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时防秋议
周镳,字仲驭,金坛人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周镳,字仲驭,金坛人。父秦峙,云南布政使。镳举乡试第一,崇祯元年成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榷税芜湖。忧归,服阕,授南京礼部主事。极论内臣言官二事:“每读邸报①,半属内侍温纶。自今锻炼臣子,委亵天言,祗徇中贵之心,臣不知何所极也。言官言出祸随,黄道周诸臣荐贤不效,而刘宗周等勿获进;华允诚诸臣驱奸无济,而姚希孟等皆蒙谴。每奉严谕率皆直臣封章自今播弃忠良奖成宵小祗快奸人之计臣益不知何所极矣。”帝怒斥为民,镳由是名闻天下。
初,镳世父尚书应秋、叔父御史维持,以附魏忠贤并罹逆案,镳耻之。通籍后,即交东林,矫矫树名节。及被放,与宣城沈寿民读书茅山,廷臣多论荐之。十五年起礼部主事,进郎中,为吏部尚书郑三俊所倚。然为人好名,颇饰伪,给事中韩如愈疏论之,罢归。
福王立于南京。马士英既逐吕大器,以镳及雷演祚曾立潞王议,因言镳、演祚等皆私党,请悉置于理,遂令逮治。而士英劾镳从弟钟从逆,并及镳。钟亦逮治。阮大铖居金陵时,诸生顾果等出《留都防乱公揭》讨之,主之者镰也,大铖以故恨镳。镳狱急,属御史陈丹哀求解于士英,为缉事者所荻,丹衷出为长沙知州。于是察处御史罗万爵希大铖指,上疏痛诋镳。而光禄卿祁逢吉,镳同邑人,见人辄詈镳,遂得为户部侍郎。亡何,左良玉称兵檄讨士英罪,言引用大铖,构陷镳、演祚,锻炼周内。士英、大铖益怒。大铖谓镳实召良玉兵,王乃赐镳、演祚自尽,钟弃市。(选自《明史•列传一六二》)【注】①邸报:中国古代抄发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和有关政治情报的抄本。②温纶:皇帝诏令敬称。③锻炼:罗织罪名陷害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奉严谕率皆直臣/封章自今/播弃忠良奖成宵小/祗快奸人之计/臣益不知何所极矣
B.每奉严谕/率皆直臣封章/自今播弃忠良/奖成宵小/祗快奸人之计/臣益不知何所极矣
C.每奉严谕/率皆直臣封章/自今播弃/忠良奖成宵小/祗快奸人之计/臣益不知何所极矣
D.每奉严谕率皆直臣/封章自今播弃忠良/奖成宵小/祗快奸人之计/臣益不知何所极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阕:在一定时期内带孝,对死去的长辈或平辈亲属表示哀悼。 B.封章: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亦称封事。 C.通籍:将记有姓名、年龄、身份的竹片挂在官门外,经核对可以进出官门。因此后来便称做官为“通籍”。 D.从弟:一种称谓,也称堂弟。是同祖的叔伯之子而年纪小于自己的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镳大胆直言,因此获罪。他在任南京礼部主事时,上书言及朝中弊端,惹怒皇帝,被斥退为民。
B.周镰虽好名节,但做事不谨慎。当初其世父、叔父因依附魏忠贤获罪,他自己涉案其中被流故。
C.周镳命途多舛,屡遭攻讦。他因从弟被马士英弹劾而受到牵连,罗万爵、祁逢吉对他也皆有恶语。
D.周镰因左良玉兴兵而遭杀身之祸。左良玉的言行激怒了马士英、阮大铖,最终周镳被赐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为人好名,颇饰伪,给事中韩如愈疏论之,罢归。
(2)镰狱急,属御史陈丹衷求解于士英,为缉事者所获,丹衷出为长沙知州。
答案:
10.B11.A(服阙:守丧期满)12.B(并非涉案其中被流放)
13.(1)译文:然而周镳做人喜好名声,很爱掩饰作假,给事中韩如愈上疏(奏章)给他定罪,周镳被罢免回家。
(2)译文:周镳的案件紧急,嘱咐御史陈丹衷向马士英请求解救,被搜捕的人抓获,陈丹衷被调职出京任长沙知州。
参考译文:周镳,字仲驭,是金坛人。父亲周秦峙,是云南布政使。周镳参加乡试考取第一名,崇祯元年成为进士,被授任为南京户部主事,在芜湖征税。因丧事回家,服丧期满,被授任南京礼部主事。极力论说宦官、言官二事:“每次阅读邸报,大半是内侍代为发布的皇帝诏令。如今酷吏故意加罪于大臣,亵渎皇上言论,恭敬顺从宦官的心思,我不知这样下去恶果怎样。言官言论说出来就有祸患相随,黄道周众大臣举荐贤才不成功,而刘宗周等人不能得以进用;华允诚众臣驱除奸佞没有成功,而姚希孟等人都蒙受贬谪。常常奉行严肃告谕,大多都是直言进谏的大臣被密告。从此背弃忠良之人,助成奸佞小人,只是让奸人之计得逞畅快,我更不知这样下去的恶果怎样。”皇帝很生气,把周镳斥退为民,周镳因此而在天下闻名。
当初,周镳的伯父尚书周应秋、叔父御史周维持,因为依附魏忠贤一同遭受叛逆案,周镳以此为耻。他做官后,就结交东林党,树立了很高的名节。等到他被流放,和宣城沈寿民在茅山读书,朝廷大臣大多谈论推荐他。十五年起任礼部主事,进升为郎中,受吏部尚书郑三俊倚重。然而周镳做人喜好名声,很爱掩饰作假,给事中韩如愈上疏(奏章)给他定罪,周镳被罢免回家。
福王在南京称王。马士英已经追随吕大器,因为周镳以及雷縯祚曾经有拥立潞王的议论,于是说周镳、雷縯祚都是潞王的私党,请求全都交付法官,令人逮捕论罪。而马士英弹劾周镳的堂弟周钟随从为乱,并涉及周镳。周钟也被逮捕论罪。阮大铖在金陵的时候,儒生顾杲等人出《留都防乱公揭》声讨他,主办的人是周镳,阮大铖因此痛恨周镳。周镳的案件紧急,嘱咐御史陈丹衷向马士英请求解救,被搜捕的人抓获,陈丹衷被调职出京任长沙知州。在这种情况下察处御史罗万爵迎合阮大铖的意旨,呈上奏章极力诋毁周镳。而光禄卿祁逢吉是周镳的同乡人,看到人就责骂周镳,于是得以当了户部侍郎。没多久,左良玉举兵征讨马士英的罪行,檄文中引用了阮大铖罗织罪名陷害周镳雷縯祚,故意加罪于周内等事件。马士英阮大铖更加愤怒。阮大铖称实际上是周镳召来的左良玉的军队,福王于是赐周镳、雷縯祚自尽,对周钟在闹市中执行死刑。
【篇二】时防秋议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本页由书香门第独家推出
http://e.net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目前政治形势的特点
同志们!目前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
这种变化了的形势,我们的党已经规定了自己的任务。
目前的形势是怎样的呢?
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
的殖民地。
大家知道,差不多一百年以来,中国是好几个帝国主义国
家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的国家。由于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
斗争和帝国主义国家相互间的斗争,中国还保存了一种半独
A这是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毛泽东的
这个报告是在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之后作
的。这一次政治局会议批评了党内那种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
和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错误观点,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策略,是一次极关重要的会议。毛泽东根据中央决议在这里充分地
说明了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的条件下重新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
重要性,着重地指出共产党和红军在这个统一战线中的具有决定意义
的领导作用,指出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批判了党内在过去长时期内
存在着的狭隘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这些是党和红军在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遭受严重挫折的基本原因。同时,毛泽东唤起
立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个时期内给了日本帝国
主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但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
斗争,以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使得经过那时的卖国头
子袁世凯〔1〕签了字的对日屈服投降的条约二十一条〔2〕,不得
不宣告无效。一九二二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
一个公约〔3〕,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
局面。但是没有很久,这种情况又起了变化。一九三一年九月
十八日的事变〔4〕,开始了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只是日
本侵略的范围暂时还限于东北四省〔5〕,就使人们觉得似乎日
本帝国主义者不一定再前进了的样子。今天不同了,日本帝国
主义者已经显示他们要向中国本部前进了,他们要占领全中
国。现在是日本帝国主义要把整个中国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
都有份的半殖民地状态改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状态。最近
的冀东事变〔6〕和外交谈判〔7〕,显示了这个方向,威胁到了全国
人民的生存。这种情形,就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
出了”怎么办”的问题。反抗呢?还是投降呢?或者游移于两
者之间呢?
党内注意一九二七年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引导革命归于失败的历史教
训,指出了蒋介石必然要破坏革命势力的趋势,这样就保证了后来中国
共产党在新环境中能够具有清醒的头脑,在蒋介石的无穷欺骗和很多
次的武装袭击中,使革命力量不致遭受损失。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共中央
在贵州遵义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建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
央的领导,改变了过去”左”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但那次会议是在红军长
征途中召集的,所以只能够对于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中央领导机
构问题做了决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中共中央才获得可能去有系
统地说明政治策略上的诸问题。对于这类政治策略上的问题,毛泽东的
这革命(不论什么革命)总
比帝国主义坏。他们组成了一个卖国贼营垒,在他们面前没有
什么当不当亡国奴的问题,他们已经撤去了民族的界线,他们
的利益同帝国主义的利益是不可分离的,他们的总头子就是
蒋介石〔9〕。这一卖国贼营垒是中国人民的死敌。假如没有这一
群卖国贼,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可能放肆到这步田地的。他们是
帝国主义的走狗。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阶级曾经参加过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随后又为这个革命的火焰
所吓坏,站到人民的敌人即蒋介石集团那一方面去了。问题
是在今天的情况下,民族资产阶级有没有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呢?我们认为是有这种可能性的。这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同
地主阶级、买办阶级不是同一的东西,他们之间是有分别的。
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地主阶级那样多的封建性,没有买办阶级
那样多的买办性。民族资产阶级内部有同外国资本和本国土
地关系较多的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右翼,
我们暂且不去估计他们的变化的可能性。问题是在没有那些
关系或者关系较少的那些部分。我们认为在殖民地化威胁的
新环境之下,民族资产阶级的这些部分的态度可能发生变化。
这个变化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动摇。他们一方面不喜欢帝国主
义,一方面又怕革命的彻底性,他们在这二者之间动摇着。这
就说明,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时其他们为什么
参加了革命,及到这一时期之末,他们又为什么站到蒋介石方
面去了。现在的时期,同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叛变革命的时期有
什么分别呢?那时的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现在正在走向殖
民地。九年以来,他们抛弃了自己的同盟者工人阶级,和地主
买办阶级做朋友,得了什么好处没有呢?没有什么好处,得到
的只不过是民族工商业的破产或半破产的境遇。因为这些情
况,我们认为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在今天的时局下,有其变
化的可能性。变化的程度怎样呢?总的特点是动摇。但在斗
争的某些阶段,他们中间的一部分(左翼)是有参加斗争的
可能的。其另一部分,则有由动摇而采取中立态度的可能。
蔡廷锴等人领导的十九路军〔10〕是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
呢?他们是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乡村的富
农和小地主。蔡廷锴们不是同红军打过死仗的吗?可是后来
又同红军订立了抗日反蒋同盟。他们在江西,向红军进攻;到
了上海,又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到了福建,便同红军成立了妥
协,向蒋介石开起火来。无论蔡廷锴们将来的事业是什么,无
论当时福建人民政府还是怎样守着老一套不去发动民众斗
争,但是他们把本来向着红军的火力掉转去向着日本帝国主
义和蒋介石,不能不说是有益于革命的行为。这是国民党营垒
的破裂。九一八事变以后的环境能够使国民党营垒分裂出这
样一部分人,为什么今天的环境反倒不能造成国民党的分裂
呢?我们党内持这样一种论点的人是不对的,他们说,整个
地主资产阶级的营垒是统一的,固定的,任何情况下也不能
使它起变化。他们不但不认识今天的严重环境,并且连历史
也忘记了。
让我再讲一点历史。一九二六年和一九二七年,当着革命
军向武汉前进,以至打到武汉、打到河南的时候,发生了唐生
智〔11〕、冯玉祥〔12〕参加革命的事情。冯玉祥于一九三三年在察
哈尔〔13〕还曾经和共产党一度合作,建立了抗日同盟军。
再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曾经和十九路军一道进攻江西
红军的第二十六路军,不是在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举行了宁都
起义〔14〕,变成了红军吗?宁都起义的领导者赵博生、董振堂等
人成了坚决革命的同志。
马占山在东三省的抗日行为〔15〕,也是统治者营垒中的一
个分裂。
所有这些例子都指明:在日本炸弹的威力圈及于全中国
的时候,在斗争改变常态而突然以汹涌的阵势向前推进的时
候,敌人的营垒是会发生破裂的。
同志们,现在让我们把问题转到另一点。
如果有人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软弱性
这一点来反对我们的论点,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虽然处在
新环境,还是没有改变态度的可能,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我认
为也是不对的。如果不能改变态度的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的
软弱性,那末,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为什么改变了他们的
常态,不仅是动摇,简直是参加了革命呢?难道民族资产阶级
的软弱性是后来才得的新毛病,而不是他们从娘肚子里带出
来的老毛病吗?难道今天软弱,那时就不软弱吗?半殖民地的
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正
是因为这样,帝国主义敢于欺负他们,而这也就规定了他们不
喜欢帝国主义的特点。自然,我们不但不否认,并且完全承认:
又是因为这一点,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容易拿某种临时
的贿赂为钓饵将他们拉了过去,而这也就规定了他们对于革
命的不彻底性。可是总不能说,在今天的情况下,他们同地主
阶级和买办阶级没有任何的分别。
所以我们着重地指出:国民党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
重关头的时候,是要发生破裂的。这种破裂,表现于民族资产
阶级的动摇,表现于冯玉祥、蔡廷锴、马占山等风头一时的抗
日人物。这种情况,基本地说来是不利于反革命,而有利于革
命的。由于中国政治经济的不平衡,以及由此而生的革命发展
的不平衡,增大了这种破裂的可能性。
同志们!这个问题的正面,已经说完了。让我再来说一说
它的反面,那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某些分子常常是欺骗民众
的好手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因为他们中间除了那些真正
拥护人民革命事业的人们而外,有许多人在一个时期内能够
以革命的或半革命的面目出现,所以他们同时就具备着欺骗
民众的资格,使得民众不容易认识他们的不彻底性以及装模
作样的假相。这就增加了共产党批评同盟者、揭破假革命、争
取领导权的责任。如果我们否认民族资产阶级在大震动中有
动摇及参加革命的可能性,那也就取消了至少也减轻了我们
党对于争取领导权的任务。因为,如果民族资产阶级是同地主
买办一模一样,以卖国贼的狰狞面孔出现,争取领导权的任务
就大可取消,至少也可以减轻了。
在整个地分析中国地主资产阶级在大震动中的姿态时,
还有一个方面应该指出,那就是:即使在地主买办阶级营垒中
也不是完全统一的。这是半殖民地的环境,即许多帝国主义争
夺中国的环境所造成的。当斗争是向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时候,
美国以至英国的走狗们是有可能遵照片主人的叱声的轻重,
同日本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暗斗以至明争的。过去这种狗打
架的事情多得很,我们不去说它。于今只说被蒋介石禁闭过的
国民党政客胡汉民〔16〕,不久以前也签名于我们所提出的抗日
救国六大纲领的文件〔17〕。胡汉民所依托的两广派军阀〔18〕,也
在所谓”收复失地”和”抗日剿匪〔19〕并重”(蒋介石的是”先剿
匪,后抗日”)的欺骗口号之下,同蒋介石对立。你们看,不是有
点奇怪吗?并不奇怪,这不过是大狗小狗饱狗饿狗之间的一点
特别有趣的争斗,一个不大不小的缺口,一种又痒又痛的矛
盾。但是这点争斗,这个缺口,这种矛盾,对于革命的人民却是
有用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
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
把这个阶级关系问题总起来说,就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打
进中国本部来了这一个基本的变化上面,变化了中国各阶级
之间的相互关系,扩大了民族革命营垒的势力,减弱了民族反
革命营垒的势力。
现在我们来说中国民族革命营垒里的情形。
首先是红军的情形。同志们,你们看,差不多一年半以来,
中国的三支主力红军都在作阵地的大转移。从去年八月任弼
时〔20〕同志等率领第六军团向贺龙同志的地方开始转移〔21〕起,
接着就是十月开始的我们的转移〔22〕。今年三月,川陕边区的
红军也开始转移〔23〕。这三支红军,都放弃了原有阵地,转移到
新地区去。这个大转移,使得旧区域变为游击区。在转移中,
红军本身又有很大的削弱。如果我们拿着整个局面中的这一
方面来看,敌人是得到了暂时的部分的胜利,我们是遭遇了暂
时的部分的失败。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我以为是对的,因为这
是事实。但是有人说(例如张国焘〔24〕):中央红军〔25〕失败了。这
话对不对呢?不对。因为这不是事实。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
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一个虾蟆坐在井里说:”天
有一个井大。”这是不对的,因为天不止一个井大。如果它说:
“天的某一部分有一个井大。”这是对的,因为合乎事实。我们
说,红军在一个方面(保持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在
另一个方面(完成长征计划的方面)说来是胜利了。敌人在一
个方面(占领我军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胜利了,在另一个
方面(实现”围剿””追剿”计划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这样说
才是恰当的,因为我们完成了长征。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
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
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
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
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
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
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
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
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
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
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
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
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
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
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
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
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
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
的泥坑里去。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
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
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26〕
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主力红军如此,南方各省的游击战争怎么样呢?南方的游
击战争,受到了某些挫折,但是并没有被消灭。许多部分,正在
恢复、生长和发展〔27〕。
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人的斗争正在从厂内向着厂外,从经
济斗争向着政治斗争。工人阶级的反日反卖国贼的英勇斗争,
现在是在深刻地酝酿着,看样子离爆发的时候已不远了。
农民的斗争没有停止过。在外祸、内难、再加天灾的压
迫之下,农民广泛地发动了游击战争、民变、闹荒等等形态
的斗争。东北和冀东的抗日游击战争〔28〕,正在回答日本帝国
主义的进攻。
学生运动已有极大的发展,将来一定还要有更大的发展。
但学生运动要得到持久性,要冲破卖国贼的戒严令,警察、侦
探、学棍、法西斯蒂的破坏和屠杀政策,只有和工人、农民、兵
士的斗争配合起来,才有可能。
民族资产阶级、乡村富农和小地主们的动摇以至参加抗
日斗争的可能性,前面已经说过了。
少数民族,特别是内蒙民族,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直接威胁
之下,正在起来斗争。其前途,将和华北人民的斗争和红军在
西北的活动,汇合在一起。
所有这些都指明,革命的阵势,是由局部性转变到全国
性,由不平衡状态逐渐地转变到某种平衡状态。目前是大变动
的前夜。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
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
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民族统一战线
观察了反革命和革命两方面的形势以后,我们就容易说
明党的策略任务了。
党的基本的策略任务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
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当着革命的形势已经改变的时候,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领
导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任
务,是变中国为殖民地;我们的任务,是变中国为独立、自由和
领土完整的国家。
实现中国的独立自由是一个伟大的任务。这须同外国帝
国主义和本国反革命势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是下了凶横直
进的决心的。国内豪绅买办阶级的反革命势力,在目前还是大
过人民的革命势力。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反革命势力的
事业,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成功的,必须准备花费长久的时间;
不是少少一点力量可以成功的,必须聚积雄厚的力量。中国的
和世界的反革命力量是比较过去更加衰弱了,中国的和世界
的革命力量是比较过去更加增长了。这是正确的估计,这是一
方面的估计。但是同时我们应当说,目前中国的和世界的反革
命力量暂时还是大于革命力量。这也是正确的估计,这是又一
方面的估计。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革命发
展的不平衡。革命的胜利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
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而在那些反革命势力
雄厚的地方,革命还是没有起来,或者发展得很慢。这是中
国革命在过去长时期内已经遇到的情形。在将来,可以想到,
在某些阶段里,革命的总的形势是更加发展了,但是不平衡
状态还会存在着。要把不平衡的状态变到大体上平衡的状态,
还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还要花费很大的气力,还要依靠党的
策略路线的正确。如果说,苏联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29〕是
在三个年头里完结了的话,那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
过去已经花去了很长的时间,而要最后地彻底地解决内外反
革命势力,我们还得准备再花一个应有的时间,像过去那样地
过分的性急是不行的。还得提出一个很好的革命策略,像过去
那样地老在狭小的圈子里打转,是干不出大事情来的。不是说
中国的事情只能慢吞吞地去干,中国的事情要勇猛地去干,亡
国的危险不容许我们有一分钟的懈怠。今后革命发展的速度,
也一定比过去要快得多,因为中国的和世界的局面都是临在
战争和革命的新时期了。虽然如此,中国革命战争还是持久
战,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定了这个持久
性。我们说,时局的特点,是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中
国处在新的全国大革命的前夜,这是现时革命形势的特点。这
是事实,这是一方面的事实。现在我们又说,帝国主义还是
一个严重的力量,革命力量的不平衡状态是一个严重的缺点,
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这是现时革命形势的又一个
特点。这也是事实,这是又一方面的事实。这两种特点,这
两种事实,都一起跑来教训我们,要求我们适应情况,改变
策略,改变我们调动队伍进行战斗的方式。目前的时局,要
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
主义。不到决战的时机,没有决战的力量,不能冒冒失失地去
进行决战。
这里不来说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的关系,也不来说冒险
主义在将来大的时局开展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性,这点等到将
来再说不迟。这里只说统一战线的策略和关门主义的策略,是
正相反对的两个不同的策略。
一个要招收广大的人马,好把敌人包围而消灭之。
一个则依靠单兵独马,去同强大的敌人打硬仗。
一个说,如果不足够地估计到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殖
民地的行动能够变动中国革命和反革命的阵线,就不能足够
地估计到组织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如果不足
够地估计到日本反革命势力、中国反革命势力和中国革命势
力这几方面的强点和弱点,就不会足够地估计到组织广泛的
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就不会采取坚决的办法去打破
关门主义;就不会拿着统一战线这个武器去组织和团聚千千
万万民众和一切可能的革命友军,向着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
狗中国卖国贼这个最中心的目标而攻击前进;就不会拿自己
的策略武器去射击当前的最中心目标,而把目标分散,以至
主要的敌人没有打中,次要的敌人甚至同盟军身上却吃了我
们的子弹。这个叫做不会择敌和浪费弹药。这样,就不能把
敌人驱逐到狭小的孤立的阵地上去。这样,就不能把敌人营
垒中被裹胁的人们,过去是敌人而今日可能做友军的人们,都
从敌人营垒中和敌人战线上拉过来。这样,就是在实际上帮
助了敌人,而使革命停滞、孤立、缩小、降落,甚至走到失
败的道路上去。
一个则说,这些批评都是不对的。革命的力量是要纯粹又
纯粹,革命的道路是要笔直又笔直。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
民族资产阶级是全部永世反革命了。对于富农,是一步也退让
不得。对于黄色工会,只有同它拚命。如果同蔡廷锴握手的话,
那必须在握手的瞬间骂他一句反革命。哪有猫儿不吃油,哪有
军阀不是反革命?知识分子只有三天的革命性,招收他们是危
险的。因此,结论:关门主义是唯一的法宝,统一战线是机会主
义的策略。
同志们,统一战线的道理和关门主义的道理究竟哪一个
是对的呢?马克思列宁主义到底赞成哪一个呢?我坚决地回
答:赞成统一战线,反对关门主义。人中间有三岁小孩子,三岁
小孩子有许多道理都是对的,但是不能使他们管天下国家的
大事,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天下国家的道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反
对革命队伍中的幼稚病。坚持关门主义策略的人们所主张的,
就是一套幼稚病。革命的道路,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活动的道路
一样,总是曲折的,不是笔直的。革命和反革命的阵线可能变
动,也同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可能变动一样。日本帝国主义决定
要变全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和中国革命的现时力量还有严重
的弱点,这两个基本事实就是党的新策略即广泛的统一战线
的出发点。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
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只有这样的力量,才能把日
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打垮,这是有目共见的真理。因此,
只有统一战线的策略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关门主义
的策略则是孤家寡人的策略。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
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
得敌人的喝采。关门主义在实际上是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
国贼的忠顺的奴仆。关门主义的所谓”纯粹”和”笔直”,是马克
思列宁主义向之掌嘴,而日本帝国主义则向之嘉奖的东西。我
们一定不要关门主义,我们要的是制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
国贼的死命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人民共和国〔30〕
如果说,我们过去的政府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联盟的政府,那末,从现在起,应当改变为除了工人、农民和城
市小资产阶级以外,还要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
革命的分子。
在目前,这个政府的基本任务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
中国。这个政府的成分将扩大到广泛的范围,不但那些只对民
族革命有兴趣而对土地革命没有兴趣的人,可以参加,就是那
些同欧美帝国主义有关系,不能反对欧美帝国主义,却可以反
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人们,只要他们愿意,也可以参
加。因此,这个政府的纲领,应当是以适合于反对日本帝国主
义及其走狗这个基本任务为原则,据此以适当地修改我们过
去的政策。
现时革命方面的特点,是有了经过锻炼的共产党,又有了
经过锻炼的红军。这是一件极关重要的事。如果现时还没有
经过锻炼的共产党和红军,那就将发生极大的困难。为什么?
因为中国的汉奸卖国贼是很多的,并且是有力量的,他们必然
想出各种法子来破坏这个统一战线,用他们威迫利诱、纵横捭
阖的手段来挑拨离间,用兵力来强压,来各个击破那些比较他
们小的、愿意离开卖国贼而同我们联合起来打日本的力量。如
果抗日政府抗日军队中缺乏共产党和红军这个要素,这种情
形是难于避免的。一九二七年革命的失败,主要的原因就是由
于共产党内的机会主义路线,不努力扩大自己的队伍(工农运
动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而只依仗其暂时的同盟者国民党。
其结果是帝国主义命令它的走狗豪绅买办阶级,伸出千百只
手来,首先把蒋介石拉去,然后又把汪精卫〔31〕拉去,使革命陷
于失败。那时的革命统一战线没有中心支柱,没有坚强的革命
的武装队伍,四面八方都造起反来,共产党只得孤军作战,无
力抵制帝国主义和中国反革命的各个击破的策略。那时虽然
有贺龙、叶挺一支军队,但还不是政治上坚强的军队,党又不
善于领导它,终归失败了。这是缺乏革命中心力量招致革命失
败的血的教训。在今天,这件事起了变化了,坚强的共产党和
坚强的红军都已经有了,而且有了红军的根据地。共产党和红
军不但在现在充当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而且在将
来的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中必然要成为坚强的台柱子,使日
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使用的拆台
政策,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没有疑义,威迫利诱、纵横捭阖的
手段,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是一定要多方使用的,我们是
要十分留神的。
当然,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广泛的队伍,我们不能希
望每部分都有如同共产党和红军一样程度的巩固。在他们的
活动过程中,有些坏分子因为受了敌人的影响退出统一战线
的事情,是会发生的。但是我们不怕这些人退出去。一些坏人
受敌人的影响退出去,一些好人却会受我们的影响加进来。只
要共产党和红军本身是存在的,发展的,那末,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必然也会是存在的,发展的。这就是共产党和红军在
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共产党人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
了,他们能够善处自己,又能够善处同盟者。日本帝国主义者
和蒋介石能够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来对付革命队伍,共产党也
能够用纵横捭阖的手段对付反革命队伍。他们能够拉了我们
队伍中的坏分子跑出去,我们当然也能够拉了他们队伍中的
“坏分子”(对于我们是好分子)跑过来。假如我们能够从他们
队伍中多拉一些人出来,那敌人的队伍就减少了,我们的队伍
就扩大了。总之,现在是两个基本势力相斗争,一切中间势力,
不附属于那一方面,就附属于这一方面,这是一定的道理。而
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灭亡中国和出卖中国的政策,不能
不驱使很多的力量跑到我们方面来,或者径直加入共产党和
红军的队伍,或者同共产党和红军结成联合战线。只要我们的
策略不是关门主义,这个目的是能够达到的。
为什么要把工农共和国改变为人民共和国呢?
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这个
意义,是在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口号里原来就包括了的,因为工
人、农民占了全民族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我们党的第六
次全国代表大会所规定的十大政纲〔32〕,不但代表了工农的利
益,同时也代表了民族的利益。但是现在的情况,使得我们要
把这个口号改变一下,改变为人民共和国。这是因为日本侵略
的情况变动了中国的阶级关系,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
产阶级,有了参加抗日斗争的可能性。
那是没有问题的,人民共和国不代表敌对阶级的利益。相
反,人民共和国同帝国主义的走狗豪绅买办阶级是处在正相
反对的地位,它不把那些成分放在所谓人民之列。这和蒋介石
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仅仅代表最大的富翁,并不代表老
百姓,并不把老百姓放在所谓”国民”之列,是一样的。中
国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人口是工人和农民,所以人民共和国
应当首先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利益。但是人民共和国去掉帝国
主义的压迫,使中国自由独立,去掉地主的压迫,使中国离开
半封建制度,这些事情就不但使工农得了利益,也使其他人民
得了利益。总括工农及其他人民的全部利益,就构成了中华民
族的利益。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虽然也住在中国的土地上,可
是他们是不顾民族利益的,他们的利益是同多数人的利益相
冲突的。我们仅仅离开他们这些少数人,仅仅同他们这些少数
人相冲突,所以我们有权利称我们自己是代表全民族的。
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是有冲突的。
要开展民族革命,对于民族革命的先锋队不给以政治上、经济
上的权利,不使工人阶级能够拿出力量来对付帝国主义及其
走狗卖国贼,是不能成功的。但是民族资产阶级如果参加反对
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那末,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就有了
共同的利害关系。人民共和国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并
不废除非帝国主义的、非封建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没收民族
资产阶级的工商业,而且还鼓励这些工商业的发展。任何民族
资本家,只要他不赞助帝国主义和中国卖国贼,我们就要保护
他。在民主革命阶段,劳资间的斗争是有限度的。人民共和国
的劳动法保护工人的利益,却并不反对民族资本家发财,并不
反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因为这种发展不利于帝国主义,而有
利于中国人民。由此可知,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反帝国主义反封
建势力的各阶层人民的利益的。人民共和国的政府以工农为
主体,同时容纳其他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势力的阶级。
让这些人参加人民共和国的政府,不危险吗?不危险的。
工人农民是这个共和国的基本群众。给城市小资产阶级、知识
分子及其他拥护反帝反封建纲领的分子以在人民共和国政府
中说话做事的权利,给他们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能违背工
农基本群众的利益。我们纲领的重要部分应当保护工农基本
群众的利益。工农基本群众的代表在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占了
大多数,共产党在这个政府中的领导和活动,都保证了他们进
来不危险。中国革命的现时阶段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
质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这是十分明显
的。只有反革命的托洛茨基分子〔33〕,才瞎说中国已经完成了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再要革命就只是社会主义的革命了。一九
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
命,这次革命没有完成,而是失败了。一九二七年至现在,我们
领导的土地革命,也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因为革
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并不是反资本主义。今后一个相当长
时期中的革命还是如此。
革命的动力,基本上依然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
级,现在则可能增加一个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的转变,那是将来的事。在将来,民主主义的革命必
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的革命。何时转变,应以是否具备了转变
的条件为标准,时间会要相当地长。不到具备了政治上经济上
一切应有的条件之时,不到转变对于全国最大多数人民有利
而不是不利之时,不应当轻易谈转变。怀疑这一点而希望在
很短的时间内去转变,如像过去某些同志所谓民主革命在重
要省份开始胜利之日,就是革命开始转变之时,是不对的。这
是因为他们看不见中国是一个何等样的政治经济情况的国
家,他们不知道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完成民主革命,较之俄国
要困难得多,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国 际 援 助
最后,需要讲一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相互关系。
自从帝国主义这个怪物出世之后,世界的事情就联成一
片了,要想割开也不可能了。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
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但是这不是说我们可以不需要国
际援助;不,国际援助对于现代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革命斗争
都是必要的。古人说:”春秋无义战。”于今帝国主义则更加〔34〕
无义战,只有被压平民族和被压迫阶级有义战。全世界一切由
人民起来反对压迫者的战争,都是义战。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
月革命是义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是义
战。中国的反鸦片战争〔35〕,太平天国战争〔36〕,义和团战争〔37〕,
辛亥革命战争〔38〕,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七年的北伐战争,一
九二七年至现在的土地革命战争,今天的抗日和讨伐卖国贼
的战争,都是义战。在目前的全中国抗日高潮和全世界反法
西斯高潮中,义战将遍于全中国,全世界。凡义战都是互相
援助的,凡非义战都是应该使之转变成为义战的,这就是列
宁主义的路线〔39〕。我们的抗日战争需要国际人民的援助,首
先是苏联人民的援助,他们也一定会援助我们,因为我们和
他们是休戚相关的。过去一个时期内,中国革命力量和国际
革命力量被蒋介石隔断了,就这点上说,我们是孤立的。现在
这种形势已经改变了,变得对我们有利了。今后这种形势还会
继续向有利的方面改变。我们不会再是孤立的了。这是中国
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注 释
〔1〕袁世凯(一八五九–一九一六),河南项城人,北洋军阀的头子。一九一
一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以后,他依靠反革命的武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又利用当
时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的妥协性,篡夺了总统的职位,组织了代表大地主大买办
阶级的第一个北洋军阀政府。一九一五年他要做皇帝,因为想取得日本帝国主义
的支持,就承认了日本的旨在独占全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同年十二月,在云南
发生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起义,随即在许多省得到响应。一九一六年三月,袁世
凯被迫取消帝制。同年六月死于北京。
〔2〕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机在一九一五年一月
十八日向袁世凯政府提出的旨在独占中国的秘密条款。这些条款共有五号,分为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是:一、由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所掠夺的权利,并加以扩大;
二、承认日本在南满洲和内蒙古东部享有各种特权;三、将汉冶起公司改为中日
合办;四、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让予或租予第三国;五、由日本控制中国的政
治、财政、警察、军事大权,允许日本在湖北、江西、浙江、广东各省之间修筑重要
铁路,并承认日本在福建享有投资修筑铁路、开采矿山、整顿海口等优先权。五月
七日,日本提出最后通牒。五月九日,袁世凯政府对日本的这些要求,除声明第五
号要求的一部分”容日后协商”外,一概加以承认。后来,因为全中国人民的一致
反对,以及各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利益存在矛盾,日本的这些要求没有全部实现。
〔3〕一九二一年十一月,由美国政府发起,美、英、法、意、日、葡、比、荷和中国
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开会。这是一个美国与日本争夺远东霸权的会议。次年二月六
日,根据美国提出的在华”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和”中国门户开放”的侵略原
则,缔结了九国公约。九国公约的作用,是以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中国来
代替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由于美国的经济实力超过其他国家,这个公约实际上
为美帝国主义用”机会均等”的名义压倒对手,进而独占中国准备了条件。
〔4〕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驻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所谓”关东军”进攻沈
阳,中国人民习惯上称日本这次侵略行动为九一八事变。事变发生后,驻沈阳及
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执行蒋介石的不准抵抗的命令,使日军得以迅速地占领辽
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5〕东北四省指当时中国东北部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四省(热河省于一
九五五年撤销,原辖区分别划归河北、辽宁两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一九三一年九
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先占领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一九三三年又侵占热
河省。
〔6〕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日本帝国主义嗾使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滦榆、
蓟密两区行政督察专员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傀儡政权,名为”冀东防共自治委员
会”(一个月后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使当时河北省东部二十二个县脱离了
中国政府的管辖。这就是冀东事变。
〔7〕外交谈判指当时国民党政府与日本政府所进行的关于所谓”广田三原则”
的谈判。”广田三原则”是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对中国驻日大使
提出的所谓”对华三原则”,其内容是:一、中国取缔一切抗日运动,放弃依赖英美
的政策;二、中国承认伪”满洲国”,树立中日”满”经济合作;三、中日共同防共。十
一月至十二月间,中日双方就”广田三原则”多次进行谈判。一九三六年一月,国
民党政府外交部发表声明,说”国民政府既非全部承认三原则,亦非全然不承
认”。
〔8〕一九三五年,全国人民的反日爱国运动开始新的高涨。北平学生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首先在十二月九日举行大规模的爱国示威游行,提出”反对华北防
共自治运动”、”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游行的学生
遭到了国民党政府的镇压。第二天,北平各校学生宣布总罢课。十六日,学生和市
民一万余人,再度举行示威游行。全国人民纷纷响应,开始了中国人民抗日运动
的新高潮。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全国各阶级的关系由此很明显地表现出新
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得到一切爱国人们的公开拥
护。
〔9〕毛泽东做这个报告的时候,蒋介石继续实行对日妥协、对内屠杀和镇压的
反动政策,如出卖华北主权,镇压人民的抗日运动,围攻要求抗日的红军等等。因
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尽量揭穿蒋介石这个卖国贼的真面目;也因此,党在这时提
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没有包括蒋介石在内。但是毛泽东在这个报告中,已经
说到了日本和英美帝国主义的矛盾可能引其中国地主买办阶级营垒中的分化,
党应当利用这种矛盾,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来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
国主义。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紧,英美同日本的矛盾更加表面化,
中国共产党认为和英美帝国主义利益密切联系的蒋介石集团可能改变对日本的
态度,因而采取逼迫蒋介石转向抗日的政策。一九三六年五月,红军由山西回师
陕北,即直接向南京国民党政府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八月,中国共产党
中央又致国民党中央一封信,要求组织两党共同抗日的统一战线,并派遣代表进
行谈判。但蒋介石仍然拒绝共产党的主张。直到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蒋介石在西安
被国民党内主张联共抗日的军人所扣留的时候,他才被迫接受共产党关于停止
内战准备抗日的要求。
〔10〕蔡廷锴曾任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总指挥兼第十九军军长,与蒋光鼐(前任
总指挥)同为该路军的负责人。十九路军原来在江西与红军作战,九一八事变后
调往上海。那时上海和全国人民抗日的高潮,给了十九路军以很大影响。一九三
二年一月二十八日夜,日本海军陆战队向上海攻击,十九路军和上海人民一起进
行了抗战。但是这个战争后来因为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而失败。随后,十九路军
又被蒋介石调到福建去同红军作战。这时十九路军的领导人逐渐觉悟到同红军
作战是没有出路的。一九三三年十月,他们同与十九路军有历史关系的陈铭枢一
起,代表十九路军同红军签订了抗日反蒋初步协定。十一月,他们又拥戴李济深
为领袖,公开宣布与蒋介石破裂,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不久,
十九路军和福建人民政府在蒋介石的兵力压迫下失败,此后蔡廷锴等人继续采
取与共产党合作的立场。
〔11〕唐生智(一八八九–一九七○),湖南东安人。早年曾参加辛亥革命和
反袁护国战争。一九二三年在湘军中任师长兼湘南督办。一九二六年春利用并参
加湖南人民反对军阀吴佩孚、赵恒惕的运动,任湖南省代省长。表示拥护孙中山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愿意参加北伐。同年六月被广州国民政府任命
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兼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和湖南省政府主席。北伐战争中,
一度采取同共产党合作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开展工农运动。一九二七年三
月当选为武汉国民政府委员,四月任第一集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不久,改任
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曾积极主张东征讨蒋,对两湖右派势
力发动的反动事件亦表示反对。七月十五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他也背弃
了”拥护三大政策”的诺言。晚年支持和参加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
〔12〕冯玉祥(一八八二–一九四八),安徽巢县人。曾任北洋陆军第十一师
师长,陕西、河南的督军及陆军检阅使等职。以后曾赴苏联考察。一九二六年九
月,当北伐的国民革命军攻抵武汉时,冯玉祥就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率领他的
军队在绥远省(现属内蒙古自治区)宣布脱离北洋军阀的系统而参加革命。一九
二起年五月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率部由陕西出发,和北伐军会同
进攻河南省。随后,他一度附和蒋介石、汪精卫反对共产党的活动,但同蒋介石集
团间始终存在着利害冲突。九一八事变后,他赞成抗日,在一九三三年五月间,与
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由于蒋
介石势力和日本侵略军的双重压迫,这次抗日期义于十月间失败。冯玉祥在晚年
继续采取与共产党合作的立场。
〔13〕察哈尔,原来是一个省,一九五二年撤销,原辖地区划归河北、山西两
省。
〔14〕一九三一年春,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被蒋介石派到江西进攻红军。同年
十二月,该路军一万余人在赵博生、董振堂等领导下,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
召,于江西宁都起义加入红军,成立红军第五军团。
〔15〕马占山(一八八五–一九五○),吉林怀德人,国民党东北军的军官。九
一八事变后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同年十一月日本侵略军由辽宁向黑龙江
推进时,他曾率领部队进行抵抗。
〔16〕胡汉民(一八七九–一九三六),广东番禺人,国民党元老之一。曾协助
孙中山筹备改组国民党。孙中山逝世后,他反对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政策。一九
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与蒋介石合作反共。后因与蒋争夺权利,一九三一
年二月被蒋监禁。九一八事变后被释放,由南京到广州,依托两广派军阀势力与
蒋介石南京政府形成长期对立的局面。一九三四年,他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
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上签名,表示了赞成抗日的态度。
〔17〕抗日救国六大纲领即《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
一九三四年四月提出,由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会宋庆龄等一千七百余
人署名公布的。纲领包括下列各项条款:(一)全体海陆空军总动员对日作战;
(二)全体人民总动员;(三)全体人民总武装;(四)没收日本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及
卖国贼财产以解决抗日经费;(五)成立工农兵学商代表选举出来的全中国民族
武装自卫委员会;(六)联合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切敌人作友军,与一切守善意中立
的国家建立友谊关系。
〔18〕指广东的陈济棠和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等。
〔19〕国民党反动派把革命人民和革命军队叫做”匪”,把他们自己进攻革命军
队屠杀革命人民的行为叫做”剿匪”。
〔20〕任弼时(一九○四–一九五○),湖南湘阴人。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一九三三年五月,任湘赣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一九三四年七月,任中
央代表、红军第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同年十月,红军第六军团和第二军团会
合,任第二军团政治委员,随后创建了湘鄂川黔边区,任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
员。一九三六年七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任政治委员。抗日战争初期
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他在中国共产党第五、六、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被选
为中央委员,一九二七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八七会议上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
员,一九三一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一九四○年参加中
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一九四五年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
中央书记处书记。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七日逝世于北京。
〔21〕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原驻湘赣边区根据地,一九三四年八月奉中共中
央的命令在第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等率领下,誓师突围转移。同年十
月,在贵州东部与贺龙率领的红军第三军(后改称第二军团)会合,十一月成立了
湘鄂川黔边区临时省委和军区,后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22〕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即中央红军,一
九三五年六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时,恢复第一方面军的番号),中央和军委机关、
直属部队编成的两个纵队,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红军经
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在分属四川省和西藏
自治区)、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走过终年积雪的高山,越过人迹罕至的沼泽草
地,历尽艰苦,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长征两万余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
胜利地到达陕西北部的革命根据地。
〔23〕川陕边区的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一九三五年三月,第四方
面军发起强渡嘉陵江战役后,离开川陕边区根据地,五月开始向四川、西康(现在
分属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两省的边境转移。同年六月,在四川西部的懋功(今小
金)地区与红军第一方面军会合。八月,一、四方面军在毛儿盖、卓克基地区组织
右、左两路军北上。九月,曾经长期领导第四方面军的张国焘违抗中共中央的北
上命令,擅自率领左路军全部和右路军的一部南下,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
一九三六年六七月间,由湘鄂川黔边区突围,经湖南、贵州、云南到达西康的红军
第二、第六军团,在甘孜等地与第四方面军会合。会合以后,第二、第六军团正式
组成红军第二方面军。这时,张国焘被迫率第四方面军与第二方面军一起北上转
移。同年十月,第四方面军和第二方面军先后到达甘肃会宁、将台堡(今属宁夏回
族自治区隆德县)地区,与第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24〕张国焘(一八九七–一九七九),江西萍乡人。一九二一年参加中国共
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曾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一
九三一年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
等职。一九三五年六月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金)地区会师后任
红军总政治委员。他反对中央关于红军北上的决定,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
另立中央。一九三六年六月被迫取消第二中央,随后与红军第二、第四方面军一
起北上,十二月到达陕北。一九三七年九月起,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代主
席。一九三八年四月,他乘祭黄帝陵之机逃离陕甘宁边区,经西安到武汉,投入国
民党特务集团,成为中国革命的叛徒,随即被开除出党。一九七九年死于加拿大。
〔25〕中央红军指主要在江西福建区域发展起来而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红
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26〕一九三五年七月,国民党军开始对陕甘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
陕甘红军第二十六军先在东线击溃了敌人两个旅,将该线敌军主力赶到黄河以
东。同年九月,原在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军第二十五军,经陕南陇东到达陕北,与陕
甘红军会合,成立红军第十五军团。十月,红十五军团在陕西甘泉县的劳山战役
中消灭敌军一一○师大部,击毙其师长,不久又将敌军一○七师的四个营消灭于
陕西富县榆林桥。于是敌人重新组织兵力,以董英斌(东北军五十七军军长)带五
个师分两路进攻,东边一个师沿陕西洛川、富县大道北上,西边四个师由甘肃的
庆阳、合水沿葫芦河向陕西富县方面前进。同年十月,红一方面军主力(此时称红
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十一月,陕甘支队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十五军团列入
红一方面军建制。接着红一方面军歼灭敌军一○九师于富县西面的直罗镇,又于
追击中歼灭敌军一○六师一个团于张家湾地区。这样就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甘
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
〔27〕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间,中央红军主力转移时,曾经留下了一部分
红军和游击队。这些部队,在八个省份内十五个地区坚持了三年之久的游击战
争。这些地区是:赣粤边地区、闽赣边地区、闽西地区、闽粤边地区、皖浙赣边地
区、浙南地区、闽北地区、闽东地区、闽中地区、湘鄂赣边地区、湘赣边地区、湘南
地区、鄂豫皖边地区、鄂豫边地区和广东省的琼崖地区(今为海南省)。
〔28〕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以后,东北地区各阶层民众和东北军
中部分爱国官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协助和影响下,组成不同名称的抗日义
勇军。一九三三年初,绝大部分义勇军都溃散了。同年秋以后,中共满洲省委在各
地原已创建的反日游击队(当时也称工农义勇军)的基础上,组建了东北人民革
命军。一九三六年二月,东北人民革命军联合其他反日部队,发表了统一建制宣
言,改称东北抗日联军,陆续编成十一个军,在共产党员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
等领导下,长起坚持了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一九三三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入热
河省(现分属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和冀东,当地人民纷纷起来武装反
抗,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一九三三年十二月爆发的孙永勤领导的民众军的抗日起
义。一九三四年,孙永勤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把民众军改编为抗日救国
军,在河北省东部的兴隆、遵化、迁安、青龙和热河省南部的承德、平泉(这两个地
方今属河北省)等地,进行抗日游击战争,一直坚持到一九三五年。
〔29〕苏联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指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年苏联人民反对
英、美、法、日、波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平定白党叛乱的战争。
〔30〕毛泽东在这里所提出的人民共和国性质的政权及其各项政策,在抗日战
争期间,已经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区完全实现了。因此,共产党能够在敌
后战场领导人民对日本侵略者进行胜利的战争。在日本投降以后爆发的第三次
国内革命战争中,随着战争的进展,人民解放区逐步扩大到整个中国大陆,这样
就出现了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关于人民共和国的理想,就在全国范围
内实现了。
〔31〕汪精卫(一八八三–一九四四),原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广东番
禺。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一九二五年在广州任国民政府主席。一九二七年七月
十五日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国国民党副总
裁。一九三八年底公开投降日本帝国主义,后任日本帝国主义扶植的南京傀儡政
府主席。
〔32〕一九二八年六月至七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了
下列的十大政纲:一、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二、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三、
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四、推翻军阀国民党的政府;五、建立工农兵代表会
议政府;六、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失业救济与社会保险等;七、没收地主
阶级的一切土地,耕地归农;八、改善兵士生活,给兵士以土地和工作;九、取消一
切苛捐杂税,实行统一的累进税;十、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和苏联。
〔33〕托洛茨基(一八七九–一九四○),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曾任革命军事
委员会主席等职。列宁逝世后,反对列宁关于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
线,一九二七年十一月被清除出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托洛茨基进行了许
多分裂和破坏活动。在一九二七年中国革命遭受失败之后,中国也出现了少数的
托洛茨基分子,他们与陈独秀等相结合,认为中国资产阶级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
势力已经取得了胜利,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结,中国无产阶级只有待到
将来再去举行社会主义革命,在当时就只能进行所谓以”国民会议”为中心口号
的合法运动,而取消革命运动。因此他们又被称为”托陈取消派”。
〔34〕见《孟子·尽心下》。春秋时代(公元前七二二–前四八一),中国许多
诸侯相互不间断地进行争权夺利的战争,所以孟子有此说法。
〔35〕一八四○年至一八四二年,英国因中国人反对输入鸦片,就借口保护通
商,派兵侵略中国。中国军队在林则徐领导下曾经进行了抵抗。广州人民自发地
组织武装抗英团体,使英国侵略军受到很大的打击。福建、浙江、江苏等地人民也
自发地掀起了抗英斗争。一八四二年英国军队侵入长江,迫使腐朽的清朝政府和
英国侵略者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这个条约
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大量赔款,开放上海、福州、厦门、宁波、广
州为通商口岸,抽收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由中英双方共同议定。
〔36〕太平天国战争是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
的农民革命战争。一八五一年一月,这次革命的领导者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
桂平县的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一八五二年太平军出广西,攻入湖南、湖
北。一八五三年,经江西、安徽,攻克南京,并在这里建都。随后从南京分出一部兵
力北伐和西征,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附近。但太平军在它占领的地方都没有建立
起巩固的根据地,建都南京后它的领导集团又犯了许多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错误。
在清朝军队和英、美、法等国侵略军的联合进攻下,太平天国战争于一八六四年
失败。
〔37〕义和团战争是一九○○年发生在中国北部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
参加这次战争的,有广大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群众,他们用宗教迷信互相联
系,在秘密结社的基础上组织起来,对英、美、德、法、俄、日、意、奥的联合侵略军
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八国的联合侵略军在占领天津、北京以后,极残酷地镇压了
这个运动。
〔38〕见本卷《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注〔3〕。
〔39〕参见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第86-97页)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六章第三节(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第185-192页)。
【篇三】时防秋议
24、诗词五首(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并能默写这五首诗词和曲。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
2、领会诗的意境和语言形式特点。
3、指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
过程与方法
布置预习,让学生先大致预习一遍,记下其中的难点,然后进入讲解。方法可采用点播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略诗的优美意境、语言美。
2、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3、培养对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让学生反复诵读五
1、领会古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也是影响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突破
多媒体综合教学法、诵读法、点拨法问答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对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要有相当了解。
学生准备:
预习这五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4.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重点难点]:
1.《诗经》六义及重章叠唱的手法是学习要点,赋、比、兴手法的理解鉴别又是学习的难点。
2.诗歌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是学习的要点。
3.有些词句理解起来也可能有困难。
《诗经》因距今时代久远(近三千年),加之某些词句的理解历来有分歧,今天阅读理解起来在语言方面困难较大。我们在学习中首先要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预习课文,把握大意;然后再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反复熟读课文直至背诵,透彻理解。学习的重点不必放在字词句的逐一解释上(但某些古汉语常用的实词、虚词和至今仍在沿用的词语、成语一定要掌握);重点应是学习掌握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所刻划的人物形象,所运用的赋、比、兴手法以及章法结构和停顿节奏等的艺术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了解《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①行人采诗说。②孔子删诗说。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二、学习《采薇》
课前检查与反馈:
1字音
玁狁(xiǎnyǔn)不遑(huáng)不来(lài)孔疚(jiù)
靡盬(mígǔ)喧嚣(xiāo)寰宇(huán)神裔(yì)
肴馔(yáozhuàn)宅邸(dǐ)逃遁(dùn)象弭(mǐ)
归聘(pìn)四牡(mǔ)骙骙(kuí)小人所腓(féi)
雨雪霏霏(yùfēi)载渴载饥(zài)整饬(chì)
2字形
靡(靡费)聘(聘请)霏(烟霏)遁(遁词)睽(众目睽睽)
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循(遵循)骙(四牡骙骙)
遑(不遑)戍(戍守)戎(戎装)弥(弥漫)饬(整饬)
徨(彷徨)戌(戊戌)戒(戒严)弭(消弭)伤(伤感)
3解释加点字
靡室靡家(无)不遑启居(空闲)载饥载渴(又)靡使归聘(问候)
岁亦阳止(农历十月)忧心孔疚(很,非常)戎车既驾(已经)
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雨雪霏霏(下雪)我行不来(慰劳,劝勉)
彼尔维何(花盛的样子)维棠之华(同“花”)
彼路斯何(同“辂”,大车)岁亦莫止(同“暮”,年底)
1.学生朗读,整体把握。
思考讨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
野豌豆苗采几把,一些豆苗已长大。说回家啊难回家,岁末又将来临啦。没有屋来没有家,只因匈奴太凶煞。没有空闲坐下来,只因匈奴久徘徊。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柔嫩刚发芽。说回家啊难回家,心总忧愁总牵挂。忧心如焚烤艳阳,又饿又渴实难当。战事难将帐安定,无人归家问音讯。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茎叶老又硬。说回家啊难回家,转眼又去半年啦。朝廷差事不停遣,没有一处可休闲。忧心积郁成久痛,只恐死讯往家送。
路边何花争娇艳?白棣花开一片片。路边何车真威武?将军出征将路堵。战车前方套上马,四匹马儿真高大。如此怎敢图安乐?一月捷报一箩箩。
趋车策马征四方,马儿强健势浩荡。将军树威车旁立,兵士也靠车隐蔽。四马雄威多整齐,雕弓箭袋不曾离。哪敢一日不戒备?匈奴战事催人急。
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美丽。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时。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无限伤悲在我心,谁人知晓叹伶仃。
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4.明确特点,熟读成诵。
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特点。
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三、学习《十五从军征》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读通诗句,对难字注音,标注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教师: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昨天通过预习,我们知道7单元的主题是“战争”,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有关战争的课文?
2、这仅仅是我们在课本上学的有关战争的课文。其实,描写战争的文章远不止这些。因为从古至今,战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也是与战争有关,题目是:(齐读诗名)《十五从军征》。
(二)、解诗题,知诗人:
1、在诗的题目中,从哪儿可以看出是与战争有关的?(从军征,被征到军队里打仗)。这首诗是两汉时期的乐府诗,选自《乐府诗集》(生齐读),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的第一首乐府诗吗?生齐背:《江南》。乐府诗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是文人模仿乐府古题所作.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它来自劳动人民中间,没有具体的诗人。我们再读课题:《十五从军征》
(三)、初读诗歌,了解诗意:
1.当你在预习时第一次读到诗的题目时,有没有问题想问?(师做副板书。)通过昨天预习,你在文中读懂了黑板上哪些问题?(谁?一位现年80岁的老兵,从哪里知道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对于其他问题,诗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呢?(没有)那主要写的是这位80岁老兵的一件什么事呢?(一生交流,)它通过写老兵回乡的经历是想告诉我们有关战争的哪一方面呢?
2、要解决这个问题,读通这首诗是基础。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首诗,看看大家预习的情况怎么样。(请一生读)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容易读错的字:(出示课件),正音,跟读:冢,窦,雉,舂,羹,贻.
3、在预习中,除了字音,还有哪些词不太理解呢?始,累累,窦;旅葵;旅谷;贻;舂;
4、了解了词语的意思,请大家结合刚才的交流,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生自己说一说)
5、谁能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深入诵读,展开联想:
1、这是一位15岁参军,80岁才得以回乡的老兵。这首诗开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他服了多少年的兵役?65年。这是人生绝大部分的岁月。在汉朝,男子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五十六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兵十五岁参军,80岁才离开战场踏上回乡的路程,体会一下:此时的他心情怎么样?生个性化地朗读。
2、是啊,虽然历经了艰辛,但终归活着回来了,这毕竟是件可喜的事。(板书:喜)他欣喜地归来,道逢乡里人,便向乡里人打听“家中有阿谁?”乡里人是怎么告诉他的?一小组读乡里人说的话:“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假如你是乡里人,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告诉老兵这个消息呢?不仅是乡里人,连我们每一个人心里也是充满悲伤,(生齐读)假如你就是老人,听到乡里人的话,这时候的你会是什么反应,什么心情?
3、可是,这样的打击才刚刚开始。80岁的老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由远及近,走进自家小院,看到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发挥你的想象:配乐,师读那四句诗,,)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4、这就是他现在的家,(配乐,生齐读4句.)而65年前他离家时,他的家,可能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而现在呢,一切都已经荡然无存,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有:(女生读第4句)他曾经的家人在哪儿呢?(出示,生读:松柏冢累累)是啊,他再也见不到曾经熟悉的亲人,感受不到曾经热闹的家园了,唯一能看到的,只能是:男生读: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老人那颗带着期望回乡的心也已经由热变冷,(凉),由喜到悲/哀了。(板书:悲/哀)
5、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生齐读5,6句: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这样的饭菜,吃起来是什么味儿呀?结合刚读的句子来谈。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让我们用朗读读出他心里的苦吧!(想读的齐读)
6、面对这一切,他只能是:(生接读: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只能是老泪纵横,无声地哭泣呀!(板书:泣)他在泣什么?他为什么而泣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并提笔写下来,一段话即可。)
(五)、小结,升华主题:
1、这就是这位80岁老兵回家的经历,让我们一起用朗读读出老兵从喜到悲再到泣的回乡历程。(生齐读)从他的经历中,你对战争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和看法呢?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
2、其实,除了这首诗,还有很多从不同角度描写战争的诗,比如后面要学习的《出塞》,课外也还有很多描写战争的诗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下课后继续搜集阅读,相信会让你对战争有更深刻的认识。
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
喜——悲——泣
教后记: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战争带给劳动人民的痛苦和灾难。
学生经过5年的语文学习,在课内外都曾接触过有关战争的文章,同时,对诗歌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步骤,但是,也还存在理解诗歌不够深入,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不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及课文插图,根据诗句想象画面,对诗歌进行赏析的意识和习惯,帮助学生建构诗歌中所传递的对战争的全面认识。
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不仅要构建起老人回乡的情感变化脉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抓住对文中重点诗句的想象、感悟、品味、诵读,去丰满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中,抓住对文中重点诗句的想象、感悟、品味、诵读,是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而依托诗歌中的语言文字,去丰满学生对战争的认识,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是本课主要实现的人文目标。二者以呈现人物情感变化线为主线,以读、议、悟文中的语言文字为手段,互为促进,实现本节课教学中的二性有机统一。
四、学习《送别》
教材分析:《送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的一首送别诗,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2.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
2.想像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逐渐变的稳重成熟起来。一方面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和理性思维的重要阶段,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不愿意发表个人意见。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主动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
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
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隋朝去,再次体验一下离别的愁绪。
师:板书课题.(《送别》)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生: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生: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
2.抓字眼,明诗意。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诗意:杨柳青青柳条垂地,杨柳飞舞漫天柳絮。折柳相送杨花散尽,借问行人何时是归期。)
(2)教师指点,指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字词。
著:接触,贴近。漫漫:遍布的样子
柳条折尽:折柳条是古人表示送别的一种象征。“柳条折尽”表明思念志深,恋恋不舍。行人:出征的人。
(3)小组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合作探究体会诗的意境。
A、想象描述“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
B、作者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C、你如何理解后两句的含义
D、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从这首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
受到什么?
小组经过一番讨论、探究,发言如下:
A、首先,折柳送别在古诗中早有表述,在后来的唐代折柳相送更成为一种生活的情趣。所以,开杨氏王朝终究要垮台,看你横行到几时!
3.多诵读,悟诗情
(1)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
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
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3)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三)、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
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四)、练习
比比谁的反应快
1.___________________,杨花漫漫搅天飞。
2.著:________。
3.“搅”这个字读________。
4.柳树的颜色是________。
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
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学们反应都很快,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五)、课外拓展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学
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六)、总结
一首简短的古诗,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
复诵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送别》。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五、学习《清平乐•村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能背诵和默写。
2、过程与方法: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重点难点:
1、给文配画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教时。
教学过程: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南宋爱国将领、著名词人辛弃疾描绘的乡村图景,领略乡村特有的清丽宁静。谁愿意读读课题?
(生自由读,师指名读。)
师:读了课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首诗有两个题目。
生:我对刘丹同学的回答有意见,没有两个题目,宋词是一种可以配曲子唱的词,前面的那个“清平乐”是词牌,后面的“村居”才是词的题目。
师:你懂得真多!能告诉老师你怎么知道的吗?
生:我昨天预习时也不明白,后来上网查阅资料,才明白。老师,词牌还有很多呢:“醉花阴”、“浣溪纱”、“虞美人”也是的,对了,还有李白“明月几时有”的那个叫“水调歌头”!
师:同学们,刘丹已经懂得如何主动学习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她。确实,宋词和唐诗、元曲等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它有自己特殊的形式,可以配乐演唱,有点象我们现在的歌词。那么“村居”写的是什么呢?我们来读读
(学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大胆站起来读读?
(指名读)
师:读得真响亮,同学想给你提点小意见,接受吗?
生:翁媪(wengao)读错了!
生:我觉得词和诗一样,要读出节奏来,郭洋的节奏不清楚。
师:你来示范一下好吗?
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真好,诗词只有把节奏读正确,才有独特的音韵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师: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首词,你的脑海里有了怎样的几幅画面?
生:我看到了低低的茅檐下,有老爷爷、老奶奶在聊天。
生:我看到那户人家的大儿子在田里锄豆。
生:还有一幅画面,二儿子在全神贯注地编织鸡笼。
师:“全神贯注”用得好!
生:最有意思的是小儿子趴在溪头剥莲蓬。
师:同学们读懂了词意,才能在脑中形成完整的画面。这些画面有景有人,生趣盎然,你最喜欢哪一幅呢?能否用你喜欢的方式把画面情境表现出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到学习中。)
师:能展示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吗?
生:老师,我最喜欢“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我用画画的方法表现:夏天的乡村,草木丰茂。一条小溪在青翠的小草间蜿蜒而过,溪水淙淙流着,好象唱歌给出溪边的小草听。溪边有一座茅屋,屋檐低低的,还晒着几个大红辣椒。(众人笑)是的,我去过农村,见过的。
生:老师,我和同桌合作,想演演那对翁媪。(“老伴啊,今天我喝多了!高兴啊,你看豆子眼见一天天大起来,到秋天我们就要准备大袋子喽!”“老头子,我也开心,我们就喝个痛快……”
师:真不错,演戏有天赋,老师仿佛走进了乡村,听到了老人间朴实无华的对话。
生:老师,我喜欢“大儿锄豆溪东”这幅画面,我把它改成了小散文:太阳快落山了,晚风习习,大儿子阿虎还干劲十足呢!你看。田间的杂草在他锋利的锄刀下乖乖投降了。豆苗呢,在淡红的晚霞下跳起舞,好象在感谢阿虎。阿虎笑了,汗珠一滴一滴落进泥土……
师:你的想象真丰富,语言真美,将来也是个大词人!
生:我喜欢“剥莲图”,我用朗读欣赏法学的。
(生声情并茂朗读后,评点:我觉得“卧”用得最好,把小孩子的天真烂漫、自由自在游戏的情景写出来了。)
师:同学们,你们或者读或者写或者画或者演,不管采用怎样的方式,都用一颗和词人一样热爱农村生活的心,不知不觉间把词的意境表现出来了。最后,让我们把这首词永远留在脑海中好吗?
(学生自由背诵。)
【篇四】时防秋议
江西省金溪一中、南丰一中、广昌一中等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在古希腊哲学中,特别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文学与政治关系密切。在他们看来,文学反映了它所处在的政体的精神、主导性的观点和政治原则。从一方面看,艺术是关于审美的,而政治是关于治理的,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审美经验有助于促进德性培养,这样,艺术与政治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致力于构造美好的生活。从另外一方面看,艺术是关于自由的,而政治是关于权力的,这就构成了一种对抗关系。因为。如果政治是关于权力的,那么它也可能是压迫性的,它可能压迫追求自由的艺术。但在政治高压的环境中,艺术对压迫的反抗不是通过明确的政治内容,而是借助非直接的、隐秘的美学技巧或艺术形式,比如运用讽刺、比喻、幽默、象征等美学手法对颠覆性的内容予以编码和加密,这种掩饰是艺术逃避审查,保护自己的方法。
但是,艺术的外表,即非直接、隐蔽的、致力于颠覆的艺术形式与其政治效果之间存在矛盾。使用公开的颠覆性内容就违反了法律,只能在美学技巧中表达颠覆性的内容,但必须让这种艺术形式广为人知,即人们要能够熟悉理解这种艺术形式。如果形式太过离奇或技巧性太强而难以被大众所理解,就削弱了颠覆性政治内容的传播效果;如果政治内容太过直接,则这种艺术只能保持在地下状态,比如文革中的许多诗歌。
在压迫性的社会,艺术要追求自由,中国现代文学中普遍有民族解放的主题。因为中华民族要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但在自由的社会环境中,艺术更多地关注个人的问题。于是。艺术的目的是自身。为艺术而艺术这种观点就出现了。但艺术一旦舍弃了社会政治这一宏大叙事,就可能琐碎化,成为娱乐。
艺术独立于政治,艺术应该维持中立的纯粹超然的姿态。艺术占据的是理想领域。政治则是权力领域。一旦与政治结盟,艺术就腐化了。此时,艺术的形式还存在着,但其内容已经改变,艺术受雇于政治运动,最终导致权力迫害艺术。但是.艺术不可能不对社会包括政治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复杂的。现代诗人奥登在他纪念叶芝的死和关于爱尔兰政治的诗歌中说,诗人不能导致任何事情的发生。这只是一般的情况,在某些时候,艺术确实具有政治影响,比如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推动了美国的废奴运动。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厄普顿·辛克莱的《屠宰场》仔细描绘了肉食加工业的情形,这部著作出版后,肉食工业的改革在美国开始了。
一方面可以说,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社会政治因素的产物,因为作家的人格是为他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所塑造的,而文学作品与作家的人格密切相关。另一方面,重要的文学作品和
文学流派对社会具有深刻的影响,它摧毁禁忌、规则和社会偏见,这就有助于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反过来促进了社会和政治变革。我们可以研究社会环境对文学的影响,但要考察作家对其社会时代的影响就很难了。
(摘编自章辉《论文艺与政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占希腊学者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反映了它所处时代的政体的精神、主导性
的观点和政治原则,与政治关系密切。
B.虽然艺术和政治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艺术中的审美经验有助于促进德性培养,
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和政治的目的是相同的。
C.艺术不会直接反抗政治,而是运用讽刺、比喻、幽默、象征等美学手法对颠覆性的内
容予以掩饰,来逃避审查、保护自己。
D.从某一方面看,政治是关于权力的,艺术是关于自由的,由于政治可能会压迫艺术,
因而政治与艺术又构成对抗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中华民族要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所以中国现代文学中普遍
有民族解放的主题。
B.艺术用非直接的艺术形式表达颠覆性的政治内容,其表达效果与这种非直接艺术形式
被人们理解的程度成正比。
C.艺术在自由的社会环境中,更多地关注个人问题,但是艺术如果失去了社会政治这一
内容.就可能琐碎化,成为娱乐。
D.艺术形式太过离奇或技巧性太强,就会降低颠覆性政治内容的传播效果;而政治内容
太直露,作品又不能公开发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和《屠宰场》对社会产生了影响,而叶芝的诗歌却没有改变
任何事物,这表明小说比诗歌更容易产生社会影响。
B.艺术占据理想领域,政治是权力领域,如果两者结盟,那么,艺术就受雇于政治运动,
导致权力迫害艺术,因此,艺术应独立于政治。
C.社会政治环境塑造了作家的人格,而作家的人格又反映在其作品中.任何时代的文学
作品都多多少少受到那个时代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D.重要的文学作品摧毁禁忌、规则和社会偏见,有助于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反过来促进
社会和政治变革,这就对社会产生了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吴表臣,字正仲,永嘉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陈罐谪居郡中,一见而器之。盛章者,朱劭①党也,尝欲市婢,有武臣先取之,章诬以罪,系狱。表臣方鞫②之,郡将曰:“知有盛待制乎?”表臣佯若不知者,卒直其事。累官监察御史。
帝方向儒术,表臣乞选讲官以裨圣德,且于古今成败,边防利害,详熟讲究。由是诏开经筵。迩臣有请用蔡京③之党者,侍御史沈与求乞明指其人,显行黜责,执政不悦,夺其言职。表臣争曰:“台谏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若咎其切直而黜之,非国家福也。请还与求以开言路。”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于是陈敏等十数人浸以录用。久之,以病请补外,以直秘阁知信州。
宰相拟表臣为检正,帝曰:“朕将自用之。”遂除左司谏。给事中胡安国以论事不合罢,...
表臣上疏留之。除提点浙西刑狱,召为秘书少监,同修《哲宗实录》。帝如建康,诏表臣兼留司参议官,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建、崇二国公就外傅,兼翊善。帝日:“二国公..
诵习甚进,卿力也。”徙礼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时秦桧欲使使金议地界,指政事堂日:“归来可坐此。”表臣不答。又以议大礼忤意,罢去。 俄起知婺州。会大水,发常平米振贷之,然后以闻,郡人德之。课最,除敷文阁待制。三岁,请祠.进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家居数年,卒,年六十七。
表臣晚号湛然居士,自奉无异布衣时,乡论推其清约。 .
(选自《宋史·吴表臣传》.有删改)
【注】①朱勔:权臣。下文的“盛待制”指盛章。②鞫(jū):审问。③蔡京:北宋权相,奸臣。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
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B.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
屈者/小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C.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
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D.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
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号:别号,指人名字以外的称号,一般是长辈起的。如欧阳修号醉翁。
B.朕,文中为皇帝自称。“朕”原为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C.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以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长官为兵部尚书。
D.宰相:文中是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表臣正直敢言。有人想任用奸臣蔡京的党徒,沈与求表示异议,惹怒当权者,沈被
夺官.吴表臣则请求恢复沈的官职以开拓言路。
B.吴表臣公平公正。吴表臣在通州任职时,有个叫盛章的因事与一武官发生矛盾,吴表
臣不顾他人劝说,审问盛章,最终公正处理了此事。
C.吴表臣深得皇帝赏识。他请求选用讲官,皇帝下令开办讲席;他多次被皇帝任命为重
要官职;他对建、崇两位国公的读书进步有功,被皇帝称赞。
D.吴表臣淡泊名利。秦桧打算让他出使金国商议边界的事,并表示,回来后可以升官,
他没有答应;他退休后过着清淡简约的生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台谏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若咎其切直而黜之,非国家福也。(5分)
(2)会大水,发常平米振贷之,然后以闻,郡人德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①。
对酒玩月。因怀禁中清景,偶题是诗
白居易
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②静玩禁闱问。
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
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③关。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④照玉山⑤。
【注】①直:值班。②仙郎:指崔大。③九门:指皇宫。④金波:指月光。⑤玉山:即“玉山颓”,指人醉倒之状。
8.《唐宋诗醇》评此诗曰:“绚烂之极。乃造平淡。”本诗“绚烂”和“平淡”体现在哪里?请
简要分析。(5分)
9.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作者用“ ▲ , ▲ ”说明宋荣子豁达面对社会巾的赞誉和责难。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 ”。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们虽然思念家乡,但因没有建立军功而不能
回去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
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中秋节
贾大山 ①月亮从村东的树林里升起来,好像一盏又大又圆的天灯,吸引着满街的孩子们。 冬冬跑回家,扯住妈妈的衣襟,蹦跳着说:“妈妈,月亮爷爷出来啦”
“给你,馋猴儿。”淑贞笑着,从饭桌上的小盆里抓了一把红枣,拿了一个石榴,塞到冬冬手里。冬冬不满足地说:“妈妈,我要月饼!”
“怎么,你没买月饼?”
不知什么时候丈夫回来了,静静地站在淑贞身后。他叫春生,是生产队长。
“我没买。”淑贞笑笑说。
“咱队里几家没有买月饼?”
“好几家哩。”
“你们太省细了!”春生一皱眉,责怪地说,“咱队里就那么穷吗?一年一个中秋节,孩子跟着我们吃不上一块月饼,像话吗?”
“你别说了,供销社还没关门,我这就去买。”淑贞说着,拉上冬冬朝街里走去。她是一个贤惠的女人,从不招惹丈夫生气。
淑贞从供销社回来,西院的严四老汉蹲在院里,正和春生说话。严四老汉是个戏迷,平日爱说爱唱,总是乐呵呵的。今天却沉着脸,满怀心事地说:“春生,我家老二过年要结婚了,你看我那房子”
“不是种上麦子就盖吗?”
“唉,人有百算,天有一算。盖房子。办喜事,我还指望分一次红哩。可是咱那棉花” “不要紧。”春生笑着说,“今年的棉花是不如去年的好,可咱们的副业不少。再说棉花也不是全不行了,村南那四十亩,一棵树上还平均六个半桃哩。”
“这么说,分红没问题?”
“没问题。”
“我那房子”
“盖,种上麦子就盖!”春生庄重地说。
“好了,有你这句话就行!”严四老汉站起来.哼着京戏“八月十五月光明喏”。乐呵呵地走了。
【篇五】时防秋议
高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
语言运用专题复习-图文转换
1.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要求: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要求:与标题有内在联系,不超过15个字。
2.下边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现了画家和书法家心中的奔马的神韵。请用诗或文的形 式描绘你心中 的奔马。要求:①必须原创;②运用比喻、 比拟 两 种 修 辞 手法;③不超过60字。
3.右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4.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 特点 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5.下面的曲线图是某地一年中西红柿、土豆、大白菜价格走势图,请写出这三种蔬菜的价格与时间的关系,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大致原因。
6.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 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 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7.下面是某实业有限公司组织结构图,请用一个单句简明介绍该公司的管理流程。字数在80字左右。
8.阅读下面的饼状图,根据具体数字写出两个结论。
要求:不出现具体数字,每个结论不超过20字(不含标点)。
语言运用专题复习-病句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内规格最高的首届中华设计大赛的开启,旨在汇聚全国的优秀设计人才,确立与时代追求相一致的一种新设计理念.
B.为G20峰会准备的文艺晚会呈现出融中国古典艺术与西方现代主义相结合的特色,节目精彩纷呈,各国对此赞不绝口.
C.家长只有严于律己,树立正面的形象,为孩子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才能避免孩子今后不走违法犯罪的道路.
D.国家推行新型城镇化,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质量规模增加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B.警方提醒,市民如果捡到子弹、炸药、雷管等物品,请及时与警方联系,切忌不要觉得没什么危险而私自收藏,以致埋下安全隐患.
C.从上周始,中国似乎按下了恐慌按钮,大宗商品价格难以阻挡地似乎出现了下跌,生产商开始要求对大宗商品进行量化宽松式救助.
D.陕西西安文景路某百货店,糕点大师班联合打造了“最大的圣诞姜饼屋”,长4.5米,宽4.5米,高3.2米,吸引着顾客围观拍照.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华北雾霾不会给沪市造成太大困扰,昨天夜间虽然出现短时轻雾霾天气,但今天空气质量就将转好.
B.艺术节的举办,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舞台,是学习借鉴各国创造的优秀文艺的契机.
C.电影家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大部分观众将休闲娱乐视为观影的最主要目的,认为看电影是一种追求放松的行为.
D.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围绕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后,中国经济已出现稳定增长的势头.
B.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上百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使机体发生病变,会引发心血管、肺癌等严重疾病.
C.如何破解当前朝鲜半岛核问题困局?王毅外长表示,中方愿与各方探讨实现半岛无核化与半岛停和机制转换并行推进的思路.
D.受云南雨雪天气的影响,今年鲜花市场价格或将达到20年最高.婚礼庆典中鲜花是主角,近期的成都婚庆市场价格上涨了10%﹣30%左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时防秋议
A.不但优秀的科普作品能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还能激发人们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B.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人们往往在山水游记中倾注了个人的
情感和志趣.
C.通过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使巴黎圣母院已经随着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等人的形象传遍世界,成为法兰西民族的骄傲和象征.
D.巴金主要是以为青年写作为主,他忘情地投入到他所构设的青年文学世界,那种由真诚热烈的心里唱出的青春之歌,特别能唤起年轻人的共鸣.
语言运用专题复习-词语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卫生厅长评价某些医疗乱象时说,有些医院,从不把想方设法降低老百姓负担的事放在心上,而是 想办法赚钱。
②为打好经济下行阻击战,我市创新方式,多措并举,积极帮助企业化解融资难题, 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提振企业信心,促进企业稳生产增效益。
③像《飘》《魂断蓝桥》这样令人赞叹的中文翻译名有很多,而这些译名只有在译者、有时甚至数位翻译者长时间 苦苦思索后才能产生出来。
A.挖空心思 千方百计 搜肠刮肚 B.搜肠刮肚 千方百计 挖空心思
C.千方百计 挖空心思 搜肠刮肚 D.搜肠刮肚 挖空心思 千方百计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时防秋议
①当执法人员对假冒少数民族群众的小贩进行处罚时,该小贩故作听不懂。执法人员拟对物品暂扣时,他又原形毕露, ,强词夺理,企图不接受处罚。
②英国统治阶层普遍缺乏科学知识,对数字毫不敏感,只会靠 治理国家。 ③中共十八大在京召开,让记者们眼前一亮的是,此届党代表没有了以往的“沉默是金”,取而代之的是 ,直抒胸臆,畅所欲言。
A.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振振有词 B.振振有词 夸夸其谈 侃侃而谈
C.振振有词 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D.夸夸其谈 侃侃而谈 振振有词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客居他乡的人多半会有去国怀乡的零落之感、孤蓬万里的身世之悲,而真的久居下来了,却又像 ,尽管未“日啖荔枝三百颗”,也分明愿意“不辞长作岭南人”。
②延边军分区原副司令员金文元退休后回到山村, 的他育山林、种草药、养林蛙、引黄牛,立志让荒山变成林海,让穷山沟变成“聚宝盆”。
③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我们需要更多 的老干部,继续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前线,发挥余热,奉献社会。
A.老马恋栈 老骥伏枥 老当益壮 B.老当益壮 老马恋栈 老骥伏枥
C.老马恋栈 老当益壮 老骥伏枥 D.老骥伏枥 老当益壮 老谋深算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今社会,,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是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律令,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除了唤醒人们的敬畏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A.鱼目混珠 振振有词 扬汤止沸 B.鱼龙混杂 侃侃而谈 扬汤止沸
C.鱼龙混杂 振振有词 釜底抽薪 D.鱼目混珠 侃侃而谈 釜底抽薪
5.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时装、明星、流行歌曲、电子游戏让我们应接不暇,时尚的、通俗的、大众的、流行的文化在我们身边 ,而高雅的、精英的、经典的文化却与人们日益疏离,渐行渐远。这是文化 的必然,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偶然?确实让人颇费 。
A.汹涌澎湃 演绎 思悟 B.纷至沓来 演进 思悟
C.纷至沓来 演绎 思量 D.汹涌澎湃 演进 思量
语言运用专题复习-补写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杨绛先生为人所尊崇,并不在于她有一位杰出的夫君﹣﹣她也曾因钱钟书先生写作《围城》而甘做“灶下婢”,① 。她创作的剧本、小说、散文,她翻译的作品,② 。无论是哪个年代,无论何种际遇,无论外界如何的喧嚣,③ ,笔耕不辍,这才有了她92岁时出版的《我们仨》,才有了她96岁时成书的《走到人生边上》。
2.在下而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貼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近些年,大谈教改,倒是出了高考新主张﹣﹣课改高考,部分省市 ,“皈依”全国模式。但在整体趋势下,个体依旧变化不大,因为“变化”往往是与“利害”挂钩的, ,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又需要耗费多少人物力? 。于是,“不敢为天下先”成为教改的饭后谈资,谁第一个动手与我无关,我们权当看客!
3.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篇六】时防秋议
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在古希腊哲学中,特别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文学与政治关系密切。在他们看来,文学反映了它所处在的政体的精神、主导性的观点和政治原则。从一方面看,艺术是关于审美的,而政治是关于治理的,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审美经验有助于促进德性培养,这样,艺术与政治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致力于构造美好的生活。从另外一方面看,艺术是关于自由的,而政治是关于权力的,这就构成了一种对抗关系。因为。如果政治是关于权力的,那么它也可能是压迫性的,它可能压迫追求自由的艺术。但在政治高压的环境中,艺术对压迫的反抗不是通过明确的政治内容,而是借助非直接的、隐秘的美学技巧或艺术形式,比如运用讽刺、比喻、幽默、象征等美学手法对颠覆性的内容予以编码和加密,这种掩饰是艺术逃避审查,保护自己的方法。
但是,艺术的外表,即非直接、隐蔽的、致力于颠覆的艺术形式与其政治效果之间存在矛盾。使用公开的颠覆性内容就违反了法律,只能在美学技巧中表达颠覆性的内容,但必须让这种艺术形式广为人知,即人们要能够熟悉理解这种艺术形式。如果形式太过离奇或技巧性太强而难以被大众所理解,就削弱了颠覆性政治内容的传播效果;如果政治内容太过直接,则这种艺术只能保持在地下状态,比如文革中的许多诗歌。
在压迫性的社会,艺术要追求自由,中国现代文学中普遍有民族解放的主题。因为中华民族要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但在自由的社会环境中,艺术更多地关注个人的问题。于是。艺术的目的是自身。为艺术而艺术这种观点就出现了。但艺术一旦舍弃了社会政治这一宏大叙事,就可能琐碎化,成为娱乐。
艺术独立于政治,艺术应该维持中立的纯粹超然的姿态。艺术占据的是理想领域。政治则是权力领域。一旦与政治结盟,艺术就腐化了。此时,艺术的形式还存在着,但其内容已经改变,艺术受雇于政治运动,最终导致权力迫害艺术。但是.艺术不可能不对社会包括政治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复杂的。现代诗人奥登在他纪念叶芝的死和关于爱尔兰政治的诗歌中说,诗人不能导致任何事情的发生。这只是一般的情况,在某些时候,艺术确实具有政治影响,比如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推动了美国的废奴运动。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厄普顿·辛克莱的《屠宰场》仔细描绘了肉食加工业的情形,这部著作出版后,肉食工业的改革在美国开始了。
一方面可以说,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社会政治因素的产物,因为作家的人格是为他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所塑造的,而文学作品与作家的人格密切相关。另一方面,重要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流派对社会具有深刻的影响,它摧毁禁忌、规则和社会偏见,这就有助于社会价值观的
变迁,反过来促进了社会和政治变革。我们可以研究社会环境对文学的影响,但要考察作家对其社会时代的影响就很难了。
(摘编自章辉《论文艺与政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希腊学者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反映了它所处时代的政体的精神、主导性的观
点和政治原则,与政治关系密切。
B.虽然艺术和政治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艺术中的审美经验有助于促进德性培养,在这
个意义上,艺术和政治的目的是相同的。
C.艺术不会直接反抗政治,而是运用讽刺、比喻、幽默、象征等美学手法对颠覆性的内容予
以掩饰,来逃避审查、保护自己。
D.从某一方面看,政治是关于权力的,艺术是关于自由的,由于政治可能会压迫艺术,因而
政治与艺术又构成对抗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中华民族要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所以中国现代文学中普遍有民
族解放的主题。
B.艺术用非直接的艺术形式表达颠覆性的政治内容.其表达效果与这种非直接艺术形式被人
们理解的程度成正比。
C.艺术在自由的社会环境中,更多地关注个人问题,但是艺术如果失去了社会政治这一内
容.就可能琐碎化,成为娱乐。
D.艺术形式太过离奇或技巧性太强,就会降低颠覆性政治内容的传播效果;而政治内容太直
露,作品又不能公开发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和《屠宰场》对社会产生了影响,而叶芝的诗歌却没有改变任何
事物,这表明小说比诗歌更容易产生社会影响。
B.艺术占据理想领域,政治是权力领域,如果两者结盟,那么,艺术就受雇于政治运动,导
致权力迫害艺术,因此,艺术应独立于政治。
C.社会政治环境塑造了作家的人格,而作家的人格又反映在其作品中.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
都多多少少受到那个时代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D.重要的文学作品摧毁禁忌、规则和社会偏见,有助于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反过来促进社会
和政治变革,这就对社会产生了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吴表臣,字正仲,永嘉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陈罐谪居郡中,一见而器之。盛章者,朱劭①党也,尝欲市婢.有武臣先取之,章诬以罪,系狱。表臣方鞫②之,郡
将日:“知有盛待制乎?”表臣佯若不知者,卒直其事。累官监察御史。
帝方向儒术,表臣乞选讲官以裨圣德,且于古今成败,边防利害,详熟讲究。由是诏开经筵。迩臣有请用蔡京③之党者,侍御史沈与求乞明指其人,显行黜责,执政不悦,夺其言职。表臣争日:“台谏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若咎其切直而黜之,非国家福也。请还与求以开言路。”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于是陈敏等十数人浸以录用。久之,以病请补外,以直秘阁知信州。宰相拟表臣为检正,帝日:“朕将自用之。”遂除左司谏。给事中胡安国以论事不合罢,...
表臣上疏留之。除提点浙西刑狱,召为秘书少监,同修《哲宗实录》。帝如建康,诏表臣兼留司参议官,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建、崇二国公就外傅,兼翊善。帝日:“二国公..
诵习甚进,卿力也。”徙礼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时秦桧欲使使金议地界,指政事堂日:“归来可坐此。”表臣不答。又以议大礼忤意,罢去。 俄起知婺州。会大水,发常平米振贷之,然后以闻,郡人德之。课最,除敷文阁待制。三岁,请祠.进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家居数年,卒,年六十七。
表臣晚号湛然居士,自奉无异布衣时,乡论推其清约。 .
(选自《宋史·吴表臣传》.有删改)
【注】①朱勔:权臣。下文的“盛待制”指盛章。②鞫(ju):审问。③蔡京:北宋权相,奸
臣。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
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B.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
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C.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
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D.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
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号:别号,指人名字以外的称号,一般是长辈起的。如欧阳修号醉翁。
B.朕,文中为皇帝自称。“朕”原为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C.兵部是占代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以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长官为兵部尚书。
D.宰相:文中是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表臣正直敢言。有人想任用奸臣蔡京的党徒,沈与求表示异议,惹怒当权者,沈被
夺官.吴表臣则请求恢复沈的官职以开拓言路。
B.吴表臣公平公正。吴表臣在通州任职时,有个叫盛章的因事与一武官发生矛盾,吴表
臣不顾他人劝说,审问盛章,最终公正处理了此事。
C.吴表臣深得皇帝赏识。他请求选用讲官,皇帝下令开办讲席;他多次被皇帝任命为重
要官职;他对建、崇两位国公的读书进步有功,被皇帝称赞。
D.吴表臣淡泊名利。秦桧打算让他出使金国商议边界的事,并表示。回来后可以升官,
他没有答应;他退休后过着清淡简约的生活。时防秋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台谏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若咎其切直而黜之,非国家福也。(5分)
(2)会大水,发常平米振贷之,然后以闻,郡人德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①。
对酒玩月。因怀禁中清景,偶题是诗
白居易
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②静玩禁闱问。
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
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③关。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④照玉山⑤。
【注】①直:值班。②仙郎:指崔大。③九门:指皇宫。④金波:指月光。⑤玉山:即“玉
山颓”,指人醉倒之状。
8.《唐宋诗醇》评此诗日:“绚烂之极。乃造平淡。”本诗“绚烂”和“平淡”体现在哪里?请
简要分析。(5分)
9.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作者用“ ▲ , ▲ ”说明宋荣子豁达面对社会巾的赞誉和责难。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 ”。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们虽然思念家乡,但因没有建立军功而不能回去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中秋节
贾大山 ①月亮从村东的树林里升起来,好像一盏又大又圆的天灯。吸引着满街的孩子们。 冬冬跑回家,扯住妈妈的衣襟,蹦跳着说:“妈妈,月亮爷爷出来啦”“给你,馋猴儿。”淑贞笑着,从饭桌上的小盆里抓了一把红枣,拿了一个石榴,塞到冬冬手里。冬冬不满足地说:“妈妈,我要月饼!”
“怎么,你没买月饼?”
不知什么时候丈夫回来了,静静地站在淑贞身后。他叫春生,是生产队长。“我没买。”淑贞笑笑说。 “咱队里几家没有买月饼?”“好几家哩。”
“你们太省细了!”春生一皱眉,责怪地说,“咱队里就那么穷吗?一年一个中秋节,孩子跟着我们吃不上一块月饼,像话吗?”
“你别说了,供销社还没关门,我这就去买。”淑贞说着,拉上冬冬朝街里走去。她是一个贤惠的女人,从不招惹丈夫生气。
淑贞从供销社回来,西院的严四老汉蹲在院里,正和春生说话。严四老汉是个戏迷,平日爱说爱唱,总是乐呵呵的。今天却沉着脸,满怀心事地说:“春生,我家老二过年要结婚了,你看我那房子”
“不是种上麦子就盖吗?”“唉,人有百算,天有一算。盖房子。办喜事,我还指望分一次红哩。可是咱那棉花”“不要紧。”春生笑着说,“今年的棉花是不如去年的好,可咱们的副业不少。再说棉也不是全不行了,村南那四十亩,一棵树上还平均六个半桃哩。”
“这么说,分红没问题?” “没问题。”
“我那房子”
“盖,种上麦子就盖!”春生庄重地说。
“好了,有你这句话就行!”严四老汉站起来.哼着京戏“八月十五月光明喏”。乐呵呵地走了。
“春生哥,我这作业组长没法儿干了!”“有什么问题,你就说吧!”“我领导不了严老八。”腊月开始告状了,“今天耕地,严老八耕了四亩半,韩玉林也耕了四亩半。两人一样记工,他不干。他骂我浑蛋,骂你也是浑蛋!”
春生望着渐渐升高的月亮,副队长双锁磨磨蹭蹭地来了:“春生,村西那片棉花,还浇不浇?”双锁做工作好犯冷热病。村西的棉花长相不好,严重地打击了他的情绪。春生反问道:“你看呢?”
“我看,浇不浇都一样。”“胡说。”春生从衣袋里掏出一个日记本子,翻开说,“浇不浇
【篇七】时防秋议
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
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在古希腊哲学中,特别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文学与政治关系密切。在他们看来,文学反映了它所处在的政体的精神、主导性的观点和政治原则。从一方面看,艺术是关于审美的,而政治是关于治理的,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审美经验有助于促进德性培养,这样,艺术与政治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致力于构造美好的生活。从另外一方面看,艺术是关于自由的,而政治是关于权力的,这就构成了一种对抗关系。因为。如果政治是关于权力的,那么它也可能是压迫性的,它可能压迫追求自由的艺术。但在政治高压的环境中,艺术对压迫的反抗不是通过明确的政治内容,而是借助非直接的、隐秘的美学技巧或艺术形式,比如运用讽刺、比喻、幽默、象征等美学手法对颠覆性的内容予以编码和加密,这种掩饰是艺术逃避审查,保护自己的方法。
但是,艺术的外表,即非直接、隐蔽的、致力于颠覆的艺术形式与其政治效果之间存在矛盾。使用公开的颠覆性内容就违反了法律,只能在美学技巧中表达颠覆性的内容,但必须让这种艺术形式广为人知,即人们要能够熟悉理解这种艺术形式。如果形式太过离奇或技巧性太强而难以被大众所理解,就削弱了颠覆性政治内容的传播效果;如果政治内容太过直接,则这种艺术只能保持在地下状态,比如文革中的许多诗歌。
在压迫性的社会,艺术要追求自由,中国现代文学中普遍有民族解放的主题。因为中华民族要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但在自由的社会环境中,艺术更多地关注个人的问题。于是。艺术的目的是自身。为艺术而艺术这种观点就出现了。但艺术一旦舍弃了社会政治这一宏大叙事,就可能琐碎化,成为娱乐。
艺术独立于政治,艺术应该维持中立的纯粹超然的姿态。艺术占据的是理想领域。政治则是权力领域。一旦与政治结盟,艺术就腐化了。此时,艺术的形式还存在着,但其内容已经改变,艺术受雇于政治运动,最终导致权力迫害艺术。但是,艺术不可能不对社会包括政治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复杂的。现代诗人奥登在他纪念叶芝的死和关于爱尔兰政治的诗歌中说,诗人不能导致任何事情的发生。这只是一般的情况,在某些时候,艺术确实具有政治影响,比如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推动了美国的废奴运动。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厄普顿辛克莱的《屠宰场》仔细描绘了肉食加工业的情形,这部著作出版后,肉食工业的改革在美国开始了。
一方面可以说,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社会政治因素的产物,因为作家的人格是为他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所塑造的,而文学作品与作家的人格密切相关。另一方面,重要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流派对社会具有深刻的影响,它摧毁禁忌、规则和社会偏见,这就有助于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反过来促进了社会和政治变革。我们可以研究社会环境对文学的影响,但要考察作家对其社会时代的影响就很难了。
(摘编自章辉《论文艺与政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希腊学者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反映了它所处时代的政体的精神、主导性的观点和政治原则,与政治关系密切。
B.虽然艺术和政治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艺术中的审美经验有助于促进德性培养,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和政治的目的是相同的。
C.艺术不会直接反抗政治,而是运用讽刺、比喻、幽默、象征等美学手法对颠覆性的内容予以掩饰,来逃避审查、保护自己。
D.从某一方面看,政治是关于权力的,艺术是关于自由的,由于政治可能会压迫艺术,因而政治与艺术又构成对抗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中华民族要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所以中国现代文学中普遍有民族解放的主题。
B.艺术用非直接的艺术形式表达颠覆性的政治内容,其表达效果与这种非直接艺术形式被人们理解的程度成正比。
C.艺术在自由的社会环境中,更多地关注个人问题,但是艺术如果失去了社会政治这一内容.就可能琐碎化,成为娱乐。
D.艺术形式太过离奇或技巧性太强,就会降低颠覆性政治内容的传播效果;而政治内容太直露,作品又不能公开发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和《屠宰场》对社会产生了影响,而叶芝的诗歌却没有改变任何事物,这表明小说比诗歌更容易产生社会影响。
B.艺术占据理想领域,政治是权力领域,如果两者结盟,那么,艺术就受雇于政治运动,导致权力迫害艺术,因此,艺术应独立于政治。
C.社会政治环境塑造了作家的人格,而作家的人格又反映在其作品中,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多多少少受到那个时代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D.重要的文学作品摧毁禁忌、规则和社会偏见,有助于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反过来促进社会和政治变革,这就对社会产生了影响。
【答案】
1.C
2.B
3.A
【解析】
1.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我们做这一类的题,最好参照选项在原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并逐字加以对照。C.“艺术不会直接反抗政治”表述不准确,原文是“在政治高压的环境中,艺术对压迫的反抗不是通过明确的政治内容,而是借助非直接的、隐秘的美学技巧或艺术形式,比如运用讽刺、比喻、幽默、象征等美学手法对颠覆性的内容予以编码和加密,这种掩饰是艺术逃避审查,保护自己的方法”。所以选C。
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其表达效果与这种非直接艺术形式被人们理解的程度成正比”文中无此意思表达。所以选B。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失当、无中生有等问题。比对分析后可知,A.“这表明小说比诗歌更容易产生社会影响”说法太绝对,以偏概全。所以选A。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吴表臣,字正仲,永嘉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陈罐谪居郡中,一见而器之。盛章者,朱劭①党也,尝欲市婢。有武臣先取之,章诬以罪,系狱。表臣方鞫②之,郡将曰:“知有盛待制乎?”表臣佯若不知者,卒直其事。累官监察御史。
帝方向儒术,表臣乞选讲官以裨圣德,且于古今成败,边防利害,详熟讲究。由是诏开经筵。迩臣有请用蔡京③之党者,侍御史沈与求乞明指其人,显行黜责,执政不悦,夺其言职。表臣争曰:“台谏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若咎其切直而黜之,非国家福也。请还与求以开言路。”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于是陈敏等十数人浸以录用。久之,以病请补外,以直秘阁知信州。宰相拟表臣为检正,帝日:“朕将自用之。”遂除左司谏。给事中胡安国以论事不合罢,表臣上疏留之。除提点浙西刑狱,召为秘书少监,同修《哲宗实录》。帝如建康,诏表臣兼留司参议官,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建、崇二国公就外傅,兼翊善。帝日:“二国公诵习甚进,卿力也。”徙礼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时秦桧欲使使金议地界,指政事堂日:“归来可坐此。”表臣不答。又以议大礼忤意,罢去。
俄起知婺州。会大水,发常平米振贷之,然后以闻,郡人德之。课最,除敷文阁待制。三岁,请祠。进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家居数年,卒,年六十七。
表臣晚号湛然居士,自奉无异布衣时,乡论推其清约。
(选自《宋史吴表臣传》.有删改)
【注】①朱勔:权臣。下文的“盛待制”指盛章。②鞫(ju):审问。③蔡京:北宋权相,奸臣。
4.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B.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篇八】时防秋议
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联考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在古希腊哲学中,特别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文学与政治关系密切。在他们看来,文学反映了它所处在的政体的精神、主导性的观点和政治原则。从一方面看,艺术是关于审美的,而政治是关于治理的,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审美经验有助于促进德性培养,这样,艺术与政治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致力于构造美好的生活。从另外一方面看,艺术是关于自由的,而政治是关于权力的,这就构成了一种对抗关系。因为。如果政治是关于权力的,那么它也可能是压迫性的,它可能压迫追求自由的艺术。但在政治高压的环境中,艺术对压迫的反抗不是通过明确的政治内容,而是借助非直接的、隐秘的美学技巧或艺术形式,比如运用讽刺、比喻、幽默、象征等美学手法对颠覆性的内容予以编码和加密,这种掩饰是艺术逃避审查,保护自己的方法。
但是,艺术的外表,即非直接、隐蔽的、致力于颠覆的艺术形式与其政治效果之间存在矛盾。使用公开的颠覆性内容就违反了法律,只能在美学技巧中表达颠覆性的内容,但必须让这种艺术形式广为人知,即人们要能够熟悉理解这种艺术形式。如果形式太过离奇或技巧性太强而难以被大众所理解,就削弱了颠覆性政治内容的传播效果;如果政治内容太过直接,则这种艺术只能保持在地下状态,比如文革中的许多诗歌。
在压迫性的社会,艺术要追求自由,中国现代文学中普遍有民族解放的主题。因为中华民族要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但在自由的社会环境中,艺术更多地关注个人的问题。于是。艺术的目的是自身。为艺术而艺术这种观点就出现了。但艺术一旦舍弃了社会政治这一宏大叙事,就可能琐碎化,成为娱乐。
艺术独立于政治,艺术应该维持中立的纯粹超然的姿态。艺术占据的是理想领域。政治则是权力领域。一旦与政治结盟,艺术就腐化了。此时,艺术的形式还存在着,但其内容已经改变,艺术受雇于政治运动,最终导致权力迫害艺术。但是.艺术不可能不对社会包括政治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复杂的。现代诗人奥登在他纪念叶芝的死和关于爱尔兰政治的诗歌中说,诗人不能导致任何事情的发生。这只是一般的情况,在某些时候,艺术确实具有政治影响,比如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推动了美国的废奴运动。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厄普顿〃辛克莱的《屠宰场》仔细描绘了肉食加工业的情形,这部著作出版后,肉食工业的改革在美国开始了。
一方面可以说,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社会政治因素的产物,因为作家的人格是为他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所塑造的,而文学作品与作家的人格密切相关。另一方面,重要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流派对社会具有深刻的影响,它摧毁禁忌、规则和社会偏见,这就有助于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反过来促进了社会和政治变革。我们可以研究社会环境对文学的影响,但要考察作家对其社会时代的影响就很难了。
(摘编自章辉《论文艺与政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占希腊学者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反映了它所处时代的政体的精神、主导性的观点和政治
原则,与政治关系密切。
B.虽然艺术和政治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艺术中的审美经验有助于促进德性培养,在这个意义上,
艺术和政治的目的是相同的。
C.艺术不会直接反抗政治,而是运用讽刺、比喻、幽默、象征等美学手法对颠覆性的内容予以掩饰,
来逃避审查、保护自己。
D.从某一方面看,政治是关于权力的,艺术是关于自由的,由于政治可能会压迫艺术,因而政治与艺
术又构成对抗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中华民族要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所以中国现代文学中普遍有民族解放的
主题。
B.艺术用非直接的艺术形式表达颠覆性的政治内容,其表达效果与这种非直接艺术形式被人们理解的
程度成正比。
C.艺术在自由的社会环境中,更多地关注个人问题,但是艺术如果失去了社会政治这一内容.就可能
琐碎化,成为娱乐。
D.艺术形式太过离奇或技巧性太强,就会降低颠覆性政治内容的传播效果;而政治内容太直露,作品
又不能公开发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和《屠宰场》对社会产生了影响,而叶芝的诗歌却没有改变任何事物,这
表明小说比诗歌更容易产生社会影响。
B.艺术占据理想领域,政治是权力领域,如果两者结盟,那么,艺术就受雇于政治运动,导致权力迫
害艺术,因此,艺术应独立于政治。
C.社会政治环境塑造了作家的人格,而作家的人格又反映在其作品中.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多多少
少受到那个时代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D.重要的文学作品摧毁禁忌、规则和社会偏见,有助于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反过来促进社会和政治变
革,这就对社会产生了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吴表臣,字正仲,永嘉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陈罐谪居郡中,一见而器之。盛章者,朱劭①党也,尝欲市婢,有武臣先取之,章诬以罪,系狱。表臣方鞫②之,郡将曰:“知有盛待制乎?”表臣佯若不知者,卒直其事。累官监察御史。
帝方向儒术,表臣乞选讲官以裨圣德,且于古今成败,边防利害,详熟讲究。由是诏开经筵。迩臣有
请用蔡京③之党者,侍御史沈与求乞明指其人,显行黜责,执政不悦,夺其言职。表臣争曰:“台谏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若咎其切直而黜之,非国家福也。请还与求以开言路。”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于是陈敏等十数人浸以录用。久之,以病请补外,以直秘阁知信州。
宰相拟表臣为检正,帝曰:“朕将自用之。”遂除左司谏。给事中胡安国以论事不合罢,表臣上疏留之。...
除提点浙西刑狱,召为秘书少监,同修《哲宗实录》。帝如建康,诏表臣兼留司参议官,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建、崇二国公就外傅,兼翊善。帝日:“二国公诵习甚进,卿力也。”徙礼部侍郎,迁吏部..
尚书兼翰林学士。时秦桧欲使使金议地界,指政事堂日:“归来可坐此。”表臣不答。又以议大礼忤意,罢去。 俄起知婺州。会大水,发常平米振贷之,然后以闻,郡人德之。课最,除敷文阁待制。三岁,请祠.进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家居数年,卒,年六十七。
表臣晚号湛然居士,自奉无异布衣时,乡论推其清约。 .
(选自《宋史〃吴表臣传》.有删改)
【注】①朱勔:权臣。下文的“盛待制”指盛章。②鞫(jū):审问。③蔡京:北宋权相,奸臣。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
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B.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小次而
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C.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
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D.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
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号:别号,指人名字以外的称号,一般是长辈起的。如欧阳修号醉翁。
B.朕,文中为皇帝自称。“朕”原为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C.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以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长官为兵部尚书。
D.宰相:文中是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表臣正直敢言。有人想任用奸臣蔡京的党徒,沈与求表示异议,惹怒当权者,沈被夺官.吴表臣
则请求恢复沈的官职以开拓言路。
B.吴表臣公平公正。吴表臣在通州任职时,有个叫盛章的因事与一武官发生矛盾,吴表臣不顾他人劝
说,审问盛章,最终公正处理了此事。
C.吴表臣深得皇帝赏识。他请求选用讲官,皇帝下令开办讲席;他多次被皇帝任命为重要官职;他对
建、崇两位国公的读书进步有功,被皇帝称赞。
D.吴表臣淡泊名利。秦桧打算让他出使金国商议边界的事,并表示,回来后可以升官,他没有答应;
他退休后过着清淡简约的生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台谏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若咎其切直而黜之,非国家福也。(5分)
(2)会大水,发常平米振贷之,然后以闻,郡人德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①。
对酒玩月。因怀禁中清景,偶题是诗
白居易
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②静玩禁闱问。
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
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③关。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④照玉山⑤。
【注】①直:值班。②仙郎:指崔大。③九门:指皇宫。④金波:指月光。⑤玉山:即“玉山颓”,指人醉倒之状。
8.《唐宋诗醇》评此诗曰:“绚烂之极。乃造平淡。”本诗“绚烂”和“平淡”体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5
分)
9.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作者用“ ▲ , ▲ ”说明宋荣子豁达面对社会巾的赞誉和责难。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 ”。时防秋议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们虽然思念家乡,但因没有建立军功而不能回去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
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中秋节
贾大山 ①月亮从村东的树林里升起来,好像一盏又大又圆的天灯,吸引着满街的孩子们。
冬冬跑回家,扯住妈妈的衣襟,蹦跳着说:“妈妈,月亮爷爷出来啦……”
“给你,馋猴儿。”淑贞笑着,从饭桌上的小盆里抓了一把红枣,拿了一个石榴,塞到冬冬手里。冬冬不满足地说:“妈妈,我要月饼!”
“怎么,你没买月饼?”
不知什么时候丈夫回来了,静静地站在淑贞身后。他叫春生,是生产队长。
“我没买。”淑贞笑笑说。
“咱队里几家没有买月饼?”
“好几家哩。”
“你们太省细了!”春生一皱眉,责怪地说,“咱队里就那么穷吗?一年一个中秋节,孩子跟着我们吃不上一块月饼,像话吗?”
“你别说了,供销社还没关门,我这就去买。”淑贞说着,拉上冬冬朝街里走去。她是一个贤惠的女人,从不招惹丈夫生气。
淑贞从供销社回来,西院的严四老汉蹲在院里,正和春生说话。严四老汉是个戏迷,平日爱说爱唱,总是乐呵呵的。今天却沉着脸,满怀心事地说:“春生,我家老二过年要结婚了,你看我那房子……”
“不是种上麦子就盖吗?”
“唉,人有百算,天有一算。盖房子。办喜事,我还指望分一次红哩。可是咱那棉花……”
“不要紧。”春生笑着说,“今年的棉花是不如去年的好,可咱们的副业不少。再说棉花也不是全不行了,村南那四十亩,一棵树上还平均六个半桃哩。”
“这么说,分红没问题?”
“没问题。”
“我那房子……”
“盖,种上麦子就盖!”春生庄重地说。
“好了,有你这句话就行!”严四老汉站起来.哼着京戏“八月十五月光明喏”。乐呵呵地走了。 “春生哥,我这作业组长没法儿干了!”
“有什么问题,你就说吧!”
“我领导不了严老八。”腊月开始告状了,“今天耕地,严老八耕了四亩半,韩玉林也耕了四亩半。两人一样记工,他不干。他骂我浑蛋,骂你……也是浑蛋!”
春生望着渐渐升高的月亮,副队长双锁磨磨蹭蹭地来了:“春生,村西那片棉花,还浇不浇?”双锁做工作好犯冷热病。村西的棉花长相不好,严重地打击了他的情绪。春生反问道:“你看呢?”
“我看,浇不浇都一样。”
“胡说。”春生从衣袋里掏出一个日记本子,翻开说,“浇不浇怎么会一样呢?”
双锁接过日记本,按亮手电,只见那一页上有几行钢笔字,写得很清秀:
【篇九】时防秋议
八点建议预防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八点建议预防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进入秋冬季节一方面因为寒冷的天气引起血管收缩痉孪,使血流不畅,另一方面寒冷让机体活动力减弱,脑、心肌、内脏血液灌流减少;心脑血管供血供氧不足,容易突发心绞痛,心脑梗塞等。所以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潜伏期”,人们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寒冷季节慎早锻炼
早上气温较低,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因之一。建议市民天冷时减少晨练,最好在上午10时以后再锻炼。锻炼要以室内运动为主
2、避免强烈运动
强烈运动易引发心脑血管供血供氧不足,市民在冷季需尽量避免激烈的运动项目,不要过度劳累。但与此同时,对于久坐不动的上班族来说,在长久的静止后进行适当的运动同样有助于避免心血管疾病。
3、饮食不宜过饱
吃的太饱对所有人来说都不是个好建议,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尤为如此。据专家介绍,吃太多除了容易造成肥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之外,还容易导致肠胃疾病、大脑早衰等多种问题。
4、控制血压
秋冬季节往往会升高,很容易造成冠动脉循环障碍而发生心梗或由于血压过高引起脑出血,所以要经常测血压,调整用药量,避免血压反复波动。
5、预防感冒
秋冬天气变凉,要注意保暖御寒,增强机体抵抗力,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极易诱发心梗,脑出血。同时,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另外,还要保证睡眠,睡觉时以平枕为宜,高枕可能因脑血流减少、循环减慢而促发中风。
6、常备好药
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而且心脑血管病因其具有突发性,有心脑血管病征兆或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尤其要注意,最好常备一种效果好的心脑血管病药。如麝香抗栓丸等。所以,专家提醒大家,秋冬季节一定要预防、治疗兼顾,常备好药,安心过秋冬,不让心脑血管病乘虚而入。
7、适量饮水
对于患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每天适量饮水十分必要,特别是早晨起床应该饮用一大杯水,来补充夜晚的失水量。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时才去喝。
夜间睡觉前也应适度饮水。可适量饮用0.9%含盐饮料,口感微咸即可;如果血糖不高,可以喝一杯温蜂蜜水,达到降低血粘度,保证血液流动通畅和润肠通便,防止便秘。心脑血管病人发病死亡,原因与出汗过多、未及时喝水、血液浓缩有关,所以患者不能跟普通人一样渴了才喝水,而应主动补水,以每日排1500毫升尿为宜。
8、专家建议
中老年人每年至少做一次健康体检,了解自已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预防性治疗,一方面控制和稳定病情对身体有益,同时也可以抵御不良诱因;更重要的还在于日常生活中,坚决做到不吸烟、不过量饮酒,不长时间打牌和劳累;保持情绪放松、心情愉快,尤其不要参与令人激动的娱乐,避免情绪的波动和刺激。另外,一些不典型症状更要留意,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腹痛、呕吐等,一旦出现要及时求医,因为这些很可能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征兆。
为何秋冬季节交替之际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这是由于气候变化,心脏负荷加重,脑缺血,再加上秋冬季干燥,使得更易诱发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发生,更因心脑血管病具有突发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具有重复用药、持续用药的特点。使得预防胜于治疗。笔者从郑州急救中心的数据统计来看,每到秋季心脑血管的病例数均呈上升趋势。有心脑血管病征兆或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尤其要注意,专家提醒大家,秋冬季节一定要预防、治疗兼顾,常备好药,注意从预防感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三方面加强保健。不让心脑血管病乘虚而入,安心过秋冬。以下从养生学和营养学的角度来预防,谨供中老年朋友们参考。 首先在此请大家详细了解一下为何心脑血管病在秋冬季节频频发病呢?
原因一:血管收缩。由于血脂长期沉积,血管内壁形成许多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
管腔变狭。秋冬季节,由于天气寒冷,血管收缩,会使血管变得更细,引起心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病。
原因二:血液黏度升高。秋冬季节天气干燥,而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以至于血液黏稠度过高,引起血液流通不畅,血管堵塞。
原因三:内外温差大。秋冬季节室内室外温差较大,尤其是冬季。温差若在15℃以上,血管就会剧烈收缩,使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块脱落。斑块随血液流到狭窄的地方就容易堵塞血管。
从养生学角度来讲:秋冬的清晨尤其寒冷,室内外温差大,最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因此,心脑血管病人不宜在秋冬季节过早进行晨练,要注意保暖。心脑血管病,一定要心脑同治,根据中国心脑血管防治联合会统计:一方面,60%以上的脑血管病是由心血管病引起的,单一的脑部治疗而忽视心脏会导致病情反复。另一方面,脑血管病又会引发心血管病。临床观察,50%以上的脑血管患者同时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因此,心脑密切相连,唇亡齿寒。在治疗上,如果忽视了心脑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不能做到心脑同治,就会陷入药越吃越多、病越治越重的恶性循环。
感冒不防会“伤心” 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其是在天气变化大的季节更应注意。深秋和冬季是感冒容易发生的季节,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患有慢性病和身体机能较弱的人抵抗力差,在骤冷骤暖的环境中很容易感冒。有关专家指出,慢性病患者和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感冒非同小可,感冒不仅诱发肺炎、心肌炎等疾病,同时还可使原有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肺心病等加重,所以寒冷时预防感冒至关重要。天气变凉后,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如果再患上感冒、发烧等感染性疾病,加重原有的心脑血管疾病,甚至会诱发心衰。因此,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和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来说,秋季最好注射流感疫苗。
合理保暖对于预防感冒至关重要。对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在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有一些中老年人,不论天气有多么寒冷却从来不戴帽子,以示自己身体健康,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人的头部是神经中枢的所在地,头部的皮肤薄,而血管及毛发多,所以,体内热量常从头部大量向外蒸发。寒冷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毛细血管也可能发生硬化,甚至造成小动脉持续痉挛,心肌缺血、中风发病率明显增高,这与寒冷刺激有一定关系。有关研究表明,气温在l5℃左右时,人体约1/3的热量从头部散发;气温在4℃左右时,人体约1/2热量从头部散发;而气温在零下l0℃左右时,会有3/4的人体热量从头部“跑掉”。寒冷时候戴帽子不仅能保暖,而且还可避免发生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发生。
运动得法促健康 秋冬时节,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人应避免因畏寒而呆在室内不愿外出活动。应有意识地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可以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散散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但应注意秋冬季节的锻炼时间不宜过早,可以在早上九点钟不空腹的情况下进行锻炼,也可以在午睡以后三四点钟的时候锻炼。这样可以避免寒冷刺激,以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导致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在运动方式上宜选择较为舒缓的全身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能够充分活动开周身的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耐寒能力也增强了。专家提示,秋季人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生理机能趋于活跃和加强。在这个季节容易超量锻炼,结果引起过分疲劳。因此,中老年人要掌握好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不要超过机体的负荷。一般来说,中老年人运动时间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锻炼时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这就是适度的标准。秋天温差较大,要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锻炼时会出汗,稍不注意就有受凉感冒的危险。因此,不要穿着单薄衣物到户外去活动,锻炼后及时穿上外套。
营养饮食方面少盐清淡降血脂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饮食要清淡,还要少吃盐。饮食清淡即少食动物性食品,特别是动物内脏,多食蔬菜水果、豆类等植物性食品。 清淡饮食有利于降低血脂,因为高脂血症正是心脑血管病的四大元凶之一。血中的脂质可粗略地分为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即脂肪),尤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危害最大,其次是甘油三酯。高脂食品主要是动物食品。动物食品高脂是指两种,一种是胆固醇高,一种是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多,像猪肝、猪肺、猪肾等动物内脏,蛋 黄、蟹黄、鱼子、鱿鱼、蛤蜊等胆固醇含量非常高,而肥肉、奶油、猪油、牛油等含动物脂肪高。植物食品中不含胆固醇,同时植物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故清淡饮食有利于降低血脂。气温较低时节人对营养的要求较高,此时宜多吃些高蛋白低脂食物,如:鱼、虾、豆制品。但是,肾功能不全者应当限制蛋白摄入量。洋葱有降脂作用,人们可以适当多吃些。秋冬季气候干燥,人容易疲乏,慢性病患者和中老年人秋冬饮食保健,应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水果有梨、柿、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也应适当多食,还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蜂蜜、鸭、鱼、瘦肉等食品,提高抗燥、防病的能力。
吃盐过多会导致体内钠潴留,这是造成心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口味重的人一定要注意别和盐过多“亲密接触”,否则盐会伤你于无形。
另:来自深海的养分给予一个更健康的身体及心灵。EPA 能帮助增强注意力,促进更健康,可纾解关节疼痛,及减轻偏头痛。EPA提供了一个整体健康所需要的珍贵精油。可多食些冷水鱼如金枪鱼, 三文鱼, 鲱鱼及鲭鱼,在这些食物中富含丰富的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时防秋议 春防秋防