父只收一个铜子,却搭了一把烟叶给商人。(学生自由发言)
总之,这是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和风俗美。这些山花流水般的风俗美,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令人神往,引起无限遐想。
三、小结
小说叙述了一个美丽感人的爱情故事,小说里只有平凡的人,平凡的梦和平凡的坎坷,几十年来深受读者的喜爱,其魅力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他是一幅充满浓郁乡土风情的风俗画卷;第二,他是一首人性美、人情美的赞歌;第三,它是一曲富有神韵的“爱”与“善”的挽歌。下节课我们将来重点感受小说的人情之美。
四、作业
1、阅读《边城》全文,理解小说表现的情感。
2、体会小说中翠翠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分析鉴赏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们也是与这环境相匹配的。边城的人民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们身上都充满着人情味和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
请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等角度加以阐述,赏析翠翠、傩送和爷爷的形象,感受人性美。
1、请学生谈看过电影或了解整个小说更改后对翠翠的初步印象,完成对翠翠形象的整体感知。
如美丽、善良、至纯至真""
(投影,女声朗读)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2、重点赏读第四节,抓住翠翠的语言与心理活动,体会她对祖父的感情。
(1)“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爷爷总会找来的。’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着慌了。”
表明翠翠对爷爷的信任和依恋,仿佛一离开爷爷便不知何去何从。写出一个娇羞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2)当爷爷问翠翠敢不敢一个人看龙船时,翠翠说:“怎么不敢?可是一个人玩有什么意思?”
潜台词就是要爷爷陪着一起去,但同时表明要爷爷去不是因为自己胆小,体现了她聪明可爱,同时也隐隐写出了翠翠内心深处的孤寂。
(3)翠翠找不到祖父,当“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翠翠看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这个念头让读者一惊,这是翠翠的心事和惧怕,饭趁着他对爷爷深厚的情感,同时又一次表明她内心的孤苦无依,爷爷是她生活的依靠,更是她心灵的依托。
(4)当天色已晚爷爷还没出现,“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总相信祖父回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 翠翠的乖巧跃然纸上。
(5)翠翠被人送回家,“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这一段凸显出乖巧的翠翠调皮、活泼的一面。她不是真的生祖父的气,只是表现出一种小女孩特有的娇气和顽皮,让人忍俊不禁。另外,翠翠第一次在吊脚楼下见到傩送二老,二老邀请她去家中做客,翠翠误会了,骂他一句。二老说“回头水里的大鱼来咬了你”。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联系此细节,翠翠对爷爷说自己被鲤鱼吃去了,实际上是对邂逅二老情景的一个不自觉的温柔回忆。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出翠翠对二老的喜欢,虽然这种喜欢是淡淡的。”大鱼来咬了你’这句话对翠翠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温柔的回忆,而其,这句话颇带俏皮味,也成了翠翠和二老以后相爱的一个隐喻。
2、课文节选部分是这个爱情故事的开端,试讨论课文中是怎么体现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情愫的。(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找出文中有关语句,并加以评判)
点拨:主要从课文中的语言等细节体会翠翠微妙的心情。
明确:翠翠初见二老傩送,是在两年前的五月端午看龙船时,相逢不识,只当是一般轻薄男子,没给人好脸色看。但过后得知,此人就是众人口中神一样的傩送,翠翠心里“又吃惊又害羞”,“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英俊勇敢又关心体贴人的傩送占据了翠翠的心。就是这一次不期然的相遇在她心中埋下了情愫,从此平添了难以言说的心事。后文多次提到这方面的内容,比如:
“两年日子过去了”,“但这印象不知道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这时,朦胧的爱情让她感到甜蜜。
“翠翠为了不能忘记那件事,上年一个端午节又同祖父到城边河街去看了半天船”。此时,难忘傩送,渴望再次看到他。
翠翠在听祖父和喽啰的谈话时,也一直在想着听到有关二老的消息。这会儿,爱恋傩送,在内心深处盼望着听到与之有关的内容。
“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这时,翠翠的心正在飞向青浪滩。一句无意的问话,袒露了一个少女的情怀,一位娇羞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当爷爷提起去你端午的事情时,“翠翠还正想起两年前的端午的一切事情”。两年过去了,翠翠不能忘记那件事,时常温习着,默默地想着二老。
“远处有吹唢呐的声音,她知道那是什么事情”,并且还把船拉过岸去,爬到屋后塔下去眺望。此时,翠翠知道这是有人娶亲,或许她想到了自己和傩送,或许这只是表明了她内心里刚刚开始萌动起一种对爱情的渴望,一种对于未来的模糊的向往。
这些语句说明翠翠默默的喜欢上了傩送,却因少女的害羞矜持把感情暗藏在心底。这种朦朦胧胧的爱情一直萦绕在她心头,给这个纯净的女孩增添了一份文静,一份羞涩与一份痴迷的陶醉。
此时定格于翠翠心中的爱情是具体的,有时飘忽不定的,让她把捉不定,少女的羞涩,不可知的未来又让她不敢敞开心扉。于是,这个灵秀、乖觉、明慧、清纯的少女既表现出了不加修饰的生命本色,又在其人生道路迈出的第一步中混入了一丝淡淡的愁绪,预示着结局的悲剧。这是沈从文的一种生命意识的体现。
拓展:试把翠翠的心里与《诗经·郑风·子矜》的主人公心理相比较。
《诗经 郑风 子矜》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明确:《诗经·郑风·子矜》表明一位女子对情人的爱怨和期盼的心情。“悠悠我心”表明绵长的忧思,表明女子内心对情人想念不已。翠翠与之相比,显得含蓄、羞涩。翠翠内心萌动的感情始终没有外露,连她最深爱的爷爷也没有启齿。翠翠仿佛活在梦幻中一样,她的内心世界是微妙,是别人,包括爷爷都无法体会的。这也是造成日后悲剧的一个原因。
3、其他人物分析
傩送:他是一个英俊、淳朴、幽默的汉子。傩送因为健壮俊美,诨名“岳云”他看到翠翠一个人天黑了还站在河边时,便好意邀请她进屋去等;翠翠误会骂了他,他不予计较,还让人送她回家,足见其淳朴善良的品质。他吓唬翠翠说“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风趣幽默的形象跃然纸上。
祖父:(1)对翠翠亲情无限,疼爱有加,为孙女的婚事操心担忧。
(2)善良、淳朴、工作尽职。石子船文章赏析
(3)重义轻利。
总之,《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的,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现实。“纯粹的美”和“清洁的的灵魂”是这篇小说人物特征。
二、思维拓展
作者写作《边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材料一)沈从文是湖南凤凰县苗族人,生于湘西长于湘西,21岁时抱着对新的人生和新的世界的热烈追求与向往来到北京,然而迎接他的趋势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们共同统治下的黑暗天地,他每日每时目睹的是一群自私、懦弱、虚伪、卑鄙却又冠冕堂皇、假冒斯文的灵魂。“五四”运动创造的精神使他越来越坚信:目前这个黑暗社会旧有的一起实在不能也不应继续存在下去。我们这个老大的国家要脱离目前的苦难,唯有重造有形的社会和无形的观念。因此,重造国家、重造民族品德成了沈从文最热切、最坚决的追求。为此,他一面以愤怒、战栗的感情,选择了男女关系为解剖的切入点,对都市上流社会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众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另一方面又把探询的目光转而投向他早年生活过的那个“充满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织着野蛮与优美、浪漫与严肃”的湘西社会,凭着他对故乡下层人民怀有的那份“无可言说的温爱”之情,用热情、迷醉的歌喉对那里的风物唱出了一曲又一曲心里的恋歌,而《边城》正是其中最优美动听的一支。
(材料二)沈先生在《长河题记》中说:“一九三四年的冬天,我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去乡已经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几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
(材料三)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明确:沈从文创作《边城》的用意在于要跟两种现实进行对照:一是用边城人的淳朴、善良、正直、热情跟都市上流社会的虚伪、懦弱、自私、势力、男盗女娼对照;二是把湘西的“过去”和“现在”对照,把过去的“人情美”与今天的“惟利是图的人生观”对照。表达他对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
三、作业
体会小说语言美,写一篇鉴赏性文章。
【篇三】石子船文章赏析
语文八年级
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课题:云南的歌会
教材分析:
《云南的歌会》是现代作家沈从文之作。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的场面民歌演唱。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歌唱的情景,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色,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上要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老师要选出几段精彩的语言片断引导学生赏析品味。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教学重、难点:石子船文章赏析
1、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2、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
教学过程:
作者简介: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解决字词)
通过工具书会读以下词语并熟练地写出词语。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 )西 譬( )喻 糯( )米 蹲( )踞 忌讳( ) 酬
( )和 铁箍( ) 熹( )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
别开生面
忌讳:
扶摇而上:
譬喻:
酬和:
悠游自在:
若无其事:
熹微:
淳朴: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主要内容)
学生自行朗读课文,要求读完课文后能说出自己通过本文对云南的歌会有了哪些了解?
歌会形式:1、
2、
3、
侧重内容:1、
2、
3、
写作手法:1、
2、
3、
3、学生根据以上感知整理全文结构: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指名朗读2~3段,要求其余学生思考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山野对歌并做批注。
2、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是段落,交流自己喜欢的原因
五、质疑问难,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1、默读第四段,第四段写赶马女孩唱歌仅三句,却用了许多优美的语句描写由呈贡一路进城的景色。这是否偏离了“山路漫歌”的“歌”字?
2、默读第5段,第5段将“金满斗会”与前两种形式的歌会比较,说说“金满斗会”的难得之处在哪里?
六、拓展延伸,以读带写。(片断训练)
本文对云南歌会的介绍,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让我们知道生活中有歌就有欢乐,有歌就有美。而人们用歌来表达生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请欣赏和比较以下三种歌会,你能发现它们各自的特色吗,然后写下来?
播放电影《刘三姐》片段、流行歌曲演唱会片段
【篇四】石子船文章赏析
云南歌会
綦江县石壕镇万隆学校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 科目:语文 课 题:《云南的歌会》 课 型:新授课
审核: ___ 审阅人签字 课 时:2课时 执 笔:陈明红 上课时间:___使用者:程刚 陈明红 班 级:___ 家长签字:___ 学习目标:1、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学习重难点:1、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课前预习设计: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1.蹲jù( ) 2.jīng条( ) 3.土kǎn( ) 4.chún朴( )
5.nuò米( ) 6.zuò木( ) 7.pì喻( ) 8.晨光xī微( )石子船文章赏析
二、为下列多音字注音
1.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
2.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 )
3.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
4.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 )( )
三、找出下列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穷目 押韵 本色 哑口无言
B.下坠 向例 吆喝 悠有自在
C.扶摇 含胡 照例 声面别开
D.迤西 屋脊 无端 呼朋焕侣
四、根据意思概括出词语
1.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作为立论的依据。______________
2.形容阳光不强。______________
3.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______________
4.一向的做法。______________
5.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______________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设计:
一、导入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云南是聚集了最多少数民族的省份,民歌几乎渗透到了各族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云南的民歌,这就是——《云南的歌会》。
二、初读课文,研习课文理清文章的框架。
1、作者写了云南歌会的三个场面,请你概括一下它们的内容。
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小组民主表决的形式,以“我最喜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面,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话方式,即兴安排学习三个歌会场景的顺序,进行语言品味。这部分着重体验作者描写的侧重点。
3、你了解云南歌会有哪些特色,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习“山野对歌”
1、 指名朗读课文相关部分,思考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山野对歌并作批注。
提示:年轻女子的描写(动作、神态、外貌):
山野对歌的民族特色:
2、 比较阅读,交流讨论课后练习题二: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
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感情朗读2、3段
四、作业布置
点金教练基础巩固题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学习本文的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并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族文化及民族风情。
课前预习设计:
找出本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试着体会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设计:
一、 研读品味课文内容
(一)、学习“山路漫歌”
1、齐读课文第4段,找出好词佳句,大家试着抓住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修辞手法赏析。 例如:我找到了 “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_用来拟人的修辞手法,显得活泼生动,它的蓝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联想,让人感受到了花的灵性和花朵纯净。
我找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写赶马女孩唱歌仅用三句,却许多优美的语句描写由呈贡一路进城的景色。这是否偏离了“山路漫歌”的“歌”字呢?
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金满斗会”
1、自由朗读课文第5段,老人常说“十年难逢金满斗”,将“金满斗会”与前两种形式
的歌会比较,说说金满斗会的难得之处在哪里?
明确:“金满斗会”与前两种歌会相比,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场面盛况空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承民族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读第5段
二、拓展研究
本文对云南民歌会的介绍,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歌就有欢乐,有歌就有美。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学生可以收集民歌,互相交流,比较。
例如:陕北民歌《信无防字》福州民歌(真鸟仔,啄波波,三岁孩子会唱歌""一条竹子插下土,皇帝落难去放牛)""
三、小结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
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本文虽然是描写音乐的佳作,但首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品析词语、句子,感受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情境。
四、课后作业
点金教练探究提高练习题
相关链接
云南民歌简介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以歌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对婚配的祝福,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靠那些知识广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的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据说,解放前的傈僳族人民“打官司”也是唱歌,原告、被告以歌唱申诉各自的理由,解决人也以歌唱进行裁决。因此,在许多民族中,小孩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也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而一个高明的民歌手也就常常在本民族中得到人们的特别尊敬。
云南各民族民歌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生活中的婚丧礼俗,几乎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在民歌中都有生动的反映。
云南民歌不仅是云南民族音乐的核心和基础,而且对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她不仅是民族歌舞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乐曲发展的胚胎,她不仅孕育了少数民族戏曲、曲艺音乐的形成,同时也为戏曲说唱艺术的进
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在各类民族曲乐和华灯、白剧、壮剧、傣剧、扬琴、大本曲等戏曲、说唱音乐中,大量的曲调至今还保留民族的原形或近似民歌的变体。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各民族民歌歌词本身就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民间诗歌。歌词可以变换,一般是乐手见景生情,随感而发,即兴编成歌词。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族血统,沈从文先生的表外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黄永玉先生说起过,沈从文仅有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沈从文先生的身上,仅有四分之一的苗族血统!而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宗法观念,儿子一般是从属于父系血统的,玉宇澄清万里埃,沈从文先生理应是汉族而非苗族!
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 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他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散文集《湘行散记》。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rui)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沈从文由于其的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参考答案
一、1.踞 2.荆 3.坎 4.淳 5.糯 6.柞 7.譬 8.熹 二、1.xìng 2.hè 3.mó 4.hè sàn
三、C
四、1.引经据典2.熹微3.若无其事4.向例
5.即物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